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冲刺复习知识拓展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docx_第1页
2017高考生物冲刺复习知识拓展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docx_第2页
2017高考生物冲刺复习知识拓展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docx_第3页
2017高考生物冲刺复习知识拓展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7细胞的增殖一、有丝分裂中易混图形辨析1.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侧面观与俯面观例1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若从细胞的某一极方向观察,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解析观察细胞分裂图像时,同一时期,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看到的图像也不相同,如中期时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侧视时看到的是着丝点在一条线上,但如果从细胞的一极来看,就看不出来整齐排列的效果了,而是凌乱的排列。答案D2.细胞核的变化例2下图为细胞周期中部分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分析:(1)甲图发生在期,核膜。(2)乙图发生在期,核膜。解析从图像上可以看出核膜在变化,应判断出发生在前期或末期。在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而在末期染色体上无染色单体,因此可判断甲图为细胞分裂的末期,核膜正在重新构建;乙图为细胞分裂的前期,核膜正在解体。答案(1)细胞分裂末正在重新构建(2)细胞分裂前正在解体二、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化学药品的作用及应用名称作用实验应用甲基绿与DNA结合呈现绿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吡罗红与RNA结合呈现红色苏丹染液、苏丹染液使脂肪染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酒精溶液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体积分数为75%酒精杀菌、消毒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体积分数为95%酒精迅速杀死细胞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质量分数15%盐酸使细胞分离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层析液溶解并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受破坏澄清的石灰水与CO2反应检测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与CO2发生颜色反应检测CO2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检测酒精例3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组别材料实验条件观察内容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等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B菠菜叶无水乙醇、层析液等滤纸条上的色素带C洋葱根尖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A组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2)B组实验中,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进行干燥处理外,还有。(3)在做C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乙所示图像,此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填编号)a.视野选择不合适b.取材时间不合适c.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d.解离时间不合适(4)研究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如下图丙所示曲线。在a和c两时期,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图丁、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时期)。解析(1)A组实验中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洗去花生子叶切片表面的浮色。(2)由题干所给信息“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推测,色素带颜色浅的原因可能是画滤液细线的次数少或滤纸条湿度大。(3)在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选择根尖分生区()处细胞为材料;若视野中图乙所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是观察时选择的位置不恰当,还有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该时间段内有丝分裂不旺盛。(4)根据曲线图判断,a、c两个时期mRNA的含量高,是转录旺盛的时期,RNA聚合酶催化mRNA的合成;e时期植物细胞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为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为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分裂前期。答案(1)洗去浮色(2)画滤液细线次数不够(3)a、b(4)RNA聚合酶高尔基体间期、前期专题8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细胞生命历程中的有关实验研究例析一、细胞癌变机理探究例1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1)体外分别培养某种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是。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的特性。(2)细胞癌变后,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3)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细胞类型增殖代数端粒酶活性正常体细胞5060无癌细胞无限有实验目的:研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实验步骤:。结果预测及分析:。(4)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解析(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为a。癌细胞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减少,具有易扩散转移的特性。(2)这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能引起机体免疫应答,所以这些蛋白质会成为抗原;裂解靶细胞的为效应T细胞。(3)实验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的关系,由此可知,实验变量为端粒酶活性的有无,因此可确定实验组别。第一步分组标号,第二步强调两组之间的实验变量,其他条件相同,第三步记录实验结果。由相应结果推测相应结论。(4)治疗癌症的新思路:由(2)题意可知,可从特异性免疫角度回答,由(3)题意可知,可从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角度回答。答案(1)a扩(分)散转移(2)抗原效应T细胞(3)将癌细胞分成A、B两组A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B组不加,进行培养记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结果预测及分析:A组比B组增殖代数少,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有关;A组仍然无限增殖,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无关(4)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细胞分裂)或免疫治疗(输入淋巴因子、DNA疫苗)二、细胞衰老的原因探究例2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呈凝缩状态的不活动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细胞分裂间期无巴氏小体。20世纪60年代,为了探究人的体细胞衰老的因素,一位科学家选取年轻女性体细胞和老年男性体细胞,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培养(细胞增殖),请仔细观察图并分析回答:(1)巴氏小体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在观察前必须对细胞用染色。(2)第一次实验结果说明:。(3)第二次实验结果是:老年男性体细胞混合培养与单独培养,细胞的分裂次数相同。骨髓瘤细胞与实验中进行增殖的细胞相比较,核内的结构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从而违背了“细胞程序性死亡”规则,打破了细胞产生与死亡的动态平衡。(4)第三次实验结果有二:其一是去核的年轻女性的体细胞和老年男性的体细胞融合培养,现象为;其二是去核的老年男性的体细胞与年轻女性的体细胞融合培养,现象为。这说明调控细胞衰老的物质位于中。解析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特有的,可作为雌性细胞的标记。对细胞的染色体染色采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第一次实验中年轻女性体细胞增殖多,而老年男性体细胞增殖少,说明衰老细胞增殖次数少;老年男性体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