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 RS 和 GIS 的近 30 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演变孙云华,张安定,王庆(鲁东大学海岸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25)摘 要:以 1973 年以来 6 个时相的 MSS/TM 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目视解译提取莱州湾东南岸多时相海岸线及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等专题要素信息,并分析了各专题 要素的演 变规 律。结果表明:虎头 崖至胶 莱 河口段的海岸线 在 19731980 年向海侵蚀,1980 年 12 月修建防潮堤后基本不变。胶莱河口至白浪河口段海岸线在研究时间内总体上是逐年向海推 进,海岸淤涨明显,滩涂围垦力度逐年增大。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最近 30 多年来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演化过程的特点为自然湿地 总面积先增加后减少,于 1981 年达到最大值,19731981 年、19891995 年和 20032008 年均有低潮滩向中潮滩,中潮滩向高潮 滩演化的趋势,而 19952003 年的转化趋势与之相反,19811989 年呈现出高潮滩和低潮滩向中潮滩演化的趋势;人工湿地主要由 自然湿地中的潮上带沼泽、盐碱地和中潮滩演化而来,因此合理调控人类干扰活动是改善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RS;GIS;海岸湿地;莱州湾东南岸中图分类号:P736.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6932(2011)01-0065-08Evolution of coastal mudflat Laizhou bay at the southeastern based on RS andGI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Sun Yun-hua, Zhang An-ding, Wang Qing(Coastal research institute,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 China)Abstract:Taking the six-phase MSS/TM remote sensing images since 1973 as the main information sources, thispaper extracts multi-temporal coastline, natural wetland and artificial wetland, analyzes dynamic changes of coastline and flat evolution rules on the basi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from 1973 to 1980, the coastline, from Hutouya to Jiaolai River, advanced to the sea annually, but it was steady basicall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sea embankment in December, 1980. From Jiaolai River to Bailang River, the coastline also advanced seaward gradually and leaded to coastal deposi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umans activities, the character of coastal wetland evolution the southeastern in Laizhou bay through 30 years was natural wetlands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a decrease and maximizing in 1981. During the year 1973 to 1981, 1989 to 1995 and 2003 to 2008, the low tidal flat tended to change into middle tidal flat and then changed into high tidal flat, however, the tendency showed the opposite during the year1995 to 2003. In the year 1981 to 1989, the high tidal flat and the low tidal flat tended to change into middle