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二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 判断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 2 f2中有无新性状出现 f2有无新的表现类型出现 3 f2中与亲本相同的性状组合类型占 与亲本性状组合不同的类型 即重组类型占 子叶颜色 黄色种子绿色种子 315 101 416 108 32 140 比例近似 3 1 种子形状 圆粒种子皱粒种子 315 108 423 101 32 133 比例近似 3 1 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对其他相对性状有没有影响呢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 3 4 1 4 3 4 1 4 思考 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并考虑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 豌豆的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分别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黄色和绿色分别由y和y控制 圆粒和皱粒分别由r和r控制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 yr yr yyrr 黄色圆粒 p 亲本 配子 f1 思考 f1分别可以产生哪几种雌配子 哪几种雄配子 比例如何 f1 yyrr f1配子 yr yr yr yr 1 1 1 1 思考 4种雌配子和4种雄配子受精结合方式有几种 r y r y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f1形成配子过程 公式化表示 yyrr1 4ry 1 4ry 1 4ry 1 4ry yr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f2 公式化表示 1 4ry 1 4ry 1 4ry 1 4ry 1 4ry 1 4ry 1 4ry 1 4ry 1 16yyrr 2 16yyrr 2 16yyrr 4 16yyrr 1 16yyrr 2 16yyrr 1 16yyrr 2 16yyrr 1 16yyrr 9 16黄色圆粒3 16绿色圆粒3 16黄色皱粒1 16绿色皱粒 3 受精过程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为了检验这种解释是否正确 也用了测交的方法检验 请用遗传图解演绎测交的预期结果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 说明孟德尔的解释是正确的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容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前提 实质 核心 公式化表示 孟德尔成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指谣小熊猫课件
- 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分析-洞察及研究
- 次卡协议书5篇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综合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学生食品安全培训教育课件
- 手扶梯使用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开学英语试卷(含答案)
- 工程咨询国际化竞争-洞察及研究
- 模块化设计质量策略-洞察及研究
- 士林变频器说明书SL
- 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1
- 第二章第一节 遗传论与环境论心理学课件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沪科版)
- 能源化学与能源化工概论-第一章 能源简介
- GB/T 16866-2006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 FZ/T 52058-2021低熔点聚乳酸(LMPLA)/聚乳酸(PLA)复合短纤维
-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汉语言文字专业语言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试题
-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课件
- 综合实践课《绳结》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