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动态生成教学.doc_第1页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动态生成教学.doc_第2页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动态生成教学.doc_第3页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动态生成教学.doc_第4页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动态生成教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发布部门:发布时间:2008-07-09 10:56:33来源:普陀教科网访问:1922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展茅中心小学 沈姗姗可能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得意洋洋地揣摩着自己的课堂构思走进教室,却被教室突发的一切打乱了你课前精心的设计;当你们师生正沉浸在理想的教学活动中时,却有学生“节外生枝”,让你措手不及;但有时当你被课堂中的“亮点”所吸引,不知不觉地进入学生思维色彩斑斓的纯真世界,却收获了意外的精彩;而这些突发的意外和亮点正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不断生成的宝贵资源。如果作为教师能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去唤醒和点燃学生这样的生成智慧,那么我们的英语课堂必将会因此而熠熠生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单单提倡生成、期待生成,更要有责任去探讨如何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我们的课堂绽放活力,让师生的智慧闪耀课堂。以下便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一 激活课堂氛围,铺设动态生成的智慧之路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我们要让课堂充满激情,焕发生命活力,促进动态生成,只有激活课堂氛围,而激活的关键我认为在于课堂启动。试想如果我们每天都是“Good moring .How are you?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 机械、呆板的公式化问候开始,只会使学生用苍白,毫无生气的语气应付了事。相反如果作为教师能留心时事的变化,适时即兴寒暄,必然会安定学生情绪,激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尽快进入课堂角色。例如:周一、五上课时:Did you have a good time?What did you do on the weekend ? Weekend is com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节日之时:Today is Mothersday ,what do you want to do for your mother?其他课之后:You had a math test ,how was that ?You had a PE class just now,you look tired.Could you tell me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只要我们用心追求,一定会灵感涌动。同时如果我们启动时再实行弹性教案,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柔性的空间,将偶然的生成和上课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必将会呈现出水到渠成之妙。案例植树节那天上午,学生植树回来学校要求接着上课。当我走进教室时,学生个个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Miss Shen ,were very tired.”怎么办呢?可以预测这节效果,突然我灵机一动,有了。“I see, you went to plant trees so youre tired.Im sorry I cant go with you .But Miss jia wants to know about it .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Sure.”学生仿佛有点来劲, “Where did you plant trees?How did you go there?When did you start?” 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不断举手回答问题,”What tree did you plant ?” “Sorry,Miss Shen .I dont know its name.But I want to plant peach trees.I like peaches.Theyre tasty.”一个学生回答道。这一下不要紧,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它学生纷纷举手竞相回答,各抒己见。好,学生动起来了,精神有所振奋,已经有说的欲望和冲动,我在心里暗喜。于是我趁势峰回路转, “Are you tired now?” 我笑着望着他们, “How do you feel?” “I dont feel very tired.” “I relax.Im quiet.” “Im happy now.Because I can answer your question.” “ How do I feel?” 我接着问“Youre not tired.” “You dont feel happy because you cant go with us.” 我又望了一眼Peter的座位他生病请假两天了, “How does Peter feel?” “He feels sick.” “He dont feel happy ,too”. “He is sad he cant go to plant trees.” “Miss Shen ,Im also sad.Because I cant play pingpong with Peter after school.” 原来是peter的好朋友David.随后, “This morning I was busy I didnt plant trees with you .But now I can play games with you.Do you want a try?” 于是又利用竞赛调动起他们excited 的情绪就这样这节课在偶然生成的特殊情况下巧妙启动激活,铺设出后面不断生成的智慧之路。