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从高考命题情况来看 一切用以增强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 专题微语 高考试题的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 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四大部分的内容 诗歌的表达技巧 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 有单独考查的 也有结合形象 语言和思想感情来考查的 因此 它应该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个层面 一是辨认修辞格 二是说明其表达效果 此类试题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比拟 夸张 借代 双关等 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 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 而不能泛泛而谈 掌握古诗歌中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提高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型一修辞手法 题型解读 典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 注 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 莳 sh 未匝 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典例剖析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 审题指导 题目要求先点明修辞手法 然后再指出这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诗歌的颔联 界定了范围 粗读诗歌 初步了解颔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题指导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答题时可遵循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 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 第二步 指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第三步 分析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 笠 比作头盔 把 蓑 比作铁甲 形象生动 化板滞为飞动 暗示了天气的恶劣 插秧 农事 的繁忙紧张 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对于修辞方法的鉴赏 就是要准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方法是什么 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 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 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以下三点 1 了解重要修辞手法的概念及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夸张 拟人 对比 比喻 借代 对偶等 表现手法不同 表达效果也就不同 对此要全面了解 方法归纳 2 结合诗句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在分析时注意三部曲 点明概念 分析运用 说明效果 在上述题目答案设计中 先要点明 比喻 的修辞手法 再根据诗句具体分析 然后指出表达效果 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3 欣赏诗歌不能离开诗歌整体 因此不要忘了最后要在关键处点明作者的情感态度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题目 舟中二首 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 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 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 舟中起坐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 不尽还家去国情 针对训练 注 宋哲宗绍圣元年 1094 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 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风用壮 表示风力壮猛 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请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三 四句是说风浪迅疾 仿佛万马破空而来 瞬息万变 气势猛烈 有压倒三江五湖之气概 这显然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技巧 答案比喻和夸张 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 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 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 近三年来 表达方式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必考点 尤其是描写和抒情这两种最重要的表达方式 在高考卷中更是屡见不鲜 描写方面 常见的有白描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等 抒情方面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因事缘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借古抒情等 考查形 题型二表达方式 题型解读 式主要有 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有什么作用 诗歌中的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诗歌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是怎样处理的 该考点有时直接设题 有时结合思想感情间接设题 后者在今后的高考中会是考查重点 了解两种常考的表达方式 典例2 2014 安徽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题目 阮郎归西湖春暮 南宋 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番腾 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 絮沾泥 凌波 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典例剖析 注 番腾 同 翻腾 凌波 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 洛神赋 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 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 审题指导 指明赏析的角度 即 点面结合 分析 暮春之景 在点面结合中所处的位置 暗示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问题 答题指导 第一步 先看这首词的整体内容 也就是所谓 面 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总写清明寒食时鲜花凋谢的暮春景色 番腾妆束闹苏堤 则总写人们闹苏堤的场景 第二步 再分析 点 的情况 所谓 点 这里是指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的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而 花褪雨 絮沾泥 正是暮春景色中的一个细节描写 凌波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 是写女子驻足不行 人们陆续叫船 回家 也是点的刻画 这样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步 规范答题 步骤一 明方式 指出诗歌所运用的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等表达方式及特点 步骤二 释运用 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 步骤三 析作用 简析该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 表情达意的作用 答案 香红渐稀 是面的描写 花褪雨 絮沾泥 则是点的刻画 勾勒写意 细节传神 点面结合 相互映衬 以景起情 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明确表达方式种类 