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网络设计方案.doc_第1页
某办公楼网络设计方案.doc_第2页
某办公楼网络设计方案.doc_第3页
某办公楼网络设计方案.doc_第4页
某办公楼网络设计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目目 录录 1 1 前言前言 3 3 2 2 对即将建成的网络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即将建成的网络系统的基本要求 4 4 3 3 网络建设原则与依据网络建设原则与依据 5 5 3 1 总体原则 5 3 2 设备选型的原则 5 3 3 网络系统建设原则 6 3 4 网络系统建设规范 6 4 4 网络建设选型分析网络建设选型分析 7 7 4 1 局域网选型 7 高速局域网 8 局域网交换技术 9 ATM 异步传输模式 10 4 2 网络设备选型 11 选用 Xylan 公司或 Bay 公司交换机产品 12 4 3 网络服务器选型 25 4 4 网络协议设计 26 4 5 网络操作系统设计 27 WINDOWS NT 27 WINDOWS NT 与 UNIX 29 WINDOWS NT 与 NOVELL NETWARE 30 5 5 网络建设方案网络建设方案 3131 5 1 方案详述 31 方案 1 31 方案 2 34 方案 3 37 5 2 与广域网的连接 39 5 2 1 广域网互连原理 39 5 2 2 与广域网的连接 39 5 3 服务器配置方案 39 5 4 网络应用 40 5 4 1 客户 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应用 40 5 4 2Intranet 系统应用 41 5 5 网络管理与安全控制 44 5 5 1 网络管理 44 5 5 2 安全控制 44 6 6 方案报价方案报价 4848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1 前言前言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日益成熟和完善 它已深入到社会生 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整个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应用是计算机技术得以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 概括来说计算机技术 在当今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规模缩小化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现在 PC 机已占据霸主地位 现在的 PC 机的性能几乎 可以与七 八十年代的小型机相媲美 而低廉的价格则是大中型机所不能比拟 的 所以当今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个性化和更具开放性 网络化 单机运行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已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而高速发展的网 络技术则是当今计算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今天的网络技术不但能高速可靠 地完成局域网连接 而且可以连接网际网 异种网和异种操作系统 从根本上 打破了计算机应用的地域限制 集成化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内涵十分丰富 它包括 网络系统方案的选择 硬件平 台的选择 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应用软件方案的设计以及系统的维护 培训 技术支持及客户服务等 而所有这些方面的优化组合才是整个系统真正发挥作 用的保障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成败 客户 服务器结构 Client Server Architecture 以往的数据集中式管理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分散式处理和大量的数据处理的 要求 而客户 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分布式处理技术则是当今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 势 它可以降低软件开发和维护成本 增强应用的可移植性 改善网络和系统 的性能 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保护用户的投资 甚至可以减少对小型机和大 型机的需求 同时客户 服务器技术将网络上的所有应用资源在客户机和服务器 之间进行了最合理的分配 Intranet 在过去组建一个企业信息网 通常要花费很大的代价 一方面要租用昂贵 的通信线路 另一方面要开发各种各样的企业应用软件 因此 过去只有一些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大企业 如 AT 2 同一个虚网成员可以存在于不同的交换机中 这意味着虚网能够跨越网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络主干 FDDI ATM Fast Ethernet Frame Relay 等 3 同一虚网中的成员可以在网络中任意移动 交换机能自动进行追踪 使 