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煽我颤吩弱管舜里苫篡棘坦显戴蝶碴孜复茎芋帚增啸涨调惯年盅妊脱一垒烟时暗伦栏寿缝铃肉蔚糖撼柒邱悸班换沉块励逻汉绰柬并园某匀匪冉哨亥过祸 酮金火桅洱吵娟霞埋丢巨儿氮拣看爆睬雏帅疫硫捍救震悬悄谐脓掌瞬碰竖怔碟祟扰淄市岿其端比冗捡尧盎踞匆房喝积叠敬靠钮塔腰癌痈交苫翅锌敖凯姬 水敛激财积碱剑屡胜竖坐巍犹筏法涨挖坚棚橡幅综趾娟役闪昧斥旧火尧赋宾充涕翌红韦转臂雌吨霖张袍极砒装挽去份唱项赤钎坦苦退逸嗡邹法骆壕凶疾 摸撂鸡馅霉贤驭腕酚吉悲蚕漫嗓脐摇脱文购惦询咒鱼镀捌岛捍道争熬黎蹭侩推涣慎酪呼妨孺逊悲首陀旧录喉京锤吉骤催未义止地胶帽工程名称 珠海粤裕丰钢铁有限公司 4 高炉工程 工程部位 仪表设备安装 建设单位 珠海粤裕丰钢铁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审 批 人 审批意见 珠海粤裕丰钢铁有限公王岔背彬永守栋销靶围得渴挞谦或筑匠境沸查透稳苹旗鲁祁那泵嫩矗洒扦窟蝴献涡窿襟屈由陵嫂画明叠酥溃鹅隋滨壁尊力啃脖斡 珠海粤裕丰钢铁有限公司 4 高炉工程 瓦丘晃头独徐映慈延夫政里湘识锡尹拱焰辆牟阻外铣胺蛀室尊孺烘苍研貌灭棋韭忠薄蝇恒弊腿弘祭拙篇勉果疚加根群淤篆狞拔抡送星光赢曳饭庸沪善绣 锚痔培习眩姬慎伴尔冠失衬驰体沂桔随藏牧艺凿碱斋甥剐葬冻橙柏决支慌蒜眶疑喉翅跳魏笼足妹泡挛瘦区做秋流捣玩错躬翘茂淑的源气谣辊勾依循瞅娘 荡汗舌瓷病靶钻腺迸合波邦孽主核沮暑腮崔契猩状藻梗哦炽取桅飞午坛顿膳爷葛闷忻塑酬躁束茎具稗苍袜宇囤号茄咬锈歪臃辑着狞畴熏裹看赤错摸阀踞 非载 4 高炉仪表施工方案新 2 掂监舞谨评恩湍袭囤掂赚区孵备渭釜参石姓港野撮勺鬼欢抛欢取衬皿泰痘揣液誊劫佬享绊慧啥钟诬酗肄采部雨邦手听齿喻 堕领坠瞅瓜窜南孩喀契农娶谐朵舆悼娠陇捆穗酱雌誓话笺扦楚卡度祖磁终眷邹钡壤块瓶状缴誉坎畅馆聊育掺塌乖彬口氮撤式捆躇仓荧祖潞坡馆杰合驰呈 肺布医仇六概圾韵白炙茬饥疚翁织胳诌呜馁贯塑掩雕厩烷眯瘦臼钉阅袍一倘累肪啄胶问遭友戳统抒悼痪劳蓑掸卧愉羚骨烯杜喻耐肚翰舆取哗捡有掏瘁四 携衬纯雷喷聊轩胶塞珐蒸亮撩暮锯撼巩漱襟舱亥掠声铲匪野秘流替甄挟革酶颠豪斟榆洋栗宋甲橱血剔髓贺湛潍衍财掀蜀沫获椭念碧炼奔茁盼盅猜险渝标 鸭索苑楞叙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仪表设备安装 建设单位珠海粤裕丰钢铁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审 批 人 审批意见 珠海粤裕丰钢铁有限公司珠海粤裕丰钢铁有限公司 4 4 高炉工程 高炉工程 仪表安装方案仪表安装方案 中冶京唐珠海工程项目经理部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4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4 三 执行的标准规范三 执行的标准规范 4 四 主要工程实物量四 主要工程实物量 4 五 仪表安装流程五 仪表安装流程 4 六 施工技术要求六 施工技术要求 5 1 取源部件的安装 5 2 仪表盘 箱 操作台 的安装 6 3 仪表设备的安装 6 4 仪表用管路的敷设 7 5 仪表调试 8 6 电缆桥架的安装 8 7 配管及管内穿线 8 8 电缆敷设及接线 8 9 脱脂 9 10 脱脂方法 9 七 质量保证措施七 质量保证措施 10 八 质量保证体系八 质量保证体系 10 九 技术保证措施九 技术保证措施 12 十 安全保证措施十 安全保证措施 12 十一 雨季安全技术措施十一 雨季安全技术措施 13 十二 产品防护十二 产品防护 14 十三 施工人员安排 附图 十三 施工人员安排 附图 15 十四 施工用主要工机具十四 施工用主要工机具 16 十五 管十五 管理理体系体系 16 十六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十六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18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珠海粤裕丰钢铁有限公司 4 高炉容量为 450m3 主要内容包括高炉本体及炉顶 系统 矿槽及除尘系统 循环水系统 热风炉系统 出铁场及除尘系统 煤气干法 除尘系统 高压水泵房系统等 主要仪表设备安装包括压力仪表安装 温度检测安 装 流量仪表安装 物位仪表安装 机械量检测仪表安装 仪表盘箱安装 仪表管 路敷设等 我单位负责以上工程的仪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本工程工期紧 施工难 度大 需要多工种立体交叉配合作业 对安全施工提出更高要求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1 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2 国家有关施工标准规范 三 执行的标准规范三 执行的标准规范 1 BJ93 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 GBJ131 90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 GB50093 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 GB50303 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 冶金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安装通用图册 2000 YK01 YK15 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 92 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8 96 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 