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谷县第五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山西省太谷县第五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山西省太谷县第五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山西省太谷县第五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山西省太谷县第五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1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荷 2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 一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3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1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2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4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5 验电器 1 作用 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 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 结构 金属球 金属杆 金属箔 思考 1 如图示a b c为三个用丝线悬吊的小球 相互作用情况如下 则下述正确的是a 若a带正电 则c一定带正电 b 若a带负电 则c一定带正电 c 如b带正电 a一定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 a b一定带同种电荷 c可能不带电 2 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 若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 则可判断该物体是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带正 负电都有可能 3 甲 乙两个通草球相互靠近时互相吸引 已知甲带正电 则下列对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乙一定带负电b 乙一定不带电c 乙可能带负电 也可能不带电d 无法判断4工厂里经常使用静电除尘技术 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 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 静电除尘的原理是 答案 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c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 使a带电 b不带电 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 b的金属箔闭合 如右下图 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 则a 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a和b都不变b a变小 b张开c a变大 b不变d a闭合 b张开 b 1 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时 头发常会随梳子 飘 起来 越梳越蓬松 这是现象 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简易的方法是 摩擦起电梳头前把梳子弄湿2 用在干操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 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的现象 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 会吸引细细的水流 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 小球被排斥 说明梳子带电 负 带电 一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6 电荷量 电荷的多少 1 单位 库仑 简称库 3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者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 大约有10 7c 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2 符号 c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10 7c正电荷 一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7 原子的结构 元电荷 1 汤姆孙发现电子 2 原子结构 原子核和电子 3 原子核带正电 电子带负电 4 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 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 1 6 10 19c 5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9 导体和绝缘体 1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 金属 人体 大地 铅笔芯 石墨 饮用矿泉水 酸 碱 盐的水溶液等 2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 橡胶 玻璃 塑料 陶瓷干燥的空气 干纸 油等 3 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其内自由移动的电荷多 而绝缘体内自由移动的电荷少 都有电子 导体与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如玻璃是绝缘体 加热后成导体 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 酸 碱 盐溶液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8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如硅 锗等 它们可以用来做二极管 三极管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思考 1 为了节能许多奥运馆采用led发光二极管照明 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 a 纳米材料b 超导体c 导体d 半导体2 半导体材料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物体中不需要应用半导体材料的是 a 输电线b 手机c 电脑d 电视机 二 电流和电路1 电流 1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方向 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 当电路闭合时 在电源外部 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负极 正极用电器负极 4 二极管 单向导电性 二极管 二极管元件符号 2 电路的构成 1 电源 提供电能的装置 如 发电机 电池 2 用电器 消耗电能的装置 如 灯泡 电动机 门铃 3 导线 输送电能的装置 4 开关 控制电路的通断 用电器 电源 开关 导线 二 电流和电路 二 电流和电路 3 电路中的三种状态 l d s 小明 短路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当开关s闭合后 a铃响灯灭b铃响灯也亮c铃不响灯灭d铃不响灯亮 b 二 电流和电路4 电路图 1 作图注意 符号要统一 连线要横平竖直 导线不要交叉 2 作图举例 实物图 电路图 串联电路 二 电流和电路 三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四 电流的强弱1 电流 表示电流的强弱 用i表示2 单位 安培 简称 安符号 a常用单位 毫安 ma 微安 a 3 单位换算 1a 103ma1ma 103 a1a 106 a4 电流的测量 电流表量程0 0 6a0 3a 三电流表的读数 根据量程确定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 分度值 所表示的电流值 甲图 量程 0 6a 每个大格 分度值 分度值 每个大格 0 02安 0 2安 0 1安 1安 乙图 3a 量程 四 电流的强弱4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1 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2 电流从红色 接线柱流入 从黑色 接线柱流出 3 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 不确定时用大量程 试触法 在不超量程的情况下尽可能用小量程 4 任何情况下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注意 电流表电阻很小 相当于一条导 电流 定义 概念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用i表示 安培 简称安 用a表示 单位 仪器 连接方法 电流正入负出 串联在电路中 测量 符号 电流表 使用 不超量程 不能与电源直接相连 国际 常用 毫安 ma 和微安 a 知识结构 四 串联 并联及其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的电路 1 电路特点 1 一条回路 无干路 支路之分 2 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3 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2 电流特点 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1 i2 i3 in 并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1 电路特点 1 两条或以上的路径 有干 支路 2 各支路用电器互不影响 3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控制支路用电器2 电流特点 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如右图 i i1 i2 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实验 1 实验中 除了电源 两个灯泡 开关 导线外还需要 2 画出电路图如右 3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原因是 4 电流表应 联在电路中 并采用 法进行试触 试触应先用 量程 5 记录数据完成表格实验表明 在串联电路中 公式表示 电流表 断开 防止短路烧坏电器 串 试触 较大 0 3 0 3 电流处处相等 i i1 i2 例2 如图所示 要使灯泡l1 l2组成串联电路 需闭合开关 要使灯泡l1 l2组成并联电路 需闭合开并 s2 s1s3 例3 根据图中各实物的连接情况 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例4 根据图所示电路将所给元件连接起来 按照图甲所示电路 将乙中各元件连接起来 l1 l2 s1 s2 s3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例5 在图中 要使电灯l1 l2串联 则应闭合开关 要使灯l1 l2并联 则应闭合开关 同时闭合开关 是绝对不允许的 因为这样将会导致电源的 s1 s2s3 s1s2 损坏 例6 在图7 1 1所示的四个电路中 电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的是 d 例7 如图所示 一根粗细不均匀的导体 ab段的横截面积是bc段横截面积的2倍 通过ab段和bc段的电流分别为ia和ic 则ia ic的大小关系是 a ia 2icb ia ic 2c ia icd 无法确定例8 两个学生用电流表测量同一电路中的电流时 一位同学接入电路的是0 0 6a的量程并能正确读数 而另一位学生却按0 3a的量程读数 读得1 8a 那么实际测量的电流应该是 a 1 8ab 0 18ac 0 36ad 0 9a c c 例9 一个学生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时候 本应使用 和 3 两接线柱 但误将 和 0 6 两接线柱接入电路 并使电流从 0 6 接线柱流入 他这样做的结果是 a 指针偏转的角度变小了b 指针偏转的角度变大了 电流表可能被损坏c 指针反偏 电表可能被损坏d 指针不动 b 如图所示 请读出它们指针所指位置的示数 图1的示数是 图2的示数是 若实际是用小量程则示数 0 38a 2 1a 0 42a l1 l1 l2 l2 a2 a1 1 2a 0 5a 1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2 l1中的电流是多少 练一练 i1 i i2 1 2a 0 5a 0 7a 1 按电路连接实物图 通过l1电流不超过0 5a 若只动一根导线后让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如何改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