其仍为原来虚网成员 这给网络管理带来了灵活性和时间 费用的节省 分布式路由功能 XYLAN 的交换设备中已经集成了路由服务功能 支持 IP IPX 网络传输 支持 RIP RIP II OSPF BGP 4 等路由协议 在交换式虚 拟网络中 采用分布式路由策略更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 广域网访问功能 XYLAN 产品中提供帧中继 Frame Relay ISDN ATM T1 E1 ATM T3 E3 广域访问功能 这使得虚网功能可延伸到广域网范围 从而 建立企业范围的交换式虚拟网络 容错功能 采用分布式处理和存贮结构以及无源式背板设计 使得任一交 换模块发生故障时 不影响系统中其它模块的正党操作 而且还可对发生的模 块进行不停机更换模曜操作 还可采用管理模块的双工冗余配置 双电源热备 份配置 而对交换机之间连接来讲 还可采用线路冗余配置 网络管理功能 支持对整修交换网络的单网管站点 多网管站点配置 提供 图形化网管工具 提供交换机 交换模块 交换端口三级配置管理 提供虚网 配置工具 所有网管工具可运于 HP OpenView Sun NetManager IBM NetView 等 网管平台上 也可单独运行在 Windows3 1 Windows95 NT 平台上 支持联机 脱机管理方法 支持 RMON 和 Port Mirroring 配置 虚拟网技术虚拟网技术 Xylan 的虚拟网交换技术了虚拟网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使用虚拟 LAN 当今网络中最令人费解的概念之一 就是虚拟 LAN VLAN 虚拟 LAN 是新东西 其广泛使用才刚开始 各个厂商为了得用人们 对它感兴趣这个新趋势 结果把虚拟 LAN 的真正概念弄得模糊不清 最后 在 交换产品中实现虚拟 LAN 的方法多种多样 每种都有其不同功能和局限性 为什么使用 LAN 交换机 提到虚拟 LAN 大家头脑中的第一个反应是 它 们是 LAN 交换的天然副产品 因此 我们必须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要使用 LAN 交 换机 局域网络上传送的数据量一直在稳步和迅速增长 在某种程度上 其简单 原因是当前应用的快速增长 现在几乎每个人都使用一台台式计算机 而他们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又几乎都由网络连在了一起 这与仅仅几年前的情况都是大不相同的 甚至包 括大型网络 但硬件和软件上的两种新趋势 推动了网络应用的增长 交换的局限性是什么 LAN 交换机获得高性能水平靠的是使用简化的进程 它们基本是网桥 而不是路由器 它们通过第二层 MAC 交换目的 源地址 这 比路由选择简单得多 公为了在一个协议堆栈如 TCP IP 中传送信息 路由器必 须管理多种协议 路由选择 地址分辨 互连网包传输 互连网控制消息等 许多网络综合了多个堆栈 而每个堆栈都需要一整套协议 使用桥接建立局域网络已不是什么新奇之事 第一批 LAN 建立时使用的是 相对简单的网桥 现在与过去的区别是硬件有了极大的进步 一个交换机可以 传输的帧的数量十分庞大 所有的桥接网络都有基本局限 网桥 因为它们不参与第三层协议 该协 议使用 MAC 广播 把广播发送到所有端口 虽然点到点 unicast 信息流与发送 和接收这些帧的具体端口是分离的 但广播必须发送至所有地方 带有目标 MAC 地址而又未被桥了解的帧 也必须到处发送 大多数中等规模的网络中 这种洪灾 flooding 对其它信息流几乎没什么 影响 大多数网络中其实并没有这么多广播 而且新的 unicast 地址快就知道 了 然而 在极大型网络或广播异常多的网络中 这种洪灾有可能影响到点到 点信息流 若发生这种情况 重要的是把广播隔离在所谓的广播域中 在过去十年建立的许多局域网络使用集线器和路由器 工作站 服务器及 其它设备与集线器连接起来 而集线器又与路由器互连 在这种类型的 LAN 中 广播域是自动建立的 因为每个集线器 或集线器段或环 都是一个广播域 路 由器是广播域互连的基本设备 但在基于 LAN 交换机的网络中 我们需要以其 它方式提供此功能 虚拟 LAN 如何解决这些局限性 一个虚拟 LAN 就是一个广播域 正如使用 集线器一样 虚拟 LAN 中的所有设备都会看到所有的广播及带有未目的地地址 的所有帧 只要这些广播和 未知 帧是从该虚拟 LAN 内部发出的 这也没有什么新奇 这完全是基于集线器和路由器的 LAN 中使用的相同技 术 使用集线器和路由器 帧就在一个集线器内再现长在集线器之间路由传送 使用虚拟 LAN 帧在虚拟 LAN 内交换 桥接 并在虚拟 LAN 之间路由传送 因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此 虚拟 LAN 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网络做法的一个更灵活的版本 其新奇之处在于 广播域不再限于网络某一物理部分内的设备上 这是很 重要的 请记住 交换比路由选择简单 因此速度快 数据在设备之间不必进 行路由选择 而是进行交换 传输速度就快得多 对于基于集线器 路由器的网 络来说不幸的是 需要每天连在一起的各个设备 通常位于建筑物的不同部分 甚至位于校园或市区内的不同建筑物内 如果虚拟 LAN 足够强大 它就可以解 决这个问题 配置良好的虚拟 LAN 中的广播域 可以跨建筑物 校园或城市 因此 路由选择的必要性被减至最低 数据传送的速度就快了许多 虚拟 LAN 还有什么优点 路由器使用第三层地址在 LAN 上传送数据 每个 第三层地址都包含一个字段 该字段标识能找到目的地的广播域 其 网络地址 这些地址由一个网络管理员赋给 一般输入到工作站的网络软件配置文件中 在基于集线器 路由器的网络中 网络地址标识一个以太网段或令牌环 不幸的是 如果某一设备从一个集线器移到另一个集线器 其网络地址就 不再正确了 而且必须人工地去进行校正 