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毕业论文_第1页
自动化毕业论文_第2页
自动化毕业论文_第3页
自动化毕业论文_第4页
自动化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 : 基于 STC的 智能车灯参数测试仪的开发与 设计 二级学院(直属学部): 延陵学院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08 自 Y2 学生姓名: 张楠楠 学号: 08121336 指导教师姓名: 蒋渭忠 职称: 副教授 评阅教师姓名: 职称: 2012 年 6 月 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 要 本 检测设备是专为测试车灯照度 ,电压, 电流是否符合设计标准,为车灯生产线提供检测仪器而设计的。 硬件设计方面,使用传感器检测车灯是否安装正确,得到的信号通过 单片机 进行编程,再由 LCD 屏显示检测的各种参数并报告检测结果。在设计中加入了 采样电阻,光敏电阻器 ,分别 测出 被测灯的电压和测试电流 以及光的照度 。测试电流 ,电压,照度。 通过 A/D 模块转换后载入 单片机 ,编程后与设计标准进行比较。 软件设计方面 ,通过 单片机 编程实现了 电流,电压,照度的检测 、新灯号的自学习等功能。 通过 单片机 的使用,使测试仪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柔性,提高了车灯测试数字化水平,对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 :车灯检测; 单片机 ; 液晶显示屏 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ABSTRACT The sting equipment is designed to test the lights and lighting the lamp illumination whether the current design standards, provide testing equipment for the production line for the lights. In hardware design, the use of sensors to detect the lamp is installed correctly, the signals are obtained by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then the LCD screen display detection of various parameters and the reporting of test results. Join in the design of sampling resistor, Photosensitive resistor, respectively measured the lamp voltage and the test current and light intensity. TEST current, voltage, illuminance. Through the A/D module conversion after loading the SCM, programming and design criteria are compared. Software esign, through the MCU programming current, voltage, illuminance testing, new lights on the seft learning, testing data preservation. SCM through the use, so that the tester has high performance price ratio and flexible, improve the lamp test digital leve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Key words: Lighting detection ; SC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I 目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1 目录 . I 第 1章 课题概述 . 1 1.1 引言 . 1 1.1.1 国外汽车车灯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 1 1.1.2 国内汽车车灯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 2 1.1.3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 3 1.2 课题来源及现状 . 3 1.3设计要求以及目标 . 4 1.4 本章小结 . 4 第 2章 设计方案 . 5 2.1 总体方案设计 . 5 2.2 方案论证 . 6 2.2.1主控单片机的选择 . 6 2.2.2光感应器的选用 . 9 2.2.3显示屏的选用 . 12 2.3本章小结 . 17 第 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18 3.1系统硬件设计 . 18 3.1.1单片机最小系 统设计 . 19 3.1.2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21 3.1.3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21 3.1.4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 22 3.1.5调理电路的设计 . 23 3.1.6 A/D转换电路的设计 . 23 3.1.7 报警电路的设计 . 24 3.1.8 按键电路的设计 . 24 3.2 焊接电路板 . 25 3.3本章小结 . 25 第 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26 4.1主程序设计 . 26 4.2 按键子程序设计 . 27 4.3报警子程序的设计 . 28 4.4获取 AD 值子程序设计 . 29 4.5转换子程序设计 . 30 4.6显示子程 序的设计 . 30 4.7本章小结 . 31 第 5章 系统调试 . 32 5.1 软件调试 . 32 5.2 硬件调试 . 33 5.2本章小结 . 34 结束语 . 35 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II 1 主要工作 . 35 2 设计体会 . 35 参考文献 . 37 致 谢 . 39 附录 A . 40 附录 B . 41 附录 C . 42 第 1 章 课题概述 1 第 1 章 课题概述 1.1 引言 汽车从发明到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在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工 作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在为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带来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汽车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续,其技术状况将不断恶化。因此,一方面要不断研制性能优良的汽车;另一方面要借助维护和修理,恢复其技术状况。汽车检测技术是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汽车发展的 早期,人们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发现汽车的故障并作有针对性的修理。即过去人们常讲的“望(眼看)”、“闻(耳听)”、“切(手摸)”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技术也飞速发展。目前人们能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不解体检测,而且安全、迅速、可靠。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1.1.1 国外汽车车灯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任何一个国家的汽车检测技术都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较早也较快。据了解早 在 50 年代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就形成了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技术和单项检测设备。 在 60 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很快,并且大量应用电子、光学、理化与机械相结合的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如:非接触式车速仪、前照灯检测仪、车轮定位仪、排气分析仪等都是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的检测设备。 