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1年第 4期 s j d T R b 文章编号 1 0 0 0 7 6 9 5 2 0 1 1 0 4 0 2 4 6 0 5 我国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袁 阁臣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甘肃兰州 7 3 0 0 0 0 摘要 着眼于科技论文发展对创新能力与潜力的指示性作用 分别采用标准差和变并系数法 以万人科技论文 量为基础 指标 对其在我 国东 中 西部 间及 区域 内的绝对差异 与相对 差异进行现 状分析 并试 图探析 其形成原 因进 而提 出几 点 启 示 关键词 科技论 文发展 区域差异 标准差 变异 系数 中图分类号 G 3 0 2 文献标识码 A Ana ly z i ng t he Re g io na l Di f f e r e n ce o f De ve lo p m e n t o f Sci e nce an d Te chno l og y Pa p e r s in Ch ina YUAN Ge e h e n Ma n a g e me n t S ch o o l o f L a n z h o u U n i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7 3 0 0 0 0 C h in a Abs t r a ct Fo cu s in g oi l t h e ind ica t in g t un e t io n o f d e v e lo p me nt o f s cie n ce a nd t e ch no lo g y pa pe r s t o in no v a t io n ca p a bilit y a n d inn o v a tio n p o t e ntia l t h is p a pe r a n a ly z e s t h e a b s o lu t e a nd r e la t iv e r e g io na l d iffe r e nce s a mo ng e a s t mid d le a nd we s t r e gio n s in o u r co u n n 7 r e s p e cti v e ly b y t h e me t h o d o f s t a nd a r d e r r o r a n d v a r ia t io n e u e fl e ie nt b a s e d o n t h e p a pe r a mo u n p e r t e n t ho u s a n d p e o p le 3 he n t he p a p m t r ie s t o p e n e t r a t e t he r e a s o n n f d if f me n ce s a nd p ut s hwwa r d a f e w implica t io n s Ke y wor ds d e v e lo p me nt o f s cie nce a n d t e ch n o lo g y pa p e r s r e g io n a l d if1 r e n ce s s t a nd a r d e r r o r va r ia t io n co e f f icie n t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产 出 亦是反应创新 尤 其是知识创新成果的重要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表征 了国家或地区的现实和潜在创新能力 这不仅源于 多数创新成果 均需通过科技论 文进行 表达和推 广 科技论文承载 的内容亦多是科技创新成果 也源于 科技论文中不乏对知识创新成果 的表达 而知识创 新具有原始创新或创新 源头属性 对新知识的重复 应用可能产生一 系列新产 品 新 艺 新服务等应 用创新 因此 对其区域发展差异进行分析有助于 解渎不 区域之间的创新能力 进而窥探我国经济 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的深层机理 为产业结构优化和 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启示 至于区域差异是指 区域问 或区域内在某方 面或某儿方面的不平衡性 为 了探 析我国科技论文不平衡发展 的现状及成因 本文 以 东部 中部和西部t大区域为样本 以 1 9 9 0 2 0 0 7 年间各区域的万人 论文数为基础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 区域差异衡量及指标选取 对区域差异的衡量通 常需 从绝对 与相射差异两 方面进行 