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士毕业设计 摘要毕 业 设 计 论 文题目:30万吨乙烯裂解气分离 脱丁烷塔设计系 别: 化学化工系专 业: 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姓 名: 王林威学 号: 111308150指导教师: 张顺泽河南城建学院2011年 3 月 17 日 III河南城建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乙烯是有机化工领域重要的产品之一,石油裂解气制乙烯是合成乙烯的一种重要方法。深冷分离法是净化裂解气的一种重要方法据温度、压力的不同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方法。 本设计采用石油裂解气低压深冷分离的方法制乙烯:(1)首先从给定的数据上知道了裂解气的组成,然后考虑经过除杂后的组成,根据给出的裂解气的回收率,计算各个组分在塔顶塔底的含量,再计算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根据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计算气化率,之后计算回流比和板效率,从而确定实际塔板数;(2)热平衡的计算;(3)塔的水力计算和塔板计算,经过计算,求出塔高、塔径等一系列塔的参数,完成了塔主体设备的计算;算出塔高度为:30m,塔径:4.2m,塔的裕度0.4,塔板数:53;(4)车间的布置。 关键词:裂解气;低压法;深冷分离;乙烯;关键组分AbstractEthylene is an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 industry one of the products, oil cracked gas ethylene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synthesis of ethylene. Cryogenic separation of cracked gas purification method is an important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ere divided into high and low pressure two ways. The design uses low-pressure cryogenic gas oil cracking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ethylene: (1) First, from the data given that the pyrolysis gas composition, and then, after considering the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impurity, according to the rate given by pyrolysis gas calculate the various components in the top of the tower bottom of the columns content, and calculate the bubble point temperature and dew point temp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temperature and dew point temperature, bubble point calculation gasification efficiency, followed by calcul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reflux ratio and the board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plate number; ( 2) the heat balance calculation; (3) tower tray hydraulic calculations and calculation, after calculation, find the tower, tower diameter and other parameters of a series of towers, the tower of the main equipment to complete the calculation; calculate