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接入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1页
天然气接入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2页
天然气接入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3页
天然气接入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4页
天然气接入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气接入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天然气接入项目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前 言本评价机构作为第三方技术性咨询机构,受*公司的委托,对其天然气接入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工程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按照安全评价导则和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则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本机构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公司天然气接入项目进行安全现状评价。通过评价,查找本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得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本评价报告。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及*公司的大力支持、配合,谨此表示感谢!目 录前 言I目 录II术语和定义说明1第一章 概述21.1安全现状评价评价目的21.2安全评价的原则21.3评价依据21.3.1法律法规和规章21.3.2技术标准41.3.3其他文件61.4评价范围61.5评价内容71.6评价程序7第二章 项目概况92.1公司基本情况92.2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102.2.1区域位置102.2.2周边环境102.2.3气象条件102.3项目基本情况112.3.1工程概况112.3.2主要工程量122.3.3 原料与产品方案142.3工艺流程142.4主要生产设备设施152.5主要建、构筑物162.6供气规模162.7公用工程172.6.1供电172.6.2给排水182.6.3通讯182.6.4机修和维修182.6.5通风182.7消防安全192.7.1消防组织192.7.2 消防设施202.7.3可依托的消防条件202.8安全管理212.8.1组织机构212.8.2安全管理制度222.8.3安全教育培训232.8.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32.8.5安全投入24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263.1危险物质的辨识结果26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273.3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28第四章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294.1评价单元的划分294.1.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294.1.2评价单元划分结果294.2 评价方法的选用29第五章 定性、定量评价结果305.1平面布置单元评价结果305.2生产工艺设施单元评价结果305.3辅助设施单元评价结果305.4职业卫生单元评价结果305.6安全管理单元评价结果31第六章 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测后果32第七章 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337.1 安全隐患与整改措施337.2 建议33第八章 评价结论358.1 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358.2 单元评价结论358.3 安全评价总结论35第九章 与被评价单位交换意见36附件1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37F1.1危险、有害物质辨识37F1.2 工艺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1F1.2.1 火灾、爆炸41F1.2.2 中毒和窒息43F1.2.3 爆管事故43F1.2.4 触电44F1.2.5 噪声44F1.2.6 车辆伤害45F1.3总图布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46F1.4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46F1.4.1 雷电46F1.4.2 低温46F1.4.3 其它47F1.5检修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47F1.6 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48F1.7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辨识49F1.8重大危险源辨识50附件2定性、定量评价52F2.1平面布置单元评价52F2.2生产工艺设施单元评价53F2.2.1安全检查表法分析评价53F2.2.2危险度法分析评价55F2.2.3事故树法分析评价56F2.3辅助设施单元评价61F2.4职业卫生评价单元62F2.5安全管理单元评价64附件3安全评价方法简介68F3.1 安全检查表(SCL)68F3.2危险度评价法69F3.3 事故树(FTA)评价法70附件4被评价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7356术语和定义说明【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安全现状评价】针对工程项目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设施】指企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危险和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及预防、减少、消除、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采取的措施。【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等。【危险因素】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有害因素】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程度】对人造成伤亡和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尺度。【有害程度】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中毒、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尺度。