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海外围大型社区居民通勤出行特征研究以嘉定区江桥金鹤新城为例关金平张萍【摘要】伴随上海城市发展,以及市政动迁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上海在中心城外围陆续规划建设了一批大型居住社区。这些社区规模大、距市中心远,居民的日常出行需要和特征有别 于中心城居民。研究选取嘉定区江桥金鹤新城作为这一类型居住区的代表,分析得出其人口 属性特征及与相关的人口特征,进而从讫点、交通方式选择、出发时间与出行时间三方面分 析了金鹤新城居民的通勤特征,针对跨区域的通勤出行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得出教育 背景是导致居民是否跨区域通勤的最主要因素。该区域居民的人口特征、通勤出行特征的提 取为此类地区的交通规划,尤其是公共交通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关键词】上海外围 大型社区 人口属性特征 通勤出行特征 跨区域通勤1.引言伴随上海城市发展,以及市政动迁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上海在中心城外围陆续规划建设 了一批大型居住社区。大型社区以居住为主,规模较大(几个平方公里到十平方公里),同 时距中心城较远,社区居民的日常出行需要和特征有别于中心城居民。本研究希望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大型社区居住人口的特征,以及居民的交通需求特征,为交通供给提供决策支持。2.研究内容与调查2.1研究内容上海市外围大型社区居民交通需求特征的研究,首先分析社区居民的人口属性特征,进而选取占比例最高的人群(工作者)进行从出行讫点、交通方式、出发时间与出行时间三方 面分析居民的通勤行为特征。在通勤行为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大量跨区域通勤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结论。2.2研究案例地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金鹤新城位于上海外围(外环外),该大型社区含八个动迁安置房小区和两个商品房小区,总面积 1.68 平方公里,人口 35 万;因规划建设较早,小区居民入 住率高(有 70%80%的入住率),故本研究选取江桥金鹤新城大型社区为研究案例。574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中 虹华苑双佳翠庭城杰苑金霞苑水岸金桥苑中房公 寓缘 圆宝邸澜茵水岸秀苑华庭泰宸复兴苑图 1 金鹤新城社区平面图通过实地探勘、居委会与居民访谈、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金鹤新城的主要居住人群为动 迁户(来自普陀区、静安区、徐汇区等)、租住户、商品房购买户。2.3调查设计与实施调查主要包括实地踏勘、居委会居民访谈、问卷调查三部分,由于本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规模较大,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邮寄调查。邮寄调查优点在于成本较低,允许被 调查者挑选空闲时间完成调查。缺点在于比其他方式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在一些受教育程 度低的地区,样本回收率较低。本次问卷调查的实施分为试调查和正式调查两个阶段,面向 16 岁以上具有独立完成问卷能力的人群。发放邀请函 14008 份,样本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样本 324 份。当样本数大于 269 时,概率误差在0.05 以内的概率为 90%,因此调查获得 269 份以上 的有效样本量即能满足大部分数据分析的需求。本次调查回收有效样本 324 份,满足样本数 量与质量要求。3.居民人口特征分析3.1社区居民的人口属性特征根据实际居委会访谈、居民访谈初步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居住人群可分为动迁户(来自普陀、静安、徐汇区等,有大量离退休人员)、租住户、商品房购买户(该区域有 2 个商品房小区)。社区居民主要是近 5 年入住该区域的住户,这与该区域住房的建设入住周期相关。 问卷调查中,在提及迁居入该小区原因时,54.9%的居民是因为市区原住房拆迁,认为房价 合适或工作地就近的占 41.0%。575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问卷调查中,综合考虑试调查与正式调查的所有问卷样本,其中 44.5%为女性,其余为男性。表 1问卷调查样本的社会经济属性分布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问卷调查中该区域人口结构主要表现为 2130 岁年轻人口、51 岁以上中老年人口较多,在年龄统计中 51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 42.8%。