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分离鉴定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学年 第 学期)一、 管理信息课程名称:微生物分离鉴定课程代码:学分:学时:课程类型: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生物技术及应用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 普通生物学后修课程: 食品检验学 发酵工艺课程组成员签名:年 月 日专业(教研室)意见 专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分院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评委会意见 分院评委(签字): 分院盖章 年 月 日二、课程设计1 课程目标能力目标:l 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装片l 能绘制细菌的基本形态图l 会制作细菌涂片l 能运用单染色法制备细菌装片l 会运用革兰氏染色法对细菌进行分类l 会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l 会依据不同目的选择培养基成分,配制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培养基 l 能分离培养不同食物中的细菌l 能分析食物中细菌的种类数量和形态特征l 能描述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工艺知识目标:l 掌握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功能;l 了解微生物的营养类型;l 掌握培养基的含义、类型和用途,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则;l 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灭菌方法;l 理解无菌操作的含义和注意事项;l 掌握梯度稀释的方法和统计方法;l 掌握样品的接种方法(划线法、涂布法、倾注法);l 理解细菌群体生长规律;l 理解单细胞生长曲线各阶段的特征和形成原因;l 掌握微生物生长的含义和测定方法;l 理解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l 理解显微直接计数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l 掌握常规的物理和化学方法控制微生物的生长;l 掌握微生物的种类及其菌落特征;l 掌握细菌的个体形态特征及其描述方法;l 掌握简单染色法的原理和方法;l 掌握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和结果判定原则;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内容设计序号模块(或项目)名称学时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分析微生物形态观察培养基配制技术细菌的分离培养微生物形态分析复习合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编号能力训练项目名称学时能力目标主要支撑知识训练方式地点结果(可展示)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分析能叙述微生物的定义,描述其主要特点;能区别微生物与其它生物种类;能对不同种的微生物进行分类;能阐述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设计病原菌的确定方案;掌握微生物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微生物的种类;掌握病原菌的确定方法;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引入任务,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自行操作,教师针对性指导;教师讲述微生物的含义和特点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室和实训中心调查报告展示微生物的形态观察能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微生物的装片并及时书写检验报告细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的形态特征;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引入任务,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自行操作,教师针对性指导;教师讲述细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的形态特征;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教室和实训中心数据测定结果展示实验报告展示培养基的配制能分析微生物的基本营养需求;能说明培养基的意义;能设计培养基的组分;能根据需要配制固体平板培养基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引入任务,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自行操作,教师针对性指导;教师讲述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和培养的定义以及配制方法教室和实训中心数据统计结果展示实验报告展示细菌的分离培养能设计食物样品的采集量和采集方法;能对待检样品进行预处理;能运用梯度稀释方法处理液体及固体样品;会运用划线法和涂布法接种掌握待检样品的处理方法和采集方法;了解梯度稀释方法的原理;理解无菌操作的意义;掌握划线法和涂布法掌握细菌的生长特征引入任务,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自行操作,教师针对性指导;教师讲述待检样品的处理方法和采集方法以及梯度稀释方法的原理,菌操作的意义;划线法和涂布法的操作要点;细菌的生长特征教室和实训中心数据统计结果展示实验报告展示细菌的形态特征分析能制作细菌显微涂片;能对细菌样品简单染色;能运用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并进行分析;会运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数样品中细菌的数量 会分析细菌的群体形态特征。掌握细菌显微涂片;了解简单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理解细菌的群体形态特征;掌握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和统计方法引入任务,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自行操作,教师针对性指导;教师讲述细菌显微涂片的制作方法;简单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细菌的群体形态特征分析方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和统计方法教室和实训中心数据统计结果展示实验报告展示26 / 26教学进度表序号周次学时单元课题主要教学内容作业形式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分析 项目一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分析课程概要、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分析。