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讲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文艺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一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易错扫描 1 东汉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 并非发明造纸术 因为在西汉前期 中国就已经有了纸 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经验的基础上 制成植物纤维纸 它对于纸的使用与推广具有关键性意义 2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但不能就此说明其作用不大 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 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 才能发挥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社会环境的状况不同会对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产生不同影响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迅速发展 但二者并不等同 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 而西方的则是近代科技 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 政治上 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经济上 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 开放性 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 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继承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 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 教育基础和科技工作者的贡献 3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 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1 汉字与书法艺术 1 汉字 六千多年前 中国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 称为 图画文字 至商朝 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此后 汉字按照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的脉络演变 发展 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其演变的总趋势是 由繁到简 二 汉字的起源 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a 两个阶段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 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由隶书衍生出来的楷书 行书 草书 通过众多书法家的努力实践 臻于成熟 从此 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 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b 三大书体及其代表人物 楷书 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 具有 实用价值 代表人物有钟繇 王羲之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等 2 书法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行书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既有审美价值 又具实用价值 雅俗共赏 代表人物有王羲之 颜真卿 苏轼等 草书 笔画简约 勾连不断 线条流畅纵情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代表人物有王羲之 王献之 张旭 怀素等 2 笔墨丹青中国画 1 彩陶画 鹳鱼石斧图 是中国远古时代绘画艺术的杰作 留存至今的战国帛画 人物龙凤图 人物驭龙图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2 东晋 顾恺之留下了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等传世佳作 提出 以形写神 画人物要注意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3 隋唐时期 印度 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传入中国 出现了 游春图 步辇图 送子天王图 等优秀作品 代表人物有展子虔 阎立本 吴道子 敦煌壁画盛极一时 4 两宋时期 宫廷画最为活跃 画学兴起 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代表作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5 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的文人画的成就最为突出 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 讲究 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代表作有 墨梅图 牡丹蕉石图 墨兰图 等 易错扫描 1 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只能说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2 对秦朝 书同文 而言 政治上的统一既是其原因 也是 其结果 3 中国 文人画 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三 文学成就 1 从 诗经 到唐诗 1 诗经 春秋末年经孔子整理编订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 楚辞 战国时期 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诗歌体裁 其抒情长诗 离骚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 情怀 3 汉赋 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西汉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 二京赋 都是汉赋中的佳作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4 唐诗 唐朝时 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a 原因 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 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b 概况 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赢得了 诗仙 的美誉 杜甫以现实主义的 诗史 被誉为 诗圣 中唐的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 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2 宋词和元曲 1 宋词 词出现于唐代 到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故称宋词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a 繁盛原因 词的句子长短不齐 更便于抒发感情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b 概况 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 李清照 豪放派的苏轼 辛弃疾等 2 元曲 宋代兴起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散曲 到元代其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与元杂剧一起 合称为元曲 其中以关汉卿 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3 明清小说 1 背景 明清时期 一方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 另一方面 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 手工业 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扩大 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和 红楼梦 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3 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志异 和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 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易错扫描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不只是长篇小说 也有唐代的传奇小说 宋代的话本小说 还有短篇小说 归纳总结 宋词 元曲繁荣的原因 1 经济因素 城市手工业 商业经济的繁荣 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2 阶级因素 市民阶层扩大 要求丰富娱乐生活 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3 政治因素 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4 其他因素 科举制的推动 社会的变迁等 思维拓展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从汉赋 唐诗 宋词到明清小说 语言由辞藻华丽 对仗工整 句式严整的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文言文到句式活泼 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 四 京剧 1 乾隆末年 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 风行一时 2 道光年间 湖北汉剧艺人进京 参加徽班的演出 形成 徽汉合流 的局面 并兼收其他民间曲调形成京剧 3 同治 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 涌现出程长庚 谭鑫培等号称 同光十三绝 的著名艺人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4 清朝时期 京剧由北京走向全国 民国以来 它又逐步走向世界 易错扫描 1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 而不是京剧的形成 2 不能认为京剧是北京本土剧 很大程度上 京剧是徽剧 汉剧融合的结果 3 京剧是国粹 并非指其与中国其他剧种相比较是较好的 更广泛的是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一种浓缩 它被传播到世界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 因而 从一定意义上说 京剧代表了中国的戏曲艺术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归纳总结 