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饭煲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家用电饭煲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家用电饭煲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家用电饭煲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家用电饭煲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用电饭煲设计毕业论文目 录1前言11.1研究内容11.2研究方法11.3课题背景11.4选择电饭煲作为研究对象的突出意义22产品现状调查32.1市场概况32.2品牌结构32.3产品类型42.4行业标准53设计定位63.1设计思路63.2设计概念63.3功能定位73.4消费者定位74设计对象分析84.1消费者的期望分析84.2消费者的需求分析84.3消费群体及方式分析95产品思考105.1文化思考105.2界面思考115.3造型思考125.4功能思考135.5材料应用思考145.6产品种类思考155.7色彩运用思考156草图分析166.1草图分析167选定方案分析207.1造型分析227.2各部件的结构分析237.3人机界面分析247.4功能分析257.5色彩方案分析267.6材料分析288工程图298.1外形三视图298.2爆炸图29设计总结30参考文献30翻译32英文原文32中文译文39致谢44 中国矿业大学08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46页1 前言1.1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家用电饭煲的种类和功能,家用电饭煲的技术,家用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家用电饭煲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家用电饭煲应有的主要功能和附加功能,家用电饭煲造型的优化设计,家用电饭煲的色彩应用,家用电饭煲对消费者心理学方面的影响。1.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包括:市场调研和分析,实地考察,对各类电饭煲进行功能分析,设计初步定位,绘制草图,分析草图并优选方案,根据优选方案重新定位并再次绘制和优选草图,确定最终方案,根据人机工程学确定产品尺寸,进行建模和效果图的绘制等。1.3课题背景“民以食为天”,小小的电饭煲承载着千家万户的饮食需求,经过20多年的市场推广,电饭煲已成为中国家庭普及率最高的小家电产品之一。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一大电饭煲生产销售国,年产电饭煲7000万台。据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统计,中国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00台。从2005年至今,电饭煲市场已经连续三年呈现销售量下降而销售额增长的态势。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调查数显示,2007年14月电饭煲累计零售量同比下滑0.39%,而零售额却同比增长14.27%,产品高附加值化已经成为市场趋势。除了煮饭外,电饭煲已经在概念和功能上实现了全新的延伸。功能上,做排骨、制蛋糕等功能对电饭煲而言已经是平常不过的小事情;概念上,电饭煲的延伸品电压力锅、电压力煲(有人认为是该类产品为加压力的电饭煲)风头正劲。电饭煲成为现代家庭一日三餐必备的厨房电器,以健康营养为代表的高端饭煲将是今后的市场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目前价格相对较高,还无法被大部份人们购买。本来,经过20多年的普及,电饭煲市场应该大幅度升级。按理,城镇居民健康美味的升级需求应该拉动市场和行业的升级。但是,在市场上电饭煲档次仍然千差万别,差别极大,低档的电饭煲三五十元,高档的一两千元,行业中潜伏着不少消费者发现不了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恶性价格大战,行业中产生相当一批企业制造出来的产品类似于“纸糊饭煲”,为了降低成本,有些企业的产品甚至还在使用着对消费者的健康有毒害作用的低质化学涂料。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产品技术标准偏低等。所以健康,环保,高质量的电饭煲是广大消费者所期待的。另外国内的电饭煲并没有及时响应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大多数电饭煲功能相对较少,主要停留在电饭煲的基本功能上,而国外电饭煲的功能较多,如国外已出现可以脱糖、发芽的电饭煲。而且国外企业特别注重对新技术的开发,使产品功能更强大,更节能,如松下开发出一款采用了电磁感应(IH)加热方式的电饭煲SR-SW101,这款新品采用两片特性不同的不锈钢加热片,从两处产生多于原产品(用IH线圈加热不锈钢)1.3倍的蒸气,使锅里的水蒸气分布更加均匀,更易于将热量传送到米的核心部位。这款新品还增加了“酶活性浸泡”功能,新品内锅采用“蓄热钻石铜锅”,在锅的外侧添加了隔热效果较好的玻璃微珠材料树脂,隔热性能比原产品提高10%,同时也改善了蓄热效果。