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模块文化史第十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 科技与文艺长廊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知识系统整合 要点史料探究 高考源于教材 最新考纲展示 最新考纲展示 知识系统整合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重点识记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1 经济上 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制瓦解 土地私有制确立 2 政治上 分封制崩溃 周天子权威下降 诸侯争霸 各国展开变法运动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 思想文化上 私学的兴起推动教育发展 士阶层的兴起 2 主要派别 1 儒家 仁 为政以德 仁政 亚圣 性恶论 礼法并施 2 道家 春秋时期老子 认为 道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提出的政治主张 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战国时期庄子 提出 齐物 的观点和 的人生态度 认为天与人 3 法家 战国后期韩非 地位 法家的集大成者 主张 法术势相结合 建立的中央集权国家 主张变法革新 影响 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西汉以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无为而治 逍遥 不相胜 君主专制 4 墨家 战国时期墨子 地位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 非攻 尚力 节用 节葬 影响 代表下层劳动群众 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但到战国以后不受重视 3 影响 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 儒家思想 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道德准则 2 道家学说 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 法家思想 其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兼爱 政治理想 变革精神 通史链接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经济与思想文化 重点识记二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1 背景 1 汉初的黄老之学已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 儒家学说整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3 即位后 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2 理论 董仲舒的新儒学 1 形成 依据 学说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 2 内容 学说 基础 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同时有利于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防止暴政 汉武帝 公羊春秋 天人感应 3 实现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的建议 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4 实质 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5 影响 1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 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 神化专制皇权 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大一统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 三纲五常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儒学 小试身手 1 思考 孔子思想中的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提示 1 仁 是人内在的道德 修养 仁者爱人 是人的自觉自律 体现了孔子思想积极的一面 2 礼 是人外在的规范 准则 克己复礼 是人的外在他律 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 判断 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思想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 提示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动乱 最受统治者重视的是法家思想 3 判断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提示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 根本目的在于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考点小结 要点史料探究研析史料探究重点 要点一 先秦儒家思想 史料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论语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筐箧已富 府库已实 而百姓贫 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 入不可以守 出不可以战 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荀子 王制 问题 据材料 概括指出先秦儒家学者的民本思想 解读 结论 孔子提出 仁 的思想 孟子提出保民 善待民众 民贵君轻 荀子提倡仁义 反对过度剥削人民 深化拓展 儒家思想中的 民本思想 1 孔子的民本思想 仁 为政以德 2 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善待民众 不要过度地剥夺民众 3 荀子的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仁义 和 王道 4 孔子 孟子和荀子的主张以 仁 和 民本 为核心 经历了一个继承 发展的历程 形成儒学体系 到战国时期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5 儒家 民本 思想与现代 以人为本 理念有本质区别 古代儒家思想中的 民本 思想是以维护 君 为中心 没有现代民主思想意识 而现代 以人为本 则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汉代儒学 要点二 史料 公元前319年 齐宣王即位 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 大办稷下学宫 开第康庄之衢 修起 高门大屋 授之 上大夫 之号 勉其著书立说 展开学术争鸣 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 宣王时 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 数百千人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阴阳五行家 纵横家 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 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 汉武帝时 董仲舒上 天人三策 提出 愿陛下兴太学 置明师 以养天下之士 的建议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于建元六年 公元前135年 在长安建立太学 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 置博士弟子五十名 从武帝到新莽 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 开设了讲解 易经 诗经 尚书 礼记 公羊传 谷粱传 左传 周官 尔雅 等课程 问题 据材料 概括从战国到汉代思想主流的变化 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 分析其影响 解读 结论 变化 从百家争鸣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影响 政治上 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大一统国家 稳定统治秩序 文化上 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逐渐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长期束缚人民的思想 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深化拓展 正确评价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1 春秋大一统 思想充满唯心色彩 但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 2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禁锢了人们思想 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 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 而应该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 天人感应 学说既宣扬了 君权神授 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 仁政 思想 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 要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 4 三纲 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 应该抛弃 五常 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 抛弃其专制等级成分 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弘扬 高考源于教材深化教材对接高考 概念阐释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 主要思想派别有儒家 代表转型的贵族势力 主张 仁 礼 道家代表没落贵族利益 主张 无为而治 法家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主张严刑峻法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各派思想相互论战又互相吸收 融合 都企图按本阶级 层 和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来改造社会 使天下重获太平 突破训练 1 2014年上海历史 12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此段文字出自 a 孟子 b 庄子 c 韩非子 d 道德经 解析 a材料主张的 仁 义 辞让 礼 智 均是儒家的主张 庄子 与 道德经 是道家学派的著作 韩非子 是法家学派的著作 孟子 是儒家学派的著作 故选a项 2 2014年海南历史 1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 君上于民也 有难则用其死 安平则尽其力 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b 强化血缘等级c 推行礼乐仁政d 实行严刑峻法解析 d题干材料的意思是 国君们所需要的民众 一是要战时能为他们卖命 二是要平时能为他们效力 这显然与主张实行严刑峻法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法家思想相吻合 a c两项主张与材料主旨相悖 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教材拾遗 命题素材 图片选自人教版 考情分析 角度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与贡献 孔子首创私学 主张 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典例 2014年山东文综 13 春秋时期 孔子兴办私学 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解析 a在孔子兴办私学之前 只有贵族子弟才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而孔子招收的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就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故a项正确 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春秋时期教育领域的变化 b c 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角度二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 典例 2013年江苏历史 21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 通过家国意识同构 旨在实现社会和谐 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 孔子弟子 曰 孝弟 悌 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 吾族务要恪遵祖训 以伦理为纪纲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妇和顺 一家雍睦 和睦 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 须要安分守己 尊莫凌卑 强莫欺弱 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 富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 宗族称孝 乡党称弟 悌 何兹全 中国文化六讲 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 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据材料二 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第 1 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信息归结 第二小问注意答题角度限制 政治主张 第 2 问据材料二主要从家庭 宗族 乡里关系上归结 答案 1 根本 孝悌 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锂离子电池回收处理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汽车金融贷款担保合同
- 2025年智能除尘设备安装与环保检测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石料运输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版企业劳动合同模板:涵盖员工休假及年假规定下载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协议书模板
- 2025版高端商务谈判人员聘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与运营承包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汽车金融保理居间服务合同
- 2025电视剧制作合同书(版权分账制作)
- 2025-2030电动船舶电池系统安全标准构建与产业链配套能力报告
- 数字时代群体冲突演变-洞察及研究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标准)便利店转让合同协议书带烟证
- 廉洁文化知识试题(含答案)
- 2025《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解读课件
- 2025年中国PC工业计算机(工控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儿童学针灸启蒙课件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小升初英语学习方法指导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