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学号:0923070060 姓名:李影影关键词: 风湿病/心理护理/护理干预Kew Words: Rheumatism/ Psychological care / Nursing intervention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慢性、复发性、难治性的特点。不但发病率高而且病程长久,给病人带来痛苦。本文通过简述风湿病的定义,风湿病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失望、愤怒、情绪、焦虑、消极、对康复甚至失去信心,这些心理疾病甚至造成自杀的严重后果。以及对风湿病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前HAMD评分比较,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个体化认知和自我干预、强化正性情绪、心理疏导、消除依赖心理、增强信心、不气馁、利用社会支持等方法。通过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让风湿患者早日康复,对疾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供了更好的参考。参考文献16篇。本文综述如下。1风湿病定义: 现代医学之风湿病是指以关节(包括骨、软骨)及其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的统称1。这类疾病尤其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损害具有多器官、多靶点2的特性,治疗较为困难,为医学界公认的疑难病之一。21世纪风湿病的发病率已经高达0.8%,风湿病学已成为临床医学领域,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从近期发布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影响因子(IF值)数据可以发现,风湿病学代表性国际刊物A rthritis & Rhe umatis m(美国风湿病学会官方杂志)的IF值从2008年的6.787上升至2010年8.435;而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欧洲风湿病联盟EULAR官方杂志)IF值从2008年7.188上升至2010年9.082,这反映了人们对风湿病学科的关注度与日俱增3。2风湿病患者的基本心理现状由于风湿病的病程长,患者的思想活动、情志变化更为复杂,常感到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有的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又产生了急于治愈、心情急燥、要求医疗效果过高等精神状态,都严重影响治病的疗效。加之患者对病情不了解,常常造成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且病情反复,治疗比较困难,生活、工作能力下降,经济损失,家庭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交娱乐活动受限等不可避免地会给风湿病患者带来精神压力,造成情绪的抑郁。目前,国内外的一些报道也证实这一点4-6。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7-10,正常人群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的发生。张明园等报道国内正常人群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在15. 1%一22. 5%之间,明显比正常人群高评估出有抑郁症状后,应及时到心理科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所以,对风湿病患者的护理首先要做好情志护理11-12。目前心理疾病问题已成为全球医疗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风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本资料发现:缺乏根治的手段,担心残疾,经济负担重,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与风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关。建议对风湿病患者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显得尤为重要。风湿病与心理疾病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一方面可以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危险增加,另一方面心理疾病也可加重躯体症状,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反应性,最终影响患者预后。风湿病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引起疼痛、疲倦,身体僵直等不适症状。患者害伯会引起关节畸形,日后会丧失机体功能和工作能力。担心长期药物治疗会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等等因素均会给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而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降低,社会活动减少等原因引发的孤独感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这些担忧和不适应是正常的、合理的心理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心理接受能力个体间差异很大,那些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患者心理上更加脆弱,更易出现抑郁症状。现代医学模式虽然对患者生理性疾病还未攻破,但是心理健康也日益受到重视。风湿病具有慢性、复发性、难治性的特点,生活工作能力下降,经济损失,家庭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改变,社交娱乐活动受限等不可避免地会给风湿病患者带来精神压力,造成情绪的抑郁。3.风湿病常见的心理问题:3.1失望 在长期治疗而效果不理想,以至于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及前途时,就会引起严重的心理问题失望感,表现为对治疗和命运丧失信心。3.2消极消极是伤残者的一种心理反应。心理学的术语称之为“淡漠”,表现为对什么也不感兴趣。3.3焦虑许多人不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有自发消退和加剧的倾向,甚至每天都有可能发生这种变化。许多病人及家属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仅有朦胧的概念,不懂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关节炎的区别,不知道目前的治疗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把握不住自己的未来,错误地认为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注定要变成畸形。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存在不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由于暂时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和“看什么都不顺眼”。3.4愤怒情绪当患者面对“伤残”这一现实后,就会出现愤怒情绪,主要是对“伤残”这一结果极为不满,表现为“怨天尤人”,甚至迁怒于与事件无关的人,情绪处于十分不稳的状态。3.5情绪低落 这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容易见到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在治疗效果不满意或周围的人和社会对患者的关心不够时而产生。患者常流露出绝望感,或对任何事情都缺乏信心,对简单的事情也觉得困难重重,平时常爱一人独处,暗自落泪,长吁短叹。3.6对康复失去信心 在康复过程中,像穿衣、吃饭、上厕所等这一类对健康人来说不成问题的小事,对患者都可能是个大问题。