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链反应的特征1 存在自由基及其作用 2 存在诱导期 链反应开始时 反应速率很小 然后递增 达到最大值后又下降 3 有很分明的爆炸界限及对某些痕量物质异常敏感 4 链反应的级数一般为非整数 5 可分为直链反应和支链反应 6 链反应的三个主要步骤 1 链引发 chaininitiation 2 链传递 chainpropagation 3 链终止 chaintermination 2019 12 27 1 4 链反应的三个主要步骤 1 链引发 chaininitiation 普通分子吸收外界的能量分解成自由基 活化能相当于所断键的键能 有热引发 引发剂引发和辐射引发 2 链传递 chainpropagation 链引发所产生的自由基与稳定分子作用 在形成产物的同时又生成新的自由基 使反应如链条一样不断发展下去 就是自由基结合为普通分子 造成反应停止 3 链终止 chaintermination 2019 12 27 2 二 直链反应 straightchainreaction 1 直链反应的实例 H2和Cl2的反应 H2 Cl2 2HCl总包反应实验测定的速率方程为推测其反应机理如下 如果从反应机理导出的速率方程和表观活化能与实验值相符 说明反应机理是正确的 2019 12 27 3 2 稳态法 求直链反应速率方程 SteadyStateApproximation 假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 体系基本上处于稳态 各中间产物的浓度可认为保持不变 这种近似处理称为稳态近似 一般活泼的中间产物可以采用稳态近似 从H2 Cl2 2HCl的反应机理得 2019 12 27 4 将式 代入式 得 Cl k1 k4 Cl2 再将式 代入式 得 与实验测定的速率方程一致 其中 2019 12 27 5 氢与氧气生成水汽的反应 三 支链反应 Chain BranchingReaction 2019 12 27 6 支链反应的速率方程式 设支链反应的历程以下面通式表示 链的引发A R 链的传递A R P 产物 R 1 链的终止R 在器壁表面销毁R 在气相中销毁 k1 k2 kw kg 式中 是每一次链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数目 根据稳态法可得 2019 12 27 7 可见 如果支链反应的分支增长快 即 大到刚好使k2cA 1 的数值等于 kw kg 使得上式分母为零 此时反应速率趋向无穷大 即发生爆炸 相反 若支链反应中链的中断快 即出现 kw kg k2cA 1 即支链反应的速率不是趋向无穷大 而是有一定值 这样就不会发生爆炸 总的反应就能平稳进行 所以支链反应的速率方程为 解上述方程得 2019 12 27 8 何时发生支链爆炸 以下是2H2 O2 H2O的实验结果示意图 2019 12 27 9 1 压力低于ab线不爆炸 ab称为爆炸下限 2 随着温度的升高 活性物质与反应分子碰撞次数增加 使支链迅速增加 就引发支链爆炸 这处于ab和bc之间 存在支链爆炸时 能否爆炸取决于温度和压力 3 压力进一步上升 粒子浓度很高 有可能发生三分子碰撞使活性物质销毁而不发生爆炸 bc称为爆炸上限 4 压力升至c以上 反应速率快 放热多 发生热爆炸 5 温度低于730K 无论压力如何变化 都不会爆炸 2019 12 27 10 复杂反应处理方法小结 建立动力学方程的关键 抓住反应机理 根据特点写出速率方程式 再整理化简 用c f t 的动力学方程表征 1 对峙反应建立动力学方程的依据是经过足够长时间达到平衡时 正 逆反应速率相等 产物生成速率等于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之差 2 平行反应建立动力学方程的依据的总反应速率等于同时进行各反应速率之和 并且推导出的速率方程和动力学方程与同级的简单级数的速率方程和动力学方程类似 3 对连串反应 由于前一基元反应的产物是后一步基元反应的反应物 所以可根据基元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建立动力学方程 2019 12 27 11 一个复杂反应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中间产物的浓度 由于中间产物浓度不容易测定 必须用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来表示中间产物的浓度 但是要严格求解中间产物的浓度 在数学处理上往往较困难 因此 常用如下三种近似方法 1 控制步骤法 在连串反应中 若各步速率相差较大 可用其中最慢的一步速率近似代替总反应的速率 这最慢的一步称为 控制步骤 例如 当k1 k2时 r k2 B 2 平衡近似法 采用该法时 在复合反应中必须包括有能迅速达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 并且该可逆反应后存在的基元反应是慢反应 