虽然与我事先的设计大相径庭,但是也同样精彩完成本节内容PEP B7 Unit2 Part B How do you feel?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有活力的课堂必然是缺少灵性和智慧的,只有师生共同创造,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才能促进高质量的课堂动态生成。二 学会尊重学生,叩响动态生成的智慧之门学生作为一个有创造性的活跃生命体,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所以我们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倾听,宽容错误,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勤于思考问题,乐于同教师对话,从而使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碰撞、接纳、融合的同构共生状态 案例一 一天下午五年级的一节英语课,内容是PEP Book5 Unit 5Part A。我和学生正在进行There be 句式的交流学习, “Miss Shen ,Andrew is sitting on the desk .”我扭头一看,果真我们的调皮大王正坐在课桌上朝我不好意思地笑。尽管他平时上课顽皮,却机灵可爱,发言积极,我很喜欢他。但这次他可太过分了。我顿时心中怒火升起,正欲发作,忽想如果这样的话这节课不但他而且大家都没了心情,课堂质量降低。于是我控制自己的情绪,“Class,Close your eyes ,please. Come here,Andrew.”我将他藏在了门后,“Open your eyes ,please.Where is Andrew now?”“在门后”,大家异口同声。 “Yes,he is behind the door.”接着我又用此游戏引出了under the teachers desk,in front of TV, near the shelf, “Miss Shen ,昨晚我预习过了Part B的Lets learn, 还有一个over,Look!There is a fan over my head.”Andrew边说边指,得意地展示着他的才华,大家都会心地笑了。在他的“帮助”下,我成功适时对教学内容作了调整。如果我强制粗暴地批评,必然造成学生心灵的封闭,也就无法生成。课堂上面对每一个意想不到的“插曲”,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案例二 一次在PEP Book6 Unit 6 Part B Read and write 的教授中,突然有学生举手问道:“Miss Shen, 他们为什么走的时候没叫Sarah?” “How do you know that?”“因为他们没有问Where is Sarah?”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里,备课时没有预设这样的问题呢?谁知问题刚一出来有学生就站起来回答:”She is near the river.”为了考察学生我继续紧抓这个生成资源不放“Whats she doing near the lake?”一下子同学们的手全举了起来:She is fishing. She is playing with water. She is watching fish. She is catching fish. She is doing an experimentShe forgets the time .Lets go and ask Sarah to go home.随后我们又关心地问起了Mike、Chen Jie精彩纷呈,学生们已完全打开了他们的智慧大门,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让生成的音符在课堂自由跳动。孔子曰:教学相长也。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聪慧之处,教师要“蹲下身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让它成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动态资源的生成点。三 捕捉亮点资源,点燃动态生成的智慧火种课堂上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亮点,更是我们课堂宝贵的动态生成资源,它稍纵即逝。作为教师要用我们的教学智慧,敏于捕捉,巧于疏导运用,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让学生兴趣盎然,思绪飞扬、,灵性喷发,点燃动态生成的智慧火种。案例围绕着Go to the zoo 的话题学生们正在进行着What are they doing?的热烈交谈,我饶有兴趣地听着他们的对话,走过Angla 的身边,只听她问Mike“Do you have any food?”我愕然了, “Yes,I have a hamburger in my bag.”说着真的从他书包里拿了出来,好家伙他还带吃的到学校来。他们想干什么?“Would you like to give it to the lions? Maybe they dont (wont) fight(any more)”Oh ,my god!我的心被振颤了,她们的童心里饱含着多么丰富的情感。我立刻让她们做完整的表演,把智慧和大家分享。同时我提出了问题how to stop the lions fighting? 有了前面观看的基础,和问题一结合学生们灵感顿生,S1:I tell feeder(学生根据已有词汇发明的“饲养员”),he has a good idea. S2:I call 110.(行,知道有麻烦向警察求救)S3:Let them have their own rooms.Have the same bed.(懂得公平竞争原则)S4:Listen to music,theyre happy.They cant fight.(明白寻找快乐的方法)听着发言你仿佛进入了他们七彩的内心世界。接着我话题一转,Do you often fight? Of course not,were all good fiends. We often help. 就这样在我无痕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学习和价值判断,这样的教育没有强制性,有效且恰如其分,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这节课我很得意。“水平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英语课堂已经不再是单一机械的操练,而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自然而然的智慧的“对话”。思维的激活、灵性的喷发源于对话的启迪、碰撞,只有深层次地对话才有内在真实的生成。