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16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件 人民版.ppt_第1页
高三历史 16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件 人民版.ppt_第2页
高三历史 16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件 人民版.ppt_第3页
高三历史 16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件 人民版.ppt_第4页
高三历史 16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件 人民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六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本专题时间断限上起1917年十月革命后 下至1991年苏联解体 主要讲述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的探索 1917 1945 十月革命后 列宁首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平稳过渡 斯大林统治时期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 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945 1991 二战后 随着斯大林体制弊端的不断显露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 苏联进行多次改革 但积重难返 苏联最终走向解体 特点启示类材料解析题 典例 节选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gdp 是衡量一国 或地区 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 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 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 4 1923年至1936年为8 7 摘编自刘佛丁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1921 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 摘自任文侠等 日本工业现代化概观 材料四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 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 到了1920年 工业产值增加到54 27亿元 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 1 提升为23 8 需要指出的是 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 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 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杨德才 中国经济史新论 3 据材料二 三 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 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 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规范解答 第 3 题 首先明确中国经济考查期为1912 1937年 提取材料二 三的文字和表格信息并概括归纳出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特点 再结合材料四中中国经济结构特点以及该时期的中国政治 经济状况分析其历史原因 答案 3 特点 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增长速度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 近代中国工业产值基数低 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小 落后的社会制度 动荡的社会环境 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与压制 阅卷手札 方法总结 1 题型特点 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 主要特点 新特点 时代特点 基本特点 共同特点 不同特点 各自特点 共同特征 不同特征 2 解答技巧 从历史特点设问角度看主要解答方法有 1 社会某个时期 王朝 的特征 一般从政治 经济 科技思想文化 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等方面归纳 2 某一个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 3 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 可以从原因 性质 过程 特殊性 结果 历史地位与影响等内在性归纳 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 改革 思想运动 制度等 4 某一历史现象利用材料信息 归纳其发展过程反映的特点 3 明确主题 一般来说 根据解答要素概括特点启示的题目可以这样思考 1 背景 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阶级力量 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 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2 时间 发生时间的早晚 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3 目的 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4 过程 相关准备 发生的变化 领导力量 力量对比 领域范畴的扩大等 是否顺利 最突出的地方 其中的重大事件发展等 5 内容 措施 产生依据 体现某种思想 最突出的特点 包括的方面 侧重的方面 实行的办法等 6 程度 完成或实现的情况 是不是彻底 局限性等 7 范围 包括地域 领域等 8 性质 是否具有时代特征 双重性质 性质发生变化等 9 影响 影响的广度 深度 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变式备选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 从而形成一种 超轻结构 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 甚至更为庞大 的农业 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 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李伯重 英国模式 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根本原因 材料二马戛尔尼访华并没有带来满意的结果 英国对代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 在乾隆朝中高级官员以及皇帝眼中的只有不屑 清政府对马戛尔尼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 最后马戛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 一无所获 西方人心中关于中国形象最后一点崇高崩塌了 马戛尔尼在其 纪事 中写道 中国自满洲鞑靼占领以来 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 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 2 从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到清政府拒绝马戛尔尼的要求说明中西对外交往的不同特点 3 有人说 中国经济在明清时期落下了营养不良 先天不足的毛病 这一顽疾一直影响着近代经济的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评价问题 第 1 题特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农业 轻重工业结构 角度回答 结合明清社会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分析根本原因 第 2 题据答题要求 可从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 经济 外交等方面及英国等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状况及趋势角度提炼特点 第 3 题要求回答明清经济对近代影响的认识 可以从明清时期统治特点 对中西社会不同的影响等角度解答 答案 1 中国 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大 根本原因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 中国 经济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