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篮球运动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中外篮球运动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中外篮球运动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中外篮球运动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中外篮球运动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中外篮球运动研究毕业论文1 绪论 1 Introduction 1.1 研究背景(Research Background) “篮球运动是一项由专门人才以主动控制空间为目标、以主动控制球为争夺焦点、以主动掌握时间与速度为保证,在空间、地面交叉展开智慧、计谋、技术、战略、战术、体能、作风和科技为一体的攻守对抗的体育竞技运动和娱乐、健身活动” 孙民治.篮球纵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0.。篮球运动自1895年传入中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1994年第12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上第一次进入了世界前八名,但从那之后中国男篮便处于步履蹒跚的状态。在2008年8月结束的第29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中国男篮以2胜4负的战绩再次闯进前八强,完成了在赛前制定的目标,但没有创造中国男篮的历史。从本次奥运会男篮比赛看,世界篮球强队展现出了其超强的球队整体配合进攻能力和球员个人进攻能力,尤其是美国队,平均每场得分高达106.3分。而相比中国男篮,球队集体配合进攻能力和个人进攻能力(除姚明外)都相对较弱。虽然姚明具备超强的个人进攻能力,但是外线队员发挥不稳定,难以给予强有力支持,而作为内外线连接枢纽的大前锋队员在比赛中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当姚明受23人夹击的情况下,大前锋队员的表现平平,他们的技术动作变形,失误频频,这使得强大的内线得不到有力的支援。 我们在7080年代称大前锋为二中锋,二中锋进攻以策应和抢篮板球二次进攻为主,重点是在防守上面。到了90年代末期出现了大前锋这一名词,他们具备中锋的高度和小前锋的速度,进攻中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控球技术,配以隐蔽的传球,防守中有凶狠的封盖和快速的协防、补防能力,在球场上是无坚不摧的。所以围绕大前锋组织攻守战术,能提高比赛的攻守节奏,有效地控制前后场篮板球,掌握攻守的主动权,具有相当的优势,现代大前锋在球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现役NBA球员邓肯、加内特、加索尔、诺维茨基等,他们在比赛中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球队比赛的胜负,在各自的球队当中都充当着领袖的角色。另外,拥有诺维茨基的德国队在2002年男篮世锦赛上夺得第三名,并凭借出色的发挥获得本届锦标赛最有价值球员;拥有加索尔的西班牙男篮在2006年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当中夺得冠军,加索尔凭借场均21.3分和9.4个篮板获得了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最有价值球员。就我国男篮来讲,具备上述身体条件的也不乏其人,王治郅、易建联都曾被寄予厚望。然而从他们在近两次世界大赛上的表现看,在进攻方面却没有对球队做出应有的贡献。尤其是在阵地进攻中,当姚明体力透支或受到多人包夹难以打开局面时,他们很少能够移动到对手内线给予冲击。然而统计资料表明在现代篮球运动重大的国际、国内赛事中,阵地进攻的次数占据了进攻总次数的80%以上,阵地进攻的得分占据了总得分的75%以上 魏云芬.对篮球运动中阵地进攻方式的运用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91.。这充分说明了阵地进攻在整个篮球运动进攻体系中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地位。回顾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国男篮的进步我们有目共睹,但是在进步之余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男篮的总体水平与世界高水平篮球队相比还存在差距。在保持内线中锋优势,不断提高外线队员攻防能力的同时,应加紧大前锋队员进攻能力尤其是阵地进攻能力的培养,重视队伍的整体协同发展。1.2 研究目的及意义(Research Objectives and Meanings)1.2.1 研究目的(Research Objectives)通过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和比赛对手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各项指标的比较,旨在找出当前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在阵地进攻能力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通过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各项指标的比较,分析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的发展变化状况。