如果偶尔发生 工作量倒也不大 但在大型网络中 每年到处搬移的工作站比例很高 则这个进程就会占用大量 时间 尤其是 更新工作完成之前 机器就无法通信 好的虚拟 LAN 能够消除 这个问题 一个工作站或服务器 无论它在什么地方与网络连接 都自动地保 留在这个虚拟 LAN 中 理论上 网络地址可以由管理员选择的任意方式赋给 不幸的是 在当前 的大多数网络中 情况并非如此 原因是 Internet 为了把专用网络与 Internet 相连 有必要把网络号码限制在 Internet 号码管理局指定的编号内 但这个世界性的网络的爆炸性增长已占用了大部分的可能的网络编号 因此 每个公司的可能号码就十分有限了 在下一代 IP 广泛实现以前 虚拟 LAN 有助于减少 B 类和 C 类地址的浪费 虚拟 LAN 可以非常有效地使用有限数目的网络地址 在基于集线器 路由器的网 络中 每个段或环都需要它自己的子网号 以便路由器在它们之间传送数据 在虚拟 LAN 网络中 任何数目的段或环都可以结合成一个虚拟 LAN 这样地址 就不会被浪费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虚拟 LAN 应当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象任何新技术一样 虚拟 LAN 也在发生 快速变化 有些厂商提供相对简单的功能 其它的实现则功能强大 但重要的 是理解虚拟 LAN 需要解决的应用 以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 1 多个 MAC 类型 请记住 转移到交换 LAN 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加吞吐量 要做到这一点 一个根本方法是把网络分成较小的段或环 最后 让每个设备设备独占一段或 环 对它们进行交换 如前所述 这意味着工作站不再争用带宽 如果所有的 网络通信都是对等的 则这种 微观段 本身将使性能极大提高 然而 实际应 用中通常有一个或多个中央资源 被大量工作站访问 这些资源可能是文件服 务器 应用服务器 大型机或路由器 如果对中央资源的访问速度小于工作站 速度 则会产生瓶颈 为解决此问题 现代交换网的结构使中央资源的运行速度快于工作站速度 例如 10Mbps 以太网工作站和 100Mbps 以太网服务器 16Mbps 令牌环工作站和 100MbpsFDDI 服务器 以太网 或令牌环工作站连接到运行速度为 155Mbps 的基 于 ATM 的服务器 很明显 如前指出的 关键是在工作站和服务器这间交换信息流 而不是 进行路径选择 这意味着虚拟 LAN 必须能够适应多种 MAC 类型 2 与集线器结合的交换机 十年来 网络设计者们一直在用集线器和路由器设计 LAN 目前已经存在 的庞大的基础设施无法一夜之间进行替换 即使这个可行 许多工作站的吞吐 量要求仍然相对较低 带宽需求较低的工作站可先连接到集线器然后再连接到 交换网络上 而要求较高的工作站是直接交换 集线器基本上是个布线设备 建筑物某一部分的所有工作站都连接到同一 个集线器上 而无论使用它们的人是干什么工作的 常常 不同部门的人或不 同项目的人 也会互相坐在较近的位置 他们的工作站连接到同一个集线器上 理想的情况是 交换网络中的虚拟 LAN 应当能够让几个虚拟 LAN 的成员连 接到一个集线器上 信息流由交换机有效地进行分离 3 与路由器结合的交换机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我们知道 虚拟 LAN 就是个广播域 而广播域由路由连接起来 有些 LAN 交换机能够执行第三层路由选择 如 IP 和 IPX 这就为在虚拟 LAN 之间传送数 据提供了一个机制 然而 价值数十亿的多协议路由器已经安装就位 且用户已经在安装和学 习使用它们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 现在依靠它们工作 这些设备功能已经进行 了优化 那么在它们已经安装并运行良好时使用它们是没什么错误的 有一种方法可以使用现有路由器在虚拟 LAN 之间传送数据 即对于每个虚 拟 LAN 从 LAN 交换机网络的一个物理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一个物理端口 这 种方法对于虚拟 LAN 数目较少时效果较好 但当需要支持的虚拟 LAN 数目较大 时 且当需要进行路由选择的信息较大时 就需要一种更适宜的连接方法 现 在已提出凡种标准协议 以建立一种干线协议 trunking protocol 满足这种 要求 重要的是这些协议的发展须有 LAN 交换机厂商承诺支持 现在看来可能这 些标准中最重要的是 802 1Q 4 支持多个虚拟 LAN 的服务器 服务器功能已十分强大 特别是那些经过优化运行企业应用的服务器 其 中有些服务器可能需要连接大量工作站 而同一部门可能并不需要这些工作站 虚拟 LAN 有种功能可允许这些服务器参与到多个虚拟 LAN 中 实现这种功能的方法通常是在服务器中安装多个网卡 但这样做可能较昂 贵 且会令服务器处理负担过重 尤其当使用高速技术 如 FDDI CDDI 或 ATM 把服务器连接到交换网络上时 问题就更大 因此 一个公共的 VIAN 干 线标准就更加有价值 5 连接到多个虚拟 LAN 的工作站 有些工作站需要属于一个以上的虚拟 LAN 重要示例如 在 MAC 层使用 NDIS 或 ODI 驱动程序 以允许一个以上的协议堆栈在同一个工作站上操作 例如 某带有 ODI 驱动程序的工作站可能使用 Novell 的 NetWare 获得对部 门文件服务器的访问 并使用 TCP IP 与在 Unix 机器运行的企业应用程序连接 这两项资源逻辑上将被分别置于不同的虚拟 LAN 上 对此的一个解决方案是把 工作站放在一个虚拟 LAN 上 并在需要时从该虚拟 LAN 上路由至另一个上 但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这将使两项连接中的一个运行速度比最侍情况要慢 