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doc_第1页
如何有效利用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doc_第2页
如何有效利用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doc_第3页
如何有效利用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有效利用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总是各自为阵,平行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阅读是阅读,作文是作文,两者似乎毫不相干。就连教材的编排亦是如此:一本教材,30多篇阅读文章,8个“综合性学习”作文就包含在“综合性学习”里了。面对重阅读轻作文的教材,老师们自然只有另辟蹊径,各种“作文指导大全”也就很自然地填空补缺。但依然逃不出“阅读是阅读,作文是作文”的旧窠,阅读课与作文课泾渭分明。其实,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点,不仅适用于阅读教学,也适用于写作指导。特别是有些精短的文章,内容简单,主题明显,但写作特色鲜明。如果能有效利用教材中的这类文章,在做好阅读教学的同时进行写作指导,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尝试的两个教学案例。第一次真好(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文,篇幅短小,只有600余字。教学中一般对此文简单化处理,学习几个生字词语,归纳一下文章内容,了解一下文章详略,拓展一下文章主旨,即可完成本文教学任务。窃以为,如此一篇短小精美的文章,若仅作为一般阅读教材处理,意义不大,若作为写作范文,对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有意淡化了本文的阅读教学,而侧重于作文教学的指导。下面是本文的教学简案:一、检查预习情况。二、学习写作技巧:1.找出感悟句(段)和叙事句(段),学习写作技巧一:夹叙夹议;2.提炼主旨句,学习写作技巧二:主题鲜明;3.概括叙事内容,学习写作技巧三:详略得当;4.联系学生习作,学习写作技巧四:主题一致。三、进行写作练习。在检查完学生的预习情况之后,教师抛出第一个问题:文章哪些地方在叙事,哪些地方在谈作者的感悟?学生很快会找出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相比较:两文在叙事和发表感悟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讲了一件事后谈感悟,而第一次真好是讲了几件事,每讲一次事后都谈一次第感悟。教师明确指出,所谓感悟,就是议论,前者是典型的先叙后议,后者则属典型的夹叙夹议。同时指导学生,在写一件事的文章时,可先叙后议,在写几件事的文章时,则要夹叙夹议。然后,教师抛出第二个问题:本文要表达什么意思,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就会回答“第一次真好”,并找出若干相关句子。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表达本文主题的句子“第一次真好”几乎出现在文章的每一处议论中,且每次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略有变化,而本文的标题就是“第一次真好”,这在写作上有何启示?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指出:写文章一定要做到主题鲜明,要多次宣扬文章主题。可以像本文这样,标题即文章主题,中间多次议论强化主题,结尾议论深化主题,与文章标题遥相呼应,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也可以像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样,标题即文章主题,在详细叙事后单独用一个段落议论,使文章主题鲜明。接着,教师抛出第三个问题:文章写了几件有关“第一次”的事情?请用“第一次”叙述。学生极易回答为两件。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文中“第一次露营,第一次做饭”也是在记叙事情,只不过这六件事是概括叙事,前面两件事则属详细叙事。能否全部详写或全部略写呢?通过分析讨论,教师指导学生,同样能表现文章主题的几件事情,应详选取比较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情来详写,一般详写两件,最多详写三件,其余则一笔带过,做到详略安排得当。之后,教师抛出第四个问题:文章由三处叙事和四处议论构成,这些叙事和议论是否为同一主题服务?在学生回答“是”后,教师拿出学生以前写的病文,念给学生听,然后提问:同样是写几件事情,同样是叙事后接着写感悟,这篇学生习作有什么毛病?由于之前有提示,学生很快指出,这篇习作虽然也是先叙事后感悟,但所写的几件事情感悟不相同,以致于不知道到底要表达什么主题。于是,教师顺理成章地归纳:文章要做到主题一致,在写几件事情时,要表达同一个主题,一篇文章有且仅有一个主题。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四种写作技巧,并布置作文练习:以“翔宇(附注:本校简称)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随笔,要求写几件事情,夹叙夹议。由于前面指导清楚,学生在经过几分钟的构思后,纷纷开始下笔,而下课铃声也不识时务地响起。两天后,检查学生所写的文章,绝大多数学生能“依葫芦画瓢”,仿照课文模式写作,较好地体现了所学的四种写作技巧,除却语言文字上的毛病,主题、内容、结构、详略等方面均无大碍。纵观本节案例,作为一篇阅读课文,本节课检查了文章生词,概括了文章内容,明确了文章主题,理清了文章结构,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任务。而所有这些任务,都是在作文指导中不知觉完成的。整节课实质上是一节作文指导课,以现成的课文为范例,并联系学生习作现场点评,理论分析后再当堂作文,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再看散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简案:一读初谈感受:同学们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二读概括内容:用课文中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这种开头有什么好处?还有哪些文章是这样开篇的?明确:写作技巧一开门见山,直接叙事。三读分析人物:假如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给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请找出对人物的描写语言,并概括人物性格特征。你所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有谁给了你深刻的印象?请说出关于他的一个细节。明确:写作技巧二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四读理解主题:文章中哪句话最能体现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如何理解这一主题?这种结尾有什么好处?还有哪些文章是这样结尾的?明确:写作技巧三结尾点题,升华主题。五读学习写景:本文在叙事之中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这两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有何作用?还有哪些记叙文运用了景物描写?各起了什么作用?明确:写作技巧四巧借景物,烘托主题。六读了解穿插:文章第24段如果去掉,影响文章的叙事吗?这三段话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有这样的穿插吗?找出来说说其作用。明确:写作技巧五巧妙穿插,交待内容。七读比较阅读:阅读课后短文三代,看看从散步中学到的五种写作技巧在三代中有哪些体现。八读拓展延伸:出示小诗如果爱是左右手(节选),学生齐读,拓展文章主题。本课设计最大特色是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指导有机结合。全文以“读”贯穿,在“八读”中不仅完成了内容概括、形象分析、主题理解、拓展延伸等阅读教学中的任务,又进行了五种“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同时通过“比较阅读”环节,将所学“写作技巧”应用到阅读中,做到了“学”与“练”的结合。如何有效利用课文进行阅读与写作的双重指导,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实,教材中有不少适合学生“临贴”的精短美文,仅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就有走一步,再走一步(先叙后议)、蝉(借物抒情)、童趣(先总后分)、行道树(三段式结构,对比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