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ppt课件ppt课件.ppt_第1页
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ppt课件ppt课件.ppt_第2页
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ppt课件ppt课件.ppt_第3页
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ppt课件ppt课件.ppt_第4页
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ppt课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院感相关知识江南康复医院 1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 院感分类及其感染链 交叉1 外源性感染医源性外源性感染链传染源传播途径感染人群2 内源性 自身感染 内源性感染链贮菌库易位途径易感生境3 母婴感染 3 院感事件 4 院感事件 5 院感事件 6 院感事件 7 院感事件 8 职业防护 医院是一个特定的场所 是病原微生物活动猖獗 疾病传播活跃的场所 尤其是近几年来新发传染病 新的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使医务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 9 4 职业防护的规定 应当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为从事医疗废物收集 运送 贮存 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 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必要时 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10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的操作 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禁止双手重新将注射器盖帽手术中 应使用消毒盘传送锐利器械禁止将针头随意放置 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利器盒中 11 锐器意外处理方法 保持镇静迅速 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皮肤无损伤时 用皂液及大量清水洗去血液 体液利器 针刺意外损伤时 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 立即把血液从伤口挤出 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 用皂液和清水冲洗 消毒及包扎伤口眼睛 鼻 及口腔的粘膜 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的消毒 如75 的酒精 0 5 碘伏等 浸泡或涂抹消毒 并包扎伤口尽早报告病区主管和相关部门 尽早就诊 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12 13 标准预防及标准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是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系统的许多特点进行综合 认定病人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须进行隔离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 必须采用防护措施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空气 飞沫 接触隔离 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病人 也防护了我们医护人员 预防措施 1 洗手2 戴手套 口罩 眼罩及围裙3 避免利器意外4 保护环境清洁5 被污染的仪器用品必须消毒处理 在检修前也要必须消毒处理6 传染病人所用的床单衣物经过消毒处理后才能送去清洗 14 9 非医疗废物管理 使用后未受污染的一次性输液瓶 袋 由定点单位回收处理 兰溪中苔公司 有登记及回收记录 留存黄色收据 关于加强一次性医用输液瓶 袋 使用后管理的通知 浙卫发 2006 169号 废弃药品包装盒 袋 废弃医疗器械 废弃药品 过期药品 由医护人员拆封包装并及时毁形 15 清洗质量的监测 16 消毒质量的监测 17 灭菌质量的监测 18 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19 灭菌标识的要求 20 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 1 微生物的种类 数量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2 环境温度3 消毒液浓度4 消毒物品的性质5 有机物的影响 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 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 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21 消毒灭菌原则 一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 应先去污染 彻底清洗干净 再消毒或灭菌 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 应先消毒 彻底清洗干净 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 根据物品性能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 耐热或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 手术器具及物品 各种穿刺针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油 粉 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 精密仪器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 如内窥镜可用2 戊二醛浸泡灭菌 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 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灭菌的方选化学方法 22 如何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凡是高度危险性的物品 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凡是中度危险性的物品 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 可选用高 中效消毒法凡是低度危险性物品 一般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 仅在特殊情况下 如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后必须针对污染微生物的性质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必须针对污染微生物的性质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高效消毒剂 杀灭一切微生物中效消毒剂 杀灭分枝杆菌 真菌 病毒及繁殖体低效消毒剂 杀灭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23 消毒方法按作用水平分 灭菌法 热力 EO 戊二醛 过氧乙酸高效消毒法 紫外线 氯制剂 臭氧中效消毒法 碘 醇 酚类消毒剂低效消毒法 单链季胺盐 双胍类 24 消毒隔离原则 上班时应着装整洁 一律穿工作服 戴工作帽 不戴戒指 耳环 手镯 不留长指甲 不涂指甲油 工作场合不得进食和堆放食物 特殊科室的专用服严禁串岗串室 接触病人前后要以皂液流水七步洗手 使用一次性纸巾擦手 接触特殊感染和隔离病人前必须戴手套 