1.2.2 研究意义(Research Meanings)通过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和比赛对手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各项指标的比较,对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现状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研究,明确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应努力发展的方向;通过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各项指标的比较,对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两年以来在阵地进攻能力方面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全面总结,从而为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有的放矢的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1.3 研究现状(The Summary of Research Actualities)1.3.1 关于大前锋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Power Forwards)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自1998年至2008年的文献资料,共查阅到相关论文27篇。 关于大前锋身体形态方面的文章:董伦红发表的优秀男篮“大前锋”的身体形态、技术结构特征与综合能力评价,文章对19992000赛季NBA32位首发大前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制定出大前锋的综合能力评价标准,并为其排定名次,经过研究发现大前锋在篮球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前锋在24-27岁之间首次达到最佳状态,31-32岁为第二高峰;在技术特征上具有中锋和小前锋的综合优势特点;“3分球”命中率是区别大前锋综合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1。另外,还有宗振吉与纪音发表的关于第28届奥运会男篮大前锋球员身体形态与综合能力的比较分析,文章着重对参加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17名大前锋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技术统计等指标进行了统计,经过分析得出大前锋在篮球比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优秀大前锋的身高在206208 cm之间,体重在104-108 kg之间;世界优秀大前锋球员在技术特征上兼具中锋和小前锋位置的综合技术特征;技术全面化是大前锋球员技术特点的发展趋势;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队大前锋球员的综合竞技能力排名较靠后,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盖帽和得分方面有待提高2。张华江在CBA与NBA优秀大前锋身体形态的比较研究与对策分析中,通过对CBA与NBA优秀大前锋的身高、体重、线体重的比较,得出CBA与NBA优秀大前锋在身高的比较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CBA优秀大前锋的平均身高低于NBA优秀大前锋,且身高也不均衡;在体重的比较上有极显著性的差异;在线体重的比较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CBA优秀大前锋线体重的平均值小于NBA优秀大前锋3。关于篮球大前锋特点和训练方面研究的文章:张永峰发表的试析篮球大前锋的特点及训练措施,文章对0304赛季美国NBA常规赛四支球队的主力大前锋的数据统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大前锋具有介于前锋和中锋之间的身体条件和双重作用;大前锋同时具有前锋的职能和中锋的职能;大前锋的培养应该从青少年抓起,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战术意识的培养4。丛向辉在其硕士论文现代篮球大前锋的特征及发展研究中,以20042005赛季NBA常规赛中8名优秀的大前锋和CBA联赛中表现突出的8名大前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得出现代篮球大前锋的基本特征:大前锋攻防区域以中区为主,根据不同风格分别以近区或远区为辅;攻击技术以投篮和抢篮板球为主,助攻次之;防守技术以抢篮板球和盖帽为主,抢断次之;身材高大,以匀称型为主;大前锋成为球队攻防的核心5。另外,董伦红在我国男篮优秀大前锋若干特征分析与评价中以雅典奥运会篮球赛、NBA、CBA大前锋技术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大前锋的若干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得出CBA大前锋身体形态与NBA相差明显;CBA大前锋主要分为中锋型大前锋、小前和后卫型大前锋、全面型大前锋三类;奥运会中我国大前锋的身材与欧美无差异,但攻防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6。董伦红、尹恒又在我国女篮优秀大前锋特征分析、分类与能力评价中以WCBA、28届雅典奥运会篮球赛女篮大前锋技术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与RSR分析,对世界女篮大前锋与我国女篮大前锋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我国优秀女篮大前锋能力特征进行比较与评价,得出WCBA大前锋身体形态与世界优秀女篮大前锋相差不明显;WCBA大前锋主要分三类;我国女篮大前锋远投能力差、参与快攻的能力有待提高7。