结合内容情感分析1 明确表达方式的种类 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 议论 描写 说明 抒情 古代诗歌中常常涉及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 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2 对照内容辨别种类 要了解诗歌的内容 看其语言形式与表达方式的哪个类别相符 再进行确定 方法归纳 3 分析表达作用 指出表达效果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 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以突出形象或情感 抒情则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 好恶 喜怒 哀乐等主观感情 诗歌作者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有时借助其他事物 或景物 间接抒情 在解答此类题目时 我们要注意这两类表达方式的作用 然后将其与诗歌内容 情感相互结合进行分析 并指出运用某种方式所达到的表达效果 如 典例2 中 题干中已经指出从 点面结合 的描写角度进行分析 先要懂得描写的作用 然后指出 面 与 点 的情况 再对其进行分析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马诗二十三首 其五 李贺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南园十三首 其五 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 书生万户侯 针对训练 注 钩 一种弯刀 属于武器 凌烟阁 在长安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 若个 哪个 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 解析 马诗 是通过咏马 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 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 远大抱负以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南园 由两个反问句组成 顿挫激越 而又直抒胸臆 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 答案 马诗 借物抒情 写了一匹骏马渴望驰骋疆场 通过慨叹马的命运写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的感慨 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 南园 直抒胸臆 连用两个反问句 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 痛快淋漓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 广义上的含义等同于表达技巧 而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 主要包括 联想 想象 象征 衬托 用典 对比 托物言志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抑扬结合 以小见大等 题型三表现手法 题型解读 常考的几种表现手法 典例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题目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 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 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 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 散 扬子江头月半斜 典例剖析 注 韦庄 约836 910 字端己 长安杜陵 今陕西西安东南 人 是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 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 身困重围 又为病困 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 吴娃 吴俗谓好女为娃 青娥 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审题指导 指明表现手法 结合全诗分析 答题指导 解题时 第一步 要注意审题 本题赏析的范围是全诗 然后需要弄清表现手法有哪些 第二步 再分析全诗 对照看运用了什么手法 通过分析可知 抓住首联中的 满耳笙歌满眼花 与尾联中的 却愁宴罢青娥散 这类情感明显的句子 不难确定全诗主要采用了衬托 反衬 手法 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 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 规范答题 步骤一 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步骤二 结合诗句说明诗中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步骤三 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衬托 反衬 手法 整首诗重笔浓墨极写阀阅之家穷奢极欲 歌舞夜宴的富贵气象 而主旨却在尾联 诗眼又浓重地点在一个 愁 字上 一 愁 三 满 首尾相应 产生强烈的对比作用 三 满 正是为了反衬出深 愁 把握概念 据 境 作答1 掌握表现手法 运用鉴赏术语 从表现手法来看 主要包括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 怀古伤今 虚实结合 以动衬静 动静结合 以乐景抒哀情 以哀景抒乐情 渲染 烘托 联想 想象 象征 对比 用典等 掌握相关的鉴赏专业术语 鉴赏时说规范的 内行话 就会事半功倍 方法归纳 2 辨明题干问法 品评表达技巧 题干一般以 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来直接提问 其变体是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当然也有综合其他内容 如思想情感 语言等 来考查的 解题时 要特别注意提问的侧重点 如 写景上的特点 不等于 所写景的特点 前者是写法 后者指景色特点 如 典例3 中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 的提问 明确指出鉴赏的范围是全诗 鉴赏对象是 手法 3 扣住表达效果 据 境 准确作答 辨明了诗歌中所用的技巧 就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分析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 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 领悟作者的感情 有针对性地作答 而不能在分析时脱离诗歌的具体语言环境 盲目胡乱作答 导致丢分 4 领悟答题要领 把握答题格式 表现手法类题目答题要领 确认 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 分析 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个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概括 该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传达了怎样的旨趣及运用该手法的效果 答题格式可概括为 揭示手法 分析作用 句意 文意 主旨情感 表达效果 如 典例3 中 答题时 先指出 衬托 手法 然后结合诗句分析 最后概括其情感及表达效果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后面题目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 注 好 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 西湖 指颍州 今安徽阜阳 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针对训练 词的下阕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 抒发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答 解析下阕的景物描写之中有静景 风平浪静 湖面如镜 也有动景 层层涟漪 沙禽惊飞 动静结合 并且以动衬静 描写出了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 表达了词人陶醉于自然胜景 流连忘返的喜悦之情 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 一 二句风平浪静 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 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 静 三 四句写涟漪微起 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 水鸟掠过堤岸飞去 写出了 动 而西湖愈显其幽静 动静相衬 