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无痛腹针疗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特效无痛腹针疗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特效无痛腹针疗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特效无痛腹针疗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特效无痛腹针疗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特效无痛腹针疗法 2 特效无痛腹针疗法 题纲 腹针的原理腹针的特点腹针的技术要求腹针的针法腹针的取穴方法 腹针用针的标准腹针常用穴位及作用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腹针的禁忌注意事项腹针常见病的治疗 3 腹针的原理 1 固定的穴位有22个 深浅不同疗效不同 所以一个穴位有多个疗效 因此一定要细致 调理脏腑以及经络循行的气血功能 因此以中医的基础理论 中医的辩证施治理论 中医的经络学说作指导 2 周易的八卦中每个卦位都有不同的功能作用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应 即可调理脏腑之间的平衡 3 全息理论每个局部代表一个整体 可定点定位调理 4 腹针的特点 1 穴位少 易懂易记 2 针刺浅 较安全 3 见效快 具体的痛点和压痛点当时见效 4 适应面广 治疗面广 5 腹针的技术要求 1 取穴一定要准 毫厘之差 疗效不同 定位一定要准 2 深浅要合适 深浅不同 针尖的方向不同对疗效都有着不同的目的和作用 3 留针的时间一定长 一般在45分钟以上 越时间长 疗效越好 有腰间盘突出问题的时间不要太长 只能45分钟 否则会反弹回来 虚损的慢性病留针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4 腹针治疗强调间隔 让气血自我恢复 可连续扎三至五三次之后 隔一天扎一次 或一周两次 保健性的治疗一周一次 急性的炎症连续扎好即可 慢性病要有间隔 补气血不是三五天就能好的 所以要有间隔的调理一段时间 6 腹针的针法 垂直进针 1 定位要精确 2 深浅度要合适 3 不需要捻转提插 4 注意 随病人的呼吸 针可能会有深浅和针尖方向的变化 要勤观察病人的变化 如病人感觉不适 要及时观察和调整 7 腹针针刺时三个不同的深度 浅刺 针尖在皮肤内或刚到皮下 作用具体的病灶治疗 如 口腔溃疡 中刺 针尖在脂肪层 不触到腹肌 手法要轻 感到有东西挡住 作用通经络 深刺 针刺任脉时针尖要触及到腹白线 筋膜 针刺两侧腹肌时针尖要触及到腹肌 而没有酸麻胀痛的感觉 作用调节脏腑功能 用深刺 8 腹针针刺时三个不同的深度 9 腹针的取穴方法 上腹 从脐中心至胸键联合处为8寸 侧腹 从脐中心至侧腹外缘为6寸 太胖者按髂骨上缘的宽度为准 下腹 从脐中心至耻骨联合处上缘为5寸 注明 上腹一寸并不等于下腹一寸 一定要按骨与脐的距离定尺寸 手的4寸也不能适用于此 10 腹针的取穴方法 11 腹针用针的标准 1 针体的长度标准 一般多用于1寸的针 也可根据每个人的胖瘦体形的不同来分别0 5 1 5寸 2寸的针 身体的好坏看小腹 小腹摸得实在 是正气足 用1寸的针即可 小腹摸得虚软 气血两虚正气不足 用1 5寸即可 针的长短取决于下腹部关元穴 2 针体的粗细标准 一般多用于0 25 0 22 0 16的粗细 针是越细越好用 创面小 病患感觉舒适 12 腹针常用的穴位及作用 腹部的经络及穴位和作用 经络的位置 任脉是在身体正中间 肾经是旁开0 5寸 胃经是旁开2寸是 脾经是旁开4寸 13 经络的位置 经络的位置 任脉是在身体正中间 肾经是旁开0 5寸 胃经是旁开2寸是 脾经是旁开4寸 14 任脉 脐上 脐上 中脘脐上4寸 深刺时针尖向下较安全45度角 否则会很危险 扎出副作用 中脘很危险一定要时常观察病人 针尖可以垂直 如果针体立不住时可以把针尖向下调向肚脐 绝不能针尖向上 并且针刺要浅 作用 调理脏腑 15 任脉 脐上 下脘脐上2寸 针尖垂直深刺 如 瘦人站不住针向下斜刺 作用 调理脏腑 16 任脉 脐上 水分脐上1寸 瘦人站不住针尖向下 作用 局部消肿 17 任脉 脐下 脐下 气海脐下1 5寸 