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没想到 过程曲折,结果美好[精品资料]_第1页
最没想到 过程曲折,结果美好[精品资料]_第2页
最没想到 过程曲折,结果美好[精品资料]_第3页
最没想到 过程曲折,结果美好[精品资料]_第4页
最没想到 过程曲折,结果美好[精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没想到 过程曲折 ,结果美好 -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据说 2013年是 “ 史上最难就业年 ” 。 今年进杂志社工作的记者有所感,她说: “ 今年就业难啊。 ” 记者研究生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所在的班共 29人,从 2012年 11月开始,同学们就着急找工作,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上了 “ 就业焦虑 ” 。 晚上, 3 个小时 上网搜索求职信息,是他们每天必备的功课。 记者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几次面试。 她的同学们,有的如她一样留在了北京,还有近一半的回家乡上班了。回忆自己的求职经历,她最有感触的是什么? 她说: “ 过程曲折,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美好的。 ” 她反复强调,这句话是她最愿意与新一届毕业生们分享的。 近期,我们收集和阅读了诸多关于就业的资料,它们来自国内外调研机构,其中有:自 2007年就调研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并每年出具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麦可思研究院; 聚焦中国高等教育人才供需关系,分析关乎 2500亿美元:把握中国高速增长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 撰写 The summer surge in college unemployment: why it happens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夏季高校失业猛增:为什么会这样?你该怎么办?) 的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展望权威机构 乔治敦大学教育和人力中心; 每年都统计英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并发布 Destinations of Leavers from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英国大学生毕业去向)的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 这些资料都关注大学生的就业,有的从非失业率或就业率角度分析各国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有的展望未来十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景 No.1没想到 非失业率和就业率的纠结 有必要解释名词:非失业率和就业率。 大学毕业后,有的人找工作,有的国内外读研,高职高专毕业生有的还专升本。计算非失业率时,包含国内外读研 和专升本的人群,把他们视为非失业,即高校毕业生的非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数 +国内外读研和专升本人数) /毕业生总数;而就业率则不计算这一人群,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已就业高校毕业生数 /需就业的总高校毕业生数。 计算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时,非失业率往往比就业率稍高点。比如,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非 “211” 本科院校 2012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 91.3%,其非失业率为 92%,非失业率比就业率高 0.7个百分点。中国各高校的 “ 一次就业率 ” 是按非失业率统计的,国际上也有不少 国家用非失业率统计高校毕业生的去向。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HESA)在英国 2012届大学生毕业去向中采用就业指数( Employment indicator),并注明包括继续深造人群( further study),即非失业率。 不难看出,用非失业率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有其科学性,毕竟留学或深造的毕业生人群在总体毕业生中不是一个小数字,英国 2012届大学毕业生中至少有 12.8%的人继续深造。为了能客观地反映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去向, 不能不计算读研和专升本等深造人群,即非失业率。 没想到 No.12 没想到 No.13 分 No.2没想到 高校扩招不影响就业 左边的数据是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 2006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包括高职高专)的非失业率;右边的数据反映的是 2006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 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上升,高校毕业生非失业率却逐年趋于平稳,这说明,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就业情况。在 2006 2012年中,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幅最大的 是 2007年,它比 2006年增加了 82万人,涨幅 19.85%;而2007年的非失业率仅比上一年增加了 3.3个百分点,这已经是 2006 2012年非失业率中幅动最大的。 No.3没想到 永远存在的 Summer Surge(夏季高校失业猛增) 在校期间深感 “ 就业难 ” ,这也不仅是中国高校毕业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本科毕业生也经历类似的遭遇。美国乔治敦大学教育和人力中心 2013年 8 月发布了报告 The summer surge in college unemployment: why it happens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夏季高校失业猛增:为什么会这样?你该怎么办?),报告分析:每个夏天都如此 本科毕业生失业人数上升,引发了媒体对毕业生们悲惨前途担忧的报道洪流。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孰不知,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存在周期性,即夏天离校时失业人数上升,但到了秋季,这些毕业生找到工作,失业人数便直线下降,如下图: 简而言之,美国本科生毕业后,每年的秋季是找工作的转折点,这时本科毕业生开始陆续找到工作,这一趋势将持续到第二年的 4 月,此时失业率 降至最低点。在美国,绝大多数本科生五六月份毕业,极少数是 1 月份毕业的。从 8 月到第二年的 4 月,美国本科毕业生找工作的周期约为 8 个月。 夏天美国本科毕业生失业率居高不下的 Summer Surge,并不是个别年份现象,报告指出,不论经济形势如何,每年的夏天都会出现 Summer Surge。 2006年,美国经济形势大好,总失业率在 5%以下,同样发生了 Summer Surge;2001年,美国的经济与衰退抗争,也发生了 Summer Surge;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也不例外,只是这次的周期更长些, 2008届本科毕业生失业率一直上升,刚刚回落, 2009届本科生就毕业了,直到 2010年 4 月就业情况才缓和。 No.4没想到 衡量就业率要看 6 个月后 每年,美国本科毕业生五六月离开学校,到八九月面临找工作的高峰,两者相差约三个月。所以,在统计高校毕业生非失业率 /就业率时,很多机构以每 3 个月为一个单位,统计毕业 3 个月后、半年后、 9 个月后,乃至 1 年后的就业情况。在这四个时间结点中,更多的采用半年后,也许它正介于八九月至第二年的 4 月之间,即在毕业生就业率最低和最高点之间。 这一时 间点的统计方法不但在美国盛行,也被很多国家的统计机构采用。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在统计英国 2012届高校毕业生去向数据时,明确规定毕业半年后再收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 163所英国高校毕业生的信息。