无原核微生物形态观察项目二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形态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菌基本形态观察实践报告原核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项目二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书面作业微生物的营养要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项目三培养基配制技术微生物的营养要求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无培养基项目三培养基配制技术培养基无仪器的灭菌项目三培养基配制技术实验二灭菌技术法实践报告培养基的灭菌项目三培养基配制技术实验二灭菌技术法培养基的配制项目三培养基配制技术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实践报告平板培养基的制作项目三培养基配制技术实验三培养基的制备牛乳等食品中微生物的分离项目四细菌的分离培养实验四 食品微生物的分离实践报告牛乳等食品中微生物的培养项目四细菌的分离培养实验五 食品微生物的培养 实践报告微生物单染色形态分析项目五微生物的形态分析实验六五细菌涂片制作和细菌的单染色法实践报告,微生物革兰氏染色分类项目五微生物的形态分析实验七革兰氏染色实践报告微生物数量统计项目五微生物的形态分析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项目四细菌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项目四细菌的分离培养微生物在食品生产行业中的应用复习复习三、教学材料教材名称:微生物学编(著)者:沈萍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本:年参考资料: 微生物学实验沈萍 范秀榕 李广武 高等教育出版社食品检验技术穆华荣 化学工业出版社食品微生物学贾英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网络新闻资讯实践教学相关材料仪器和药品四、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理论部分实行班级授课,实践部分分组教学。五、考核方案本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强,基于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考核以平时课堂操作为主,期末课程设计为辅的形式,具体比例: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实践报告及作业()。本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对该课程能力目标的实现程度。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期末理论考核成绩,闭卷,分钟。主要考核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目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六、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双语方面对学生的引导:本课程能力训练项目中涉及到的技术和知识关键词给出英文,反复使用使学生熟悉掌握。如:微生物 、微生物学 细菌细菌培养 无菌的 接种培养基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菌落 微生物群体、菌群 染色微生物病原菌 显微镜 显微镜直接计数 等.关于教材内容的处理为实现食品中细菌总数和特征的检验这一项目,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现有的程度,对教材做了较大的变动:()知识理论为能力实践服务,以够用为度,因而删减了原教材中许多内容;()根据实践项目目标,调整了原有教材的理论顺序,完全按照能力训练的前后顺序设置教学顺序,使得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便于学生边做边学。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关于课程进度表中的安排说明依据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征和本课程的教学思路,将实践部分整合到一段时间内连续进行,同时根据需要,课时有所调解。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微 生 物 学 教 材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 微生物和你2. 微生物科学3. 微生物的发展和微生物学的发展4. 世纪的微生物学5. 世纪微生物学展望小结思考题第二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1. 无菌技术2. 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3. 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4. 单细胞分离5. 选择培养分离6. 二元培养物7. 微生物的保藏技术第二节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1. 显微镜的种类和原理2. 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制备第三节 显微镜下的微生物1. 细菌和古细菌2. 真菌3. 藻类4. 原生动物小结思考题第三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1. 细胞壁2. 细胞壁以内的结构原生质体3. 细胞壁以外的结构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1. 细胞壁2. 鞭毛与纤毛3. 细胞质膜4. 细胞核5. 细胞质和细胞器小节思考题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1.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2. 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第二节 培养基1. 配制培养基的原则2. 培养基的类型和功用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1. 扩散2. 促进扩散3. 主动运输4. 膜泡运输小节思考题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一节 代谢概论第二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1. 生物氧化2.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3. 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4. 能量转换第三节 耗能代谢1. 细胞物质的合成2. 其他耗能反应:运动、运输、生物发光第四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1. 酶活性调节2. 分支合成途径调节第五节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1. 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2. 次级代谢的调节小结思考题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控制第一节 细菌的个体生长1. 染色体的复制与分离2. 细胞壁扩增3. 细菌的分裂与调节第二节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1. 细菌群体生长规律2. 生长的数学模型3. 主要生长参数4. 同步培养5. 连续培养第三节 真菌的生长与繁殖1. 丝状真菌的生长繁殖2. 