针尖垂直深刺 作用 调补肾气 以调补肾阳为主 18 任脉 脐下 关元脐下3寸 针尖垂直深刺 作用 调补肾气 以调补肾阴为主 以垂直深刺最好 针尖绝不能向上或向下 向上会导致脚冰凉 向下会导致气下沉上不来形成阴阳隔离出人命 19 任脉 脐下 中极脐下4寸 可深刺也可浅刺 深刺 1 尾骨有病痛 肿或增生 2 小便不下 是膀胱的募穴 3 前例腺炎 肥大 增生 浅刺 外阴感染 龟头炎 作用 做治疗时的病灶定位 20 任脉上的穴位图 21 肾经 阴都是中脘旁开0 5寸 一般不用 只作脸部定位时的标志 22 肾经 商曲是下脘旁开0 5寸 中刺 作用 调节上半身 肚脐上 的经脉运行和下脘三穴位同时合用 单用一个可调节对侧上肢的疾病 23 肾经 气旁是气海旁开0 5寸 金河 经外奇穴垂直深刺 左侧可针尖向下斜刺 作用 1 与气海穴位同时用可活跃腰椎的2和3椎的肌肉组织 2 单用可调节对侧下肢的疾病 气穴是关元旁开0 5寸 垂直深刺 作用 气穴与关元同用可加强关元补肾的效果 24 肾经 25 胃经 胃经 以通为顺 以降为和 针尖可向下 天枢是平脐旁开2寸 中刺 小肠的募穴 作用 调补脾胃 诸之虚证 上脘 下脘 天枢 中刺站不住时可针尖向肚脐 26 胃经 滑肉门是天枢上1寸 中刺 作用 1 治精神方面的病 2 调胃的气血 站不时针尖向肚脐 3 肩关节的病 调节上肢时先开滑肉门 垂直中刺 站不时针尖向病灶点 27 胃经 外陵是天枢下1寸 中刺 作用 1 股骨头 髋关节 下肢 调节下肢时先开外陵 2 外陵与滑肉门合用时可调四肢的气血循环 垂直中刺 3 降胃气 外陵与滑肉门合用时针尖向下可调肝脾不合有胃火和胃气上逆 脾胃虚寒的人 不可降胃气 否则会腹泻 28 胃经 大巨是外陵下1寸 垂直中刺或针尖向下 如果膝关节以上有问题可以略向上高取一点 作用 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关节炎 动脉炎或静脉曲张 29 胃经 30 脾经 脾经 大横是平脐旁开4寸 垂直中刺 向肚脐斜刺 脾升胃降 针尖不可向下也不能向上 取穴平脐或略高 不可略下 作用 健脾化湿 祛痰 滑利肌肉 与天枢合用 31 脾经 脾经 大横是平脐旁开4寸 垂直中刺 向肚脐斜刺 脾升胃降 针尖不可向下也不能向上 取穴平脐或略高 不可略下 作用 健脾化湿 祛痰 滑利肌肉 与天枢合用 32 腹部全息定位标准 用于病灶部位的治疗 任脉 脊椎 任脉 脊椎 哪里有病灶就在相应的部位扎针 中脘 中极 脊柱 中脘 颈椎 中极 尾椎 中脘 下脘 七节颈椎 中脘下 环枢椎 环枢椎有问题在中脘下0 1分 下脘 气海上0 5分 十二节胸椎 胸椎的问题一般在上胸椎段 八 九椎在水分下一点 气海上0 5分 关元 五节腰椎 气海上0 5分至气海一般是腰二 三椎 气海下至关元腰四 五椎 关元 中极 骶骨 尾椎 腰五 骶一的病灶在关元下0 5分 尾椎的病灶在中极 增生造成的疼痛腹针效果好 针离病灶部位的位置别差01 0 2分 33 腹部全息定位标准 用于病灶部位的治疗 任脉 脊椎 34 腹部全息定位标准 用于病灶部位的治疗 肾经 脊柱的两旁的肌肉 肾经 脊柱的两旁的肌肉 也是膀胱经 如果脊柱的有增生应在任脉外的肾经相对的穴位上扎针 环枢椎除外 扎患侧 35 腹部全息定位标准 用于病灶部位的治疗 四肢关节的定位 四肢关节的定位 滑肉门 肩关节内侧 肩关节外疼痛有问题需从滑肉门向外一点0 2 0 3分 肩关节里疼痛有问题需从滑肉门向里一点0 2 0 3分 肩关节前疼痛有问题需从滑肉门向下挪一点 针刺略浅 肩关节后疼痛有问题需从滑肉门向上挪一点 针刺略深 滑肉门配曲商颈肩部都放松 肘关节 滑肉门向外0 5寸向上0 5寸 腕关节 滑肉门向外 旁开1寸 指关节 腕关节向外旁开0 5寸 再向上和向下各开0 25寸 外陵 髋关节 股骨头 股骨头坏死 外陵四面个加一针 0 2分 膝关节 平气海旁开2寸 外陵向下0 5寸向外0 5寸 踝关节 膝关节向下0 5寸向外0 5寸 大巨外1寸 趾关节 踝关节向斜下方开0 5寸 再向上和向下各个开0 5寸 36 腹部全息定位标准 用于病灶部位的治疗 四肢关节的定位 37 腹部全息定位标准 用于病灶部位的治疗 中脘 嘴 中脘 嘴 跟解剖学关系密切 中脘往上0 6 0 7分旁开0 5分 额 怎样确定病灶点扎的深浅与病灶的解剖学部位位置相关 皮肤粘膜 针扎上皮肉不掉就行 如 黄褐斑 红眼病 皮下 青春痘 毛囊炎 肌肉组织 肉厚扎的深 肉薄扎的浅 四肢往末梢越扎越浅 骨骼 环枢椎浅刺 腰骶椎深刺 脊椎是从上往下从浅入深的扎 酸或是沉都是扎的过深了 宁浅勿深 