tidal flat. Artificial wetlands were mainly converted by the supralittoral zone swamp, salinate fields and the middle tidal flat of natural wetland. Therefore, the adjustment of human interference is the root way to improve the coastal wetland environment of southeastern Laizhou bay.Key words:RS; GIS; coastal wetland; southeastern beach of Laizhou Bay海岸湿地是指沿海岸线分布、以波浪和潮流为主要动力作用下的倾斜坡地,其在潮汐周期内被海 水周期性淹没,或在风暴潮时暂时淹没,或经常处 于浅层海水之下(据 1971 年国际 Ramsar 公约定为水深 6 m 以浅)。海岸湿地生长和栖息着各种海陆生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由于海岸湿地是海洋 和陆地相接的地带,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频 繁和剧烈,因而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经济开收稿日期:2010-01-17;收修改稿日期:2010-05-25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2008E03、Z2003E01);烟台市科技攻关项目(2008323)的资助 作者简介:孙云华(1985),女,山东临清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河口海岸环境研究。电子邮箱:。66海洋通报30 卷发价值,自古以来成为沿海居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活动场所1。莱州湾东南岸是我国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 湿地,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张祖陆从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理角度对该咸水入侵区 进行研究2;丰爱平等人对该区海岸侵蚀过程与原 因进行了探讨3;谷东起等人对莱州湾南岸滨海湿 地景观破碎化进行了分析4。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 的影响,该区海岸线、海岸湿地分布及其面积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海岸线 及海岸湿地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利用卫星遥感方法在海岸带监测中范围 广、多时相、可历史追溯等优势,在野外调查的基 础上,通过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 GIS 方法,提取莱 州湾东南岸多时相海岸线及海岸湿地专题要素信 息,对比岸线动态变化以及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之 间的转换,并分析其长期变化中的人类活动因素, 以期为莱州湾东南岸的海岸线保护和海岸湿地可 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海积平原。 研究区内河流自西向东依次为白浪河、虞河、堤河、潍河、胶莱河,为沿岸潮滩提供了丰 富的粉砂淤泥质沉积物。该地区位于山东半岛蓝色 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结合部位,沿 岸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城市密集,海洋经济发达。 特别是最近 30 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非常迅速, 人类活动对海岸环境改造影响深刻。22.1资料与处理方法数据源及其处理研究中 主 要采用了 landsat-1 , landsat-4 ,landsat-5 的 MSS 和 TM 影像及中巴资源卫星(CBERS2B)影像(见表 1)。参考当地潮汐表,六景不 同时相数据均为接近落潮底或涨潮初的图像,这样 有利于准确提取潮滩信息。各景影像在研究区范围内均无云,影像质量较 好。此外,研究中还收集和使用了莱州湾海图共五 幅、1991 年 15 万莱州市土地利用图。表 1 遥感影像数据 Tab. 1 Data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used in this study 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莱州湾东南岸,西起潍坊市白浪河传感器时相轨道号分辨率1973.10.3110:11:431981.05.0709:59:541989.01.2810:14:281995.04.2009:44:302003.03.0810:16:152008.11.2011:03:05MSS130/3480m口,东至莱州虎头崖(见图 1)。