此外国内市场上的大多数电饭煲的设计不够人性化,如米饭的保温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保温时间短,则米饭不够熟、较生硬;过长则干硬、没味,煮粥时会溢出等。而国外的电饭煲就特别注重这些,如日本象印微电脑式保温电子锅,也可煮稀饭,不须技巧,其特点如下:(1) 微电脑首创米饭“软、中、硬”选择装置。(2) 保温(保温时间12小时以上),电饭锅还可以预约煮饭,您可以在您上班前把电饭锅设成预约煮饭功能,您下班后回到家就可以吃到可口的饭。(3) 追求美味的“加大号球面加热方式”。(4) “8小时睡眠保温装置”米饭保温不变黃不变硬。(5) 蜂巢式放热板能均匀的加热,让煮出来的米更甜美,并可以拆下清洗,常保清洁。(6) 大型彩色液晶屏幕显示,音乐提示(按煮饭按扭时提示,饭煮好时也提示),老少均可使用。(7) 不锈钢外层保持清凉感。(8) 通过目测即可知道水添加量的刻度器。(9) 专为煲粥而设的烹调程式。(10) 可以煮多样饭(糙米、稀饭、什锦饭、白米饭)。1.4选择电饭煲作为研究对象的突出意义作为比较成熟的小家电产品,电饭煲不仅是城镇家庭厨房的必备电器,而且农村家庭的使用率也很高,但农村市场向来只注重价格的特点,给了一些低端品牌很大的生存空间,与前几年区别不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其市场更换量和购买量都还处于增长期,因此市场前景仍十分可观,但是电饭煲市场的发展,只是很注重增加电饭煲的科技含量,一些中低端的产品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高端电饭煲的功能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闲置的。选择电饭煲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有以下意义:(1) 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确保产品真正为消费者所期望的,并确保产品符合健康标准,并能够切实做到环保,使消费者买到真正的放心产品。(2) 使产品更加人性化。由于现代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消费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产品应尽量实现多功能,易操作,方便消费者的使用。(3) 提高国内电饭煲市场竞争能力。目前国内市场的电饭煲产品比国外的要落后很多,市场竞争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提高国内电饭煲的市场竞争力,还是非常重要的。2 产品现状调查2.1市场概况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电饭煲生产销售国,年产电饭煲7000万台。同时,电饭煲也是我国普及率最高的小家电,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的保有量超过100台。据专业权威市场研究公司中怡康的统计数据,2007年与2006年相比,普通型电饭煲零售量增长10%,零售额增长8%。相比之下,大众化的低端的电饭锅的零售量确是下降的,销售量幅度高达31%,零售额下降21%。数据还反映出在主流零售渠道高档电饭煲已经占到了1/3以上,而普通型电饭煲在快速取代低档电饭锅。电饭煲成为现代家庭一日三餐必备的厨房电器,以健康营养人性化设计的电饭煲将是今后的消费趋势并成为人们购买的最大需求。2.2品牌结构电饭煲作为中国小家电产业起步最早的行业之一,在近年的疯狂发展之后,国内市场的竞争已基本达到了“极限”。目前,电饭锅市场结构逐渐趋于明显,可分为以下几类企业:(1) 以苏泊尔、美的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品牌;(2) 以三角、立邦、爱德等为代表的国内中普及品牌;(3) 以格兰仕、TCL等为代表的新进入者;(4) 以半球、容声等为代表的传统低端品牌。如今的电饭煲品牌可谓是鱼龙混杂,然而随着电饭煲产业国内市场趋于成熟,洗牌再所难免。极品策略传播机构通过对11个大中城市电饭煲行业进行监测研究得出以下分析:(1) 层次性:总体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各个层次的“特点”、“盲区”都不一样。(2) 速度快:电饭锅是小家电行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每年内销和外销的增长速度可达35-40%。以苏泊尔、美的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品牌:1、特点:品牌竞争力相对强、销售网络较为完善、营销理念比较新颖。2、目前这类企业在三四级市场开发速度缓慢。以三角、立邦、爱德为代表的普及品牌:1、特点:品牌知名度较高、销售网络完善、但品牌略显老化、更新不快、技术含量高。2、盲区:片面注重追求市场占有率,忽略品牌和产品的的市场差异化传播,造成消费者印象中品牌老化价低的情况。以格兰仕、TCL为代表的新进入者:1、特点:品牌知名度高、营销理念新颖、品牌行业联想度低。2、盲区格兰仕、TCL这些企业的电饭锅产品品牌关联认知度并不高,导致其市场销量并不很高。但格兰仕凭着在微波炉行业的绝对性垄断地位,格兰仕电饭煲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以半球、容声为代表的传统低端品牌:1、特点:品牌老化、产品陈旧、终端覆盖不完善、资金不足、市场成长慢。2、盲区:企业曾经很辉煌,但由于技术更新等各种原因,导致企业品牌价值下降。