酵母菌的生长繁殖第四节 环境对生长的影响及生长的测定1. 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2.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1. 控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2.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小结思考题第七章 病毒第一节 概述1. 病毒的特点和定义2. 病毒的宿主范围3. 病毒的分类和命名第二节 病毒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 病毒的分离和纯化2. 病毒的测定3. 病毒的鉴定第三节 毒粒的性质1. 毒粒的形态结构2. 毒粒的化学组成第四节 病毒的复制1. 病毒的复制周期2. 病毒感染的起始3. 病毒大分子的合成4. 病毒的装配与释放第五节 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1. 非增殖性感染的类型2. 缺损病毒第六节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1. 噬菌体感染对原核细胞的影响2. 病毒细胞对真核细胞的影响3. 机体的病毒感染第七节 亚病毒因子1. 卫星病毒2. 卫星3. 类病毒4. 朊病毒小节思考题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1. 作为遗传物质2. 作为遗传物质3. 朊病毒的发现和思考第二节 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1. 大肠杆菌的基因组2. 啤酒酵母的基因组3. 詹氏甲烷球菌的基因组第三节 质粒和转座因子1. 质粒的分子结构2. 质粒的主要类型3. 质粒的不亲和性4. 转座因子的类型和分子结构5. 转座的遗传学效应第四节 基因突变及修复1. 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其分类2. 基因突变的基础3. 损伤的修复第五节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1. 细菌的接合作用2. 细菌的转导3. 细菌的遗传转化4. 基因定位和基因组测序第六节 真核微生物的遗传学特性1. 酵母菌的接合型遗传2. 酵母菌的质粒3. 酵母菌的线粒体4. 丝状真菌的准性生殖第七节 微生物育种1. 诱变育种2. 体内基因重组育种3. 技术小结思考题第九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第一节 转录水平的调控1. 结合蛋白2. 操纵子的转录调控3. 分解代谢物阻遏调控4. 细菌的应急反应5. 通过因子更换的调控6. 信号传导和二组分调节系统7. 噬菌体溶源化和裂解途径的转录调控第二节 转录后调控1. 翻译起始的调控2. 的稳定性3. 稀有密码子和重叠基因调控4. 反义调控5. 翻译的阻遏调控6. 对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7. 细菌蛋白质的分泌调控小结思考题第十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1. 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2.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3. 微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关系第二节 微生物与克隆载体1. 质粒克隆载体2. 噬菌体克隆载体3. 柯斯质粒载体4. 噬菌质粒载体5. 噬菌体载体6. 真核生物的克隆载体7. 人工染色体第三节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工具酶1.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2. 连接酶第四节 微生物作为克隆载体的宿主1. 宿主的基本要求和性质2. 原核生物宿主3. 真核生物宿主4. 外源导入宿主细胞5. 基因文库与文库的构建6. 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第五节 表达载体的构建1. 表达系统的要求与主要调控元件2. 表达载体中调节开关的作用3. 非融合蛋白的表达4. 融合蛋白的表达第六节的合成、体外扩增和定位诱变1. 的合成2. 扩增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 的定位诱变第七节 基因工程的应用和展望1. 基因工程药物2. 转基因植物3. 转基因动物4. 基因治疗5. 基因工程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6. 基因工程研究展望小结思考题第十一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2. 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二节 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1. 微生物群落2. 陆生生境的微生物3. 水生生境的微生物4. 大气生境的微生物5. 极端生境的微生物6. 动物体中的微生物7. 植物体中的微生物8. 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及生物性霉腐的控制9. 原位研究方法第三节 人体微生物及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1. 人体微生物2. 病原微生物通过水体的传播3. 病原微生物通过土壤的传播4. 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的传播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1.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2. 重金属的转化 3. 污染介质的微生物处理4.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5. 环境污染的微生物监测小结思考题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第一节 进化的测量指征1. 进化指征的选择2. 作为进化的指征3. 的顺序和进化4. 系统发育树5. 三界生物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细菌分类1. 分类单元及其等级2. 分类单元的命名3. 细菌分类和伯杰氏手册第三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和技术1. 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2. 血清学试验与噬菌体分型3. 氨基酸顺序和蛋白质分析4. 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5. 遗传重组第四节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技术1. 微量多项试验鉴定系统2. 快速、自动化微生物检测仪器和设备3.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的采用4. 电子计算机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小结思考题第十三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第一节 真细菌的多样性1. 真细菌系统发育总观2. 真细菌的主要类型3. 放线菌的主要类型第二节 古细菌的多样性1. 古细菌系统发育总观2. 极端嗜盐古生菌3. 产甲烷古生菌4. 超嗜热古生菌5. 无细胞壁的古生菌6. 微生物生存的温度极限7. 古生菌地球早期的生命形式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1. 真核微生物系统发育总观2. 