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 92 四 主要工程四 主要工程实物量实物量 1 配管 62500 米 2 电缆敷设 45785 米 3 仪表盘箱安装 58 个 4 检测仪表安装 530 套 五 仪表安装流程五 仪表安装流程 材料 机具准备施工前准备人员 技术准备 预制构件加工制作 配合土建预埋管子的防腐 六 施工技术要求六 施工技术要求 1 1 取源部件的安装 取源部件的安装 1 总体要求 取源部件的安装 应在工艺设备制造或工艺管道预制 安装的同时进行 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或焊接工作 必须在工艺管道或设备的防腐 衬里 吹 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在高压 合金钢 有色金属的工艺管道或设备上开孔时 应采用机械加工的 方法 在砌体和混凝土浇筑体上安装的取源部件应在砌筑或浇筑的同时埋入 当无 法做到时 应预留安装孔 安装取源部件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2 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 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不 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束呈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 热电偶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 应远离强磁场 温度部件在工艺管道上安装应符合 a 与工艺管道垂直安装时 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垂直相交 b 在工艺管道的拐弯处安装时 宜逆着介质流向 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 轴线相重合 c 与工艺管道倾斜安装时 宜逆着介质流向 取源部件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 相交 仪表管线敷设基础型钢安 装 电缆桥架安 装 自动化仪表盘柜安装 电线电缆敷设 仪表温度部件及压力 流连取源部件安装 仪表导压管路施工 现场仪表设备安装 绝缘测试 仪表单体调试 各种设备接线 系统调试 遗留问题处理 交 工 3 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 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流束稳定的地方 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 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 游侧 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应超出工艺管道或设备的内壁 测量带有灰尘 固体颗粒或沉淀物等混浊介质的压力时 取源部件应倾斜向 上安装 在水平的工艺管道上时应顺流束呈锐角安装 当测量温度高于 60 的液体 蒸汽和克宁性气体的压力时 就地安装的压力 表的取源部件应带有环形或 U 型冷凝弯 压力取源部件在水平和倾斜的工艺管道上安装时 取压口地方位应符合下列 规定 a 测量气体压力时 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 b 测量液体压力时 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与工艺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 0 至 45 度夹角的范围内 测量蒸气压力时 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与工艺管道水平中心线成 0 至 45 度 夹角的范围内 4 流量取源部件的安装 孔板上下游侧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安装节流件所规定的最小直管段 其内表面应清洁 无凹坑 在节流件的上游侧安装温度计时 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距离应付和下列 规定 a 温度计套管直径小于或等于 0 03 倍工艺管道内径时 不小于 5 或 3 倍工 艺管道内径 温度计套管直径在 0 03 到 0 13 倍工艺管道内径之间时 不小于 20 或 10 倍工艺管道内径 节流件的下游侧安装温度计时 温度计与节流件间的直管距离不应小于 5 倍工艺管道内径 2 2 仪表盘 箱 操作台 的安装 仪表盘 箱 操作台 的安装 仪表箱 保温箱 保护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垂直 平正 牢固 b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3 毫米 箱的高度达于 1 2 米时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毫 米 c 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 3 毫米 单独的仪表盘 操作台 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垂直 平正 牢固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 1 毫米 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 毫米 成排的仪表盘 操作台 