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讨.doc_第1页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讨.doc_第2页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讨.doc_第3页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讨第4卷第3期2009年7月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xi,釉electricpowercollegeno.3v01.4ju1.2009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讨段新民(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西安,710032)摘要:基于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现状,从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出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探索.关键词: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方法;探讨中图分类号:f642.0文献标识码:aanexploratorydiscussiononthereformofthecoursewarehousinganddistributionmanagementduanxinmin(xianelectricpowercollege,xian,shaanxi,710032,china)abstract:basedonthecurrentstatusofthecourse”warehousinganddistributionmanagement“,thispaper,startingfromtherequirementoftalentscultivation,discussestheteachingmodelre-formofthecoursefromtheaspectsofteachingmethod,teachingcontent,courseoffering,ete.keywords:warehousinganddistributionmanagement;teachingmethod:discussi0n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能否按时毕业,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1.1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目前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矛盾就是教学内容和企业的实际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很多企业已使用的知识没有及时得到补充,介绍企业实际情况的知识较少,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考虑较少.教学内容的滞后基金项目: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07jx一13)作者简介:段新民(1970一),男,陕西蒲城人,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工程.段新民: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探讨21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不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学内容如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是当前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1.2教学模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兴趣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教室进行课堂讲授,偏重于理论教学,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较少,学生往往只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碰到实际问题却不知如何解决.同时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1.3实践性的教学性质使课时分配难以合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做大量的实践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我们目前是上课44学时,最后是一周的实训课程.这就使得某些知识点不能展开讲解,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增加当前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课时势在必行.2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改革模式面对当前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2.1创新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各种教学方法.采用传统讲授与研讨,实践等先进方法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资源,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运用搜集的大量国内外仓储音像资料和在省内最先进的仓储企业实地拍摄的图片,录像资料演示穿插在教学中,并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创新思维的发挥;教学中注重学做结合,边讲边学,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重视师生问互动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环节;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师生间的互动,提高知识容量和成果的前沿性,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2.2加强实践环节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仓储最新成果的结合,充分利用校企两种教学资源,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课程整合,进行工学结合课程项目化教学.在技能训练上,突出核心能力的培养,课件制作,音像演示,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和企业实践均围绕核心能力进行,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目的.2.3注重多种能力培养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物流企业对高职人才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创新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在以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的基础上,确定课程重点难点.(1)对重点和较难的模块保证教学时间,并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作动态调整;(2)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模块采用案例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操作性强的模块采用现场教学,模拟实训,实习结合的方式,逐个掌握模块;(4)采用企业仓储环节轮岗实习,企业教师全程指导,学生轮流到各岗位进行操作实习;(5)现场任务考核,学生在企业需完成各模块对应的项目,不能完成须进行练习,直至掌握;(6)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以上学习着重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能力.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学生闲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参加技能大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大大提高.2.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课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先进的模拟实训室和仿真实训软件,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建立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通过网络平台,建立开放式虚拟课堂,实现师生间互动,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22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5立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发挥外聘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聘请合作企业一线经理,业务主管担任学生技能及顶岗实训教师,发挥外聘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的优势.3结语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物流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供应链的发展给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带来了对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革.面对这些变化,只有抓住时机,促进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才能跟上物流行业发展的步伐,形成高职院校的自身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践探讨j.物流科技,2009(5):99102.2杜艺佳.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9(1):100102.3李文杰.宁城县物流业发展初探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9(2):62,55.4周林风.韩国如何节省物流费用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9(3):3637.5西安铁路局货运处.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创新实践j.铁道货运,2009(3):16一l9.6刘莎,黎新华.公司化模式下出租车经营分析j.科技资讯,2009(8):242243.7曾凡慧.我国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市场论坛,2009(5):3839.8周三元.物流设施布置程序模式浅析j.物流技术,2009(3):5658.9黎红,吴健雄.从运输管理课程教学的角度看产学结合j.物流技术,2009(5):154156.10郭晓琛.浅析如何完善物流【j.科技创新导报,2009(5):202.1黎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责任编辑:陈丽娟),ira.,l,lii.,l,l,l,l,l,l,(上接第5页)2李衍民.试论大学生管理工作j,科技资讯,2006(34):105,4结语社会责任是一一个国家文化和价值的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国际经验表明,只有社会责任,在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一个社会才能和谐,一个民族才能具有凝聚力,一个国家才能长期发展,才能繁荣.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结点也是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教育,任重道远.参考文献1黄希庭等.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美德里克?博克(derekbok)着,徐小洲,陈军译:走出象牙塔一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李允.责任心的培养: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j.思想教育研究,2003(11):3738.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