之后进入 70 年代,这时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在此带动下汽车检测设备向智能化方面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现代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和设备,它们能对 设备本身和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测。例如:国外生产的汽车制动检测仪、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发动机分析仪、发动机诊断仪、计算机四轮定位仪等检测设备,都具有较先进的全自动功能。与此同时,各工业发达国家为了加强汽车管理,相继建立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汽车实施检测,实行严格的车辆检测制度,规定新生产车在批量生产前须由企业将新车的技术性能参数和国家认可授权的新车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送到交通部主管部门进行审查,并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官员和技术专家进行评审,审查、评审合格后才会允许生产和投入市场。对于其在用车,则 规定须到国家认可的在用车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测。从而使汽车检测实现了制度化。 同时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也逐渐产生了一整套的标准。判断受检汽车技术状况是否良好,是以标准中规定的数据为准则,检查结果是以数字显示,有量化指标,以避免主观上的误差。除对检测结果有严格完整的标准以外,国外对检测设备也有标准规定,如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 检测设备的检测性能、具体结构、检测精度等都有响应标准。对检测设备的使用周期、技术更新等也有具体要求。由于检测制度、技术的标准化,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也保证了检测的质量。 进入 80 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检测技术 领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深化,出现集检测工艺、操作、数据采集和打印、存储、显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软件,自此西方国家汽车检测线实现了全自动化,这样避免了人为的判断错误,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同时也可把受检汽车的技术状况储存在计算机里,这样可为下次检验提供参考或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参考数据。 目前,美国凯迪拉克轿车系列,日本丰田、本田轿车系列等均已出现了车载自诊断系统和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车载自诊断系统是汽车结构的组成部分,传感器分布在汽车内各个部位。传感器将汽车的主要技术状况经常地、自动地向驾驶员显示。我们相信 随着车载自诊断系统和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会有更多的汽车性能参数在这些系统中被检测出来。 1.1.2 国内汽车车灯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从 60 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 70 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了汽车检测技术,汽车不解体检测技术及设备被列为国家科委的开发应用项目。由交通部主持研制开发了反力式汽车制动试验台;惯性式汽车制动试验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汽车性能综合检验台(具有制动性检测、底盘测功、速度测试等功能)。 80 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汽车检测及诊断技术 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如何保证车辆快速、经济、灵活,并尽可能不造成社会公害等问题,已逐渐被提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议事曰程,因而促进了汽车诊断和检测技术的发展。 在单台检测设备研制成功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汽车技术状况良好,加强在用汽车的技术管理,充分发挥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交通部 1980 年开始有计划的在全国公路运输和车辆管理系统(交通部当时负责汽车监理)筹建汽车检测站,检测内容以汽车安全性检测为主。 80 年代初,交通部在大连市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汽车检测站。从工艺上提出将各种单台检测设备安装联线,构成功能齐全的汽车检 测线,其检测纲领为 30000 辆次 /年。 为了配合汽车检测工作,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 100 多项。从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建站到汽车检测的具体检测项目,都基本作到了有法可依。 车灯的发光强度不足或照射方向不合适,汽车前方的情况就不能清晰易见。而发光强度过强或照射方向过高,会使迎面驶来的汽车里的驾驶员造成眩目,妨碍驾驶员做出第 1 章 课题概述 3 正确的判断,这些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为了降低行车事故,确保行车安全,汽车在出厂前其车灯必须调整正确。车灯的检验必须经常化和制度化。为此,国家 公布了机动车前照灯使用和光束调整技术规划( GB7454-87)和汽车前照灯配光性能( GB4599-84),对机动车的远光照明和近光照明的发光强度和照射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在进 WTO 后,这一要求会逐渐强化,以便和国际接轨。 目前国家对前照灯的检查日益严格,并且将由原先以远光为重点的检测要求向近光过渡,各个车辆检测站和汽车生产厂家急切需要装备能够进行远近光检测的仪器。由于国家法规的逐步完善,前照灯检测仪经过了一个从远光测量到远近光测量的过程。在早期的单远光测量仪中,普遍利用远光的对称性,采用了对 称光电池排布,测量远光的光轴中心。随着国家标准开始强调近光检测的重要性,目前出现了很多具有近光检测功能的仪器。 1.1.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车型和汽车装饰多样化的要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汽车照明因功能的提升,款式和品种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特别是前车灯在结构和外型由原来规格统一,光源不可更换,向着具有个性化、品种多样和光源可更换的方向发展,使得汽车灯具与车身更加协调统一。由于车型的变化较快,使得汽车灯具的质量跟不上汽车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生产检测设备落 后,生产的灯具合格率较低,具 2004 年 6 月 14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最新公布的抽查结果显示,汽车灯具产品的抽样合格率仅为 78 1。质检总局近期对汽车灯具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了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32 家企业的 32 种产品,合格的只有 25种,其中汽车前照灯的抽样合格率为 72 2,汽车后雾灯的抽样合 格率为 71 4。据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汽车灯具产品是关系到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零部件,在我国目前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检验项目中,关于汽车灯具的检验项目约占四分之一。在这次抽查中, 7 种不合格产品全部是配 光性能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而配光性能是国家强制性标准中非常重要的项目,其作用在于能够照亮路面状况且不影响对面开来车辆司机的眼睛,同时也起到提示其他行驶车辆的作用。 鉴于江、浙两省生产汽车灯具的中小企业较多,设计了一种即能检测车灯光性能,又能检测车灯电性能的智能型车灯测试仪,并在江苏常州某车灯生产企业试用,达到了设计要求。 