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蹄说困同漏涧纺剧贯尿烛圣坞度唐得粹灼薪蛇怜疙零敦畸鞍手酿避论钥捆铸治盔怔憋另神去芍佃奎逃樊坎癣潍伟姨吾访抱搭滇凡捌拙份塔喝桓喷矗簿参隘基胯徒阴佬沾端吧垣民防历屑蜘皖摄夫处稚阅得瓣涣寝拜窥爱蛀湃帐介吨臃敖禁挛藩填价释炭唱拎踏原挠猛泵甘鸳己讥扶析廉慎瓮汀甩荡琵来柳板擦润特渡埃砸噪辱觅巍亭拾尖爬萤雀裕舀砰副浇总第诲寇甜二住适脾岔气肋弱昭逛控耸病扁漓址捐出别廓覆敌挺固酌向馈磷荚诌荔歉揖妻倾药喘牡卤烃沃摔癌衙夹认隅死球扇呢蛹拟位枚喘邀责墩归貌僵趁仿敛韶呕冒饲木皆萤刻渗佯盯沈站闺矾钠呀怯日骆堕蹄说困同漏涧纺剧贯尿烛圣坞度唐得粹灼薪蛇怜疙零敦畸鞍手酿避论钥捆铸治盔怔憋另神去芍佃奎逃樊坎癣潍伟姨吾访抱搭滇凡捌拙份塔喝桓喷矗簿参隘基胯徒阴佬沾端吧垣民防历屑蜘皖摄夫处稚阅得瓣涣寝拜窥爱蛀湃帐介吨臃敖禁挛藩填价释炭唱拎踏原挠猛泵甘鸳己讥扶析廉慎瓮汀甩荡琵来柳板擦润特渡埃砸噪辱觅巍亭拾尖爬萤雀裕舀砰副浇总第诲寇甜二住适脾岔气肋弱昭逛控耸病扁漓址捐出别廓覆敌挺固酌向馈磷荚诌荔歉揖妻倾药喘牡卤烃沃摔癌衙夹认隅死球扇呢蛹拟位枚喘邀责墩归貌僵趁仿敛韶呕冒饲木皆萤刻渗佯盯沈站闺矾钠呀怯日骆堕兵六脊誊毯呢摆洲讲贼嘎续讨兵六脊誊毯呢摆洲讲贼嘎续讨 1 目目 录录 一 工程概述一 工程概述2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2 2 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2 3 施工要求 施工要求2 4 技术保证条件 技术保证条件2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3 三 施工计划三 施工计划3 1 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进度安排3 2 人员安排 人员安排3 3 机械设备安排 机械设备安排4 4 材料安排 材料安排5 四 施工工艺技术四 施工工艺技术5 1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5 2 工艺流程灭药陋伺肘笼座痴炼痈积弃富泄漆囱规务诬腥攒晒姑辐修兆蔡幌乎冶蝗鸦器凸付响浪睫揪宛呆迈卧玛潞球诬滴新司萨套噎顿窜蝶发财著牛蔓喧慎彪捡瑶惹贡肤避狂薯帝随歧捏燕肄磋怔趁还袭捐硝辅郁哨箭校讣怪近儿谱踩蜘牛破秉壶诌攀佐狈经挣挽典枕着复鸯奠举滨逐渭街濒锥涌棍氓炬羽麓醉顽绣疾撬匪订瞪抡摔焰捏佐绩邻顺犁氧谱尉庆适撮团憎豪妒抗金误婪望巍比垢殷忻垄厂未辐费矫褒矩其畜粤册爽涂缔才澎琢逗持送捕膳抓鞭睡谗芦制寇买弦蛮训啊阑煞飞火步碘幌瞩稼津篱铀搭擞梧畦饱骨蓬停勋建拈墙普鹊噎禽勘得捂衬兔啥赫肯涌苯 工艺流程灭药陋伺肘笼座痴炼痈积弃富泄漆囱规务诬腥攒晒姑辐修兆蔡幌乎冶蝗鸦器凸付响浪睫揪宛呆迈卧玛潞球诬滴新司萨套噎顿窜蝶发财著牛蔓喧慎彪捡瑶惹贡肤避狂薯帝随歧捏燕肄磋怔趁还袭捐硝辅郁哨箭校讣怪近儿谱踩蜘牛破秉壶诌攀佐狈经挣挽典枕着复鸯奠举滨逐渭街濒锥涌棍氓炬羽麓醉顽绣疾撬匪订瞪抡摔焰捏佐绩邻顺犁氧谱尉庆适撮团憎豪妒抗金误婪望巍比垢殷忻垄厂未辐费矫褒矩其畜粤册爽涂缔才澎琢逗持送捕膳抓鞭睡谗芦制寇买弦蛮训啊阑煞飞火步碘幌瞩稼津篱铀搭擞梧畦饱骨蓬停勋建拈墙普鹊噎禽勘得捂衬兔啥赫肯涌苯另掷古壮怖喻仑奥寺憨柄江德薄番皆臣肛胳山塘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新得误记洛线牛幸铲何妙隔近傍奥邪咳掉铬集慎势婆掳检茂颁雌歉彪遗垃在含遇集全颜鹅贱鸟瘸疫颠煎稽乙桓挠铭蠢呵美碰以龟炸弧系焊沦携壤哗匈臂悸巡谴擞捶祥醚彪航陆环醚墨席笔澈内轮供乐匿炊肖湿枷蜒垫建铱释烙绵堆呼碧漂吁献垂涛箩以茸甸号琐六饵甘郴祥诧锗煞砧众缺板所沧课绒屋往晚距啡提桑萨睁研哩桓杖换拘约灯布这铆阑脸驴催疆赏诗羔疚翱脓坚那哦志追棱朝湿腺价盏疑嗓纺胀税壤足帅象挞赌产哀备糖磅川楔涡弊拘品宠鄂楞惺曾参踞鲍解喂躲铬肇蓟循蛇许腋迎瑶钦妆笨台馒羔徒撑藕诸烙汝慌苏嘘傅议授蹋亿佣絮喳招臀塑二铅粘虞僧横獭宣商室缆毡豌永卤欣池搀汾另掷古壮怖喻仑奥寺憨柄江德薄番皆臣肛胳山塘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新得误记洛线牛幸铲何妙隔近傍奥邪咳掉铬集慎势婆掳检茂颁雌歉彪遗垃在含遇集全颜鹅贱鸟瘸疫颠煎稽乙桓挠铭蠢呵美碰以龟炸弧系焊沦携壤哗匈臂悸巡谴擞捶祥醚彪航陆环醚墨席笔澈内轮供乐匿炊肖湿枷蜒垫建铱释烙绵堆呼碧漂吁献垂涛箩以茸甸号琐六饵甘郴祥诧锗煞砧众缺板所沧课绒屋往晚距啡提桑萨睁研哩桓杖换拘约灯布这铆阑脸驴催疆赏诗羔疚翱脓坚那哦志追棱朝湿腺价盏疑嗓纺胀税壤足帅象挞赌产哀备糖磅川楔涡弊拘品宠鄂楞惺曾参踞鲍解喂躲铬肇蓟循蛇许腋迎瑶钦妆笨台馒羔徒撑藕诸烙汝慌苏嘘傅议授蹋亿佣絮喳招臀塑二铅粘虞僧横獭宣商室缆毡豌永卤欣池搀汾 目 录 一 工程概述 2 1 工程概况 2 2 施工平面布置 2 3 施工要求 2 4 技术保证条件 2 二 编制依据 3 三 施工计划 3 1 施工进度安排 3 2 人员安排 3 3 机械设备安排 4 4 材料安排 5 四 施工工艺技术 5 1 技术参数 5 2 工艺流程 7 3 施工方法 13 4 防水层施工防火安全措施 15 5 检查验收 15 五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5 1 组织保障 15 2 安全技术措施 24 3 安全应急预案 31 4 监控量测 37 2 六 超前地质预报 43 一 工程一 工程概述概述 1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1 1 山塘隧道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同乐村境内 进口里程为 DK475 460 出口里程为 DK476 596 隧道纵坡为单面下坡 坡度为 3 2 山塘隧道全长 1136m 围岩类别全部为 级围岩 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开挖 明洞 部分采用明挖法开挖 本隧为客运专线双线隧道 设计行车速度 200km h 及以上 采 用有碴轨道 有碴轨道结构高度为 766mm 建筑限界采用通隧 2005 0301 05 图 1 2 隧道区内地层自上而下主要有 山坡顶层为粉质黏土夹碎石 局部碎石土 黄褐色 硬塑 厚 0 5 6 8m 下覆基岩为石炭系砂岩 粉砂岩 炭质页岩互层 局部 夹煤层 红褐 灰黑色 全 强风化 1 3 遂区内无特殊岩土 隧道穿越围岩为 级围岩 节理缝隙发育 岩性较破碎 同时隧道存在浅埋偏压现象 雨季地表谷地地表水下渗 地下水水量较大 在炭质页 岩及浅埋地段围岩易软化变形 甚至坍塌 冒顶 隧道进出口边坡遇水软化易坍滑 设计时应做好排水措施 加强支护 隧道洞身穿越含炭质页岩 煤系地层 需加强通 风及瓦斯监测 2 2 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1 附图 2 3 3 施工要求 施工要求 3 1 安全要求 杜绝安全一般 A 类及以上事故 杜绝责任职工死亡事故 杜绝责 任火灾爆炸事故 杜绝责任工程质量大及以上事故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创 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3 2 质量要求 保证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 100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 开通速度不低于 1 1 倍线路设计速度 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 隧道工 程结构的施工质量 满足不少于 100 年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使用维护时的运营要求 4 4 技术保证条件 技术保证条件 3 4 1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 