本文中 区域科技论文发展的绝 对差异 指区域间人均意义上科技论文发展的非均等化现象 是反应区域问科技论文发展的一种量 的差异 区域 科技论文发展 的相对差异系指 域问人均 意义上的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8一 O 2 修 回日期 2 0 1 0 1 0 1 9 科技论文发展水平变化速度的非均等化 反应 区域 问科技论文发展速度 的差异 同时 区域差异 的衡 量除了区域问差异外 也包括 区域 内差异 亦需从 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方面进行 为了有效反应科技论 文发展水平 我们 以国际 t权威科技论文检索工具 科学引文索引 S C I 工程索引 E 1 和 科技会议录索引 I S T P 收录论文 的万人篇数进行衡量 之所 以选择此三大 索引收录的论文 主要考虑到其在国际上 的被认可 程度 较高的论文质量及创新 含量 以及对科研实力 的标志性意义 而以每万人论文篇数进行衡量主 要是为 r 加大 区域问的可 比性 所用数据主要依据 中国科技统汁年鉴 1 9 9 1 0 0 9 和 中国人口 统计年鉴 1 9 9 1 2 0 0 8 对各省 区的原始统计计 算而成 区域差异的统计方法较 多 我们在此选择标准 差方法和变异系数法分别用 于测定绝对差异和相对 差异 其中标准差主要测量 总体 中各标志值的离散 程度 其公式为 y 一 s L 一 在上式 中 S为标 准差 Y 为 j区的万人论文 数 j 1 2 3 n 为各区万人论文数 的均 袁 阁臣 我国科 技论文发展 的区域差异 分析 2 4 7 值 N为区域个数 S越大 其反应 区域 的绝对差 异就越大 科技论文发 展就愈不平衡 反之则绝对 差异越小 科技论文发展的不平衡程度越小 而变异系数则主要用 于衡量单位不 同或均值差 异很大的样本变异程度 其公式为 一 1 一 式中 为变异系数 Y 为 j区的万人论文数 j 1 2 3 r l Y为各 区万人论文数 的均值 N 为区域个数 越大 所反应 区域的相对差异就越 大 各区问科技论文发展 的速度差异亦越大 反之 则 反 2 我国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间差异分析 比较而言 万人科技论文篇数能 比较直观地显 示各区域 的论文发展水平及绝对差 异 而标准差则 侧重于揭示各 区域科技论文发展相对于平均水平 的 离散程度 而变异系数通过单位均值上 的离散度来 反映科技论文发展 的区域相对差异 2 1 科技 论 文发展 的 区域 间 绝对 差异 分析 通过对 1 9 9 0 2 0 0 7年间我 国东 中 西部万人 科技论文数的统计 我们 发现三大区域存在明显差 异 且这种差异仍在进一步扩大 从具体 时问来看 1 9 9 7年以前 各 区之 间科技论 文 的发展 差异 不是 很 大 尤其是 中部和西部 但此后 区域之 间的水 平差 距急骤拉大 近年来尤甚 如图 1 3 2 5 2 7 l 5 1 一 O 5 n 十 东部 啦 中 一曲一西部 图 1 我 国东 中 西部地区万人论文量 比较 单位 篇 除此之外 通过对二大 区域 万人科技论文数 的 标准差计算 如表 1 可以看出标 准差总体上呈 升态势 这说 明我 国各区域之 间的绝对差异在不 断 扩大 在前期标 准差值 上升较 缓 从 1 9 9 0至 1 9 9 7 年仅 由0 0 7 9 7升到 0 1 5 9 2 但此后上升幅度不断加 大 到 2 0 0 0年 已上 升 到 0 2 6 0 7 再 到 2 0 0 3年 的 0 4 8 7 3 2 0 0 5年 的 0 7 8 4 4 至 2 0 0 7年止 标 准差 值已升至 0 9 1 7 8 可见近 几年来东 中和西部 的科 技论文发展 的绝 对差 异正 大幅增 大 如 图 2 当 然 我们还需从变化速度方 面审视各 区域 间科技论 文发 展差 异 表 1 1 9 9 0 2 0 0 7年 间我 国科技 论 文发展 区域差异 比较 的相关数据 时间 标 准差 变异系数 时问 标准差 变异系数 9 9 0 0 0 79 7 0 8 4 64 1 9 99 0 23 8 2 0 8 0 4 4 1 9 9l 0 07 07 0 8 21 3 2 0 00 0 26 0 7 0 8 41 3 1 9 92 0 0 90 0 0 751 7 20 0l 0 301 4 0 81 85 l9 93 0 0 971 0 771 8 20 02 0 38 6 5 0 8 41 2 1 99 4 0 l091 0 75 47 20 03 0 48 7 3 0 83 01 1 99 5 0 1 20 9 O 79 33 20 04 0 53 4 6 0 7 73l l9 9 6 0 l21 6 0 7 9 6 8 2 0 0 5 0 7 8 4 4 0 7 i2 3 1 99 7 0 1 59 2 0 82 65 20 06 0 8 50 6 0 6 96 0 99 8 0 59 0 0 8 07 0 2 00 7 0 91 7 