the tower height: 14m, column diameter: 2.5m, Towers margin of 0.6, plate number: 25; (4) shop layout. Key words: low pressure; cryogenic separation; ethylene; key componentI河南城建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目录目 录引言11总述21.1 概述21.2 分离的基本过程21.3分离方法简介21.4裂解气分离流程说明41.4.1裂解气的压缩41.4.2裂解气的净化41.5裂解气的干燥61.5.1水的来源及水的危害61.5.2水的脱除方法61.5.3裂解气的精馏71.6设计任务的依据81.6.1数据82.工艺计算书(物料和热量衡算)82.1确定轻重关键组分82.2计算塔顶塔底组成,塔顶塔底温度92.3泡点计算142.4由芬斯克方程计算172.5由恩德伍德方程计算172.6由吉利兰图确定192.7由奥康奈尔图确定板效率202.8确定进料板位置213.热平衡计算223.1焓值计算223.2塔顶计算223.3塔底计算234.塔的水力计算和塔板计算234.1 准备工作234.1.1求,234.1.2求和264.1.3求平均温度下的表面张力264.2 塔径的选取274.3 塔高计算284.4 塔板结构尺寸确定284.4.1塔板尺寸284.4.2出口堰高度.284.4.3计算降液管底部进板处的液体流速294.4.4验算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294.5塔板布置294.6流体力学验算314.6.1全塔总压降314.6.2漏液的验算324.6.3降液管液泛验算324.6.4雾沫夹带验算334.7操作弹性334.8负荷性能图344.8.1雾沫夹带上限线1344.8.2降液管液泛线2344.8.3液相负荷上限线3344.8.4气相负荷下限线4344.8.5液相负荷下限线534 4.9进料管计算365 塔附属设备的设计.37 5.1接管尺寸的计算.37 5.1.1进料管计算.37 5.1.2回流管.37 5.1.3釜液出口管.38 5.1.4 塔顶蒸汽出料管.38 5.1.5加热蒸汽管.385.2丝网除沫器.38 5.3 裙座.38 5.4 人孔.39 5.5 塔体总高度的设计.39 5.5.1 塔顶空间.39 5.5.2塔底空间.39 5.5.3塔高计算.396. 车间布置.39 6.1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40 6.2车间平面布置的内容和要求.40 6.2.1车间平面布置的内容.406.2.2车间平面布置的要求.41 6.3车间平面布置方法.416.3.1准备资料.416.3.2流程式布置.41主要符号说明.42参考文献.45致 谢.46 iii河南城建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引言引 言石油烃裂解制乙烯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近70年的发展,裂解技术日臻完善,目前该技术所生产的乙烯已经占到世界乙烯总产量的98%以上。与之相应的深冷分离方法也最为成熟,据报道,目前占据世界乙烯市场的分离技术主要分为3大类,分别为顺序分离技术、前脱丙烷前加氢技术和前脱乙烷前加氢技术。本设计采用的分离方法为轻油裂解气分离方法有深冷分离和油吸收分离。前者是在-100甚至更低的温度下,即深冷。使氢气和甲烷与其他烃类分离。其原理就是利用裂解气中各种烃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在低温下把氢气以外的烃类都冷凝下来,然后在精馏塔内进行多组分精馏分离, 利用不同的精馏塔,把各种烃逐个分离下来。因此这一方法实质是冷凝精馏过程。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深冷分离方法有低压法和高压法两种。前者脱甲烷塔在 0.60.7MPa的低压下操作,后者脱甲烷塔在约3.0MPa下操作。低压法的特点是在低压下甲烷与乙烯的相对挥发度增大。这在提馏段要求釜液甲烷含量低时更显得重要。另外,利用分氢过程冷凝的重组分由高压节流至低压脱甲烷塔时,能够蒸发部分甲烷并使液体降温,因此可降低该塔的回流比,从而节省能量。但塔顶温度低至-130,需用甲烷乙烯-丙烯三级制冷,使系统复杂化,低温钢材用量也相应增多。高压法的脱甲烷塔塔顶温度为-96,只需用乙烯作制冷剂,制冷系统简单,低温钢材用量少;其缺点是压力增加,相对挥发度减小,不利于组分分离,需加大塔的回流比,能耗增大。 