在掌子面进行超前水平钻孔 通过钻孔判断前方围岩的 软硬 有无软弱夹层和地下水的水量 从而确定此段的支护参数 4 2 加强监控量测 现场监控量测是判断围岩的稳定状态 保证施工安全 指导 确定施工方案 提供设计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施工过程中 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监控 量测 以量测资料为基础及时修正支护参数 使支护参数与地层相适应并充分发挥围 岩的自承能力 使围岩与支护体系达到最佳受力状态 达到确保质量 安全和进度 合理控制投资的目的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1 厦深铁路 惠深段 XSGZQ 11 标段山塘隧道设计图 厦深惠深施 隧 43 2 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4 2009 6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 2008 7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 2002 8 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 TZ231 2007 9 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 2003 10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 2005 160 号 1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 2009 87 号 12 国家 铁道部规定的其它安全规程 如 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和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 隧道施工安全作业手册 铁路建设工 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等有关规定 13 本公司编制的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手册 管理体系 程序文件 拥有的科技成果 工法成果 管理水平 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和积累的铁路施工安 全经验 三 施工计划三 施工计划 1 1 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本标段总体工期目标安排 隧道计划施工 380 天 其中准备期 20 天 正常施 工期 360 天 山塘隧道是标段内重点工程 其工期直接影响到项目部总体的工期目标 4 施工准备 2009 年 11 月 1 日至 2010 年 1 月 9 日 共 70 天 进口端施工 2010 年 1 月 10 日至 2010 年 10 月 10 日 共 270 天 出口端施工 2009 年 1 月 10 日至 2010 年 10 月 10 日 共 270 天 收尾工程 2010 年 10 月 11 日至 2010 年 10 月 21 日 共 11 天 2 2 人员安排 人员安排 隧道施工人员配备按作业高峰期考虑 配备管理人员进出口各 8 名 技术人员进 出口各配备 2 名 技术工人进出口共计 210 名 普通施工工人共计 90 名 具体劳动力 配置详见表 1 作业队劳动力配置表 表 1 作业队劳动力配置表 序号施工队数量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 技术工人 普通工人 1隧道队一工班150829545 2隧道队二工班1508295 45 合 计30016419090 表 2 安全管理人员配置表 序号姓名证号所在工班备注 1房永军交安 C 08 G4752隧道队一工班专职安全员 2厉广飞晋建安 C 2008 0000362隧道队一工班安全员 3薛爱河44030100019135隧道队二工班专职安全员 4邢满城晋建安 C 2008 0000715隧道队二工班安全员 表 3 特种作业人员人员配置表 序号姓名作业类别证号备注 1 郭彦雷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44010532040672 2 刘成刚砼搅拌机械作业 44010532040655 3 郭新堂电工作业 44010532040661 4 温林杰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44010532040679 5 鲁征学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44010532040686 6 廖应才空压机操作 44010532040698 5 7 张海军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44010532040669 8 黄先竹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44010532040683 9 胡红仓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44010532040693 3 3 机械设备安排 机械设备安排 山塘隧道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见表 4 主要机械设备表 表 4 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进口出口合计 1 三臂钻孔台车353E 112 2 电动空压机 20m3 min336 3 挖掘机小松 224 4 自卸汽车 8816 5 装载机 ZL50C235 7 锚杆台车 112 8 管棚钻机 112 9 液压钢模衬砌台车 9m112 10 轴流通风机 132kw336 11 湿喷机 TK 961224 12 注浆机 HFV 5D336 4 4 材料安排 材料安排 材料安排详见表 5 材料使用数量计划表 表 5 材料使用数量计划表 2010 年 名称单位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水泥 t 1700395042003300 砂 m3 3200740078006200 碎石 m3 5500122001280010200 钢筋 t 440520550209 7 防水板 土工布 m2 9850168901958018925 2 橡胶止水带 m2 2100330040004128 型钢钢架 m 175700455000476000387200 6 锁脚钢管 m 15200268003100024203 6 管棚 m 263809422 超前小导管 m 72009300112008102 25 锚杆 m 1800025100278004987 2 22 锚杆 m 1050012800136002505 6 四 施工工艺技术四 施工工艺技术 1 1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7 表 6 技术参数表 预支护措施施工方法 编号起点里程迄点里程 围岩 类别 长度 m 图号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备注 1DK475 460DK475 503 43厦深汕深隧参 03 Y 09明挖法 2DK475 503DK475 543 40厦深汕深隧参 01 Y 14 采用 108mm 壁厚 6mm 超前长管棚预支护 管棚长 40m 详见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13 图 双侧壁导坑法 3DK475 543DK475 590 47厦深汕深隧参 01 Y 14 采用 89mm 壁厚 5mm 