8 0 6 53 4 资料来源 根据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1 9 9 1 2 0 0 9 r p 人 口统 汁年 图 2我 国 区域 万 人 论 文 数 标 准 差 变 化 趋 势 图 2 2 科技论 文发展的 区域间相对差异分析 由上表 1还 可 见 区域 变 异 系数 从 1 9 9 0年 的 0 8 4 6 4下降到 1 9 9 2年 的 0 7 5 1 7 之后经历 了间断 的升降过程 至 2 0 0 2年其值 0 8 4 1 2与 1 9 9 0年相差 不大 说 明这段时期 区域 间的相对 差异总体 稳定 没有 明显的升降趋势 而在 2 0 0 2年后 区域变异系 数却稳步下 降 从 0 8 4 1 2直降到 2 0 0 7年的 0 6 5 3 4 其时间跨度并不太长 这意味着我 国区域 问的差距 正在缩小 尤其是近几年来缩小趋势 更为明显 为 了更直观地看 出此种走势 我们绘 制 了该期间我国 区域万人科技论文量的变异系数趋势图 如图 3 图 3 我国区域万人科技论 文数变异系数变化趋势 图 2 4 8 袁阁臣 我国科技 沦艾发展 的区域差异分析 3 我国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 内差异分析 大区域内部各省份之间的标准差趋势图 J N 4 除区域间差异外 区域 内部差异也是区域差异 的重要 内容和体 现 在此我 们依然通过对 东 中 西各区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 如表 2 来测度 区域内部 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 表 2 1 9 9 0 2 0 0 7年我 国东 中 西部 科技论文发展的 内部差异比较相关数据 贤料来源 根据 叶 1 l 科技统计 F 1 9 9 1 2 0 0 9 中闯人 统计年 鉴 1 9 91 2 o o 8 髌理 而成 3 1 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 内绝对差异分析 由上表 2可知 我国东 中和西各 区内的标准 差值总体上呈增长趋势 其 中东部 内各省份之 问的 标准差增长 幅度最大 由 1 9 9 0年 的 0 9 6 9 1到 2 0 0 7 年的7 4 7 7 0 远远大于其他 区内各省份之间的标准 差长幅 这说明东部各省份之问科技论 文发展 的绝 对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 且最为明显 而中部 内各 省之间的标准差表现 出平稳增长态 势 这说 明中部 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科技论 文发展的绝对差异稳定性 逐渐扩大 期 问并不曾出现短暂性 间或性的下降 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问的标准差在增 长趋势方 面与中 部相差不大 只是在 2 0 0 0年前更具间断性升降的波 浪型特征 从 1 9 9 0年 的 0 0 4 7 3增长 为 1 5 2年 的 0 0 8 1 7 再下降到 9 9 3年 的 0 0 7 8 0 再 到 1 9 9 4年 的 0 1 0 0 5 1 9 9 6年 的 0 0 9 7 6 1 9 9 9年 的 0 1 6 8 2 但在 2 0 0 0年出现再降之后 往后逐年增长较快 到 2 0 0 7年 已达 到 0 7 7 0 3 此外 由上表 还 可看 出 自 2 0 0 0年 后我 国东 中 西部 内各省份问科技论文发展的绝对差异均在 逐年扩大 尤其足近五年来更为显著 这说 明全 国 各省之间的绝对不平衡正大幅加剧 为 了更直观 了 体现三大地区内部的绝对差异发展 我们绘 制了j 图 4 我 国东 中 西部区域内 万人科技论文量标准差变化趋 势图 3 2 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 内相对差异分析 区域 内相对差异分析需 检视区域 内各省之间的 变异系数 由上表 2可知 东部各省 问的变异系数 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但在 2 0 0 0年前 出现了波浪状起 伏 在其后则持续 下降 这意味着东部各省份间科 技论文发展的相对差异 即其 发展速度差在不断缩 小 而中部地区各省问变异系数在 2 0 0 4年前呈波浪 型下降趋势而在其后则平稳下降 这说 明该地区各 省份之间科技论文发展 的速率 差异处于非平稳缩小 轨道上 前期处于波动中而近几年来缩小趋势明显 与东 中部相 比 西部地区内各省 问的变异系数总 体 上呈 不规则倒 V 型 从 1 9 9 0年 到 1 9 9 6年 变异系数总体 上呈增长态势 除 1 9 9 5年 出现短暂缩 小外 其余年份逐年递增 而 自 1 9 