在职业角度,问卷中 反映出该区域居民中没有农民,而公司员工占到总量的 25.3%、离退休人员占到总量的 34.4%,与年龄情况相符。在教育背景角度,该区域中的人口主要教育水平为专科或技校毕 业、高中毕业及以下,也存在一些本科毕业的人口。在是否户籍人口、是否拥有房产这一经576社会经济属性选择人数比例(%)女性14344.5%年龄3042.0%20 岁621-30 岁8929.3%31-40 岁4414.5%41-50 岁3511.5%51-60 岁8227.0%61-70 岁3712.2%71-80 岁113.6%职业3203.1%A.行政办公人员(公务员、事业单位等)10B.公司员工8125.3%C.生产及运输工人123.8%D.服务人员216.6%E.教师30.9%F.个体经营者206.3%G. 自由职业者206.3%H. 学生175.3%I. 离退休人员11034.4%J. 家庭主妇206.3%K. 农民30.9%L .其他30.9%教育背景32132.1%A.高中及以下103B.高中毕业9028.0%C.专科或技校毕业8626.8%D.本科毕业3410.6%E.硕士61.9%F.博士20.6%G. 其它00%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济属性中,如下图所示,63%的人口为上海户籍并拥有自己的产权房,这与该区域 10 个小区中有 8 个为动迁安置小区有关。图 2 问卷调查中人口的户籍与房屋产权情况3.2与交通相关的人口属性特征问卷调查中在反映该区域居民是否有驾照和车辆方面,76.3%的居民没有驾照,另外 23.7%的居民拥有驾照;家庭拥有车辆中,如下表所示,问卷调查涉及的家庭中,超过一半 的家庭拥有摩托车/助动车,有小汽车的仅占 17.9%,没有交通工具的也在 14%上下。表 2家庭拥有交通工具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该区域内目前的长距离交通主要依赖公共交通工具,私家车辆较少,如果配套合适的公共交通方式,控制小汽车拥有量的基础较好;比例较高的自行车、摩托车、 助动车的拥有,一定程度上能表明该区域的公共交通存在不便,结合访谈结果,该区域目前 的公共交通较为不便,居民购买摩托车、助动车来满足长距离的交通需求在收入不高的青年 人、中年人中较为常见。针对没有私家车辆的住户,在问卷调查中设计了是否有购车愿望的答案,其中 16%表示 有购车愿望可以轻松购车、5%表示因公交服务原因不得不考虑购车、8%的人表示有购车能 力,但因为公共交通服务好,所以暂无购车计划。占比重最高的是选择“无购车计划”的居民,比例高达 71%,这与该区域内主要是动迁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中老年人较多相关。577家庭拥有的交通工具类型数量(户)比例自行车12539.3%摩托车/助动车17956.3%私家车/单位配车5717.9%其他72.2%无交通工具4514.2%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图 3 问卷调查中没有私车居民购车意愿情况以上就是对于该区域内社区居民的人口属性特征以及与交通相关的人口特征的分析。通 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该区域人口属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年轻人口、老年人口较多,职业组成 上离退休人员、公司员工较多,主要教育水平为专科或技校毕业、高中毕业及以下,63%的人口为上海户籍并拥有自己的产权房。在与交通相关的人口特征方面,仅有 24%的居民拥有驾照,家庭拥有车辆中,一半以上的家庭拥有摩托车/助动车,拥有小汽车的仅占 18%,没有交通工具的也在 14%上下,71% 的没有私家车辆的住户没有购车计划。驾照与小汽车的低拥有率表明该区域有较好的低碳交 通基础,如果提供优质的公交服务设施,将有利于该区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低碳绿色交通。而 比例较高的自行车、摩托车、助动车的拥有,一定程度上能表明该区域的公共交通存在不便, 居民购买摩托车、助动车来满足长距离的交通需求在收入不高的青年人、中年人中较为常见, 可以推测在目前的公交服务水平下,如果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那么这些摩托车、助动车将 很快变成小汽车,到那时要使人们从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转移,将变得十分困难,高小汽车 拥有率及使用率将带来大量交通问题,所以应注意提高该区域的公交服务水平,把握目前较好的发展低碳绿色交通基础,实现可持续的交通。4.居民通勤出行特征分析4.1通勤出行的定义通勤是指从业人员因工作和学习等原因往返于住所与工作单位或学校的行为,是所有出行行为中最经常发生、最需要保障的一类刚性出行。在调查中由于只考虑了 16 岁以上有独 立完成问卷能力的人群进行邮寄调查,所以学生样本数不足,仅考虑工作人群的通勤行为。 