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9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9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9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9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8单元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9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历史 必修1 9 2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目标 一 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 记忆有关的组织 机构名称 理解世界由美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二 掌握 世界多极化趋势 的史实依据 三 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字资料的印证 四 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 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 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教学重难点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不结盟运动会议 象征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太阳神塔 欧共体总部大厦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材料一2003年3月20日 美国宣布开始了对伊拉克作战 材料二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 原因 1 现实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 必须联合起来 2 根本原因 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 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 联合过程 阅读总结归纳 3 政治因素 美苏争霸的影响 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 思想因素 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欧共体 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 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二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面对经济凋谢 政治危机 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 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 发展经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材料三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四 总有一天 所有的欧洲国家 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 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到那时 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 雨果 美苏 冷战 开始后 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 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法德两个国家化解宿仇 实现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 1950年 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发表了一项声明 提议把法国 德国的全部煤矿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法德实现煤钢的共同生产 不仅促进了法德关系的改善 还为西欧国家的联合铺平了道路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 原因 2 联合过程 1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 法 意 荷 比 卢 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 巴黎条约 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7年 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 欧洲共同体 煤钢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1993年称欧洲联盟 欧盟的会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 会旗为天蓝色底 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 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 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1993年11月1日 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1年12月11日 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 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从经济领域开始 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合一 1967年欧洲共同体 发展 共同的农业政策 欧洲一体化进程 统一关税与外贸 趋向货币一体化 趋向政治一体化 共同的外交政策 趋向军事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 想一想 成员国不断增加 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 原因 2 联合过程 3 影响 1 欧洲共同体成立后 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 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从20世纪70年代起 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了共同政策 对外尽量 用一个声音说话 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3 资本主义世界美 日 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 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 冲击了两极格局 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在西方国家中 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 他主张欧洲应是 欧洲人的欧洲 主张欧洲联合起来 摆脱美国人的控制 196o年 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 增强了法国的实力 1964年 法国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 与中国建交 1966年 法国正式退出北约 军事一体化 机构 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与美国相抗衡 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 原因 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1 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阅读归纳 2 结果 到20世纪80年代 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 史实 20世纪80年代 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 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 以铲除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 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这就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8年后 随着 冷战 的加剧 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 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 井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 同时 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朝鲜战争爆发后 日本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得到大量的 特需 收入 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 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日本加强政府投资 重视教育 日奉还提出 贸易立国一出口第一 的口号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 美国投掷原子弹后 日本广岛一片废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重视科技和教育 日本小学生在上 生活 课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 居世界首位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 一号机组进口 二号机组国产 原因归纳 内因 政府进行大力改革 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重视教育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外因 美国大力扶植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的汽车工业 材料一 各国经济增长率 比较 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 原因 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1 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2 结果 2 史实 3 影响 3 影响 不再受制于美国 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 在资本主义世界 与美 西欧三足鼎立 提出 政治大国 的目标 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 材料 1972年 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同时 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 多边自主外交 1972年9月 日本和中国恢复邦交 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 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 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并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日本正在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使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2004年9月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称 日本希望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中国表示理解 但强调 联合国安理会不是公司董事会 不是按照会费的多少确定其组成 2000年度国内生产总值535万亿日元 相当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的2 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约达35600美元至2000年底 对外纯资产 纯债权 133万亿日元 约合11000多亿美元 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盈余国 外汇储备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已经达到了4038亿美元 相当于美国 德国 加拿大 英国 法国和意大利等6个主要发达国家外汇储备总和的约1 5倍 日本从80年代开始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尽管当前的日本经济困难重重 但其经济基础条件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没有动摇 下列数据表明 日本仍具有强大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 20世纪70年代 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 日 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种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 朋友 是的 盟国 是的 但是 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 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 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引自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学法探究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1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 大力发展科技 教育 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1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 原因 政治基础 二战后 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 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主张团结起来 相互支持 不结盟运动兴起 二战 后亚洲一些国家独立形势图 非洲独立进程图 结合当时的世界格局 你认为不结盟运动的背景有哪些 1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 原因 2 标志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 时间 地点 倡议国 斗争目标等 3 意义 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 铁托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1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 原因 2 标志 3 意义 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 不结盟的政策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0世纪70年代开始 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同时 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不结盟运动的概况1 创始人2 成立3 原则4 任务 5 影响 1961年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独立 自主 非集团 不结盟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世界格局多极化 铁托 尼赫鲁 纳赛尔 反对霸权主义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 原因 2 标志 3 意义 2 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 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振兴 新中国建立 恢复发展 文革挫折 改革开放 和平崛起 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实力迅速上升 实力相对下降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小结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1 欧共体形成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 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 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 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 基本的特征 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 苏联解体后 两极格局虽然瓦解 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 直到今天 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我们在军事上曾经是世界第一位 甚至没有人向我们挑战 因为我们垄断着原子武器 我们那时在经济上也远远处于第一位 观在 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 超群的世界强国 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 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 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 它们是美国 西欧 苏联 中国 当然还有日本 尼克松l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 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 1 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 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 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 实力大增 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 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 战后日本抓住机遇 经济高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形成美 日 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 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 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4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 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 冲击两极格局 5 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 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同步练习1 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a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d 中国加入联合国2 二战后日本政府的首要工作是a 发展教育b 力保天皇c 发展经济d 重建政府威信 c b 3 70年代 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a 西欧 日本的崛起b 第三世界的崛起c 中国的崛起d 亚太经合组织4 不结盟运动诞生于a 1960年b 1961年c 1971年d 1973年 a b 5 欧共体 成立的目的是 a 联合起来与美苏争霸b 摆脱美国控制 实现联合自强c 实现政治体制一体化d 抵制英国势力均衡的传统政策 b 摆脱美国控制 实现联合自强 6 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属于a 世界性的国际组织b 区域性的国际组织c 联合国的下属机构d 政治性的国际组织 b 区域性的国际组织 7 欧共体成立的时间 a 1951年b 1957年c 1958年d 1967年8 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 a 保证自身的安全 提高国际地位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b 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 劳务和资本的交流c 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 维护欧洲安全d 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a d 9 西欧一体化 首先是在哪个领域里开始的 a 经济领域b 政治领域c 文化领域d 经济和政治领域 10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是 集中物力 财力进行建设 大力发展科技 美国扶植 大力发展教育a b c d a d 11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 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尼克松演说中的 挑战 是指 a 苏联的威胁b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c 第三世界的崛起d 美国经济滞胀 b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12 二战后 美日之间由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 这种变化反映出 a 美国有能力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b 美国将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c 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都在恢复发展d 美国独霸世界经济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d 美国独霸世界经济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13 70年代以来 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其根本原因是 a 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 日本开始奉行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