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乳腺病的中医治疗 天津中医药大学 乳腺病的概念 乳腺病 MstoPathv 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 临床症状有硬结或肿块 疼痛 自觉痛 压痛 及乳头溢液等 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多有不同 发生的程度轻重对自觉症状有较大影响 本病的病因虽然尚未完全明了 但从成年期多发 绝经后明显减少 妊娠和哺乳期很少发生以及对内分泌治疗有一定疗效等情况分析 提示与性激素失衡 特别是雌激素过多有密切关系 常见的乳腺病 临床最常见的乳腺病为乳腺增生 乳腺炎 其次是乳腺癌 下面我们就针对最常见的几种乳腺病进行探讨 乳腺增生 中医辩证治疗 乳腺增生 一 西医对乳腺增生的认识乳腺增生又称乳腺结构紊乱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 其发病率约占育龄期妇女50 常因内分泌紊乱及精神因素所引起 临床特点是乳腺出现肿块及胀痛 每随月经周期变化而表现相应的加重或减轻 一般在经前加重 经后减轻 本病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任何年龄 但以中年妇女多见 大龄未婚 已婚末育 已育不哺乳 性格忧郁 易生闷气 急躁偏激者易得此病 其基本病理变化可分为导管及腺泡上皮增生 腺体增生 囊肿形成 上皮化生 问质增生等5种 二 中医对乳腺增生的认识 中医称该并为乳癖 系中医外科乳中结核病的一种 多由情志内伤 肝郁痰凝 积聚胃络乳房所致 或思虑伤脾 郁怒伤肝 肝强脾弱 气机受损 冲任失调而成 宜区分不同类型 分别采取疏肝健脾 化痰消坚及调养冲任 理气散结进行治疗 病因病机 肝郁气滞 痰凝经络 素禀肝郁之体 常情志抑郁寡欢 郁怒伤肝 思虑伤脾 肝损则气滞愈甚 脾伤则聚湿生痰 痰气郁结 阻于阳明胃络 则发为乳腺增生 冲任失调血瘀症结 中年以上妇女 经期产后失于摄养 致冲任失调 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 冲任不畅则气滞血凝 结于乳络 亦可发于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 中医内治法 辩证施治 分五种证型 1 肝郁气滞型临床表现乳房肿块 经前疼痛 痛引两胁 胸闷不舒心烦易怒 口十口苦 月经量少 经期超前 苔薄白 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7g 白芍药l2g 当归12g 青皮7g 王不留行子12g 丝瓜络10g 制香附10g 郁金12g 夏枯草15g 土贝母12g 甘草5g 加减 乳房痛甚者加延胡索 川楝子各10g 经量少加益母草12g 丹参12g 经前痛甚者加桃仁10g 泽兰9g 2 肝郁脾虚 临床表现患者乳房有肿块 常双乳胀痛 与情志及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 胸闷不舒 头眩心悸 体倦 大便塘 舌质谈红 苔白 脉沉细或滑 治法疏肝理气 健脾化痰 方药柴胡7g 白芍药12g 当归12g 青皮7g 橘络9g 陈皮7g 法半夏9g 白芥子10g 王不留行子12g 土贝母15g 生牡蛎30g 鹿角霜12g 仙茅12g 漏芦10g 甘草5g 3 肝肾亏虚型 临床症状乳房肿块隐隐作痈 经前或经后均有疼痛 伴有乳头溢液 情绪郁闷 月经紊乱 腰酸膝软 头晕眼花 神疲乏力 苔薄白 脉弦细或沉细 治法补益肝肾 调摄冲任 方药当归12g 白芍药12g 育皮7g 仙茅13g 龟版10g 淫羊藿12g 肉苁蓉10g 熟地黄15g 枣皮10g 王不留行子12g 土贝母12g 生牡蛎30g 菟丝子10g 五味子7g 甘草5g 加减乳房肿块呈囊状者加漏芦Iog 白芥子10g 月经期紊乱者加益母草12g 旱莲草10g 月经提前者加生地黄12g 黄柏10g 阿胶128 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2g 川续断12g 乳房疼痛较甚者加制香附10g 延胡索12g 乳头溢液者加芡实12g 漏芦12g 半边莲30g 4 脾肾阳虚型 临床症状经前或经后乳房胀痛 或伴有乳头溢液 或见头晕耳呜 腰酸膝软 月经紊乱 色淡量多 面色恍白 神疲乏力 形寒肢冷 大便稀溏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或弦缓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当归12g 白芍药12g 青皮7g 制香附108g 莪术12g 淫羊藿12g 巴朝天12g 鹿角霜12g 黄芪20g 党参15g 枣皮10g 芡实12g 王不留行子12g 土贝母12g 半边莲30g 漏芦10g 甘草5g 5 气血两虚型 