我国汽车检测技术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应该在汽车检测技术基础、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和汽车检测管理网络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发展。 1.2 课题来源及现状 车灯测试装置是车灯生产厂家生产过程必备的测试 设备。本课题是常州某车灯生产厂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测试手段提出来的,要求该装置能够存储所测车灯的型号,以及相关各参数,如各灯的电流 ,电压 值,照度情况等;并要求具有自学习的功能,即可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4 对新型号的车灯进行检测,所测参数可修改,作为今后的测试标准。课题涉及控制、检测、显示等技术。车灯测试仪就是专为测试车灯照度和车灯灯泡电流 ,电压 是否符合设计标准,为汽车灯具生产线提供检测仪器而设计的 。 1.3 设计要求以及目标 ( 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检测车灯各灯的电流值,对所测数值与该型号车灯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不在误差范围内的给 予明确显示。(最大电流为 5A) ( 2)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检测车灯各灯的电压值,对所测数值与该型号车灯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不在误差范围内的给予明确显示。(最大电压为 24V) ( 3)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检测车灯各灯的照度,对达不到要求的给予明确显示。 ( 4)具有参数设定功能。 ( 5)具有灯光报警提示功能。 1.4 本章小结 到此为止,本章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现状和论文的内容。 车灯参数测试仪 在现代测量中的工作现状,人们提出了智能化 车灯参数测试仪 。智能 车灯参数测试仪 出现开创了测量仪器的新时代,使得测量仪器与 计算机之间的界限消失。智能化车灯参数测试仪 将高速发展的电子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开创了个人计算机仪器时代,是测试仪器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第 2 章 设计方案 5 第 2 章 设计方案 2.1 总体方案设计 车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配光镜、反光镜、汽车灯泡,而配光镜、反光镜的设计及两者和灯泡灯丝位置配合的合理性,以及灯泡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车灯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本车灯测试仪就是为测试车灯照度 , 电流 ,电压 是否符合设计标准,为汽车灯具生产线提供检测仪器而设计的。根据生产要求,测 试仪应具有以下功能: 能够 设定电流,电压,照度 参数;并在超出范围时, 灯光 提示;具有电流 ,照度, 电压显示 。 车灯测试仪就是专为测试车灯照度 , 电流 ,电压 是否符合设计标准,为汽车灯具生产线提供检测仪器而设计的。 图 2-1 系统 框图 本设计主要采用单片机控制 ,单片机主要涉及前项通道,后项通道以及软件设计。单片机要实现小电流控制大电压和小电压控制大电压还必须考虑过电路的设计,比如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等等。 本课题选择 单片机 控制方案。原因如下: 1、 单片机 体积小,集成度高。 2、 单片机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抗干扰性强。 3、单片机有较高的性价比 。 4、品种多样,型号繁多。品种型号逐年扩充以适应各种需要。使系统开发者有很大的选择自由。 CPU 从 4、 8、 16、 32 到 64 位,有些还采用 RISC 技术; 5、提高性能,扩大容量。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6 6、增加控制功能,向外部接口延伸。把原属外围芯片的功能集成到本芯片内。现今的单片机已发展到在一块含有 CPU 的芯片上,除嵌入 RAM、 ROM 存储器和 I O 接口外,还有 A D、 PWM、 U ART、 Timer Counter、 DMA、 Watchdog、 Serial Port、 Sensor、driver、还有显示驱动、键盘控制、函数发生器、比较器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7、低功耗。供电电压从 5V 降到 3V、 2V 甚至 1V 左右。工作电流从 mA 级降到 A级。在生产工艺上以 CMOS 代替 NMOS,并向 HCMOS 过渡; 8、系统扩展与配置。有供扩展外部电路用的三总线结构 DB、 AB、 CB,以方便构成各种应用系统。根据单片机网络系统、多机系统的特点专门开发 出单片机串行总线。此外,还特别配置有传感器,人机对话 、网络多通道等 接口,以便构成网络和多机系统。 综上所 述,此次毕业设计采用单片机控制方式。 2.2 方案论证 本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 光敏电阻 器、 STC89C52RC 系列单片机和 1602 液晶显示屏呢?以下我将详细介绍 。 2.2.1 主控单片机的选择 整个 测量 系统都以主控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因此主控芯片的选择和应用非常重要。 本系统选用 STC89C52RC 单片机。 本设计采用 STC89C 系列的 STC89C52RC 作为主控芯片是根据方案论证的结果。本系统的监控参数较少,计算不是特别复杂,选择宏晶科技公司的 STC89C52RC 单片机完全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并且 STC89C 系 列的单片机价格便宜,开发简单,从开发周期和研发费用上来说是合理的选择。 主要特性如下 : 1.增强型 8051 单片机, 6 时钟 /机器周期和 12 时钟 /机器周期可以任意选择,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 8051. 2.工作电压: 5.5V 3.3V( 5V 单片机) /3.8V 2.0V( 3V 单片机) 3.工作频率范围: 0 40MHz,相当于普通 8051 的 0 80MHz,实际工作频率可达48MHz 4.用户应用程序空间为 8K 字节 5.片上集成 512 字节 RAM 6.通用 I/O 口( 32 个),复位后为: P1/P2/P3/P4 是准双向口 /弱 上拉, P0 口是漏极开路输出,作为总线扩展用时,不用加上拉电阻,作为 I/O 口用时,需加上拉电阻。 7.ISP(在系统可编程) /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真器,可通过串口( RxD/P3.0,TxD/P3.1)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 。第 2 章 设计方案 7 8.具有 EEPROM 功能 9.具有看门狗功能 10.共 3 个 16 位定时器 /计数器。即定时器 T0、 T1、 T2 11.外部中断 4 路,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电路, Power Down 模式可由外部中断低电平触发中断方式唤醒 12.通用异步串行口( UART) ,还可用定时器软件实现多个 UART 13.工作温度范围: -40 +85(工业级) /0 75(商业级) STC89C52RC 单片机的工作模式 : 掉电模式:典型功耗 0.1 A,可由外部中断唤醒,中断返回后,继续执行原程序 。 空闲模式:典型功耗 2mA 正常工作模式:典型功耗 4Ma 7mA 掉电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适用于水表、气表等电池供电系统及便携设备 。 图 2-2 STC89C52RC引脚图 STC89C52RC 引脚功能说明 VCC( 40 引脚):电源电压 VSS( 20 引脚):接地 P0 端口( P0.0 P0.7, 39 32 引脚): P0 口是一个漏极开路的 8 位双向 I/O 口。作为输出端口,每个引脚能驱动 8 个 TTL 负载,对端口 P0 写入“ 1”时,可以作为高阻抗输入。在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 P0 口也可以提供低 8 位地址和 8 位数据的复用总第 2 章 设计方案 8 线。此时, P0 口内部上拉电阻有效。在 Flash ROM 编程时, P0 端口接收指令字节;而 在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9 校验程序时,则输出指令字节。