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严禁在冰箱、烤箱、烘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害、有毒、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 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4.1总要求 4.1.1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4.1.2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4.1.3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或70的酒精或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4.1.4无菌室应每周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每次消毒应作记录。4.1.5需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4.1.6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至少30分钟。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至少20分钟。操作人员在无菌室内时应关掉紫外灯,以防灼伤。4.1.7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时,须先用肥皂、消毒液洗手消毒或用70%的乙醇擦拭双手,然后在更衣室内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并经风淋室风淋5min后,方可进入无菌室操作间。4.1.8无菌室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超净工作台)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试验操作间)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检查应作记录。4.2安全要求及应急处理措施4.2.1检验样品须装入消毒袋后经传递口进入净化区。检验完毕后的剩余样品应及时送出净化区。4.2.2吸取菌液时,必须用吸耳球吸取,切勿直接用口接触吸管。4.2.3接种环(针)每次使用前后,必须通过火焰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 4.2.4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 4.2.5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石碳酸溶液或3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4.2.6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4.2.7对于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应压力灭菌30min,并趁热将琼脂倒弃处理;一次性用品,灭菌后再做相应处理 无 菌 操 作 要 求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一是防止试验操作中人为污染样品,二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防止检出的致病菌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个人污染。、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察干净。、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处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五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无菌间使用要求、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 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 30W紫外灯,距离在1.0m外,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检验室规则 1、检验室内必须经常保持整齐、清洁;不得吸烟、吃食物、会客及高声谈论。2、检验室内不准堆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3、药品、试剂、仪器、用具等不准随便带出实验室,如确因工作需要或外科室借用,要办理登记手续。4、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按规定严格保管和使用。5、凡有毒性及刺激性的实验,应在毒气柜内进行。6、要熟悉仪器性能,了解操作步骤,爱护检验室仪器设备。7、节约用水、用电,下班时做好水电、门窗的安全检查。安 全 制 度 、进入实验室工作衣、帽、鞋必须穿戴整齐。、在进行高压、干烤、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蒸馏易挥发、易燃液体时,不准直接加热,应置水浴锅上进行,试验过程中如产生毒气时应在避毒柜内操作。、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按无菌操作进行,如发生菌液,病原体溅出容器外时,应立即用有效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安全自理后方能离开现场。、工作完毕,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可用新洁尔灭、过氧乙酸液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染菌带毒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每日下班,尤其节假日前后认真检查水、暖气、电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门窗,方可离去。有毒有菌污物处理要求 微生物实验所用实验器材、培养物等未经消毒处理,一律不得带出实验室。、经培养的污染材料及废弃物应放在严密的容器或铁丝筐内,并集中存放在指定地点,待统一进行高压灭菌。、经微生物污染的培养物,必须经12130min高压灭菌。、染菌后的吸管,使用后放入5 煤酚皂溶液或石炭酸液中,最少浸泡24h (消毒液体不得低于浸泡物的高度),再经121min高压灭菌。、涂片染色冲洗片的液体,一般可直接冲入下水道,烈性菌的冲洗液必须冲在烧杯中,经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常见误区解析-3
- 青春期沟通障碍怎么破
- 卫生职称试题及答案
- 小学中文测试题及答案
- 如何成为生态小先锋
- 家电公司资产台账管理规章
- 2026届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高级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2年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第九次质量检测英语试题
- 服装售后补差方案(3篇)
- 保安员消防培训知识课件
- 放射科新技术介绍
- 银行职工反诈工作总结
- 设备安装管理培训课件
- 老年人转运照护-轮椅运转
-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
- 7-聊城东制梁场80t龙门吊安拆安全专项方案-八局一-新建郑州至济南铁路(山东段)工程ZJTLSG-2标段
- 中兴 ZXNOE 9700 系统介绍
- GB/T 21475-2008造船指示灯颜色
-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300道-
- 园林绿化工高级技师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提高肠镜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