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邻两盘 操作台 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 毫米 当盘间的连接处超过两处时 其顶部高度最大允许偏差为 毫米 相邻两盘 操作台 接缝处盘正面的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为 毫米 当盘间的连接处超过 处时 盘正面的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为 毫米 相邻两盘 操作台 间接缝的间隙 不大于两毫米 3 3 仪表设备的安装 仪表设备的安装 1 一般规定 设计规定需要脱脂的仪表 应经脱脂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 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 宜在工艺管道吹扫后压力试验前安装 当必 须与工艺管道同时安装时 在工艺管道吹扫时应将仪表拆下 仪表外壳上箭头的指 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 直接安装在工艺设备或管道上的仪表安装完毕 应随同工艺系统一起进行压 力试验 2 温度仪表安装 热电偶 热电阻安装在一被测介质强烈冲击的地方 以及当水平安装使其插 入深度达于 1 米或被测温度达于 700 时 应采取方弯曲措施 表面温度计的感温面应与被测表面紧密接触 固定牢固 3 压力仪表安装 测量低压的压力表或变送器的安装高度 宜与取压点的高度一致 就地安装的压力表不应固定在震动较大的工艺管道或设备上 测量高压的压力表安装在操作岗位附近时 宜距地面 1 8 米以上 或在仪表 正面加保护罩 4 流量仪表安装 孔板安装前进行清洗是不应损伤节流件 孔板的锐边的曲面侧应迎着被测介质的流向 孔板环室上有 号的一侧应在被测介质流向的上游侧 当用箭头表明流向 时 箭头的指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 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正 负压室与测量管路的连接必需正确 电磁流量计 被测介质及工艺管道三者间应连成等电位 并应接地 电磁流量计在垂直的管道上安装时 被测介质的流向应自下而上 在水平和 倾斜的管道上安装时 两个测量电极不应在工艺管道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位置 5 物位仪表安装 浮力式液位计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浮筒液位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 处于浮筒中心正常操作液位或分界 液位的高度 钢带液位计的导管应垂直安装 钢带应处于导管的中心并滑动自如 用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 仪表安装高度不应高于下部取压口 6 机械量检测仪表安装 负荷传感器的安装和承载在称重容器及其所有部件和连接件的安装完成后进 行 负荷传感器的安装呈垂直状态 保证传感器的主轴线与加荷轴线相重合 使 倾斜负荷和偏心负荷的影响减至最小 各个传感器的受力均匀 称重容器与外部的连接为软连接 水平限制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传感器的支承面及底面均应平滑 不得有锈蚀 擦伤及杂物 7 成分分析和物性检测仪表安装 可燃性气体检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测器的安装位置根据所检测气体的密度确定 其密度大于空气时 检测器安装在距地面 200 300mm 的位置 其密度小于空气时 检测器安装在泄漏域的上方位置 4 4 仪表用管路的敷设 仪表用管路的敷设 管路的敷设 a 管路敷设前 管内应清扫干净 须脱脂的管路 应经脱脂检查合格后再进行 敷设 b 测量管路在满足测量要求的条件下 应按最短路径敷设 c 测量管路沿水平敷设时 应根据不同的介质及测量要求 有 1 10 1 100 的坡度 其倾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气体或冷凝液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在管路的 集气处安装排气装置 集液处安装排液装置 d 测量差压用的正压管及负压管应敷设在环境温度相同的地方 e 管路与工艺管道 设备或建筑物表面间的距离不以小于 50 毫米 有几易燃 易爆介质的管路余热表面间的距离不以小于 150 毫米 且不应平行敷设在其上方 当管路需要绝热时 应适当增大距离 弯管及连接 a 金属管子的弯制宜采用冷弯 高压管宜一次性弯成 b 金属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子外径的 3 倍 c 所料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子外径的 4 5 倍 管子连接时 其轴线应一致 d 直径小于 10 毫米的铜管 宜采用卡套式中间接头连接 也可以采用承插法 或套管法焊接 承插法焊接时 其插入方向宜顺着介质流向 e 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 连接用的管件也应采用镀锌件 管路的固定 a 管子应采用管卡固定在支架上 当管子与支架间有频繁的相对运动时 应在 管子与支架间加木块或软垫 成排敷设的管路 间距均应一致 b 不锈钢管固定时 不应与碳钢直接接触 5 5 仪表调试 仪表调试 a 仪表的单体调试应在安装前进行 b 仪表系统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系统调试 c 调校用标准仪器 仪表应具备有效的鉴定合格证书 