【评价单元】为了安全评价的需要,根据工程生产工艺或场所的特点,将评价对象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第一章 概述1.1安全现状评价评价目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对本工程项目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评价,预测其发生事故、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为*公司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以期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水平,并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安全评价的原则1、遵循合法性、客观性、针对性、科学性的原则进行评价;2、遵循安全评价导则和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则所规定的评价程序及与其相匹配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价;3、遵循坚持现场勘察、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评价。1.3评价依据1.3.1法律法规和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49号令);8、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国务院【2004】第397号令);9、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2011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1号令);1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1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1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14、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40号令)。16、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国务院令第586号);1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国务院令第 493号);18、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1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0、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3月29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1、甘肃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61号);22、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2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第352号令);24、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安监总局令第57号);2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1.3.2技术标准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则(SY/T6778-2010);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9、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10、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1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2003);1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1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1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08);15、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16、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SY6503-2008);17、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1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1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3、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2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2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26、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J 28的规定;27、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28、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29、安全色(GB2893-2008);3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3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32、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3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5、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AQ/T3029-2010);36、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AQ/T3029-2010);37、其他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1.3.3其他文件1、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2、*公司提供的评价资料(详见附件的内容)。1.4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包括*公司天然气接入项目,具体包括:1)与已建天然气管道相接,包括高中压调压站(2.5MPa调至0.4MPa)1座,高压天然气管道323.97.9直缝管 9米,中压天然气管道4268螺旋缝焊接钢管 350米。 2)周边环境。3)辅助、公用工程 。4)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1.5评价内容1)通过对本项目现场勘察,查阅与本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及相关资料,对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辩识与预先分析;(2)预测本项目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以及职业伤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3)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设立安全评价;(4)在上述评价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结论。