是决定步骤 2019 12 27 12 3 稳态近似法 如果反应迅速达到稳定态 并且活泼中间产物 一般为自由原子或自由基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零 就可用稳态法处理 即用数学处理将中间产物的浓度以反应物 或生成物 的浓度代替 也就是用实验可测的量代替实验不可测的量 使速率方程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 当k1 k2时 r k2 B 无实际意义 因为B是中间产物 其浓度无法测定 但是达到稳态时 有 这样 速率方程就有意义了 因为A的浓度可测量 但是不能认为凡是活泼中间产物就可用稳态法处理 2019 12 27 13 第七节基元反应的速率理论简介 简单碰撞理论1 理论要点1 将反应物分子看成刚性球体 2 反应必经碰撞 反应速率与碰撞频率成正比 3 碰撞未必反应 只有有效碰撞才发生反应 4 反应速率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也叫活化碰撞 5 在反应过程中 反应分子的速率分布始终遵守Maxwell Boltzmann分布 2019 12 27 14 2 速率方程 n为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数 q为有效碰撞分数 可由能量分布定律得 q exp E RT Z为总的碰撞数 根据气体分子运动理论 可推导出不同反应物分子和相同反应物分子在单位时间和单位体积的碰撞数为 2019 12 27 15 3 与指数定律比较 2019 12 27 16 4 对碰撞理论的评价 碰撞理论能较好地用于气体反应 能解释指数律 并赋予公式中各个符号明确的物理意义 对于简单的反应用该理论计算得到的速率常数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但是 该理论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为 计算速率常数k需要知道E 而碰撞理论本身不能确定E的大小 需要借助指数定律求E 碰撞理论关于 硬球 的假设过于简单 没有考虑分子的结构 因此对复杂的反应 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差很大 需要引入 方位因子 进行校正 2019 12 27 17 二 过渡状态理论 TransitionStateTheory 1 过渡状态理论要点1 当两个具有足够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相互接近时 分子的价键要经过重排 能量重新分配 形成一种介于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以一定构型存在的过渡状态络合物 2 形成过渡态需要一定的活化能 使过渡状态络合物与反应物分子之间建立化学平衡 总的反应速率由过渡状态络合物转变成产物的速率决定 3 反应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是分子之间相对位置的函数 在反应物转变成产物的过程中 体系的势能不断变化 过渡状态络合物处在势能的马鞍点上 2019 12 27 18 反应势能面图 A BC A B C AB C 图中R点是反应物BC分子的基态 随着A原子的靠近 势能沿着RT线升高 到达T点形成活化络合物 随着C原子的离去 势能沿着TP线下降 到P点是生成物AB分子的稳态 D点是完全离解为A B C原子时的势能 OEP一侧 是原子间的相斥能 也很高 2019 12 27 19 势能面 2019 12 27 20 马鞍点 saddlepoint 在势能面上 活化络合物所处的位置T点称为马鞍点 该点的势能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处的稳定态能量R点和P点相比是最高点 但与坐标原点一侧和D点的势能相比又是最低点 如把势能面比作马鞍的话 则马鞍点处在马鞍的中心 从反应物到生成物必须越过一个能垒 由图可见 R T P是能量最低的反应途径 2019 12 27 21 反应机理为 BCA 产物 慢 A与活化熵变有关 与碰撞理论的结果相比较得 P与活化熵有关 若知道过渡状态的构型 就可计算k值 绝对速率理论 2019 12 27 22 2 对过渡状态理论的评价 过渡状态理论将反应物分子的微观结构与反应速率联系起来 不但提供了理论上计算活化能和活化熵的可能性 而且还可以近似求得碰撞理论无法求得的 方位因子P 但是 过渡状态物的结构不易确定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猜测性 再加上计算太复杂 实际应用还存在较大的困难 2019 12 27 23 一 液相反应1 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 物理效应溶剂在反应的过程中 无明显的变化 