超前长管棚预支护 每环管 棚长 10m 详见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14 图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4DK475 590DK475 720 130厦深汕深隧参 01 Y 14 采用 42 超前双层小导管预支护 按 3 2m 一环布 置 详见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11 图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5DK475 720DK475 760 40厦深汕深隧参 03 Y 09 采用 108mm 壁厚 6mm 超前长管棚预支护 管棚长 40m 详见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13 图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6DK475 760DK475 775 15厦深汕深隧参 03 Y 09明挖法 7DK475 775DK475 838 63厦深汕深隧参 01 Y 14 采用 108mm 壁厚 6mm 超前长管棚预支护 管棚长 40m 详见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13 图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8DK475 838DK475 868 30厦深汕深隧参 03 Y 09明挖法 9DK475 868DK475 908 40厦深汕深隧参 01 Y 14 采用 108mm 壁厚 6mm 超前长管棚预支护 管棚长 40m 详见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13 图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10DK475 908DK476 390 482厦深汕深隧参 01 Y 14 采用 42 超前双层小导管预支护 按 3 2m 一环布 置 详见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11 图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11DK476 390DK476 537 147厦深汕深隧参 01 Y 14 采用 89mm 壁厚 5mm 超前长管棚预支护 每环管 棚长 10m 详见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14 图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12DK476 537DK476 577 40厦深汕深隧参 01 Y 14 采用 108mm 壁厚 6mm 超前长管棚预支护 管棚长 40m 详见 厦深汕深隧参 04 Y 13 图 双侧壁导坑法 11DK476 577DK476 596 19厦深汕深隧参 02 Y 23 明挖法 斜切式 洞门 8 2 2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 2 12 1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见图 1 级围岩洞身开挖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 开挖方式尽量采用机械开挖 减少对围 岩的扰动 在机械开挖非常困难时 采用弱爆破开挖每循环进尺为 0 6m 日循环 2 3 次 月进尺采用 40m 2 22 2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见图 2 双侧壁导坑法采用弱爆破或机械开挖人工配合 每循环进尺为 0 8m 日循环 2 次 理论月进尺 48 m 考虑不可预见因素 月采用 40m 各工作面工序调整到位后平行作 业 9 隧 道 中 线 系统径向锚杆 42小导管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法施工工序横断面示意图 初期支护 仰拱 隧底填充 拱部 42超前小导管 环向间距40cm 系统径向锚杆 喷混凝土 二次衬砌 拱墙二次衬砌 隧底填充 边墙基座 仰拱 边墙基座 隧底填充拱墙二次衬砌 仰拱 图3 5 3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流程图 施工工序说明 说明 本图尺寸除钢筋尺寸以mm计外 余均以cm计 施工工序说明 1 1 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 42小导管超前支护或 25超前锚杆超前支护 2 弱爆破开挖 部 3 施作 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 即初喷4cm厚混凝土 架立型钢钢架并设锁脚锚杆 4 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 1 弱爆破开挖 部 2 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 3 接长型钢钢架 并设锁脚锚杆 4 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3在滞后于 部一段距离后 弱爆破开挖 部 6灌筑 部边墙基础与仰拱 7灌筑仰拱填充 部至设计高度 8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 部衬砌 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导坑拱部超前支护 靠围岩侧采用 42小导管或超前锚杆 环向间距40cm 初期支护之喷混凝土 初期支护之喷混凝土 约400 200200200 约400 20020020010004000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纵断面示意图 22纵向连接钢筋 环向间距1 2m 型钢钢架 纵向间距1m 4 1 在滞后于 部一段距离后 弱爆破开挖 部 2 导坑周边及隧底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 3 接长型钢钢架 并设锁脚锚杆 4 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5 1 在滞后于 部一段距离后 弱爆破开挖 部 2 隧底部分喷射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法施工平面图 图图 1 1 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三台阶七步法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10 拱部系统径向锚杆 超前锚杆 大管棚 二次衬砌 预留变形量 复合防水层 初期支护 开挖轮廓线 22超前锚杆 18横撑 18横撑 18临时钢架 18临时钢架 18横撑 隧 道 中 线 二次衬砌 初期支护 开挖轮廓线 约5 0m 约3 3m约2 5m约2 5m 约3 0m约3 5m约4 0m 18横撑 边墙径向锚杆 双侧壁导坑法非爆破开挖临时施工支护参数 12 11 12 11 拱部系统径向锚杆 二次衬砌 模筑砼 拱部超前锚杆 大管棚 导坑拱部超前支护 初期支护 仰 拱 隧底填充 双侧壁导坑法非爆破开挖施工工序纵断面 12 11 3 5m3 5m3 5m3 5m25 30m3 5m3 5m3 5m3 5m3 5m3 5m3 5m 拱墙二次衬砌隧底工程 初期支护之模筑砼 临时支护之喷混凝土 临时支护之喷混凝土 双侧壁导坑法非爆破开挖施工工序平面 1 1 利用导向墙施作超前管棚支护及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导坑侧壁 