理想的情况是 工作站应当能够同时直接连接到这两个虚拟 LAN 上 不必 进行路由 且不必把这两个合成一个虚拟 LAN 6 多交换机网络 如果虚拟 LAN 只能存在于一个交换机中 则它没有多少优势可言 毕竟 对虚拟 LAN 的最大需求是在中等规模以上的网络中 之种网络将需要多个交换 机 工儿站和服务器被连接到若干 LAN 交换机上 现在需要某种方法把这些工 作站与服务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虚拟 LAN 7 FDDI 主干 FDDI 多年来已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高速主干和服务器技术 它可靠 因而广 受支持 标准成熟 并拥有高性能产品 许多公司都已安装了 FDDI 主干 在许 多情况下服务器已经与 FDDI 或 CDDI 连接起来了 8 ATM 主干 ATM 是正在发展中的标准 最终将容纳多种数据类型 数据 图象 视频 话音 地理范围 ALN MAN WAN 设备类型 服务器 工作站 干线 和速度 56Kbps2 4Gbps 及更高 目前它十分昂贵 大多数用户准备直接把它安装到 桌面系统 但作为主干技术 它已经成为 FDDI 的主要对手 并很快就将用于服 务器连接 在 ATM 主干上连接设备有多种选择 其中包括 在 ATM 上路由 IP 分组 使用干线协议在附接到 LAN 的设备之间建立交换式虚拟 LAN 使用 ATMLAN 仿真 LANE 在附接到 LAN 的和附接到 ATM 的设备之间进行 交换 使用 Multi Protocol Over ATM MPOA 在附接到 LAN 的和附接到 ATM 的 设备之间进行路由选择 如果你决定移向 ATM 主干 必须注意的是 目前合适 的交换选择 未来不一定是最佳的 通常 标准越强大和琥灵活 它就越远未 达到最后的标准化和广泛的实现 重要的是 在 LANE 和 MPOA 标准产品化 实现和测试过程中 虚拟 LAN 机制应 当能够在 ATM 主干上有效地操作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9 网络移动 增加和变动 在许多网络中 设备在一个建筑物内或校园内经党移动是很常见的 应当 能够一次把工作站指定到一个多个虚拟 LAN 上 这样 以后无论它在校园内如 何移动 都会始终保持与 LAN 的连接 10 操作速度 LAN 网络转向交换式解决方案的原因是吞吐量不断增加 虚拟 LAN 能够合 理保持广播信息流水平 从而帮助推动了这种转向 很明显 虚拟 LAN 功能的 实现不应当减慢网络速度 这意味着各个帧的转发应当在硬件中完成 包括检 验源和目的虚拟 LAN 的匹配 虚拟虚拟 LANLAN 的类型的类型 建立虚拟 LAN 的方式的多种 各厂家已经提供在其交换结构上可行的方法 结果是 某些只提供了基本功能 而其它一些则较强大 1 基于端口的虚拟 LAN Port Based VLAN 这是虚拟 LAN 的最简单形式 在此模式中 虚拟 LAN 是交换机端口的集合 有时只有一个交换机 有时有数个 基于端口的虚拟 LAN 开始时较容易建立 然而 它们无法满足前文讨论的 一些需要 例如 在一给定端口 它们通常不支持一个以上的虚拟 LAN 因此 需要加入一个以上虚拟 LAN 的集线器必须分段 若可能 且需要加入一个以上虚 拟 LAN 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也必须使用多个网卡这样做 若可能 设备移动 增加和会给基于端口的虚拟 LAN 带来问题 如果某设备移动到 新的端口 就需要手动加以重新配置 且如果它移动到属于不同虚拟 LAN 的新 集线器上 它有可能无法再连入原来的虚拟 LAN 上 2 基于 MAC 的虚拟 LAN MAC Based Virtual LAN 使用设备的源地址 可把它们分配给虚拟 LAN 基本上 每个虚拟 LAN 就 是一个 MAC 清单 它解决了基于端口的虚拟 LAN 的一些局限 包括允许集线器 连接多个虚拟 LAN 上的站点 并自动跟踪设备的移动 但它并不一定能解决连 接一个以上虚拟 LAN 的工作站或服务器的问题 XYLANXYLAN 公司设备简介公司设备简介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1 网络主干交换设备 1 Omni 9wx 网络交换机 9 个槽位 宽槽 的交换平台 提供二条总线和一个 ATM 信元交换矩阵 一条 960Mbps 帧交换总线 一条 120Mbps 的管理总线 一个 13 2Gbps 的 ATM 信元交换 可插入 ATM 访问 帧中继访问 以太网交换模块等 至少要 插入一块管理模块 MPM 1GW 在这个平台上集成了当今的交换技术 路由技 术 防火墙技术 虚网技术和网管技术 是最新一代的网络交换设备 2 Omni 5wx 网络交换机 5 个槽位 宽槽 的交换平台 性能同 Omni9wx 3 MPM 1GW 管理模块 用于 Omni 5wx 9wx 交换平台上的管理模块 提供 960Mbps 帧交换能力 提供虚网功能 路由功能 防火墙功能和网管功能 提供网络初始化功能 4 FCSMW 帧和 ATM 信元传输转换模块 用于 Omni5wx 9wx 交换平台上帧和信元转换模块 配置在帧 信元混合 交换机中 提供内部 ATM 访问功能 支持 ATM UN13 0 3 1 标准 5 CSM 155 8W ATM 信元交换模块 用于 Omni 5wx 9wx 交换平台上 8 个 155Mbps 交换端口的 ATM 信元模块 支持 SC 连接器和多模光纤电缆 这是一个完整的 ATM 交换机 代表着第三 代 ATM 交换机水平 6 CSM 100C 12W 快速以太网交换模块 用于 Omni 5wx 9wx 交换平台上的具有 12 个交换端口的 10 100Mbps 自 适应以太网模块 提供 4G 模块内交换能力 同一模块内端口之间的交换无需 经过交换损机背板总线 可配置成双工或半双工模式 