3河南城建学院本科士毕业设计 总述1总 述1.1概述石油烃裂解制乙烯乙烯背景及发展情况 石油烃裂解制乙烯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近70年的发展,裂解技术日臻完善,目前该技术所生产的乙烯已经占到世界乙烯总产量的98%以上。与之相应的深冷分离方法也最为成熟,据报道,目前占据世界乙烯市场的分离技术主要分为3大类,分别为顺序分离技术、前脱丙烷前加氢技术和前脱乙烷前加氢技术。茂名乙烯裂解装置采用的是美国SW公司的技术,其裂解气分离工艺是典型的前脱丁烷前加氢流程。来自于急冷的裂解气经裂解气压缩机一至四段的压缩后,进入高低压脱丁烷系统,在低压脱丁烷系统中,碳四及碳四以上重组份被分离出来,直接送往脱戊烷塔,以获得碳四产品及粗裂解汽油,部分的碳三组份在低压脱丙烷系统中也被分离出来,直接送往碳三加氢系统,而部分的碳三及全部的碳二以下轻组份经裂解气压缩机五段的再压缩以及经碳二加氢系统脱除全部的乙炔及大部分的MAPD后,送入前冷/脱甲烷系统。在前冷脱甲烷系统中,分离出的粗氢经甲烷化系统处理后向界区送出,富甲烷尾气送往再生系统作为再生气,高纯度的碳二组份直接进入乙烯精馏塔,而碳 三的混合物被送往脱乙烷塔。在脱乙烷系统中,进料被分离成碳二组份及碳三组份,碳二组份同样被送入乙烯精馏塔,碳三组份与来自于低压脱丙烷系统的碳三混合一起进入碳三加氢系统经脱除MAPD后,最后进入丙烯精馏塔,最终得到聚合级丙烯产品及丙烷产品。1.2分离的基本过程无论是深冷分离法或是油吸收分离法,都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过程: 压缩为了使裂解气不在过低的温度下发生部分液化,必须加压。过高的压力会增大分离的难度,当其达到混合物的临界压力时(见pVT关系)则无法分离,普遍采用的是五段透平式压缩机,使压力增加至3.5MPa左右。一套能力为年产 450kt乙烯的装置,压缩需耗用功率26003300kW。 净化水分在加压、低温下,能与烃类生成固体水合物,而堵塞阀门和管路,故应在裂解气冷却之前用干燥剂除去,使露点达到-65以下。剩余的水分则溶于液相烃类,这样,即使在更低的温度下,也不至于析出。干燥剂普遍采用分子筛(过去常用活性氧化铝)。 干燥二氧化碳和低于 0.1(体积)的硫化氢等酸性气体,在压缩机三四段之间,被8的热碱液循环吸收而洗掉。若硫含量介于0.10.5,则先用一乙醇胺溶液除去90的酸性气体,所余部分再用碱洗。若硫含量大于0.5,则先回收硫磺较为经济。一氧化碳的脱除一般采用甲烷化法。精馏 主要就是通过乙烯精馏塔将乙烯和乙烷分离,乙烯作为轻关键组分从塔顶馏出,乙烷为重关键组分从塔底流出。从而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产品乙烯。1.3分离方法简介轻油裂解气分离方法有深冷分离和油吸收分离。前者是在-100甚至更低的温度下,即深冷。使氢气和甲烷与其他烃类分离。其原理就是利用裂解气中各种烃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在低温下把氢气以外的烃类都冷凝下来,然后在精馏塔内进行多组分精馏分离, 利用不同的精馏塔,把各种烃逐个分离下来。因此这一方法实质是冷凝精馏过程。工业上广泛采用的深冷分离方法有低压法和高压法两种。前者脱甲烷塔在 0.60.7MPa的低压下操作,后者脱甲烷塔在约3.0MPa下操作。低压法的特点是在低压下甲烷与乙烯的相对挥发度增大。这在提馏段要求釜液甲烷含量低时更显得重要。另外,利用分氢过程冷凝的重组分由高压节流至低压脱甲烷塔时,能够蒸发部分甲烷并使液体降温,因此可降低该塔的回流比,从而节省能量。但塔顶温度低至-130,需用甲烷乙烯-丙烯三级制冷,使系统复杂化,低温钢材用量也相应增多。高压法的脱甲烷塔塔顶温度为-96,只需用乙烯作制冷剂,制冷系统简单,低温钢材用量少;其缺点是压力增加,相对挥发度减小,不利于组分分离,需加大塔的回流比,能耗增大。 后者是向脱甲烷塔中加入较重的烃类作为吸收剂,以降低混合物的蒸气压,相应地提高分离温度,使制冷等级和材料选择等方面都可以降低要求。但是,由于增加了大量的吸收剂,使设备的钢材总量、过程的总能耗均相应增加。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初期多采用油吸收法建厂。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产品纯度的要求提高,油吸收法很快被深冷分离法所取代。裂解气各组分分离的先后,在不违反其组分沸点的顺序下,是可以采用多种排列的方法分离的,在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是以碳原子数由少到多依次分离的顺序流程。此外,还有将裂解气先分为氢气-甲烷-C2烃和其他重组分两部分,然后再逐个分离,这是前脱乙烷流程。也有用先分出氢气和C1C3烃的前脱丙烷流程。后两个流程的乙炔催化加氢通常在脱甲烷之前进行,故亦称前加氢流程。