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走红的“第三医学”[精品资料]_第1页
正在走红的“第三医学”[精品资料]_第2页
正在走红的“第三医学”[精品资料]_第3页
正在走红的“第三医学”[精品资料]_第4页
正在走红的“第三医学”[精品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在走红的 “ 第三医学 ” -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近年来,一个新的医学体系 “ 第三医学 ” 逐步走红,引起广泛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 “ 第三医学 ” ?人们为什么日益关注呢?笔者就此请教了一些专家教授。 第三医学的派生 据了解,有人认为, “ 第三医学 ” 是继西医和中医之后又一新的医学体系,是一种新的、人性化的全息治疗方 式。 提出者认为,西医可以称作第一医学。从哲学上看,它是属于本体论,也就是机械唯物论,也叫形而上学。从科学上讲,它是 “ 验证 ” 科学,即一切理论必须经过验证。它的特点是,一切经过试验,并且要有重复性。西医诊断出人体的哪个器官生病,治疗哪个器官。坏死器官可以切掉,无法替代的坏死器官,如心脏可移植健康器官来更换。 中医可以称作第二医学。中医检查病症与西医不同,西医靠科学仪器,而中医是靠望、闻、问、切。这样检查病症的方法主要是靠经验。它属于模糊哲学范畴。中医从阴阳出发,阴阳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同时也 是个哲学概念,由于阴阳本身的歧义,造成中医众说纷纭,玄奥难懂,也影响中医的发展。人的眼睛有病,中医认为病因在肝上;耳朵有病,病因在胆上,这就是中医的辩证法所在。 也有人认为不是这样区分的,他们称西医和中医都属于第一医学,即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属于第二医学,如打各种疫苗等措施;而以 “ 治未病 ” 为主的养生保健,才属于第三医学。 不过,一般专家都倾向于前一种说法。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就提倡 “ 治未病 ” ,这也是我国提倡以 “ 预防为主 ” 的医疗战略思想的本源。如今, “ 治未病 ” 这种医学思 想在经历了时代的发展和完善以后,从中医理论体系派生出来,成为独门医学,即第三医学。 “ 第三医学 ” 理论的提出,已有些时日。最初是有专家将 “ 植物保健和人体保健 ” 进行了交叉研究。专家认为,给植物打农药防治病虫害,是以毒攻毒,植物本身也中毒了;人体患病打针吃药也是以毒攻毒,处理不好,危害很大,后遗症很大。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不患病。于是,提出从生理、精神、心理角度入手,建立心理愉悦、生理健康的联动免疫系统,以全息式的治疗方法,建立起全面的防御疾病的防火墙,让人在不知不觉之间,从根源上 消除疾病。 根据国家中医药局的规定,不少中医院在院内建立起“ 治未病 ” 科室,引进 “ 治未病 ” 人才,组建专家诊室,将临床医学与优生优育、智力开发、治未病(亚健康干预)、疲劳综合征、病后康复、保健养生、抗衰老、中老年保健等全面结合起来,对生命全程综合保护。可算是第三医学模式进了医院。 第三医学的核心 第三医学的核心是 “ 治未病 ” ,就是保健养生,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谐相处是第三医学主要特征,人体各部器官处在和谐状态下,就不会生病。 如今,一些非手术、非药物防病治疗方式蜂拥 而起,包括 “ 节食疗法 ” 、 “ 断食疗法 ” 、 “ 自然疗法 ” 、 “ 音乐疗法 ” 、 “ 芳香疗法 ” 、 “ 身心健康疗法 ” 等诸多方法,似乎都可以属于 “ 第三医学 ” 范畴。其共同点就是唤醒自身抗病能力,不经医院和药物,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预防为主,综合养生 ” 是其主要宗旨。人体遵守自然规律,人们就能长寿。第三医学主要提倡以下一些方式方法: 提倡节食 不少养生专家都提倡节食,或者少食。为什么节食会有健康效果呢?因为节食可以使体温上升,从而产生以下一些作用:排出体内的毒素;净化血液;体温上升,免疫力提高。 进 行节食会让自己 “ 瘦下来 ” ,这种瘦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变化,在身体的内部,也会产生更加革命性的变化。 多饮水 人的身体有 70%的水分,婴儿出生时的水分更高达 80%,然而现代人体内的水分却只有 60% 65%,使得身体内每个细胞都有缺水的状况。人体各器官的协调,靠的是分泌液进行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各器官的分泌液就会缺乏,就无法和谐工作。细胞无法排毒,甚至会导致中毒,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异变为癌细胞。血液变黑而转浓,进而引发便秘。皮肤水分不足,就会产生黑斑、皱纹、老化、掉发等现象。 但饮水也要 讲科学。夏日,有人喜欢饮啤酒止渴,这就大错特错了。啤酒不仅不能止渴,反而需要有水分来稀释。