已阅读5页,还剩2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专题总结提升 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第1课时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第1课时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甲烷分子的组成与结构1 甲烷的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2 甲烷空间结构的描述 甲烷是 结构 碳原子位于 顶点都是 ch4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中心 氢原子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甲烷的性质1 物理性质 色 味的 体 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 2 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 性质 稳定 跟强酸 强碱或强氧化剂等 反应 1 甲烷的氧化反应 甲烷可以燃烧 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 无 无 气 小 极难 比较 不发生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实验探究 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实验操作 将验纯后的甲烷点燃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观察现象 将烧杯正立后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烧杯中有水雾生成 加入澄清石灰水后 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燃烧产物为co2和h2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 2o2co2 2h2o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2 甲烷的取代反应 实验探究 变浅 无 油状液滴 不溶于水 上升 减小 氯化氢气体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3 甲烷的热分解反应 ch4c 2h2 知识点三取代反应1 取代反应的定义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 或 被其他 或 所替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是有机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有机物 原子 原子团 原子 原子团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2 甲烷的取代反应 1 反应条件 光照 在室温暗处不反应 漫射光 不能强光照射 否则可能爆炸 2 反应条件 纯卤素的气态单质 如甲烷与溴水不反应 与溴蒸气见光发生取代反应 3 反应产物 甲烷的取代反应是 连锁 式的反应 产物不是一种 而是几种氯代物的混合物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3 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区别 有机 无机 一定没有 单质 一定 可逆 慢 快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四烷烃1 烃 烷烃 烃基 1 仅含有碳 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叫烃 2 烃分子中失去一个或几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 如甲烷失去一个氢原子得到甲基 ch3 乙烷失去一个氢原子得到乙基 ch2ch3或 c2h5 3 烃分子里碳原子间只以 相互结合 剩余价键全部跟 结合 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 达到 饱和 状态 所以这类型的烃又叫 或叫烷烃 若c c连成环状 称为环烷烃 单键 氢原子 饱和链烃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2 烷烃的通式和命名烷烃的分子式通式为 根据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 碳原子在10以内的 用 来命名 碳原子数在10以上的用 来表示 如十八烷 有关的系统命名法我们将在选修5中学习 cnh2n 2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汉字数字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3 烷烃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递变随着碳原子的增加熔沸点和密度均增大 n 4为气态 2 化学性质 相似 能发生取代反应 能燃烧 4 同系物结构 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 原子团的物质互相称为同系物 甲烷 乙烷 丙烷等烷烃都互为同系物 相似 ch2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典例类析 类型一甲烷的分子结构及化学性质1 组成和结构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2 物理性质颜色 无色 状态 气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密度 比空气小 3 化学性质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例1如果空气中混入甲烷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5 10 点火时就会发生爆炸 当甲烷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 产生最强的爆炸 此时甲烷所占的体积分数是 a 2 5 b 7 5 c 9 5 d 10 c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1molch4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待反应完成后测得四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等 则消耗cl2为 a 0 5molb 2molc 2 5mold 4mol c 解析 由取代反应原理可知 1molcl2取代1molh 根据甲烷守恒 四种产物都是0 25mol 0 25mol 1 2 3 4 2 5mol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二烃烷烃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通常较稳定 不与强酸 强碱及强氧化剂反应 但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 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分解反应 例2以下分子式不表示烷烃的是 a c3h8b c6h14c c10h22d c6h14o2 解析 一看元素组成 二看原子个数关系 d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1下列物质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 ch4与c2h4b 与ch3 ch2 ch2 ch3c c2h6与c3h8d o2与o3 c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ch4 甲烷 与c2h4 乙烯 结构不相似 不是同系物 a项错 b项分子式相同 互为同分异构体 b项错 c2h6 乙烷 与c3h8 丙烷 结构相似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 互为同系物 c项正确 o2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 d项错 第1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2关于ch4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均能用cnh2n 2组成通式来表示b 与所有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c 因为它们结构相似 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d 它们互为同系物 b 解析 b项 它们与其他烷烃互为同系物 c项 化学性质相似 d项 它们结构相似 相差4个 ch2 原子团 互为同系物 第1课时 正误立判 正误立判 1 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产物中 都是油状液体 