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古代诗歌的结构讲究起承转合 其特点体现在重章叠句 伏笔铺垫 统领全诗 照应过渡 抑扬结合 卒章显志等 对此 高考中多有涉及 经常会就诗歌的开头 中间 结尾 整体结构进行提问 结构方面的技巧主要有卒章显志 以景结情 首尾呼应等 鉴赏诗词中的结构技巧往往提问思路特征或是考查关键诗句的作用 题型四结构 题型解读 掌握几种常见的结构技巧 1 卒章显志 在诗歌的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 点明志向 诗歌的主旨 2 以景结情 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 戛然而止 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 结束诗句 使得诗歌 此时无情胜有情 显得意犹未尽 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 驰骋想象 体味诗歌的意境 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3 以小见大 指以小景传大境界 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典例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十二首 其七 张九龄江南有丹橘 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 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 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 此木岂无阴 典例剖析 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 审题指导 明确方向 开头和结尾在结构上的特点 结合诗句分析 答题指导 第一步 要了解诗歌开头与结尾的技巧 本诗开头两句 诗人以饱满的热情 颂扬丹橘经得起严冬考验 三 四两句 写丹橘的特点 后面六句 是叙事 也是抒情 第二步 结 合内容和思想感情进行分析 最后两句是紧承 运命 两句而来 仍然落到了橘树上 诗人大声疾呼 不要只说种桃李 难道橘树不能供人乘凉吗 很明显 诗人是在为橘树鸣不平 其实也就是在为贤者鸣不平 这是全诗主旨所在 据此可知 开头与结尾是互相照应的 结尾运用反问 卒章显志 第三步 规范表达 第一步 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 第二步 阐述内容的转换 景情的关联 第三步 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 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 开头以橘起 最后两句以橘结 前后呼应 尤其是出人意料的议论性反问 卒章显志 深化了主题 表达了对朝廷听信谗言 邪正不辨的愤慨 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理清结构 规范作答1 掌握结构种类 在起承转合的诗歌结构方面 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 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 常见的主要有开门见山 首尾照应 层层深入 重章叠句 先景后情 卒章显志 意象组合 过渡 铺垫 伏笔等 如上述 典例4 中运用了 首尾照应 和 卒章显志 的结构技巧 方法归纳 2 明确命题角度 考查时 有的是直接就诗歌的整体结构进行设题 有的是对诗歌的局部进行设题 如上述 典例4 还有的是对关键词语或句子在结构方面的作用进行设题 3 规范答题术语 综合答题 答题时的术语要符合结构类题的特点 做到准确规范 如层层深入 就是指诗歌内容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 另外 在分析时还要联系诗歌内容与情感 如上述 典例4 中 答题时就有 开头以橘起 最后两句以橘结 和 表达了对朝廷听信谗言 邪正不辨的愤慨 等句子 体现了诗歌内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针对训练 注 庾开府 鲍参军 指庾信 鲍照 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 江东 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 此处指论诗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 解析 春日忆李白 题目表明 这是一首思念 怀想友人之作 怀念对象是李白 首联概括赞美李白的诗 没人能比得上 豪放飘逸 超凡脱俗 表达作者对李白由衷的钦佩 颔联具体评价李白的诗风 清新 俊逸 颈联写景融情 诗人身居 渭北 李白地处 江东 春天树 给人深茂之感 日暮云 给人郁积之感 虚实结合 于平实景物中融会着对李白深深的思念 怀想之情 尾联抒发相聚的愿望 何时 重与 把作者渴 望早日与朋友相见 重聚 切磋诗艺的愿望表达出来 全诗以赞诗起 以 论文 结 由诗转到人 由人又回到诗 转折过渡 极其自然 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 忆 字 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 结合得水乳交融 答案立足于诗 怀念李白 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 转为对李白的思念 最后以渴望相见 切磋诗艺作结 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金 王寂秋后亭皋 木叶稀 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 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 久忘机 沙鸥相对不惊飞 柳溪父老应怜我 荒却溪南旧钓矶 阅卷现场 因判断不准古诗词表达技巧而失分 注 亭皋 水边的平地 忘机 消除机心 机心 巧诈之心 沙鸥相对不惊飞 白居易诗云 有喜鹊频语 无机鸥不惊 晓云散去山腰瘦 宿雨来时水面肥 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4分 答 现场答案 点评 对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别和用法把握不好 造成对诗句运用比拟的表现手法判断不准确 解题流程 第一步 读诗词 立足整体 初步感知诗词大意 为判定表现手法作准备 整体阅读诗词 把握诗词内容 上阕写景 深秋 落叶已要飘尽 大雁南归 引发思乡之情 并想象家乡之景 下阕抒情 写自己 写家乡之景 阐明了自己不愿做官的心意 第二步 析语句 联系旧知 从诗词意象 内容 情与景等角度入手 判定使用 的表达技巧 抓住题目要求 写山水变化的妙处 分析这两句词中的意象 晓云 山腰 宿雨 水面 准确把握词中的关键词语 瘦 肥 等 分析出该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比拟 第三步 明手法 解释诗句 说明运用这种手法表现的内容 并指出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传达了何种旨趣 起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明确比拟手法后 结合词句具体解说手法的运用 前句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 后句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 可分析出 散去 之 瘦 暗写 晓云 弥漫时的阔 肥 暗写雨前水面的窄 答案 示例 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晓云散去山腰瘦 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 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 宿雨来时水面肥 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 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狭窄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判定表达技巧的类别 如何准确判定一首诗词运用的表达技巧 与考生所构建的表达技巧知识网络有关 还与考生对题目要求的准确把握有关 更与考生掌握的判定表达技巧的方法密切相关 若要准确判断诗词的表达技巧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因题突破 1 掌握常见类型 熟记常用术语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工作 熟悉相关表达技巧的答题角度和术语是解答表达技巧题的前提和关键 古诗词表达技巧种类繁多 角度多样 应认真归纳分类 熟练掌握 2 立足诗词整体 联系思想内容近年来的高考古诗词题目虽然侧重于对具体语句的探究 但局部分析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 只有全面把握诗词的主旨 才能更好地体会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3 审清题目要求 寻求答题启示诗歌的表达技巧丰富多彩 设题角度五花八门 因此必须从题目中寻求答题的切入口 以免答非所问 牛头不对马嘴 有的题目 小角度 设题 切入点 较小 考查的针对性强 题干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 4 