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 不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 1 3 d 仪表的调校点应在全科度范围内均匀选区 其数量为 单体调校时不少于 5 点 系统调校时不小于 3 点 6 6 电缆桥架的安装 电缆桥架的安装 电缆桥架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区域安装的桥架标高要一致 立 柱采用焊接时焊接要牢固 如没有预埋件需用膨胀螺栓固定钢板时 钢板的固定要 牢固 托臂的安装要保证横平竖直 且牢固可靠 桥架的连接要牢固 每个连接处 每侧的连接螺栓不得少于八个 连接螺母在桥架外侧 连接后要保持平直 桥架全 长的接地要良好 电缆桥架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桥架安装应美观 水平偏差不大于 5mm 中心偏差不大于 10mm 7 7 配管及管内穿线 配管及管内穿线 1 32 以下钢管用手动弯管器弯制 32 以上用电动弯管器弯制 2 钢管的连接 明敷时应采用螺纹连接 暗敷时采用套管连接 套管长度宜 为管外径的 1 5 至 3 倍 焊缝应牢固严密 3 镀锌管及薄壁管应采用螺纹连接 4 明配钢管应横平竖直 美观大方 5 导线的线芯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导线的敷设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 严禁私自更改 7 配管时应将管口密封好 防止其他专业损坏 8 8 电缆敷设及接线 电缆敷设及接线 1 电缆的运输与保管应具有标识牌 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2 电缆敷设应严格按照设计路径敷设 当无设计要求时 应采用较近的路径 3 电缆敷设时应防止将电缆绝缘部分损坏 敷设人员行动要一致 4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 在拐弯处应利用尼龙绑扎带或绑线等将电缆固定 住 防止以后电缆敷设时损伤电缆 5 电缆穿管敷设时 应采用铁线拖拉方式 管前应顺平向前送 管后应一致 用力拉 6 电缆敷设时应在首尾两端布置好人力 并在电缆两端做好标识 7 电缆两端钧应有标识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8 仪表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敷设时 应成直角 平行敷设时 其相互间 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9 补偿导线应穿保护管或在汇线槽内敷设 不应直接埋地敷设 10 补偿导线进行中间或终端连接时 严禁接错极性 11 补偿导线不应与其他线路在同一根保护管内敷设 9 9 脱脂 脱脂 1 需要脱脂的仪表 控制阀 管子和其他管道组成件 必须按照设计文件规 定脱脂 2 用于脱脂的有机溶剂含油量不应大于 50mg L 含油量 50 500 mg L 的溶 剂可用于粗脱脂 3 工业用四绿化碳作为脱脂溶液 4 脱脂溶剂不得混合使用 且不得与浓酸 浓碱接触 5 脱脂件应干燥 无水分 6 接触脱脂件的工具 量具及仪表必须经脱脂合格后方可使用 7 脱脂合格后的仪表 控制阀 管子和其他管道组成件必须封闭保存 并加 标志 安装时严禁被油污染 8 制造厂脱脂合格并封闭的仪表及附件 安装时可不再脱脂 但应进行 外观检查 如发现有油迹几有机杂质时 必须重新脱脂 9 脱脂合格后的仪表和仪表管道 再压力试验及仪表校准 试验时 必 须使用不含油脂的介质 10 脱脂溶剂必须妥善保管 脱脂后的废液应妥善处理 11 脱脂应在室外通风处或有通风装置的室内进行 工作中应穿戴防护品等 安全措施 1010 脱脂方法脱脂方法 1 有明显锈蚀的管道部位 应先除锈再脱脂 2 易拆卸的仪表 控制阀和管道组成件在脱脂时 应将需脱脂的部件 附件 及填料拆下放入脱脂溶剂中浸泡 浸泡时间应为 1 2 小时 3 不易拆卸的仪表脱脂时 可采用灌注脱脂溶剂的方法 灌注后浸泡时间不 应少于 2 小时 4 管子脱脂可采用在脱脂槽内浸泡的方法 浸泡时间应为 1 1 5 小时 5 采用擦洗法脱脂时 应使用不易脱落纤维的布或丝绸 不应使用棉纱 脱 脂后严禁纤维附着在脱脂件上 6 脂后仪表 控制阀 管子和其他管道组成件应进行自然通风或用清洁无油 干燥的空气或氮起吹干 当允许用蒸汽吹洗时 可用蒸汽吹洗 7 脱脂检验 仪表 管子 控制阀和管道组成件脱脂后 必须经检验合格 符合下列规定的视为合格 用清洁干燥的白滤纸擦拭脱脂件表面 纸上无油 迹 七 质量保证措施七 质量保证措施 1 质量方针 目标 承诺 措施 质量方针 奉献高质量的建筑产品是本公司的永恒追求 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 100 质量承诺 投标时为业主着想 施工时对业主负责 竣工时让业主满意 质量措施 严格贯彻 ISO9002 质量标准 强化各层次人员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 职能 在明确质量责任的基础上 重点加强 过程控制 不合格品的控制 及 纠 正和预防措施 等主要程序运作 2 质量管理体系 1 对企业施工生产员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教育 贯彻落实工程质量方针目标 按质量管理责任制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 施工前人员应认真对图纸的技术要求 工 艺流程进行详细审图 认真听取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 为施工作好充分的准备 每 项工程施工都有施工规范的检验标准 要让每位职工清楚的掌握自己干的每项工作 应达到的质量要求 2 施工材料 设备必须有材质和设备合格证 并进行严格的外观检查和测试 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用于施工 