答案 解析 通常状况下ch3cl是气体 2 有两种结构 答案 解析 可看成是正四面体甲烷分子氢原子分别被2个氯原子 2个氟原子取代 其结构只有一种 第1课时 正误立判 3 烷烃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时 溴必须是纯净的单质 不能是水溶液 答案 4 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烃 答案 解析 乙醇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但乙醇不是烃 5 同系物必须结构相似 碳原子数不能相等 答案 第2课时石油炼制乙烯 第2课时石油炼制乙烯 第2课时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石油的炼制1 石油的物理性质 1 通常呈黑色或深棕色 常有绿色或蓝色荧光 2 有特殊气味 不溶于水 比水轻 3 是混合物 没有固定的熔 沸点 2 石油的分馏 1 分馏原理 利用原油中各组分 不同 通过 的方法 可获得各种不同 范围的蒸馏产品 沸点 加热 蒸发 冷却 沸点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2 实验装置 图3 1 1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3 实验步骤按图连接装置 检查装置的 向蒸馏烧瓶中加入 和 接通 加热蒸馏 收集馏分 停止加热 4 实验结果60 150 温度范围内收集到的液体是汽油 150 300 温度范围内收集到的液体是煤油 5 注意事项 加入原油的量占 容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加入碎瓷片 防止液体 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的 附近 冷凝管中的冷却水 进 出 气密性 碎瓷片 石油 冷却水 烧瓶 暴沸 支管口 下口 上口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3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提高轻质汽油的产量和质量 获得乙烯 丙烯等重要化工原料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乙烯与甲烷分子结构的比较 ch4 c2h4 ch4 ch2 ch2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只有c h键 c原子价键饱和 存在c c键和c h键 碳原子价键不饱和 3 6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乙烯的性质1 物理性质乙烯是无色 稍有气味的气体 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 2 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难 小 c2h4 3o22co2 2h2o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ch2 ch2 br2 ch2br ch2br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想一想 乙烯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是否相同 想一想 乙烯使溴水褪色 是加成反应 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 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两个不饱和的碳原子上 生成无色液体1 2 二溴乙烷 消耗溴 而使其褪色 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是因为乙烯被氧化 kmno4被还原生成无色物质而褪色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四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 碳原子与其他原子 或原子团 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叫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是继学习了取代反应之后的又一重要有机反应类型 烯烃分子中双键中的一条键易断裂 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连在两个不饱和碳原子上 加成反应类似于无机化学中的化合反应 是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 不饱和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乙烯可分别与溴单质 水 氯化氢和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可用此鉴别烯烃和烷烃 工业制造酒精 ch2 ch2 br br ch2br ch2br ch2 ch2 h ohch3 ch2oh ch2 ch2 h clch3 ch2cl ch2 ch2 h hch3 ch3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五乙炔1 分子结构分子式 c2h2 空间构型 直线型 2 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燃烧反应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2c2h2 5o24co2 2h2o 温度高达3000 以上 常温易被氧化剂氧化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加成反应ch ch br2 chbr chbrchbr chbr br2 chbr2 chbr2合并得 ch ch 2br2 chbr2 chbr2 常温下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h ch hcl ch2 chcl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典例类析 类型一石油的炼制石油炼制的方法有两种 一为石油的分馏 物理变化 二为裂化 化学变化 为了提高从石油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可以将石油进行裂解和裂化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的炼制过程都是化学变化b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c 石油经过分馏 裂化及裂解等工序炼制后即能得到纯净物d 由石油的裂化可得到汽油 煤油 柴油 润滑油等产品 b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而裂化与裂解均属于化学变化 a错误 石油经过分馏 裂化及裂解所得到的产品均为混合物 c错误 经过石油的分馏可得到汽油 煤油 柴油 润滑油等产品 而裂化得到的是轻质液体燃料 d错误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1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 石油主要含有碳 氢两种元素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解析 石油的形成经历了亿万年 不可再生 故a项错误 石油的裂化是长链烃断裂生成短链烃的过程 属于化学变化 故c项错误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混合物 故d项错误 b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油中含有c5 c11的烷烃 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b 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 石油裂解是为了获得更多化工原料 如乙烯 丙烯等d 汽油是烃的混合物 煤油 柴油是由烃构成的纯净物 d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a中 石油是由烷烃 环烷烃组成的混合物 肯定含有c5 c11的烷烃 通过石油炼厂的分馏可以得到汽油 煤油等分馏产品 b中 使含c18以上的固态烃的重油长链烃分子断裂就可以得到汽油 使长链烃分子断裂为c5 c11烷烃的过程采用催化裂化的方法 c中 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大量的石油化工产品 主要是三烯 乙烯 丙烯 1 3 丁二烯 d中 石油是烃的混合物 石油分馏产品汽油 煤油 柴油等仍是烃的混合物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二乙烯的性质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例2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无论乙烯与br2的加成 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都与其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b 