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 全册.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 全册.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 全册.doc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 全册.doc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电子教案 全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备课教案备课人: 表一 本册书新课程标准新课标将生物全册书划分为十个部分,本册书讲授其中两部分。7、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1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植物的生殖: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收集和交流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10、 健康地生活1传染病和免疫: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描述人体的兔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兔疫和非特异性兔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2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关注癌症的危害。3酗酒。吸烟和吸毒的危害: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说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4医药常识表二教学计划学情分析 八年级共(1)(3)两个汉语班,学生人数共57名,从七年级步入八年级,对生物实验的探究方法,操作水平,总结结论及学习生物的方法等能力已经有一定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进一步促成学生对科学观念的形成。部分学生的探究问题和实验操作能力还较差,本学期要加强辅导,培优补差。教材分析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共二单元六章内容,主要讲解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及如何健康地生活。具体章节安排是: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三章: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重难点分析重点: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知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如何防治传染病,懂得简单的用药常识和急救方法。难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过程,理解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病,还包括心理健康等。教学措施1、 认真研读新课标对本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实施授课2、 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兴趣带动学生自主学习3、 构建教学概念,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好理解,易吃透4、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对本科不感枯燥表三教学进度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单元课时安排备注一9.1-9.5集中学习 备课二9.8-9.1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三9.15-9.19线行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四9.22-9.26鱼五9.29-10.3两栖动物 十一国庆六10.6-10.10十一国庆 古尔邦节七10.13-10.17爬行动物 鸟八10.20-10.24哺乳动物 动物的运动九10.27-10.3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十11.3-11.7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一11.10-11.14期中测试十二11.17-11.2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十三11.24-11.28细菌、真菌十四12.1-12.5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十五12.8-12.12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十六12.15-12.19病毒十七12.22-12.26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从种到界十八12.29-1.2认识生物多样性十九1.5-1.9保护生物多样性二十1.12-1.16期末测试表四学生成绩登记表(八年级1班)序号姓名一二三四五期中期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平均分分分表四学生成绩登记表(八年级3班)序号姓名一二三四五期中期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平均分均均均分学生迟到、旷课登记表(八年级1班)序号姓名一二三四五期中期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平均分分分学生迟到、旷课登记表(八年级3班)序号姓名一二三四五期中期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平均分均均均分表五 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单元计划备课)学科生物年级八年级单元第七单元时间主备教师朱文虎单元内容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课标要求1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3植物的生殖: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解释人的性别决定。认同优生优育。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收集和交流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单元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 课时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第 单元第 课时课题植物的生殖课型新授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能力目标: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情感目标:参与嫁接,或扦插和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观察植物的受精过程概述植物的受精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引言: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人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你已知晓;被子植物的开花结实,种子萌发,你耳熟能详;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及一些植物的孢子生殖,你也水致了解。生物界还有哪些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呢?它们与人类保护和利用生物又有什么关系呢?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回顾被子植物是怎样生殖的:小组交流有性生殖:什么是“有性生殖”: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来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除此之外,植物还有其他生殖方式吗?