乳房肿块隐隐作痈 劳累后加重 心悸气短 头晕体倦 失眠多梦 食欲不振 月经量少 色谈或闭经 舌质偏淡 苔薄白 脉沉细 治法 以补益气血 软坚散结 方药 八珍汤加炙黄芪30g 王不留行子12g 丹参12g 郁金12g 酸枣仁12g 土贝母12g 制香附10g 肉苁蓉12g 生牡蛎30g 夜交藤15g 乳腺增生 中医外治法 外敷法治则 理气止痛 活血化府 通络散结 基本外敷方药组成 炮穿山甲15g 川芎9g 丹参30gg 三棱9g 莪术9g 路路通15g 金银花l0g 蒲公英l0g 当归12g 赤芍药9g 皂角刺15g 乳香9g 没药9g 海藻9g 昆布9g外敷方法 上药共研细末 用生蜂蜜调成糊状 敷贴与屋翳 膻中 肩井 肾俞 肝俞 乳根穴处 根据肿块及疼痛的范围 取上药膏适量 贴敷于乳房患处 即阿是穴 总有效率96 8 外治法的优点 上述药物作用相互结合 可以起到改善乳房血液循环 促进代谢及组织修复抑制变异增生细胞生长等作用 从而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目的 局部用药又明显减轻了药物口服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这是这一治疗方法的最大优点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 其他疗法 中医刮痧治疗法 刮痧疗法的机理及具体操作 根据全息经络刮痧法 采用刮痧板在上背部两侧与前胸乳房对应区 与乳房水平段平行的脊椎对应区 可配头部额旁边带 左侧 额顶带前1 3处进行刮痧 刮痧疗法能 迅速排除体内毒素 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 变阻滞为通畅 通则不痛 所以刮痧疗法对局部肿块而又有疼痛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配合中药内服效果更明显 电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 电针疗法的机理及具体操作 以舒肝理气 和胃健脾 调理冲任 活血通络 化瘀散结为治疗原则 选穴 用乳根 胞中 血海等穴位电针 针刺得气后 加强冲电 频率及强度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度 每次10 15分钟 可配合三棱针点刺放血 并拔火罐治疗 以加强活血通络消结之功效 强调针尖方向沿乳腺分布进针可避免损伤乳腺 中医耳穴治疗乳腺增生 耳穴治疗乳腺增生取穴及操作 取穴 内分泌 乳腺 肝 肾 操作 针刺或药籽压法 隔日1次 预后与调养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 但乳癖为有有形症结 久治方能收功 故宜坚持治疗 每日坚持局部热敷 或电动按摩器局部按摩以配合治疗 患者宜保持心情舒畅 精神刺激 七情感伤对病情均不利 宜尽量避免 极少数病例有恶变可能 必要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急性乳腺炎 中医治法 西医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 急性乳腺炎是产褥期常见的疾病 发病多在产后2 6天 大多先有乳头破裂 或因为乳汁郁积成块 继发细菌感染所致 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通过伤口至乳腺管侵入乳腺小叶 或经过淋巴侵入乳腺小叶的间隙组织而形成急性化脓性验证 中医对急性乳腺炎的认识 中医将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统称为 痈 因本病病灶在乳房 故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乳痈 多由产妇饮食不节 或乳汁郁积 日久化热酿脓所致 或由肝郁气滞 乳汁排泄不畅日久生热形成 清热解毒 消痈通乳为治疗大发 病因病机 乳汁淤积 乳头破碎 乳头畸形影响充分哺乳 或因毒邪外侵 或乳汁多而少饮 均可使乳汁淤滞 乳络不通 乳管阻塞 败乳蓄积 化热而成痈肿 肝郁胃热 情志不畅 或产后饮食不节 胃中积热 则肝气不疏 厥阴之气不行 而失于疏泄 胃热壅滞 与阳明之热蕴结 以致经络阻塞 气血淤滞而成乳痈 辩证治疗 内治法 一 郁结型 临床分为4期 初期 症见乳房有小肿块 常为单发 局部胀痛拒按 但红肿不明显 乳汁排流不畅 全身低热 舌质暗 苔薄白 脉浮数或弦数 治法 和解散结 通乳消痈 方药 鹿青饮加减鹿角霜15g 陈皮10g 王不留行10g 路路通10g 益母草30g 当归10g 川芎10g 双花20g 连翘10g 中期 症见乳房红肿或硬结部位亮红 灼热感 疼痛加剧 高热 体温可达39 40度 口渴 尿黄 大便干结 舌红苔薄黄 脉弦大而数 治法 清热 解毒 散结 方药 银翘瓜篓牛蒡汤加减双花30g 连翘25g 蒲公英30g 