验证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P1 端口( P1.0 P1.7, 1 8 引脚): P1 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P1 的输出缓 冲器可驱动(吸收或者输出电流方式) 4 个 TTL 输入。对端口写入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这是可用作输入口。 P1 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部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此外, P1.0 和 P1.1 还可以作为定时器 /计数器 2 的外部技术输入( P1.0/T2)和定时器/计数器 2 的触发输入( P1.1/T2EX) P2 端口( P2.0 P2.7, 21 28 引脚): P2 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 P2 的输出缓冲器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4 个 TTL 输入。对端口写入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这时可用作输入口。 P2 作为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出一个电流()。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和 16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 MOVX DPTR”指令)时, P2 送出高 8 位地址。在访问 8 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 MOVX R1”指令)时, P2 口引脚上的内容(就是专用寄存器( SFR)区中的 P2 寄存器的内容),在整个访问期间不会改变。 在对 Flash ROM 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 P2 也接收高位地址和一些控制信号。 P3 端口( P3.0 P3.7, 10 17 引脚): P3 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端口。P3 的输出缓冲器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方式) 4 个 TTL 输入。对端口写入 1 时,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位,这时可用作输入口。 P3 做输入口使用时,因为有内部的上拉电阻,那些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会输入一个电流()。 在对 Flash ROM 编程或程序校验时, P3 还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2.2.2 光感应器的选用 选择光传感器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理解哪项规格参数是最为关键的。一般来说,在选择一个光传感器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包括光谱响应 /IR 抑制、最大勒克斯数、光敏度、集成的信号调节功能、功耗以及封装大小等 6 个重要规格。这 6 个规格的具体描述如下: 1、光谱响应 /IR 抑制:环境光传感器应该仅对 400nm 至 700nm 光谱的范围有感应。 2、最大勒克斯数:大多数应用为 1 万勒克斯。 3、光敏度:根据光传感器的镜片类别,光线通过镜片后,光衰减可以在 25%-50%之间。低光敏度非常关键 (1 万勒克斯 )的光传感器来说,最好采用非线性模拟第 2 章 设计方案 10 输出或数字输出。 6、封装大小: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封装都是越小越好。现在可提供的较小封装尺寸约为 2.0mm2.1mm。而尺寸为 1.3mm1.5mm 的 4 引脚封装则是下一代封装 。 采用小型封装的光传感器多种多样,而且价格合理。数十年来,无源器件一直活跃市场,随着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及光电晶体管等变 得越来越普通和便宜,它们被从夜间照明灯到数码相机的众多消费产品广泛采用。而登场不久的集成器件把一个光电晶体管或光电二极管与电流放大器集成起来,以实现片上校准、过滤和更高的分辨率。当分辨率较高时,低光能力、电源抑制等功能发挥作用,这类器件正在扩大环境光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和有效性。 最简单的光传感器是光敏电阻,可以通过两个终端之间的通道来对其鉴别。低端版本使用 CdS(硫化镉 )制造,而比较昂贵的类型则使用 GaAs 制造。 GaAs 的能带隙较小,使其能够吸收红外光中的低能光子,使电子跃迁到传导带。参考元件的数据显示, 其照度范围是 1100lux,但具有各种阻值。 综合考虑,这里选用光敏电阻测照度,它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电流大,光谱响应范围宽与所测光强范围宽,无极性使用方便的优点。 下面介绍以硫化镉制成的光敏电阻器: 光敏电阻 CDS 符号如图 2-3 所示 图 2-3 光敏电阻 CDS 之符号 光敏电阻器以硫化隔制成,所以简称为 CDS,通常使用热压结晶体之光电传导零件,其特性有: 1.光传导零件之特性 : CDS 之相对灵敏度与照射光线之灵敏度有关,波长从 5500 至 6500A(1A=1 10-8cm)之间有最大的灵敏度。 2.照度特性: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在同样之电压下,照度愈强,光电流愈大,亦即是电阻愈小,适当的添加杂质,便能使照度在小 11000 lux 范围内保持与光电时间的直线关系。 3.时间响应特性 : 光照射到度件,光电流达到正常值之 63%的时间,称为 上升时间 ,反之一,将光遮断,而光电流减少为原来的 63%之时间,则叫做 衰弱时间 。一般其值为 10 毫秒至数秒,若置于黑暗的时 间较短而 有照度愈强,向应时间就有愈短之倾向,此外,负载电阻增大,则上升时 间就变短而衰弱时间就变长。 4.温度特性 : CDS 之禁带宽度高达 2.4eV(eV 为电子伏特 ),故可以在 -20 70 之范围内工作,当温度上升,光灵敏度减少,在低照度时特别显著。 几种不同材料光敏电阻的光谱图,如图 2-4 所示 图 2-4 光敏电阻光谱图 照度与光敏电阻阻值的特性曲线如图 2-5 所示 图 2-5 光敏电阻特性曲线 第 2 章 设计方案 12 表 2-6 几种 CdS 光敏电阻的参数 型号 参数 光谱响 应范围 m 峰值 波长 m 允许 功耗 mW 最高工 作电压 V 响应时间 光电特性 电阻温度系数 /%/ ( -2060 ) T/mS tf/mS 暗电阻值 M 亮电阻值 K( 100IX) UR-74A 0.4 0.8 0.54 50 100 40 30 1 0.7 1.2 - 0.2 UR-74B 0.4 0.8 0.54 30 50 20 15 10 1.2 4 - 0.2 UR-74C 0.5 0.9 0.57 50 100 6 4 100 0.5 2 - 0.5 本次设计选用 UR-74A 完全能符合设计要求,所以选用 UR-74A。 2.2.3 显示屏的选 用 方案一:采用 8 端数码管,这种显示器有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共阴极 LED 显示器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通常此共阴极接地。当某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点亮,相应的段被显示。同样,共阳极 LED 显示器的工作原理也一样。显示方式可分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 静态显示方 式:在这种方式下,各位 LED 显示器的共阳极连接在一起并接地, 每位的短选线分别与一个 8 位的锁存器输出相连,各个 LED 的显示字符一经确定,相应锁存器的输出将维持不变,直到显示另外字符为止,正因为如此,静态显示器的亮度较高。若用I/O 口,这需要占用 N8 位 I/O 口。这样的话,如果显示器的个数较多,那么用的 I/O 接口就更多,因此显示位数较多的情况下,一般都不用静态显示。 动态显示方式:当多位 LED 显示时,通常将所有位的段选线相应的并联在一起,由一个8 位 I/O 口控制,形成段选线的多路复用。而各位的共阳极或共阴极分别有 相应的 I/O 口线控制,实现各位分时选通。其中段选线占用一个 8 位 I/O 口,而位选线占用 N 个 I/O 口。由于各位的段选线并联,段码的输出对各位来说都是相同的,因此,同一时刻,如果各位选线都处于选通状态的话,那 LED 显示器将显示相同的字符。若要各位 LED 能显示出与本位相应的字符,就必须采用扫描显示方式,即在某一时刻,只让某一位的位选线处于选通状态,而其他各位的位选线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段选线上输出相应位要显示字符的段码。这种显示方式占用的 I/O 口个数为 8 N,相对静态显示少了很多,但需占用大量的 CPU 资源,当 CPU 处理别的事情时,显示可能出现闪烁或者不显示的情况。在本设计中, CPU 需要测温,同时也需要 PWM 调制,根本上不可能实现。 