穿隔离衣 严禁将污染手套 隔离衣接触其他物品 并及时更换 无菌操作前注意周围环境应该清洁无尘 洗手 戴口罩 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无菌镊子 持物钳 注射 治疗时应铺无菌盘 抽出的药液不得超出2小时 开启的无菌溶液需在4小时内使用 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小时 并注明启用时间 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 棉球 纱布等 一经打开 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进入体内组织或无菌器官的高度危险医疗物品必须在24小时内使用 直接或间接与正常皮肤粘膜接触的中 低度危险医疗物品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 25 消毒隔离原则 无菌物品必须放在专用柜内 有专职人员每日检查 所有灭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 灭菌有效期 标记清楚 填写完整 按灭菌日期的顺序放置 无菌物品包布必须双层 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 治疗车物品摆放 上层为清洁区 下层为污染区 凡需浸泡的无菌器械必须用灭菌剂 如2 的戊二醛并注明浓度 药名 有效期 更换人 器械浸入时必须打开全部浸入液体中 并注明浸入时间和签名 26 环境区域的分类 I类环境 层流洁净手术室 层流洁净病房II类环境 普通手术室 供应室无菌区 ICU等III类环境 一般病房的治疗室 注射室 换药室 供应室 清洁区 急诊室 化验室等IV类环境 病房 27 手卫生相关知识 28 手卫生相关知识 29 手卫生相关知识 30 手卫生相关知识 31 手卫生相关知识 32 手检测 采样时间 在接触病人 从事医疗活动之前采集方式 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双手指曲面来回涂擦各两次 一只手涂擦面试0cm2 将棉签放入10ml试管后送检结果判断 结果计算 手细菌菌落总数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 采集液稀释倍数 30 2重点部门 III类区域 5cfu cm2一般病房 III类区域 10cfu cm2 33 戴手套指征 1 与血液接触时戴手套2 与污染物接触时戴手套3 接触黏膜与不完整的皮肤时戴手套在4 但不要总是戴着手套 34 七步洗手法 35 8 污水处理管理 处理装置 不同的装置 结构及原理不同 应加的消毒剂及间隔时间可能不同 液态 缓释片 详见装置说明书 应正常运转 总余氯自测 配备检测试剂 定人负责检测 每天上 下午各测一次 有检测记录 委托监测 粪大肠菌群每月不得少于1次 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菌和志贺菌 每季度不得少于1次 36 第二部分医疗废物的处理 37 1 医疗废物的定义 医疗废物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 预防 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 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共分五类 并列入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38 2 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医疗垃圾分类 39 3 医疗垃圾分类 40 3 医疗垃圾分类 41 3 医疗垃圾分类 42 5 医疗废物登记的规定 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 种类 重量或者数量 交接时间 处置方法 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至少保存 年 43 6 医疗废物流失 泄漏 扩散事件的规定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 泄漏 扩散时 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 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 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44 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45 7 分类收集的规定 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 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 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 容器 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46 8 运送的规定 应当使用防渗漏 防遗撒的专用运送工具 按照本单位确定的内部医疗废物运送时间 路线 将医疗废物收集 运送至暂时贮存地点 运送工具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卫生机构内指定的地点及时消毒和清洁 47 9 贮存的规定 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 设备 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天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 设备 应当远离医疗区 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 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渗漏 防鼠 防蚊蝇 防蟑螂 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 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48 10 转移的规定 应当将医疗废物交由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49 3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管理 设医疗废物处置间或相对分开的处置区域 放置便于使用的垃圾桶 套有大地维康提供的黄色塑料袋 及利器盒 在相应位置张贴分类收集标识或示意图 分类收集 医疗废物绝对不能混入生活垃圾中 生活垃圾尽可能少混入医疗废物中 注射器针桶应放入感染性废物 利器盒内不应有棉球 棉签 防止病人将棉球 棉签丢入生活垃圾袋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 4时 应更换包装物或者容器 50 3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管理 51 4 运送管理 专人 专车 专箱 规定的时间 路线 在每个包装物 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 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产生日期 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 防遗撒 无锐利边角 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 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运送人员与产生科室有交接登记 52 4 运送管理 53 5 暂存管理 暂存间 柜 应专用 不得存放无关物品 应有三角形警示标志牌 大地维康50元 块 及 禁止吸烟 饮食 标识 应张贴分类放置标识 应张贴流程 制度 装有医疗废物的塑料袋或利器盒均应放入转运箱内 暂存间 柜 应上锁 应远离生活场所 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 应当对暂时贮存地点 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含氯制剂500mg L拖地 喷洒墙面 擦拭台面 54 5 暂存管理 55 6 交接管理 