38 腹部全息定位标准 用于病灶部位的治疗 五官定位 五官定位 嘴 中脘浅刺 眼 中脘上0 5分旁开0 3 0 4分 浅刺针盯在肉皮上不掉即可 眉 眼往上0 1分 鼻 嘴往上1分至1 5分 牙 嘴的两边0 5分之内即是牙齿 理论上讲每颗牙都可以定位 下巴 嘴往下1分至2分 鼻窦炎 眼中间 睛明里向上 承泣位置 中刺 流黄鼻涕 中刺 流清鼻涕 浅刺 中耳炎 中脘旁开0 3分 向上0 2分 中刺 青春痘 脑供血 消炎 泻热 调肝 大横 病灶点 病灶点要浅刺 黄褐斑 位置在眼下面颊 浅刺 39 腹部全息定位标准 用于病灶部位的治疗 五官定位 40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1 调任 督 冲 三脉 深刺 补法 1 调任 督 冲 三脉 深刺 补法 一切的正气不足 因病至虚 因虚至病 任 督 冲三脉皆起于下焦 任督为一脉 调任脉即是调督脉 任脉 统领阴经 阴主五藏的气血 关元与足三阴相交 调任脉偏重于补法 任脉为阴中之阴 任脉主生殖 督脉 统领阳经 阳主六腑的气血 大椎与手三阳相交 调督脉偏重于泻法 督脉为阳中之阳 督脉主神经 冲脉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 上行头部 下行四肢百骸 冲为要冲 有很大的推动力 加上商曲 气旁 气穴就能加强补的力量 41 补的力度 补的力度 1 针少补的力度小 上一针中脘 下一针男的取气海或者女的取关元 针多补的力度就大 2 中脘 下脘 气海 关元 四针合用为常用方 中老年人的颈椎直接调气血 3 如须再加力度 就加冲脉的双气穴 特别是妇女的双腿不利加双气穴效果好 更年期一定要调冲脉 4 如果力度还不够加关元下0 5寸再加一针 以上3 4 对于老年的慢性病和更年期效果好 42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1 调任 督 冲 三脉 深刺 补法 43 补的力度不够原因 补的力度不够原因 1 穴位的数不够 需要加针 2 针的位置或深浅不到位 可以调整 3 扎的过深 患者会腰酸腿软 当时就会出现腰胯酸 4 老年人关元附近松弛 容易过 也就1 2 mm米之差 44 补过的原因 补过的原因 年轻人 补过了会上火 大便干燥 眼疼 老年人 补过了会亢奋 不睡 高兴 1 间隔过密 中老年人或慢性病人可多休息几天 病人见好就要拉开间隔 让他慢慢的恢复元气 补要恰到好处 2 穴位过多 年轻人可以泻 45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2 调胃经 中刺 2调胃经 中刺可以提高代谢 促进血液流通 活血化瘀 疏肝理气 调理气机 滑肉门加外陵可通调脾胃 1 脾胃虚弱 天枢穴的针尖向肚脐 调补脾胃 2 手脚冰凉 滑肉门 外陵 垂直中刺 3 肝气犯胃 滑肉门 外陵 针尖向下降胃气 4 高血压 肝血不足 心肝血在上不下 可用平肝 调肝点 加降胃气 阴虚的体质用 46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2 调胃经 中刺 47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3 调脾经 中刺 3 调脾经 中刺可以健脾化湿消肿 1 脾胃虚弱 大横 中刺 垂直或向肚脐与天枢合用可调补脾胃 2 化痰祛湿 化痰 风湿 晨僵 有痰可散痰 排痰 脾为生痰之器 肺为容痰之器 3 软组织损伤 扭伤 拉伤等等 脾主肌肉 如有水肿大横加水分可吸收水肿消肿 48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3 调脾经 中刺 49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4 调肝经 深刺 调肝经 深刺 针尖触到腹肌 可以柔肝养血 养肝血 排烦解郁 排毒 调肝点 肘关节下两分 滑肉门外0 5寸 向上0 3 0 4寸 与滑肉门联用 滑肉门是中刺 调肝点是深刺 非常好用 慢性病人多需疏肝 补肾 更年期广泛应用 要补肾 关元加气穴加关元下0 5 还有妇科的结节 增生 肿瘤 女性的上火下寒 脾胃虚寒者可滑肉门与调肝点针尖向肚脐 如 肝部区域有感觉异常 说明针刺的深了 需向上提一提 50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4 调肝经 深刺 