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认识“亦、妆”两个生字,诵读诗句,利用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2、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教学难点: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布置学生预习:搜集写西湖的诗,有条件的上网了解西湖、欣赏西湖美景。教学过程:一、赏美景,揭诗题。1、同学们,你们了解西湖吗?你们知道西湖的那些信息?(请生谈谈自己眼中的西湖)。听了你的描述,我看到许多同学的眼中都充满了对西湖的向往,那么好吧,下面我就带你们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播放“西湖十景”图片。)2、欣赏完西湖的景色,你有些什么感受?(预设:美景如画、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如人间仙境一般)3、过渡揭题: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美、画美,所以从古至今有好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苏轼写下了不少赞美西湖的诗歌,西湖也叫西子湖,提起这个名字的来历,它是和苏轼一首描写西湖的诗歌有关系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板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指名读指导停顿(板书:画上节奏),范读诗题;指名试读;按节奏齐读。 教学意图: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优美的语言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拉近了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又营造了阅读期待。二、解诗题,知诗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了解到文章的不少内容,古诗也不例外。那么,通过刚才读题,你读懂了什么呢?(预设:生:我知道了天气先是晴天,后来下雨了;生:我读懂了地点是在西湖的船上;生:我知道了诗人在饮酒。)、小结,简介诗人及背景(出示PPT简介苏轼):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读懂了诗人的题目,那么关于诗人你又了解哪些?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也就是现在的县长,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了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教学意图:“题好一半文”,写作如此,教课亦如此。让学生自主解题并与知诗人、了解诗背景巧妙融合在一起,不显得生硬、突兀、枯燥。三、学字词,明节奏。、大诗人笔下的西湖到底是怎么美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把诗句放声读一读,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正确。(生自由读)、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出示PPT带生字读音诗文)潋滟(lin yn):指读、跟读说说这两个字跟什么有关谁把它所在的诗句读一读指读齐读。淡妆(zhung)浓抹:指读、齐读提醒读音怎么记住:换偏旁;联想:女孩爱化妆把整句诗读一读指读齐读、把整首诗连起来能读好吗?指名读;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韵律,下面请同学们听范读,注意他读的节奏;画上节奏,自由朗读,读出节奏;按指名读。教学意图:诗之美,美在语言优美,美在音律动听,读出诗句的节奏美、韵律美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环节。四、品诗句,赏诗景。、诗人苏轼如何用区区28个字为我们展现西湖美景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把这首诗读懂呢?、渗透读诗方法:指名说(预设:看注释、看插图、读题目、读诗句、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搜集资料)(出示PPT学诗好方法)、同学们学习古诗的方法真不少,请选择其中的一两种方法,自己读读诗句,想想:这首诗写了西湖什么样的美景?晴、雨时的西湖有什么不同的景象?诗人又有怎样不同的感受?然后与同桌的交流。教学意图:当儿童特有的表现欲望、自身的经验方法得到认可时,对学习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里调动学生了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使学习本诗有法可循,化难为易,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看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一定大有收获。谁来说说这首诗写了西湖什么时候的景象?晴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赏“西湖之晴”。齐读诗句。这句诗中哪个词可以描述晴天的景象?(板书:潋滟 )“潋滟”两字我们一看部首就知道跟水有关,水怎样?(波光闪动)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波光粼粼、碧波荡漾、金光闪闪)真美啊,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晴天里。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美景? (出示PPT晴天西湖)孩子们,在你们的描述中,这一缕缕金光使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美得恰到好处,难怪苏轼赞叹道:(点击PPT出示诗句)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我们也不禁赞叹道: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赏“西湖之雨”。正当诗人和朋友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美景中时,忽然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谁来说说?读诗句,雨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哪个词可以描述雨天的景象?看文中插图:指导由近及远观察。近处的亭台楼阁,依依垂柳还依稀可见,而远处的呢?看上去怎样?(预设:朦朦胧胧,云雾迷漫,隐隐约约,若隐若现)诗中用哪个词来形容刚才的这番情象?(山色空蒙)(板书:空蒙)(出示PPT雨天西湖)这时,你在湖上又能看到什么情景呢?