无性生殖 观察与思考讨论:1、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2、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总结: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无性生殖的应用思考:你知道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有哪些方法?扦插、嫁接等。比如:甘薯、葡萄、菊、月季扦插; 苹果、梨、桃等嫁接。什么是嫁接?阅读资料思考: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哪些条件呢?探究植物的扦插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第 单元第 课时课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总结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特点。能力目标:学生完成课本中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从劳动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教育学生要学会节俭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定义,并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导入热身:昆虫知识竞赛,蜻蜓点水与生物的哪种行为有关?毛毛虫与蝴蝶有关吗?知了为什么 要蜕皮?等引出课题。以蚕为例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提出问题质疑:你们听说过丝绸 之路的故事吗?悠悠文明史,慢慢丝绸路。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 ,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你养过家蚕吗?你知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吗?生活中的家蚕它的繁殖和发育过程是怎么样的呢?产生疑问,并期待了解。引出视频短片。提问:家蚕的一生中其发育阶段有那些,其先后顺序家蚕是怎么样的?提问:家蚕各阶段的形态有什么变化?仔细观看、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了解家蚕这种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提问:你知道家蚕是在哪个阶段产丝吗?在家蚕由受精卵到成虫的四个发育阶段中,只有幼虫时期取食桑叶。蚕吃下的桑叶,经过蚕体内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一部分成为蚕的组织细胞的组成物质,同时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转化成各种氨基酸,由血液运输到绢丝腺中。绢丝腺是专门合成蚕丝的腺体,经过腺细胞加工合成分泌的液态绢丝蛋白,由蚕口器下边的吐丝管牵引,吐出一根长长的液态的细丝,细丝遇到空气后即凝结成固态丝。回忆、讨论、回答。播放断片: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短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其它昆虫如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并做好记录。提问:蝗虫的一生中有那些生殖发育阶段?其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仔细观看、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了解昆虫中还有像蝗虫这样的生殖发育过程。提问:蝗虫为什么要脱皮?回答:昆虫的蜕皮是生长的需要,因为昆虫的表皮(外骨骼)是由蜡质层和几丁质层组成的。蜡质层位于表层的最外层,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几丁质是复杂的含氮多糖类,它是外骨骼的主要成分。在几丁质层的下面是分泌外骨骼的表皮细胞。表皮细胞分泌的外骨骼一经硬化后,就不能继续扩大,从而使昆虫生长受到限 制。因此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思考、讨论、回答。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讨论分析所有的昆虫其生殖发育过程并不只有一种方式,所有昆虫的生殖发育方式有两种。一种像家蚕那样,例如:家蚕、蝇、蚊、金龟子等。一种像蝗虫那样,例如:蟋蟀等。作笔记。为学生总结昆虫的生殖发育方式。让学生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一个整体了解。提问:家蚕 和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有什么不同?讨论、回答。引出若虫的概念。提问:家蚕和蝗虫在发育过程中,在生理结构上有什么变化吗?讨论、回答。提出:变态发育为学生理解完 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作铺垫。提问:蝗虫在生殖发育过程中,若虫与成虫相比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讨论、回答。引出变态发育中的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得出结论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昆虫的生殖发育方式是怎么 样的?回答:昆虫的生殖发育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变态;一种是不完全变态。但都属于变态发育方式。完成新课程的学习。(九)、板书设计第一章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完全变态1定义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2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等。二、其他昆虫(如:蝗虫)的生殖和发育不完全变态1定义个体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的发育过程。2例如:蟋蟀、螳螂等。三、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变态发育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方面发生了变化。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第 单元第 课时课题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能力目标: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养成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内部结构等的不同点。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一、阅读提示1:1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目标通读全文。注意:(1)了解本节课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认为重点的地方做上标记。(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也做上标记,试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阅读提示2:观察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家蚕是通过哪种生殖方式繁殖后代?这种生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雌雄蛙都能鸣叫吗?青蛙的叫声有什么意义呢?3、除了鸣叫,青蛙在繁殖季节还有什么特殊现象?这样的行为又有什么意义?4、比较蝌蚪和青蛙的的异同点。蝌蚪青蛙生活环境外部形态生理结构5、根据上表得出结论,青蛙等两栖类动物的发育为 发育。6、蛙的生殖发育为什么离不开水?为什么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7、阅读课本14页的资料分析,回答课本15页的问题。【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2、教师点拨:青蛙的生殖和发育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受精卵蝌蚪青蛙蝌蚪:像一条小鱼,用鳃呼吸。青蛙: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又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两栖类动物的生殖发育与坏境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殖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数量和种类减少。