从人口属性特征可以看出,金鹤新城居民中 2130 岁年轻人口占最大比重,52.3%的居民参 与工作,其中进行通勤(往返于住所与工作地)的工作者占居民总数的 48%。研究这类工作 人群的通勤刚性出行特征,对此类区域的交通规划,尤其是公共交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4.2通勤出行的特征4.2.1 通勤出行讫点工作地显然是居民通勤出行的讫点。调查发现,工作者通勤出行讫点位于嘉定区内的占到总工作人群的 27.4%,在嘉定区外的占到 72.6%。工作者的通勤讫点如下图所示。嘉定区 外通勤讫点主要分布于普陀区、长宁区、静安区。578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图 4 工作者的通勤讫点期望线图在嘉定区内通勤的工作者中,59%的人没有上海户口、租住房屋。他们是外来务工人员, 选择在金鹤新城居住主要由于靠近工作地。在跨区域通勤的工作者中,50%是从上海市区动迁至此的居民,他们虽然居住在金鹤新城,但是工作地仍然在城区,另外 50%的工作者居住于此主要由于该区域较为便宜的房屋租 金。4.2.2 通勤的交通方式选择在金鹤新城,有 8 种常规交通方式,它们分别是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助动车、公司班车、公交车、地铁、出租车和私人小汽车。另外,该区域内有 2 种特殊交通方式,分别为 黑车/黑摩托车、超市班车。工作者的通勤交通方式选择情况如下图所示。使用最多的交通方式为公交车、摩托车/ 助动车、地铁、私人小汽车。公共交通是该区域的主要通勤交通方式。摩托车/助动车的高 拥有率及使用率表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在上海私车拍照拍卖使得拥有私车的门槛 大大提高,许多居民由于没钱购买小汽车而公共交通又不方便,只得购买更为廉价的摩托车/助动车以满足其通勤需求。454035302520151050图 5 通勤出行的交通方式选择579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4.2.3 通勤的出发时间与出行时间工作者的上班出发时间比市区早高峰要早。工作者的出发时间如下图所示。10.80.60.40.20%图 6 通勤出行的出发时间40%的工作者通勤出行时间在 3060 分钟,33%的工作者通勤出行时间大于 1 个小时。 该区域的平均通勤出行时间大于一个小时,而世界人口平均通勤时间为 40 分钟。可见该区 域的通勤时间亟待减少,交通服务水平急需提高。Sati sfie d 20%So so 36%Dis sati sfie d4图 7 通勤出行时间与满意度对于通勤出行时间的满意度方面,44%的工作者对出行时间表示不满意。通勤出行质量 亟待提高。4.3跨区域通勤出行影响因素分析金鹤新城有大量动迁人群,其工作地仍在市区,通勤跨区域、距离长。该区域内工作者 占居民总数的 48%,而在这些工作者中,有 72.6%的工作地位于嘉定区外,需要进行跨区域 出行。如此大比例的跨区域出行是不十分常见的,此处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这些跨区 域通勤出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中分别放入性别、年龄、户口情况、房屋拥有或租住、居住时长、驾照拥有、家庭成员数、教育背景作为变量。模型分析得出对跨区域通勤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 育背景,表 3 是模型结果,可以看出,教育水平越高的人越倾向于跨区域通勤。580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表 3居民跨区域通勤影响因素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5.结论为保障市政动迁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上海在中心城外围陆续规划建设了一批大型居住社区。研究选取江桥金鹤新城作为案例地,分析得出该区域人口属性特征主要为年轻人口、老年人口较多,职业组成上离退休人员、公司员工较多,主要教育水平为专科或技校毕业、高 中毕业及以下,63%的人口为上海户籍并拥有自己的产权房。在与交通相关的人口特征方面,仅有 24%的居民拥有驾照,家庭拥有车辆中,一半以上 的家庭拥有摩托车/助动车,拥有小汽车的仅占 18%,没有交通工具的也在 14%上下,71% 的没有私家车辆的住户没有购车计划。驾照与小汽车的低拥有率表明该区域有较好的低碳交 通基础,如果提供优质的公交服务设施,将有利于该区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低碳绿色交通。而 比例较高的自行车、摩托车、助动车的拥有,一定程度上能表明该区域的公共交通存在不便, 居民购买摩托车、助动车来满足长距离的交通需求在收入不高的青年人、中年人中较为常见, 应注意提高该区域的公交服务水平,把握目前较好的发展低碳绿色交通基础,实现可持续的交通。从人口属性特征可以看出,金鹤新城居民中 2130 岁年轻人口占最大比重,52.3%的居民参与工作,其中进行通勤(往返于住所与工作地)的工作者占居民总数的 48%。