图2.1 08年2月全国电饭煲品牌量占有率2.3产品类型目前市面上家用电饭煲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比较大众化的大众型电饭煲,电饭煲表面一般有一个开关和两个指示灯,主要有煮饭和保温功能,操作比较简单,以煮米饭功能为主,由于这种电饭煲价格比较低廉,一般在80元至200元之间,因此这种电饭煲使用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中低等收入的家庭中。 图2.2大众型电饭煲 图2.3 电脑型电饭煲另一种是由微电脑控制的电饭煲,这种电饭煲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其表面有数码显示,可以对其进行数码控制,可以24小时定时预约煮饭时间,这种电饭煲还可以自动判断米水量大小,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电热盘+上盖加热方式,三维立体加热,使加热更均匀,多功能选择-具有精煮、快煮、稀饭、粥/汤、锅巴饭、热饭和保温等多种功能。其价格一般在500元以上。还有一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生机的电压力煲,电压力电饭煲与普通电饭煲的区别在于:电压力煲具有蒸,煮,炖,熬,煲,烧,煨等多种烹饪功能,还具有快速烹饪的特点,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而且电压力煲的安全隐患比较大,所以并不是太受消费者的欢迎。其价格在300元以上。 图2.4 电压力煲2.4行业标准设计技术指标: (1)热效率:电饭锅在标准规定的工作状态下,在规定时间内实验用水所获得的热量与该段时间所消耗电能(量)的当量之比。(2)锅输入功率偏差:电饭锅输入功率偏差应5%,-10%。(3)内锅实际容积:电饭锅内锅实际容积应不小于额定容积的95%。(4)电气绝缘性能:电饭锅要有足够的电气绝缘,其带电部分和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应能承受住50Hz交流电压(冷态1500V,热态1000V)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不发生击穿和闪络现象。热态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5)接地电阻:电饭锅应有接地线,从接地线末端至外露金属壳体的电阻,不应大于0.2。(6)控温性能:电饭锅的控温元件,应能准确地控制温度,保证煮饭温度在1032时起作用。自动保温元件应在饭煮好后,冷至65时起作用。保温元件在工作温度下经1000h后,仍应能正常工作。(7)寿命: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时,电饭锅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1000h。(8)泄漏电流:冷态泄漏电流不应大于0.5mA,潮态泄漏电流不应大于1mA。(9)保温温度:通过控温器进行保温的电饭锅,饭温能保持在6083范围内;用附加电热原件保温的电饭锅,饭温应能保持在比试验环境温度高4555。(10)耐用性:主加热器经受500周期的快速试验;控温器工作30000次;附加电热元件经受500周期的快速试验。3 设计定位3.1设计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通过对市场调研资料的分析,以及用户使用方式及需求分析,来考虑电饭煲的功能,外观,形态,色彩,使人们使用起来更方便,功能更贴近生活和用户需求,整体造型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色彩符合设计对象的审美观。基于以上这些原则,在设计家用电饭煲过程中,坚持功能实用,安全人性化,造型美观这一设计思路。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人机工程、造型、制造、价格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设计活动。3.2设计概念目前电饭煲市场上,电饭煲种类较为繁多,从普通的电饭煲的前身电饭锅到微电脑控制的高技术含量的智能电饭煲,还有以健康,营养为产品理念的紫砂电饭煲。但整个电饭煲的发展过程来看,目前市场主要是通过提高电饭煲的技术含量来引导消费和增加竞争优势的,主要是纵向发展的脉络,但这种发展模式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竞争优势,不过这整发展模式却是以高成本为代价的,并且产品的功能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闲置。其实普通的电饭煲的功能已足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也会用这种普通的电饭煲煮饭,煲汤,熬粥,煮面等,而且由于这种电饭煲价格比较低,很容易被人们接受,而且目前已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虽然这种普通的电饭煲已被大多数老百姓接受,并且以流通市场很多年,但电饭煲的在很多方面还是需要改进的。根据实地调查,尽管市场上同一层次的电饭煲品牌较多,除了外观上稍有不同,其实质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众多品牌的电饭煲如出一辙,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依然持续下去,可见目前市场是非常浮躁、急功近利的。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繁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因此人们比以往更需要来自情感上的呵护。