1.6评价程序根据该公司的实际情况,整个评价工作可以分为前期准备、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等八个步骤。具体评价程序详见图1-1。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前期准备做出现状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图1-1:安全现状评价工作程序图第二章 项目概况2.1公司基本情况*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5日,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设立生产安全部、财务资产部、营销管理部、综合办公室三部一室以及客户服务中心、LNG站二个基层站队。公司定员72人,现有职工61人,其中合同化用工2人,市场化用工59人。经营范围: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天然气销售、天然器具销售、压缩天然气经营、城市燃气的运营。作为*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公司秉承中石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充分发扬 “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只争朝夕、勇闯市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昆仑燃气六种精神,牢记奉献低碳能源、服务和谐社会的企业使命,经过不懈努力,现已在工业园区建成占地80余亩LNG站一座,拥有LNG储罐4个,可储存液化天然气600立方米,满足20余万户居民用气需求;共建成覆盖城区的中低压管网390公里,发展居民用户4万多户,商业用户60家,年销气量400多万方,使全市几十万人民及广大工商业用户使用上了绿色、清洁、优质价廉的天然气能源。2.2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2.2.1区域位置该公司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93.3公顷,其地势平坦开阔,工厂距*市中心约5km,距*市火车站15km,交通便利。2.2.2周边环境该公司厂区南面为农田、山体,北靠*大道,东面为*厂,西面为二十里铺新农村。项目地理位置见图2-1。图2-1:地理位置图2.2.3气象条件*市为大陆性气候区,属冷温带半湿润、半干旱交替带,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中东部山区雨量在600毫米以上,渭河北部不及5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420.2mm,降雨在年内分布不均,全年降雨量集中在6、7、8、9月份,日最大降水量88.1mm。年平均气温10.9,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5。主导风向及频率C40E17,年平均风速为1.6m/s。年日照时数2032.1h,年雷暴日数16.3d,年平均气压887.4kpa,年平均相对湿度68%,最大积雪厚度15cm,最大冻土深度61c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季升温快,秋多连阴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地震烈度度。2.3项目基本情况2.3.1工程概况*管道天然气接入项目即*门站建在*LNG气化站东南角,占地面积3.5亩,构筑面积190m2。*门站紧邻中卫贵阳联络线*支线*末站,接收*末站来气。天然气经过过滤、计量、调压、加臭后进入城区中压管网,*公司现有中压管线83.5KG,已基本建成覆盖*市主要干道的城市燃气管网。本项目平面布置见附件F4-8。一、*门站设计参数:1、进站管道输气规模:5.0104Nm3/h2、出站管道输气规模:5.0104Nm3/h3、设计压力:调压前4.0MPa,调压后0.4MPa。4、运行压力:调压前2.5MPa,调压后0.2-0.38MPa。5、地区等级:四级,强度设计系数0.3。二、设计功能:1、接收中贵联络线*支线*末站的来气。2、进出站超压报警及连锁紧急切断。3、上游或下游管线破裂时进、出站天然气紧急切断。4、进站天然气过滤。5、天然气的调压、计量、加臭。6、站内及上、下游天然气的放空。7、向*市城区中压管网供气。8、预留高压、中压出口各一路。2.3.2主要工程量本工程所建*门站包括: 1高中压调压站(2.5MPa调至0.4MPa):2013年1座;2中压天然气管道,设计压力0.4MPa,采用螺旋缝焊钢管4268,管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B/T3091,钢号为Q235B,管长350米。高压天然气管道设计压力4.0MPa,采用323.97.9直缝管,材质为L245NB。主要工程量见表2-1:表2-1 主要工程量表序号工程内容规格单位数量14268 钢管Q235Bm3502323.97.9 钢管L245NBm93高中压调压站5000Nm3/h座14阀门井DN400座15无缝三通DN300*300*400个16无缝异径接头DN350*300个17标志桩个102.3.4管道走向及调压站设置*门站进口与*支线的*末站相接,管道长度为9m,出口与已建天然气城区中压管网相接,管道长度为350m。高中压调压站1座位于公司生产区南端,与末站相距11米,其北面为气化站,本工程管道总体走向及调压站平面布置图见附件F4-9。2.3.3管材选用一、管道选用的基本原则:1)保证螺旋缝焊钢管、直缝管生产技术先进、价格经济合理;2)应满足介质的特性、设计压力、环境温度、铺设方式以及所在地区等级的要求;3)保证钢管具有满足管道要求的刚性、强度、韧性和可焊性,并尽量减少耗钢量。二、钢管等级选择高压天然气管道、中压天然气管道的安全和可靠性必须是首要考虑因素。因此,选择制管所需板材的生产技术应是成熟、稳定和可靠的,从管材性能(强度、韧性、可焊性)、经济性、设计压力、管径与管材相匹配几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此高压天然气管道选用直缝管,材质为L245NB,中压天然气管道选用螺旋缝焊钢管,材质为Q235B。三、管道防腐措施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6.7节,钢制燃气管道必须进行外防腐。架空钢管采用油漆防腐,底层为H06-4环氧富锌底漆一遍,涂层厚度30-40m;中间层为H52-8环氧云铁中间漆一遍,涂层厚度60-70m;表层为J04-2黄色氯化橡胶面漆两遍,涂层厚度60-70m,总厚度要求120150m。各道油漆均应平滑、均匀、无气孔、无凝块等现象。管道及管件焊缝补伤、补口采用的防腐材料及防腐等级与所设计管道相同。埋地钢质管道采用三层PE防腐,钢质管道及管件焊缝补伤、补口采用的防腐材料及防腐等级与所设计管道相同。2.3.3 原料与产品方案本项目原料是中贵联络线*支线*末站的天然气,产品是经过净化、调压、加臭后去城市中压管网的天然气。2.3工艺流程*门站主要任务是接收中贵联络线*支线*末站的天然气,天然气进站设2套过滤器(1开1备),两套流量计(1开1备),3套调压装置(2开1备)。上游*末站来气进站后进入汇管1,经2路过滤器除去可能带入的粉尘、杂质,再经过2路计量进入汇管2;1支路作为高压预留;其他3支路经调压后进入汇管3,经加臭后去城市中压管网,1支路作为中压预留。工艺流程图见图2-2图2-2:工艺流程图2.4主要生产设备设施表2-2本项目主要设备设施见表2-2。2.5主要建、构筑物 本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表2-3表2-3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规格1工艺装置区m217825.7*72排污池m22.251.5*1.53放空区m2放空管高15m4钢围栏m79.2高2.2m5厂区道路m2437.06碎石铺地m21007.07铺砖地面m25.02.6供气规模根据*公司的计划,建设城市高中压调压站,满足各类用户用气需求,近期按2016年预测量考虑,供气规模为5020104Nm3/n;近期增加建设卷烟厂、星火厂、友联制管、得天陶瓷厂及其他未预见用户用气需求,近期按2016年预测量考虑,年供气规模为25920104Nm3/n。远期考虑城市集中供暖及未预见用户。