方案二 :采用 1602 模块液晶,模块内部集成显示屏( LCD panel )、控制器( controller)、列驱动器( segment driver)和偏压产生电路。使用时只要将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单片机 IO 口相连,即可实现显示。内部集成 192 个字符,使用时只需指明地址调用,无需自建字库。内部集成显示缓冲区,显示时无需扫描,暂用 CPU 资源较小。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综合考虑数码管和液晶显示器,从它们的分辨率、视角 、可视面积、亮度与对比度、反应速度和色彩等多方面看,液晶屏都比数码管要好很多,只是在价格上液晶屏要比数码管贵点。所以我选择 LCD。 以下是对 1602LCD 的功能、特点、管脚和如何使用的介绍 : 主要特性 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晶液显示器作为输出器件有 显示质量高、数字式接口、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等 优点 。 液晶显示原理 液晶显示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压对其显示区域进行控制,有电就有显示,这样即可以显示出图形。液晶显示器具有厚度薄、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直接驱动、易于实现全彩色显示的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 在便携式电脑、数字摄像机、PDA 移动通信工具等众多领域。 1602LCD 的基本参数及引脚功能 1602LCD 分为带背光和不带背光两种,基控制器大部分为 HD44780,带背光的比不带背光的厚,是否带背光在应用中并无差别 。 1、 1602LCD 主要技术参数: 显示容量 :162 个字符 芯片工作电压 :4.55.5V 工作电流 :2.0mA(5.0V) 模块最佳工作电压 :5.0V 字符尺寸 :2.954.35(WH)mm 2、 引脚功能说明 1602LCD 采用标准的 14 脚(无背光)或 16 脚(带背光)接口,各引脚接口说 明如表 2-7 所示 : 表 2-7 引脚接口说明表 编号 符号 引脚说明 编号 符号 引脚说明 1 VSS 电源地 9 D2 数据 2 VDD 电源正极 10 D3 数据 3 VL 液晶显示偏压 11 D4 数据 4 RS 数据 /命令选择 12 D5 数据 第 2 章 设计方案 14 5 R/W 读 /写选择 13 D6 数据 6 E 使能信号 14 D7 数据 7 D0 数据 15 BLA 背光源正极 8 D1 数据 16 BLK 背光源负极 四、 1602LCD 的指令说明及时序 1602 液晶模块内部的控制器共有 11 条控制指令,如表 2-8 所示: 表 2-8 控制命令 序号 指令 RS R/W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1 清显示 0 0 0 0 0 0 0 0 0 1 2 光标返回 0 0 0 0 0 0 0 0 1 * 3 置输入模式 0 0 0 0 0 0 0 1 I/D S 4 显示开 /关控制 0 0 0 0 0 0 1 D C B 5 光标或字符移位 0 0 0 0 0 1 S/C R/L * * 6 置功能 0 0 0 0 1 DL N F * * 7 置字符发生存贮器地址 0 0 0 1 字符发生存贮器地址 8 置数据存贮器地址 0 0 1 显示数据存贮器地址 9 读忙标志或地址 0 1 BF 计数器地址 10 写数到 CGRAM或DDRAM) 1 0 要写的数据内容 11 从 CGRAM或 DDRAM读数 1 1 读出的数据内容 1602 液晶模块的读写操作、屏幕和光标的操作都是通过指令编程来实现的。(说明:1 为高电平、 0 为低电平) 与 HD44780 相兼容的芯片时序表如下: 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表 2-9 基本操作时序表 读状态 输入 RS=L, R/W=H, E=H 输出 D0 D7=状态字 写指令 输入 RS=L, R/W=L, D0 D7=指令码, E=高脉冲 输出 无 读数据 输入 RS=H, R/W=H, E=H 输出 D0 D7=数据 写数据 输入 RS=H, R/W=L, D0 D7=数据, E=高脉冲 输出 无 读写操作时序如图 2-10 和 2-11 所示: 图 2-10 读操作时序 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图 2-11写操作时序第 2 章 设计方案 17 五、 1602LCD 的 ARM 地址映射及标准字库表 液晶显示模块是一个慢显示器件,所以在执行每条指令之前一 定要确认模块的忙标志为低电平,表示不忙,否则此指令失效。要显示字符时要先输入显示字符地址,也就是告诉模块在哪里显示字符,图 2-12 是 1602 的内部显示地址。 图 2-121602LCD 内部显示地址 在对液晶模块的初始化中要先设置其显示模式,在液晶模块显示字符时光标是自动右移的,无需人工干预。每次输入指令前都要判 断液晶模块是否处于忙的状态。 1602 液晶模块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 CGROM)已经存储了 160 个不同的点阵字符图形,如图 2-8 所示,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 A的代码是 01000001B( 41H),显示时模块把地址 41H 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 A。 六、 1602LCD 的一般初始化(复位)过程 延时 15mS 写指令 38H(不检测忙信号) 延时 5mS 写指令 38H(不检测忙信号) 延时 5mS 写 指令 38H(不检测忙信号) 以后每次写指令、读 /写数据操作均需要检测忙信号 写指令 38H:显示模式设置 写指令 08H:显示关闭 写指令 01H:显示清屏 写指令 06H:显示光标移动设置 写指令 0CH:显示开及光标设置 2.3 本章小结 本章讲述的是系统总体的方案设计,首先用一个系统的总体框图来说明本系统的总体方案。然后各个介绍分析各主控芯片的选型,其中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控制器的选择和显示屏的选择。通过本章,我们可以很清晰的了解本次设计的目的,设计 目标。第 3 章 系统硬件设计 18 第 3 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 硬件设计 启动 开关闭合,电路导通, 开始 测量 车灯。测车灯电流, 单片机只能认识用二进制数表示的电压信号 , 采样电流也要转换成电压。 基于如此思路,在需要测量的回路中串接一分流器将采样到的信号调理放大适当幅度。送入 ADC 芯片的输入脚或者是单片机的 ADC 输入脚通过内部的比较器等将电压值转换为二进制数。这样单片机就测到电流了 。 还有一个是电压信号,电压信号通过 A/D 转换送入单片机读取, 不过一般只有 5V 的量程,要想扩大量程,就要用电阻分压,然后根据倍数来计算,不过,倍数越大,精度就越小,毕竟 A/D 的位数有限! 还有一个照度信号,经光传感器将 检测到的照度送入 A/D 转换送入单片机读取。 根据上述功能可知测试仪应由主控制器、显示屏、电源、按钮等组成。硬件设计要解决的有以下 三 个主要问题: 1.主控制器采用的形式; 2.参数如何显示; 3.信号的读取。 本次选用的 单片机 ,根据设计过程中用到的输入输出点决定;选用其他的各硬件设备时分别从经济、方便、耐用、安全问题等方面考虑。 ( 1) 主控制器选择,主控制器可采用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控制板 , 这里选用 STC 系列 单片机控制 。 ( 2) 在主控制器确定后,需要选择的就是显示屏,考虑到要显示电流参数、照度信号,这里选用 1602LCD 液晶显示屏 。 ( 3) 测试仪读入的信号有 三 个,一个是照度信号, 照度信号由受光器将反映照度的光信号经 A/D 转换为电信号(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一个是车灯灯 泡的电流信号,由于 单片机只能认识用二进制数表示的电压信号。采样电流也要转换成电压。基于如此思路,在需要测量的回路中串接一分流器将采样到的信号调理放大适当幅度。送入 ADC 芯片的输入脚或者是单片机的 ADC 输入脚通过内部的比较器等将电压值转换为二进制数。这样单片机就测到电流了。 还有一个是电压信号,电压信号通过 A/D 转换送入单片机读取 。 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原件主要 是 STC 系列 单片机。 光敏电阻 的测量信号经转换电路变为工业标准信号后输入 单片机 ,经过 单片机 处理 后供 液晶 屏显示。同时 单片机 根据实测电流 ,电压 判断安装是否正确和 车灯电流 ,电压 是否正确。 在这一过程中, 我 充分利用 了 PROTUES 7 所提供的各种 仿真 图绘图工具、各种编辑功能,来实现目的,即得到一张正确、精美的 仿真图 。 用 protues 软件画系统的硬件电路原理图如下图 3-1 所示。常州工学院电子信 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19 图 3-1仿真图 3.1.