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游褒禅山记 1 识作者王安石 1021年 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 号半山 封荆国公 临川人 今江西省抚州市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思想家 改革家 官至宰相 主张改革变法 熙宁九年罢相后 隐居 病死于江宁 今江苏南京市 钟山 谥号 文 又称 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 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 被列宁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与 韩愈 欧阳修 苏洵 苏辙 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诗作 元日 梅花 等最为著名 有 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等存世 文学家王文公柳宗元苏轼 2 明背景这篇文章是作者在宋仁宗 赵祯 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 当年4月 王安石从舒州 今安徽潜山县 通判任上辞职 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 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 以及游山经过 并以此为喻 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 成就一番事业 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 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 在研究学问上要 深思而慎取 我们知道 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 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 积贫积弱 的局面 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但他也认识到 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 必将遇到重重阻碍 要成功 志 力 物 缺一不可 但 物 与 力 不可强求 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 我们能做的只有 尽吾志 尽吾志 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 也是他文章应 有补于世 以适用为本 思想的具体体现 1 zh n 2 mi 3 y o 4 hu 5 u 6 hu 7 u 8 ji 9 sh 5 解词义 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 而卒葬之 3 有碑仆道 4 问其深 5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 筑舍居住 2 死 3 倾倒 4 探究 追究 5 懈怠 6 有怠而欲出者 7 遂与之俱出 8 则或咎其欲出者 9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6 走到尽头 7 一起 一同 8 责怪 9 尽兴 10 平坦 6 辨用法 1 其 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 1 代词 它的 代华山 代词 那 代词 那个 代词 它 代词 它的 代仆碑 代词 它上面 代词 它的 代华山 代词 代上文 有穴窈然 的 穴 译作 那个洞 代词 代 好游者 译作 那些 代词 译作 那些 代词 它的 代后洞代词 指代后洞 译作 那 代词 那些 2 以 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方是时 余之力尚足以入 连词 因 由于 连词 因 由于 连词 相当于 而 表修饰关系 介词 靠 用来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 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无物以相之 余于仆碑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连词 因 由于 连词 相当于 而 表并列 连词 相当于 而 表承接 连词 用来 连词 因 由于 3 而 而卒葬之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 来而记之者已少 连词 表承接关系 连词 可是 连词 表并列关系 并且 连词 表并列关系 并且 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连词 表递进关系 而且 连词 表转折关系 但是 连词 表并列关系 可不译 连词 表转折关系 却 连词 表并列关系 并且 4 然 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 来而记之者已少 助词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连词 但是 5 焉 于是余有叹焉 而人之所罕至焉 然力足以至焉 6 且不出 火且尽 5 兼词 于之 语气助词 表停顿 代词 那里 6 副词 将要 7 识通假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 安上纯父 8 分古今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今义 2 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古义 今义 7 父 皆通 甫 8 1 古义 十分之一 今义 数词 2 古义 不平常 今义 用作表程度的副词 十分 很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今义 5 于是余有叹焉古义 今义 3 古义 泛指求学的人 指读书人 今义 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 古义 是代词 所 与介词 以 结合 相当于 的原因 今义 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 古义 于 介词 对 是 代词 这件事 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 合用为一个连词 9 判活用 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 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3 有泉侧出 4 入之甚寒 问其深 5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1 舍 名词用作动词 筑舍定居 2 名 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3 侧 名词用作状语 从旁边 4 深 形容词用作名词 深度 5 穷 形容词用作动词 走到尽头 6 火尚足以明也 7 往往有得 8 常在于险远 9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10 则其见愈奇 11 则其至又加少矣 6 明 形容词用作动词 照明 7 得 动词用作名词 收获 心得 8 险远 形容词用作名词 险峻僻远的地方 9 谬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错误 传 动词用作名词 流传的文字 名 名词用作动词 识其本名 10 见 动词用作名词 见到的景象 11 至 动词用作名词 到达的人 10 析句式 1 而卒葬之 2 有碑仆道 3 火尚足以明也 4 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5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 省略句 葬 后省略 于 2 省略句 仆 后省略 于 3 省略句 以 后省略 之 4 省略句 随 后省略 之 5 省略句 以 后省略 之 6 然力足以至焉 7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8 所谓华阳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9 今言 华 如 华实 之 华 者 盖音谬也 10 此余之所得也 6 省略句 焉 后省略 而不至 7 判断句 者 也 表示判断 8 判断句 者 也 表示判断 9 判断句 者 也 表示判断 10 判断句 也 表示判断 11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2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3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14 其孰能讥之乎 15 何可胜道也哉 11 判断句 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12 介宾短语后置句 13 介宾短语后置句 14 文言固定句式 难道 吗 15 文言固定句式 哪里 呢 11 积名句 1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2 夫夷以近 则至者少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3 而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4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1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 则游者众险以远 3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2 通语篇 1 游褒禅山记 全文五段 前两段是记游 记叙 和 的过程 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 的议论 最后一段 补叙同游者的情况 2 第1段紧扣题目 说明 的由来 以及辨释 花山 之 花 乃 华实 之 华 的误读 记叙的景物由 到 再到 反映了游览的行踪 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 1 褒禅山的来历登山游赏治学 2 褒禅山命名禅院华山洞仆碑 3 第2段则全是记游 先略述了华山 与 的概况 突出它们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 前洞是宾 后洞是主 后洞多自然美妙之境 而这种景色都在 之处 即 但是走到半途 却因听了怠倦者的话 怕火把烧尽 而退出洞来 事后悔恨万分 因为当时自己 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 却未能极尽游赏之乐 一个 字既概括了作者的心情 也引出了下文的议论 3 前洞后洞险远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悔 4 第3段集中抒发了自己未能深入后洞的 这是全文的重心 也是作者思想意念之所在 一句承上启下 自然地转入议论 作者先借托古人 说他们观察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有所得 是因为他们能坚持不懈地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索 所以没有探索不到之处 以古喻今 因为 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要看到这种奇景异观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又 而在这三个条件中 是最根本的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即使未达到目的 也可以于己无悔 不为人讥 这便是作者游览华山的心得体会 它具有十分丰富 深刻的思想内涵 4 感想和体会于是余有叹焉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志 5 第4段 与第1段仆碑文字和读音问题相照应 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 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 触目伤怀 产生无限感慨 作者从个别问题提升到对普遍现象的认识 因而提出 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 深思而慎取 正是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 