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返回目录 单元考情实录 返回目录 单元考情实录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考点互动探究 综合能力提升 基础自主梳理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 内力作用1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 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 表现形式 1 地壳运动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可以将其分为 和 两种类型 2 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的温度 压力下发生变质 一般发生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 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返回目录 基础自主梳理 内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地壳深处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3 结果 形成大陆与洋底 山脉与盆地等 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二 外力作用1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 返回目录 基础自主梳理 高低不平 太阳辐射能 2 表现形式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崩解和破碎 侵蚀地貌 风 流水 冰川 堆积 3 结果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4 内 外力作用关系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 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 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平缓 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 地表形态塑造过程存在的基础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变质岩和沉积岩的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相互转化 2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1 过程 岩浆 岩石 新岩浆图12 1 2 意义 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 之中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循环转化 3 岩石圈物质循环在地表留下的痕迹 山系和盆地 以及流水 冰川 风成地貌等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探究点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例1图12 2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判断图中 四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图12 2a b c d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解析 d 为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为断层 岩体发生了破裂 且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为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 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探究点二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例2 2013 福建卷 图12 3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 完成 1 2 题 图12 3 1 该沙丘位于 a 冲积扇b 洪积平原c 三角洲d 河漫滩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2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图12 4a b c d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解析 1 d 2 c第 1 题 注意审题干中 中游宽谷 的关键信息 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 而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 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 因此 排除a b c项 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是受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爬升沙丘来源于流水输沙 中游河谷的输沙量大 在枯水期河流水位下降 河漫滩大面积出露 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的强风地段 大量沙质物在风力作用下向岸边推移 形成岸边山坡上的沙丘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第 2 题 由题干 爬升 可知 沙丘前行方向与外力作用的方向一致 排除 沙丘的形成主要受风力作用的影响 结合沙漠地区流动沙丘形成的有关知识来分析 沙粒在风的吹送下沿迎风坡向上运动 在顶部附近堆积后在背风坡滑落 沙丘体两侧不对称 迎风坡凸出而平缓 背风坡凹进而陡峭 据此可知c项正确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探究点三岩石的分类和相互转化1 岩石的分类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2 理解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时 要把握以下几点 1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不可能由其他类岩石转化而来 2 岩浆岩 沉积岩可转化为变质岩 变质岩也可能重新变质 3 岩浆岩 变质岩可以转化为沉积岩 沉积岩受外力作用变为碎屑物质在低处沉积后固结成岩可重新成为新的沉积岩 4 各类岩石均可重熔成为岩浆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例3读图12 5 完成下列问题 图12 5图中体现出的地理过程是 a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b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c 岩浆的冷却凝固过程d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解析 b从图中可以看出 与岩浆接触部分的石灰岩在一定的温度 压力条件下 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 考点互动探究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典图判读4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典例精析2010年8月 中国丹霞 被正式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图12 6中 图 a 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 图 b 为地质循环示意图 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 看去似赤城层层 云霞片片 古人取其 色如渥丹 灿若明霞 之意 称之为丹霞山 读图 回答 1 2 题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a b 图12 6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1 图 a 所示的岩石类型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 b 中的 a b c d 2 根据图 b 推断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b 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和生物化石c 丙类岩石能形成岩浆岩d 属于内力作用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方法技巧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首先要了解题目所给的条件 明确过程示意图要表达的主题 其次要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 理清逻辑关系 有的过程示意图中有许多方框空着 需要补全才能符合逻辑关系 判读这类图 先要在头脑中回想相关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 再根据图中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 从最简单 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 找出突破点 理顺关系 完成各框后 再利用所掌握的概念 原理 规律等将所有方框和箭头验证一遍 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判断关联图 不能陷入 迷宫 而应立足高处 居高临下 从整体 宏观的角度来理清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应用提升读图12 7 其中左图表示岩石圈循环 右图表示水循环 表示三大类岩石 甲 乙 丙 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 箭头a b c d e为岩石循环与水循环相互作用的环节 据此回答 1 2 题 图12 7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1 中 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 正确的是 a 海陆间循环与海上内循环b 海陆间循环与陆地内循环c 陆地内循环与海陆间循环d 陆地内循环与海上内循环 2 若丙为海水蒸发 则a b d e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a a 四川盆地多夜雨b b 沙丘的形成c e 水滴石穿d d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解析 1 c 2 c第 1 题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不可能由其他类岩石转化而来 指向岩浆岩的只能有一个箭头 为岩浆岩 进而推知 为变质岩 为沉积岩 为岩浆 沉积岩的形成与水循环关系密切 第 2 题 由丙为海水蒸发可知 乙为水汽输送 甲为陆地降水 丁为径流输送 四川盆地多夜雨与c环节有关 沙丘是风力作用的结果 与径流输送无关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流水沉积作用所致 与b的含义相符 水滴石穿是由于降水的重力侵蚀所致 与e含义相符 综合能力提升 第12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返回目录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考点互动探究 综合能力提升 基础自主梳理 一 褶皱山 断块山与火山1 褶皱山 1 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 岩层会发生 产生一系列的 叫作褶皱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 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塑性变形 波状弯曲 