9 6年到 2 0 0 7年 变异系数则呈波浪型下 降趋势 这说 明我 国西部各 省问科技论文发展的相对差异并不规则 以 1 9 9 6年 为分界 之前的相对差异 不断增大 之后各省间相 对差异总体上缩小 但对 比 2 0 0 7年 和 1 9 9 0年其相 对差异却扩大 了 为了更能直 观反应各 区问科技论 文发展的相对差异发展 变化 我们绘制 了研究时段 中三大区域各省问的变异系数趋势图 如图 5 图 5 我 国东 中 西部区域内 万人科技论文量变异 系数变化趋势图 东部 嘴 甲部 西部 袁 阁臣 我同科 技论文发展 的区域 差异 分析 2 4 9 4 科技论文发展 的区域差异成因分析 由以上分析 n J 知我 国科技 论文发 展极不平衡 不仅东 中 西部之问差异显著 日各 区内部不l 司 省份间不平衡现状也较 明显 造成 这种现状的原因 较为复杂 既有发展战略 政 策差异方 面原 因 也 在一定 程度 上取 决于 资源 禀 赋 产 业集 群状 况 的 不同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采用的是 由沿海 向内地 由东及西梯次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 珠 三角 长i 角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 区的率先开放和开发在有 效释放科技资源存量 的同时 也吸引 了国外 的科研 资源 这既培植 了大量新 的科研机构 同时也使地 处东部的高校及其他研发机构获得 了大量创新资源 支持 不仅如此 东部地区开发所形成 的集群战略 通过产 学 研联合进一步加大 了对创新及科研资 源的吸引力 无形 中加大 了资源 向少数 区域聚集 的 态势 锁定 r东部地 区在创造知识 提高优 秀科技 论文产 方面的优势 此外 致力于既打造 区域发展增长极 同时 又加 速技术扩散和转化的科 技政策 以及 旨在催生创新 和促进创新扩散 的创新政策在形成科技论文发展 的 区域差异方面扮演了霞要角色 由于区域 问和区域 内各省份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科技政策 的首 要着眼点一般力促少数区域的优先发展 继 而寄希 望其带动其他区域的平 衡发展 此种政策 内定 的区 域发展次序在引导资源流 向的同时 也 导致 了次 区 域间的差异性政策 进 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 了臣域 内和区域 问在 包括科技论 文发展方 面 的不 平衡度 而创新政策先激发创新再促进其扩散 的逻辑 次序使 其政策着力点 先落 于聚焦优势资 源培植潜 在创新 再促进其区域扩散和平衡 因此 区域 间的不平衡发 展先于其平衡发展 而各区域和省份 间的不同资源禀 赋在我国具有 一 定历史性 更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 中明朗化 人才 资金 甚 至文化底蕴在工业化 过程中都相继 成 为不 同方面生产 函数的 自变量 科技 论文作 为科 技活动 的重要产 J 方面 它对 资金 人 才的需求 以及对社会创新环境 和文化底蕴 的倚 仗造就了其本 身在不同区域 间的差异性发展 r 大 1 为不 同区省在这 几方面的禀赋差别较 大 至于产业集群 由于其越 来越成 为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阵地和平 台 其非均 衡分布在带来创新成果区域化 差异的同时也促进 了 科技论文在 不同区域的差异性 发展 当然 造成科 技论文发展差异 的原 因或许不止于此 这对我们的 进一 步研 究提 出了挑 战 5结论及启示 通过对 l9 9 0 2 0 0 7年期 间我 罔东 中 西部 问 及区域 内各省 间万人科技论文数 的相关统计 我们 发现科技论文发展的区域 间绝对差异呈逐渐扩大趋 势 东部发展水平远高于 中部和西部 而区域问的 相对差异 即发展速度差异在 2 0 0 2年前处 于波动状 态 总体变化不大 而在 此后则表现出明显的缩 小 趋势 也就是说近几年来 区域间的不平衡度正在缩 小 而三大区域内各省之间的绝 对差异总体上均在 扩大 从地 区看东部最 为显著 中 西部平缓扩大 而从时问序 列来看 2 0 0 0年后差 异扩大 趋势更 为明 显 至于区域 内各省 间的相对差异 东 中部总体 上呈波浪型减弱趋势 近几年来减弱趋势 明显 西 部却旱现出不规则倒 V 型 对 比首 尾年份区域 内相对差异并 未减弱 至于此类科技论文发展区域 差异 的形成原 因 在我 们看来 主要来 自区域 战略 政策 资源禀赋及产业集群等方面 不断扩大的科技 论文发展绝对区域差异 不仅 表征 了区省间不同强弱 的创新 能力和潜力 还意味 着区省问经济社会发展 的不 平衡或许正在加剧 因 为科技论文对创新潜力 的指示性作用能折射 出区省 未来经济社会 的发展状况 创新潜能不足将是 区省 在未来新一轮区域竞争 中落后的 