藻类3. 真菌4. 粘菌5. 原生动物第四节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1. 什么是微生物资源2. 微生物资源的特点3. 资源的开发利用亟待拓宽和深入4. 积极开展微生物资源的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小结思考题第十四章 感染和免疫第一节 感染的一般概念1. 感染的途径与方式2. 微生物的致病性第二节 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1. 生理屏障2. 体液因素3. 细胞因素4. 炎症第三节 宿主的特异性免疫1. 特异性免疫的一般概念2. 抗原和抗体3.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4.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5. 联合抗感染免疫6. 克隆选择和免疫耐受性第四节 免疫原理1.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2. 抗体的制备及应用3. 免疫学技术4. 免疫预防5. 肿瘤免疫小结思考题第十五章 微生物工业和产品第一节工业发酵的菌种和发酵特征.生产菌种的要求和来源3. 大规模发酵的特征第二节工业发酵的方式.连续发酵.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发酵.固态发酵5. 混合培养物发酵第三节发酵的主要产品.食品和饮料.抗生素和其他微生物药物及生物制品.氨基酸、有机酸、醇、维生素、核苷酸、激素等.酶制剂6. 微生物农药、肥料和饲料第四节微生物在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微生物冶金.微生物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微生物传感器、燃料电池和芯片.微生物塑料、功能材料和生物计算机.海洋微生物和宇航中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小结思考题附件:微生物应用技术教学活动设计方案项目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分析(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熟悉微生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掌握微生物的含义和特征会科学分析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利与弊掌握微生物在食品药品开发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会涉及病原菌的确定方案二、工作任务分析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三、活动设计分析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的利与弊模块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分析(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熟悉微生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掌握微生物的含义和特征会科学分析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利与弊掌握微生物在食品药品开发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会涉及病原菌的确定方案二、工作任务分析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三、活动设计分析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的利与弊四、相关实践知识设计试验方案五、相关理论知识问题什么是微生物?问题微生物有哪些特点?问题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怎样?问题如何确认病原菌?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微生物的定义和特点微生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六、拓展性知识发酵食品的制备工艺七、思考与练习微生物的特征项目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熟悉使用显微间观察分析微生物的形态,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促成目标:能熟练使用显微镜会观察分析微生物标本熟练绘制示意图掌握微生物的类别和主要特征二、工作任务观察微生物的个体形态特征三、活动设计观察分析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的形态特征模块 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熟悉使用显微间观察微生物的形态促成目标:能熟练使用显微镜会观察分析微生物标本熟练绘制示意图二、工作任务观察微生物的个体形态特征三、活动设计观察分析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四、相关实践知识(一)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调试显微标本的观察画图(二)书写实验报告五、相关理论知识问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四大类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微生物的群体形态六、拓展性知识细菌、霉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的鉴别七、思考与练习微生物的形态特征项目三 培养基配制技术(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依据分离培养目的选择培养基成分,配制培养基,掌握培养基的功能和一些重要理化性质; 促成目标:1. 掌握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功能;2. 了解微生物的营养类型;3. 掌握培养基的含义,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则;4. 掌握培养基的类型和用途;5. 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灭菌方法;二、工作任务对培养基进行分析运用高压灭菌法处理相关仪器 根据培养目的选择培养基组分和类型. 配制天然固体培养基和斜面培养基三、活动设计编写玻璃仪器灭菌的实验报告 编写培养基配制的实验报告模块 培养基的配制(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 能根据需要配制培养基 促成目标:对相关仪器药品进行高压灭菌。选择培养基组分。 . 配制斜面和平板培养基。二、工作任务根据灭菌配制结果对其进行分析,最后完成实验报告书。三、活动设计 先讨论灭菌的方法和配制目标,再进仪器灭菌和培养基配制,然后填写记录表,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和完成报告。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四、相关实践知识(一)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和灭菌方法玻璃仪器的操作规范和灭菌包扎方法。高压灭菌的操作规范。. 斜面和平板的制作规范。 (二)编制实验报告书的步骤抬头信息操作目的和步骤数据结果记录 对现象或数据的讨论分析附件(原始记录数据,实践体会等)五、相关理论知识问题.培养基有什么作用?问题.灭菌的目的是什么?问题.玻璃仪器为什么要包扎?问题.培养基的配置方式是什么?