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讲义.doc_第1页
甲状腺癌讲义.doc_第2页
甲状腺癌讲义.doc_第3页
甲状腺癌讲义.doc_第4页
甲状腺癌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状腺癌流行病学 1 甲状腺癌约占人体恶性肿瘤的0.2%1% 。2 据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资料统计, 甲状腺癌占头颈恶性肿瘤的3.06%。3 女性多于男性,一般为24:1, 发病年龄一般为2140岁,以40岁左右中年人居多。病因 甲状腺癌的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放射线照射的致癌作用:(2)良性甲状腺病变癌变:如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 (3)内分泌紊乱: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与TSH关系较为密切。 (4)遗传因素:甲状腺髓样癌可能与染色体遗传有关。 应用解剖 形态位置:甲状腺呈“H”型,由两个侧叶和峡部构成。约半数可见锥体叶。侧叶位于喉与气管的两侧,下极多数位于第气管软骨环之间,峡部多数位于第气管软骨环的前面。 甲状腺侧叶的背面有甲状旁腺,它调节钙、磷代谢。内侧毗邻喉、咽、食管。在甲状腺后面的下方,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通过,喉上神经的内、外支经过甲状腺上动脉入喉内。病理 一、病理类型1. 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 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2. 滤泡性腺癌(Follicular Adenocarcinoma) 甲状腺癌中次常见的类型。3. 髓样癌(Medullary Carcinoma, MTC)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也称C细胞)发生的癌, 恶性度较高。4. 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 恶性度极高。 根据肿瘤的组织形态又可分为小细胞癌、巨细胞癌和梭形细胞癌二、扩散与转移 甲状腺内扩散:甲状腺有丰富的淋巴网,肿瘤可在腺体内扩散。甲状腺外扩展:突破甲状腺包膜,侵犯甲状腺周围组织, 如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和甲状软骨等。淋巴结转移:常可转移至颈深上、中、下组淋巴结,以中、 下组为常见;喉前淋巴结,喉返神经淋巴链, 锁骨上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也可以转移远处转移:甲状腺癌常可发生远处转移, 以肺转移最多,其次为骨转移。临床表现 1、甲状腺肿大或结节。为常见症状,早期发现甲状腺内有 坚硬之结节,可随吞咽上下移动。2、 压迫症状。大的肿瘤常可压迫气管,使气管移位,并有 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症状。当肿瘤侵犯气管时 ,可产生呼吸困难或咯血;当肿瘤压迫食管, 可引起吞咽障碍;当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 声音嘶哑。3、颈淋巴结肿大。最常见部位是颈深上、中、下淋巴结, 该处可摸到肿大淋巴结。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有各自的临床特点: (1)乳头状腺癌最常见,约占甲状腺癌的60%70%,女性和40岁以下患者较多。恶性度低,病程发展缓慢,从发现肿块至就诊时间,5年以上者占31.8%,病程最长者可达20年以上。肿瘤多为单发,原发灶可以很小。颈淋巴结转移灶发生率高、出现早、范围广、发展慢、可有囊性变。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预后好。(2)滤泡性腺癌 本病约占甲状腺癌的15%-20%,可见于任何年龄,平均年龄较 乳头状腺癌高,多见于中年女性。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远处 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常转移到肺和骨。原发瘤一般较大, 多为单侧。淋巴结转移一般较迟发生,多为较晚期的表现(3)髓样癌 本病约占甲状腺癌的5%-10%,较少见,常易误诊为未分化癌。 甲状腺髓样癌病人大多数以甲状腺肿块而就诊,病程10天至20 年不等,部分患者以颈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大多数患者无特殊 不适,部分病者可有吞咽障碍、声嘶、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少数患者有远处转移症状。 MTC来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能产生降钙素(CT)、前 列腺素(PG)、5-羟色胺(5-HT)、肠血管活性肽(VIP)等。 患者可有腹泻、面部潮红和多汗等类癌综合症或其它内分泌失调 的表现。(4)未分化癌 未分化癌又称间变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约占甲状腺癌 的8% 。其发病平均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上。病情进展迅速为其最 主要的临床特征。肿块很快累及邻近组织器官出现声嘶、咳嗽、 吞咽困难及颈部疼痛等症状。检查时可见甲状腺及颈部弥漫性 巨大实性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广泛侵犯周围组织。 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常发生血道转移。诊断 1、临床检查 应注意甲状腺肿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单发或多发、肿物的 质地、活动程度、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压痛、能否随吞咽上下 活动。此外,还应注意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有无声嘶及声带 活动情况等。 如有下列表现者,应考虑为甲状腺癌: (1)男性与儿童患者,癌的可能性大。 (2)短期内突然增大。但应注意甲状腺囊腺瘤等可并囊内出血。 (3)产生压迫症状,如声嘶或呼吸困难。 (4)肿瘤硬实,表面粗糙不平。 (5)肿瘤活动受限或固定,不随吞咽上下移动。 (6)颈淋巴结肿大。某些病例淋巴结穿刺可抽出草黄色液体。2、穿刺细胞学检查 使用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原发灶或颈淋巴结常可得到确诊。由于FNAB仅从细胞学角度作出诊断,对肿瘤的组织分型有一定的困难。颈淋巴结肿大的病例还可行颈淋巴结活检或冰冻切片检查。3、X线检查 颈部正侧位片X线检查可显示甲状腺肿瘤内钙化(砂粒体)灶、气管受压和移位情况。