其中白浪河至胶莱河MSS130/3480mTM119/3430mTM120/3430mTM119/3430mCBERS2B370/5819.5m*成像时间已换算为标准北京时间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利用 Erdas Imagine 9.2 软件完成。各个年份的遥感影像以校正好的山东半岛 幅影像为准,采用从影像到影像的方法进行几何精 校正,几何校正均方根误差控制在 0.5 个像元内。 图像配准后均采用 Albers 投影,并对研究区进行裁 切。2.2 海岸湿地类型依据实际情况,本文海岸湿地仅包括潮上带和 潮间带,潮下带未涉及。根据陆海相互作用强度 和地貌部位,将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划分为自然图 1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Fig. 1 Location of research area段是粉砂淤泥质海岸,胶莱河至虎头崖段是砂质海岸,海岸线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 88 km。该区为 不正规的混合半日潮海区,涨潮流为北偏西向,海 水从湾内流出,落潮流为南偏东向,海水流入海湾, 涨、落潮流速值比较接近5。该区属渤海拗陷区, 新生代以间歇性持续拗陷为主,沿岸地貌类型由南 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向北过渡为冲积平原,地势缓 缓倾斜,至莱州湾沿岸过渡为狭窄带状冲积-海积、1 期孙云华 等:基于 RS 和 GIS 的近 30 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演变67湿地和人工湿地,同时又根据湿地植被、水文、生态及植物优势群落和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度将湿地 类型划分为三级系统(见表 2)。表 2 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类型表 Tab.2 Coastal wetland types along southeastern coast of Laizhou Bay 人工改造迹象的部分作为新的人工岸线处理。提取研究时段(19732008 年)海岸线变化信息时,首 先对各景影像进行目视解译,然后利用 GIS 软件将 六期海岸线矢量图层叠置,得到 19732008 年的 海岸线变化图。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主要特征2.3.2自然湿地信息提取依据表 2 中的三级分自然湿地滩涂高潮滩潮流动力作用较弱,潮流带来的细颗粒物质得以沉积, 组成物质为粉砂质粘土和 粘土质粉砂。 潮流和波浪作用活跃,侵蚀 地貌相当发育,沉积物较 粗,也有较多的贝类生长, 组成物质以粘土质粉砂为 主。 潮流作用为主,滩面平坦, 波痕相当发育,以粉砂为 主,有时覆盖有浮泥。 潮流界至河口口门主要以广盐和喜盐类的植 物为主,植被盖度30% 荒盐碱地,植被盖度30% 分布于潮上带和潮间上带类系统,自然湿地包括潮上带沼泽、盐碱地、潮间上带滩涂(高潮滩)、潮间中带滩涂(中潮滩)、潮间下 带滩涂(低潮滩)和潮间带河口。潮汐作用使海平面 呈周期性涨落,使不同部位的潮滩具有不同的水 文、沉积和植被特征,从而在影像上形成反射光谱 及纹理等影像特征。各种湿地的影像解译标志可见 表 3。表 3 莱州湾东南岸自然湿地影像特征Tab. 3 Image features of southeastern Laizhou bay中潮滩低潮滩自然湿地类型影像特征河口潮上带低 洼湿地潮间带河口沼泽沼泽盐碱地在 MSS432 影像上呈深黄色,在 1989 年的 TM 影像上潮上带被养殖池及盐田占用。在 MSS432 影像上呈浅黄色至灰白色,在 TM743 影像 上呈浅红色至亮白色,在中巴资源卫星影像上呈棕红色 至亮白色。在 MSS432 影像上呈亮白色。在 TM743 影像上呈亮白 色至淡红色,影纹致密,这一部分为高潮滩上界;另一 部分呈淡红且逐步过渡到红蓝色调,属于高潮滩下界。 在中巴资源卫星影像上呈亮白色至棕红色。 海水涨落频繁地段,滩面潮湿,水区和滩面交接边界难 以区分。在 MSS432 影像上呈淡灰色;TM743 影像上呈 带状的淡棕红色;在中巴资源卫星影像上呈灰色。 当大潮低潮出现时,表面沉积物处于饱和水状态或残积 层水,在 TM743 影像上整体成为较均匀的淡绿色。在 MSS432 影像上呈带状的深绿色。在中巴资源卫星影像 上呈深灰色至墨绿色。盐碱地虾、蟹、鱼池、 盐田人工湿地养殖池及 盐田高潮滩2.3遥感解译与信息提取2.3.1海岸线提取海岸线是多年平均大潮高中潮滩潮位形成的痕迹线6-9,是海岸带重要的动力、沉积、地貌及自然景观界限。研究区海岸线包括自然海岸 岸线和人工海岸岸线。自然海岸具有正常的海岸动力、沉积分异,平 均高潮线两侧地面物质成分不同,暴露于水面之上 的时间和含水量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反射率, 从而在遥感影像上具有不同的灰阶和色彩特征信 息。因此,在遥感解译时,自然岸线的确定遵守平 均高潮线原则。人工海岸包括港口、防潮堤以及养殖池或盐田 堤坝等类型。