收集人员与科室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 交接 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 严密 在每个包装物 容器上应当系中文标签 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产生日期 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进行交接登记 双方签名 暂存处人员与大地维康公司的转移交接 保存转移联单 进行交接登记 双方签名 56 空气沉降菌 采样时间 消毒后医疗活动之前采样高度 80 150CM布点方法 面积30M2东 南 西 北 中5点 并距墙1M平板暴露法 将直径为9CM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各采样点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 扣放在平皿上 暴露5 30分钟后盖好盖 尽早送细菌室培养 结果判断 结果计算 空气细菌菌落总数5万N AT 式中 N为平均菌落数 A为平板面积 T为暴露时间III类环境 要求细菌总数 500CFU M3II类环境 要求细菌总数 200CFU M3I类环境 按层流室标准计数 57 戊二醛 灭菌剂 具有对金属腐蚀性小 受有机物影响小等有特点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灭菌处理 常用浸泡法 浸泡10小时后取出 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无菌巾擦干后使用 消毒 用浸泡法 有时用熏蒸法 浸泡20分钟至45分钟 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不宜用于空气消毒 也不宜用于普通物体表面的消毒 58 空气沉降率 采样时间 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采样面积 100CM2取100CM2采样方法 5CM 5CM的消毒灭菌规格板放在物体表面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5次 连续采样4个板面积 放入10毫升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试纸直接涂擦采样 结果判断 结果计算 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 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数 采集液晶稀释倍数 采集面积重点部门 III类区域 5cfu cm2一般病房 III类区域 10cfu cm2 59 含氯消毒剂 我院主要使用施康I II型含氯剂泡腾片等 杀菌谱广 是高效消毒剂 1 温度 温度低时可降低杀菌作用 2 酸碱度 酸性条件下的杀菌作用要比碱性条件下强 3 有机物 可降低杀菌作用 应注意其腐蚀和漂白作用 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 放在阴凉 干燥 通风处 消毒液现配现用 浸泡消毒宜加盖 60 1998年4月至5月 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 共计手术292例 至8月20日止 发生感染166例 切口感染为56 85 感染病源是罕见的龟分支杆菌错误配制消毒剂 将1 的消毒原液稀释了整整20倍 令用于浸泡手术器械的消毒液失去灭菌作用 从而造成大规模同源感染索赔2681万元 61 2005年12月 宿州市市立医院发生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病人眼球医源性感染 其中9名病人单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事件 与不具备医疗服务资质的上海舜春扬科贸公司签订协议 合作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并组织病员 提供场地及相关设备材料 允许上海舜春扬公司组织的没有资质的人员在该院从事诊疗活动 医院院内感染管理混乱 手术过程中的相关设备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62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有明显潜伏期的疾病 自入院第一天起 超过平均潜伏期后而发生的感染对无明显潜伏期的疾病 发生在入院后48小时后的感染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直接有关在原有医院感染的基础上 出现新的不同部位的感染或在原有感染部位已知病原体的基础上 又培养到新的病原体新生儿在经产道时发生的感染 63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来源分类 交叉感染 外源性医院感染 病人和病人之间 病人和医务人员之间 病人和陪护人 探视人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途径而引起的感染 在医疗和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的医疗器械 设备 药物和卫生材料污染或院内场所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感染 环境感染 64 医院感染按病原体来源的分类 外源性感染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监控措施的实施 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内源性感染发病机制复杂 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 已成为现代医院感染管理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也日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65 医院感染后果 造成病人住院日的延长影响病床周转率加大病人 家庭 社会经济支出 影响病人的预后与安危 甚至影响医院的声誉与社会安定 66 医院感染的特殊性 医院内病原体种类多 来源广泛医院内流行菌株多为耐药 多重耐药菌株 临床治疗非常困难污染环节多 控制难度大易感人群集中 感染后病死率高 67 医院感染的形成 传播途径 病原体从感染原传到易感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68 易感宿主 影响宿主易感性的因素 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 条件致病菌 慢性疾病 各种药物 抗生素 介入诊断治疗 69 感染源 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 70 医院感染的人群分布 易感人群 婴幼儿 老年人 慢性病人性别分布 泌尿道 女性多于男性职业分布 医务工作者疾病种类 肿瘤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危险人群 介入治疗 有创性检验和治疗 71 医院感染发生的类型 散发 指医院感染在某医院或某地区住院患者的一般发病 当出现散发病例时应及时向本科室院感监控小组报告 并于24小时填表报告院感管理科 流行 指在一个医院或某一个科室内同一种病源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同期散发发病率水平 且在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 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它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尽早报告院感科 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等 72 医院感染管理的意义 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医院感染的发生可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1 危害人群健康 2 降低医院工作效率 3 造成资源浪费 4 妨碍先进技术的发展 73 医院感染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