51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5 泻热点 深刺 泻法 5 泻热点 深刺 泻法 针尖触到腹肌 有内热实火者适用 年老体虚者慎用 以八卦取穴在艮位 小肠 和乾位 大肠 膝关节外侧 艮位 小肠 小便色黄 有热 臊味 或者心肝火过旺 胆湿热 慢性胆囊炎 乾位 大肠 肠肺胃火 大肠腹气不通 大便干燥 粘腻不爽 大便恶臭 肺火壅盛咳嗽 有胃气 口气大 食欲过旺 两针泻热点可治闭经 指是气闭所造成的闭经 泻法 泻法伤气 一通便止 用过会造成正气受损 泄泻不止 救法 艾条灸关元三至四根绑在一起重灸关元 出问题了赶快灸关元 灸关元阴阳都补 52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5 泻热点 深刺 泻法 53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5 泻热点 深刺 泻法 54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6 消炎 深刺 6 消炎 深刺 刺入筋膜1 2mm 下脘下点 是指下脘下1mm处 相当于大椎的位置 振奋阳气 加强排毒 滑肉门可活血化瘀 如 上呼吸道感染的可用 消炎点 滑肉门 调肝点 55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6 消炎 深刺 56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7 改善脑供血 中刺 下脘上点 下脘上0 5寸处 哪侧脑供血不足可在该点与商曲连线的中点再加一针 浅刺 美容保健 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如 青春痘 黄色斑 针尖站不住时一律向下 中刺 改善颅腔内供血 脑血管后遗症 耳聋 脑血管出血 肾气不足 髓海不满 等一切的脑供血不足 针尖方向如果乱可能会出现失眠 膈逆 向左心脏不适 向右会失眠 57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7 改善脑供血 中刺 58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8 心脏保健 浅斜刺深斜刺 8 心脏保健 浅斜刺深斜刺中年人的一切心脏问题和中脘不适导致的胸闷等等 1 心脏功能弱的用中脘 下脘 气海 关元 气穴 关元下0 5 2 心脏保健时再加调左侧的商曲针尖向下浅斜刺0 2 0 3分 左侧的气海针尖向下深斜刺0 7 0 8分 3 中脘惹祸时立即调中脘针尖向下后再加上左侧商曲针尖向下浅斜刺0 2 0 3分和左侧气旁针尖向下深斜刺0 7 0 8分 同时双气穴和关元以及关元下0 5一定要深刺 不然给不够劲也不行 4 因心肾不交和肝郁化火导致的失眠此方法效果非常好 59 腹针治疗的基本处方8 心脏保健 浅斜刺深斜刺 60 腹针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腹针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1 严重虚亏的病人不能扎腹针 只靠腹针不行 气血调动不起来 需先通过其它的方法来补气血 2 喝酒后不能扎腹针 3 针后要休息 否侧疗效差 4 太饱或是太饿疗效也不好 5 扎针前先排空小便和大便 6 行针时要盖住肚子或是盖住全身 特别是阳气虚以及中老年人着凉后会腹泻 7 行针时不能大声喧哗要保持安静 不然疗效差 打呼噜的人要注意中脘的针尖的方向和针的深浅度变化 61 腹针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8 妇女来月经时先停下来 等经期后再扎针 9 腰椎病人不能留针时间太长 不超过45分钟 10 放化疗的病人会出现出血片 因为凝血机制遭到破坏 需事先说明 11 起针后出现小鼓包时要多按一会儿 否侧会出现瘀血 要注意细节 12 常吃阿斯匹林的人要告诉病人可能会出现出血 一周内会吸收 没有副作用 13 针扎在汗毛孔里的神经末梢上以及细小的毛细血管上会疼痛 换个地方缓慢进针 14 如果在下雨打雷时是不宜扎针 15 腹针对个别人也没效果 16 商曲穴和周围的针一律不许捻针 否侧会造成视力消失 62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 治疗效果不好的 1 