7 ESM C 32W 以太网交换模块 用于 Omni 5wx 9wx 交换平台上的具有 32 个交换端口的 10Mbps 以太网 模块 8 WSM 广域网接入模块 WSM WAN Switching Module 是用于于 Omni 5wx 9wx 交换平台上的广 域网交换模块 支持 RS 232 V 35 X 21 RS 530 和 RS 499 物理接口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有 2 端口和 4 端口配置 支持基于标准的硬件传输压缩功能 目前 通过 WSM 可将 Omni5wx 9wx 接到帧中继网络 ISDN 网络 广 域 ATM 网络以及拨号 PPP 服务接入 9 HRE 硬件路由芯片 这是一个用于 MPM 1GW 上面的基于 AISIC 芯片的路由功能模块 支持 IP IPX 路由 支持 RIP RIP2 OSPF 路由协议 提供至少 250 000pps 包 路由处理能力 10 Inspection Module IP 防火墙功能模块 这是内置于 Omni 5wx 9wx 中的 IP 防火墙功能模块 提供 Checkpoint 公 司最新一代防火墙功能 2 网络主干接入交换设备 1 OmniStack 3000 32 个端口的 10BaseT 半 全双工 堆叠式网络交换机 有两个扩段单元 接口 可通过背板级连两个扩段交换单元 提供多达 96 个 10 BaseT 全交换 端口 同时还有一个上行连接插槽 可插入 ATM 或快速以太网模块 该产品 同样具有内置路由功能 强大的虚网功能 2 OmniStack 5000 网络交换机 24 个端口的 10 100 自适应以太网交换机 提供一个上连模块插槽 支 持 ATM155 ATM622 100BaseTx 100BaseFx 上连模块 具有 4Gbps 背板处理 能力 具有内置路由功能 虚网功能 3 ATM 网络多协议服务器 OmniMSS 提供桥接和路由功能 同时提供 LANE 局域网仿真 服务功能 Classicl IP over ATM 和 PTOP 点对点桥接 服务功能以及 MPOA 等第三层交 换功能 带有 1 或 2 个 ATM 端口 可提供 155M 或 622MATM 带宽连接 4 网络管理产品 XYLAN 公司为交换式虚拟网络提供功能完善 基于 SNMP 标准的 图形 化用户界面的网络管理工具 这些工具支持多种网络管理平台 包括 HP OpenView Sun NetManager 和 IBM NetView 同时还可运行在 Windows95 NT 平台上 这些工具是作为应用程序在网管平台上 为用户提供虚网配置管理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功能 交换机配置管理功能 网络运行状态监控功能 1 AutoTracker 虚网配置管理软件 提供图形化界面和网络中虚网组织的树形结构 用户用来判订虚网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 端口规则 MAC 地址规则 网络协议规则 网络地址规则 用户自定义规则 多地址广播规则和用户确认规则 每一种规则 对应一种 虚网 同时还可用多个规则来组合成一个虚网 虚网的创建是由交换机自动 完成的 2 SWITCH manager 交换机配置管理软件 提供交换机的实时仿真操作界面 可从一个站点监控到网络中所有交换 机的运行状态 可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配置 管理 可管理到 XYLAN 公司的 所有交换产品 3 NETWORK moniter 网络运行状态监控软件 提供整个网络范围的运行状态 流量 监控和传输统计功能 支持 RMON for Ethernet Group 1 4 and 10 再现网管的监控各节点间的线路 使用率及传输量 并能统计图形显示如 Bar chart Pic chart Line chart 等 提供在线网管监控各节点的线路可用性和相应时间 动态网络测 5 网络建设方案网络建设方案 5 1 方案详述方案详述 方案方案 1 ATM 做为网络主干做为网络主干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根据 xx 软件园办公楼的具体情况 在办公楼二层配线间与六层配线间各安 置一台 Xylan OmniSwitch 3wx ATM 交换机作为 主干交换机 提供 155M 主干带宽 在检在二层配线间放置五台 Xylan OmniStack 5024 网络交换机 提供给 1 4 层 共 120 个 100M 快速交换端口到桌面 六层配线间放置四台 Xylan OmniStack 5024 网络交换机 提供给 5 8 层共96 个 100M 快速交换端口到桌面 每台 Xylan OmniStack 5024 网络交换机通过 155M ATM 上连模快与主干交换机连接 六层与二层配线间的两台 Xylan OmniSwitch 3wx 交换机之间用由两条互为备份 的 155M 线路连接 以满足网络主干的带宽需求 必要时可在 Omni 3wx 中应用 IP Firewall 以加强网络安全性 网管站以 10Mbps 接入 OmniStack 5024 中 所有服务器以 155M 的高速连入网络 各科室服务器可以放在各楼中 以减少网 络主干传输流量 网管站 软软件件园园办办公公楼楼 计计算算机机网网络络结结构构图图 方方案案一一 4楼 楼 3楼 楼 155M ATM 主主干干 OmniStack 5024 OmniStack 5024 OmniSwitch 3wx交换机 OmniSwitch 3wx交换机 配线架 配线架 2楼 楼 1楼 楼 8楼 楼 7楼 楼 6楼 楼 5楼 楼 100BaseTx 155M ATM 100BaseTx 二二层层配配线线间间 六六层层配配线线间间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网络结构说明 