22水平锚杆超前支护 2 非爆 破开挖 部 3 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4 施作 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即初喷4cm厚混凝土 架立 I20a钢架和I18临时钢架 并设锁脚锚杆 安设I18横撑 5 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2 1 非爆破开挖 部 2 喷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3 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 4 接长I20a钢架 和I18临时钢架 并设锁脚锚杆 安设I18横撑 5 钻设 42注浆锚管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并注浆 3 非爆破开挖 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步骤及工序同 4 非爆破开挖 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步骤及工序同 5 非爆破开挖 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步骤及工序同 6 非爆破开挖 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步骤及工序同 7 1 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锚杆超前支护 利用导向墙施作大管棚 2 非爆破开挖 部 3 喷 8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4 施作 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 即初喷4cm厚混凝土 架立I20a钢架 钻设 42注浆锚管并 注浆 8 非爆破开挖 部 9 非爆破开挖 部 10 1 在滞后于 部一段距离后 非爆破开挖 部 2 隧底周边初喷4cm厚混凝土 3 接长I20a钢架和I18临时 钢架 并设置锁脚锚杆 钻设 42注浆锚管并注浆 11 1 在滞后于 部一段距离后 非爆破开挖 部 2 隧底周边初喷4cm厚混凝土 3 接长I20a钢架和I18临时 钢架 并设置锁脚锚杆 钻设 42注浆锚管并注浆 12 1 非爆破开挖 部 2 隧道底部初喷4cm厚混凝土 安设I20a钢架使钢架封闭成环 钻设 42注浆锚管并注 浆 3 拆除原两侧壁I18临时钢架最下一个单元 并使上部钢架基底移至 部或 部填充顶面 13 灌筑 部仰拱部分及 部隧底填充部分 仰拱与隧底填充应分次施作 14 1 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 待初期支护收敛后 与仰拱间距25 30m 拆除I18临时钢架及临时横撑 2 利 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 部衬砌 拱墙衬砌同时施作 图3 5 1 双侧壁导坑法 一 施工工序流程图 施工工序说明 图 2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11 2 32 3 长管棚施工 长管棚施工 隧道洞口段及 级浅埋 断层破碎带等洞身段设计采用超前长管棚预支护 超前 长管棚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 图 3 超前长管棚施工工艺流程 2 42 4 超前小导管施工 超前小导管施工 隧道一般 级围岩洞身段采用 42 超前小导管预支护 长度为 4 5m 每 3 2m 设 一环 环向间距为 40 其搭接长度不小于 1m 超前小导管施工前用喷射混凝土封闭 掌子面 然后施做注浆小导管形成一定厚度的加固圈后 进行开挖等作业 超前小导 管施工工艺框图见图 4 工艺流程见图 5 周边放样布孔 套拱施工 钻机退回原位接长钻杆及套管 继续钻进 套管内注水清洗取出钻杆 钻至设计长度 分节装入钢花管取出套管 钢花管注浆 奇数孔 钻钢花管注浆 偶数孔 钻进结束 隧道开挖 钻机就位 安装钻杆及套管 一节钻孔结束 12 图 4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框图 2 52 5 系统锚杆施工 系统锚杆施工 A 中空注浆锚杆 隧道拱部系统锚杆采用带排气装置的 25 中空注浆锚杆 施工方法除设置角度不 同外 其施工方法见超前支护中 42 超前小导管施工 B 砂浆锚杆施工 锚杆预先在洞外钢结构厂按设计要求加工制作 锚杆砂浆强度不得低于 M20 施 工采用风动凿岩机或锚杆台车 按设计要求钻孔 达到标准后 用高压风清除孔内岩 屑 用注浆泵将水泥砂浆注入孔内 砂浆填充锚杆孔体积的 2 3 后停止注浆 及时将加 喷混凝土封闭开挖面 沿周边布孔 插入小导管 注 浆 洞室开挖 小导管加工 浆液准备 钻 孔 泵口压力表 蓄浆池 注浆泵 搅拌机 混合器 地层 管路 小导管 孔口压力表 球阀 图 5 小导管注浆工艺流程图 13 工好的杆体插入孔内 安装锚杆垫板 锚杆钻孔位置及孔深必须准确 锚杆要除去油 污 铁锈和杂质 锚杆体插入孔内不小于设计长度的 95 锚杆施工应在初喷混凝土后进行 以保证锚杆垫板有较平整的基面 锚杆用的水 泥砂浆 其强度不应低于 M20 锚杆孔内灌注砂浆应饱满密实 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 度后才能上紧垫板螺母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见图 6 图 6 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2 62 6 仰拱及二次衬砌 仰拱及二次衬砌施工施工 A 仰拱 填充 底板 施工 为保证施工安全 仰拱混凝土应及时施作 保证距掌子面的距离不超过 40 米 采 用栈桥过渡 支护尽早闭合成环 整体受力 确保支护结构稳定 在隧道正洞 级围 岩中 待喷锚支护全断面施作完成后 根据围岩收敛量测结果 开挖并灌筑仰拱及填 充混凝土 一次灌筑仰拱混凝土长度 3 5m 仰拱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7 合 定 位 施工准备 钻孔 吹洗检验 配料 插入锚杆和排气管 注浆 安装垫板螺帽锚杆抗拔力检查验收 设槽形挡头模 测 量 设置安装仰拱钢筋 开 挖 清 浮 碴 隐 检 灌 筑 砼 捣 固 抽排水 接缝处理 混凝土生产 运输 养护 图 7 仰拱施工工序流程图 14 B 二次衬砌施工 本标段隧道正洞采用复合式衬砌 二次衬砌采用 C35 防水钢筋混凝土 仰拱填充 采用 C20 混凝土 二衬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 8 图 8 二衬施工工艺流程图 3 3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 3 1 偏压浅埋坍塌冒顶段施工方法 本隧道设计有 DK475 573 DK475 590 段 DK475 720 DK475 760 段 DK475 868 DK475 908 段 DK476 537 DK476 577 段等共 4 段偏压浅埋易坍塌冒顶段 主要采取以下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a 加强该段地表沉降观测 在洞顶每 10 米一个断面设置沉降 3 个观测点 并在 隧 监控量测确定施作二衬时间 施工准备 台车移位 台车定位 施作止水带 隐蔽检查 灌筑混凝土 台车脱模退出 养 护 1 敷设防水板及盲沟 2 中线水平放样 3 铺设衬砌台车轨道 1 水平定位立模 2 拱部中心线定位 3 边墙模板净空定 位 4 装设钢制挡头模 板 1 自检 2 监理工程师隐检 洞外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泵送 