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板书设计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一、 两栖动物的生殖1、 蛙的生殖过程:鸣叫、抱对、排出卵细胞和精子、水中受精2、 蛙的生殖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二、两栖动物的发育1、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2、蛙的发育特点:变态发育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第 单元第 课时课题鸟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能力目标:探究乌卵的结构,说出乌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情感目标: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观察鸟的繁殖行为,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设计探究活动,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导入复习对比植物 、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作知识铺垫;以鸡卵引入卵的作用鸟类的生殖二、 新授鸟类知识:早成鸟、晚成鸟;筑巢、孵化、育雏等生殖过程;受精卵才能发育成新个体。观察鸡卵的结构1.观察与思考P16-17讨论:请推测卵壳、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能?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2鸡卵的结构卵壳气室 提供氧气卵壳膜 保护卵卵白 保护和营养系带 保护卵黄 营养胚盘 未受精浅而小 受精浓而略大发育成雏鸡3.想一想鸟卵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复杂的结构呢?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1观察P18图-8,试概括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2解析图-8孔雀开屏 求偶 丹顶鹤跳舞 求偶织布鸟筑巢 筑巢 雌雄鸟在交配 交配鸟在孵卵 孵卵 亲鸟在给雏鸟喂食 育雏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各指鸟的哪些与繁殖相关的行为?4鸟类的生殖行为一般有占区、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技能训练P19-20技能训练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第 单元第 课时课题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课型新授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能力目标:分析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总结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情感目标:认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认知水平的促进,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区分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并列举实例。分析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总结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同学们想一想,你长得更像爸爸还是更像妈妈?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像不像”,展示一组父子和母女的照片,让学生分析比较。其实在这些图片中就蕴含着一些生物学现象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师板书。最初,人们是通过比较生物的性状来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又上升到了基因水平,所以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出示课题并板书。任务(一)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刚才我们看到的照片反映了这些现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4页至26页,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文中标划: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什么实现的?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能列举一些吗?学生阅读分析,教师巡回指导。【展示交流,释疑解惑】好,刚才这些问题都找到了吗?划下来了吗?请大家看看这组照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学生齐答。教师出示遗传及其概念,提示做标记。教师出示“找不同”,让学生比较人物的不同之处,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一组照片反映了什么现象?学生齐答。教师出示变异及其概念,提示做标记。请大家思考通过刚才的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只能通过什么过程才能实现能?学思考回答,要通过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非常好,看来大家阅读的很仔细,下节课我们将会学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有关的问题。任务(二)性状的概念并列举实例【问题引导,自主探究】不知同学们考虑过吗,怎么才能看出亲子代间是否发生了遗传和变异呢?让我们来分析几个实例。【展示交流,释疑解惑】教师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苹果的特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指出这些特点就是“性状”,而且有些性状直接能观察到,有些不能直接观察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插图,再展示一组生物的性状图片,分别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性状的侧重点,最终总结出有些是形态结构特征,有些是生理特性,有些是行为方式。任务(三)相对性状的概念并列举实例【问题引导,自主探究】现在你明白了吧,原来我们可以比较生物的性状来确定是不是发生了遗传和变异现象。请大家思考通过比较每种性状只有一个表现形式吗?【展示交流,释疑解惑】教师出示一组相对性状的图片,大家看到了刚才这组图片中,每种性状都有几种表现形式?学生回答。对,这就是相对性状,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总结一下什么是相对性状吗?出示“试一试”,请判断下列性状是不是相对性状?并说出判断理由。分析几组相对性状,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教师进行随堂诊断和评价。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我们离成功就差一步了,请继续努力!出示“想一想”,提出问题:你的长相更像爸爸还是更像妈妈?父母究竟把什么传递给了子女,才使子女像父母呢?引导学生思考。任务(四)明确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要想分析这个问题,请你阅读资料转基因鼠的启示。教师多媒体出示,提出思考性问题: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是怎样的?【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资料,分析插图,讨论转基因超级鼠的诞生过程。请学生试着说明转基因鼠研制过程,教师结合图示给学生进行分析,并强调转基因的关键环节。出示问题,进一步探究转基因鼠的启示: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这项研究说明了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学生讨论思考并回答。【展示交流,释疑解惑】根据转基因鼠的启示,回到刚才的话题:父母究竟把什么传递给了子女,才使子女像父母呢?学生思考回答,父母把基因传递给了子女。是的,转基因鼠的研制开创了转基因生物研究的里程碑,那么什么是转基因生物呢?