内在原因 且 区域 发展过度失衡会 阻碍社会经 济的持续 发展 因此客 观上需要着力培植 我国社会 的整体创新能力 谋求 各区省创新潜 力的平衡发展 科技论文 的不平衡发 展现状及趋势或许 是我们合理分配创新资源 优化 区域创新合作及培养区域特色产业的切入点 而区域问科技论文发展相对差异 的缩小却体现 了东 中 西部之 问在创新能力 和潜力方 面的不平 衡发展速度差距正趋缩小 这在一定程度 上说 明我 国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处于形成之 中 只是收 效并不显著 藉此 我们有理 由期 待和预测在未来 1 0 2 0年中 如果我们能打破行政 区划界限进行创 新资源分配和推动科技 和产业分工 在 更大范 围里 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形成具有 区域特 色的一体化创 新网络 则科 技创新 甚至经济社会 的平 衡较快发 展将有可能实现 另具体而言 东部各省份 问近年来绝 对差异扩 大明显而相对差异稳 步缩小说 明东部先发 省份在创 新能力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方面发展空间依然较大 且带动作用显著 但后进省 份需结合 自身现状积极 参与区域合作 融人创新 网络 吸收先发 省份的辐 射作用 加快 自身创新能力建设 中部 区域 内绝 对 差异逐步扩大而相对差异在 经历小的波动后平稳缩 小 说明中部先发省份 的知 识创新潜力较 大且带动 作用明显 因此东部 区域应 充分利用 中部崛起和 国 家振兴老工业基地 的战略机遇 打造能带动 区域整 体发展的增长极 进而实现各省份创新能力 的全面 提升 而西部地 区绝对差异呈增长态势但相对差异 下转 第 2 5 4页 2 5 4 j 长 华等 企业家创新意识的探索性研 究 高层管理者在企业 的任期 与组织创新呈负相关 高层管理者任期越长 对企业创新越不利 C a r m e n B e a t r iz R a m6 n 2 0 0 5 如果在一 个实施持续战 略 与绩效一贯增长的企业内 经理们有较长的任期 会 阻碍企业创新 而任期较短的经理由于对企业现状有 更少 的承诺 易于 采用 风 险 战略 促 成 企 业创 新 K o b m g D e t ie n n e H e p p a r d 2 0 0 3 本研 究却发现 不同任职时间的企业家创新意识无显著差异 出现这 一 特点的原 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f J j冯正刚 创新意识结构 探 J j 东社会科学 2 0 0 2 J 1 6 2 j李志企业家创造性 与创新 行 为和 企业绩 效 关系 的研究 lD 博士学位论文 西 南大学 2 0 0 8 3 林泽炎 刘理 晖 转型 时期 中国企业家 胜任特 征 的探 索性 研究 J 管理世界 2 0 0 7 1 9 8 1 0 4 4 吴家喜 吴贵生 离层管理者特 质 产 品刨新的天系 基于 民营 企业的实证研究 J 科学学 与科 学技术 管 2 0 0 8 3 1 7 8 一 l8 2 5 赵建英 梁嘉弊 影响企业创新 力的内部生态因 子分析 J j 中 国软科学 2 0 0 6 1 1 1 4 7 1 6 中 国企业 家 捌查系统 课题 企业 创 新 现状 问题 及对 策 2 0 0 1 年 中国企业经营苦成 长与发 展专题调查 报 告 J 经济研 究参考 2 0 0 1 1 5 3 2 5 2 2 3 2 7 7 中国企业 家渊查系统 新使命新 素质新期 望 中国企业家 队伍 成 长与发展 1 5年 调查 综合 报告 上 J 管 世界 2 0 0 8 9 9 0一l0 4 8 C A RM E N C O B E A F R I Z H 1 R A MO N V C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to p ma n a g e me n t t e a n ls a n d in n o v a t iv e ca p a cit y ill co mp a n ie s J T h e J o u r n a l o f Ma n a g e m e n t D e v e l n p m e n t 2 0 0 5 2 4 7 8 6 8 3 7 0 5 9 DAMANPOUR F S Ct lNEl1 ER M 1 h a s e s o f t h e a d o p t io n o t in n o v a t io n in o r g a n iz a t io n s e f l e t s o f e n v ir o n n le n o r g a n i z a t io n a n d t o p ma n a g e r s J B r i t i s h J o u r n a l o f Ma n a g e n l e n t 2 0 0 6 1 7 2 1 5 2 3 6 1 0 