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图 3-2单片机最小系统图第 3 章 系统硬件设计 20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是由组成单片机系统必需的一些元件构成的,除了单片机之外,还需要包括电源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单片机电源和地没有标出)如图 3-2 所示 。 一 复位电路 图 3-3复位电路图 无论是在单片机刚开始接上电源时,还是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都需要复位。复位电路用于将单片机内 部各电路的状态恢复到一个确定的初始值,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单片机的复位条件:必须使其 RST 引脚上持续出现两个(或以上)机器周期的高电平。 单片机的复位形式:上电复位、按键复位。 二 晶振电路 图 3-4晶振电路图 在电气上它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并联再串联一个电容的二端网络,电工学上这个网络有两个谐振点,以频率的高低分其中较低的频率是串联谐振,较高的频率是并联谐振。由于晶体自身的特性致使这两个 频率的距离相当的接近,在这个极窄的频率范围内,晶振等效为一个电感,所以只要晶振的两端并联上合适的电容它就会组成并联谐振电路。这个并联谐振电路加到一个负反馈电路中就可以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也就是晶振电路。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1 3.1.2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图 3-5电流检测电路图 在电流检测的过程中,电流检测器件与负载串联。因为单片机不能读取电流,所以需要将电流转换为电压,然后送入单片机。所以我在电路中串接了一个 0.1 欧姆的采样电阻,由于是对电流采样,所以电阻的阻值较小。这里采样电阻阻值越小,精度越高。 3.1.3 电压检 测电路设计 图 3-6电压检测电路图 在电压检测的过程中,电压检测器件与负载并联,将检测到的电压模拟量送入 A/D转换成数字量,送入单片机读取。第 3 章 系统硬件设计 22 3.1.4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图 3-7显示电路图 显示电路采用 1602LCD 显示 , 第 1 脚 VSS 为地电源。第 2 脚 VDD 接 5V 正电源。第 3 脚 接地 ,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 鬼影 ,使用时可以 串联一个 3K 的电阻 。第 4 脚 RS 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第 5 脚 R/W 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 电平时进行写操作。当 RS 和 R/W 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 RS 为低电平R/W 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 RS 为高电平 R/W 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第 6 脚E 端为使能端,当 E 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第 7 14 脚 D0D7 为 8 位双向数据线。第 15 脚背光源正极。第 16 脚背光源负极。同时为保证显示质量,各口采用灌电流带阻,加入上拉电阻低电平有效。保证 LCD 显示器的亮度。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3 3.1.5 调理电路的设计 图 3-8调理电路 图 本设计要测试车灯灯的电流,由于单片机不能测电流,所以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 0.1欧姆的采样电阻,经采样电阻将电流转换成电压,由于单片机测得是采样电阻上的电压,采集到的到的电压大约是车灯亮两端电压的 1/10,所以要将采集到的电压经调理电路调理放大 10 倍,而后经 A/D 转换器送入单片机,这时的电流约为 I=Vcc/(R1+0.1)。 3.1.6 A/D 转换电路的设计 图 3-9A/D转换电路图第 3 章 系统硬件设计 24 A/D 转换电路由 ADC0808 支持。 ADC0808 是采样分辨率为 8 位的、以逐次逼近原理进行模 /数转换的器件。其内部有一 个 8 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信号,只选通 8 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 A/D 转换。 ADC0808 是 ADC0809 的简化版本,功能基本相同。一般在硬件仿真时采用 ADC0808 进行 A/D 转换,实际使用时采用ADC0809 进行 A/D 转换。 因为电流,电压,照度是模拟量,单片机是模拟量,所以要送入 A/D 转换器进行转换,转换成数字量,送入单片机读取。 26,27,28 端口,电流电压照度模拟信号输入, 23,24,24数字信号输出。 3.1.7 报警电路的设计 图 3-10报警电路图 本设计采 用 软件 处理报警,利用有 LED灯 进行报警输出,采用直流供电。当所测 电流,电压,照度值 超过 或 低于所预设的 参数 时,数据口相应拉高电平,报警输出。报警电路如图 3-4所示。 3.1.8 按键电路的设计 图 3-11按键电路图 车等参数测试仪参数设置包括四个按键: ( 1)模式切换键:进行模式之间的切换,模式包括设置电流,电压,照度参数模式,每次按下该键就在这三种模式间切换。 ( 2)测试键:规定车灯测试与否。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5 ( 3)加减键:增加减少设定车灯电流电压照度的值。 3.2 焊接电路板 本次焊接当然是纯手工焊接, 手工焊接握电烙铁 的方法 ,有正握、反握及握笔式三种。焊接元器件及维修电路板时以握笔式较为方便。 手工焊接一般分四步骤进行。 准备焊接 :清洁被焊元件处的积尘及油污 ,再将被焊元器件周围的元器件左右掰一掰 ,让电烙铁头可以触到被焊元器件的焊锡处 ,以免烙铁头伸向焊接处时烫坏其他元器件。焊接新的元器件时 ,应对元器件的引线镀锡。 加热焊接 :将沾有少许焊锡和松香的电烙铁头接触被焊元器件约几秒钟。若是要拆下印刷板上的元器件 ,则待烙铁头加热后 ,用手或镊子轻轻拉动元器件 ,看是否可以取下。 清理焊接面 :若所焊部位焊锡过多 ,可将烙铁头上的焊锡甩掉 (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也不要甩到印刷电路板上 !),用光烙锡头 沾 些焊锡出来。若焊点焊锡过少、不圆滑时 ,可以用电烙铁头 蘸 些焊锡对焊点进行补焊。 检查焊点 :看焊点是否圆润、光亮、牢固 ,是否有与周围元器件连焊的现象。 3.3 本章小结 本章着重讲述了系统硬件设计。先是介绍了是系统的原理图的设计,首先给出了原理图,然后是分别说明原理图的布局中各个子系统的设计问题。再后来讲的是焊接电路板的问题,让我们了解到在焊接过程中要做的准备和要注意的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第 4 章 系统软件设计 26 第 4 章 系统软件设计 本测试仪的软件设计主要围绕实现手动 参数设定 、 报警提示 、检测数据上传等功能进行 单片机 的程序设计。 4.1 主程序设计 图 4-1 系统软件总流程图 从上面主程序看出,主程序的组成是通过分别调用各子程序组成总体系统功能,能很直观的看出主程序所要完成的功能,首先是初始化各模块, 之后 K4 判别是否测试,如果是的话,直接获取电流,电压,照度 AD 值。对于超过测量范围的给予报警。如果否的话,直接转入按键程序,修改车等参数,对于不合格的报警提示。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1 所示。 主程序编程框图如图 4-1。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7 4.2 按键子程序设计 N Y N Y , N N Y N N N N N Y Y Y Y Y Y 图 4-2 按键子程序 流程图 多功能键盘程序的设计是本设计的难点,也是完成本设计的重点 。其中 K1 键功能最多,本键盘深度为三级,即连续按键 4 次返回原来的界面。当判断键值为 4 时,进入参数设定状态,当判断按键为 1 时是电流设定状态,当判 断按键为 2 时是电压设定状态,当判断按键为 3 时是照度设定状态。设定电流参数时,按下 K2 电流加 0.01,按下 K3 键,电流减 0.01。设定电压参数时,按下 K2 键,电压加 0.3,按下 K3 键,电压减 0.3。设定照度参数时,按下 K2 键,照度加 50,按下 K3 键,照度减 50。开始 K1 按下 flag+1 flag=4 LCD 清屏 flag=1 K2 按下 电流加 0.01 K3 K2 K3 K2 K3 电流减 0.01 电压加 0.1 电压减 0.1 照度加 50 照度减 50 flag=2 flag=3 返回 第 4 章 系统软件件设计 28 4.3 报警子程序的设计 图 4-3 报警子程序框图 按下测试键后,当测得的参数超出设定范围时,报警提示,灯亮,没超出设定范围时,不发生报警,灯灭。