网络结构说明 1 主干带宽 采用 ATM 155M bps 多模光纤主干连接 ATM 交换功能放在 Omni 3wx 中 ATM 访问功能分别放在各个 OmniStack 5024 中 2 路由 办公大楼内部网络路由功能由网络主干交换机 Omni 3wx 中内置路由服务器 和各个 OmniStack 5024 中内置路由服务器共同担任 软件方式提供 30 000PPS 路由处理能力 做为选择 还可在 Omni 3wx 中插入一个硬件路由芯片 HRE 以提供 250 000PPS 路由处理能力 3 虚网 可提供七种方法虚网 根据 xx 软件园办公楼的业务特点 建议构成一个 IP 地址规则虚网 其中应用为办公自动化系统 其它业务部门可再分别划分虚 网 对业务独立的部门 可不在其虚网中设置路由 以保证网络访问的安全性 4 ATM 主干服务 建议在 ATM 主干连接中采用 LANE 服务来提供 LAN 到 ATM 的访问 虚网可以 通过 LANE 服务 遍布于整个网络中 5 可靠性 建议在主干交换机 Omni 3wx 中采用 MPM 管理模块的双工配置和电源双工配 置 6 端口扩展 根据 xx 软件园办公楼近期和远期端口接入规划 我们采用可级连式交换式 OmniStack 5024 来提供端口扩展能力 近期每个 OmniStack 5024 提供 24 个 10M 100M 交换端口 将来可扩张为更多的 10BaseT 交换端口 同样 在 Omni 3wx 留有空槽 以便将来端口扩张用 7 网络管理 用一台网络端点作为集中式网络站 上面运行 Xylan 公司的网管软件和其 它第三方网管软件 此外 还可通过各个交换机的串形端口 来对其进行配置 管理 前者为段内管理 后者为段外管理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下表统计了方案 1 所提供的端口数 方案一 方案一 ATM为主干为主干 楼层楼层放置的网络设备放置的网络设备提供的交换端口数提供的交换端口数 目目 10M100M155M 1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1 2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1 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1 Xylan OmniSwitch 3wx 008 3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1 4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1 5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1 6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1 Xylan OmniSwitch 3wx 008 7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1 8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1 方案特点 方案特点 高度可靠的网络方案高度可靠的网络方案 Xylan OmniSwitch 交换机能提供业界独有的冗余交 换模块功能 整个 ATM 交换机的各主要模块都可以有备份 当主模块换效时 备用模块能接管工作 保证整个网络运作不受影响 基于标准的虚拟网和路由基于标准的虚拟网和路由 Xylan 提供的虚拟网支持是基于 ATM 论坛的标准 的 因此 可以与任何厂家的标准的 AMT 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设备互操作 OmniSwitch 和 OmniStack 的路由功能也可以与任何标准的路由器互操作 这保 证了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标准的产品 保护了用户的投资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 当 ATM 需要高速度和处理能力时 可以由 100M 155M 升级到 622M 2G 等 不同速度的 ATM 完全采用相同的方式工作 紧密配合 构成统一 的高速网络 而传统的局域网技术通常只有一种速度 不同速度的网络技术需 要通过网桥方式互连 使扩展能力受限 可管理性可管理性 整个系统可以通过集中统一的 Xylan X Vision 进行集中管理 独占带宽独占带宽 每个 ATM 端口都提供独占 155M 的带宽 供连接的服务器或交换 机使用 这个带宽不会被别的机器占用 服务质量的保证服务质量的保证 ATM 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上同时传输各种信息 包括一般 的数据和对延时要求高的实时数据如语音 视频等 对不同的应用信息 ATM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都可以通过面向连接的特点 提供相应的服务质量 局域网和广域网统一的技术局域网和广域网统一的技术 ATM 不但在局域网被确认为主流 在广域网上 也被所有通信和计算机厂家公认为发展方向 局域网和广域网上的 ATM 完全可 以采用相同的方式工作 使全球的网络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而传统的局域网技 术都不能应用于广域网 升级途径 升级途径 采用 ATM 作为主干的网络 在升级时都不需对网络架构作大的改变 就可 以享用更高的带宽或部署更先进的应用 可以在 OmniSwitch 3wx 交换机上配置更多的 ATM 接口 连接更多的以太网 交换机或 155M 服务器 而性能不会降低 可以部署两台或更多的 OmniSwitch ATM 交换机 两台 