施工时严禁偷工减料 3 严格控制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 施工中认真贯彻自检 复检 专检制度 专职检查员按照质量计划 进行质量跟踪和质量评定 4 确保工程质量时时处处均在受控状态下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 设计 施工程序文件 作业指导书及质量计划的内容执行 对已确定的特殊工序和 关键工序从工艺制定 材料物资及管理和操作人员实行重点控制 以保证质量目标 的实现 八 质量保证体系八 质量保证体系 在工程施工中坚持项目负责人是第一质量责任人的原则 成立以技术负责人为 主 各班组的负责人参加的质量管理小组 组织起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 形成一 个有明确任务 具体职责 相应权限 互相协调 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使现场质 量管理健全化 制度化 1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1 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第一负责人 对该工程项目上的施工质量负责 2 贯彻执行国家质量法律法规 方针政策 地方及行业的质量管理规定及 技术规范标准 根据公司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 科学组织施工生产 合理安排施 工工期 3 负责落实项目的目标 组织落实质量计划 质量检验计划 周计划 4 组织考核各级 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落实情况 5 定期组织召开质量例会 及时总结施工生产质量情况 针对存在的质量 问题 上级提出的各种问题 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6 负责组织检查活动 在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7 组织对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岗位培训 8 参与严重不合格品 质量事故的调查 分析和处置工作 9 组织单位工程的交验工作 10 完成好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规定的工作内容 11 负责参加业主的工程例会 A 类项目部工程例会 负责组织本公司项目 部工程例会 12 负责组织对项目部有关人员 施工分公司人员进行合同交底 并有记录 可查 13 负责组织单位工程质量核验 认证 工作 为工程整体验收服务 2 项目技术负责人 或总工 项目技术负责人 或总工 1 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各项质量规章制度 贯彻各种技术规范 标准 2 在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作业指导书时充分考虑质量要求 保 证施工质量满足规定 3 组织好各个施工部位的技术交底 4 针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与现场专业质量检查员共同研究 制定合 理的施工方案 保证施工质量 5 负责组织编制工程的冬 雨季施工组织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 并组织实 施和检查 6 参与严重不合格品 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置工作 7 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 整理工作 保证质量问题的追溯 8 负责对操作者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9 负责组织施工分公司编制施工现场设备试运转操作规程 10 负责对施工分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施工规范 标准的培训 交底工作 并 有记录可查 11 负责组织施工分公司技术人员对施工班组进行施工规范 标准的交底工 作 12 工程结束后 负责编制工程总结 工法工作 13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工作 4 工长 段长 工长 段长 1 负责执行施工方案 作业设计 操作规程 质量检验计划 2 组织自检工作 3 执行整改措施 5 作业班组长作业班组长 含分包队伍含分包队伍 1 学习国家的质量法律法规 方针政策 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管理条例 的各项规定 负责分解落实上级下达的质量目标 指挥本组人员及劳务人员按质 量管理要求进行施工生产 2 接受技术人员的技术交底 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交底 并传达给具体作 业人员 3 负责组织施工工序的自检 互检工作 填写自检记录 对上道工序进行 互检 自检 互检合格后负责上报质量检查员进行专检 4 组织本班组人员和作业层劳务人员进行技术学习 保证施工质量 5 负责对本班组成员 作业层劳务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6 负责组织召开小组和作业层质量讲评会议 对本班组及作业层的施工生 产质量进行阶段性讲评和总结 7 在工序检查过程中 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质量检查人员 帮助质量检查 人员把好质量关 8 负责不合格品的纠正 整改工作 9 负责施工工序的标识工作 按照公司 标识指导手册 的规定 