这时可以利用裂解气中本身所含的氢而无需另行补充。但裂解气中因有大量过剩的氢,反应难以控制,难免有少量的乙烯也被加氢而变成乙烷。此外,前加氢流程在脱乙烷(或脱丙烷)时,由于含有大量的轻组分,塔顶温度较低,因而比在顺序流程中相应部分所消耗的能量高1015。第二部分 .裂解气深冷分离生产流程或生产方案确定河南城建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总论1.4裂解气分离流程说明1.4.1裂解气的压缩裂解气中许多组分在常压下都是气体,其沸点很低,常压下进行各组分精馏分离,则分离温度很低,需要大量冷量和耐低温钢材。1)压力升高:各组分沸点升高,操作温度升高,耗冷量减少,需耐低温材料减少,同时可脱除部分重组分和水,有利;2)压力太高:对设备要求升高,压缩功增加,各组分相对挥发度减小,难分,塔釜温度升高,二烯烃聚合,不利;3)综合结果采用3-4MPa大气压。4)压力升高,压缩机内温度升高(近似绝热),二烯烃聚合,沉积在汽缸上,磨损等,同时,压缩机内温度升高,使润滑油粘度下降,使压缩机缩短寿命,为了克服这种矛盾,工程上采用多段压缩,段与段间并须设置中间冷却器。)由上述数据可见分离压力高时,分离温度也高;反之分离压力低时,分离温度也低。分离操作压力高,多耗压缩功,少耗冷量;分离操作压力低时,则相反。此外压力高时,精馏塔塔釜温度升高,易引起重组分聚合,并使烃类的相对挥发度降低,增加分离困难。低压下则相反,塔釜温度低不易发生聚合,烃类相对挥发度大,分离较容易。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都有采用。工业上巳有的深冷分离装置以高压法居多,通常采用3 .6 MPa左右。裂解气压缩基本上是一个绝热过程,气体压力升高后,温度也上升,经压缩后的温度可由气体绝热方程式算出。随压力升高,压缩机内裂解气温度也升高,会使二烯烃在压缩机内聚合,聚合物沉积在汽缸上造成磨损,还会使压缩机内润滑油粘度下降,润滑效果变差,为了克服以上矛盾,工程上采用多级压缩与段间冷却相结合的方法。一。1.4.2裂解气的净化1)酸性气体杂质的来源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H2S、CO2和其他气态硫化物。它们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气体裂解原料带入的气体硫化物和CO2。液体裂解原料中所含的硫化物(如硫醇、硫醚、噻吩、二硫化物等)在高温下与氢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S、CO2,。裂解原料烃和炉管中的结炭与水蒸气反应可生成CO、CO2。当裂解炉中有氧进入时,氧与烃类反应生成CO2。2)酸性气体杂质的危害裂解气中含有的酸性气体对裂解气分离装置以及乙烯和丙烯衍生物加工装置都会有根大危害。对裂解气分离装置而言:CO2会在低温下结成干冰,造成深冷分离系统设备和管道堵塞;H2S将造成设备腐蚀,使加氢脱炔催化剂和甲烷化催化剂中毒,对于下游加工装置而言,当氢气,乙烯、丙烯产品中的酸性气体含量不合格时,可使下游加工装置的聚合过程或催化反应过程的催化剂中毒,也可能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在裂解气精馏分离之前,需将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脱除于净。裂解气压缩机入口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摩尔分数含量约 0.2-0.4,一般要求将裂解气中的H2S、CO2的摩尔分数含量分别脱除至 110-6以下。3)酸性气体杂质的脱除方法 碱洗法脱除酸性气体 碱洗法是用NaOH为吸收剂,通过化学吸收NaOH与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以达到脱除酸性气体的目的。乙醇胺法脱除酸性气体 用乙醇胺做吸收剂除去裂解气中的H2S、CO2是一种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相结合的方法,所用的吸收剂主要是一乙醇胺(MEA)和二乙醇胺(DEA)。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将这两(或三种加三乙醇胺)种乙醇胺混合物(不分离)配成30%左右的水溶液(乙醇胺溶液,因为乙醇胺中含有羟基官能团,溶于水)使用。醇胺法与碱洗法的比较 醇胺法与碱洗法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吸收剂可再生循环使用,当酸性气含量较高时,从吸收液的消耗和废水处理量来看,醇胺法明显优于碱洗法。1.5裂解气的干燥 1.5.1水的来源及水的危害 主要来源有:稀释剂、水洗塔、脱酸性气体过程。