四 注意反思积累,承载动态生成的智慧之美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利用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服务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智慧,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英语教师自身语言素养的一种考验。要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调控能力,不忽略课堂教学过中任何有益的细节和突发性事件,巧妙处理,从成功案例中积累经验,从失败案例中吸取总结教训,不断提高对课堂“生成”的灵敏度和调控能力。案例结束了一节课的教学,我走在回办公室的路上,但今天我没有往日的兴奋和喜悦,更谈不上成就感,心里沉甸甸的。回忆这节课是Book6 Unit 3 When is your birthday? 这节课从启动、导入、呈现、操练都较为理想,也有部分生成在里面,但就是在运用巩固时,我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调查四人小组的生日,虽然在调查时学生还比较兴奋,但很快气氛就平静下来了。最后让学生汇报了调查。在这个环节设计时我又落入了俗套,显得课堂没有生气,缺少了生成之美。到了办公室我还在思考,这时桌面上的台历令我眼前一亮,高年级的同学已开始留意同学的生日,有时会在生日时赠送礼物或开个小型party,我何不仿台历制作一个班级生日志呢?于是我将我的台历改造装饰了一下。第二天当它出现在课堂上时,果然学生们一个个瞪大了好奇的眼睛,我首先圈出了我自己的生日,接着学生们学着我的样子也有问有答有圈画,开心活跃,不一会儿,一个记录着班级每个同学生日的日历便诞生了。“Miss Shen,we can make it,too.”对呀,何不布置学生作为课外延伸的作业,去动手、调查呢?果然一个个精美的作品呈现出来,我把它们都放在教室的书架上。有时他们会告诉你今天是谁的生日,大家一起为他祝福,让学生们感到:课堂不但是乐园还是家园。可见,“让课堂成为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不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教学行动中,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善于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释放出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让我们不但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更要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键词】:英语教学,突发事件,处理技巧 突发事件(emergency)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指教学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一些事先不曾预料的, 完全处于教师教学计划之外特殊问题(主要是指学生一方而言),打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师生们的思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因为缺少自然的习得环境,再加上到中学后,教师们都是按照中、高考的要求教学,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学生成绩的标准,英语课堂教学刻板、枯燥,致使很多学生到中学后对英语的兴趣很快降低,成绩不理想,既而厌学英语,课堂上不认真学习,常常会做出一些令教师意料不到的事情来。对这些发生在英语课堂的突发事件,特别是那些由学生制造的突发事件的处理,往往对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它关系着能否有效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焦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掌握必要的处置课堂突发事件的技巧就成为每个英语教师的必备素质。下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处置英语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首先,教师必须做到这“三熟”,即要熟悉教材、熟悉教法,熟悉学生。 熟悉教材、熟悉教法就是在上课前做到胸有成竹处理好一切知识上的问题,决不能在课堂上出现知识性错误。另外教师要把所有的知识点设计得简单、易懂,让学生能够及时跟上教师的步伐。 但是,年轻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讲课时偶尔出现失误是难免的。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冷静和真诚。例如,有一次组里的一位年轻教师下课后很生气的说,今天被一个学生气着了。原来,在她讲课的时候,一个学生直接站起来说,“老师,这个词用错了!”她当时就觉得大脑一片空白,僵在了讲台上。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如果当时自己意识到了错误,大方的改过来,并当众表扬这名同学习认真,基础扎实。这样一方面化解了危机,另一方面表明教师虚怀若谷,海纳百川。如若明知错误,还要死要面子,为自己狡辩,甚至训斥学生,不仅会让学生觉得教师专业素养不够,而且以后对教师失去信任。如果自己也拿不准,不妨告诉学生,自己下去在核实一下。事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并给予表扬。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的道理。 熟悉学生就是要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熟悉学生的个性品质。这样教师就能充分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火眼金腈”,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准确地进行判断,及时地处理,尤其是班里常出问题的学生。并在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后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转移到学习中来。 第二,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降低突发事件的出现率。 教师要做到不把不良情绪带进教室。马卡连柯就曾说过: “ 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如教学过程中班级出现不和谐的因素,教师要学会调节自己和学生的不良情绪,并且把他们化解。 