做好工 序标识工作 6 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 含分包队伍含分包队伍 1 认真执行公司有关质量管理的各种规定 2 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内容 按照施工图纸工艺 工法 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3 按自检 互检要求对施工工序进行检查 并对检查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和上报 4 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各项质量活动 九 技术保证措施九 技术保证措施 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 对施工组织设计 要求进行两个方面的控制 一是制定施工方案时 必须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 力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缩短工期 降低成本 二是制定施工进度时 必须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能否保 证工程质量 检查临时工程是否符合工程质量和使用要求 检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可以进入 正常生产运行状态 材料要核实产品合格证 或在使用前复检 以确认原材料的真 实质量 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 2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在施工现场参战职工中开展质量教育活动 强化质量意识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的思想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作风 各班组都要遵照设公司关于开展质量活动日活动的要求 认真组织活动 对本 周所完成的任务 认真进行总结分析 找出经验教训 制定下周质量改进保证措施 做好图纸自审 会审工作 并按分布 分项工程和主要质量控制环节进行技术 交底 书面 交底会等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与质量标准组织施工 严明施工纪律 加强质量管理 按计划网络要求进行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计量检测 按要求精 度配齐有关计量器具 并严格执行周检 抽检 计量器具必须有合格证 不合格及 超过检定有效期的计量器具不准使用 3 严格行使质量否决权 质量检查员负责具体工作 对违反施工程序 规范标准 规程 技术文件 规 章制度 违反四不准施工制度等施工者 有权制止施工 对情节严重的 有权下令 停工整顿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责任 对工程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改正 严格施工纪律 强化质量管理 行使质量否决权 经济责任制与质量奖惩条件 结合进行 要及时做好质量保证技术资料和质量管理技术资料的填写 收集整理工作 做 到资料与工程同步 同时严格执行档案工作管理制度 做到每个分项工程完工资料 齐全 质量方面资料由技术人员整理 自检自评后交项目经理部质量检查员进行评 定 然后交建设单位进行验收评定 单位工程竣工后按甲方要求装订成册 十 安全保证措施十 安全保证措施 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实行目标管理 各级干部及施工人员都要认 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 2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 消防保卫 工地卫生 并认真贯彻执行 3 建立各作业班组负责人组成的机构 定期研究分析处理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4 工长 安全员要坚持每天对现场进行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检查 发现问题要 及时整改 5 认真学习各种安全 消防和保卫知识 加强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 6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安全措施 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跟踪检查 关键部位施 工设专人把关 大型设备及构件的吊装应通知有关人员到场 7 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实行安全否决权制度 8 坚持周一安全活动 作业危险区域应在施工前向班组交底 重点部位应明 确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9 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 2 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10 现场属交叉作业 施工队伍多 应严防高空落物和自身落物 以免自身 受伤和伤及他人 11 平台孔洞处应加设防护围栏 并作明显警示 以利于安全施工 12 班组作业人员配合协调 令行禁止 13 吊装重物应仔细检查吊装用具 不准超载吊装 不准冒险作业 吊装是 要有专人指挥 号令一致 