裂解气经预分馏处理后进人裂解气压缩机,在压缩机人口裂解气中的水分为入口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饱和水含量。在裂解气压缩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升高,可在段间冷凝过程中分离出部分水分。通常,裂解气压缩机出口压力约3.5-3.7 MPa,经冷却至 15左右即送入低温分离系统,此时,裂解气中跑和水含量约(600-700)10-6。危害:这些水分带人低温分离系统会造成设备和管道的堵塞,除水分在低温下结冰造成冻堵外在加压和低温条件下,水分尚可与烃类生成白色结晶的水合物,如CH46H2O、C2H67H2O、C3H88H2O。这些水合物也会在设备和管道内积累而造成堵塞现象,因而需要进行干燥脱水处理。为避免低温系统冻堵,通常要求将裂解气中水含量(质量分数)降至110-6下,即进入低温分离系统的裂解气露点在-70以下。1.5.2水的脱除方法裂解气中的水含量不高,但要求脱水后物料的干燥度很高,因而,均采用吸附法进行干燥。常用的干燥剂有:硅胶、活性碳、活性氧化铝、分子筛等。分子筛:由氧化硅和氧化铝形成的多水化合物的结晶体,在使用时将其活化,脱去结合的水,使其形成均匀的空隙,这些空有筛分分子的能力,故称分子筛。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分子筛,有A、X、Y型,每种又包括很多种,如A型有板有3A、4A、5A等。3A分子筛是离子型极性吸附剂,对极性分子特别是水有极大的亲和性,易于吸附;而对H2、CH4、C3以上烃类均不易吸附。因而,用于裂解气和烃类干燥时,不仅烃的损失少,也可减少高温再生时形成聚合物或结焦而使吸附剂性能劣化。反之,活性氧化铝可吸附C4不饱和烃,不仅造成C4烯烃损失,影响操作周期,而且再生时易生成聚合物或结焦而使吸附剂性能劣化。3A分子筛劣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细孔内钾离子的入口被堵塞所致,循环初期劣化速度较快,以后慢慢趋向一个定值。其裂化度约为初始吸附量的30左右,较活性氧化铝为优。目前,裂解气干燥脱永均采用3A分子筛,一般设置两个干燥剂罐,轮流进行干燥和再生,经干燥后裂解气露点低于-70。裂解气中含有H2S、CO2、H2O、C2H2、C3H4、CO等气体杂质。来源主要有:一是原料中带来;二是裂解反应过程生成;三是裂解气处理过程引人。这些杂质的含量虽不大,但对深冷分离过程是有害的。而且这些杂质不脱除,进入乙烯,丙烯产品,使产品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尤其是生产聚合级乙烯、丙烯,其杂质含量的控制是很严格的,为了达到产品所要求的规格,必须脱除这些杂质,对裂解气进行净化。1.5.3裂解气的精馏 裂解气在78个串联和并联的精馏塔中,根据沸点的不同,在加压下最终分离出氢甲烷、乙烯、乙烷、丙烯、丙烷、碳四馏分、碳五馏分和裂解汽油等产品。分离程序视分离流程的不同而异。精馏塔的压力是可选择的,混合物的泡点随压力的增加而升高,增大压力,可使塔顶冷却费用降低,塔的单位截面积处理量增大;但相对挥发度随之减小,从而导致回流比的增大;同时,会因塔釜温度升高而可能生成聚合物。 甲烷与乙烯的分离就沸点而论并不困难。但由于含有大量的氢而不得不采取低温,致使这里成为消耗能量最大的部分。聚合级的乙烯纯度要求极高,且由于催化加氢带入甲烷,需要第二次脱除。另外,乙烯与乙烷的分离、丙烯与丙烷的分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的相对挥发度都相当小,分离时回流比大(前者为3.54.5,后者高达20),分离效果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如果采用后加氢流程则可严格控制氢炔之比,使乙炔转为乙烯,乙烯总量因而略增加。1.6 设计任务的依据1.6.1裂解气的组成:表1.10.02940.002670.16650.156430.14250.226750.275751.0 工艺参数: 裂解气处理量:30万t/a; 工作时间:8000小时/年操作压力P=0.6 MPa;进料条件:泡点进料23河南城建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工艺计算书2.工艺计算书(物料和热量衡算)2.1确定轻重关键组分选取为轻关键组分,且其在塔顶的收率为95%。选取为重关键组分,且其在塔底的收率为90%。 表2.10.02940.002670.156430.16650.14250.226750.27575 裂解气进入乙烯塔的量:30万吨则又混合气的摩尔质量为裂解气的进料量: 2. 