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中生物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中生物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中生物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中生物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中生物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回顾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分解者 肉食性动物 太阳能 能量源头 能量流动渠道 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流动的特点 太阳能 食物链 网 10 20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分解者能给绿色植物提供 但不提供 呼吸作用 能量散失形式 热能 无机物 能量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大量物质 例如氧 水 氮 碳和许多其他物质 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消耗完 问题探讨 你自己所呼出的二氧化碳都去了哪里 思考与讨论 1 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2 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各个环节 以什么形式 通过哪些生命活动 形成哪些产物等 一 碳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 碳是有机化合物的 骨架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燃烧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摄食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 1 碳循环的形式 2 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 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 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5 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主要是co2 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食物链 网 生物的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碳循环的特点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大气中的co2库 化石燃料 1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 作用和 作用 4 在生物群落内部 碳通过 以含 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3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 碳以 的形式循环 2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有 光合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燃烧 co2 碳 练习 食物链和食物网 化能合成 2 下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 图中的甲 乙 丙代表生态系统的何种组成成分 乙为生产者 丙为分解者 甲为消费者 变式 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 图中的甲 乙 丙各代表什么 甲为生产者 乙为分解者 丙为消费者 二 物质循环的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等基本元素 在和之间往返循环利用的过程 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无机环境 抓住要点 1 这里的 物质 指的是 2 这里的 循环 是指在往返出现 3 循环的范围是 4 物质循环具有什么特点 注意 1 物质 2 范围 4 特点 3 循环 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组成生物体c h o n p s等基本元素 而不是单质 也不是化合物 具有全球性 反复利用 循环流动 施用农药ddt的地区 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 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 南极动物体内为何会出现ddt 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全球性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 h o n p s等元素b 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c 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 循环流动d 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zx xk 练习 d 温室效应的控制不止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 为此1997年12月11日联合国在日本东京有关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了 京都议定书 这基于物质循环具有 的特点 下图是一幅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画 全球性 社会热点 温室效应 1 温室气体 co2过多 2 co2增多的原因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森林 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3 温室效应的危害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沿海城市被淹没 农田减少 粮食减产 如何解决 温室效应 1 减少煤 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提高能效 2 开发新的洁净能源 如核能 太阳能 风能 水能等 3 大面积植树造林 降低空气中co2含量 三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来维持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 二者相互依存 又相辅相承 形成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 网 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主要以无机物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循环全球性 生物圈 往复循环 1 能量流动的过程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2 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3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 同时进行 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 物质循环的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特点 具有全球性 往复循环 实例 碳循环 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小结 练习 1 下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 图中的a b c d各代表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何种成分 c为生产者 b为分解者 a为消费者 d无机环境 2 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的ddt的平均浓度 1 这四个种群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2 写出四个种群的能量流动渠道 3 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 越高 生物体内的ddt浓度越高 这种现象称为 甲 营养级 生物富集 3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农庄主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 曾用飞机反复大面积地喷洒有机磷杀虫剂 几年后显而易见的是 b 彻底消灭了该地区的害虫 害虫的抗药性愈来愈强 消灭了该地区杂草 这个地区鸟类数量减少 未喷洒农药的邻近地区一带生物体内也含有农药的成分 a b c d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a b c 4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其中甲 乙 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硝化细菌等 真菌 蚯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