瓜篓15g 当归10g 玄参10g 花粉10g 黄芩10g 茯苓10g 甘草10g 牛蒡子10g 成脓期 症见乳汁不利 肿块不消 皮肤红肿 热痛 其特点为针刺样 肿块中央有波动感 高热可达39读 口干 尿黄 舌质红 苔薄荒 脉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方药 仙方活命饮加减当归10g 生地10g 双花30g 连翘25g 蒲公英30g 白芷10g 贝母10g 花粉10g 黄芩10g 柴胡10g 甘草10g 皂角刺10g 牛蒡子10g 溃破期 症见脓肿子破 疼痛减轻 脓稠 无大热 舌嫩红 苔薄荒 脉多数而虚 治法 益气拔毒 方药 托里消毒散加减当归10g 白芷10g 黄芩15g 双花15g 连翘10g 川芍10g 川芎15g 桔梗10g 甘草10g 皂角刺10g 二 胃热熏蒸型 症状 病发急速 局部乳房红肿 热痛 全身壮热 口渴 胸闷 欲吐 便干 尿赤 舌质红 苔黄 脉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 疏散通络 方药 内消汤加减 瓜萎15g 黄荃I0g 柴胡l0g 双花20g 连翘15g 公英15g 瓜络10g 通草10g 牛芬子10g 王不留10g 穿山甲10g 皂角刺10g 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炎 对乳痈初期的治法 中医治疗 初期乳房按摩 适应证外吹乳痈 结块乳痈 乳汁不通者 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乳汁不畅 乳房胀瘀者手法 先在患侧乳房涂上少许润滑油 患者自己或术者 用五指由乳房四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 但不宜用力挤压或旋转挤压 而是沿着乳络方向施以正压 把挤滞乳汁逐步推出 在按摩的同时可以轻揪乳头数次 以扩张乳头部的乳络 初期外敷法 方一 鲜蒲公英100g 鲜野菊花30g 鲜葱白头10枚 加少许蜂蜜或红糖 捣烂敷于患处 每天2次 方二 大黄粉60g 黄柏粉60g 白芷粉60g 用陈醋调匀 敷于患处 每天2次 方三 公丁香15g 蒲公英10g 瓜萎实10g 麦芽10g 研细末 用红糖水调为糊状 敷于患处 每天2次 初期推拿法 取穴 天溪 食窦 屋翳 乳根 中院 天枢 气海 肝俞 脾俞 胃俞 风池 肩井 手法 摩法 揉法 按法 拿法 初期针刺法 针灸大成卷九 乳痈 针乳疼处 膻中 大陵 委中 少泽 俞府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以阳明 少阳 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肩井 天宗 膺窗 合谷 膻中 少泽 太冲等穴 操作 毫针刺用泻法 井穴点刺出血 每日1 2次 每次留针20一30分钟 初期火罐法 患者采取侧卧位 选与其患者相对的背部 以陶瓷火罐大者 吸力大 拔之 采用投火法 用酒精棉球 或纸片 燃烧后投人罐内 随将罐口罩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妥 约20分钟取下 如果患者感到灼痛 过紧 可酌情提前起罐 约3 5次即可痊愈 成脓期引流法 脓肿形成 宜切开引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十一章 资料分析
- 全国一等奖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赤壁赋》 公开课课件
- 老年人意外伤害课件
- 老年人急救相关课件
- 老年人床上清洁课件
- 提高粗苯回收率
- CN120204103A 一种护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 实数、整式、分式及其运算(7大考点)-2023-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
- 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 202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2版(学前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三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高等土力学土的本构关系
- JJG 956-2013大气采样器
- 2023年化工检修钳工题库及答案
- GA/T 1707-2020防爆安全门
- 教师调课申请表
- 会展项目管理教材 课件
- 酒店文化全套教学课件
- 钻孔桩桩底沉渣处理高压注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