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治疗策略ppt课件.ppt_第1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治疗策略ppt课件.ppt_第2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治疗策略ppt课件.ppt_第3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治疗策略ppt课件.ppt_第4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治疗策略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治疗策略 2 主要内容 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心境障碍的概念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及诊断标准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的治疗策略及干预措施总结与讨论 3 本院收治大学生患者住院诊断统计分析 4 本院收治大学生患者住院诊断统计分析 5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 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如幻觉妄想 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每次发作多可缓解 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6 心境障碍流行病学 1982年 我国在12个地区开展了精神疾病的流行学调查 发现我国人群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0 76 29 38136 时点患病率为0 37 14 38136 1992年又对参与10年前调查的部分地区 全国七地区 进行了复查 发现心境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 83 16 19223 时点患病率为0 52 10 19223 较10年前有所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 在1982年的同 一次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抑郁性神经症的患病率为3 11 而且农村 4 12 高于城市 2 09 Chen 1999 在对中国老年抑郁症患者的23项横切面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中显示 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 86 农村的抑郁症发病危险率为5 07 高于城市的2 61 西方国家对心境障碍也进行过多次反复的流行学调查 发现心境障碍终生患病率为2 25 之间 远远高于我国报道的数字 7 抑郁症的成因 抑郁症的并不明确 但研究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 8 遗传因素 McGuffinetal 1996 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46 异卵双生子同病率为20 Wenderetal 1986 的研究结果显示患抑郁的被收养者亲属患抑郁的比率是控制组的八倍 试图自杀的比率是控制组的15倍 生理机制 去甲肾上腺素和5 羟色胺的浓度偏低回影响情绪 Rampelloetal 2000 认为情绪是多种神经递质之间浓度不平衡的结果 如去甲肾上腺素 5 羟色胺 多巴胺和乙酰胆碱 也可能5 羟色胺对多个脑系统的功能都有影响 其浓度偏低会破坏系统的活动 导致抑郁 与抑郁有关的脑区是边缘系统 社会心理因素 认知 行为主义 习得无助Seligman 1975 认为抑郁是由于个体感到对其物理的 社会的环境失去控制而引起 临床表现 缺乏动机 被动以及学习受阻 Abramsonetal 1978 抑郁是患者对消极事件三方面错误归因引起的内在的 这是我的错 普遍的 无论我做什么都没有用 稳定的 事情总会发生在我身上 Abela Seligman 2000 只有当这些归因使个体产生了无助感时才产生抑郁 即个体相信任何反应都不可能改变现状 相信其渴望的结果不会发生 9 病因和发病机理 10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 与其处境不相称 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 甚至发生木僵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11 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性别女 男 2 1 性别的差异与男女的思维模式不同以及行为模式不同之外还与性激素有关 例如妇女分娩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 很容易引起抑郁发作 但是女性发病率高自杀死亡率低 而男性发病率低自杀死亡率高 年龄一般认为心境障碍发病年龄为21 50岁 双相障碍比单相抑郁障碍发病要早 5 50岁 平均30岁 而单相抑郁发病平均40岁 近年发现重症抑郁障碍在20岁以下有所上升 可能与年轻人饮酒与滥用精神活性物质有关 种族无明显差别 美国报道白人 黑人 婚姻一般认为缺少亲密关系 离异或单身患抑郁症较多 有研究指出婚姻不和谐者抑郁症较对照组高25倍 12 抑郁症的危险因素 人格特征具有明显的焦虑 强迫 冲动等特质的个体易发生抑郁症 社会 经济状况及文化程度低社会阶层患病危险高2倍 经济状况好的患双相障碍的高于平均值 郊区比城镇更多见抑郁症 生活事件和应激人们在经历可能危及生命的事件后6个月内 抑郁症发病的危险系数增加6倍 负性生活事件如 丧偶 离婚 婚姻不和谐 失业 严重躯体疾病均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其中 丧偶是与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应激源 躯体因素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躯体疾病可成为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13 抑郁发作 抑郁症 的基本症状 核心症状 情绪低落 兴趣减退 乐趣丧失 三低 情绪低落 思维迟缓 意志减退 三无 无用 无助 无望 三自 自责 自罪 自杀 14 抑郁症的心理症候群 15 抑郁症的心理症候群 16 抑郁症的心理症候群 17 抑郁症的心理症候群 18 抑郁症的心理症候群 19 抑郁症的心理症候群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多见于所谓 内源性抑郁 患者 精神运动性迟滞患者在心理上表现为思维发动的迟缓和思流的缓慢 同时会伴有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 严重者可以达到木僵的程度 激越者则与之相反 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 思维内容无条理 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烦躁不安 紧张激越 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 但又不知道自己因何烦躁 20 抑郁症的心理症候群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多见于所谓 内源性抑郁 患者 精神运动性迟滞患者在心理上表现为思维发动的迟缓和思流的缓慢 同时会伴有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 严重者可以达到木僵的程度 激越者则与之相反 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 