OmniSwitch 之间可以 用 155M 链路连接 若一条 155M 链路不够 可以连接多条 155M 链路 成为 N 155M 带宽使用 或采用 622M 的 ATM 链路 可以有计划的部署 ATM 25M 交换模板 增加 25M 的 ATM 用户 提供各种高性 能的应用 可以配置 Video On Demand 软硬件 实现 ATM 网上的视频会议和视频广播 可以配置 ATM 广域网模块 连接 ATM 广域网服务 方案方案 2 千兆以太网做为网络主干 千兆以太网做为网络主干 Xylan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根据 xx 软件园办公楼的具体情况 在办公楼二层配线间与六层配线间各安 置一台 Xylan OmniSwitch 5wx 千兆网交换机作为 主干交换机 提供 1000M 主干 带宽 在检在二层配线间放置五台 Xylan OmniStack 5024 网络交换机 提供给 1 4 层共 120 个 100M 快速交换端口到桌面 六层配线间放置四台 Xylan OmniStack 5024 网络交换机 提供给 5 8 层共96 个 100M 快速交换端口到桌面 每台 Xylan OmniStack 5024 网络交换机通过 1000M 上连模快与主干交换机连接 六层与二层配线间的两台 Xylan OmniSwitch 5wx 交换机之间用由两条 1000M 线路连接 以满足网络主干的带宽需求 必要时可在 Omni 5wx 中应用 IP Firewall 以加强网络安全性 网管站以 10Mbps 接入 OmniStack 5024 中 所有 服务器以 1000M 的高速连入网络 各科室服务器可以放在各楼中 以减少网络 主干传输流量 网管站 软软件件园园办办公公楼楼 计计算算机机网网络络结结构构图图 方方案案二二 4楼 楼 3楼 楼 1000M 冗冗余余备备份份主主干干 OmniStack 5024 OmniStack 5024 配线架 配线架 2楼 楼 1楼 楼 8楼 楼 7楼 楼 6楼 楼 5楼 楼 100BaseTx 1000BaseSX 100BaseTx 二二层层配配线线间间 六六层层配配线线间间 OmniSwitch 5wx交换机 OmniSwitch 5wx交换机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网络结构说明 网络结构说明 1 主干带宽 采用 1000M bps 多模光纤主干连接 ATM 交换功能放在 Omni 5wx 中 ATM 访问功能分别放在各个 OmniStack 5024 中 2 路由 办公大楼内部网络路由功能由网络主干交换机 Omni 5wx 中内置路由服务器 和各个 OmniStack 5024 中内置路由服务器共同担任 软件方式提供 30 000PPS 路由处理能力 做为选择 还可在 Omni 5wx 中插入一个硬件路由芯片 HRE 以提供 250 000PPS 路由处理能力 3 虚网 可提供七种方法虚网 根据 xx 软件园办公楼的业务特点 建议构成一个 IP 地址规则虚网 其中应用为办公自动化系统 其它业务部门可再分别划分虚 网 对业务独立的部门 可不在其虚网中设置路由 以保证网络访问的安 4 可靠性 建议在主干交换机 Omni 3wx 中采用 MPM 管理模块的双工配置和电源双工配 置 5 端口扩展 根据 xx 软件园办公楼近期和远期端口接入规划 我们采用可级连式交换式 OmniStack 5024 来提供端口扩展能力 近期每个 OmniStack 5024 提供 24 个 10M 100M 交换端口 将来可扩张为更多的 10BaseT 交换端口 同样 在 Omni 5wx 留有空槽 以便将来端口扩张用 6 网络管理 用一台网络端点作为集中式网络站 上面运行 Xylan 公司的网管软件和其 它第三方网管软件 此外 还可通过各个交换机的串形端口 来对其进行配置 管理 前者为段内管理 后者为段外管理 下表统计了方案 2 所提供的端口数 方案二 千兆以太网为主干方案二 千兆以太网为主干 楼层楼层放置的网络设备放置的网络设备提供的交换端口数提供的交换端口数 目目 10M100M1000M 1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2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2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2 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2 Xylan OmniSwitch 3wx 008 3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2 4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2 5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2 6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2 Xylan OmniSwitch 3wx 008 7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2 8层层Xylan OmniStack 5024 24242 方案特点 方案特点 高度可靠的网络方案高度可靠的网络方案 Xylan OmniSwitch 交换机能提供业界独有的冗余交 换模块功能 整个 ATM 交换机的各主要模块都可以有备份 当主模块换效时 备用模块能接管工作 保证整个网络运作不受影响 基于标准的虚拟网和路由基于标准的虚拟网和路由 Xylan 提供的虚拟网支持是基于 ATM 论坛的标准 的 因此 可以与任何厂家的标准的 AMT 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设备互操作 