各类用户天然气用量预测汇总见下表2-4: 表2-4 各类用户分年用气规模(万方)用户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20居民用户260300360420500590830采暖用户1001502403505009001500商业用户3704605807008209401250工业用户30010001300150017002000汽车加气用户2007001300170020002500合 计7301410288040705020613080802.7公用工程2.6.1供电(1)供电方式 本项目是在原气化站基础上的扩建项目,现有总装机容量能够满足该项目的用电需求。现有总装机为250KVA,用电负荷为二类负荷,供电部门在此地区设置了两条公网,两条公网分别接于上一级变电所的两个主变,供电可靠性高。站内主要电气设备有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均采用成套配电形式,即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防爆危险场所的设备均选用本质安全型和防爆型设备。站内电缆均选用铜芯聚氯乙烯电缆。(2)用电负荷见下表2-5:表2-5 电 用 负 荷 表序号负荷分类主要用途电用负荷Kw1办公用电空调、照明602生活用电食堂、电热器具803生产用电消防给水、调度、仪表、维修、照明160(3)防雷、防静电本站区生产装置和辅助设施中的工业建筑物属于一类防雷等级,变压器配电间、控制室属二类防雷建筑物。本站区工艺装置采取的防雷是设置罐体避雷环和接地引下线。变压器、配电间、控制室等在建筑物的屋面设置避雷网,变配电系统另外设置过电压保护,防止雷电波侵入。新增的天然气接入项目设置独立避雷针,放散管自带阻火器,不需另设防雷装置。工艺装置区防震防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放散管防雷防静电接地电阻10,两个接地系统间距大于5m。防雷防静电接地总平面图见附件F4-10。2.6.2给排水1.给水工程站内日常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绿化、车辆冲洗及冬季锅炉房补水等,均由市政自来水供给。2.排水本站无工业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后集中排入化粪池,到市政污水总管。 2.6.3通讯本站通讯主要考虑日常生产调度及紧急状态下与外部应急救援组织的联系,通讯主要依靠固定电话和市话网联系。2.6.4机修和维修该站的管道、设备设施维修由公司客服中心维抢修队承担。维抢修队配置有维修车,维修设备包括管线抢修临时施焊的柴油发电机及与之配套的焊接工具。同时配置一定的施工机具,包括有电焊机、切割机、角磨机、潜水泵、发电机、开孔机、防爆轴流风机、管线探测仪、手推式可燃气体检测仪、甲烷浓度检测仪、含氧量检测仪等。2.6.5通风该站操作室设置了机械通风系统,设计时留有足够的自然通风面积; DCS控制室、机房等人员集中场所设置了空调机,以改善工作环境。2.7消防安全2.7.1消防组织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行政正职是本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主管安全生产的副职是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公司位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本公司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公司生产安全部在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之中。分设消防安全委员会,协调指导本公司消防安全工作。公司的消防工作由生产安全部归口管理,并明确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依据国家、地方、上级公司的有关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伍主要职责:(一)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制止和劝阻违反消防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二)熟悉本单位、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及预防措施,掌握消防水源、道路、灭火设备和灭火器材等情况;(三)掌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提高灭火技能;(四)发现火灾迅速报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扑救,抢救人员,专职消防队到场后,及时向其指挥员报告火场情况,并协助灭火,维护火场秩序;(五)灭火后,担任现场警戒,防止死火复燃。2.7.2 消防设施该站室外消防管网采用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平时由气压给水设备稳压。消防时通过高压消防箱内的消防按钮,直接启动消防泵。罐体设置喷淋冷却装置,罐区设置水炮、消防栓及高倍数泡沫装置。装置区、生产辅助区配置一定数量的推车式、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站内设环形消防通道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规定,*门站配备推车式灭火器1具,手提式干粉灭火器6具、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2具。表2-6 消防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地面式消火栓SS-100个82手提式干粉灭火器6Kg具6新增2个3手推式灭火器20Kg个1新增4推车式灭火器35Kg具 15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3Kg具26泡沫泵XB09.8/15-80L套17消火栓个48火炮DN65个29水龙带DN80M100010消防水泵XBD54/35-125L台311消防水池1000M3座1本项目工艺区设防设施详见工艺区灭火布置图(附件F4-11)2.7.3可依托的消防条件该项目设置于公司气化站内部,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十里铺工业园区),其消防安全依托是*市麦积区消防中队。该队装备先进,消防指战员技术精良,并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本项目跟该消防中队6公里,一旦发生火情,5分钟即可到达现场。2.8安全管理2.8.1组织机构*公司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公司设有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担任安委会主任。设立有安全管理专职部门生产安全部,负责公司生产安全管理、检查、考核、监督。该公司安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共5人,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核,取得了资格证书(在有效期内)。门站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14人、压力容器作业人员16人、金属焊接切割作业人员4人、特种设备管理人员21人,共55人,已经培训、考核,取证上岗(在有效期内)。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网络见图2-3图2-3: 安全机构网络图2.8.2安全管理制度经现场查阅,*公司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HSE隐患管理规定、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反“三违”管理规定、安全事故管理规定、领导干部安全环保定点联系单位管理办法、安全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内部准驾证实施办法、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工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临时用电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安全检查管理规定、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安全总监业务管理细则、安全档案管理制度等27项管理制度。