它的存在对某些反应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仅仅是起到介质的作用 此种情况称为溶剂的 物理效应 在动力学讨论和化学计量方程中可以不考虑溶剂的作用 2 化学效应溶剂在反应的过程中 对某些反应的反应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甚至参与化学反应过程 其中有的反应结束时 溶剂又重新出现 有的则不再恢复 此种情况属于溶剂的 化学效应 在速率方程中应加于考虑 第八节液相反应和多相反应动力学简介 2019 12 27 24 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 主要有 溶剂介电常数的影响 介电常数大的溶剂会降低离子间的引力 不利于离子间的化合反应 溶剂极性的影响 如果生成物的极性比反应物大 极性溶剂能加快反应速率 反之亦然 溶剂化的影响 反应物分子与溶剂分子形成的化合物较稳定 会降低反应速率 若溶剂能使活化络合物的能量降低 就能降低活化能 使反应加快 离子强度的影响 离子强度会影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速率 会使速率变大或变小 这就是原盐效应 2019 12 27 25 2 笼效应 cageeffect 在溶液反应中 溶剂是大量的 溶剂分子环绕在反应物分子周围 好像一个笼把反应物围在中间 使同一笼中的反应物分子进行多次碰撞 其碰撞频率并不低于气相反应中的碰撞频率 因而发生反应的机会也较多 这种现象称为笼效应 2019 12 27 26 一次遭遇 oneencounter 反应物分子处在某一个溶剂笼中 发生连续重复的碰撞 称为一次遭遇 直至反应物分子挤出溶剂笼 扩散到另一个溶剂笼中 在一次遭遇中反应物A和B成为一个遭遇对 在一次遭遇中 反应物分子有可能发生反应 也有可能不发生反应 每次遭遇在笼中停留的时间约为10 12 10 11s 进行约100 1000次碰撞 频率与气相反应近似 2019 12 27 28 一 在一次遭遇中 遭遇对A B可能发生反应生成产物P 但是也可能不发生反应而离开溶剂笼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 遭遇对都会存在一定时间而成为一种过渡态中间产物 所以可将上述反应的机理用下列基元反应来表示 可以假设反应达到稳定时 遭遇对的浓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由稳态法得 2019 12 27 29 由上述关系式可求得 因此 总包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总包反应的速率系数为 2019 12 27 30 过渡状态理论的应用 注意 结合D H极限公式得 2019 12 27 31 多相反应 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之间的反应 二 多相反应 1 多相反应的步骤 1 反应物由气体或液体本体向相之间的界面扩散及反应物通过固体孔隙或裂缝深入到固体内部的扩散 2 反应物在相界面上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3 在相界面上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吸附态的产物 4 生成物解吸 5 生成物通过内扩散和外扩散离开反应界面并向流体内部传递 2019 12 27 32 2 多相反应的特征 由多相反应的步骤可知 它相当于一个连串反应类型的复杂反应 因此 多相反应的总速率决定于最慢一步的速率 在不同的条件下 多相反应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成为过程的控制步骤 因此多相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 常常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学特征 在多相反应中 若扩散步骤最慢 则称多相反应处在扩散区或扩散控制 若界面化学反应步骤最慢 则称多相反应处在动力学区或化学反应控制 若多相反应中各个步骤的速率接近 则称多相反应处于过渡区或混合控制 多相反应的速率不但与反应物的浓度 反应温度有关 而且与反应体系是否存在流动或搅拌 接触界面面积大小和性质有关 界面面积越大 或分散度越大 则越有利于多相反应 2019 12 27 33 1 扩散理论要点 形成扩散层 co 作用物 csc0 3 多相反应速率的扩散理论 2019 12 27 34 在扩散层中存在浓度梯度浓度梯度方向与扩散方向相反 总反应速率与扩散速率相等 r r扩 2019 12 27 35 2 速率方程 D 扩散系数 由物质本性与T决定 单位 m2 s 1As 界面面积 V 液相 气相 体积 若扩散层内浓度为均匀分布 则 扩散层厚度 c 扩散层两侧浓度差 2019 12 