研究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工岸线结合 围垦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平行海岸 的人工海岸建筑物,解译时以其外沿作为岸线;对 码头等突出岸外的人工建筑不作为岸线,而是直接 连接建筑物的两侧作为岸线;对于滩涂养殖池和盐 田,在监测中选其外沿作为海岸线。对于施工中的 人工岸线,提取时根据完成情况区别对待,对于有 很大开口的部分不作为新的围垦区,对于基本完成 围垦但还有微小的缺口,且在围垦区内已有明显的低潮滩人工湿地提取在研究区内人工湿地类2.3.3型主要是养殖池及盐田。养殖池形状规则,为方块状,在 TM743 影像上呈深灰色;盐田呈浅蓝色, 纹理致密,有明显的塘基。在本文中未细分养殖池 及盐田,而是归为一类。3海岸线与海岸湿地演变3.1海岸线演变采用前述的海岸线提取方法,得到了莱州湾东 南岸 6 个时相的海岸线(见图 2)。结果显示,该区 海岸线在不同的岸段有不同的特点(见表 4):虎头崖 至胶莱河右侧,在 1973 年至 1980 年间变化最大,68海洋通报30 卷海岸线急剧向海靠近,这与莱州市政府于 1980 年12 月在该段修建防潮堤有关;1981 年后,海岸线 仅有微小的变化。胶莱河左侧至堤河右侧,1973 年 至 1989 年逐渐向海扩展,由该地大规模修建养殖 池及盐田造成;1989 年至 2003 年海岸线基本不变, 均在养殖池外侧边缘;2003 年至 2008 年在建丁字 坝后盐田又向海扩建。堤河至虞河段,变化最明显 的时段为 1981 年至 1995 年,该地养殖池修建后导致海岸线向海推移,废弃后又向陆后退;其它时间段基本稳定。虞河至白浪河段,1973 年至 1981 年 逐渐向陆后退,1981 年至 1995 年由于修建盐田导 致海岸线持续向海推移,1995 年至 2003 年基本稳 定,2003 年至 2008 年继续向海推移。白浪河西侧向海推移变化最大的时间段为 1981 至2003 至 2008 年,其余时间基本稳定。年和1989图 2 研究区 19732008 年海岸线变化图Fig. 2 Changes of the coastline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1973 to 2007表 4 不同时间段内研究区海岸线变化表Tab.4 Coastline changes of research area between different times岸段时间段19891995 年19731981 年19811989 年19952003 年20032008 年虎头崖-胶莱河胶莱河-堤河 堤河-虞河 虞河-白浪河 白浪河西侧向海推移向海推移 稳定后退 稳定稳定向海推移 向海推移 向海推移 向海推移稳定稳定 向陆后退 向海推移 稳定稳定稳定 稳定 稳定 稳定稳定向海推移 稳定 向海推移 向海推移3.2自然湿地演变采用前述的自然湿地目视解译标志,得到莱州 湾东南岸 6 个时相的自然湿 地影像解 图。 图 3 是对各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获取的研究区不同 时 期 的自然 湿 地及人 工 湿地类 型 图。利 用 Arcview3.2 的属性引导功能,得到六个时期海岸湿 地面积统计图(见图 4)。由图 3 和图 4 可以看出,自然湿地总面积先增 加后减少,在 1981 年达到最大值,为 729.5 km2。 潮上带沼泽在人为干扰作用下面积逐年减少,由1973 年的179.1 km2 急剧减少到 1981 年的 27.5 km2, 至 2008 年仅剩 3.7 km2。盐碱地在 1981 年达到最大 值,为 155.3 km2,因为各地在修建防潮堤后高潮滩 逐渐消失,但是还未建立养殖池或盐田,沼泽逐渐沙化形成盐碱地。高潮滩在 1981 年达到最大值,为 193.2 km2,中潮滩和低潮滩均是在 1989 年达到 最大值,分别为 199.7 km2 和 305.7 km2。1973 年至1981 年高潮滩和低潮滩逐年增加,1981 年后高潮 滩和低潮滩处于相反的变化状态,高潮滩在增加的 同时低潮滩逐渐减少。至 2008 年,高潮滩面积略 低于 1973 年,而低潮滩略高于 1973 年。中潮滩和 高潮滩、低潮滩的演化趋势不同,具有明显的波动 性,但总体规律是面积趋于减少。研究区的入海河 流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小,夏季大,往往形 成夏讯,这也是造成各年潮滩面积不一致的原因之 一。每逢汛期,河口附近岸滩都要发生巨大变化, 但潮间带河口湿地变化微小。)2m k面积(1 期孙云华 等:基于 RS 和 GIS 的近 30 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演变69(a) 1973 年(b) 1981 年(c) 1989 年(d) 1995 年(e) 2003 年低潮滩(f) 2008 年高潮滩近海水域中潮滩盐碱地养殖池及盐田陆地沼泽河口湿地图 3 研究区不同时期滩涂类型解译Fig. 3 Interpretation of mudflat in the study area at different time图 4 研究区不同时期海岸湿地面积统计图Fig. 