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编号01使用.doc_第1页
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编号01使用.doc_第2页
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编号01使用.doc_第3页
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编号01使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齐北魏(220-280)三国魏220-266蜀221-263吴222-280西晋266-316十六国304-439学 案 装 订 线 西周前1046-前771年;都镐京武王、幽王东周前770-前256年春秋前770-前476年;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春秋五霸战国前475-前221年;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战国七雄秦朝前221-前207年;都咸阳;始皇帝嬴政西汉前202-公元8年;都长安;汉武帝刘邦楚汉之争前206-前202东汉25-220年;都洛阳;光武帝刘秀新朝9-23年;王莽夺权炎帝、黄帝、蚩尤的传说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蚩尤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禹、桀商朝约前1600-前1046;汤、纣尧、舜、禹的禅让公共推举、首领让贤。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隋朝581-618年;都长安;隋文帝杨坚东魏西魏北周589年东晋317-420陈梁齐宋蒙古1206-1271成吉思汗元朝1271-1368元世祖忽必烈辽:916-1125;契丹族西夏:1038-1227;党项族金:1115-1234;女真族唐朝(618-907年;都长安;唐高祖李渊)五代(907-960年)梁唐晋汉周前后相继南宋1127-1276都临安;宋高宗赵构北宋960-1127年;都东京;宋太祖赵匡胤;亡于金。十国(907-979年)北汉和南方的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清朝1616-1644-1912年;都北京;皇太极、顺治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0、1成立;都北京;毛泽东中华民国1912-1949年;都南京;孙中山明朝1368-1644年;都北京;明太祖朱元璋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使用说明】1.课前根据预习自学勾划标注课本基础知识,并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网络,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之上,认真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引导和探究题目。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重点突破。3.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课上小组合作探讨,解疑答惑;标为C层选做题。4.必须掌握的方法:瞬时记忆法、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方法【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习目标】1.牢记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提高瞬时记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合作探究,材料解读,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3.激情投入,体会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预习自学】基础知识梳理一、夏商政治制度1夏朝: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2商朝: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是个弥漫着 神权色彩的王朝。二、西周政治制度1分封制(1)目的:巩固统治;(2)含义:又称 ,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3)内容: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分封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各诸侯国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4)评价:积极: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领土)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的地位。(臣属关系)诸侯需要对下属进行分封,从而形成了的等级序列。(隶属关系)消极: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当周王室衰微时,容易形成割据。2 宗法制(1)目的:为巩固 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内容:确立了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3)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与 关系是相对的; 森严的社会等级关系。(4)作用:通过血缘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的特权。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和密切地结合在了一起。3 礼乐制(1)含义:。(2)作用:是维护的工具。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具有上古血缘纽带和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特点。问题导引1.回顾初中所学,说一下在王位继承制度以前实行的是什么制度?2.结合西周分封形势图,说一下当时主要分封了哪些诸侯国?3.在中国古代史上,你知道哪个皇帝是作为嫡长子继位的?哪个皇帝不是?4何谓大宗、小宗?怎样理解大小宗是相对的?【我的疑问】【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左传材料三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贬其爵,再不朝者则削其地,三不朝者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四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聘(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材料五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分封对象主要有哪几类?根据材料二所说的,这种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三概括诸侯有何义务?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种关系?(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对后来社会有何影响?(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之间的关系?(6)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你能举出你身边的一些具体的事例吗?【限时自测】(考查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标的题目C层可不做。)1.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所作的封建论的主题可能是A. 王位继承制度 B. 分封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 D. 郡县制度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4.中国人对与父母同辈的称谓非常多,比如“伯伯、叔叔、舅舅、姑妈”等等,这种现象应该受中国古代哪种制度影响最大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礼乐制5.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