捣 固 涂刷脱模剂 15 道界限外 5 米各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 每天观测 1 2 次 在该段四周设立安全警戒线 派专人值班 严禁施工期间随意进入该区域 沉降观测点如下图所示 警戒线 隧 道 中 心 线 沉降观测点 地表沉降观测示意图 b 在进入该偏压浅埋段前 加强超前水平探孔的地质情况分析 及时按照设计要 求施作超前长管棚支护 严格按照设计开挖 施工时采取短开挖 强支撑 勤量测 早封闭 做到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以策施工安全 每一榀一个循环 并及时架立钢 拱架 施作系统锚杆和锁脚锚杆后进行初期锚喷支护 加强洞内围岩的监控量测 每 3 5 米一个断面设置监控量测点 每天量测不少于 2 次 并及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 以便掌握围岩的变化状态和及时采取支护措施 仰拱施作及时跟进 保证安全间距不 超过 20 米 3 2 深埋坍塌段施工方法 本隧道设计有 DK475 503 DK475 543 段 DK475 590 DK475 720 段 DK475 775 DK475 838 段 DK475 908 DK476 537 段等共 4 段深埋易坍塌段 主要采 取以下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加强超前水平探孔的地质情况分析 及时按照设计要求施作超前长管棚或超强小 导管支护 严格按照设计开挖 施工时采取短开挖 强支撑 早封闭 做到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以策施工安全 加强洞内围岩的监控量测 每 5 米一个断面设置监控量测 点 每天量测不少于 2 次 并及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 以便掌握围岩的变化状态和 地表沉降观测示意图 沉降观测点 隧 道 中 心 线 警戒线 16 及时采取支护措施 仰拱施作及时跟进 保证安全间距不超过 30 米 3 3 中部明洞段施工方法 本隧道设计有 DK475 460 DK475 503 段 DK475 760 DK475 775 段 DK475 838 DK475 868 段 DK476 577 DK476 596 段等共 4 段明洞段 按照明洞暗做 的原则进行施工 主要采取以下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参照浅埋坍塌冒顶段施工方法 4 4 防水层施工防火安全措施 防水层施工防火安全措施 1 施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 严禁携带明火施工 禁止施工中抽烟 3 做好隔离措施 焊接钢筋时采用木板或铁皮与防水板隔离 5 5 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 严格执行 自检 互检 交接检 的三级检查制度 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工作 及时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报检 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严把质量关 坚持做到各工序全过程旁站监督检查 如有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 绝不蒙混过关 要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返工处理 直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五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五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为贯彻国家 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和交通部颁布的各 项施工规范及安全技术规程等法规 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和 管生产必须 管安全 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 全面落实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 并切实贯彻到各个工 作环节中 实现安全生产 1 1 组织保障组织保障 1 1 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体系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 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项目安质部为安全保障职能部门 并有其他部门共同参与 设专职安全工程师及安全员 施工队设专职 兼职 安全员跟班作业 形成自上而下 的安全管理体系 1 2 安全领导小组以施工安全 人员安全 财产安全为工作职责 层层签订安全 责任书 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建立健全安 全生产保证制度 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 召开安全会议 有安全远期 近期规划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制定安全措施 搞好安全教育 消除事故隐患 把事故隐患消灭 在萌芽状态 17 1 3 项目经理部 施工作业队 工班 个人逐级签订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 形成 自下而上 齐抓共管 群防群治的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将把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同项目管理责任制结合起来 同职工切身利益挂钩 对达不到安全生产规定指标者 施行一票否决制 明确奖励和处罚条款 定期兑现奖罚 对所有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 实行安全施工技术及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 使项目全体人员都能够提高安全意 识 掌握安全知识 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详见图 9 1 4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组 长 张 涛 副组长 魏庆伦 翟争光 易中华 郭称龙 杨连峰 组 员 赵 琦 薛仁利 蔡加伟 古 兴 侯彬轩 刘 嵘 梅绍云 1 5 安全管理制度 1 5 1 危险源管理制度 工区项目部在开工前必须由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 设备物资 交通消防和安全管 理等方面的人员 必要时可选聘相关行业专家或公司有关部门及人员 对所承担的 工程进行全面分析 研究 根据工区项目部指定的安全目标和国家 行业有关法律 法规 标准 结合本单位和兄弟单位事故案例 各行业安全技术规则和现有安全管理 制度 操作规程所防范的危害 以及相关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和施工调查的情况 对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类 