D I L I E I L E O T C t l O U G HT ON J D Ma x i mi z i n g o r g a n iz a t i o r m l L e a d e r s h ip ca p a cit y f o r t h e u t u r e t o wa r d a mo d e l o f s e lf le a d e r s h i p in n o v a i o n a n d e l e a t i v i t y J J o u r n a l o f Ma n a g e r i a l P s y ch o l o g y 2 0 0 6 21 1 9 3 7 1 1 j H A L B E S L E B E N J R B N O V I CE V I C M M H A R VE Y M G e t a 1 Awa r e n e s s o f t e mp o r a l c o mp le x it y in le a d e r s h ip n l c r e a t iv it y a n d in n o r a t i o n A co mf e t mm y b a s e d m o d e l J r h e l e a d e r s h i p Q u a r t e r ly 2 0 0 3 1 4 4 3 3 4 5 4 1 2 j 1 4 A MB R I C K D C MA N S O N P A U p p e r e ch e l o n s T h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s a r e fle ct i o n o f i t s t o p ma n a g e r s J A ca d e m y o f M a n a g e m e n t R e v ie w 1 9 8 4 9 1 9 3 2 0 6 1 3 K O B E R G C S D E T I E N N E D R I f E P P A I D K A A n e mp i r i ca l le s t o f e n v ir o n n le n I a l o r g a n iz a t io n a 1 a l1 d p r o ce s s a c t o r s a f f e ct in g in 一 ie n l e n l a l a n d r a d i ca l i n n o v a t i o n J J n u r n a l o f H i g h T e ch n o l o g y Ma n a g e me n t Re s e a r ch 2 0 0 3 1 4 21 4 5 1 4 MA RK W F S ch n n 3 p e t e r o n E n t r e p r e n e u r s a n d I n n o v a t i n n A R e a t 一 p r a i s a l J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t li s t o r y o f E co n o m i c F h o u g h t 1 9 9 8 2 0 5 0 5 5 1 0 1 1 5 MI L L WARI L J F REE MAN H Ro le E x p e ct a t io n s a s C o n s t r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人三力测试题目及答案
- 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2016年1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北京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学习心得(十篇)
- 2025年高中生期末学习总结8篇
- 社区消防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公司招聘合同范本
- 申请房屋抵押合同范本
- JJF(滇) 32-2024 医用水平旋转仪校准规范
- 课堂评价课件
- 解除共管账户协议书
- 心胸外科麻醉管理
- 医工交叉培养提升医疗人才的综合能力
-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基础》课件 第1-3章 初识鸿蒙、ArkTS(上)、ArkTS(下)
- 以诺书999中英对照
- 2025年医院血透室人员培训计划
- 《消防员心理素质培养》课件
- 中学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培训
- (2025)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