第5段 交代同游者的籍贯 姓名和作记时间 从而收束全文 5 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 作者通过记叙游览褒禅山 进而议论抒发了感想 无论治学处事 都首先要有 才能无讥无悔 同时还应该有 的态度 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 今天我们也强调立志 我们所说的 志 和王安石所说的 志 具体内容虽然不同 但 尽吾志 的精神 深思慎取 的态度 仍有借鉴意义 6 百折不挠的意志深思而慎取 13 译原文游褒禅山记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而卒葬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 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 曰 花山 今言 华 如 华实 之 华 者 盖音谬也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 死后葬在那里 因为这个缘故 后人就称此山为 褒禅 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 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 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 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得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 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 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 模糊不清了 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 花山 的字样 现在将 华 读为 华实 的 华 大概是读音上的错误 原文 其下平旷 有泉侧出 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 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 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 曰 不出 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 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 余之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 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 在这里游览 题记的人很多 叫做 前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 有个洞穴 一派幽深的样子 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 询问它的深度 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 这是人们所说的 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 进去越深 前进越困难 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个怠惰而想退出的伙伴说 再不出去 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 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 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 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 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 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 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在这时 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 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 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 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 而未能尽享游洞的乐趣 以下翻译部分省略 1 问题导读 1 作者为什么要写 仆道 石碑上文字 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 曰 花山 答 作者写 其文漫灭 的 仆碑 上 独其为文犹可识 曰 花山 说明今人称褒禅山为 华山 是错误的 也为后文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提供事实根据 2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比较前洞和后洞的 这样的比较目的是什么 答 作者从洞的位置 距离 环境的危险程度 游人的多寡几个方面对前洞和后洞进行了比较 比较的目的之一是为自己游后洞的经历作铺垫 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后文的议论张本 使自己的观点有根据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 作者出洞时 说自己 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有什么作用 答 作者听信别人懈怠之话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 来而记之者已少 本来就有后悔之意 再加上有力气 火把还可以照明 却失去了观赏洞中更深处 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的机会 那后悔的程度就更强烈了 为后文关于 志 力 物 尤其是 志 在成功中作用的论述作了事实准备 4 作者认为要达到 非常之观 必须具备 志 力 物 三个条件 那么作者认为 志 力 物 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 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 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 但力量不足也不行 尽管志向坚定 力量充足 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 如果没有外物相助 也不能至 既强调了 力 与 物 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 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又强调了 志 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 强调只要尽己之志 虽然不能达到目的 亦可 无悔 无讥 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 又是治学处事之理 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5 作者为何由 仆碑 而 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呢 仆碑 和 古书 有什么关系 答 作者并不只想就 仆碑 上的文字进行议论 而是想议论人们对所有 不存 的 古书 上知识的误传而带来的危害 从而得出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的结论 因此作者自然由 仆碑 过渡到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仆碑 和 古书 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是点和面的关系 是 斑 和 豹 的关系 6 作者最后交代同游人的姓名籍贯 是不是赘语呢 答 有两个好处 一是与前文记游中的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有怠而欲出者 曰 不出 火且尽 的内容相呼应 二是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理论上的说服力 2 结构图解 游褒禅山记 3 写法赏析 1 因事说理 叙议结合 本文前面记游山 后面谈道理 因事见理 前面的事和后面的理紧密相扣 把深刻抽象的道理谈得具体生动 浅显易懂 文章一开始介绍褒禅山时 就特别说明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记仆碑情况又突出 花山 二字 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记游山 不记别的 只记游山洞 前洞略写 指出路近 地平 游者众 为后面议论作铺垫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后洞详写 突出路远 奇险 深寒 游者少 和前洞对比 并交代退出情况 为后文议论作了有力的铺垫 前面记游山 处处和后面的体会有关 后面写体会 处处紧扣游山的经历 前后呼应 紧密结合 2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 有志 尽吾志 的观点 另外也涉及 深思而慎取 的观点 文章的选材 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 紧扣这两个观点 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 实际上是深思熟虑 刻意安排的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 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 其余从略 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 记游后洞经过颇详 记前洞和后洞概况 又前洞略 后洞详 记游后洞 又写经过略 补叙经过 写心情之 悔 详 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 也有侧重 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 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 议游华山洞的心得 又议 志 较详 议 力 物 从略 3 文笔简洁 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 除为说理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子产品销售代理合同
- 2025年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合同范本
- 三大行书及其特点
- 2025年专利技术许可合同范本
- 2025年深度剖析合同履行争议案例
- 风电行业2025年技术创新在风电场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报告
- 社区安保服务终止合同及公共秩序维护协议
- 2025年四川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样本格式
- 2024-2025年新能源储能行业储能电站项目施工与验收标准分析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签名技术规范2025年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报告
- 音标有趣教学课件
- 重症科健康宣教专题
- 软件升级与迭代更新协议说明
- (高清版)DB34∕T 5225-2025 风景名胜区拟建项目对景观及生态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2025)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乡村医生法律法规知识
- 净菜加工培训
- 2025年福建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
- 骨科VTE管理制度
- 医院运送现场管理制度
- GB/T 45653-2025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