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_第1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_第2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_第3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_第4页
优化探究高考地理总复习 2.2气压带和风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 成因 的纬度分布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2 分布 以北半球为例 第2课时气压带和风带 太阳辐射 1 写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环流名称 中纬环流 2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气压带 a c副热带高气压带 e副极地低气压带 g极地高气压带 风带 b d盛行西风带 f极地东风带 低纬环流 高纬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3 季节移动规律随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在北半球 与二分日相比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 冬季 点拨地球上的七个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地球上共有七个气压带 按其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包括赤道低气压带和南 北两极的极地高气压带 二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包括南 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两个副极地低气压带 太阳直射点 偏北 偏南 二 北半球冬 夏季气压中心1 形成原因 性质差异 2 对气压带的影响 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 低气压中心 3 典型表现 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 点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并非季风形成的唯一原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 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由于东南信风带北移 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 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 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 越过赤道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而形成的 三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点拨受信风影响的地区气候不一定干燥信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过程中 随着气温升高 水汽不易凝结成云致雨 在其影响下 天气一般是干燥的 但当信风经过暖流洋面的增温增湿后 在迎风坡上也会形成丰沛的降雨 1 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 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 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 三抓 1 抓 偏转 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 风带分布图中 先依据高 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 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2 突破位置判断 抓 分布 记忆 看纬度位置 纬线0 30 60 90 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辨别 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判断 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 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 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3 抓 移动 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 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如下图所示 2 气压带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全年受单一气压带 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 成因及其特征 2 受气压带 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成因及其特征 方法技巧图解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典例导析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卷 下图示意1月 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 单位 m s 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a b c d 2 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 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 气温分布b 降水分布c 地势起伏d 洋流分布 思维流程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根据图中 点的纬度 海拔在图中找出对应点1 2 3 4 然后进行对比 答案 1 b 2 d 易错警示 1 关键是先看清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和图例 下边的横坐标为纬度 并且都是北纬 上边的横坐标左侧为7月风向和风速 右侧为1月风向和风速 纵坐标为高度 实线代表西风 虚线代表东风 2 盛行风是洋流的主要动力 其流向与风向大体一致 1 大气活动中心与季风环流 1 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北半球冬 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 2 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2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方法技巧图示法记忆季风环流 典例导析 2014年高考安徽文综卷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 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 湖面辽阔 枯水期水位下降 水流归槽成为 赣江 图b 图b中的沙岭沙山 29 5 n附近 形成于2万年前 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 脊 槽 谷 相间的地形 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 图a 的影响 图b所示地区 a 全年以偏北风为主 冬半年风速较大b 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 风速较大c 全年以偏南风为主 夏半年风速较小d 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 风速较小思维流程1 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从材料中 沙岭沙山 29 5 n附近 可知 7 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由此可知该地盛行偏南风的时间较短 2 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a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 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 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 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教材中影响降水的因素进行分析 抓住宏观趋势和微观特殊地区 分析找出判读规律 如下所示 1 宏观看趋势 1 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 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 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反之则较小 2 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 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3 判断海陆分布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 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 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 反之表示内陆 我国由东向西离海洋越远 到达的水汽越少 降水也相应递减 2 微观看特殊 1 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反之为背风坡 2 闭合的等降水量线 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 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情况遵循 大于大的 小于小的 规律 3 城市降水量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城市气温高 盛行上升气流 城市中心区尘埃多 凝结核多 故降水多 雨岛效应 3 多少看因素降水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是 气温下降 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 有充足的水汽 依据这两个条件 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4 特殊等降水量线数值的含义 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根据下列材料 完成 1 2 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图中甲 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并分析其成因 2 据表比较甲 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 并解释其原因 思维流程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 分布特点 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 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 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 降水多 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 水汽难以进入 降水稀少 2 甲城比乙城冬季 1月 气温高 夏季 7月 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 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 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 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 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 气温较低 夏季 甲城受寒流影响 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 气温较高 2015年吉林市一模 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 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 分布图 完成 1 2 题 1 该地最可能位于 a 亚欧大陆东岸b 亚欧大陆西岸c 北美洲东岸d 北美洲西岸 2 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b 洋流c 纬度d 海陆分布 解析 第 1 题 依题意 降水量年较差越大说明降水的季节变率越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