骨性病青壮年人的腰椎突出或脱出的和骶髂关节错位的以及脊椎不正的疗效不好 必须先正位 后扎针 退行性的骨质增生效果好 2 肩周炎粘连 肝风内动 眼睑抽动 面肌痉挛 63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 骨性病 骨性病 以肾虚论治 肾主骨 肝主筋 脾主肌肉 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治疗原侧 方法 1 补肾 2 平肝 调肝 3 水肿 晨僵 有湿要健脾祛湿 4 红肿是有炎症要消炎 5 病灶部位 脊椎 颈椎与解剖密切相关 64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颈椎病 环枢椎压迫 椎动脉型压迫侧脑供血不足 补肾 商曲 同侧脑供血 病灶点是中脘下点 1mm皮下 65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颈椎病 2 臂丛神经受损 下颈椎上胸椎 臂痛手麻过电 中脘 下脘 三分之一处至水分穴 如 右手偏右扎 旁开0 5分处也要扎 再加手臂 66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颈椎病 3 交感神经 出汗 像更年期 心烧脸红 用调心脏的方子 67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颈椎病 4 脊髓型 黄韧带钙化 走路像踩棉花是的 沉重举步艰难 风险大 疗效不稳定 基本处方 中脘 下脘 气海 关元 滑肉门 商曲 68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胸椎病 胸椎 上胸在水分 8 9胸椎在水分下 69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腰椎病 腰椎 压痛点固定腰肌劳损 腰肌筋膜炎 功能性腰痛 三者同一个症状 压痛点多 且不固定 肾虚腰疼 腹腔肿瘤 妇科病 肠病 按肾虚论治 基本处方 中脘 下脘 气海 关元 水分 外陵 气旁 气穴 风湿晨僵 大横 后背疼痛 水分和旁开0 5分 下脘和旁开0 5分的商曲 腰椎有病变点 病灶点 如 腰4 5 和骶1椎 关元上0 5分 下0 5分 旁开0 5分 肌肉组织损伤 深刺 70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腰椎病 71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腰椎病 腰椎管狭窄 间歇性跛行 能骑车不能走路 严重可导致大小便失禁 下肢 大巨 不到最严重时效果会很好 当病人的症状改变了 可以4 5天扎一次 稳定1 2个月 四肢关节痛 补肾 调肝 上肢或下肢 病灶点 下肢的病 大巨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老年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 大关节红肿热痛游走型 来势汹涌 急性期一定要抗风湿 光靠针灸控制不住 陈旧型的疗效好 类风湿性关节炎 小关节肿胀变形 手指 脚趾 腹针效果好 老年性关节炎 骨质增生疗效好 72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腰椎病 73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肩周炎病 肩周炎 1 年龄 男性50岁 女性42岁以后 2 活动受限 有明显的压痛点 入夜症状加重 3 可自愈性 特别是症状重时疗效好 属于更年期时的常发病 基本处方 补肾 气穴 滑肉门 对侧商曲 右肩 要考虑胆囊的问题 按耳穴胆囊的位置可立即止痛 左肩 要考虑心脏的问题 左后臂有一条线走向痛 又凉又痛就针心脏 又有肩周炎又有颈椎病 先治颈椎 后治肩周炎 74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骨性病 肩周炎病 75 腹针常见病的治疗伤寒感冒有炎症 青少年感冒上半身感染 基本处方 中脘 下脘 下脘下 滑肉门 调肝点 适用于青少年感冒初起 要问二便 有内热壅盛时 泻热点 如 有痰 大横 有肿 水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