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气体热力过程p-v图和T-s图的综合应用分析.pdf_第1页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p-v图和T-s图的综合应用分析.pdf_第2页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p-v图和T-s图的综合应用分析.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燃机与配件 2 0 1 4 年第3 期 毋 咒 x 荧 必 咒 兕 g工艺技术3 q r f 刁f 勺 勺f f 对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p v 图和T s 图的综合应用分析 D e t a il e dA n a l y s iso ft h eT h e r m o d y n a m icP r o c e s sC u r V eo fI d e a l G a sint h ep V D ia g r a ma n dT sD ia g r a m 吴凤英孙培鑫 河南科技大学 摘要 本文通过对理想气体多变过程的p v 图和T s 图的深入分析 得出判断过程状 态参数 热量 功量和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结论 并将相关结论直观的表示在p v 图和T s 图上 通过实例说明了结论的应用 从实例可以看出 直接使用相关结论大大简化 了一般解题的过程 关键词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p v 图T s 图 A b s t r a c t T h isa r t ic l eg o tt h ec h a n g e sc o n c l u s io no fs t a t ep a r a m e t e r s h e a ta n dp o w e rint h e t h e r m o d y n a m icp r o c e s s t h r o u g had e t a 订e da n a l y s iso ft h et h e r m o d y n a m icp r o c e s sc u r v eo fid e a l g a sint h ep vd ia g r a ma n dT sd ia g r a m T h e np u tt h er e l a t e dc o n c l u s io nint h ep VD ia g r a m a n dT sD ia g r a min t u it iv e d T h r o u g ha ne x a m p l ein t r o d u c e dt h ea p p l ic a t io no fc o n c l u s io n sa n d s h o wt h a tu s e dr e l a t e dc o n c l u s io nint h ep vD ia g r a ma n dT sD ia g r a mc a nm a k eite a s yt o s o l v er e l a t e dp r o b l e m K e yw o r d I d e a lg a sT h e r m o d y n a m icp r o c e s sp vd ia g r a m T s d ia g r a m 0引言 理想气体的过程曲线是工程热力学学习的重点 和难点之一 相关书籍对多变过程状态参数 热 量 功量和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的一般规律无详细 的分析过程 多数直接给出文字性的结论 不便于 学习与理解 本文通过对理想气体可逆多变过程的 p v 图和T s 图曲线的形状和走向的深入分析 得出过程状态参数 热量 功量和热力学能及焓的 变化的结论 并将其直观的表示在p v 图和T s 图上 全文分析均为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以下不 再重复说明 1 多变过程在同一p v 图和T s 图分析 理想气体的多变过程p v 一常数 当n 取不同 的值时是四个基本热力过程 因此在p v 图和 T s 图上 从同一初态出发 画出四种基本热力 过程的过程曲线如图1 所示 图中 n o 1 k o 的曲线分别是定压过程线 定温过程线 可熵 过程线和定容过程线 由图得n 的变化规律是从定 压线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从0 逐步增大 2 如果 给定一个在p v 图和T s 图上的热力过程曲线 如何判断该过程状态参数 热量 功量和热力学能 及焓的变化 或给定一个热力过程的一些状态参 数 热量 功量和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情况 如何 将这个热力过程曲线表示在p v 图和T s 图上 这两个问题是热力过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而p v 图也叫示功图 T s 图也叫示热图 可以知 道在p v 图中对功量 p v 的表示很直观 在T s 图上对热量 T s 的表示很直观 但是如在p v 图中表示热量 T s 的变化 在T s 图上表 示功量 p v 就没有那么直观 鉴于这种情况 以下对多变过程的p v 图和T s 图曲线的形状 和走向的深入分析 表1 为相关量分析依据及 吴凤英孙培鑫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p v 图和T s 图的综合应用分析 1 3 特点 o 心 如k j 乡 S 图l 理想气体多变过程I v 图和T s 图 F g p vd j a g r a ma n dT sd