所以我们设计的产品应该“以人为本”,从各方面考虑人的因素,使产品能够处处使人们感到关怀的存在,使人们的内心感到温暖。人性化,是本设计主要的设计概念。简朴的造型,不追求过多的修饰,只谋求温暖的感觉,处处考虑到人们的使用的方便,创造舒适的生活。没有高科技含量,却让人更亲近;朴实无华,却温暖人心。3.3功能定位功能定位实质上是市场细分理论的深化,市场细分方法有好多种,但归根结底都是以产品附加功能细分的。功能设计是以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为依据。产品的功能有时需要增加,而有时必须减少。成熟的消费者已经不再盲目追求多功能,多功能意味着多付钱,俗话说:“有钱不买半年闲。”功能设计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进行观念创新,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当前和未来消费者的需求上。依托“旁观者”的优势,通过发现顾客的潜在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功能设计。要进行功能定位,应开展适当的市场调查活动,来了解当前的消费者的需求,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得到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定位的策略,就是为产品在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只有产品功能定位准确,所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被市场消费者接受。根据民意调查发现人们除了用电饭煲煮之外,还主要用于煮粥和煲汤,因此电饭煲应该很好的满足消费者这一需求,目前市场上的大众型的电饭煲主要是按照煮饭的标准来设计的,虽然可以满足人们煮粥和煲汤的需求,但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用电饭煲煮粥经常会出现粥往外溢的情况,这样不仅造成粥的浪费,而且还得很麻烦的清洗锅和厨房,使用起来,还是不太方便,因此,电饭煲的设计应该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使消费者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因此在本设计中,电饭煲应满足煮饭,煮粥,煲汤等功能。3.4消费者定位电饭煲是一种耐用消费品,是家庭中的一个生活用品,其消费对象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家庭中的各年龄段的成员都可能成为电饭煲的使用者,设计出的电饭煲如果只有特定的家庭成员可以使用,而其他人不能用,则这种电饭煲是不会被大众接受的。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有智能电饭煲,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并不能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人们普遍使用的还是中低档电饭煲,这种电饭煲不仅价格较低,容易别人们接受,而且其功能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但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的品牌较多,但其在设计上大都雷同,千篇一律,如出一辙,而且还存在许多不够合理的地方,人们使用起来不是太方便。为了解决大部分消费者所面临的问题,本设计的目标消费人群为中低等经济收入家庭。4 设计对象分析4.1消费者的期望分析舒适实用:据了解,80的消费者认为家电产品应注重舒适实用。 便于装卸:把家电产品作为摆设,如神像般一经固定不再挪动的做法已不能适应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窝在一个几十年不变的居室里,很多家庭的内部装修、布局会不定期地变化,不能够自由装卸、搬运的家电产品很难在今后的日子里适应消费者的需求。色彩:家电产品的色调应该具有亲和力,给人一种亲近的,温馨的感觉,使人们的情感得以寄托。价格:产品物美价廉。 环保:人们都希望自己购买的产品是绿色的,健康的。因此,产品生产制造、材料等方面都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安全:一件产品如果成为家中一大安全隐患,消费者大概不会接受。在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市场,难免会存在一些伪劣产品,尤其是电饭煲这个不可或缺的家电产品。在此情况下,国内消费者对安全这一问题更不敢掉以轻心。使用年限:符合家电的一般寿命。4.2 消费者的需求分析设计,不断地创造新的生活方式,而人们又在有选择地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因而,只有摸清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设计出为消费者所接受的产品。我们说设计新的生活方式,归根到底其实是消费者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是消费者在不经意间引导着设计的方向。