例如教师在讲课时发现有学生在睡觉。如教师认为自己讲课而学生没有认真听课,火冒三丈的话,将学生训斥一顿,既影响到自己的心情,又影响到整个班级。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睡着了。这个时候我停下来,看着睡觉的同学说,我知道咱门班级谁学习最努力了。这是同学都在猜想谁最努力。我接着说-某某同学晚上太用功了。同学都笑了,而他的同桌把它也推醒了,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第三 教师应该充分理解,信任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教师在遇到学生在课上说出不恰当的话或做出或一些异常的举动时,要冷静,相信学生不是故意捣乱,并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要有爱心和耐心“ 多用情,少用气 ” 。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一句话能说得人笑,也可能说得人跳。 ” 即使有学生犯错误,教师不要轻易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动不动发脾气,和学生发生正面的冲突。采取简单化地呵斥、赶出教室之类的处理办法。运用暴力可以解决, 最近,我们学到Deadly disease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经历过的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及感受时,一个学生说,自己人生中的中大事件就是结婚,生孩子,找工作。一位刚参加工作且还没有结婚的年轻女教师就感觉学生是在故意起哄。在我的课上,也有学生这样说。我考虑学生这样说一则是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所谓“成家立业”嘛;其次也有可能是基础较差没有听清楚。所以,我说,你说的很对,这几件事确实是我们人生中的大事,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我们经历过的,重大的且令我们难忘的事。 第四 能在课上解决的问题不拖到课下 对于个别人的问题,在没有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动作手势等向他做出暗示,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它的无声处理方法。 如有的学生在上课时看课外书,除了可以用上面的方法以外,也可以叫其站起来朗读一段或会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制止。当然也可以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有意识地到他身边一站,一般如果不是那种“铁杆式”不是经常看书的学生,只是偶犯,不要轻易的没收学生的书或当众销毁书,可以课下对它的书进行质的检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五 不易在课上处理的问题,放到课下处理。 这是处理课堂问题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教师正在讲课,突然一位迟到学生在外面喊报告,这时应该让学生先进教室,不问原因,继续讲课,待下课后,再单独了解情况,再进行处理,进行教育。这样做既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沟通了师生的感情,没有影响其它学生。有利于今后的教育教学,这才体现教师的真功夫。 总之,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综的原则是要有爱心和耐心,“ 多用情,少用气 ” 。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一句话能说得人笑,也可能说得人跳。 ” 即使有学生犯错误,教师不要轻易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动不动发脾气,和学生发生正面的冲突。采取简单化地呵斥、赶出教室之类的处理办法。运用暴力可以解决, 去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好像也有效,但对课堂气氛、师生情绪的影响很大,暴力的结果往往导致的是学生个性的扭曲,对立情绪的加剧。因而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想保证教与学始终在师生的最佳情绪与最佳状态中进行,达到教学效果的高的境界,就必须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好自己的教育机智,运用一定的策略,艺术的应对这些“突发事件”。自从走进了小学课堂,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和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而这些笑脸和眼睛背后,我们还能看到小学生们好玩好动,自控力差,个性张扬的天性。因此,课堂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意外事故”总是防不胜防地发生着。然而,作为英语课堂引导者的老师,如果对这些“意外事故”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损坏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与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了。鉴于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我的英语课堂上特别注意运用师生地位平等的原则方法来处理这些意外事故。下面,我就谈谈发生在我的课堂上的两件“意外事故”及我采取的方式方法。 “意外事故”一 事故情节:在一次英语课上,我在教“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时,由于录音中语速太快,学生跟不上来,我便放慢语速,并且用纯正的美式英语让学生跟读,但几遍下来,有些同学的语速还是有些绕不过来,便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愿再读了,当我再次让他们模仿跟读时,有位同学竟然干脆说:“我是读不来的。”就不愿再跟读了。有些学会了的同学就骄傲起来了,他们在别人朗读时不认真听,随意插嘴或嘲笑别人,有位同学甚至说:“我学会了还要重复读,真没劲!”,当时的我真是左右为难,于是我灵机一动,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来竞赛,看哪两个小组读得既清晰准确又响亮整齐,就给他们每组各加一颗“红五角星”,结果这一招还真灵验,每个小组都干劲十足了,都读出了自己的最好水平,我给两个较好的小组加了星星后,问另外两个小组的同学要不要再比试一轮,他们齐声说“要!”