喝了一杯汽水或红酒,则要耗用掉身体内好几杯水。所以说,只有喝好水、喝对水,才能解决身体器官的内部和谐问题。而且喝水的方式也很重要,一定要小口小口慢慢地喝,让身体细胞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水分子;大口豪饮会使细胞来不及吸收,就让水分跟随尿液流失了。 当然,喝水的量也因人而异,如果是每天在外面跑业务、做外勤的人,一天喝水要比坐办公室的人多;而如果是在大太阳底下的劳动者或从事户外运动,需要喝更多的水。 腿是身 心建康的驱动器 如果把身体比做一台机器,“ 腿 ” 就是提供动力的马达,是体内各部器官和谐的驱动器。马达不灵了,机器便会老化、运转不良。生活中也不难发现,长寿老人几乎都步履稳健、行走如风。因此,养好双腿,长寿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 一个人 50%的骨骼和 50%的肌肉都在两条腿上;人一生中 70%的活动和能量消耗都要由腿部来完成;人体最大、最结实的关节和骨头也在其中。两条腿有人体 50%的神经、 50%的血管,流淌着 50%的血液,是连接身体的大循环组织。可以说,腿部肌肉强劲的人会有一颗强有力的心脏。 美国 政府老年问题专家表示,从 20 岁开始,如果不积极运动,每 10 年可能丧失 5%的肌肉组织。同时,骨骼中有“ 钢筋 ” 之称的钙也会逐渐流失,人的骨关节,特别是髋关节和膝关节会出问题,比如容易摔倒骨折。老人骨折还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 阻止腿的衰老提前到来,就是要多运动。老年人可选择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天最好能坚持健步走45 分钟,行走 1 万步左右。 深呼吸促进长寿 呼吸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呼吸运动是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完成吸气与呼气,为身体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保证生命的正常 运行。 肺的体积虽然不大,但肺泡壁面积约有 70 平方米。很多人因为呼吸太短促,使空气不能深入肺叶下端时,导致换气量小,所以很多人一生中只使用了肺部的三分之一。 呼吸主要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现代人由于常坐办公室,缺少运动,许多人呼吸又浅又短,仅用胸式呼吸。 这种仅用胸式呼吸的方式每次换气量非常小,在正常呼吸频率下通气不足,会使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导致脑部缺氧,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 为了更好地发挥呼吸器官的潜力,应该有意识地加深呼吸,避免快而浅的呼吸。 采用 深呼吸,就可以使剩下的肺泡工作起来。当采用胸部呼吸的时候,位于肺上部的肺泡开放;而在腹式深呼吸时,肺下部的肺泡也打开了。 深呼吸能帮助人们减压,缓解失眠症状。主动调节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就能有效放松绷紧的神经,舒缓焦虑的心情。一些因为压力造成的颈部疼痛,通过呼吸练习,疼痛感将会减轻。失眠的人也可用呼吸法来帮助入睡。通过降低呼吸节奏、平缓呼吸,减轻失眠症状。 深呼吸能促进健康长寿。有控制地练习深呼吸,可使大脑尽快消除疲劳,可以调节神经系统,使人轻松舒畅。深呼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作用,在于正常人 每次吸进与呼出的气体量只有 400 毫升 500 毫升,而做一次最深的呼吸,男性可达到3500 毫升,女性可达到 2500 毫升,相当于通常吸气的八倍,从而使生命获得大量的氧气能源。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呼吸也能得到改善。例如游泳能让人的肺活量高达 5000 7000 毫升;远远大于普通人的 30004000 毫升;长跑对最大吸氧量的提高最明显;俯卧撑则可提高胸壁周围的肌肉能力,增加呼吸肌力量。这些都不失为促进深呼吸的好方法。 上面简单介绍了一下第三医学的一些内容。第三医学的走红,将对人类的健康起到极大的推 动作用。留心学习养生保健常识,应该成为每一个人自觉行动,普及健康知识也应该成为社会的责任。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指出: “21 世纪是保健养生时代 ” ,让我们用知识走进这个时代。 编辑 /谭明 阅读相关文档 :饭后吃梨可排致癌物等 12 则 退休后夫妻为何冲突多 学会体验幸福 南疆国门的 “ 中国名片 ” 警惕 犬伤必接种疫苗狂犬病死亡率100% 要防 “ 老年性黄斑变性 ” 南汽与中华儿女的情缘 独特的心身疾病 心因性咳嗽 养生保健的 “ 七个一 ” 工程 我的新五色养生汤 “ 感冒 ” 半月不好 ,查查是否过 敏了 陈醋泡出的健康 清热利湿说葫芦 太太的 “ 降压菜 ” 董保存 往事情谊最难忘 荤素混搭总相宜 对付秋燥有妙招 可改善心情的十大健康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