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c 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d 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 c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乙烯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都与碳碳双键有关 a对 乙烯能使溴的ccl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乙烷不能 b对 乙烯和甲烷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不同 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水的质量不同 c错 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中有一个不稳定 易于断裂 故性质比乙烷活泼 d对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1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b 乙烯燃烧时 火焰明亮 同时产生黑烟c 乙烯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d 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 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解析 碳碳双键断裂只能发生加成反应 不易发生取代反应 由于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大 所以燃烧时火焰明亮且有黑烟 d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2乙烯与高锰酸钾反应会放出co2 下列操作中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乙烷 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 混合气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b 通过装有过量溴水的洗气瓶c 混合气通过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d 混合气体与过量h2混合 b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乙烯和乙烷均不溶于水 选项a不能鉴别乙烷和乙烯 也不能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 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乙烷不能和溴水反应 所以溴水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乙烷 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b项正确 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可以鉴别乙烷和乙烯 但乙烯容易被氧化生成co2 所以不能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氢气和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但实验现象不明显 且不易控制氢气的量 所以不能用氢气来鉴别乙烯和乙烷 也不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答案选b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三有机反应类型判断 应用加成反应要从化学键特征及变化出发 取代反应断的是单键 加成反应断的是双键或叁键 即加成是有进无出 取代是有进有出 例3制取一氯乙烷的最好方法是 a 乙烷与氯气反应b 乙烯和氯气反应c 乙烯和hcl反应d 乙烯和h2 cl2反应 c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乙烷与氯气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产物不唯一 副反应多 而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 产物唯一 易得到较为纯净的产物 点评 有机中的制备要考虑副反应 这和无机物间的反应不同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1下列反应中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b 乙烷与溴蒸气反应c 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乙醇d 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乙烷与溴蒸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乙炔燃烧发生氧化反应 c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2使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 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 a 3molb 4molc 5mold 6mol 解析 1mol乙烯与1molcl2加成后生成ch2cl ch2cl 只有4个c h键 因此共消耗5molcl2 c 第2课时 正误立判 正误立判 1 乙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2ch2 答案 解析 乙烯的结构简式应该为ch2 ch2 2 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解析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 但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3 甲烷 乙烯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 第2课时 正误立判 4 石油的分馏 裂化 裂解都为化学变化 答案 解析 石油的分馏为物理变化 石油的裂化 裂解为化学变化 5 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答案 第3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 第3课时煤的综合利用苯 第3课时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煤的综合利用1 煤的气化 1 概念 在高温下煤和 作用转化为 的过程 2 原理 如制水煤气的反应 3 应用 制取 或 水蒸气 c h2o g co h2 燃料 化工原料气 co h2 ch4等气体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2 煤的液化 1 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 使煤和 作用 转化为 的过程 2 原理 如用水煤气可以合成液态 和 3 应用 制取洁净的液体 或 h2 碳氢化合物 含氧有机化合物 燃料 化工原料 液体燃料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3 煤的干馏 1 概念 将煤 使其发生复杂的变化的过程 2 产品 粗氨水 粗苯 等 3 应用 可以制取染料 化肥 农药 洗涤剂 溶剂和多种合成材料 隔绝空气加强热 焦炭 煤焦油 焦炉煤气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苯的物理性质苯通常是 色 带有 的 体 有毒 易溶于 和其他 溶于水 密度比水 熔点为5 5 沸点为80 1 如用冰冷却 可以凝成 无 特殊气味 液 酒精 有机溶剂 难 小 无色晶体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探究苯分子的结构 问题提出 苯的分子式为c6h6 教材中给出其结构简式为 那么 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吗 1 苯分子的结构苯分子是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 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 键角为120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2 实验依据 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苯环各键长相等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四苯的化学性质1 氧化反应苯易燃烧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 