2 计算塔顶塔底组成,塔顶塔底温度2.2.1由进料组成、进料量按清晰分割求、的回收率 的回收率计算结果列表如下:表2.20.029412.5312.530.1428000.002671.141.140.013000.1564366.6566.650.0759000.166570.9467.390.76823.550.01050.142560.71 6.670.043260.710.189940.2267596.600096.6002955 0.27575117.4800117.320.34731.0000426.04154.381.0338.321.0000 确定关键组分塔顶、塔底分布量:按理想切割情况塔顶量 塔底量估算塔顶、塔底温度tD、tW、及各组分相对挥发度按理想切割的组成来进行计算,操作压力为0.6MP。设塔顶温度为55,用露点方程 计算列表如下: 表2.3组分 12.531.1459.9870.94199.230.14280.0130.17730.76821.00003.12.60.650.85/0.08600.00930.05220.85530.9977在所设的55条件下,符合,故所设塔顶温度55正确。设塔底温度为125,用泡点方程计算列表如下:表2.43.550.01053.10.032160.710.46731.40.149396.600.2855 0.360.1530117.480.34730.0580.0018338.321.000/1.008 在所设的125条件下,符合,故所设塔底温度125正确。,为避免计算后关键组分浓度超过限度值,在和采用计算浓度值略小于规定值,分别为6.33,3.37因此 求以重关键组分为对比组分的各组分的平均相对挥发度,计算列表如下:表2.53.18.8577.61.43.522.67.4296.84.96.030.651.8573.32.42.110.92.5713.12.22.380.3511.4110.050.1430.360.260.190.0070.020.10.0710.038 代入汉斯特别克公式,得到: 分别将除关键组分以外的各组分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代入上式求得,进一步求得、,列表如下:表2.63.5237.1012.5311.384.5720.14280.02386.0320.439.421.020.440.0130.002292.110.9766.653.3029.990.07590.003512.380.67870.9464.0217.980.76720.010510.1160.716.3257.670.001470.46730.191.5796.601.6091.777.730.18550.03841.4117.487.17111.6063.470.3472/426.0487.72321.401.0001.000由上表所列数据可知: , ,均小于规定浓度值,符合分离要求。2.2.2确定塔顶温度和塔底温度设塔顶温度为55,列表计算如下:表2.7组分 0.0290.81970.04340.01590.05891.0003.11.030.860.230.74/0.00940.79580.05050.06630.07961.01所设塔顶温度55正确。设塔底温度为125,列表计算如下:表2.80.02380.002290.1560.09350.16160.53030.03261.0005.24.82.02.60.960.30.0580.12370.0110.3120.24310.15510.15910.00191.0059,所以所设塔底温度125正确检验各组分相对挥发度与估算是否一致。由于本设计估算出的塔顶塔底温度与计算得到的数值完全相同,相对挥发度一致,所以不需要校验。2.3 泡点计算2.3.1确定泡点温度 设泡点温度为75,查在0.6MP、75下各组分的K值,计算列表如下:表2.90.43641.560.68080.02361.350.03190.08340.40.03340.07560.620.04690.10790.1340.01040.25540.0250.00540.01570.0030.000051.00001.000所以泡点温度为75。2.3.2确定露点温度设露点温度为130,查在0.6MP、130下各组分的K值,计算列表如下:表2.100.43645.70.07660.02365.20.00450.08342.40.03480.07562.90.02610.10791.10.07080.25540.430.59400.01570.080.19631.00001.005 所以露点温度为130。泡点温度为75,露点温度为130。本设计为泡点进料,所以进料温度为75。2.4 由恩德伍德方程计算根据恩德伍德公式求取最小回流比Rmin,恩德伍德公式如下:=1-q , Rmin=-1其中ij为i组分对重关键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为=1-q的根,且其值介于轻重关键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之间,下面用试差法求值。