英国 2012届高校毕业去向指出, 2012届英国高校毕业生半年后的非失业率为 90.8%,其中,找到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人数占 55.1%。麦可思研究院在统计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时,也以半年后为时间点,它得出结论: 2012届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 90.9%,全职工作人数占 81.3%,这一数字比英国的 高出 26.2%。 2006 2012年,麦可思研究院的相关报告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6 个月后非失业率 /就业率数据平稳,从中可以推断 中国高校毕业生找工作也需要周期,不能苛求一毕业就工作。倘若不承认这个事实,就会出现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同声音;也能想象高校相关部门在统计 “ 一次就业率 ”(非失业率)时承受的压力,有的高校甚至被逼造假数据而遭到质疑;更让大四生和毕业生面对就业而产生各种负面心理压力 No.5没想到 有如此多岗位没有人达到要求 在夏季高校失业猛增 :为什么会这样?你该怎么办?中,未来十年,乔治敦大学教育和人力中心乐观地看待美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未来十年就业市场将给四年制本科生提供 1940万个岗位,按 2013年 170万本科毕业生计算,本科生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供稍大于求。在 1940个岗位中,1070万个工作岗位是新生的,而 870万个岗位是美国退休者提供的。 那么,中国高校毕业生未来的就业形势如何呢? 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在 2013年 6 月的报告关乎 2500亿美元:把握中国高速增长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中有所担心,但它并不是担心中国高校 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是预测到2020年中国需要 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其中缺口 2400万。如果中国到 2020年不能填补这一缺口,麦肯锡预测,中国的 GDP将减少 2500亿美元的增长(约为 GDP的 2.3%),这个数量相当于以色列 GDP的经济总量。 麦肯锡分析,中国正从投资驱动型经济转向消费主导型经济,从世界的制造车间逐步升级为服务航母,这将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其中,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长最为强劲。麦肯锡预测,制造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比例,将从 2010年 的 10%增长至 2030年的 20%以上。 但是,工作岗位如此之多,并不意味着容易找工作。麦肯锡曾做过不同的调查,结果一致显示,用人单位对新近招聘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的技能水平不满意、不管是本科毕业生还是大中专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抱怨主要集中在缺乏技术培训、英语能力不够,以及团队合作、逻辑思考和创新精神等软技能不足。 2013年,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 1/3称很难找到高技能人才, 61%的企业将此归因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基本的就业训练。 No.6没想到 近半毕业生就职于 19大城市 2012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 17%在直辖市就业, 29%在副省级城市就业, 54%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分析 2010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城市分布,可以发现近半大学毕业生留在了大城市这一趋势并没有发生变化。 大家都知道,副省级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西安。 ( No6 11的数据来源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No.8没想到 名不见经传的专业就业率最高 2012届本科生毕业 半年后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给水排水工程( 97.5%)、汽车服务工程( 96.9%)和矿物资源工程( 96.7%)。高职高专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学前教育( 97%)、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96.8%)和电气化铁道技术( 96.5%)。 No.9没想到 毕业 3 年后收入那么高 毕业工作了 3 年, 2009届本科毕业生有 8.9%的人月收入达到了 10000元以上;高职高专生毕业 3 年后有 4%的人月收入在 10000元以上。在 2012届大学毕业生中,有 16%的本科毕业生月收入超过 5000元。 No.10没想到 高职生更易升迁 2009届大学生毕业 3 年内,有 54%的人获得职位晋升,其中本科生的这一比例为 52%,比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晋升比例低 4 个百分点( 56%)。在本科生的晋升中,管理学类获得的职位晋升比例最高,为 57%;医学类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最低,仅为 34%。高职高专从事轻纺食品的毕业生 3 年内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最高,为 67%,医药卫生类最低,仅为 38%。 本科毕业生认为,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 48%)、扩大社会人脉( 38%)对职位晋升最有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则认为, 扩大社会人脉关系( 45%)、课外自学的知识和技能( 39%)最有帮助。 No.11没想到 创业也集中行业 2009届本科生毕业 3 年后,创业集中于:中小学教育机构( 5.1%)、建筑装修业( 4.5%)、服装零售业( 3.1%)、教育辅助服务业( 3.1%)、其他个人服务业( 3.1%)。对于高职高专生而言,毕业 3 年后的创业机会集中于其他个人服务业( 5.5%)、建筑装修业( 4.4%)、服装零售业( 3.7%)、电子产品和电器用品零售业( 3.4%)。 本科创者人认为创业最重要的 5 项 基本工作能力依次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协调安排、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高职高专生认为,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理解他人、谈判技能和协调安排最为重要。 No.12没想到 小城市也有春天 麦肯锡指出,由于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极具诱惑力,结果不可避免:大城市高技能人才富余,而中小城市又捉襟见肘。预计在未来二十年,曾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前 40大城市将不再是主要的增长引擎,代之的是数以百计的较小城市。 No.13没想到 2013就业景象并不黑暗 最后再重复一下新来的记者和她的同学们的感受:求职时焦虑重重,但最终我们都找到了较满意的工作。以后,无论外界或媒体再嚷嚷就业多么难时,同学们要相信:结果终旧是美好的。 阅读相关文档 :3年 6 个月发行 ,这份耗人 贾立群 做成了品牌的好医生 一场创业教育的新尝试 2 年 ,陈墨驾着自制的飞机上天了 美国大学 ,一说就业率就错了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唱一首歌才能下车 一室一心 ,四人四绝技 自行车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训练 步枪射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