苯易燃烧 但很难被 溶液氧化 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使 褪色 2c6h6 15o212co2 6h2o 明亮的火焰 浓烟 酸性高锰酸钾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2 取代反应苯分子中的h原子被硝基取代的反应 在 作用下 苯在 时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加成反应苯虽然不具有典型的碳碳双键 但具有不饱和性 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浓硫酸 50 60 硝基苯 环己烷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典例类析 类型一苯的结构的考查苯分子中碳碳原子间的键是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的特殊的键 呈正六边形平面结构 例1能说明苯分子的平面六边形结构中 碳碳间不是单 双键交替的事实是 a 苯的二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b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 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 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b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若苯为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其间位二元取代物 对位二元取代物都只有一种 而邻位二元取代物则有两种 即 而事实上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1种 这一点说明苯不是单 双键交替结构 而是6个碳碳键完全等同的结构 技巧点拨 此类题型通常使用 反证法 为了证明苯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应先假设它是这样的结构 推出与题设相反的结论 这类题型主要有两种 一是证明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二是证明苯环结构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苯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被甲基 ch3 取代时得二甲苯 请推测二甲苯的种数为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 c 解析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二苯的性质的考查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例2 双选 可用来鉴别己烯 四氯化碳 苯的试剂是 a 酸性高锰酸钾b 溴水c 水d naoh溶液 解析 己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在水溶液的下层 而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在水溶液的上层 点拨 有机物的鉴别试剂一般有溴水 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水等 鉴别时要综合考虑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ab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1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煤中含有苯 因此苯主要是从煤中提取b 苯中含有碳碳双键 所以苯属于烯烃c 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d 苯可以与溴水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解析 煤制取苯属于化学变化 煤中不含有苯 a项错误 苯中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b项错误 苯与溴水发生萃取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项错误 c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2苯与乙烯 乙炔相比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b 都容易发生加成反应c 都能燃烧 且燃烧现象完全相同d 乙炔和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苯既能发生取代反应 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苯发生取代反应比烷烃要难 发生加成反应比乙烯 乙炔要难 但相对来说 苯发生取代反应要比发生加成反应容易 乙烯 乙炔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发生取代反应要困难 苯和乙炔燃烧时会产生浓烟 相对来说乙烯产生的烟要少 乙炔和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而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故选项d正确 第3课时 正误立判 正误立判 1 苯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取决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 答案 2 苯不是烃 答案 解析 苯只含有碳和氢元素 是烃 3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褪色的原因相同 答案 解析 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发生了加成反应 苯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萃取 第3课时 正误立判 4 煤由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答案 5 溴与溴苯可用分液漏斗分离 答案 解析 溴溶于溴苯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乙醇 第1课时乙醇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 的液体 乙醇的密度比水 20 时 密度是0 789g cm 3 沸点78 5 熔点 117 3 乙醇易挥发 能够溶解多种 和 能与水以 互溶 无色 有特殊香味 小 有机物 无机物 任意比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乙醇分子结构的确定1 乙醇的分子式为 2 乙醇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分别为 和 或 c2h6o ch3ch2oh c2h5oh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想一想 根据乙醇的分子模型 能判断出乙醇分子中有几种氢原子吗 想一想 根据乙醇分子中氢原子所连接的原子及氢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不同 可知乙醇分子中有3类氢原子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化学性质1 与钠的反应现象 钠粒开始沉于无水乙醇 不熔成闪亮的小球 也不发出响声 反应缓慢 化学方程式为 2 氧化反应 1 燃烧化学方程式 现象 发出 火焰 放出大量的热 应用 是一种优良的 2 催化氧化 底部 2na 2ch3ch2oh 2ch3ch2ona h2 c2h6o 3o22co2 3h2o 淡蓝色 燃料 第1课时 自主探究 变红 刺激性 2ch3ch2oh o22ch3cho 2h2o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典例类析 类型一乙醇分子结构的确定乙醇分子可以看作水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 ch2ch3 取代后的产物 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 例1为确定乙醇分子中可被置换的氢原子的个数 用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使产生的h2排水 测量排出水的体积则可计算出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 根据所消耗乙醇物质的量 即可确定乙醇分子中能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 从而确定乙醇的结构 1 如用下列仪器和导管组装实验装置 如果所产生的气体流向从左至右时 上述仪器和导管直接连接的顺序 填编号 是 接 接 接 接 接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2 