设计活动不能凭空臆想,天马行空,它需要设计者去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更突出地考虑人与物、设计与制造、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产品变得更为人性化。一件产品,也许功能强大,造型精美,但它不一定有市场。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许多功能可能是多余的,造型也可能不是他们中的大部分想要的那种。可见,设计不再是单纯的设计一种产品,它也设计一种思想。这种从单一的物质设计到物质与精神的综合设计,反映了设计和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变迁:社会存在决定设计,设计在扮演从属者的同时,从“量”上丰富社会存在,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引起社会存在的质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设计新的生活方式。 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国人不断地接触到国外的生活理念。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更乐意购买自然的产品来装点家居,进一步拉近与世界的距离,而简约自然、线条和谐、色彩整洁的家电产品,往往让人感到舒适,安全,温暖。4.3 消费群体及方式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但消费者对家用产品的使用与需求发生变化,光顾家电产品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及其消费方式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家庭收入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消费。年轻人已经成为目前家电产品消费的主流,据了解,经常光顾家电产品市场的人群中2030岁的消费者占42,3140岁占22,4l50岁占16,5060岁占10。主体消费者的知识结构与生活态度也有所变化。经常光顾家电产品市场的人群中有78的学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这与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关。这一群体已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功能,同时也在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追求一种生活品味,一种情感的关怀。另外,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群占光顾家电产品市场人群的74,家庭月收入在10003000元的占26。资料表明,我国家庭户均人口50年代到60年代为4至5人,1982年人口普查时为4.43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下降为3.6人,到2000年为3.4人,可见家庭规模趋于缩小。近年来我国农村四代同堂、三代同堂的家庭急剧减少,在城市更是难得一见,两代同堂及子女同父母分户独居现象迅速增加。家庭规模的缩小导致了家庭数量的增长,对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此外,我国家庭消费方式逐渐转向社会化。在东部沿海的许多大城市,人们将家庭的部分劳务转移给社会服务部门,以使家庭成员腾出时间来,用于学习、娱乐等其它方面。人们逐渐倾向于把自己从繁琐的生活小事中解脱出来,享受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面临这种变化,家电产品也不能固步自封,人们需求的变化要求它做出适当的应对。消费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设计活动。电饭煲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其使用时间并不会太短即使消费者不再要求一件产品在家庭中扮演永久角色设计时不得不考虑消费者家庭规模、年龄、收入、教育背景等因素。不同的人对所买的产品要求不尽相同,有的要求它功能齐备、有的要求它操作简便但有一点是比较统一的,大家都希望自己购买的产品是方便使用的,物美价廉的。5 产品思考5.1文化思考1、文化概念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往往是指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当然也包括人们衣食住行及各种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等,如我们所讲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武侠文化、道家文化、伦理道德等,以及在这些大范畴中形成的并世代流传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处世态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观念、信仰等。2、文化的特点A:文化的普遍性指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和群体的纽带,具有极强的共性。