研究这类工作人群的通勤刚性出行特征,对此类区域的交通规划,尤其是公共交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分析发现,该区域的通勤出行特征主要为:通勤出行讫点:位于嘉定区内的占到总工作人群的 27.4%,在嘉定区外的占到 72.6%。嘉定区外通勤讫点主要分布于普陀区、长宁区、静安区。通勤交通方式:使用最多的为公交车、摩托车/助动车、地铁、私人小汽车。公共交通 是该区域的主要通勤交通方式。摩托车/助动车的高拥有率及使用率表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有待提高。在上海私车拍照拍卖使得拥有私车的门槛大大提高,许多居民由于没钱购买小汽 车而公共交通又不方便,只得购买更为廉价的摩托车/助动车以满足其通勤需求。通勤出发时间与出行时间:工作者的上班出发时间比市区早高峰要早。平均通勤出行时 间大于 1 小时,而世界人口平均通勤时间为 40 分钟。可见该区域的通勤时间亟待减少,交 通服务水平急需提高。对于通勤出行时间的满意度方面,44%的工作者对出行时间表示不满 意。通勤出行质量亟待提高。该区域内的工作者中,有 72.6%的工作地位于嘉定区外,需要进行跨区域出行,如此大比例的跨区域出行是不十分常见的,于是,本研究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对 跨区域通勤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教育背景,教育水平越高的人越倾向于跨区域通勤。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外围的大型社区越来越体现出与中心城居民不同的特色,581BS.E.WalddfSig.Exp(B)户口情况1.0100.4584.86210.0272.744居住时长0.2200.1342.68510.1010.803教育背景0.6840.2199.78310.0021.982常量0.1950.7580.06610.7970.823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1年年会论文集正确把握这类社区中居民的人口特征、通勤出行特征,将为交通供给提供决策支持,有利于对此类区域的交通规划,尤其是公共交通规划。【参考文献】1Day, J. and Cervero, R. Effects of Residential Relocation on Household and Commuting Expenditures inShanghai,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 34, 2010, pp. 4815082Hui Eddie C. M. and Lam Manfred C. M. A Study of Commuting Patterns of New Town Residents in Hong Kong. Habitat International, Vol. 29, 2005, pp. 4214373Chang, GL and Lin, TA. Comparison of suburban commuting characteristics. 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o. 1357, Transport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专项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协议
- 软件开发企业员工入职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合同
- 跨国汽车维修企业场地租赁及市场拓展合同
- 离婚诉状模板定制与婚姻家庭法律援助合同
- 老字号酒庄酿酒大师傅技艺传承聘用合同
- 研发中心建设资金借款合同范本
- 非全日制定向兼职人员招聘协议
- 高端人才薪酬保密及保密协议
- 文化创意商业街商铺租赁与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股东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协议书
- 老年综合评估各种表格
- 2025至2030中国牙科手机消耗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NBT 11551-2024 煤矿巷道TBM法施工及验收标准
- 口腔瓷贴面诊疗沟通指南
- 山东安全管理人员大考试题库
- 2025-2030冲牙器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70华诞主题班会课件
-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下)DB62T3055-2020
- 商品赠品协议书范本
- 工伤事故赔偿协议书范本
- 2025-2030中国稀土催化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