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教师展示概念。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第 单元第 课时课题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课型新授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情感目标: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对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的学习与分析,知道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所控制的。接下来大家看幻灯片,一起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幻灯片:1.请描述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2.联系转基因超级鼠分析并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参考答案:1.当雌雄小鼠交配后,从雌鼠的输卵管内取出没有融合的受精卵。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中。注射之后,小鼠受精卵内的精子核与卵细胞核将融合成一个细胞核,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经过小鼠妊娠后,分娩出的两只小鼠经过发育,其中一只小鼠比它同龄的其他小鼠大一倍,这就是转基因超级鼠。2.在转基因超级鼠的产生过程中,仅是在受精卵未融合的精子核或卵细胞核中注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可见,超级鼠体量增大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所以说基因控制性状。(注:教师对作答的同学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并对表述不完整的给予补充)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注:投影并让同学们讨论)请描述动物细胞的组成。请联系上节知识,解释“多利羊的性状几乎与提供细胞核的B羊一样”的原因。细胞核内由哪些组成?试着描述染色体、DNA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大家将29页的“观察与思考”完成。(注:一边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一边板书。)板书:一、基因与染色体注:板书完后,打开多媒体课件(关于29页的两幅图片及讨论题)。回答讨论题。(注:对几位同学的作答,肯定他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板书: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投影:一、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染色体上,且是随染色体一起成对出现的。人体内有23对染色体,含有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注:打开投影片,并进行板书)投影:1.回顾前面所学的人的生殖,口述人的生殖过程。2.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意味着什么(结合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作答)?板书:1.发现过程: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对马蛔虫的研究。1890年,德国细胞学家鲍维里与1891年德国动物学家亨金,证实染色体是减半传递的。评比结束后,对优胜组进行鼓励性、赞赏性的评价。同时让学生们完成书上的图,并提示同学们注意颜色上的差异。填图完毕。大家比较一下前几位同学的回答,哪位同学的作答最为全面。(注:学生讨论,教师板书。)板书: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即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注:如果时间充裕,可请同学们回答;如果时间紧张,可作为课下思考题。)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第 单元第 课时课题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课型新授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能力目标: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基因如何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咱们通过投影片上的几个问题一起回顾一下。请大家思考并回答。问题:1请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基因由父母向子女传递过程中的桥梁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教师:想一想上节课的填图练习,如果把图中的染色体去掉,只看成对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你能写出来吗?(注:请同学到黑板上书写,书写完后打开投影片,进行校对,并对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讲授新课教师: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只把一对基因的一个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是一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那么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请大家阅读书上的资料。(注:学生阅读,教师板书。)板书: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一、相对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问题引导,自主探究】教师:大家看黑板上的图,如果AA和aa基因分别控制着能卷舌与不能卷舌这一对相对性状,那么受精卵的基因型是Aa型,发育成的个体能卷舌吗?为什么?学生:发育的个体仍能卷舌,因为受精卵中的基因中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根据孟德尔的解释,基因组成是DD或Dd都表现显性性状,所以发育成的个体应该是能卷舌的。教师:这位同学分析资料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很强,回答很好。他仅仅是借鉴了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而这个最初的结论是哪位生物学家得出的呢?学生:意大利科学家孟德尔。教师:这位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如何发现这一伟大的规律呢?请大家看投影片,思考讨论并回答。1孟德尔选择了关于豌豆的容易区别的七对相对性状作为研究对象。例如高豌豆高约1.82.1 m,短豌豆约0.20.5 m。如果高豌豆控制高度的一对基因是AA,矮豌豆控制高度的基因是aa,两者杂交的后代杂种豌豆会怎样呢?2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控制矮性状的基因(a)有没有传给子代呢?3如果把杂种高豌豆种子种下去,它的后代将会怎样?这表明什么问题?4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呢?5为什么杂种豌豆种子的后代高的多而矮的少? (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然后作答。)【展示交流,释疑解惑】教师:请同学们回顾刚才所讲的知识及其他同学的回答,对本部分的内容给以小结。(注:学生总结,教师配以子板书。)1相对性状可分为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2基因可分为隐性基因与显性基因,而且只有两个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隐性性状。【视野拓展,感悟提升】教师:了解了相对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试想:如果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都是Aa,其后代的基因组成可能有几种情况?请对此做出预测。大家试着在纸上写,另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注:留给学生思考书写的时间,完毕,对黑板上两位同学的作答校正,并对回答完全正确的同学给予赞赏性的评价。