(小结:是啊,这雨天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无比,难怪诗人又一次赞叹道:(点击出示诗句)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也情不自禁再赞叹道: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教学意图:设计两处看课件想象说话,由想象画面引领学生走进诗句意境,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想象之窗,插上想象之翅,使西湖晴雨之美鲜活灵动起来7、个性赏读“晴雨西湖”(出示PPT晴雨诗句)师; 晴雨两种天,西湖两样美。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出西湖山光水色的美,晴天阳光明媚、波光粼粼,雨天气宇纷飞 ,山色朦胧,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西湖的景色都是那样的美妙,各具情态,诗人写的具体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概括性,所以后来有人再评说,说从古到今多少描写西湖的诗,全被这两句给包含进去了,可见这两句写的是多么的美。师:请同学们美美的读读这两句吧。教师指导朗读这两句要读的美,就要读的慢,要有停顿,给人以回味的余地尤其是晴方好,雨亦奇要读的重一些,要读出赞美的情感指导朗读诗之美,美在音律动听,美在语言优美,诗之美,美在诗情画意,精炼的14个字让我们欣赏到西湖极致的美,请大家伴着优美的音乐,自由再读读这两句吧。谁想来读读?师引读:初上西湖,晴空万里,波光粼粼,在苏轼眼中显得那样美丽,于是不由得发出感叹:水光潋滟晴方好(生齐读)南方的天总会下雨,微雨,轻雨,蒙蒙雨,牛毛细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罢都没有浇灭诗人的游兴,在他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听他说(山色雨亦奇)谁再来试试? 教学意图: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两句诗的朗读指导没有作统一要求,不把教师的感受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揣摩,从而盛开出他们最珍贵最独特的思维之花,理解之花。8、赏“西子西湖”这样生动迷人的西湖,请你用上自己觉得最美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她的美?引导用上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西湖大家不约而同的用上了比喻的修辞。看来你们和诗人都有同感,那么诗人把西湖比作了什么?(预设:美丽的西湖像一幅美丽的画;人间仙境)(出示PPT简介西施)了解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为什么这样比喻?生自由谈看法,通过西施和西湖的对比,体现西湖的美。师引导品味:诗人认为天地之间,人类最具有灵气,人类之中,西施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诗人通过奇妙的想象,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西施的美是一种自然的美,不管怎么打扮,都是那么美,而西湖的美也是如此,无论气候怎样变化,都给人以美得享受,说她和西施一样,同样是天下的灵与美的极致,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生:喜欢西湖,赞美西湖的美学到这,你还觉得苏轼对于杭州,对于西湖的感情单单用一个喜爱就能概括的了吗?用什么词描写会更准确?生:热爱、崇高师总结:是的,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正是要赞美西湖那自然的,不靠人工雕琢的美,表达了诗人崇尚自然美的思想感情,诗之美,在于诗人独具匠心的描写,在于奇妙的想象,只有李白才能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只有苏轼才能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这足见诗之伟大,一首诗让一个地方名扬四海,这最是文化的魅力。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赞,从此西湖也被人们称作西子湖了。指导朗读: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想象,一边在心中再细细的品味一下这两句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请你为我们读读这两句 男生齐读 女生齐读点评:这两句中的淡妆浓抹要读的舒缓,总相宜的总要强调,把诗人对自然美的崇尚读出来 指名读师:在朗读的时候,要想像诗中的景物,把握住赞美的情感,通过重点词语,把体会的读出来,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诗人对西湖的深情来朗诵饮湖上初晴雨后配乐朗诵全诗4、这么美的诗让我们把它背下来,把西湖美景深深印在脑海中。(填空齐背,配乐齐背,指名背) 教学意图评价:“西施”是诗中意象,苏轼借西施比喻西湖。此处借课件图片,借旁白语言,借想象生活,重墨渲染西施之美,让学生感受到西施之美,感受到西湖之美,更感悟到文字之传神。五、荐诗篇,重积累。1、我听到很多同学在欣赏时都不由的发出了赞叹,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西湖的古诗?2、老师也搜集到两首写西湖的诗,让我们在诗的魅力中再一次感受西湖之美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茶艺师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物流园区发展模式与创新案例研究报告
- 2025年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实践与绿色基金管理报告
- 2025年特色小镇产业培育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区域发展报告
- 2025年教育游戏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与教学设计指南
- 2025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中的水环境治理与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报告
- 威海鑫山冶金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
- 推拿治疗学练习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护士企业编制面试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低价股份转让协议及后续股权权益保障合同
- 2025年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 特色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含解析)
- 地震破拆技术课件
- 致密油藏中CO2驱油机理研究
- 2025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题及答案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无人机打药合同协议书
-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课件
- 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