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培养基的含义和作用、灭菌的方法、玻璃仪器的使用规范、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六、思考与练习、 什么是培养基? 培养基有什么作用?、 培养基配制的方法和选择依据是什么?模块 微生物的营养(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根据分析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促成目标:掌握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功能;了解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掌握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掌握培养基的含义,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掌握培养基的类型和用途;二、工作任务分析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培养基的组分和类型。三、活动设计例举典型的营养物质和培养基,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四、相关实践知识、培养基类型的选择五、相关理论知识问题.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哪些?问题.什么是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有什么功能问题.微生物如何吸收营养物质?问题.什么是培养基?问题.培养机的种类有哪些?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的含义和功能、营养物质的吸收、培养基的含义、培养基的分类六、思考与练习、营养物质的含义和功能?、培养基的种类有哪些?配制依据是什么?项目四 细菌的分离培养(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对待检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促成目标:1 能对不同状态的样品进行前处理;2 掌握梯度稀释的方法和统计方法;3 掌握样品的接种方法(划线法、涂布法、倾注法);4 理解营养物、温度、酸碱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细菌生长的影响;5 理解单细胞生长曲线各阶段的特征和形成原因;6 掌握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二、工作任务根据待检样品的状态选择前处理的方式进行样品梯度稀释接种分离培养细菌三、活动设计待检食品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模块 细菌的分离培养(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会分离培养细菌。促成目标:熟悉食品的种类和前处理方法会接种会选择培养条件二、工作任务分离培养牛乳和食用醋中的细菌三、活动设计根据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细菌四、相关实践知识(一)液态食品的取样和前处理方法取样量的确定待检样品的保藏和前处理(二)梯度稀释样品梯度稀释的操作方法梯度稀释量的统计(三)接种培养步骤1. 划线法的步骤2. 涂布法的步骤(四)确定培养的方法1. 细菌培养的条件选择(五)编制实验报告书的步骤抬头信息操作目的和步骤数据结果记录 对现象或数据的讨论分析附件(原始记录数据,实践体会等)五、相关理论知识问题.食品的类型有哪些?问题.梯度稀释的步骤是社么?问题.接种的方法有哪些?问题.细菌培养的注意事项有什么?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食品的种类和前处理.待检样品的保藏和稀释.根据相关因素确定接种方法(划线法涂布法).细菌的生长条件六、拓展性知识他种食品的微生物学检验七、思考与练习.细菌培养的注意事项有什么?模块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熟悉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控制方法。促成目标:掌握微生物个体生长规律分析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方法二、工作任务环境中微生物的控制三、活动设计在给定的环境中进行微生物生长控制四、相关实践知识(一)分析食品变质的时期态势(二)延长食品的使用期限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方式(三)书写实验报告书五、相关理论知识问题细菌的生长有什么特征?问题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问题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方式?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一)微生物的生长个体的生长群体的生长 (二)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物理因素的影响化学因素的影响六、拓展性知识细菌性疾病的发病历程和预防方法七、思考与练习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模块 酸奶的制备 ()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依据乳酸菌的代谢特点制备原味酸奶。促成目标:掌握乳酸菌代谢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发酵的基本原理二、工作任务酸奶的制备三、活动设计利用乳酸菌的代谢特点制备原味酸奶四、相关实践知识.乳酸菌分离的方法要求.乳酸菌的培养.书写实验报告书四、相关理论知识问题什么是发酵?问题发酵有哪些途径?发酵的基本途径五、拓展性知识设计一种发酵食品的生产路径七、思考与练习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有哪些应用?项目五 微生物形态分析(学时)一、教学目标最终目标:能观察分析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促成目标: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样品 会描述微生物的形态能统计微生物的数量能绘制微生物的示意图二、工作任务统计待检食品中细菌的数量分析待检食品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课程方案及课标解读
- 群众性创新汇报
- 诗经《氓》上课用
- 护理主任年度总结报告
-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肛门直肠疾病肛瘘
- 亲一亲课件教学课件
- 脑血管病的护理管理
- 腰椎骨滑脱症护理查房
- 快递财务工作总结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解读
- 鞋类制作工艺流程
- 电信研发工程师L1认证培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专题培训
-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
- 数字经济学 课件全套 第1-15章 数字经济学基础 - 数字经济监管
-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校园消毒知识学习培训
- 中医适宜技术-中药热奄包
- 关于成立低空经济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竞赛题库试卷及答案
- 配电室运行维护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