褶曲 2 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褶曲分为 图13 1中的a c 和 图13 1中的b d 图13 1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背斜 向斜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向上拱起 老 新 向下弯曲 新 老 3 板块运动与褶皱山系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a b c d e 和f 和若干小板块 图13 2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板块运动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裂谷 海洋 褶皱山系 海沟 2 断块山 1 断层的形成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 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 岩体就会 岩体发生破裂后 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 就形成了断层 2 断层与地表形态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破裂 位移 3 火山 1 岩浆喷发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的线性裂隙流出 多见于大洋中脊的裂谷中 陆上往往形成宽广的 中心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 往往形成 2 火山构造 a c 图13 3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熔岩高原 火山 火山口 火山锥 火山通道 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 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 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 上部坡度较大 下部坡度较缓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二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 对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 在山地地区 人们常优先建造成本低 难度较小的 其次才是铁路 2 对线路分布的影响在山地地区 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 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 对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 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公路 相对和缓 三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按照成因 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 内力或外力 作用有关 1 河流侵蚀地貌 1 概念 河流侵蚀地貌是指河流在流动过程中 破坏并搬运地表的物质而形成的地貌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外力 2 河谷的演变阶段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v 侵蚀 堆积 u 2 河流堆积地貌 1 概念 河流堆积地貌是指被河流搬运的物质 在河流搬运能力 的情况下 堆积下来而形成的地貌 2 冲积平原的类型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 包括 和 三种类型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减弱 洪积 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四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 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1 河流为聚落提供充足的 2 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 可方便聚落的 3 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 土壤肥沃 利于耕作 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生产 生活用水 对外联系和运输 农副产品 2 聚落选择的地点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 首先要考虑洪水的威胁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基础自主梳理 返回目录 线 高 探究点一构造地貌和地壳运动过程的分析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 变位 称为地质构造 形成的地貌叫构造地貌 主要形式有褶皱和断层 1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区分背斜和向斜构造时 不应单纯从形态上去判断 而应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方面进行研究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这是褶皱的一般形态 所以在地貌上 背斜常成为山岭 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 但是 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 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 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反而成为山岭 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 往往得出错误结论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则比较准确 中心岩层老 两翼岩层新 为背斜 中心岩层新 两翼岩层老 为向斜 例如图13 4中a c为背斜 而b d为向斜 图13 4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2 断层和断裂的区别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 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 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 位移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 在断裂构造地带 由于岩石破碎 易受风化侵蚀 常形成沟谷和河流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3 地堑和地垒地堑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断层大致平行分布 中间断盘相对下降 两侧断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组合 见图13 5 a 地堑在地形上常造成狭长的凹陷地带 陕西渭河平原 山西汾河谷地就是有名的地堑构造 地垒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断层大致平行分布 中间断盘相对上升 两侧断盘相对下降的断层组合 见图13 5 b 地垒在地形上与地堑正好相反 多构成块状山地 如天山就是地垒组成的断块山 泰山 庐山 华山等均是地垒形成的块状山地 a 图13 5 b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4 判断地壳运动过程的方法 1 根据地层性质判断根据地层 尤其是沉积岩层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 组成成分和颜色等 可以推断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例如 根据石灰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海洋环境 根据红色页岩地层可推知为湿热气候 根据含煤地层可推知当时气候温暖湿润 森林茂密 2 根据地层厚度判断地层厚度大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内 地壳下降快或时间长 或者是沉积物来源丰富 地层厚度小 说明地壳下降慢或时间短 或沉积物来源少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3 根据地层相互关系判断 若地层呈水平状态 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 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 地壳稳定下沉 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 说明地层形成后 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 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 岩层强烈褶皱所致 这种情况下 判断背斜和向斜就需要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而不能只看岩层形态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若地层出现缺失 形成原因可能是缺失地层所代表的时代地壳隆起 使当地的地势抬高 终止了沉积过程 或者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 地壳隆起后 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也可能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 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图13 6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 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 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 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而成 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 是因为以后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而成 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 则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在遭受外部侵蚀 图13 7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 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图13 8中 花岗岩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 和沉积岩 图13 8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例1 2012 江苏卷 图13 9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 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 1 2 题 图13 9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1 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 b c d 2 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 褶曲隆起b 褶曲凹陷c 断裂下降d 