同时,用投影片打出正确答案。)夫妻双方的基因组成若为Aa,其后代的基因组成有三种情况:AA Aa aa二、【问题引导,自主探究】教师: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也是国家推行一些相关法律条文的依据。比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接下来请大家思考并讨论投影片上的问题。1直系血亲与旁系血亲分别指什么?2请举出一种由于隐性基因遗传而导致的遗传病。3如果本族内的人结婚生育将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4我国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何在?你将如何去做? 板书:禁止近亲结婚(注:给出一定的时间讨论,可以查阅资料。)【展示交流,释疑解惑】学生1: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阿姨和侄、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旁系血亲。学生2:例如一对视觉正常的夫妇,生出的子女中患有红绿色盲,这就是由于红绿色盲是一种隐性基因,只有当两种色盲基因在一起时才表现出来,父母虽然正常,但均携带有致病的基因。学生3:如果本族内的人结婚生育,他们体内携带有致病的基因传给后代,并且后代体内携带同种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这样后代遗传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不利于优生优育。学生4:禁止近亲结婚就可以大大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对于民族的复兴与强盛起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我认为为了自己与民族的共同利益应该防止近亲结婚。(注:教师在情感上要与学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及爱国意识。并给予鼓励。)教师:除了刚才提到的色盲之外,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在人身上还有: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既有益于家庭幸福,又有益于民族兴旺。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第 单元第 课时课题人的性别遗传课型新授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男女性别差异的根本原因。能力目标:尝试解释生男生妇女的原因。情感目标:拒绝性别歧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导入人类的性染色体是怎么样的?有无区别?二、 新授课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发现史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发现男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进一步区分性染色体即男性XY,女性XX2观察与思考P37观察与思考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谓性染色体。哪幅显示为男性染色体?哪幅为女性?哪条是Y染色体?与X染色体的区别?就性染色体而言,在生殖细胞中,就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解析:第23对染色体。前幅为男性,后幅为女性。前幅最后一条。Y染色体较小。1条染色体。精子为X或Y,卵细胞为X。生男生女机会均等。1 阅读P38第一节,思考: 女性何时排卵?男性排精数目? 如何完成P38图解解析:1)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男性一次排出上亿精子。 生殖细胞 受精卵2)父方: X XXY XY母方: X XYX XX2 基因、性染色体、性别性染色体决定着性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性别分化。3 染色体异常47XY,+21 21-三体综合症46,XY,5P- 猫叫综合症XXY 貌男,智能差,睾丸发育不全,无生育能力,乳房似女XO 貌女,矮,智能低,第二性征发育不良XY 貌女,睾丸女性化红墩镇寄宿制学校电子备课(课时备课)第 单元第 课时课题生物的变异课型新授备课教师朱文虎使用教师朱文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能力目标: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情感目标: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年 月 日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展示大小不同的西红柿等实物,引出课题“生物的变异”,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放眼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可见生物的变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板书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任务一:探究一种变异现象1、提出问题: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呢?(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图片得出)2、作出假设: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大的是大花生,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小的是小花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3、制定计划:【问题引导,自主探究】(1)能不能有意挑选个大和个小的花生?各取一粒可以吗?为什么?(2)测量花生果实时测量长轴还是短轴?(3)选择和设计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4)应当怎样记录和处理数据?(5)一个同学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大约需要20分钟,怎样做能够节约时间?【展示交流,释疑解惑】交流后要注意强调:实验时应该随机取样,并且样本要足够大,以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测量时建议用圆规、直尺,并且最好测量花生果实的长轴。第(5)题可让学生体会分工合作的重要性。4、实施计划:(1)随机取样,不少于30粒; (2)测量;(3)记录数据; (4)处理数据5、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计算并比较两个品种花生果实长度各自的平均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2)用语言描述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状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也有短,这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的,所以大花生(或小花生)的果实大小总在一定范围内波动。(3)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把小花生种到肥沃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呢?你作出推测的根据是什么?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依据: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4)从大花生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是大的吗?为什么?不一定,要看控制花生大小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a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小”。大花生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如果是AA,其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a,其后代就有大和小两种可能。另外,假设大花生的基因型是AA的话,由于环境的影响,其后代的果实大小也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视野拓展 感悟提升】1.生物变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