于是我让他们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待同学们基本上都读得很好了时,我看教育的时机已到,于是我说:“老师开始学英语时有很多句子也不会读的,但我坚持一遍又一遍地跟读,直到第十遍才终于学会。”接下来,我叫了刚才说“我读不来的”的同学,请他读出“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this is my ear”等句子,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拾起了自信,鼓起勇气大声读出来了,虽然读得不太好,但我还是给予他“Excellent!”的最高表扬,并对其他同学说“Clap your hands!” 在小朋友们的掌声中,我较为轻松地纠正了他的发音,并对其他同学说:“这位同学说自己读不来,你们说他读得来吗?”同学们齐声说“读得来!”我又说:“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读得好的,关键看你有没有自信去读好,这位同学首先不够自信,但后来他不再畏缩,而是勇敢地读出来了,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单凭这股勇气就值得我们学习!”那位同学在我和其他同学的掌声中满意地坐下去了。接下来我叫了那位说“我会读了还要重复读,真没劲!”的同学,跟他玩一个“Simon says”的游戏,我很快说出“Open your book, Close your pencil-case, Open your mouth, Close your eyes”等较难的指令,他开始摸不着北了,结果他那骄傲的情绪大打折扣了,开始有了自知之明。于是我不加评定地让他坐下了。接下来的课堂上,他再也不随意插嘴和嘲笑别人了,而是很专心地听别人读和说。 现象分析:这是一个英语课堂中反复操练的环节,对于没接触过英语音标的小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却也是非常枯燥的。无论我们怎么优化这一过程,把他变成一场游戏或一场竞赛,仍避免不了反复地读、说与纠音。教学中,存在着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我决不能让学生存在不想学的心理。在我的课堂中,我把枯燥的操练变成一场场竞赛,不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熟练掌握了语言,而且培养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对于操练时缺乏自信的同学,我赞扬他敢于开口说的勇气这一闪光点,并通过用自己作比较,帮助他树立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而对于那些骄傲自满的同学,我通过制造“障碍”挫伤他们的骄傲自满的情绪,让他认识到知识的无穷性,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达到了不言而明的教育效果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尊敬他人、平等待人的思想情操。思考与探究: 1,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英语教学应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将竞赛贯穿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的评价是英语课程标准的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兴趣看作小学英语教学的第一要务。培养兴趣可以借助玩玩唱唱,但不等于玩玩唱唱。游戏等直观活动只能激发学生一时的外部兴趣,这种兴趣是短暂易逝的。而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内部兴趣,主要靠学有所得而产生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最好通过比较和竞赛的形式体现出来,学生才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我的教学中,相对于游戏来说,我更多地采用了竞赛的形式。把竞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更多的学生尝试到竞赛所带来的成就感,让更多的学生保持持久的内部兴趣。 2,我在处理这一事故时,虽然已经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教育目的,但花费时间较多,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教育言语要用大量的中文讲才能让学生听明白,大有变英语课为思想品德课之嫌。有损英语语言气氛的营造和让学生进行英语交流的自主习惯。而如果让这两种极端的学生进行课后教育的话,又不能起到这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意外事故”二 事故情节:有一次,当我走进一个刚上完体育课的纪律松散的五年级班级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情景:教室里大部分同学拿着书本作扇子不停地扇动着,有几个同学围成一堆挥舞着小扑克,正战得难分难解,看到我来了,才恋恋不舍地停了下来,我等同学们都坐端正以后才站到讲台前,给每个小组加了颗“红五角星”后又全部擦掉。这时,全班同学都神色紧张,等待我的严厉批评。可是我却稍稍微笑了一下,说:“同学们,看到你们牌场上那股争强好胜的精神,我很感动。我也很喜欢玩扑克牌,那么好,我现在想和你们来研究扑克牌,可以吗?”面对学生们略为放松又感到诧异的神情,我接着说:“我们知道一副牌有54张,4种花色及J、Q、K等人物形象,你们知道4种花色的英文名称是什么吗?J、Q、K各是什么字的简写呢?它们各代表什么人物呢?” 他们的脸上产生了热切求知的表情,这时我就简单介绍了扑克的由来、4种花色的英文名称、J、Q、K的英文全名及其所代表的人物等知识。学生加深了对我知识渊博,语言风趣的良好印象,也对我增加了几分佩服。此时,我感到教育的时机已到,便说:“大家想想,一副小小的扑克牌就蕴藏着这么多的英文知识,可见,学好英语在任何地方都有用武之地,那么你们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到英语知识的海洋里去争强好胜呢?”回答我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最后,我说:“Please take off you fans and cards, Then take out your English books ,Lets begin our English class, OK ?”接下来,我们的英语课终于开始了。 