把握思考角度 做到十拿九稳 1 从情和景的角度入手情和景的角度是古诗词鉴赏最基本的切入点 从情的角度看 应重点考虑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比如 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 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 或者是托物言志等 从景物的角度看 应重点考虑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以及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例如 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烘托或细节描写 是虚实结合还是动静结合 甚或是白描等 具体做法是迅速再现相关知识并结合诗词内容加以比对 快速排除后留下最明显的作为预备答案 2 从内容角度思考联与联或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古代诗歌两联或两句在内容上常常构成对比或衬托关系 有时是动静结合关系 有时是虚实映衬关系 3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一是要分清主要意象和次要意象 二是要看是否运用烘托 衬托 渲染等表现手法 三是要分析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 看有无运用对比 对照 等表现手法 四是要抓住意象本身的特点 看有无象征意义 主要是咏物诗 5 区别易混的表达技巧 1 借喻和借代借喻的本质是 喻 往往 喻 中有 代 借代的本质是 代 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 不存在 喻 的成分 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 借代则不能 2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指诗人对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情感 表达的思想寄寓景物之中 并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明心迹 人生态度和人生感悟 借景抒情的 情 指热爱 愤怒 赞美 快乐 悲伤等感情 托物言志的 志 指情操 爱好 愿望 要求等人生态度 借景抒情一般要借众多景物来抒情 托物言志一般是聚焦于一个主体事物之中 3 渲染和烘托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 人物的行为 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 形容 修饰 来突出形象 表现中心 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 而从侧面着意刻画 以使所要表现的人 物 事鲜明突出 收到 烘云托月 的艺术效果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 烘托属于侧面描写 这是它们最本质的区别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汉乐府 陌上桑 这里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美貌 但罗敷之美通过行者 少年 耕锄者的反应得到了有力的表现 这样的侧面描写就是烘托 一 修辞手法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别范南伯 宋 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 添得春江 刬地 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 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 芳草渡 想得寻春 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 乱山遮隔无重数 随堂巩固练 注 刬 ch n 地 依旧 还是 南徐 今江苏镇江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词的上阕是如何抒写离别之情的 答 答案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以绵绵春雨和滔滔江水比喻离愁之深远 写弱柳留船 赋予柳枝以人的情感 表现了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 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 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 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 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 谭用之 唐末五代时人 刘琨 晋代人 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 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 为报效国家 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练剑 这首诗第一句 湘上阴云锁梦魂 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这句话在全诗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 答案比拟 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沉重的氛围 同时又烘托了诗人孤舟受阻的怅然愁绪 回答 奠定全诗怅惘基调 亦可 二 表达方式3 2013 广东 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 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 山前水阔暝云低 劳劳 燕子人千里 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 近 卖饧 时 故乡惟有梦相随 夜来折得江头柳 不是苏堤 也皱眉 注 劳劳 遥远 修禊 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卖饧 清明前后卖糖粥 苏堤 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 以柳闻名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答 解析先由下片 故乡惟有梦相随 一句得出这首词表达的感情 思乡之情 然后找出上片写到的意象 楼上笛声 迷蒙山水 千里燕子 雨中梨花 从中分析是如何表现思乡之情的 答案先写因笛声引起思乡之情 奠定思乡的情感基调 然后写眺望故乡而不得 再写眼前之景 燕子觅食 筑巢 雨中梨花 思乡之情 孤苦之愁 油然而生 4 阅读下面两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注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 断肠天 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断肠 销魂 两首咏柳诗中 李诗以柳自喻 曾诗以柳喻人 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 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 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对于前者 要指出李诗以抒情为主 曾诗以议论见长 对于后者 要弄清楚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 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感情 传达诗人怎样的思想 两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空间的正交补空间课件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与充电系统(微课版) 课件 任务2.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认知与更换
- 平面设计师课件
- 平面图行的旋转课件
- 平面向量课件
- 工业安全培训感想课件
- FLT3-IN-32-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吉林公务员真题
- 2024年黄冈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
- 央视地震逃生安全培训课件
- 第4课 科技力量大 第三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 异常处理管理办法
- 2025年东风校招测评题库及答案
- 怎样合理减肥健康教育
- 音乐核心素养培训课件
- 企业营销管理培训课件
- 蘑菇中毒中医处理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高等数学Ⅱ》2025-2026学年期末试卷(A卷)
- 有奖竞猜题目及答案有趣
- 骨科引流管护理
- 脑梗死的中医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