关于篮球大前锋作用方面的文章主要有: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余双艳发表的论现代篮球比赛中大前锋的作用8和襄樊学院体育系张华江发表的论现代篮球比赛中大前锋的作用及其培养9,文中都论述了篮球比赛中大前锋的重要性,提出要重视大前锋的选材、训练与培养。关于篮球大前锋技术方面的文章比较典型的是曾远生发表的现代篮球大前锋队员的主要技术动作及运用,文中分析了大前锋应具有的主要技术动作及大前锋技术运用的规律,指出现代篮球大前锋应掌握的主要技术动作有:脚步动作、抢位与接球、策应传球、投篮、抢篮板球、防有球和无球大前锋10。另外,冯海成的优秀男篮大前锋进攻中持球动作结构特征分析11,赵光勇的中外男篮优秀大前锋队员攻击性防守比较研究12,张华江的对CBA与NBA优秀大前锋防守技术结构的比较研究与对策分析13等都对大前锋的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在王梅珍、冷纪岚编著的篮球基本技术一书中提到前锋位置特点:第一,活动范围广,前锋介于中锋与后卫之间,且经常穿插于中锋与后卫位置,穿插移动到前锋位置;第二,具有中锋队员的技术特点,前锋队员移动到中锋位置时,有些前锋身材高大、技术全面、移动灵活,完全可以打中锋,前锋队员是篮下攻守对抗的参加者也是高空争夺者;第三,具有后卫队员的技术特点;第四,前锋一般是各队的主要得分手14。在篮球大辞典中,外中锋又称二中锋,凡在外线承担攻击和组织配合的中锋队员称外中锋,外中锋应有技术全面,战术意识比较强,动作灵活的高大队员担任,既能在篮下进攻,又能在罚球线和两个底角投篮或突破,还能打策应,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掩护配合15。1.3.2 关于阵地进攻能力的研究(Research on Positional Attack Capacity) 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自1998年至2008年的文献资料,共查阅到相关论文3篇,主要集中于对后卫队员以及外线队员阵地进攻能力的研究。陈少青、谭朕斌在对十运会男篮比赛后卫阵地进攻能力的分析和研究中,讨论了后卫阵地进攻能力指标的组成要素,并对十运会男篮前八名球队后卫在决赛阶段阵地进攻中的指标进行量化和分析,得出我国男篮后卫队员得分能力比较差,而且得分方式单一,应培养向多样化的得分方式发展;在比赛时的呼应提醒和攻击信号大多是无效的,具有随意性,佯攻能力很差;有很好的助攻意识,但助攻能力不强;突破时动作的机动性太差,应加强突破、突破分球和突破后跳投能力的培养;发挥不稳定,缺乏比赛经验,应多参加高水平比赛16。孙玉龙、郑金囤、程旭冒等在第28届奥运会中外男篮外线队员阵地进攻中控制球、支配球能力的比较研究中,对第28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外男篮外线队员在阵地进攻中控制球、支配球能力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在阵地进攻的控制球能力方面,中国队外线队员的突破上篮次数、突破分球次数、运球、造犯次数都低于对手,运持球失误、违例次数高于对手,在运球造犯次数、运持球失误、违例次数上以及突破分球次数上,与国外队存在着显著性差距;在阵地进攻的支配球能力方面,中国队外线队员在传接球失误次数上多于国外队外线队员,在助攻次数上明显少于国外队外线队员,并且存在显著性差距。并提出应努力加强我国外线队员的突破能力,鼓励队员在比赛中大胆突破至内线攻击,从而在阵地进攻中做到能内能外,能左能右;另外,在突破的同时,应更多地注意做好和其他队员的突分配合,从而使整体的进攻战术更加灵活、主动和具有攻击性,减轻内线队员的压力,并为其他队友创造更多的机会,进一步加强我国男篮外线队员上肢力量的训练,特别是手指、手腕小肌肉群力量的训练,以利于提高运球、传球的速度;必须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狠抓外线队员的运球和传球的技术训练;训练中应更多强调队员的意识、视野,观察判断能力,掌握技术的全面、熟练程度以及与其它技术结合运用的能力;另外,要求每个队员(不管是前锋还是后卫)都能够独立组织全队进攻,都能打好外线任何一个位置,从而提高个人的组织和攻击能力;逐步完善国内篮球联赛的体制,增加联赛数量,提高比赛质量,尤其是提高比赛的对抗强度和激烈程度,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还要加强与国外球队的比赛和交流,在比赛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锻炼队伍17。李伟在中外男篮组织后卫阵地进攻中个人攻击能力比较研究中,通过对参加第27届奥运会的中外男篮组织后卫在阵地进攻中个人得分和造犯规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得出我国组织后卫的得分能力比国外组织后卫低,特别是外围远投得分的能力与国外组织后卫差距明显;在投篮区域的选择上,国外组织后卫投篮得分点比我国组织后卫范围较广,命中率较高;我国组织后卫主要采用运球急停跳投的投篮方式,队友之间通过配合投篮运用较少,国外组织后卫以接球跳起投篮为主,全队配合得分意识明显,命中率是我国组织后卫的两倍多;在造犯规能力上,我国组织后卫与国外组织后卫相当18。