现象分析:这“意外事故”反映了我们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的课堂纪律问题.玩扑克牌等卡片游戏是学生中最为流行的游戏,尤其在小学。在班风松散的班级,在特殊的情况下,小学生很随意就把扑克游戏带到课堂上来了,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老师采取强制停止或没收扑克牌的办法来解决这种纪律问题的话,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不但无法让学生真正信服你,反而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树立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强权的形象,形成课堂上师生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不平等关系;学生无法接受老师的观点,进一步对英语产生敬而远之的态度;不仅无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狠狠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划上了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因为英语老师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了英语的某些特征,英语老师不能产生对学生的亲和力,就会给学生留下“英语就像英语老师那样没意思”的印象。我采取了与学生保持一致的立场和先扬后抑的方式,先表扬他们争强好胜的精神,接着用幽默的语言和渊博的知识来打动和征服他们。不但树立了老师的良好形象,产生了对学生的亲和力,形成了课堂上师生地位平等的关系和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培养了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我感觉我很好地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思考与探究: 英语课堂上的纪律问题是我们小学英语老师普遍头痛的问题,英语老师不能像语文、数学老师那样只任教一个或两个班级,我们任教班级多,面对的学生也多,不可能像语文、数学老师那样了解学生,也不可能像班主任那样与某个班级的学生朝夕相处,因此,如何确保英语课堂上的良好纪律是我最想知道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给自己不断充电,发挥自己最好的教学技能,使每一堂英语课都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你的课产生兴趣,同时以地位平等的心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做到老师与学生之间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这是我最有体会的一点;当然确保英语课堂上的良好纪律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班主任老师的配合。由突发状况想到的 浅谈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机智 由突发状况想到的 浅谈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机智宜兴市陶都小学 徐 桃文章摘要 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不但应具备豁达的情怀,广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也就是所谓的“教学机智”。一个具有“教学机智”的英语教师会对学生的心理了如指掌,以高度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关键词: 突发状况 教学机智 英语教学中具有大量的言语交流活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然而,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在课堂中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如果教师无法及时正确引导,就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尴尬境地,从而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镜头一:教室里学生正在做着一个关于配色的小实验,学生们兴致很高,每六人一组,每组有发出颜色的指令声的,有操作的,有纪录配色结果的,整个过程学生们都在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中时不时地发出赞美的声音。十几分钟后,教师将要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于是用提醒学生停止活动。但学生们兴致很高,很投入。可能是因为这个实验太神奇太有趣了。非但没有停下来,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的甚至离开座位开始与其他组的同学交流。镜头二:上课铃声响了,教师走进教室,发现有的学生连英语书本都没准备好,还慌忙地在桌肚里寻找,有的学生在匆忙地收拾着上一节课的书本,有的甚至还在窃窃私语。以上两个熟悉的镜头是我们平时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一堂课,不管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多么完美,总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让人措手不及。这是因为:首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能动的、有生命力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活泼好动,充满好奇,求知欲强,想象丰富,敢想敢做,个性张扬。当兴奋点达到高潮时,他们的思维会沉浸其中,无法控制。其次,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英语教学这一语言实践活动开始逐步多样化,在这一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代替了以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知识,在合作中学习运用语言。