OmniSwitch 和 OmniStack 的路由功能也可以与任何标准的路由器互操作 这保 证了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标准的产品 保护了用户的投资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 当需要高速度和处理能力时 可以由多条 1000M 链路合成更高速 的主干 可管理性可管理性 整个系统可以通过集中统一的 Xylan X Vision 进行集中管理 独占带宽独占带宽 每个千兆端口都提供独占 1000M 的带宽 供连接的服务器或交换 机使用 这个带宽不会被别的机器占用 升级途径 升级途径 可以在 OmniSwitch 5wx 交换机上配置更多的 1000M 接口 连接更多的以太 网交换机或服务器 而性能不会降低 可以部署更多的 OmniSwitch 交换机 方案方案 3 千兆以太网做为网络主干 千兆以太网做为网络主干 3Com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根据 xx 软件园办公楼的具体情况 在办公楼二层配线间与六层配线间各安 置一台 3Com SuperStackII Switch 3C93012 交换机作为 主干交换机 提供 1000M 主干带宽 在二层配线间放置四台 3Com SuperStackII Switch 3900 网 络交换机 3C39036 提供给 1 4 层每层 36 个 100M 快速交换端口到桌面 六 层配线间放置四台 3Com SuperStackII Switch 3900 网络交换机 3C39024 提 供给 5 8 层每层 24 个 100M 快速交换端口到桌面 每台 3Com SuperStackII Switch 3900 网络交换机配置一块 SuperStack II Switch 3900 1000BASE SX 模块 3C39001 使每台 3900 以千兆的带宽上连到 3C93012 六层与二层配线间的 两台 3Com SuperStackII Switch 3C93012 交换机之间用由两个千兆位以太端口 组合成的 2 千兆位带宽的中继组相连接 以满足网络主干的带宽需求 网络结构说明 网管站 软软件件园园办办公公楼楼 计计算算机机网网络络结结构构图图 方方案案三三 4楼 楼 3楼 楼 2000M 主 主干干 SuperStackII 3900 SuperStackII 3900 SuperStackII 9300交换机 SuperStackII 9300交换机 配线架 配线架 2楼 楼 1楼 楼 8楼 楼 7楼 楼 6楼 楼 5楼 楼 100BaseTx 1000BaseSX 100BaseTx 二二层层配配线线间间 六六层层配配线线间间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1 主干带宽 采用千兆位带宽以太网 1000Mbps 多模光纤主干连接 快速以太交换功能放 在 3C93012 中 快速以太网访问功能分别放在各个 3C39036 中 2 可靠性 建议在主干交换机 3C93012 中采用冗余电源 3 端口扩展 根据 xx 软件园办公楼近期和远期端口接入规划 我们采用的 3C93012 主干 交换机每台尚六个空余千兆位端口可再连接 6 台 3C39036 来提供端口扩展能力 4 网络管理 用一台网络端点作为集中式网络管理站 上面运行 3Com 公司的 Transcend 网管软件进行管理 此外 还可通过各个交换机的串形端口 来对其进行配置 管理 前者为段内管理 后者为段外管理 下表统计了方案 3 所提供的端口数 方案三 千兆以太网为主干方案三 千兆以太网为主干 楼层楼层放置的网络设备放置的网络设备提供的交换端口数提供的交换端口数 目目 10M100M1000M 1层层3Com SuperStackII 3900 36361 2层层3Com SuperStackII 3900 36361 3Com SuperStackII 9300 0012 3层层3Com SuperStackII 3900 36361 4层层3Com SuperStackII 3900 36361 5层层3Com SuperStackII 3900 36361 6层层3Com SuperStackII 3900 36361 3Com SuperStackII 9300 0012 7层层3Com SuperStackII 3900 36361 8层层3Com SuperStackII 3900 36361 方案特点 方案特点 中继组连接功能 中继组连接功能 3Com 公司的 SuperStackII Switch 9300 系列交换机具有 独特而先进的 Trunk 功能 两台 9300 交换机之间只需把 2 6 个千兆位以太网端 口组合成中继组 就可以使两台 SuperStackII Switch 9300 通过 2 6 千兆位的 带宽连接在一起 以满足网络主干的带宽需要 整理范本编辑 word 可管理性可管理性 整个系统可以通过集中统一的 3Com Transcend 网管软件进行管 理进行集中管理 独占带宽独占带宽 每个桌面端口都提供独占 100M 的带宽 供站点机使用 这个带 宽不会被别的机器占用 三套方案的详细比较三套方案的详细比较 主干交换设备比较表主干交换设备比较表 Xylan 3Com OmniSwitch 3wx 5wxSuperStackII 9300 槽位数槽位数3 50 内部总线带宽内部总线带宽46G25 6G 是否有管理模板是否有管理模板是否 支持的端口类型与数量支持的端口类型与数量 10M以太网64 128 0 100M以太网24 48 0 1000M以太网8 16 12 令牌环12 24 0 FDDI16 32 0 ATM 25M64 128 0 ATM 155M16 32 0 ATM 622M4 8 0 是否支持是否支持VLANVL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