断裂上升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解析 1 d 2 c第 1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处为山谷 根据题意 岩层的埋藏深度是指 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将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转绘在上面的地形剖面图上 见下图 从曲线m的弯曲状况可以判断 处岩层向上拱起 为背斜 处岩层向下弯曲 为向斜 处岩层发生断裂 错位 为断层 背斜 处的顶部沉积岩层被侵蚀 成为山谷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第 2 题 由上题解析可知 处发育有断层 接近地表的沉积岩下缘 处比左侧下缘低 说明该处岩层相对下降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探究点二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向斜岩层蓄水好 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 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 下渗形成地下水 2 利用背斜找油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 分布于背斜顶部 水最重 分布于底部 中间为石油 图13 10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3 利用向斜 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 如煤 铁矿等 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 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 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 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侵蚀搬运掉了 背斜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因为裂隙发育 岩石破碎易于开采 4 利用断层找水 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岩石破碎 易被侵蚀为洼地 利于地表水汇集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5 建筑 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 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 产生地震 滑坡和渗漏等不良后果 造成建筑物塌陷 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 因为向斜构造在岩层形状上表现为向下弯曲 是雨水汇集区 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 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背斜是隧道的良好选址 因为天然拱形 结构稳定 不易储水 6 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 地震发生时 当地遭受的破坏程度称为烈度 地震发生时 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断裂地带是铁路 公路 桥梁和水库等的回避处 因为岩层不稳定 容易诱发断层活动 破坏工程 水库水易渗漏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例2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 图13 11 回答 1 3 题 图13 11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1 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 在a b两处采煤 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 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 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 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 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3 沿断层线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a 断层平直而陡峭b 岩石破碎 易被风化侵蚀c 岩块相对位移d 岩石受力过大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解析 1 b 2 a 3 b第 1 题 乙位于背斜顶部 煤层埋藏浅甚至出露地表 适合露天开采 第 2 题 a处为背斜 这种穹隆构造适宜储气 煤层气集中于此 易发生瓦斯爆炸 b处为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易积水发生透水事故 第 3 题 在断层构造地带 由于岩石破碎 易被风化侵蚀 常形成沟谷和河流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探究点三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 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1 河流侵蚀作用的类型及对地貌的影响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2 河谷的发育过程图13 12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3 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差异不同河段 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 地貌各有差异 如图13 13所示 图13 13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2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 包括洪积 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例3读下列景观图 图13 14 完成 1 3 题 abcd图13 14 1 图示地质构造主要是 a 火山b 背斜c 向斜d 断层 2 形成图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b 侵蚀c 流水d 搬运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3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a a b c db b c d ac c d a bd d a b c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解析 1 d 2 b 3 d第 1 题 分析图中信息 图中未显示岩层的弯曲和新旧关系 不能判断背斜或向斜 图中河流发源于断层之上 沿河流垂直的方向也有断层 第 2 题 风力和流水属于外力因素 不是外力作用的类型 该组图反映的是河流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 第 3 题 d图是河谷发育的初始阶段 a b时期 以下蚀作用为主 河谷变深 呈 v 字形 c阶段侧蚀作用明显 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河谷展宽 为河谷发育的成熟期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探究点四地形对聚落和交通运输的影响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地形因素影响聚落的区位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2 地形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态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2 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例4图13 15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 图13 16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 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图13 15图13 16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 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 正确的是 a 甲 流速慢 沉积作用 仓储用地b 乙 流速快 侵蚀作用 住宅用地c 乙 流速慢 沉积作用 交通 港口 用地d 甲 流速快 侵蚀作用 水利设施 防洪堤 用地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解析 d由题中内容可知 处流速快于 处 处附近为河流的凹岸 处附近为河流的凸岸 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凸岸受流水沉积作用显著 图13 15中甲处的河水流速快 侵蚀作用显著 需要修筑防洪堤等水利设施 河流凹岸河水深 可以建设港口 乙处的河水流速慢 沉积作用显著 在确保不被洪水淹没的情况下 可当作仓储用地 住宅用地等 考点互动探究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答题模板2地理事象判断型典例精析图13 17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读图 回答 1 3 题 图13 17 综合能力提升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1 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a 浩瀚沙漠b 冷湿沼泽c 温暖浅海d 长寒苔原 2 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a 背斜成山b 向斜成山c 块状山地d 地堑 3 下列关于甲 乙 丙 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按成因分类 甲 乙属同一类岩石b 丙 丁生成的地质环境相同c 丙 丁中含有化石d 乙受热变质成丙 综合能力提升 第13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返回目录 综合能力提升 第13讲山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大理石堆场租赁及石材行业财务顾问服务合同
- 2025版互联网金融服务保障合同
- 语音信号处理课件
- 2025四人合伙人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商业店铺租赁合同模板(官方版)
- 2025【合同范本】电力供应费用同城特约委托收款协议书
- 2025版合同范本软件:专业外包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年经销商代理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质量检测与维修维护合同
- 市场推广活动与执行保障协议签订
- T/CACEM 26-2023高速公路综合服务站运营服务规范
- 设备合同尾款结算协议
- 电化学微针的应用进展
- 管道跨河桥架施工方案
- 餐饮油烟防治管理制度
- 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目标
- 房屋抵扣协议书
- 《班主任如何说话学生才喜欢听》
- 2025巷道掘砌工(技师)技能鉴定精练考试指导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
- 硫酸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浙能集团应届生招聘8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