仪器连接好后进行实验时有下列操作 在仪器f中注入适量的无水乙醇 在c中装入3g碎块状金属钠 足量 在e中注入过量的蒸馏水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待仪器c恢复至室温时 测定仪器d中水的体积 慢慢开启仪器f的活塞 使乙醇逐滴滴下至不再发生反应时关闭活塞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 若实验时消耗无水乙醇2 9ml 密度0 8g cm 3 测量排除水的体积折合成h2体积为560ml 标况 可推算出乙醇分子中可被置换的氢原子个数为 结构式是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答案 1 fcaebd 2 3 1 解析 1 要知道仪器的连接顺序 首先应明确各种仪器在测量中的作用 f和c组成h2的发生装置 e 内盛水 是量气瓶 d是排出水体积的测量装置 由排出水的体积推算出在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 a和b是连接导管 连接发生装置和量气瓶的导管的作用是保证量气瓶中的气体能顺利排出 所以导管要短 选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用a管 而连接量气瓶和收集装置的导管则应选用长的导管b 目的是保证水能顺利排出 所以 装置的连接顺序是f c a e b d 2 实验的操作顺序 首先是 检查气密性 然后是 装药品 接着是 使乙醇与na反应 最后是 待恢复到常温后测量水的体积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点评 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反映结构 解答本题可先由乙醇的结构入手 然后结合羟基的性质和一些实验要求 做出解答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变式1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b 分子里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原子c 乙基与1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d 乙基与1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解析 乙醇分子中的1个氢原子是通过氧原子与碳原子相连的 该氢原子与其他5个氢原子不同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b 变式2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a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水b 0 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0 05mol氢气c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d 乙醇容易挥发 解析 乙醇分子中的6个氢原子有5个与碳原子成键 1个与氧原子成键 当0 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 05mol氢气时 可证明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b 类型二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时 会断裂不同部位的化学键 乙醇与活泼金属反应时 断裂的是羟基中的氧氢键 乙醇被催化氧化为乙醛的反应中 羟基中的氧氢键 羟基所连碳上的碳氢键断裂 乙醇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羟基 oh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例2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3 2 1所示 则乙醇在催化氧化时 化学键断裂的位置是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图3 2 1 a b c d b 解析 乙醇催化氧化生成的是乙醛 去氢 的位置是羟基氢及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 点评 学习有机反应 要理解断键 成键原理 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思维模式 规律总结 乙醇在反应中的断键规律 当乙醇和金属钠反应时断裂键 当乙醇发生催化氧化时 断裂键 和键 同时在c和o之间形成一个新键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变式1将等质量的铜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后 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 放置片刻 最终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 硝酸b 无水乙醇c 石灰水d 浓硫酸 解析 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生成cuo 插入硝酸后 cuo和cu均与硝酸反应使铜片质量减小 插入乙醇中cuo和乙醇反应又生成cu 铜片质量不变 插入石灰水 cuo和cu都不与石灰水反应 铜片质量增加 加热后的铜片插入浓硫酸中 表面的cuo和浓硫酸反应 质量减小 迅速冷却后铜不会与浓硫酸发生反应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c 变式2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3 2 2所示 由图得出的判断 错误的是 a 生成物m的化学式为c2h4ob 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c 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d 反应中有红黑交替变化的现象出现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b 图3 2 2 解析 cu与o2反应生成cuo 热的cuo氧化ch3ch2oh生成m即ch3cho 同时又生成cu 整个过程cu起催化作用 cu丝反复出现红黑交替变化的现象 a c d均正确 b项错 乙醇发生了氧化反应 第1课时 典型类析 第1课时 正误立判 正误立判 1 75 体积分数 的乙醇溶液用于医疗消毒 答案 2 可以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答案 解析 乙醇和水互溶 不能作水中溴的萃取剂 3 金属钠 无水硫酸铜都可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 答案 解析 金属钠既能与乙醇反应 又能与水反应 故不能用金属钠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 第1课时 正误立判 4 乙醇的分子里都含有6个化学环境相同的氢原子 答案 解析 由于氢原子所连接的原子及相对位置不同 乙醇分子中有3类不同的氢原子 5 把质量为mg的铜丝灼烧变黑后 立即放入乙醇中 铜丝变红且质量仍为mg 答案 第2课时乙酸 第2课时乙酸 第2课时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乙酸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其结构式为 可简写成 c2h4o2 ch3cooh 或 羧基 cooh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乙酸的性质1 物理性质乙酸俗称 是一种有 气味的无色液体 纯净的乙酸在温度低于 时 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 所以无水乙酸又称 乙酸易溶于 和 2 化学性质乙酸从结构上可以看作是甲基和羧基 cooh 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决定 醋酸 强烈刺激性 16 6 冰醋酸 水 乙醇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1 乙酸的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 在水中部分电离 电离方程式为 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具有酸的通性 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 乙酸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与na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3cooh ch3coo h 红 2ch3cooh mg ch3coo 2mg h2 2ch3cooh na2o 2ch3coona h2o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乙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石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概念 