思维内容无条理 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烦躁不安 紧张激越 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 但又不知道自己因何烦躁 21 抑郁障碍躯体症状 22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 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 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 在分裂症状缓解后 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 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说明 本抑郁发作标准仅适用于单次发作的诊断 23 抑郁发作的亚型 根据抑郁发作的严重程度将其划分为轻度 中度和重度三种类型 轻度抑郁发作 F32 0 具有核心症状至少两条 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四条 中度抑郁发作 F32 1 具有核心症状至少两条 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六条 根据是否伴有 躯体综合征 将中度发作分为伴有和不伴有躯体综合征两个亚型 重度抑郁发作具有全部三条核心症状 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八条 可将其分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 24 抑郁症与自杀 自杀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 大约15 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提供的数据 世界范围内每年有1000 2000万人有自杀的企图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28 5 63 5 而有自杀行为者中 大约70 患有抑郁症 三分之二的抑郁症病人有自杀念头 10 15 的抑郁症病人自杀 25 治疗现状 大约三分之一者从未诊治大多数抑郁症状未引起病人 家属 医生重视大多数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障碍被忽视被非精神科医生漏诊者高达60 综合医院就诊者中 接受了合理治疗者仅10 26 抑郁症的治疗原则及治疗策略 治疗原则抗抑郁药物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真该的主要药物 能有效接触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 紧张和躯体症状 有效率约60 70 治疗策略抑郁症是高复发性疾病 目前倡导全程治疗 抑郁症的全程治疗分为急性治疗 巩固期治疗和维持其治疗 首次发作的抑郁症 50 85 会有第2次发作 因此需要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27 复发随发作次数的增加而升高 28 痊愈率随发作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29 预防复发 有关影响复发的因素主要有1 维持治疗的抗抑郁药剂量及时间不足 2 生活实践和应激 3 社会适应不良 4 慢性躯体疾病 5 缺乏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6 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 30 1 2 3 4 5 抑郁症的干预策略 校心理咨询中心 学院辅导员 医院 心理辅导干预促使其缓解 理解关注学生状态 自杀 抑郁情绪 重度抑郁 轻度抑郁 中度抑郁 31 1 2 3 4 5 抑郁症的干预策略 校心理咨询中心 学院辅导员 医院 心理辅导持续干预 自杀 抑郁情绪 重度抑郁 轻度抑郁 中度抑郁 积极关注 门诊药物治疗 32 1 2 3 4 5 抑郁症的干预策略 校心理咨询中心 学院辅导员 医院 心理辅导持续干预或者转介专科医院 自杀 抑郁情绪 重度抑郁 轻度抑郁 中度抑郁 告知家属 重点干预 门诊或住院药物治疗 33 1 2 3 4 5 抑郁症的干预策略 校心理咨询中心 学院辅导员 医院 转介专科医院 自杀 抑郁情绪 重度抑郁 轻度抑郁 中度抑郁 通知家属 严密监控防止自杀 住院药物治疗 34 1 2 3 4 5 抑郁症的干预策略 校心理咨询中心 学院辅导员 医院 危机干预转介专科医院 自杀 抑郁情绪 重度抑郁 轻度抑郁 中度抑郁 危机干预 封闭式病房住院药物治疗 35 精神分裂症 36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37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及发病特点 全球终生患病率约3 8 8 4 全国1982年 1993年调查结果终生患病率5 69 6 55 浙江省 2001 和河北省 2004 调查终生患病率为6 62 时点病率分别为3 0 5 46 50 左右的患者在20 30岁起病国内调查80 左右在16 35岁偏执型起病约32 35岁 单纯型平均22岁2 3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患者急性起病 38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几种病因学假说与研究进展遗传 神经生化病理 环境因素 神经发育异常 39 传统临床分型 40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群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焦虑 抑郁 攻击敌意 认知缺损 精神分裂症 41 各症状群的特征 42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严重标准 自知力障碍 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 1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 单纯型另有规定 2 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 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 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 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 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 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 应并列诊断 43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发展 前驱期的非特异性表现 情感和行为症状多见焦虑 易激惹 睡眠障碍 认知障碍 注意障碍多疑 怪异思维 行为和性格改变 社会退缩持续时间可能几个月甚至数年前驱症状的三种发展形式非特异性变化 特异性的精神病前症状 精神病特异性变化 对此变化的神经症性反应 精神病前哨综合征 前驱症状自动缓解 并不发展至精神病 44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发展 45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46 全病程治疗 47 小结 48 学校与医院危机干预流程 49 学校对精神疾病或危机学生干预的完备和具体的转诊机制使得学校在精神疾病或危机学生的干预上明确具体高效 能够更好的保证危机学生的安全 以及疾病学生的治疗 学校医院在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