正是基于这种特性,才使企业了解和把握消费成为可能 。B:文化的差异性不同民族、国家、地区往往是构成文化差异的最直接因素,这种差异表现为人们在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价值标准、宗教信仰、消费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构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这种差异性也就成为企业在技术、资本、市场、人才等国际化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产品设计本土化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只有产品设计本土化,企业的产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如可口可乐的包装,世界范围的红白颜色包装、广告,到了阿拉伯(中东)却要改为绿色,因为那里绿色代表着生命和吉祥。如日本汽车,销往不同国家,就有不同的标准。伊莱克斯的家电,海尔的国际化中销售到美国得家电美国化。这种变通,是典型的因文化差异而做出的产品设计上的改变,并且是有着切实意义的变通。C: 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形成,就具有其极大的稳定性。并且对大多数在其环境中的人,都有着普遍的影响力,不因为某些伟人或者外来力量的加入而起明显变化。也正是这种稳定性,使企业把握消费群的消费特点,制定相应的产品战略和营销战略具有实际意义。 D: 文化的可变性相对文化的稳定性,文化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伴随着社会代表技术生产力和特征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就是人们新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生活态度、消费观念等,这种变化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因素,但它是有规律可循的。设计师要做的就是预测和把握这种未来变化方向,制定产品战略和长期的规划,设计出有市场的产品,并且是有一定超前性的产品设计,而不是为当前的。也正是这种可变性,使企业把握潮流,甚至引导潮流成为可能。3、文化与消费者 由上分析,我们知道特定文化环境必然对一定范围内的每一个成员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从而形成一种可了解和有着共同特征的社会性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需求、消费观念等。具体的讲就是文化为人们提供了看待事物、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方法和标准;使人们建立起是非标准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 因此设计者对本土化(特定文化)文化的研究也就变得更加的重要和迫切。 作为一个面向终端产品的设计者,应该注重这些,因为大部分中国文化背景的中国人,都比较重视家庭伦理,好面子,喜炫耀,重视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而且对美好的祝愿和向往也来的非常之重。因此特别重视各个节日,也形成了很多忌讳和偏好,例如对不同颜色在不同场合的运用都有着很特殊的要求。因此使产品设计本土化研究本土文化,是绝对必要的。5.2界面思考人机界面是指人机间相互施加影响的区域,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一切领域都属于人机界面。人机界面可分为:功能性界面、情感性界面、环境性界面。功能性界面:接受物的功能信息,操纵与控制物,包括材料运用、科学技术的应用等。情感性界面:产品要给人传递感情,取得与人的感情共鸣。这种感受的信息传达存在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情感把握在于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感情,而不是设计者个人的情感抒发。设计者投入热情,不投入感情,必须避免个人的主观臆断。环境性界面:外部环境因素对人的信息传递。任何一件产品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环境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氛围是不可或缺的界面因素。 应该说,界面是以功能性界面为基础,以环境性界面为前提,以情感性界面为重心而构成的,它们之间形成有机和系统的联系。设计活动面临着各种因素,如人机操作、产品功能与结构、形态特征等,这无一例外地反映了人物、物人之间的关系,它要求设计者去创造一种合理的人机交流途径与方式。时至今日,应该没有人会反对“设计的核心是人”这一观点。人机工程学要求我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机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人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健康、安全、舒适等问题。设计优秀的产品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因为它们给用户提供了操作方法上的线索;设计拙劣的产品使用起来则显得困难重重,让人沮丧,因为它们不具备足够的操作线索,从而使用户陷入困惑,破坏了人正常的理解过程。