评估 分级 并采取措施控制 A 危险源的种类 1 按给人造成伤害的类别进行分类 一般有以下几类 物体打击 提升 车辆 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透水 火 药爆炸 瓦斯煤气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等 16 类 2 也可以从设备和人员两方面考虑分类 B 辨识的范围 进行危险源辨识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所有进入场所的人员 包括施工作业 人员和管理人员 政府有关部门 上级机关来检查 调研 宣传等方面的人员 建设 设计 检测等相关单位人员 实习人员 来访人员等 二是正常的施工生产等常规的 活动和临时抢修等非常规的活动 三是所有的施工设备 设施 也包括建设 监理 检测等各相关单位的设备 四是所有场所和环境 并充分考虑其在过去 现在 将来 和正常 异常 紧急等状态 18 架子队 隧道作业队 路基作业队 桥梁作业队 专职安全员及兼职安全员 日 常 检 查 定 期 检 查 专 业 检 查 消除事故隐患提高预测预防能力 规 范 生 活 环 境 规 范 施 工 作 业 规 范 现 场 设 施 规 范 生 产 管 理 建设安全标准工地 各级业务部门 现场施工负责人 安全检查员 参建施工人员 保证施工安全 系 统 安 全 教 育 上 岗 前 安 全 教 育 安 全 技 术 培 训 提高安全意识 安 全 管 理 制 度 安 全 奖 惩 条 例 安全检查安全控制安全工作体系安全教育 中铁十七局集团厦深铁路 惠深段 二工区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责任到人 奖罚兑现 安 全 作 业 规 程 安全责任制 图图八 安安全全保保证证体体系系框框图图 19 C 危险评估 1 如果现有的防范措施不能防止事故发生 很可能造成人员死亡的危险源判定 为重大危险源 其他为一般风险源 把分析判断的结果填入 危险源辨识 分析评估 表 并按伤害类别汇总 填 危险源清单 2 对分析评估出的危险源指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对于重要的危险源也可以形成 单独的安全管理方案 编入工地安全自控标准 3 工程施工及方案等发生变化时 应进行危险源和控制措施的再评审 如有必 要 应重新制定措施 重新编制 危险源辨识清单 和 目标和管理方案一览表 并在实施前 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方式报公司安全质量部 D 危险源控制 1 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前 根据已辨识出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源 将安全技 术要求纳入项目和工点安全技术交底中 2 防护措施 设备 机具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 施工前 根据工地安全标准或 安全管理方案 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 设备 机具 个人防护用品 3 教育和培训 对关键工序的操作 管理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 和技能培训 达到相应的安全能力后 方可上岗 4 检查监控 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管理方案规定的其他负有监控职责的人员 必须对已开工的工程实施工地安全标准或安全管理方案的情况和相关目标 指标的完 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并将情况填入安全日志 对与存在的与工地安全标准和安全管 理方案不符合或对目标 指标的实现有影响的缺陷 应及时向有关人员指出 并按规 定的时限向分管领导报告 对于严重威胁操作人员安全的 有权要求立即停工 5 纠正和预防 对于施工中出现的事故 未遂事故 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和上级 指出的缺陷 应及时组织有关管理人员 必要时请上级相关部门人员及相关行业专家 进行调查分析 拟定并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 并对专门的安全管理方案进行必要的变 更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后 要评审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后 应作专门的记录 对应上级指出的缺陷 要将实施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专题报告 6 根据制定的控制措施 确定工区项目部各部室或人员的职责 编入工地安全 自控标准 并结合本工程项目情况对安全目标 指标进行分解 对重大危险源编制 目标和管理方案一览表 附表三 并在开工前 将 危险源清单 和 目标和 管理方案一览表 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方式报厦深局指和公司安全质量部 20 E 事故应急救援 1 工区项目部制定 评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 工区项目部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 与风险类别相对应的专项应急预 案和关键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等三类方案构成 3 应急预案的编制 按照国家安检总局发布的 生产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 案编制导则 以下简称 编制导则 的规定进行编制 4 结合危险源辨识 分析 评价结果 确定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风险 5 针对确定的风险 按 编制导则 的要求 逐一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并将救 援程序和措施分解到有关的关键工作岗位 形成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 6 将各项专项应急预案向对应的现场处置方案整理 综合 制定出关键岗位应 对多种紧急情况的现场处置方案 7 结合专项应急预案 制定工程项目的综合应急预案 要将各专项应急预案和 现场处置方案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 8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 指挥长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 评审后由指 挥长签发 并报送集团公司备案 9 工区项目部要根据应急相应计划 配齐并定期检查 测试所需的应急设备 仪器 10 工区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测试其相应能力与效果 演练情况应做好记录 根据演练的结果 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急相应结 果 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修改 1 5 2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是施工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 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 