4 Statistical area of coastal wetland in the research area from 1973 to 2008为了进一步揭示海岸湿地类型之间的转移变化规律,通过马尔科夫转移矩阵模型进行计算,得面积/km2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0001973年 1981年 1989年 1995年 2003年 2008年盐碱地沼泽 高潮滩 中潮滩 低潮滩 河口湿地自然湿地面 积 养殖场及盐 田70海洋通报30 卷出研究区不同时期海岸湿地类型转化信息(见表 5)。表 5 不同时期海岸湿地类型转移矩阵Tab. 5Transition matrix of coastal wetland types during different times(a)1973-1981 年类型低潮滩中潮滩高潮滩河口湿地盐碱地养殖池及盐场沼泽合计转换低潮滩中潮滩 高潮滩 河口湿地 盐碱地 养殖池及盐场 沼泽100.9221.34-9.48-24.1345.535.944.18-5.034.9774.5982.753.410.12-29.122.677.070.8512.521.03-2.405.3437.745.663.2134.121.7262.08-6.783.860.152.728.9619.99-0.607-18.9637.11148.1219.4821.547.441.72118.62(b)1981-1989 年类型低潮滩 中潮滩 高潮滩 河口湿地 盐碱地养殖池及盐场 沼泽低潮滩188.108.89-5.650.260.08-中潮滩31.2853.7589.515.235.98-0.64高潮滩2.21-60.086.89河口湿地8.531.802.3218.041.57-0.48盐碱地-5.881.4978.623.539.20养殖场及盐池3.2519.4261.452.7560.7047.848.16沼泽-1.009.200.530.670.042.00合计转换45.2731.11168.3615.969.443.7325.37(c)1989-1995 年类型低潮滩 中潮滩 高潮滩 河口湿地 盐碱地养殖场及盐池 沼泽低潮滩188.262.89-3.51-中潮滩98.0167.711.005.64-1.946.81高潮滩2.4076.8917.130.48-1.560.23河口湿地3.823.870.1325.860.44-0.21盐碱地0.5324.7310.893.3256.7114.705.93养殖池及盐场-10.328.840.4652.98220.631.45沼泽-0.20-2.54合计转换104.76118.7020.8613.6153.4218.214.63(d)1995-2003 年类型低潮滩 中潮滩 高潮滩 河口湿地 盐碱地养殖池及盐场 沼泽低潮滩145.8295.481.057.860.52-0.14中潮滩2.9358.5953.164.074.341.210.18高潮滩-31.350.090.190.42-河口湿地5.665.210.6619.302.070.51-盐碱地-0.489.170.6560.835.71-养殖池及盐场-17.262.140.3853.15305.521.94沼泽-2.870.930.971.94-0.48合计转换8.59121.367.1114.0262.217.852.26(e)2003-2008 年类型低潮滩 中潮滩 高潮滩 河口湿地 盐碱地养殖池及盐场 沼泽低潮滩208.3113.300.164.22-0.460.51中潮滩9.6747.48-0.850.310.780.91高潮滩2.4725.6626.440.0512.54-0.56河口湿地6.664.26-19.700.860.520.98盐碱地1.950.20-1.1135.391.740.08养殖池及盐场4.5433.375.633.3724.68382.412.84沼泽-0.22-2.850.58合计转换25.2977.015.799.638.396.355.881 期孙云华 等:基于 RS 和 GIS 的近 30 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演变71在 19731981 年(见表 5a)研究区年发生转化面积最大的为中潮滩,转化面积为 148.12 km2,主 要转向高潮滩,面积为 74.59 km2;其次为沼泽, 转化面积为 118.62 km2,主要转向盐碱地,面积为62.08 km2;再次是低潮滩,转化面积为 37.11 km2, 主要转向中潮滩,面积为 24.13 km2。在 19811989 年(见表 5b)研究区发生转化面 积最大的是高潮滩,为 168.36 km2,主要转向中潮 滩,面积为 89.51 km2;其次为盐碱地,发生转化面 积为 69.44 km2,主要转向为养殖池及盐场,面积为60.70 km2 ;再次 为 低 潮 滩 , 发 生 转化面积为45.27 km2,主要转向中潮滩,面积为 31.28 km2。 在 19891995 年(见表 5c)研究区发生转向面积最大的为中潮滩,为 118.70 km2,主要转向高潮 滩,该转向为 76.89 km2;其次为低潮滩,转向面积 为 104.76 k m 2 , 主 要转向中潮滩 ,该转向为98.01 km2;再次为盐碱地,转向面积为 53.42 km2,主要转向养殖池及盐场,该转向为 52.98 km2。在 19952003 年(见表 5d)研究区发生转向面 积最大的为中潮滩,为 121.30 km2,主要转向低潮 滩,该转向面积为 95.48 km2;其次为高潮滩,发生 转向面积为 67.11 km2,主要转向中潮滩, 该转向为53.16 km2;再次为盐碱地,转向面积为 62.21 km2,主要转向养殖池及盐场,该转向为 53.15 km2。