因此,在进行家用电饭煲设计时,给用户创造一条明晰的操作线索关系到这一产品的成败。换句话说,所设计的电饭煲操作界面必须符合人机工程。主要操作装置必须布置在显眼的地方,操作方式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操作过程必须尽可能地简便。5.3造型思考形是营造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通过产品的尺度、形状、比例及层次关系对心理体验的影响,让用户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同时还应营造必要的环境氛围使人产生夸张、含蓄、趣味、愉悦、轻松、神秘等不同的心理情绪。例如,对称或矩形能显示空间严谨,有利于营造庄严、宁静、典雅、明快的气氛;圆和椭圆形能显示包容,有利于营造完满、活拨的气氛;用自由曲线创造动态造型,有利于营造热烈、自由、亲切的气氛。特别是自由曲线对人更有吸引力,它的自由度强,更自然、也更具生活气息,创造出的空间富有节奏、韵律和美感。流畅的曲线既柔中带刚,又能做到有放有收、有张有弛,完全可以满足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和韵律感。曲线造型所产生的活泼效果使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发观赏者产生共鸣。利用残缺、变异等造型手段便于营造时代、前卫的主题。残缺属于不完整的美,残缺形态组合会产生神奇的效果,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前卫艺术感。造型艺术能够表现引人投入的空间情态,如体量的变化、材质的变化、色彩的变化、形态的夸张或关联等,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产品只有借助其所有外部形态特征,才能成为人们的使用对象和认知对象,发挥自身的功能。通过产品形态体现一定的指示性特征,暗示人们该产品的使用方式、操作方式。通过造型形态相似性如裁纸刀的进退刀按钮设计为大拇指的负形并设计有凸筋,不仅便于刀片的进退操作暗示它的使用方式,许多水果刀或切菜刀也设计为负形以指示手握的位置。通过造型的因果联系如旋钮的造型采用周边侧面凹凸纹槽的多少、粗细这种视觉形态,以传达出旋钮是精细的微调还是大旋量的粗调;容器利用开口的大小来暗示所盛放东西的贵重与否、用量多少和保存时间长度等。通过产品形态特征还能表现出产品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产品本身的档次、性质和趣味性等方面。通过形态语言体现出产品的技术特征、产品功能和内在品质,包括零件之间的过渡、表面肌理、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关系处理,体现产品的优异品质、精湛工艺。通过形态语言把握好产品的档次象征,体现某一产品的等级和与众不同,往往通过产品标志、常用的局部典型造型或色彩手法、材料甚至价格等来体现,如标志Braun象征剃须刀无与伦比的档次,象征物主的富有及地位但仅作为计时用的金表等。通过产品形态语言也能体现产品的安全象征,在电器类、机械类及手工工具类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体现在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著名品牌、浑然饱满、整体形态、工艺精细、色泽沉稳都会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合理的尺寸、避免无意触动的按钮开关设计等会给人生理上的安全感。5.4功能思考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理解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功能性,易用性。功能性是纯粹的功能。易用性是消费者能够获得所提供功能的可能性。如果消费者很容易使用上这些附加的功能,你也能有所收益。消费者知道一个产品功能越多就越难使用,他们开始也会选择多功能的产品。然而,当他们真正使用产品以后,他们的倾向会发生360度的改变,开始时对冗长功能菜单的兴奋就会减退甚至消失。这时候易用性超越了功能性。一件产品的功能往往决定着其生死存亡。消费者购买某一件产品,是因为他需要使用这一件产品来完成特定的任务。人们购买冼衣机用以冼涤衣物,购买电视用以收看各种节目,购买床用以休息。可以说,一件产品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相对应的功能需求。产品具备主要功能的同时,也可以根据需求的趋势整合辅助功能。如果功能恰到好处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产品则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在市场中屹立不倒。但是过犹不及,整合的功能也要讲究一个度,一旦超过这一个度,本来成功的产品也会因此而被市淘汰。5.5材料应用思考产品设计的美与构成它的材质、结构密切相关,设计的变化往往与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是同步进行的。不同的材料赋予产品以不同的质感,不同的美。不同的结构也决定了产品在外观上的不同。所以,材质与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视觉效果、艺术风格和人对产品的外观感受。 