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3-第1-3课《顺乎世界之潮流》等ppt精编课件.ppt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3-第1-3课《顺乎世界之潮流》等ppt精编课件.ppt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3-第1-3课《顺乎世界之潮流》等ppt精编课件.ppt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3-第1-3课《顺乎世界之潮流》等ppt精编课件.ppt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3-第1-3课《顺乎世界之潮流》等ppt精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 既不是一江长流 也不止一个洪峰 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 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一 新思想的萌发 鸦片战争前后 1 背景 清朝的腐朽西方的侵略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2 代表人物及思想 林则徐 四洲志 华事夷言 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3 影响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二 洋务思想 19世纪60 90年代 1 代表 2 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3 实践及结果 洋务运动 失败 洋务派 封建地主阶级 三 维新思想 19世纪90年代 1 背景 民族危机严重民资产生 初步发展洋务运动失败 2 代表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 戊戌变法令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名扬天下 在当时的外国人眼中 梁启超是中国罕见的高洁志士 是热心策划北京政府根本改造的士大夫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当时在中国逗留的伊藤博文对日本驻中国公使林权助说 姓梁的这个青年是个非凡的家伙啊 真是个使人佩服的家伙 救他吧 而且让他逃到日本吧 到了日本我帮助他 梁这个青年对于中国是珍贵的灵魂啊 此后这个年轻人在日本和欧美流亡期间 往往被当作中国新的政治和知识上的领袖来接待 当时梁启超26岁 1925年阴历七月初七 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 请梁启超出席证婚 梁启超反对他们 使君有妇 罗敷有夫 之间的恋情 也规劝过徐志摩 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 梁启超答应出席证婚 但在婚礼上梁启超却对徐志摩 陆小曼用情不专厉声训斥 滔滔不绝 使满堂宾客瞠目结舌 徐志摩不得不哀求 先生 给学生留点脸面吧 磊磊落落 独往独来 大丈夫之志也 大丈夫之行也 3 主要思想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激进 天演论 4 影响 推动维新变法爱国顺应历史潮流 进步的思想启蒙 客观推动资级革命思想传播 四 民主共和思想 1 背景 民族危机清政府腐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维新变法失败 2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及代表人物 今日幸颐和 明日幸北海 何日再幸古长安 亿万民膏血全枯 只为一人歌庆有 1904年 农历十月初十 慈禧太后七十岁生日 各省文武官员都在忙于为她祝寿备办礼物 惟上海 苏报 当时主编为章炳麟 与众不同 在她生日那天刊出此联 赠庆 讽刺深刻 胆识非凡 五十割交趾 六十割台湾 七十更割辽东地 廿余省版图渐蹙 预期万寿祝疆无 3 主要思想 暴力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1905年同盟会 5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角色体验 1905年梁启超主办 新民丛报 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民报 举行论战 5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6 影响 促进民主共和思想传播推动民主革命爆发和民国的建立 同 异 发展资本主义 民主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方式 改良 革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国 五 民主科学思想 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北洋军阀统治 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2 概况 序幕 1915年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新青年 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指导思想 民主与科学 活动中心 北京大学 思考 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正如杜威所说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 牛津 剑桥 巴黎 柏林 哈佛 哥伦比亚等等 这些校长中 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 但是 以一个校长身份 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 一个时代 起到转折作用的 除蔡元培而外 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3 内容 陈独秀 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若舟车之有两轮 我们现在认定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 内容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吴虞四川新繁人 打倒孔家店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好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鲁迅 狂人日记 鲁迅 1881 1936年 思考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要指向孔教 新文化运动时提出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对不对 为什么 这个口号还适不适用于今天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猛烈抨击儒家思想 有利于动摇封建统治基础 反封建 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不适用于今天 在认识上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应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 内容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蒋介石评价胡适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一曰 须言之有物 二曰 不摹仿古人 三曰 须讲求文法 四曰 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 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 不用典 七曰 不讲对仗 八曰 不避俗字俗语 吾所谓 物 约有二事 一 情感 情感者 文学之灵魂 文学而无情感 如人之无魂 木偶而已 行尸走肉而已 二 思想 吾所谓思想 盖兼见地 识力 思想三者而言之 思想之在文学 犹脑筋之在人身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一 要有话说才说话 二 有什么话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就怎么写 三 要说我自己的话 别说别人的话 四 是什么时代的人 说什么时代的话 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 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 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 曰 推倒雕琢的 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 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 推倒陈腐的 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 立城的写实文学 曰 推倒迂晦的 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 通俗的社会文学 今欲革新政治 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4 意义 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促进民众觉醒 推动五四运动 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局限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片面 全面否定 1917年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 无政府主义 泛劳动主义 新村主义 实用主义 基尔特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的讨论 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 隔着纱窗看晓雾 社会主义流派 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 不十分清晰的 正如久壅的水闸 一旦开放 旁流杂出 虽是喷沫鸣溅 究不曾是自定出流的方向 其实一般的社会大半都是如此 瞿秋白 饿乡纪程 七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 背景 十月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影响 2 李大钊 陈独秀的宣传推动 李大钊 李大钊在 庶民的胜利 中写道 须知这种潮流 是只能迎 不可拒的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 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3 三次讨论 传播的特点 传入中国的多种思潮之一 中国的主流思潮学术思想 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与工农大众结合 3 三次讨论 4 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