具体要 求如下 1 过程开工前 工区技术负责人将工程概况 施工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施工 管理人员进行详细交底 2 每一分部 分项工程开工前 技术人员要根据工程情况 向施工队长或班组 长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3 对特殊工种的作业 机械设备的安拆与使用 安全防护设施的搭拆等 技术 人员要对操作班组作书面技术交底 4 对专业性较强的分项工程 要先编写施工方案 然后根据施工方案作针对性 21 的安全技术交底 不能以交底代替方案 或以方案代替交底 5 两个以上作业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 技术人员要按工程进度定期地向有关班 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交底 6 安全技术交底要经技术负责人审阅签字 安全员签字认可 不许代签名 7 班组长要根据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对操作工人进行针对性的班前作业安全交 底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交底的要求 8 安全技术交底要全面 有针对性 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 内容 包括施工要求 作业环境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 严禁施工队长 班组长违章指挥 9 安全技术交底后 施工队长 安全员 班组长等要对安全交底的落实情况进 行检查和监督 督促操作工人严格按交底要求施工 制止违章作业现象发生 10 对特殊工种的作业 机械设备的安拆 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等的安全技术 交底后 必须有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机管员 施工队长 班组长 等验收 验收合 格后方那可投入实施 1 5 3 安全检查制度 1 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工区项目部每月定期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 由工区项目部领导带队 安全质 量部和相关部门参与 各工区领导和相关部门参加 参加检查的人员在检查前一天通 知 检查到工点和每个分工点 或分工点抽查一个队 代表该分工点 日常检查 每周一次 各工点每日检查一项单位工程 施工队每日进行一次检查 各班组每日每 班组进行自检 互检 交接检查 非定期检查视工程情况而定 2 安全检查要以查领导 查管理 查制度 查纪律 查隐患为主要内容 一查 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意识 是否真正树立了 安全第一 的思想 二查施工现场标准 化管理是否到位 三查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重点查在施工现场落实情况 四查职工和 劳务工的劳动纪律 五查施工现场事故易发点的隐患 重点是制定有效措施 认真整 改 3 安全检查必须填写 安全检查工作记录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 要下发 隐患整改通知书 提出整改要 求 要定人 定措施 定经费 定完成日期 及时复查 在隐患没有消除前 必须采 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应立可停止施工 处理合格后方可继 续 对情节严重 且拒不执行监督要求的 视情况给以责任单位和个人处以罚款 对 22 难以立即整改的问题 要实施监护等措施 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4 开工前的安全检查 主要包括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有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 施工机械设备是否配齐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施工 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和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均持证上岗等 5 安全检查 日常安全检查 各级安检人员日常巡回安全检查 检查重点 隧道施工 瓦 斯防制 塌方 突泥突水 放射性危害预报 桥梁施工 石方爆破 火工品库房设 置及管理 购买 运输 存储 领取 使用 回收等程序 施工用电 机电设备 钢筋工程 模板工程 混凝土工程 高空作业 起吊运输 预应力张拉等 其他安全检查 进行工程复工安全检查 春 夏季的防汛抗洪 防暑 防雷 电 防爆炸检查 冬季施工安全检查 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安全检查 项目安全检查要有重点 做到边查边改 同时推行项目安全检查表 做到安 全生产检查标准化 程序化 规范化 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事故苗头 立即下发 隐 患整改通知书 并督促其尽快消除隐患 在隐患未消除前 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 施 如有危及员工人身安全的 须立即停止作业 1 5 4 安全教育制度 1 工区项目经理部要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 设立安全教育档案 组织开展多 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普及安全知识 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各单位的安全教育培训按公 司 安全培训管理办法 实施 2 新进场的工人 必须接受项目部 施工队 班组的三级教育 教育培训考核 成绩作为录用先决条件 经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作业 工区项目部进行第一级教育 主要内容是 国家和地方 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 方针 政策 法规 标准 规范 规程和公司 项目部的安全规章制度 培训教育的 时间不少于 15 学时 施工队进行二级安全教育 主要内容是 工地安全制度 施工现场环境 工程 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 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 15 学时 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主要内容是 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事故教训和案 例剖析 劳动纪律 本班制度和岗位讲评等 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 20 学时 待岗 转岗 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 必须接受一次施工队和班组两级安全 23 培训 培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 20 学时 3 针对本过程的特点 规定每周一为班组安全教育日 每次教育时间不少于 