塔顶塔底平均温度是:以最重关键组分为对比组分求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查各组分在0.6MP,90下的K值,列表计算如下:表2.100.43642.82800.02362.52500.08340.88880.07561.21200.10790.34340.25540.0660.01570.0111.0000/由于前面知:通过试差计算求由于脱丁烷塔目前计算中的轻重关键组分不相邻,从而脱丙烷塔的主要分离任务是把丁烷及更轻的组分从进料混合物中分离,主要是实现丁烷和戊烷之间的分割,故计算时应使25088。计算结果如下表 2-.11 值的确定9595.595.395.1右边的值-0.011370.068230.03740.0043经过迭代计算:, 接近,正确。各组分塔顶含量如下表所示: 表2.120.81970.04340.01570.05891.000所以该塔最小回流比为0.87682.5 由芬斯克方程计算 求塔顶、塔底温度,压力为0.6MP条件下的相对挥发度,计算列表如下:表2.13 温度值 0.90.34 2.6473.21.5 2.33块所以最小理论板数为15块。2.6 计算实际回流比及确定理论板数操作回流比一般定为最小回流比的1.12倍,即(1.12)取1.1=1.10.8768=0.96448 为避免由吉利兰图读数引起的误差,采用埃德吉公式求。式中,计算结果如下。表 2.140.964480.04460.56334.10所以=34.10块。2.7 由奥康奈尔图确定板效率该塔平均操作温度列表计算:表2.150.43640.04450.01940.02360.06350.00150.08340.1130.00940.07560.1100.00830.10790.16990.01320.25540.28160.07190.01570.43820.00691.0000/0.1306 查0.6MP,90下,得,则:,由奥康奈尔公式2.8 确定进料板位置2.8.1实际塔板数扣除重沸器以后计算实际塔板数取进料位置:m=18.68块 n=14.42块精馏段共14.42块理论板精馏段实际塔板数:提馏段实际塔板数:河南城建学院专科毕业设计 热平衡计算3.热平衡计算3.1塔顶焓值计算塔顶温度55分别查出对应温度下各个板上的和值,然后算出和列表计算如下:表3.142.081394.442.020.79580.81971407.213604.444.097393.637.680.0505970.043483.92753.1858.124401.933.50.06630.0159129.04371.4156.108422.131.020.07960.0589138.541394.972.151427.535.160000100.210000128.00000/1.011.001792.6116711.3 3.2塔底焓值计算 塔底温度125,分别查出对应温度下各个板上的和值,然后算出和列表计算如下:表3.242.081569.9460.60.02380.1237461.272966.944.097586.2301.50.002290.01130.45284.4358.124556.9293.10.1560.3122657.4210098.556.108540.6296.20.09350.24311553.97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 药学执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院文职面试题及答案
- 骨科填空考试题及答案
- 海关模拟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脑出血考试题及答案
- 保密行业考试题及答案
- java中wifi项目面试题及答案
- 四川电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JJF(滇) 32-2024 医用水平旋转仪校准规范
- 课堂评价课件
- 解除共管账户协议书
- 心胸外科麻醉管理
- 《鸿蒙HarmonyOS应用开发基础》课件 第1-3章 初识鸿蒙、ArkTS(上)、ArkTS(下)
- 2025年医院血透室人员培训计划
- 《消防员心理素质培养》课件
- 规范外来器械管理制度
- 2025年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倍智tas人才测评系统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聚醚醚酮(PEEK)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