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他们的思维有了更自由、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老师们“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新课改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上两个因素,决定了英语课堂中突发状况的发生。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遇到类似情况。我的体会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指挥者,应该具备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往往一个小小的得当的方法不但会“化险为夷”、“扭转乾坤”,还会给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采用唱英语歌曲和做游戏作为化解突发状况的纽带,自然地过渡,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畅通地进行下去。在缓和紧张气氛和减轻全神贯注的学习而产生的疲劳方面,唱歌和游戏是大有益处的,尤其它特别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发音,有助于记忆单词而且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我们的教学中会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链接镜头一:此时的课堂秩序一片混乱,是教师始料不及也无法控制的。如果让学生再继续下去,课堂教学无法继续进行,教学任务更无法预期完成。当然,如果这时候教师大声斥责,强令学生停止实验,学生们一定会马上安静下来。但这样不但破坏了英语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影响到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此时,教师可试着播放一首活泼轻快的、学生喜欢唱的英文歌曲,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大声跟着哼唱,在歌声中停止游戏或实验,跟着老师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我称此为“歌曲转移法”,用歌曲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既融洽了英语教学氛围,又能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延续。营造了较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并充分挖掘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潜能并举,使学生思想高度集中,循着教师指导的方向,进行积极的、自觉的、有创造性的学习。链接镜头二:我们经常看到类似的情景,有的学生由于受到上一节课的影响,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兴奋的或是低落的情绪,会沉浸在上一节课的教学情景中,无法调整自己让思维恢复;有的学生经常等到上课铃声响起,才恍然大悟,临阵磨枪做准备,不但拖延了上课时间,也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时我们不妨做个“Bobby says”的游戏:T: Bobby says: “Show me your English book.”Ss: OK. (出示一下英语书)T: Bobby says: “Touch your pencil-box”.Ss: OK. (摸一下文具盒)T: “Stand up !”Ss: (学生不动,有个别学生站了起来,众生笑。)T: Bobby says:“Stand up!”Ss: (学生起立) 一个简单的游戏,不但创设了英语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英语课堂上,还巧妙地让那些没将文具用品准备好的学生跟着游戏将自己的学习用具一件一件自然地从书包里取出来放到书桌上,教师不需要用过多的语言和时间来化解状况,一个小游戏便可解决问题。除了以上听命令,做动作的游戏,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游戏类型还有:猜一猜,表演对话,情境游戏,记忆游戏等。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化解尴尬的场面,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为投入新课的学习创造积极的心理状态。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两个教学片段。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想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关键在于教师自己如何设计掌控。由此可见,英语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不但应具备豁达的情怀,广博的知识,还必须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也就是所谓的“教学机智”。一个具有“教学机智”的英语教师会对学生的心理了如指掌,以高度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认为英语教师的“教学机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语言富于启发性。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是一个能够准确而优雅的运用语言的人,必须是一个良好的沟通者,能过顺畅的和学生进行信息、情感的交流,语言富于启发性。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的。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他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散发出“磁”性与魅力。富有灵性的教师善于运用语言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2驾驭课堂富于机智性。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人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对抗。教师面对偶然性问题和突发的意外情况,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从而机动灵活地加以处理。