的反应 特点 a 反应速率很慢 一般加入 作催化剂并加热 b 反应是 的 生成的乙酸乙酯在同样条件下又能发生 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ch3cooh naoh ch3coona h2o caco3 2ch3cooh ch3coo 2ca co2 h2o 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 浓h2so4 可逆 水解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无色油状液体 香味 ch3cooh ch3ch2ohch3cooch2ch3 h2o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是羧酸脱去 醇脱去 羧酸分子中羧基中的 与醇分子中的 结合成水 其余部分结合成酯 形成c o键 在乙醇中可用18o原子作示踪原子 证明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酯化反应又属于 反应 羟基 氢原子 羟基 氢原子 取代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想一想 能否只用一种试剂将苯 乙酸 乙醇鉴别出来 依据是什么 想一想 可用na2co3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将它们鉴别出来 苯与na2co3溶液混合液体分层 乙酸与na2co3溶液混合有气泡产生 乙醇与na2co3溶液混合不分层 也无其他现象 乙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苯与石蕊试液混合 溶液分层 上层为无色 乙醇与之混合无明显现象 第2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酯的用途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 的混合物 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各种酯 用作饮料 糖果 香水 化妆品中的 也可以用作指甲油 胶水的 酯 香料 溶剂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典例类析 类型一乙酸的结构和性质乙酸的性质应该取决于分子内的羧基 乙酸除具有酸的通性 还可以与醇反应生成酯 酯化反应的过程是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跟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 其余部分相互结合生成乙酸乙酯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例1乙酸中不同的化学键可表示为 1 在乙酸和钠反应时 键断裂 在和naoh反应时 键断裂 2 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 乙醇中的 键断裂 乙酸中的 键断裂 氢氧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1将ch3cooh和h18o c2h5混合发生酯化反应 已知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o存在于所有物质里b 18o仅存在于乙醇和乙酸乙酯里c 18o仅存在于乙醇和水里d 有的乙醇分子可能不含18o 解析 酯化反应时 酸脱羟基醇脱氢 因此醇中的氧原子位于酯中 而酯的水解则断裂酯基的碳氧单键 因此酯中碳氧单键上的氧原子又回到醇中 b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2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b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它是纯净物c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 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 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 所以乙酸是四元酸 解析 乙酸分子里虽然有四个氢原子 但只有羧基中的氢能电离 所以乙酸是一元酸 d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二酯化反应1 原理ch3cooh c2h5ohch3cooc2h5 h2o其中浓h2so4的作用为 催化剂 吸水剂 2 反应特点 1 属于取代反应 2 属于可逆反应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3 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 1 用浓h2so4吸水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 加热将酯蒸出 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 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 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4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中和乙酸 吸收乙醇 5 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倒吸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例2下面是甲 乙 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 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 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 甲 乙 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 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设计 甲 乙 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3 2 3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 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 较合理的是 选填 甲 或 乙 丙同学将甲装置进行了改进 将其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 除起冷凝作用外 另一重要作用是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图3 2 3 实验步骤 1 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 在试管中先加入3ml乙醇 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 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 2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3 在试管 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 4 用酒精灯对试管 加热 5 当观察到试管 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 a 步骤 1 装好实验装置 加入药品前还应检查 b 写出试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条件 c 试管 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d 从试管 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答案 乙能防止倒吸 问题讨论 a 装置的气密性b ch3cooh c2h5ohch3cooc2h5 h2oc 吸收乙醇 除去乙酸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使其分层d 分液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乙装置比甲装置合理 因为甲装置将导管末端插入到液面以下 容易引起液体倒吸 将甲中的玻璃管改成球形干燥管 能起到防倒吸作用 装药品之前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 c2h5ohch3cooc2h5 h2o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 除去乙酸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使其分层 由于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 且密度比na2co3溶液小 