文学艺术与政治 经济的关系 分析某一时期的文化 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 经济因素 当时的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2 政治因素 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国家是否统一 政治是否清明 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和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 文化发展的因素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1 爆炸 声如雷霆 震城土皆崩 烟气涨天 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 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 商周b 春秋战国c 唐末宋初d 元末明初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 此题考查的是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的时间 唐末宋初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改变了人类的作战方式 答案 c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2 水涌山叠 年少周郎何处也 不觉的灰飞烟灭 可怜黄盖转伤嗟 破曹的樯橹一时绝 鏖兵的江水犹然热 好教我情惨切 这也不是江水 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 a 元曲赏析 b 全汉赋 c 全唐诗 d 宋词欣赏 解析 元曲多大量使用白话 方言等 通俗易懂 答案 a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3 基础再现 下列为我国不同时期的书法名帖 就书法风格来看 明显与另外三幅作品不同的是 abcd 解析 从书法风格上看 a b c三项都属于草书 d项是楷书 答案 d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一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有何不同 其原因有哪些 1 发展不同的表现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2 原因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 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称赞道 中国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 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然而 无论是相对于欧洲还是相对于以往 16世纪以后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滞后 许多学者认为 没落的专制制度直接导致了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践经验 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因此 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 而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 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 医学 地理学 天文历算之学等有较突出的成就 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科学技术在13世纪之前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但在16世纪以后却逐渐落后于西方 材料二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践经验 强调实用技术的特点 两则材料共同印证了中国科技由先进到落后的转变及其原因 材料二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又一特点 是比较重视总结实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思维拓展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 与中国传统农业 手工业 商业以及长期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如下图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知能拓展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 在科技内容上 应用性强 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 在研究方 法上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 缺少实验 3 在科技使用上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 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 从分布上看 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 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 从成就上看 全面繁荣 多项成就领先世界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温馨提示 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科技发展受政治 经济 教育 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进步 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当时的 社会环境 二 中国绘画有哪些基本特征 1 从演变背景看 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 是隋唐盛世的缩影 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反映了商业发达 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2 从画家角度看 文人画家增多 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 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 从绘画风格看 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 文人画注重写意 融诗 书 画 印为一体 4 从绘画功能看 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 到宋代 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 绘画成为商品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材料一在绘画上 徐渭以写意花卉为主题 常在作品中借题发挥 抒发胸中的愤懑和块垒 其笔下花卉 都具有思想深刻的喻意性和表现性 他 不求形似求生韵 情胜于景 意胜于形 运笔纵恣 淋漓酣畅 使生动的笔墨韵味与内在思想情感合而为一 传世作品有 墨葡萄图 黄甲图 牡丹蕉石图 等 材料二现代画家兼理论家陈师曾指出 何谓文人画 即 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 含有文人之趣味 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的功夫 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次之所谓文人画 文人画之要素 第一人品 第二学问 第三才情 第四思想 具此四者 乃能完善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材料一体现了徐渭写意画 不求形似求生韵 的艺术特色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绘画探求人品 学问 才情和思想的辩证统一 两则材料共同印证了中国古代文人画不断增多 画家素养不断提升的特点 辨析比较 中西绘画的差异 1 功能不同 西方画重写实 功利 中国画在魏晋以后重写意 非功利 2 技巧不 同 西方画注意定点透视 重视物象 着重刻画 追求色彩的表现力 中国画不求形似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以墨代彩 表现手法灵活 以自娱自乐为绘画目的 以自我表现为创作原则 融诗 书 画 印于一体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一 选择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1 基础再现 1990年 甘肃敦煌甜水井汉代悬泉遗址发现的10块有字纸片中 有西汉纸9件 晋纸1件 为文书残片和药方 根据同时出土的简牍和地层 这些有字古纸片从汉武帝 昭帝开始 经过宣 元 成帝至东汉初及晋 下列对这则材料的解读 正确的是 a 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 b 蔡伦改进造纸术失去了意义 c 造纸术在西汉就外传了 d 考古发现的可信度不高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解析 作为重大的考古发现 这些古纸片的出土 把我国造纸术的出现时间提前至西汉 答案 a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2 基础再现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 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 替宗教改革开路 的发明是 a 指南针b 火药c 针灸疗法d 印刷术 解析 印刷术的西传方便了新教思想的传播 替宗教改革开路 答案 d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3 基础再现 视角拓展 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赞为 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 以下能够证明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 火药的发明 c 纸的发明d 指南针的发明 解析 火药是中国古代道教的炼丹家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偶然发明的 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其科学的一面 故选b项 答案 b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4 基础再现 视角拓展 他们向来主张 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 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这主要表明的是 a 儒家主张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b 儒家认为人与社会 自然不可分离 c 中国古代不重视人自身和科学研究 d 中国古代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手 而不是从自然科技方面进行 正是因为持此看法与主张 导致他们反对对自然科学进行研究和探索 这是在以儒家为正统思想的古代中国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儒家认为研究人类社会应该从人本身着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5 基础再现 诗经 描写的对象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 