吞钡检查,有助于了解食管是否受累。胸片检查,能发现上纵隔和肺的转移。4、甲状腺扫描:99mTc或131I同位素扫描,一般可将甲状腺结节分为四类: 热结节:多见于自主性毒性甲状腺肿。 温结节:表示摄碘功能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大致相同。 凉结节:表示结节摄碘功能低于其邻近的正常甲状腺组织。 冷结节:表示结节完全没有吸碘功能。甲状腺癌的同位素扫描图像多为冷结节和凉结节,很少温结节,热结节罕见。5、B型超声检查 : 可获得早期甲状腺癌及肿瘤实性和囊性的图象。6、CT和MRI扫描: CT对判断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及鉴别实性和囊性有一定的 临床意义。7、甲状腺球蛋白测定:对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有帮助。治疗一、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 侵犯范围的不同,其方法也不同。 (1) 甲状腺单叶加峡部切除术 (2)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术 (3) 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二、非手术治疗 1、放射治疗(1)外放射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放射线不敏感,而且甲状 腺邻近器官如甲状软骨、气管、脊髓等对放射线耐受性低, 一般情况下不单纯行外放射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 (2)内放射治疗: 131I的射线(主要为射线)具有破坏甲状 腺组织的作用,而分化型甲状腺癌具有摄131I的功能。因 此临床上用来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特别是血行转移灶 (肺、骨)。2、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癌的激素依赖现象早为人们所认识。某些分化性甲状腺 癌可受TSH刺激而生长。甲状腺素可抑制TSH的分泌,因此临 床上采用甲状腺素预防和治疗术后复发及转移。一般认为对分 化型癌有一定疗效,对未分化癌及髓样癌疗效差。 3、化学药物治疗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化疗药物,因此临 床治疗中,化疗仅有选择地用于一些局部晚期无法手术、或有 远处转移的患者,也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相互配合应用。术后并发症1. 呼吸困难和窒息:最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切口内出血压迫血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双侧喉返神经损伤2.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5% 单侧损伤:声音嘶哑 双侧损伤:失声,严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难3. 喉上神经损伤外支受损可是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和声调降低内置受损会使喉部粘膜感觉丧失,在进食,特别是饮水时,易发生误咽获呛咳4. 手足抽搐主要系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切除、挫伤或血液供应受累,致血钙浓度下降,神经、肌应激性增高所致。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焦虑 与颈部肿块性质不明、环境改变,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2. 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和(或)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等3.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咽喉部及气管受刺激、分泌物增多及切口疼痛有关护理措施1. 有效缓解焦虑(1) 术前:热情接待病人,介绍住院环境,告知疾病相关知识,说明手术必要性及术前准备1) 多与病人交谈,消除其顾虑和恐惧;了解病人对患疾病的感受、认识和对治疗方案的想法2) 知道病人进行手术体位的练习3) 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或安眠药,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2)术后:指导病人保持部于舒适体位,在改变卧位、起身和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和保持舒适。疼痛不适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以利休息和缓解焦虑2.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1)术前:充分完善术前准备(2)术后:护士在重视术后病人主诉的同时,通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呼吸、发音和吞咽状况,及早发现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1)呼吸困难和窒息:主要预防和急救措施包括体位:病人回病室后去平卧位,待其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高坡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引流:对手术视野放置引流片或引流管者,护士应告知患者一般引流持续24-48小时,并定期观察引流是否有效饮食:颈丛麻醉者,术后6小时可进少量流质,禁忌过热流质,以免诱发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创口渗血;急救准备:常规在病床旁放置无菌气管切开包和手套,以备急用。急救配合:对因血肿压迫所致呼吸困难或窒息者,须立即配合进行床边抢救,即剪开缝线,敞开伤口,迅速除去血肿,结扎出血的血管。若病人呼吸任无改善则需行气管切开,吸氧。对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者,应立即遵医嘱应用大量激素,如地塞米松等2)喉返和喉上神经损伤:术后鼓励病人发音,注意有无声调降低或声音嘶哑,以及早发现喉返神经损伤的征象、及早对症处理。喉上神经损伤者应加强对病人在饮食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3)手足抽搐:主要措施包括:观察:加强血钙浓度动态变化监测饮食:适当限制肉类、乳品和蛋类等含磷较高食品商务摄入,以免影响钙的吸收补钙:指导病人口服补钙剂抽搐发作处理:遵医嘱静脉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