1.3.3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比赛情况的研究(The Research on the Match Situation in the 15th World Mens Basketball Championship)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输入关键字“第15届男篮世锦赛”,查阅到相关学术期刊文章80余篇,学位论文近10篇,研究范围较广,有针对中国男篮比赛情况的分析,例如刘小明的对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进攻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19一文,张聚民的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外男子篮球队犯规特征的比较研究20一文;此外,有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研究,如司庆洛的从第十五届男篮锦标赛看中国队与世界前四强的差距21一文;有不同位置队员的比赛情况研究,例如王黎明的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外优秀前锋进攻能力比较研究22一文,王晗的第15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中锋与前四强男篮中锋个人能力的比较研究23一文;有针对中国男篮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对策研究,常冬冬的对中国男篮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进入前六名的可能性研究24一文,郑晓炎的从第15届世锦赛看中国男篮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对策25一文。这些研究,通过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比赛录像,对相关技术统计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成果:(1)中国男篮目前在攻防两端都存在问题,与世界强队有较大差距;(2)中国男篮身体对抗差,体力不足,心理素质不过硬;(3)中锋队员优势明显,前锋队员和后卫队员进攻能力不强。1.3.4 对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情况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Mens Basketball Match Situation in the 29th Olympic Games)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输入关键字“第29届奥运会”,查找有关男篮比赛的文章,共找到3篇相关论文。这3篇文章通过对中国男篮和对手在第29届奥运会上常规技术指标的比较,对中国男篮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范民运、赵志强、赵强伟在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进攻能力的研究中,通过对中国男篮第29届与第28届奥运会的进攻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以及与第29奥运会对手的进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男篮在进攻能力上比第28届奥运会取得了全面性的进步,不管是投篮命中率,还是在助攻以及失误的减少方面都有进步,尤其是2分球的命中率提高很大;与本届奥运会的对手相比,有差距,除了中锋以外的另两个位置,都比对手弱,尤其是前锋的得分能力与对手差距最大,其进攻方式比较单一;在对手强大的防守压力下,中国男篮传球不流畅,缺乏攻击性的传接球;快攻也比较少;队员集体进攻能力和个人进攻能力都较低是制约中国男篮成绩取得突破的一大障碍。并提出应全面提高中国男篮队员的个人进攻能力,尤其是前锋的得分能力以及后卫的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要提高CBA的联赛水平,加大比赛中的防守力度,增强身体对抗性,从而有效促进队员进攻能力的提高,并要鼓励年轻队员去欧洲联赛以及NBA发展;建议中国男篮学习欧洲的技、战术风格,注重整体配合的同时,适当促进队员个人进攻能力的有效发挥;要注重体能训练,尤其是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方面的训练26。朱文华、罗亮在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和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与分析中,通过对中国男篮参加的6场比赛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中国男篮除了罚球、盖帽上略占优势外,在2分球、篮板球,特别是前场篮板球差距明显,在抢断、助攻、失误、二次进攻得分、快攻得分方面和对手有明显差距。并提出增加与欧美强队交锋的机会,在实战中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提高身体对抗能力,同时加强个人的攻击能力;加强队员的快攻意识的培养,提高传球的准确性;加强中国队队员的拼抢能力,培养队员抢断球的意识;中国队在中距离投篮方面拥有较大的潜力,我们的高度占很好的优势,所以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加强中距离投篮的次数和稳定性27。王有智、王登英在从第29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看中国队攻防技术的差距中通过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和比赛对手攻防技术指标的比较,得出中国队基本技术不全面,对抗能力不强,体能不足;进攻战术单一,过于依赖中锋,内外脱节;投篮命中率低,前场篮板球少,二次进攻、快攻得分少,助攻少,抢断少,失误多,仅有罚球和封盖技术上稍占优势。并提出中国队应更新观念,继承自己小快灵的风格,内外结合,培养多面手;强抓后备人才的培养28。