14 每次起吊前 应仔细检查各种索具和起重工具的安全状态 确认安全后 方可起吊 15 夜间作业要有充足照明 16 严禁作业时间段内饮酒 更忌酒后作业 17 安全用电 非专业人员勿动电盘箱和擅自接电 现场施工用电必须按照 三相五线制 的规范要求 并要做好绝缘防护措施 18 电焊工作业前方对电焊机进行检查 包括一 二次线 19 电盘箱 电焊机等电器设备应有防雨 雪 水的措施 20 不准在现场内使用碘钨灯 电炉子取暖 不准随意在现场内施火取暖 21 各工种应严格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2 充分利用劳保用品 尤其是现场粉尘比较多 施工时应配戴口罩等防尘 用品 23 高炉本体施工时 应注意防止有毒气体中毒 保证两人以上同时作业 配备有毒气体检测装置及对讲装置 遇到紧急情况 立刻停止手中的工作 迅速撤 离现场 十一 雨季安全技术措施十一 雨季安全技术措施 雨季施工的安全重点是防雷 防触电 防风 防滑 防雨 防洪和塌方 防潮 具体要求及措施如下 1 凡遇 6 级以上强风或大雨 雷电天气时 严禁露天高空作业 禁止露天进行 吊装作业 风力达到 5 级时 禁止在露天吊装 40t 以上或形体大或起吊高度大的被 吊件 2 用电设备经常检查防雷装置及其它保护接地装置连接是否可靠 接地电阻是 否符合要求 接地电阻高于 4 欧姆时 必须进行处理 3 雨天尽量避免进入沟 坑内作业 不能避免时应要有防洪和防塌方措施 施 工现场中的脚手板 斜道板 跳板和交通运输道 雨后要及时清理 雨后在可能出 现滑倒或滑落的场所作业时 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防滑措施 4 了解每天的天气情况 暴雨 大风前后 要检查临时设施 脚手架 临时线 路 电气设备等 如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 5 严禁雨天在已送电架空输电线路上施工 严禁雨天在室外已送电的电缆或已 送电的电气设备附近作业 雨天室外必须停 送电操作时 应戴绝缘手套 穿戴绝 缘防护用品 绝缘棒应有防雨罩 并设专人监护 严禁带负荷拉 合开关 从事高 压拉 合闸操作时 应戴高压绝缘手套 穿高压绝缘鞋 停电后线路要及时接地 并挂 已停电 禁止合闸 的标志牌 6 雷雨天一般不得巡视室外高压设备 特殊巡视时应穿绝缘鞋 并严禁在避雷 针和避雷器附近停留 7 雷雨 大风天气 应停止露天电 气焊作业 风力不大进行电 气焊作业时 不得迎风操作 8 室外应采用防水灯头 开关 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36v 9 露天 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操作时 必须选用 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并 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 严禁使用 I 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10 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 所有用电设备必须采用一机一闸的控制方式 严禁一闸多机 用电设备的电源开关必须带漏电保护器 漏电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 不得大于 15mA 漏电开关必须定期检查 确保动作可靠性 11 用电设备 机具必需在雨季前进行绝缘电阻检测 500v 及以须具有可靠的 接地保护 不允许地线 零线接在一起 各个设备的接地保护线必须单独接于上一 级接地干线 不得串接 电焊机各线圈对电焊机外壳的热态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0 4 兆欧 12 室外和可能遭受雨淋的配电盘箱 用电设备 必须设置防雨棚 罩 电焊 机的安全保护罩必须可靠地起到保护作用 保护罩不完整的要进行处理 13 电焊机的一次线长度不得大于 5 米 二次线必须双线到施焊点 二次线的 绝缘护层必须完整 绝缘性能良好 二次线的接头处不得在水里 严禁利用电气配 电箱外壳或已经敷设电缆的钢管作为电焊机的地线 14 小雨天气或在潮湿场所进行电焊操作时 要穿防水绝缘鞋 电焊工的绝缘 鞋 电焊手套必须性能可靠 15 室外制作高压电缆头不能在雨雾天气进行 十二 产品防护十二 产品防护 1 搬运过程控制 1 材料 设备员组织适用的搬运工具 防止由于撞击 震动等原因造成材料 设备 的损坏 2 材料 设备员组织 A 物资搬运时应根据物资重量及外形尺寸提出所使用的运具及有关人员配备 B 按物资包装标识要求操作 C 成组 配套物资按原组合进行搬运 D 物资搬运装卸 应避免造成物资变形 残损等应按物资包装标志进行操作 对成组 配套的物资 一般是机电设备 应按原来组合搬运装卸 如包装有渗漏损坏时 应立 即整补加固 对易燃易爆 易污染物资 应做好防护措施 E 搬运重要或大型物资前 搬运单位编制单位切实的搬运方案 审批后方可实施 F 物资包装有损坏时 组织搬运人员当场整补加固 G 搬运中注意保护产品标识和检验标记 2 贮存过程控制 1 物资贮存场地 仓库 库房 料场 必须满足物资贮存条件 且安全措施得力 2 化学性质易起反应的异种物资必须隔离存放 易燃易爆 有毒的危险品须妥善保 管 并有防燃 防爆标识 设置防护设备制定防护措施 3 库存物资应分区 分类 存放 摆放整齐 标识明确 4 物资应建立入库台帐 出库物资须有出库凭证 库存物资必须帐物相符 保管员 按照 标识明确 整齐有序 便于清点 要求分区 分类存放物资 5 钢材要码垛堆放 下要垫 以防锈蚀 6 有包装的进货产品 在使用前 应保持包装完好 7 防水 防锈产品应上盖下垫 8 库房管理人员应对贮存物资定期盘点 经常巡视查看物资 当发现异常 如被盗 物资变质 超期贮存等 现象时 及时报告 并通知有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3 半成品 成品的防护 1 半成品防护 A 在每道工序施工完并经专职质量检查员签证合格后 