开始 超出报警范围 不发生报警,灯灭 报警提示,灯亮 返回 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29 4.4 获取 AD 值子程序设计 4-4 获取 AD 值子程序流程图 判别通道是否为 0,为 0,返回 0 通道,数据处理。通道不为 0,转到判别通道是否为 1,为 1,返回 1 通道,数据处理。通道不为 1,转到判别通道是否为 2,为 2,返回 2通道,数据处理,不为 2,直接数据处理,返回。第 4 章 系统软件设计 30 4.5 转换子程序设计 4-5 转换子程序流程图 转换子程序涉及到,电压,电流,照度设置模式间的转换。模式为 0 时,直接处理电流,电压,照度值。将电流,电压送到 LCD 第一行显示,照度送到第二行显示。当模式不为时,转 到判断是否选择模式 1,模式为 1 时,设置电流。模式不为 1 时,转到判别是否选择模式 2,模式为 2 时,设置电压。模式不为 2 时,转到判别是否选择模式 3,模式为 3 时,设置照度。模式不为 3 时,直接返回。 4.6 显示子程序的设计 本设计显示的难点在于将各个需要显示的信息按坐标显示在液晶屏相应的位置上,并通过程序循环不断刷新数据,显示流程如 图 4-6 4-7 所示。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31 4-6LCD 初始化流程图 4-7 显示流程图 4.7 本章小结 本章是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开始是系统软件的总体流程图,看到这个图之后我们就会 很容易的弄明白单片机作为一个核心控制部分是怎样控制系统工作的。然后是温 /湿度传感器的软件设计,讲述了驱动传感器工作的流程及具体程序。最后是液晶屏的驱动程序设计部分,这个驱动程序比较长,分为各个子程序模块分别编写各部分的功能。第 5 章 系统调试 32 第 5 章 系统调试 单片机系统经过总体设计,完成了硬件和软件设计开发。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系统即可运行。但编制好的程序或焊接好的线路不能按预计的那样正常工作是常见的事,经常会出现一些硬件、软件上的错误,这是软件和硬件开发者经常遇见的,这就需要通过调试来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调试可分为硬件 调试和软件调试。本设计系统的已经在电脑 上用模拟开发软件进行了检测和调试,并运行成功,最后进行实物图的硬件组装与调试,这样就给开发者在提供了方便。 5.1 软件调试 本设计是在 Proteus 软件和 Keil 软件相结合调试的,完全用仿真软件在 电脑 上对目标电路原理图和程序进行检测和调试。调试过程中单片机相应输入端由通用键盘和鼠标设定,运行状态、各寄存器状态、端口状态等都可以在指定的窗口区域显示出来,以确定程序运行有无错误。 目标程序纠错:该阶段工作通常在目标程序编辑时就完成。一般来说,仿真软件能为用户输入的程序 指令纠错,包括书写格式、标号未定义或多重定义、转移地址溢出等错误。 整体程序调试:即把各子程序整体连起来进入到综合电路调试,看是否能实现预计的功能显示。在这阶段若发生故障,可以考虑各子程序在运行时是否破坏现场,数据缓冲单元是否发生冲突,标志位的建立和清除在设计上是否失误,堆栈是否溢出,输入输出状态是否正常等。 用软件模拟器调试不需任何在线仿真器,也不需要用户样机,直接就可以在 电脑 上开发和调试。调试和修改完毕后可以直接使用编程器将软件固化在目标系统 ROM 中,然后投入运行。图 5-1 为电流超出范围时的状态。常州工学院电 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33 图 5-1 电流超过设定范围 5.2 硬件调试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是分不开的,许多硬件故障在软件调试时才能发现,但通常要先排除系统中明显的硬件故障。调试工作可以分为四步: 线路检查:根据硬件逻辑设计图,仔细检查样机线路是否连接正确,并核对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可用万用表检测线路通断情况。 电源调试:样机的第一次通电测试很重要,若样机中存在电源故障,则加电后将造成器件损坏。调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断开样机稳压电源的输出端,检查空载 时电源工作情况;另一种是拔下样机上的主要集成芯片,检查电源的负载能力(用假负载)。确保电源无故障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通电检查:在确保电源良好前提下,接通电源。最好在电源与其余电路之间串接一个电流表。若接通后电流很大,必须立即切断电源。电源大得超出正常范围,说明电路中有短路或故障。通电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看系统是否存在短路或由元器件损坏、装配错误引起的电流异常。 检查芯片的逻辑关系是否出错:加电后检查各芯片插座上相关引脚的电位,仔细测量相应的输入输出电平是否正常单片机系统大都是数字逻辑电路,使用电平检查法可首先 查出逻辑设计是否正确,选用器件和连接关系是否符合要求等。 本设计特点突出,性价比高,适合于 车灯, 有很高应用价 参数检测 值。 系统工作在设定参数范围外的状况,此时电流,照度超出设定范围,如图 5-2 所示第 5 章 系统调试 34 图 5-2 超出范围时的工作转态 5.2 本章小结 硬件系统关系到所要设计的电子产品好怀,如系统抗干扰性等,所以要合理的安排尽量减少干扰提高性能。单片机是很容易受干扰的控制器,当采用外部晶振时,应尽量让其靠近单片机减少对其干扰,防止程序乱飞现象。同时还可以采用隔离等方式减少干扰,硬件系统设计的好坏很大部分来源于经验,所以我们要有动手的好习惯。 软件设计是核心部分,具有多样化,灵活性高,易移植等优点,要深深理会各指令的含义才能更加熟练应用,中断的合理利用可以减少 CPU 利用资源,具有执行效率高等优点,本设计用到定时器中断以减少对 CPU 的占用,更好的处理其他功能。软件的设计大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法以方便调试,并使其可读性大大增强,方便更改和移植。 在这次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提出!结束语 35 结束语 基于 STC 单片机的智能车灯参数检测仪的开发与设计 是从 2012 年 4 月 1 日到 2012年 5 月 20 日完成的,基本功能已经实现,当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在做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知识,从中也得到了很多体会。 1 主要工作 这次设计是我做过的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完整的设计,从这次毕业设计题目的选定到设计的完成,其中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 1)根据毕业设计课题制定系统的总体方案。 ( 2)完成对 1602LCD 和光敏电阻认识 、学习、理解,为设计应用做准备。 ( 3)初步确定系统所需的器材,并认识和学会所选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 4)结合所选硬件,编写程序代码。 ( 5)完成系统硬件的设计,电路的原理图和电路板的焊接工作。 ( 6)完成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连接、调试和更改完善工作。 2 设计体会 经过半学期的努力,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做毕业设计之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的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 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综合素质。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动手能力,体会到了在创作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这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这个设计做的还有缺陷,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但是值强调的是,在设计中必须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仔细的分析需求,认真的查询资料 ,拟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可靠性对于一个成熟稳定的系统来说非常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问题越多,那么调试的时候出现问题的概率越小。设计中的调试是一份艰巨而又有意义的工作,它既能检测系统的错误、缺陷,也能引导新方案的提出和验证。 在毕业设计完成的过程中,我还深深体会到交谈和相互讨论的重要性。与老师的交谈,可以把握工作的方向。与同学讨论,可以获得新的方法。只有思想和信息的传通,毕业设计才可能完成。