在 20032008 年(见表 5e)研究区发生转向面 积最大的为中潮滩,为 77.01 km2,主要转向养殖池 及盐场,该转向为 33.37 km2;再次为盐碱地,转向 面积为 38.39 km2,主要转向养殖池及盐场,该转向 为 24.68 km2;再次为低 潮 滩 , 发 生 转 向面积为25.29 km2,主要转向中潮滩,该转向为 9.67 km2。 总之 , 该 区自然湿 地在 1973 1981 年、19891995 年和 20032008 年间均有低潮滩向中 潮滩,中潮滩向高潮滩转化的趋势,而 19952003 年的转化趋势与之相反,19811989 年呈现出高潮 滩和低潮滩向中潮滩转化的趋势。3.3 人工湿地演变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最近 30 多年来莱州湾东 南岸海岸湿地演化过程的特点为自然湿地消亡、向 人工湿地演化。为发展海水养殖业、盐业,利用莱 州湾东南岸潮上带海岸湿地建设了大面积的养殖 池、盐田 2 种人工湿地,这导致莱州湾东南岸自然 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人工湿地面积不断增大。即在 人类活动影响下,盐沼湿地向人工湿地演化。1973 年1981 年,养殖池及盐田修建主要位于胶莱河与虎头崖之间,成片分布,其它地区零星建立,在此时间段内增加了 37.7 km2,主要位于潮 上带沼泽区域。1981 年至 1989 年是养殖池及盐田 急剧扩建的阶段,从 51.8 km2 增长到 238.2 km2, 逐渐形成规模,主要位于盐碱地和高潮滩上,而且 养殖池及盐田的修建初步呈现出向陆扩展的趋势。1989 年至 1995 年变化巨大的是白浪河至堤河段, 该段围垦后修建了盐田,增长面积为 75.8 km2,主 要建立在由高潮滩和中潮滩演化而成的盐碱地上, 并且继续向陆地扩建。1995 年至 2003 年养殖池及 盐田在原有的基础上稳固增长,增长面积为 77.9 km2, 主要由盐碱地转化而来,有少部分是向陆地扩建的 结果。2003 年至 2008 年 养 殖 池 及盐田增长了71.1 km2,主要位于白浪河至虞河段的中潮滩上, 说明人工湿地向海侧急剧扩展。即 1973 年至 2003 年人工湿地向陆侧和海侧均有扩建,2003 年后主要 向海侧扩建。从 1981 年后均有盐碱地转变为养殖池或盐场 的趋势,在 20032008 年呈现出中潮滩向养殖池 或盐场转化的趋势,说明人类活动日益向海扩建(见 表 5)。4结论对粉砂淤泥质海岸湿地演变的研究有助于掌握湿地变化特点和规律,从而为海岸湿地开发利用 和保护提供依据。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遥感技术为海岸带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多 时相历史数据,客观、准确地再现了海岸带的历史 原貌,成为研究海岸带生态环境和海岸湿地动态变 化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2) 1973 年以来莱州湾东南岸区域海岸线变化 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海岸线演化从未停止,造成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工围垦、滩涂养殖及盐田 和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微电网2025年储能技术储能与能源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报告
- 电力安全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应用方案
- 中药质量控制与国际认证2025年行业未来趋势报告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考前冲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光伏市场增长动力:技术创新推动下的中国太阳能硅片硅碇行业报告
- 2025年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项目公众参与策略建议
- 重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环保公司办公装修审批规章
- 环保公司采样设备管理规定
- 助听器验配师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推广服务合同范例
- 《分红保险的魅力》课件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叉车装卸货合同范例
- 电力设备运行与维护管理手册
- 工程审计课程设计
- 附件2:慢病管理中心评审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版
- 食品安全制度管理目录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医院科研诚信课件
- 小学校园安全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