a g r a mo ft h eb a s j c 1 e r m o d y n a m j cp r o c e s s curveo fid e a l 蛐s 表1相关量的分析 相关量的微元变化量判断依据变化的分界线增大的方向 d ud u c d T 定温线温度增大的方向 d h d h c d T定温线温度增大的方向 朝 6 q T d s 定熵线熵增大的方向 6 w8 w p d v 定容线容积增大的方向 占w 6 w t 一一v d p定压线压力减小的方向 由表1 可见判断状态参数及相关量的微元变化 量 d u d h 6 q 8 w 6 w 的最为关键的是对过 程的状态参数p v T s 的变化的判断 下面就 以四个基本热力过程曲线为基础 通过p v 图和 T s 图说明过程的状态参数p v T s 的变化 规律 2 p v T s 在p v 图禾口T s 图 的变化规律推导及结论 在p v 图上 状态参数p 和v 的变化很直观 同理 在T s 图上 状态参数T 和s 的变化也很 直观 而在p v 图上判断T 和s 的变化 在T s 图上 判断p 和v 的变化就不那么直观了 k 引 下面就详细分析在p v 图上T 和s 的变化规律 以及在T s 图上p 和v 的变化规律 2 1 在p v 图上判断T 的变化 如图2 在p v 图上作两条等温线 判断两 温度的大小 如图2 取定压过程1 2 进行分析 1 2 为定压过程 p 一常数 由图2 可见比容v v 又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 v R g T 得T T 得出在p v 图上T 变化的结论 以过l 点的 定温线为界 终态点2 落在定温线右上方的过程温 度升高 同理可证 以过1 点的定温线为界 终态 点2 落在定温线左下方的过程温度降低 圈2 在p V 崮上判断I 的变化崮3 在pV 图上判断s 的变化 F g 2 仆l e 仆I e r m o d y n a m i p r c e s scurved e t e r m m ec h a n g e so ft e m p e r a t u r einp vd 1 8 9 r a m F l 昏3t h et h e r r T 划y n a n icp r c e s scurved e t e r m in ec h a n g e so fe n t m p yinp vd ia g r a m 2 2 在p v 图上判断s 的变化 如图3 在p v 图上作两条等熵线 判断两 熵的大小 如图3 取定压过程l 一2 进行分析 根 据定压过程特点 p 一常数 由图3 可见比容v O 所 U 1r 1U l 以5 1 s 2 得出在户一u 图上s 的变化结论 以过1 点的定 熵线为界 终态点2 落在定熵线右上方的过程熵增 大 同理可证 以过l 点的定熵线为界 终态点2 落 在定熵线左下方的过程熵减小 2 3 在丁一s 图上判断声的变化 如图4 在丁一s 图上作两条等压线 判断两压力 的大小 如图4 取定温过程z 一2 进行分析 z 一2 为 定温过程 丁一常数 由图4 可见s o 而尺g O 得p z 声 得出在丁一s 图上户的变化结 论 以过l 点的定压线为界 终态点2 落在定压线右下 方的过程压力减小 同理可证 以过z 点的定压线为 界 终态点2 落在定压线左上方的过程压力增大 图4 在Ts 图上判断p 的变化图5 在Ts 图上判断v 的变化 F ig4 仆I et h e r m o d y n a m i p r o c e s sc urved e t e r m in e c h a n g e so fp r e s 吼J r einT s d l a g r a m F l g 5t ht h e r m o d y n a m I p r o c e s scurved e t e r m in ec h a n g e so f5 p e c l f l cv o l u m ein T sd ia g r a m 2 4 在T s 图上判断v 的变化 如图5 在T s 图上作两条等容线 判断两 内燃机与配件2 0 1 4 年第3 期 比容的大小 如图4 取定温过程l 一2 进行分析 根据定温过程特点 T 一常数 由图5 可见s o lU U l R o 得v v 得出在T s 图上v 的变化结论 以过1 点的定容线为界 终态点2 落在定容线右下 方的过程容积增大 同理可证 以过1 点的定容线 为界 终态点2 落在定容线左上方的过程容积减小 3 在p v 图和T s 图上的表示热 量 功量和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规律 以上分析推导了p v T s 在p v 图和T s 图的变化规律 利用以上结论 结合表1 就可 以判断出热力过程的热力学能的变化 焓的变化 功量变化 热量的变化规律 现将结论直接表示在 p v 图和T s 图上 为了清晰 图中只表示出相 关量大于 的区域 如图6 图7 所示 o 心 玲 壬 户 b 以 以 k 图6m 土1 1 q w w 在pv 图上的变化 w e r l h tr n l a le n e r g ya 1 1 lc n t h a l p yr 1 1 a g e sin v 1 I g r a m T 蒋蕊 黎 铆 秘Q k 图i且l j 1 1 q w 在图J 图上的变化 卜l g 7H e a t f w e r t h e r m a le n e r g ya n de n t h a l p yc h a n g e sl n7 r s d l a g r a m 4 热力过程p v 图和T s 图的应 用举例 把n 一1 2 的空气压缩过程表示在p v 图和T s 图上 并判断 u q w 的正负 6 解 空气为理想气体 k 1 4 1 n 一1 2 o q o w o 5结论 本文通过对理想气体可逆多变过程的p v 图和 T s 图曲线的形状和走向的深入分析 得出过程状 态参数 热量 功量和热力学能及焓的变化的结论 并将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