故用分液方法进行分离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1实验室用乙酸 乙醇 浓硫酸共热制取乙酸乙酯 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层得无色油状液体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在界面处上层呈红色 下层呈蓝色 振荡时 有气泡产生 且红色消失 其原因是 a 产品中有被蒸馏出来的硫酸b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 有乙酸乙酯和少量水被蒸馏出来d 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解析 实验中有乙酸被蒸出 溶于乙酸乙酯 遇紫色石蕊溶液使其变红 振荡后 乙酸与na2co3反应产生co2 d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2已知丁酸跟乙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丁醇跟乙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丁酸与丁醇的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注明反应条件 2 写出丁醇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判定丁醇能否直接被氧化为丁酸 若能 指出所用氧化剂是什么 若不能 此空不填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若能 此空不填 第2课时 典例类析 第2课时 正误立判 正误立判 1 乙酸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 所以乙酸不是一元酸 答案 解析 乙酸分子中虽然有4个h原子 但只有在 cooh中的h原子能够电离 故是一元酸 2 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的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答案 3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答案 第2课时 正误立判 4 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 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和乙醇有一种能消耗完 答案 解析 乙醇和乙酸之间的酯化反应在酸性条件下是可逆的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平衡 二者都不可能消耗完 5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酯 乙醇和乙酸 答案 第3课时酯油脂 第3课时酯油脂 第3课时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酯1 概念 酸 羧酸或无机含氧酸 与醇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酸和甲醇 ch3oh 的酯化反应 ch3cooh ch3ohch3cooch3 h2o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3 酯的物理性质 1 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 2 密度比水 3 难溶于 易溶于 4 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液体 小 水 有机溶剂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4 酯的水解ch3cooch2ch3 naohch3coona ch3ch2oh酯化和水解是可逆的 不同的羧酸与醇作用得到不同的酯 碱性条件下由于碱与水解生成的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 反应进行较完全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油脂1 概念 油 态 和脂肪 态 统称为油脂 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高级脂肪酸 如硬脂酸 软脂酸 油酸 与甘油生成的酯 写出硬脂酸与甘油生成硬脂酸甘油酯的方程式 液 固 混合物 c17h35cooh c15h31cooh c17h33cooh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2 油脂的结构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3 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水解反应 油脂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或高温水蒸气条件下水解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1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生成高级脂肪酸 甘油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2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又称皂化反应 其目的是制肥皂和甘油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想一想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皂化反应吗 为什么 想一想 不是 只有油脂的碱性水解才称为皂化反应 第3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酯与脂的区别酯是由醇与酸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从结构上看 酯是含酯基的一类化合物 脂是指动植物体内的脂肪 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典例类析 类型一油脂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组成可表示为 r1 r2 r3代表烃基 它们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例1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b 用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垢效果更好c 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d 用热的纯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a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植物油中含不饱和键 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a项错误 温度越高 纯碱溶液的碱性越强 去油污的能力越强 b项正确 硬水中钙 镁 离子易与肥皂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钙 镁 沉淀 c项正确 植物油为油脂 在热碱性溶液中水解 产物均溶于水 而矿物油主要为烃类 不发生反应 液体分为两层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油脂属于酯类b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 沸点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 油脂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 油脂中的植物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故植物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类型二油脂 酯的区别和联系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例2 双选 关于油脂和酯的比较 正确的是 a 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 是纯净物b 脂是高级脂肪酸的混甘油酯c 油和脂是由于所含的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不同引起熔点不同而互相区分的d 脂是高级脂肪酸中所含饱和烃基较多的混甘油酯 脂属于酯类 cd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解析 本题考查油 脂 酯三个概念的理解 酯为含有的物质 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分为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 