此外,我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36 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那其实是两回事,所以 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1 项震 何明贤 ,单片机在汽车前照灯智能化检测中的应用 照明工程学报 , 2004.2 2 张纡徐 , 对汽车灯光检测技术的分析及研究 , 2005.6 3 赵彬 , 机动车辆车灯检测系统的实现研究 大众科技 , 2008.9 4 李晓阳 张震 ,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前照灯检测仪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 2004.3 5 陈艳晖 ,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 , 2004.3 6 刘晓阳 ,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 方法 , 2009.8 7 李浩 , 汽车前照灯检测仪对汽车前照灯检测的适应性分析 , 2007.6 8 吴明 , 汽车前照灯检测仪试验分析 照明工程学报 , 2008.9 9 赵太富,前照灯检测仪 照明工程学报 , 2007.1 10 陆云松,朱晓明,前照灯检测仪检定方法探讨 计量技术 , 2008.9 11 宫天力,前照灯检验仪轨道的设计与制作 , 2007.1 12 李广弟等 单片机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01.7 13 楼然苗等 51 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03.3 14 唐俊翟等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9 15 刘瑞新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3.7 16 吴国经等 单片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1 17 李全利,迟荣强编著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18 侯媛彬等,凌阳单片机原理及其毕业设计精选 2006 年,科学出版社 19 罗亚非,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应用基础 2003 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 北京北阳电子有限公司, 061A 凌阳单片机及其附带光盘 2003 年 21 张毅刚等, MCS-51 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工大出版社, 2004 年第 2 版 22 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 23 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学习概要及题解,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3 24 许泳龙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 25 马忠梅等,单片机的 C 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 修订版 26 薛均义 张彦斌 虞鹤松 樊波,凌阳十六位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003 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版社 27 蒋渭忠 过军 史建平 ,智能车灯测试仪的设计与实现,(期刊)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8 赵明富 雷建军 李太福 ,机动车辆车灯检测系统的实现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常州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38 学学报 , 2003, 29 李广弟等 .单片机基础 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2001. 30 王东峰等 .单片机 C 语言应用 100 例 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31 陈海宴 .5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0. 32 刘守义等 .单片机技术基础 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33 钟富昭等 .8051 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与应用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34 李平等 .单片机入门与开发 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35 M.Moghavvemi, K.E.Ng, C.Y.Soo, et al. A reliable and economically feasible remote sensing system fo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measurement J.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 2005, 117(2):181185 36 U .Kang, et al. A high-speed capacitive humidity sensor with on-chip thermal reset J.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Transactionson Electron Devices, 2000, (47)4:702710. 37 MAHMOUD OMID. A Computer-Based Monitoring System to Maintain Optimum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in GreenhousesEB/OL. /ijab/past-issues/IJABVOL_6_NO_5/27.pdf, 2004-6 38 Darko Stipaniev, ember, IEEE, Maja i and Jadranka Marasovi, Member, IEEE. Networked Embedded Greenhouse Monitoring and ControlEB/OL. https:/bib.irb.hr/datoteka/123151.stipanicev-marasovic-2003.pdf, 2003 39 K.Nagaya, T.Senbongi, Y.Li, et al. High energy efficiency desiccant assisted automobile air-conditioner and it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06, 26(14-15):15451551 40 Philips Semiconductors and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DATA HANNDBOOK 80C51-Based 8-Bit Microcontroller M, Printed in U.S.A1994.5: 3-26 41 Ge Li and Zhi Ding Semi-blind channel identification data bursts in GSM wireless system M. Signal Processing, 2000. 42 TC35i Hardware Interface Description. Confidential/ReleasedM. 43 William Stallings. Joe-Air Jiang, Ren-Guey Lee et al. Feasibility study application of GSM-SMS technology to field data acquisition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6,. 44 TC35i AT Command Set V03.01M. 45 Ivanovich, M, D. Gustavson.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is NowJ.Heating/Piping/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1999,(5):73-79. 46 S. W. Wang, J. L. Xie. Integrating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facility management on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