容易使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在潜意识中有一种维持自尊的欲望,因而可能投射为对康复失去信心,表现为被动治疗甚至拒绝治疗。所谓被动治疗即对治疗没有主动的要求,主观上不能与医生配合,处于听之任之的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不可取的,必须加以纠正。3.7自杀自杀虽很少见,却是最严重的心理反应。自杀念头可以出现于伤残的任何阶段,它特别容易因现实生活中出现新的困难而诱发。因此,当患者遭到不幸或挫折时,要特别加强心理照顾。自杀的念头可以说出来,也可以不说出来。一般说出自己的自杀念头,常有寻求帮助的含义,这时,周围的人必须积极热情地给予帮助,切勿冷漠视之。当自杀的念头不是用语言,而是用行动(例如准备自杀工具,寻找自杀场所)表现出来,情况就非常严重。此时,周围的人必须以百倍的警惕去发现这些通常是十分隐蔽的行为,使其自杀得以阻止。4 .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和结果针对临床上风湿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20102011年对76例风湿病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2011年,共有76例风湿病患者,临床资料完备,诊断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分类标准。其中男27例,女49例,9一74岁,平均住院30天。排除意识障碍、老年痴呆、认知功能障碍及不合作者。均未使用过抗抑郁药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有具有可比性。深入了解患者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反应,并积极开展心理护理,使患者心理状态处于最佳水平,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方法: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症状评分13,18分为抑郁。患者入院后即均由护士发放量表,被试者独立或在护士指导下填写。所有患者均给予抗风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对风湿病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连续治疗4周。4周后再进行抑郁量表评分,并与入院作对照,作为判定治疗效果的依据。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抑郁发生率184%(7/38),对照组为316%(12/38),两组抑郁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5.心理护理干预的注意事项病人入院后由专职护士与病人沟通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及心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释工作,给予关怀、同情、安慰与鼓励。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对疾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5.1个体化认知和自我干预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首先要以真诚和热心的态度,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当然不同文化程度的风湿病患者,对风湿病的认识水平存在差异,对风湿病知识的理解也存在相当差距。所以我们要用通俗的语言,让患者首先患者必须了解和认识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及其治疗对策,正确掌握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及早控制。应承认和面对事实,不要恐惧和整日去想迟早如何发生残疾、长期卧床或轮椅生活的问题,要从思想上蔑视疾病,以精神力量去消除精神痛苦、焦虑、悲观和失望。应加强对患者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工作性质、社会交往情况、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所处的家庭关系,通过通过口头宣教、健康讲座、科普讲座、健康处方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并对患病期间表现的各种异常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给予同情、疏导、宣泄、支持和鼓励等方法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让患者认识到风湿病是可以治愈的,解除心理负担,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及获得控制感,使其主动接受治疗。5.2强化正性情绪学习正确应对不良生活事件和改善负性情绪的方式和技巧,培养自我控制力,适当自省个性偏差。通过组织患者看电视、做保健操、积极改善病房的沉闷气氛,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解除其烦闷心情。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爱好等情况,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安排适宜的健身、娱乐内容的生活作业,多听优美舒缓的音乐,以稳定情绪,缓解负性心理。5.3心理疏导护士也要真诚的理解和接受并鼓励病人说出心中的苦恼与苦闷,使其产生共鸣和被理解,保持心情愉快和情绪稳定,树立自强自立的心态,做好同疾病长期斗争的心理准备,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减少疾病的反复发作。再次,护士应鼓励家属给予其一些爱心和理解,满足心理需求,应力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病人与家属之间朝夕相处接触密切,病人也视其为依靠,主动关心其家属,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使家属及患者增加亲切感,使病人家属有一种崇高感、骄傲感、责任感,更好的服务于病人,给予病人耐心细致的关心和照顾,让他在幸福中获得康复。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让生活充实有序,阅读有益的书籍,排除消极情绪。5.4消除依赖心理首先要积极配合治疗,但是不要全部依赖医生与药物,俗语说:三分治疗、七分养,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出现关节破坏、畸形,从而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直至丧失,使患者工作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自理。所以,应指导患者进行各种关节功能锻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提高机体免疫力有益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锻炼原则应遵循:活动量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大;各种关节活动应由护理人员协助完成,锻炼从受累轻的关节到受累重的关节;侧重点为影响日常活动的大关节;掌握以恢复功能为主,纠正外观畸形为辅,尤其要注意手、肘、肩及髋、膝关节的功能改善。再次,给患者讲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一种功能锻炼,以减轻疾病的发展。5.5增强信心不气馁由于此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加之关节的疼痛、畸形、功能丧失等因素。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效果不明显,出现消极、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此时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给患者讲述类风湿病的治疗前景,在疾病的进展期可能治疗措施的效果不明显,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但并不代表对整个疾病过程无利,也不等于无效,应当具体分析治疗效果,并请恢复较好的患者介绍经验,要用温和的语言进行开导,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与患者交流谈心,让其了解类风湿关节炎虽可致残,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只要坚持正规用药和持之以恒的综合治疗,80%以上的患者可以长期缓解和治愈。