公司制定了基本覆盖公司各生产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有:手动阀门操作规程、电动阀门操作规程、快开盲板式过滤器排污及更换滤芯操作规程、放空操作规程、加臭装置操作规程、调压器操作规程、发电机组操作规程、烈骑CBN0986燃气热水锅炉操作规程、拆装压力表操作规程、拆装双金属温度计操作规程、压力变送器操作规程、温度变送器操作规程、ZC-8型接地电阻表操作规程、消防器材操作规程、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阀拆卸安装操作规程、SQJ-IA型可燃气体探测器操作规程、箱式变压站操作规程等17项安全操作规程。2.8.3安全教育培训该公司制定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严格按规定对进入公司的员工必须经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教育方可上岗。安全管理人员均取得了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资格培训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按期进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按要求取特种作业人员证。公司还定期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2.8.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该公司制定了以下应急预案:一、门站现场处置预案1、门站天然气泄漏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2、场站触电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3、场站停电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4、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场站工艺装置冰堵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6、场站调压撬故障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7、场站管道破裂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8、场站人员气体中毒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二、客服中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1、用户端天然气泄漏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2、用户端天然气火灾爆炸突发事件处置预案.3、商业用户端天然气泄漏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4、PE管线、钢塑转换天然气泄漏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5、E阀门阀井天然气泄漏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6、楼外盘、立管天然气泄漏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7、钢质阀门、阀井、波纹补偿器天然气泄漏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8、钢质管道天然气泄漏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9、登高作业高处坠落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10、 调压柜(箱)天然气泄漏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11、管道天然气火灾爆炸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三、常规风险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1、人员触电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2、群体上访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3、大型集体活动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4、群体性食物中毒现场处置预案5、管理车辆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预案6、操作人员伤亡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7、办公人员伤亡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8、办公场所火灾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9、集体食堂火灾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10、库房火灾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2.8.5安全投入该公司2012年度安全投入如下:1、安全培训费15900元;2、特种设备检验费用30000元;3、劳动防护用品购置费5000元;4、工伤保险费用17600元;5、消防安全设施维护费用6100元;6、安全标志、警示标志费用3500元;7、安全宣传费用12000元;8、安全生产专项活动费用8400元;9、安全生产费用100000元;10、压力管道检测费用150000元;11、储罐检测费用100000元。合计安全投入198500元,占销售收入2237万元 的2.00%,达到有关安全投入2%的规定要求。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3.1危险物质的辨识结果*门站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是天然气和四氢噻吩,其物质组成见表3-1。危险特性见表3-2、表3-3.表3-1 主要危险化学品一览表序号名称类别含量(V%)备注天然气:1甲烷第2.1类 易燃气体92.5469天然气中主要成份2乙烷第2.1类 易燃气体3.95823丙烷第2.1类 易燃气体0.33534异丁烷第2.1类 易燃气体0.11585正丁烷第2.1类 易燃气体0.08636戊烷第3.1类 低闪点液体0.2217二氧化碳第2.2类 不燃气体1.89098氮气第2.2类 不燃气体0.84559硫化氢第2.1类 易燃气体(有毒)0.000110其它0.0022辅助用料:6四氢噻吩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加臭表3-2 天然气的主要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天然气英文名:Natural gas,分子式:分子量:CAS号:8006-14-2化学类别: 烷烃危险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规号:21007UN编号:1971理化性质成分:主要是低分子量烷烃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甲烷(80%97%),还有少量的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硫化氢等。