油和脂的主要区别是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不同引起的 饱和烃基多的为脂 不饱和烃基多的为油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1食物油和柴油虽然都被称为 油 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来看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食物油属于纯净物 柴油属于混合物b 食物油属于酯类 柴油属于烃类c 食物油属于有机物 柴油属于无机物d 食物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柴油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b 解析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属于酯类 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如硬脂酸甘油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0 矿物油 石油分馏产品 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第3课时 典例类析 变式2光滑大米十分耐看 但在购买时要慎重 因为市场上曾出现过不法商贩利用石蜡等工业用油给劣质大米进行 抛光 处理后冒充优质米以牟取暴利的现象 食用油与石蜡油虽然都称为油 但从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上看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食用油属于有机物 石蜡属于无机物b 食用油属于纯净物 石蜡属于混合物c 食用油属于酯类物质 石蜡属于烃类d 食用油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石蜡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c 解析 食用油是酯类物质 是大分子不是高分子 石蜡是碳原子数较多的烃的混合物 第3课时 正误立判 正误立判 1 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 但都属于酯 答案 2 牛油在碱性条件下可制得肥皂 答案 3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 沸点 答案 第3课时 正误立判 4 油脂都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 解析 含有碳碳双键的液态的油脂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 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答案 第4课时糖类 蛋白质和氨基酸 第4课时糖类 蛋白质和氨基酸 第4课时 新课感知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一糖类 油脂 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1 基本营养物质 1 含义 食物中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其中 为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2 组成元素糖类 油脂 蛋白质组成的共同元素为 蛋白质除含有上述几种元素外还含有 等元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 无机盐和水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c h o n s p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2 糖的分类及结构 1 单糖 葡萄糖 果糖的分子式为 二者互为 2 双糖 蔗糖 麦芽糖的分子式为 结构不同 互为 3 多糖 淀粉含有几百至几千个葡萄糖单元 纤维素含有比淀粉更多的葡萄糖单元 两物质的分子式都为 但不是 c6h12o6 同分异构体 c12h22o11 同分异构体 c6h10o5 n 同分异构体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想一想 淀粉和纤维素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为什么 想一想 虽然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 c6h10o5 n 但分子中的n值不同 所以 淀粉和纤维素是混合物 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糖类的性质1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2 淀粉的性质 1 淀粉在人体中的转化 c6h10o5 n nh2onc6h12o6 红色 有光亮的银镜析出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变蓝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图3 2 4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现象 结论 试管 内壁有一层光亮的银生成 试管 中无 明显现象 淀粉完全水解且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想一想 能否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碘元素 为什么 想一想 不能 淀粉只有遇碘单质才变蓝 遇化合态的碘元素不变色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三蛋白质的性质 实验探究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及现象 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沉淀 沉淀不溶解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结论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 nh4 2so4 na2so4 溶液 能够降低蛋白质的溶解性 使蛋白质变为沉淀而析出 析出的蛋白质仍然有原来的活性 加水后仍能溶解 所以说盐析是个可逆的过程 是物理变化 可用于分离 提纯蛋白质 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凝聚成固体物质而析出 蛋白质在加热 紫外线 x射线 强酸 强碱 重金属盐以及一些有机化合物如甲醛 酒精等的作用下均能发生变性 变性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属于化学变化 蛋白质变性后失去了原来的可溶性 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 可用于杀菌消毒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知识点四氨基酸的性质1 常见的氨基酸甘氨酸 丙氨酸 苯丙氨酸 谷氨酸的结构简式 上述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 官能团既有氨基又有羧基 而且氨基位于羧基的邻位碳原子上 这样的氨基酸叫作 氨基酸 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大都是 氨基酸 h2n ch2cooh ch3ch nh2 cooh c6h5ch2ch nh2 cooh hoocch2ch2ch nh2 cooh 第4课时 自主探究 2 在氨基酸中 cooh显 nh2显 氨基酸既能与强酸反应 nh2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2024新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 8单词词性转换过关单(含答案)
- 就业指导与实训
- 良性甲状腺肿康复训练计划
- 2026年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成都文理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医疗风险防范知识培训课件
- 《Unit 3 Visit to the farm》(教学设计)-科普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宝钢作业长安全培训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家庭暴力保证书模板
- 岗位技能比武汇报
- 蜡染研学课程讲解
- 防秋乏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
- 双翼之下的三重人生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解读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3
- 产品碳足迹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