综上所述,对篮球大前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学者对大前锋从不同层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分析了大前锋的身体形态特征、活动范围、主要技术动作、作用及重要性等,但是有关对大前锋阵地进攻能力现状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中国队在第15届男篮世锦赛和第29届奥运会上的12场比赛,对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现状进行研究,从而为中国男篮大前锋的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2 研究对象与方法2 Research Object and Approach2.1 研究对象(Research Object)本文以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队在第15届男篮世锦赛以及第29届奥运会上的12场比赛,对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现状进行研究。具体比赛场次如下: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比赛6场:中国塞内加尔 (100:83) 中国波多黎各 (87:90)中国斯洛文尼亚 (78:77 ) 中国美国 (90:121)中国意大利 (69:84) 中国希腊 (64:95)第29届奥运会中国队比赛6场:中国美国 (70:101) 中国西班牙 (75:85)中国安哥拉 (85:68) 中国德国 (59:55)中国希腊 (77:91) 中国立陶宛 (68:94)研究对象与方法 2.2 研究方法(Research Approach)2.2.1 文献资料法(Literature Material)根据本论文研究需要,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Elsevier全文数据库等大型权威的数据库,查阅有关篮球大前锋、二中锋、阵地进攻能力、进攻能力等方面的文献资料,相关硕士学位论文30余篇和学术期刊文章180余篇;通过第 15 届世锦赛官方网、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官方网和第29届奥运会官方网等网站收集技术统计、篮球专家评论报道等。并对有关比赛统计方法的论文等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解前人研究的成果和与本课题有关的背景知识,为本研究提供了权威的、充实的理论依据。2.2.2 专家访谈法(Expert Interview)通过走访、电话交流的方式对4位篮球专家和1名高级教练员(见表2-1)进行调查访问,对本课题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问题、目前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现状问题以及就课题的设计和研究方法等具体问题进行访问。研究对象与方法 表2-1 访谈专家信息一览表Table2-1 The List of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of Information序号姓名职称工作单位1刘玉林教 授北京体育大学2练碧贞教 授北京体育大学3张宏成教 授苏州大学体育学院4朱越彤教 授天津体育学院5纪民尚高级教练山东省体育局2.2.3 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 Method)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为合理选择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的临场技术统计指标,设计问卷调查表,当面或通过邮寄方式向全国部分高校篮球专家、体工队教练员发放和回收(见表2-2),获取本研究有关的材料和信息,从而确定统计指标。表2-2 专家问卷回收情况统计表 Table2-2 The Table of Statistics of Experts职称发放问卷回收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有效率(%)教授副教授高级教练合 计99220992208921910010010010088.89100100952.2.3.1 问卷的效度检验为了保证统计指标能够反映大前锋队员的阵地进攻能力,问卷初稿设计完毕后,呈送给5位有关专家评阅,然后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最后共向15位专家发放了效度检验问卷(见表2-3),结果证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见表2-4、2-5、2-6)。表2-3 问卷效度评定专家列表Table2-3 Assessment Expert Lists about Questionnaire Validity序号姓名职称工作单位123456刘玉林朱越彤姚维国王朝军翟 丰冯 洪教 授教 授教 授教 授教 授教 授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表2-3(续)Table2-3(Continued)序号姓名职称工作单位789101112131415赵一平王塖海葛书林白 江林 蔚程培鹏王润生纪民尚吴兆有教 授 教 授教 授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副教授高级教练高级教练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山东省体育局山东大学体育学院表2-4 问卷设计整体评价结果统计表Table2-4 Statistical Tableabout Questionnaire Desig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ults效度非常有效有效基本有效不太有效无效人数27600百分比13.33%46.67%40%00表2-5 问卷设计内容评价结果统计表Table2-5 Statistical Tableabout Questionnaire Design Content Evaluation Results效度非常有效有效基本有效不太有效无效人数27600百分比13.33%46.67%40%00表2-6 问卷设计结构评价结果统计表Table2-6 Statistical Tableabout Questionnaire Design Structure Evaluation Results效度非常有效有效基本有效不太有效无效人数16710百分比6.67%40%46.67%6.67%02.2.3.2 问卷的信度检验信度检验采取了重测法,即在问卷回收两周左右在小范围内进行了再次测验。