5.6利用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及社会交往对患者具有较大的效应14。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或物资上的支持可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支持个性的抗挫折能力,缓和应激源对个体的冲击,从而有利于个体调整心理应激反应。积极发挥家庭、朋友的作用,特别是家庭关系不好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庭的配合。单位的领导、朋友、同事都要给予理解、同情、关心、支持,帮助患者消除精神压抑和心理障碍,尽量安慰和鼓励其与疾病作斗争,并为患者提供可靠有效的医疗信息,尽可能为其提供安静、舒适的康复环境。当疾病不需要完全脱离工作和劳动时,搜集整理应鼓励患者一边治疗一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争取自立和自强解决自己日后的经济生活,体现自己的价值,消除自卑和孤独的不良情绪。还可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一些有益的贡献,以乐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力量去解除精神痛苦,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风湿病的病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属的支持至关重要,使家属能够主动关爱帮助患者,与家属一起制订详细的康复计划,并跟踪落实,同时引导患者充分利用社会支持,认识自己的生存价值,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和理解,使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感,为治疗疾病树立信心。6.讨论风湿病患者容易伴有抑郁障碍,国内外的一些报道也证实这一点15。而抑郁的躯体化症状又使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化,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紧张、压抑等负性情绪可使风湿病加重,各种应激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异常和交感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患者疾病加重,而积极乐观的情绪可增加机体对治疗的反应性,提高疗效。心理护理让患者认识自己、关注自己,运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解决问题,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充分调动家庭的积极因素,满足其心理需要,从心理上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通过对风湿病患者进行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4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故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发现心理问题,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策略,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抑郁情绪,以较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增加依从性,有利于病情恢复。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对本病的治疗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护理时,一定要做好这一方面的心理教育,把这类疾病的病因、发病特征、预后等讲清楚,指导和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尤其是对急性活动期患者,病情一时不能控制,情绪容易急躁,求愈心切,更需加以宽慰,向其说明本病反复发作的特征,告之只有及时治疗,才能使病情控制稳定,得到缓解。有时,可以讲述一些成功的病例,必要时让患者与其他病友取得联系,相互交流,消除顾虑,减轻心理上的压力,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16无论是住院还是不住院,要争取患者亲属的积极配合,语言上要亲善,使其感觉到温暖。除此之外,社交娱乐活动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增进人际关系,避免逃避环境、离群独处等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所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能停止社交娱乐活动,应积极主动地溶入社会的大家庭中。以上就是对关注风湿的护理的相关介绍,风湿给患者造成的健康损害是不可估量的,给风湿患者的康复造成了极大的阻碍,通过动静结合的风湿的护理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病情,让风湿患者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 风湿病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6:2-8. 2. 风湿病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6:134. 3. 2010年度(2011年)MedSci影响指数智能查询系统EB/OL. /sciif.asp?action=search.4 . LiangMH,RogersM,LarsonM, et al.The psychosocial in pact of sys-tank hpus erythanatosus and theumato过A rlhritis Rheun, 1984.27 (1): 13一19.5. 殷萍华,季燕东,王靖.老年类风湿关节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 37( 6): 456.6. 刘启华,张鹤,杨茂.系统性红斑狼疮青年女性病人焦虑抑郁状态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 19( 23): 55.7. Katz PP, Yelin EH.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depressive sy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诺如呕吐包培训知识课件
- 请你到我家玩课件
- 说课课件精美句子简短
- 误食异物安全知识培训
- 2025小学聘用校长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制作购销合同书
- 2025企业合同范本:是否可以要求所有员工签订全勤劳动合同
- 2025石墨销售合同模板
- 2025初中语文生活美文:婚姻如合同爱情似艺术
- 2025车辆买卖合同模板
- 2025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 2024年溧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定向招聘笔试真题
- 执行力责任心培训课件
- 水厂设施现代化改造方案
- 2025秋季开学第一课完整版课件
- 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设计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田英章楷书心经-高清米字格版
- 2021年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项目检查汇报报告(52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