性状与用途:无色无臭气体。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作优良的燃料。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熔点()-182.5(119KPa)沸点()-161.5临界温度()35.2临界压力(MPa)6.14相对密度(水=1)约0.45(液化)相对密度(空气=1)约0.55燃烧热(KJ/mol)1298.4饱和蒸汽压(KPa)53.32KPa/-168.8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188引燃温度:482632爆炸极限(v/v%):5.082.0最大爆炸压力(MPa):6.8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燃烧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危险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有毒烟雾。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毒性属微毒类。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性窒息作用,在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急救方法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用水冲洗15分钟,衣物与鞋清洗干净,出现不适就医。若有冻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请医生处理。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供气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工作服。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时,需有人监护。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禁止泄漏物进入限制性空间(如下水道),以避免发生爆炸。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 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与储运条件操作条件:若天然气低温放置,使用前气瓶或气罐应加热几小时,对液化气,要防止泄漏造成冻伤。储存条件:天然气应在15或者高于露点的温度下保存。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远离火种、热源,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条件:环境密闭放置,防止热源和日光暴晒,与强氧化剂隔离。公路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禁止溜放。危险货物类别:4;包装标志:易燃气体。法规信息1、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12月1日国务院令591号)2、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3、危险化学品名录(200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表3-3 四氢噻吩的主要危险特性理理理化性质燃性状:无色液体熔点():-96.2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于乙醇、乙醚、苯、丙酮沸点():119相对密度(水=1):1饱和蒸汽压(Kpa):53.32(-168.8)相对密度(空气=1):临界温度():燃烧值(KJ.mol-1):临界压力(Mpa):4.59最小点火能(fro):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氧化硫。闪点():12.8聚合危害: 爆炸极限(%):稳定性:稳定引燃温度():禁忌物:强氧化剂危危险特性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具有麻醉作用。小鼠吸入中毒时,出现运动性兴奋、共济失调、麻醉,最后死亡。慢性中毒实验中,小鼠表现为行为异常、体重增长停顿及肝功能改变。对皮肤有弱刺激性。3.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通过对*门站生产工艺的分析以及危险物质的辨识,可以确定门站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火灾、爆炸,主要有害因素是窒息、中毒,其他危险因素有:爆管、触电、噪声、车辆伤害等。3.3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对照国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中关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以及对本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化学品及其他危险物质加以辨识及进行评价,本项目调压运行过程中的天然气和加臭剂等危险物质数量达不到临界量,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要求,经过对本项目输气管道的辨识,本项目输气管道设计压力为4MPa,管道直径323mm,属于重大危险源。第四章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4.1评价单元的划分4.1.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评价单元一般以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来进行划分。4.1.2评价单元划分结果依据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将本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价划分为以下6个单元:(1)平面布置单元;(2)生产工艺设施单元(3)辅助设施单元;(4)职业卫生单元;(5)安全管理单元。4.2 评价方法的选用本次安全评价结合各评价方法的原理、目标及应用条件,并在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安全检查表、危险度和事故树等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第五章 定性、定量评价结果5.1平面布置单元评价结果通过对该项目选址所在地的检查,对照有关设计标准规范,该公司*门站平面布置符合规定。5.2生产工艺设施单元评价结果根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200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2003)、石油天燃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SY6503-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的有关标准,通过编制检查表、运用危险度和事故树等评价方法对天然气调压工艺设施单元进行评价分析,*公司*门站生产工艺基本符合标准要求,但仍有需要进行整改的问题。5.3辅助设施单元评价结果根据消防法、工厂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O187-2012)、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等国家法律法规,对公用和辅助设施编制了检查表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