两次发放问卷的一致性程度经检验,问卷信度相关系数R=0.913,P0.01,说明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2.4 录像观察法(Observe Video Recording)中央电视台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以及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所有比赛进行了现场直播,根据本研究需要,使用电视大师3(TV MASTER 3)对这些比赛进行了同步录像。通过反复录像观察、播音介绍以及从国际篮联官方网站、2006年男篮世锦赛官方网站、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下载的信息材料获得具体的大前锋队员名单(见表2-7所示)。在研究过程中对相关阵地进攻能力指标进行统计时,对录像的有关画面进行反复观看或画面“定格”,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观察统计结果,确保统计数据误差减到最小。表2-7 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外男篮大前锋队员列表Table2-7 List about the power Forwards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the Late Two World Games第15届男篮世锦赛第29届奥运会国别 姓名 号码国别 姓名 号码中国 易建联 11王治郅 14莫科 12塞内加尔 斯塔法 萨瓦内 12恩东奥恩迪亚耶 14斯洛文尼亚 戈兰朱拉克 4尤罗斯斯洛卡 14美国 卡梅罗安东尼 15 安托万贾米森 7 克里斯波什 11意大利 安吉洛吉里 15 安德烈米切洛里 11 卢卡伽利 14波多黎各 安杰罗雷耶斯 5 安东尼奥拉蒂莫尔 11希腊 安东尼奥斯福特西斯 9康斯坦丁诺斯瓦西雷亚蒂斯 12中国 易建联 11王治郅 14美国 卡梅隆安东尼 15克里斯波什 12卡洛斯布泽尔 4西班牙 菲利普雷耶斯 9豪尔赫加巴约萨 15安哥拉 华基姆戈麦斯 10德国 德克诺维茨基 14扬亨德里克贾格拉 15希腊 安东尼奥斯福特西斯 9康斯坦丁诺斯萨特萨里斯 12立陶宛 利纳斯克雷扎 11克西斯托夫拉夫里诺维奇 12达尔努斯拉夫里诺维奇 72.2.5 数理统计法(Math Statistics)用Excel 2003对所获得的资料和指标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和比赛对手大前锋队员以及两次世界大赛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的9项比率指标进行率的X2 检验,其余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2.2.6 比较分析法(Comparative Analysis)通过有关数据,对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和比赛对手大前锋队员的阵地进攻能力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在阵地进攻能力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对近两次大赛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的阵地进攻能力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阵地进攻能力两年以来的发展变化状况。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3 研究结果与分析3 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sis3.1 近两次世界大赛中外男篮大前锋队员基本情况的比较(The Basic Situation Comparison on the Power Forwards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the Late Two World Games)表3-1 第15届世锦赛中外男篮大前锋队员基本情况的比较Table3-1 The Basic Situation Comparison on the Power Forwards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the 15th World Mens Basketball Championship中国(n=3)(s)外国(n=14)(s)t值 p值显著性年龄(岁)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24.335.03211.672.52110.005.00519.5517.5125.932.81206.003.72104.295.41506.4228.19-0.7842.4851.6760.7640.4450.0250.1140.457*注:a.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 b.