军事战争 宴飨朝会 政治变革 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 屯戍徭役 婚丧嫁娶 娱乐游观 是后人研究先秦的宝贵资料 这反映了 诗经 的特点是 a 反映现实b 浪漫洒脱 c 雅俗共赏d 通俗易懂 解析 诗经 里描写的对象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能够成为后人研究的资料 说明它反映了社会现实 答案 a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6 基础再现 视角拓展 司马迁在 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 中写道 相如赋 其要归引 君王 之节俭 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司马迁的话主要说明司马相如的赋 a 表现汉代大一统的文化气度 b 辞藻华丽 手法夸张 c 受 诗经 的影响比较明显 d 讽喻教化 批评时政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答案 d 解析 司马迁的这句话肯定了 诗经 的讽谏作用 认为司马相如的赋和 诗经 一样发挥了讽喻功能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7 基础再现 视角拓展 下列作品能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 a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b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c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d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意识 故均可排除 b项反映了国都沦丧 城池陷落 虽然山河依旧 但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的情景 体现的是诗人遭遇安史之乱的凄凉心境 符合题意要求 故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b 解析 a项体现的是诗人 杀敌立功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c d两项都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因此均无法体现忧患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8 基础再现 视角拓展 初刻拍案惊奇 卷二十二 那时有一个极大商客 先前领了他几万银子 到京都做生意 去了几年 久无音信 直到乾符初年 郭七郎在家 想着这主本钱没着落 他是大商 料无失所 可惜没个人往京去一讨 小说反映出明代 a 商品经济繁荣b 市民阶层扩大 c 封建制度衰落d 资本主义发展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 商客 几万银子 做生意 本钱 大商 等体现了这部小说写作时商业的繁荣程度 b c d三项在材料中都未能反映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9 基础再现 视角拓展 历代名画记 中谈论古文字 图画的起源时说 是时也 书 画同体而未分 象制肇创而犹略 无以传其意 故有书 无以见其形 故有画 下列有关汉字与图画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汉字就是原始的图画 b 汉字与图画功能不同 c 汉字一直未脱离图画 d 汉字与图画功能相同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图画各自有不同的社会功能 汉字表意 图画表形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看 最早的汉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 汉字和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10 基础再现 视角拓展 下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 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 也不画土 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 从创作风格看 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a 注重写实 富有生活气息 b 以形写神 形态逼真 c 意在笔先 趣在法外 d 工笔重彩 色彩绚丽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解析 元明清时期 士大夫文人画盛行 强调表现个性 讲究借物抒情 解题的关键要注意材料信息 南宋遗民郑所南 表明画作创作的时间是元代 不写元代年号 表达了对元朝统治的不满 不画土 正是画家失去家国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 故此画不是景物写实 意境 情感是在画外 从而判断出是文人画 故排除a b两项 士大夫文人画清新淡雅 追求意蕴神趣 非工笔重彩 故d项错误 答案 c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11 基础再现 视角拓展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 绚丽多姿 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 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 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同光十三绝 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a b c d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解析 隶书具有雄放洒脱 浑厚深沉的特点 而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的是草书 故 错误 答案 b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12 视角拓展 高度提升 东汉的画像砖中 即有反映渔猎 收获 盐井 百戏的早期风俗的美术作品 从宋代开始 风俗画之制作蔚然成风 不仅把宋代风俗人情 衣冠服制流传于后世 而绘画作者亦皆艺坛名家 显然这与宋代大量市民的社会需要有关 这表明 a 东汉是我国风俗画创作高峰 b 宋风俗画风行反映商品经济发展 c 两宋时期的宫廷画最为活跃 d 风俗画集书法和绘画为一体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解析 材料认为 东汉时期已经出现风俗画 但是风俗画的制作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是在宋代 大量的风俗画出现 与宋代社会市民的需要有关 这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b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13 基础再现 能力综合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 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二农业的产生 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 农耕文明长 二 非选择题 第13题20分 第14题20分 共40分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14世纪后 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 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 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面向世界 注重实践的精神 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 生产经验的积累 技术能力的提高 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通史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西 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 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 因为后来失去了那种能力 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 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 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孙中山选集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 并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原因 8分 2 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孙中山说的 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 四大发明 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6分 材料三中国发明了指南针 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 3 材料三中孙中山对 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 的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 为什么 6分 第十二单元第28讲 答案 1 变化 3 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 15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2分 原因 领先是因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 落后是因为十四五世纪以后 欧洲资本主义兴起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6分 2 中国的四大发明使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6分 3 不正确 2分 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正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让加工机床合同范本
- 配音中介佣金合同范本
- 活动模板拍摄合同范本
- 美团不签合同只签协议
- 门面空地出租合同范本
- 酒吧工具转让合同范本
- 通信光缆采购合同范本
- 配音兼职协议合同模板
- 线上产品定金合同范本
- 研究合同协议模板模板
- 央视春晚活动策划
- 全职妈妈工作简历模板
- 网络安全面试题库及答案
- 老年人骨折病人的护理
- GB/T 45266-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导则羽绒制品
- 第1单元 混合运算(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 课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3版):导论
- 202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矿业工程管理与实物》真题及答案
- 消毒供应室课件
-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工程地质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员工音乐培训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