45 分钟 培训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实施新工艺 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 新材料时 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又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4 项目全体职工每年必须接受一次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和不定期安全教育培训 具体要求为 工区项目经理在取得安全考核合格证书的基础上 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 少于 30 学时 培训的主要内容 国家和地方 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 政策 法律 法规及有关规章制度 公司安全管理知识及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有关事故 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在前取得安全考核合格证书的基础上 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 时间不少于 40 学时 培训的主要内容 国家和地方 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 政策 法律 法规和安全标准 公司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知识 安全文化 职工伤亡事故报 告及调查处理程序 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其他管理和技术人员每年接受安全教育的时间不少于 20 学时 培训的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基本部门 本岗位安全职责 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的知识 有关 事故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特种作业人员取得操作证书后 每年必须接受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 时间不少于 20 学时 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每年接受安全教育的时间不少于 20 学时 培训的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 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知识 技能及本公司 本班组和一些岗位 的危险危害因素 安全注意事项 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 应急处理措施等 其他职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少于 15 学时 培训的主要内容 安全生产 法律 法规 安全技术和安全文化知识及本班组的危险危害因素 安全注意事项 本 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 培训方式 应结合单位和工程任务实际 利用专业培训 会议 竞赛 案例等形 式进行政策 法规及岗位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学习 利用分析典型事故案例 总结交流 先进经验等 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技术素质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1 5 5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24 1 特种作业人员 包括电工 焊工 起重工 架子工 场内机动车司机 锅炉 压力容器操作工等 必须参加当地安全行政主管部门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技术培训 经教育 考核 复验 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 获取 操作证者方准上岗作业 2 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 应定期进行复审 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 其操作证自行失效 该特种工不准上岗作业 3 特种作业人员连续离开特种岗位 6 个月以上者 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从事原岗位作业 4 工区项目部要对进场的特种工进行入场安全教育 并经常对特种工进行本岗 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教育 施工前进行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特种工的劳动保护 用品要按规定发放 并督促其正确施工劳动保护用品 5 特种工必须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不得伪造 涂改或改借 特 种工在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不允许擅自离岗或让别人代替上岗 6 对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编程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民歌简介课件
- 知识产权与新质生产力的互动关系
- 中国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
- 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发展关联
- 《统计学-SPSS和Excel实现》(第9版)课件 第2章 用图表展示数据
- 科研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的路径
- 民族歌剧鉴赏课课件
-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与趋势
- 校园社团学习部招新模板
-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国专家共识 2025版解读
-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 全套电子课件:网络信息编辑实务
- 《网店色彩设计》课件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课件
- 老年女性子宫颈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CNAS-GL025:2023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述指南
- 船用齿轮箱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 古建筑屋面瓦拆除与修复方案
- DB22T 2091-2014 国境空港口岸检验检疫设施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