*P0.05差异具显著性 *P0.01差异具高度显著性 下同表3-2 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大前锋队员基本情况的比较Table3-2 The Basic Situation Comparison about the Power Forwards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the 29th Olympic Games中国(n=2)(s)外国(n=13)(s)t值 p值显著性年龄(岁)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26.007.07213.001.41119.0015.56558.4669.3327.502.38206.795.24107.645.92520.9532.98-0.2981.6251.0221.3490.8150.1260.4880.1993.1.1 平均年龄的比较(Comparison on the Average Age)篮球竞技比赛不单是技、战术的较量,也是经验的较量,合理的年龄阶段是帮助球队取得成绩的关键。表3-1、3-2所示,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在第15届世锦赛以及第29届奥运会上平均年龄分别为24.33岁和26.00岁,比赛对手大前锋队员分别为25.93岁和27.50岁,分别比对手大前锋队员小1.6岁、1.5岁。根据高明发对世界优秀篮球运动员年龄的研究成果表明:“优秀篮球运动员初步成才年龄在 2223 岁之间,最佳竞技年龄在 2528 岁之间” 高明发.对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寿命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5):38.。因此,从平均年龄上来看,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在第29届奥运会上已经进入最佳竞技阶段。需要提及的是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易建联在第29届奥运会上才刚刚21岁,还未进入初步成才阶段,是一名相当有前途的队员。3.1.2 平均身高的比较(Comparison on the Average Height)前中国国家男篮主教练钱澄海先生曾指出,“篮球是巨人的运动,高大队员的天下” 张志,邓飞.中外优秀女篮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特征比较J.体育学刊,2002,9(5):129.。身高是现代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支球队实力的重要因素。运动员身材越来越高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男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以小打大”的指导思想,在同世界强队的交锋中意识到身高的重要性,从而指导思想转化为“以高对高,以大打大”。从表3-1可以看到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的平均身高为211.67cm,比赛对手大前锋队员为206.00cm,比对手大前锋队员高出5.67cm,差异具显著性(P0.05)。3.1.3 平均体重的比较(Comparison on the Average Weight)在力量型运动员充斥着各种项目的今天,篮球运动也不例外,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而体重是反映人的身体充实度和力量素质的主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运动员的体重决定了他的绝对力量。从表3-1可以看到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平均体重为110.00kg,比赛对手大前锋队员为104.29kg,比对手大前锋队员重5.71kg,占有优势,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从表3-2可以看到,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平均体重为119.00kg,比赛对手大前锋队员为107.64kg,比对手大前锋队员重11.36kg,占有优势,但差异亦不具显著性(P0.05)。3.1.4 克托莱指数的比较(Comparison on the Quenelle Index)克托莱指数是反映身体充实度、人体组织密度比较科学的指数,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表示每厘米身高的体重,作为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厚度以及机体组织的密度。克托莱指数与对抗能力成正比,大前锋是面对身体对抗仅次于中锋的位置,大前锋完成技术动作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对抗能力的强弱决定,因此克托莱指数对大前锋的技术水平发挥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从表3-1可以看到,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的克托莱指数平均为519.55,比赛对手大前锋队员平均为506.42,比对手大前锋队员高13.13,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从表3-2可以看到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大前锋队员的克托莱指数平均为558.46,比赛对手大前锋队员平均为520.95,比对手大前锋队员高出37.51,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