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 3教学基本功有“绝招”。 教师常常身怀“绝招”,其“绝招”是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精益求精、干锤百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有的教师上英语课能画出非常生动有趣的简笔画;有的教师善于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令学生兴趣盎然;有的教师以一笔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使学生羡慕不已;有的教师语言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常引得学生忍俊不禁,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道理。 总之,教学机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要具备以上能力教师自身必须不断的磨练自己的素养,自身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教学机智”应成为是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能力和目标。英语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艺术 背景: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是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缺少实践环境,学生学的英语常常只能在课堂上朗读,而不能用于平时的对话和运用,英语成了机械的知识而不是鲜活的语言。特别是人教版小学英语中Lets talk部分的教学需要在特定语境中学习。有时我们又无法创设合适的情景来开展我们的对话教学,不知道怎样处理教材,感到比较令人头痛。教师想方设法创设情景,而学生却难以融入其中,虽然创设了情景,学生却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其中的短语和句型,教学效果不明显。意外插曲:今天天气特别热,许多学生都穿起了短袖,下午是四年级三个班的英语课,我本想,按照教学进度,我已上完了Recycle1,期中考试也快到了,今天这节课就给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吧!可是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发现学生一个个大汗淋漓(可能是刚才午间活动的时候,玩得起劲了点。)还有好多学生拿着书本当扇子,我本想先强调一下纪律,让学生静下心来再上课。可我转念一想,学生表面上是不扇了,可他们并不是主动放下的,心还是静不下来的。后来我一想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不正要学hot,cold,warm,cool这四个关于天气的单词吗?何不趁机把这四个单词教一下呢?想到这里,我对学生说“:Be quite, boys and girls!This is the weather report,Its hot in Shaoxing.”,学生一听还以为绍兴发生什么事了,因为他们听不懂前面几句话的意思,只听懂了Shaoxing两个字。这时我也没用中文翻译,就拿了本书扇了起来,并且动作很夸张。这时调皮鬼孟烨说了:“嘿嘿!黄老师也热死了,她也在扇了。”我边扇边在黑板上写了:“Hot ,hot, Its hot in Shaoxing.,然后转身跟学生说:“Read after me! Hot,hot,Its hot in Shaoxing. “, 我边读边用手指了指外面的太阳,这时学生已经明白了hot的意思,也一个个地跟我做了起来,读的声音也很响亮,很自然地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然后我叫了一个穿T恤衫的学生,我说:“Its hot today. Put on your T-shirt。因为第三单元已学过Put on your T-shirt这一句型,所以学生们很快就意识到该做些什么。然后我又收集了一些学生脱下的衣服,以衣服引出还有几个表示天气的单词,如:Its cool today,put on your sweat; Its cold today,put on your jacket.等.这样我也完成了单词warm,cool,cold的教学 ,我觉得教学效果都比较好。这样,通过天气,我给学生复习了第三单元我们学过的有关服装的一些单词如T-shirt, sweat,jacket,shorts,jeans等等,既达到了复习的效果,又上了新课,我为我自己的灵活变动,暗自庆幸,也为今天取得的成功而高兴着。教后感:平时,老师总是希望学生能遵守纪律,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则骂之罚之,可是这样的解决方式就是最完美的方式了吗?于生于己,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呢?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大多数教师都希望学生围着自己转,有个安静的课堂,一旦出现意外就加以批评喝斥。有时我们往往会一走进教室就整顿纪律,力求在课堂纪律很好的情况下,来完成我们的课堂教学。其实,有时学生表面上是不动了、不吵了,但他们的心不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学效果也是好不到哪里去的。有时可以因势利导,特别是小学英语,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情景,来创设英语对话的教学环境,因为英语强调的是情景教学,有时我们会花心思去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而不懂得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情景。就像今天一走进教室就看到教室里乱七八糟的样子我真的很生气。学生肆无忌惮的吵闹打乱了我准备的课。但现在想想,我庆幸自己当时没去指责学生。平时,我们总是苦于如何创设情景去教“Lets talk”部分。其实,学生意外的“捣乱”恰好给这节课创设了情景。我也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放弃了原来的教学步骤,抓住时机将要学的单词短语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堂的偶发事件转变成创设情景的活教材。关注课堂意外情况,及时捕捉有利于教学的信息,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使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