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十数加减法教学案例及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经历了从教具演示或学具操作,到培养思考方法(如:原教材:30+20=50,想:3个10加2个10得5个10,5个10是50)的过程,但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北师大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2021页,创设了加减法的具体情境,将数学知识(整十数加减法)“包装”在“小兔请客”的童话故事中。如何让学生亲历具体情境(小兔请客)形成表象(加减法的表象)抽象出算式(30+20,5010)的过程,促进学生对加减法的主动建构呢?通过一次学校名为“耙子课”尝试,我觉得学习就是一种自主构建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才能实现真正的自主构建。片断1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你们肯定都想表现一番吧?你们想把自己的姓名和自己最喜欢什么告诉老师们吗?生1:我叫,我最喜欢踢足球。生2:我叫,我最喜欢画画。生3:我叫,我最喜欢看动画城。生4:我叫,我最喜欢听故事。(教师粗略统计一下,喜欢听故事的有13人)。师:啊!这么多人喜欢听故事,老师现在讲一个童话故事给你们听。(课件出示“小兔请客”四个大字)请同学们边听故事,边看图片。师: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它非常勤劳,自己种了一片果树。经过他精心培育,到了秋天,果子终于成熟了。小兔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于是就跑到果园里摘了几盘果子(课件出示图片:每盘10个,2盘一处,3盘一处),决定请几位好朋友品尝一下劳动成果。猜猜看,小兔请了哪些客人?生1:小猴。师:小猴爱吃果子,当然请来了(课件出示小猴)生2:蓝猫。师:蓝猫喜欢吃鱼,它可没有来。生3:松鼠。师:松鼠采松果,当然爱吃果子了,是来了。(课件出示松鼠)生4:刺猬。师:刺猬虽然喜欢夜间活动,这回破例也来了。(课件出示刺猬)师: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来到草地上,正准备来解解嘴馋时,小兔双手一摊说:“且慢,各位伙计请注意,想吃!我得考考你们,你们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来吗?”同学们,快帮帮它们吧!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一共有几只小动物?生2:一共有几盘果子?生3:第二堆比第一堆多几盘?生4:第一堆比第二堆少几盘?生5: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师:同学们一下子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不错!(诡秘地)我跟小兔打个招呼,解决了“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能否让咱们一起和小动物去分享,果子?(学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摆小棒,列算式,学生列出20+30,30+20,还有学生列出10+10+10+10+10)反思1、创设具体情境,是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动力以前的教材,给出的是一个单一的加法算式(30+20),虽然也给定了“小棒图”,但针对学生而言,那是一种枯燥的、乏味被动的学习,学生只是感觉到为学计算而计算。现在创设了具体的情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小兔请客”是个非常富有童趣的情境,老师有意地设置“陷阱”:想吃,就得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来,让学生置身于数学情境当中,学生急于想帮帮小动物,争先恐后地提出一些问题来,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心理内需,这种内需就化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2、问题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教师给出,还是学生提出?通常,教学中的问题是由教师给出的,这并不能全盘否定,但问题若是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提出,则更能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片断中,老师只是给了一点“催化剂”“快快帮帮它们吧?”学生一下子提出了那么多问题,这些疑问都是由学生自己产生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会更高、更主动。片断2探讨算法:师:同学们列出了这么多算式,30+20,20+30,10+10+10+10+10,你能计算吗?最好能独立解决,有困难的可以小组讨论解决。生1:30里有3个10,20里有2个10,3个10加2个10合起来就是5个10,就是50。师:这是张同学发现的,这种方法同学们就管它叫“张氏算法”。(同学们笑了)生2:我是一个10,一个10加起来算的,10加个10是20,再加个10是30,再加个10是40,再加个10是50。师:这也是一种不错的计算方法,是李发现的,同学们就管它叫“李氏算法”。(同学们大笑)生3:我觉得有一种比较简单地算法:十位上3+2=5,个位上0+0=0,所以30+20=50。师:(故作惊奇)啊!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还真的比较简便,大家给它命名吧!(生齐答:“冯氏算法!”)生4:我是摆小棒算的,先摆2捆,再摆3捆,合起来是5捆,就是50根。师:你的动手能力真不错,20+30是摆出来的,这叫“聪聪算法”。(小结算法)原来30+20有这么多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算法呢?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反思1、鼓励创新,让学生发现计算方法旧教材只给出了一种算理(30+20,想: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个10是50)。我们教师也只是以本为本,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即使在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但最终还是归为这种“想”,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本片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种算法,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2、尊重学生个性,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应以人为本,从学生个性出发。片断中,提出“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甚至“你有其余的也可以拿出来,只要说得在理,都可以用”。这种开放性的教学,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理解和爱好数学的信心!3、学生主动探究的成果,应当有回报学生主动获取了多种算法后,教师应当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片断中,学生说出一种算法后,教师以其姓氏命名,学生享受了劳动成果的体验,在内心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感受原来自己的发现这么重要,甚至这些发现还得以用自己的姓氏来命名!日后计算时要么用“张氏算法”,要么用“李氏算法”等等,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这种回报看似平凡,实际上是对学生自主发现的肯定。片断3认识加法各部分的名称:师:课前我们作了自我介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30+20=50,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你想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学生讨论后交流。生1:两位数加两位数,等于两位数。师:有意思!生2:第一个数加第二个数等于第三个数。师:你起的名字还有序号。生3:要加的数加加了的数等于加得的数。师:你挺有思想的。师:其实呀,你们取的名字都不错,数学上为了统一,把加号前后的两个数都叫“加数”,它们相加的结果叫做“和”。反思把命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加法的各部分名称在这里是首次出现,以前的教法是教师直接给出:把加号前后的两个数都叫加数,加得的结果叫做和,再让学生读几遍,记下来。为了把命名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找了一个朋友的读一年级的小孩,让它给加法算式取名字,他着实想了一会儿,不过后来首先说出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等于和”,这说明只要你放开手脚,大胆尝试,相信学生的潜力,学生会主动地思考,就会有收获,因此,课堂上我就采用学生自己命名的方法来突破这个知识点。虽然这种命名或许有点“另类”,或许有点“粗糙”,甚至有点“可笑”,但这来源于课堂的“原汁原味”,是可以称得上是“精彩的失败”。这样做会让学生消除对数学的神秘感,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阳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农产品社区电商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虚拟旅行纪念品DIY与定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集成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橡胶管道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线下区域市场推广策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现场服务管理(FSM)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
- 2025年学前教育信息化与家庭教育融合应用报告
- 2025年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研究报告
- 部编语文八年级培训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体教学设计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协同与管理课件
- 《正确测量血压》课件
- 202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
- 推广服务合同范例
- 《分红保险的魅力》课件
- 10kV供配电系统电气运行规程
- 葫芦烙画教学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