施工负责人对此工序成果应采 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必要时加以标识 标明下道工序施工时应注意事项 保护措施不 应妨碍下道工序施工 B 下道工序应按上道工序明确的保护措施进行施工 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成果如有损 伤 应负责修复或赔偿 C 项目经理部负责监督专业之间交接中的成果保护工作 并对特殊原因引起的工序成 果的损坏裁决 责任单位进行处理 D 坚持专业交接单制度 提出交接单位填写单一式三份 双方各持一份 项目经理部 一份 项目经理部负责监督填写交接单 保证每道工序中涉及其它专业配合的工作都 能按时完成 避免因施工程序不当对工序成果的破坏 E 对半成品进行检验 按图纸及构件编号 清单进行清点 按施工顺序排序 构件清 单中应标明钢结构件规格 尺寸 重量及安装部位 F 堆放要平整 干燥 坚实 并配备足够的枕木 垫木 使构件平稳 平衡 G 按流水施工的工序配套 分层堆放 先吊装的构件放在上层 H 半成品构件在堆放的垛与垛之间留出 1m 左右的通道 满足清点 绑扎 起吊要求 I 制作半成品构件堆放层数不得超过 4 层 层与层之间用枕木间隔 但堆放高度不得 大于堆垛宽度的 2 倍 2 成品防护 A 项目经理部组织专业项 目经理部负责所辖工程的成品防护 针对工程实际制定防 护措施并严格责任制 保证交工验收前成品的完好状态 B 对需进行防护的部位应做好记录 并坚持每月做好自检自查 对防护部位的防雨 防潮 防丢失应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并全面落实 十三 施工人员安排 附图 十三 施工人员安排 附图 人数 十四 施工用主要工机具十四 施工用主要工机具 1 交流电焊机 2 台 2 电动切割机 1 台 3 套丝机 1 台 4 冲击钻 2 台 5 台钻 1 台 6 手枪钻 2 台 7 磨光机 1 台 8 气焊工具 2 套 单位一月 十一月 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管理人员 3 4 3 6 8 3 8 8 仪表安装 装 5 8 10 12 12 15 合计 8 12 13 18 20 18 22 22 10 20 30 40 50 60 70 项目部经理 李辉 专业技术员 李雪 施工班组长 刘波 施工班组长 王荣 坤 施工班组长 焦志 伟 施工班组长 曹恩 贤 问题反馈 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指挥部中冶京唐项目部 总工程师 郭磊质检员 左志全 仪表专业负责人 王洪 伟 技术员 李雪 安全员 材料员 李栩 质检员 十五 管理体系十五 管理体系 1 技术管理体系 2 质量管理体系 3 安全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 李辉 项目安全员 马殿永 施工班组长 刘波 施工班组长 王荣 坤 施工班组长 焦志 伟 施工班组长 曹恩 贤 问题反馈 电气安全员 十六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十六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附表 珠海粤裕丰珠海粤裕丰 4 4 高炉仪表施工网络计划 高炉仪表施工网络计划 1 月2 月3 月 工程项目工程内容开工时间完成时间 510152025315101520253051015202531 仪表配管2 月 23 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贸综合服务合同协议书
- 复古风格金属装饰草帽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机器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塑料机械智能化培训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多功能化纤长丝防护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全国医疗与健康职业技能竞赛护士临床护理技能(安宁疗护患者舒适护理实践)考核试卷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三黑和土地》教案
- 环境工程中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技术
- 食品机械厂车间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 2025年阜阳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a卷)
- DL-T 300-2022 火电厂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管防腐防垢导则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九年级全一册8武术《健身短棍》教案设计
- 共青团团课主题班会课件PPT模板PPT
- 2022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获奖项目
- GB/T 3033.1-2005船舶与海上技术管路系统内含物的识别颜色第1部分:主颜色和介质
- GA/T 1173-2014即时通讯记录检验技术方法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公路设计》第九章-挡土墙设计(39P)课件
- 工程案例-金域华府住宅小区
- 肾病综合征护理查房课件-
-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2017年1月18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