27 36 多相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总表面积成正比 当固体反应物一定时 比表面积愈大 多相反应的速率就愈大 多相反应的速率与扩散层厚度成反比 多相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在扩散层之间的浓度差成正比 多相反应的速率与扩散系数D成正比 而扩散系数与反应物的性质和体系温度有关 温度愈高 扩散系数愈大 因此提高温度可提高多相反应的速率 应用阿仑尼乌斯公式可以求出扩散步骤控制的多相反应的活化能 即扩散过程的活化能 3 扩散速率的影响因素 或 2019 12 27 37 4 多相反应速率的吸附理论 1 吸附理论要点 反应只发生在被界面吸附的粒子间 吸附和扩散均为快步骤 反应速率取决于界面化学反应 2019 12 27 38 2 速率方程 2019 12 27 39 根据一级界面化学反应步骤控制的多相反应速率方程式 可知该类多相反应的影响因素有 1 与物质的特性 固体物质 催化剂 或固体反应物的总表面积有关 2 与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加快 界面化学反应步骤控制的多相反应的活化能大小与一般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数值相当 约为40 400kJ mol 1 3 反应的速率与气体反应物的压强或浓度的关系如图7 1所示 这种曲线具有与一般类型 型 吸附等温线的形状 是一级界面化学反应步骤控制的固 气多相反应所特有的 也是常见的多相 催化反应所特有的 2019 12 27 40 值得指出 界面化学反应步骤控制的多相反应速率与搅拌 流动等外部因素无关 因此可作为判据 某反应是否属于界面化学反应步骤所控制 2019 12 27 41 设为扩散过程和一级化学反应过程混合控制 稳态下 r扩散 r反应 解得 称为表观速率常数 m s 1 5 混合控制 2019 12 27 42 过程总阻力等于各串联步骤阻力之和 kr kd k kd 扩散控制 kr与kd相差不大 混合控制 2019 12 27 43 6 收缩核动力学模型 ZnO 2H H2O Zn2 2Al 1 5O2 Al2O3Cu 0 5O2 CuO 2019 12 27 44 1 膜多孔 扩散易 界面反应为速控步 2 膜致密 扩散难 扩散为速控步 3 两者之间 混合控制 则 r扩散 r反应设界面面积不变 氧化物厚度为y 则 稳态下解得 7 金属氧化 2019 12 27 45 速率方程为 2019 12 27 46 6催化反应动力学 一 催化 catalysis 的概念 1 催化的定义催化作用 加入某物质 能显著改变反应速率的作用 催 阻 化剂 存在少量就能显著加快 降低 反应速率 而本身最后并无消耗的物质 自催化作用 反应产物之一对反应本身起的催化作用 2 催化作用的类型 1 均相催化 2 多相催化 3 生物催化或者称酶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理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副店长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儿液体疗考试题及答案
- 怀远数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 汕头政治中考试卷及答案
- 急诊科护士进修总结课件
-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思想政治试卷
- 长沙名校高考试卷及答案
- 念奴娇登多景楼课件
- 2025年人社局公开招聘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与国企合作开发零星地块框架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 《饲料质量检测技术》课件
- 第五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金融机构概况
- 2024-2025学年地质版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案
- 成人常见传染病预防方法
- xxxx工程空调拆装施工方案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数据安全管理员(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中(多选、判断题)
- ICU常见护理问题及措施
- DB11T 1102-20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核验测量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