不同的材质,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形成不同的材质感:木材的自然纯朴、纹理别致、轻松舒适;花岗石质地坚硬、给人以厚重、稳定、雄伟壮丽感;大理石质地细腻、纹理自然,光泽柔润、美观耐看;钢铁的坚硬、挺拔刚劲、深沉稳重;塑料的轻巧别致、色彩艳丽;玻璃的性脆质硬、晶莹剔透;丝织品的润滑柔软、轻快华丽;羊毛则给人柔软、亲切、温暖和高贵感 材质是构成产品的物质基础,除具有材料的基本功能特性外,还具有其特有的材质与情感,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作为产品表现外衣的材质,主要使通过其感觉特性,即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来表现产品。这就使产品材质与人之间具有亲和力,即材质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关怀。这是材质对人的亲切程度,是人对材质的熟悉程度。 因此,悦目的设计离不开优美的材质,造型设计者应考虑如何巧妙的利用材料的特性,尽量的发挥材料本身的色泽、机理与质感的美,并赋予相应的设计语言。但这不是说材质的美感可以凌驾于其他的设计要素之上,所有悦目的产品美感都是造型材质,功能,风格的平衡与和谐。人对材质的知觉心理过程是不可否认的,而质感本身又是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产品的空间形态是感人的,那么利用良好的材质与色彩可以使产品设计以最简约的方式充满艺术性。材料的质感肌理是通过表面特征给人以视觉和触觉感受以及心理联想及象征意义。产品形态中的肌理因素能够暗示使用方式或起警示作用。人们早就发现手指尖上的指纹使把手的接触面变成了细线状的突起物,从而提高了手的敏感度并增加了把持物体的摩擦力,这使产品尤其是手工工具的把手获得有效的利用并作为手指用力和把持处的暗示。通过选择合适的造型材料来增加感性、浪漫成分,使产品与人的互动性更强。在选择材料时不仅用材料的强度、耐磨性等物理量来做评定,而且考虑材料与人的情感关系远近作为重要评价尺度。不同的质感肌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玻璃、钢材可以表达产品的科技气息,木材、竹材可以表达自然、古朴、人情意味等。材料质感和肌理的性能特征将直接影响到材料用于所制产品后最终的视觉效果。工业设计师应当熟悉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征,对材质、肌理与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地加以选用,以符合产品设计的需要。目前各品牌电饭煲材料主要选用塑料,也有选用不锈钢或是两者合用的。应该说,塑料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性能、安全、视觉效果等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它已经成为家电产品最主要的材料之一5.6产品种类思考产品种类不丰是目前市场的一个缺陷。正如前面提到,目前电饭煲产品种类其实最主要为普通的大众型电饭煲和智能电饭煲。但在这两种产品中间的过渡产品却不多见,普通的大众型电饭煲虽可以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智能电饭煲的附加值太高,价格较高,正所谓“产品高科技,不如产品好功能”,因此这种高端电饭煲并不适合大众消费。开发新形式的产品,可以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加强设计成果的生命力。5.7色彩运用思考色彩,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对于产品设计来说,色彩通常具有心理和结构两种功能。不同的人们对颜色的喜好及心理承受程度都不一样,通常高纯度的、鲜艳的颜色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紧张不适,例如饱和的红色、橙色和紫色等。产品色彩使用不当就会成为一种视觉污染,会使人们容易加剧工作、生活的紧张感。合理的产品色彩构成设计在创造舒适的作业、工作和生活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比如,通过色彩调节可使环境变得更加明亮,减轻眼睛和全身的疲乏,增强工作的乐趣,提高劳动效率,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体现某种风格和情调,还能减少事故和灾害。首先,特定的色彩具有特定的视觉含义:例如,红色,是强烈的刺激色,多用于提示危险的标志、火警、消防栓等等;黄色,是醒目色,通常用作警示,在电动工具的设计上比较常见;而蓝色具有平静、凉爽的特点,在工业中用作管理设备上的标志;相对柔和的绿色,对人的心理很少有刺激作用,不易产生视觉疲劳,给人以安全感,在产品设计中多用作安全色当然其他颜色,也有广泛的作用,尤其是白色,具有减色的作用,加入适量的白色来提高其明度来减少强烈的色彩感受。其次,色彩的设计还要适合产品的特性、功能与使用环境:例如,儿童玩具要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与生理需要,多用五彩缤纷的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办公用品多突出整洁、冷静、理性的特性,而选择暗色调或灰色调,较少用刺激、明快的纯色。色彩的结构功能,是指色彩影响物体被察觉方式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不同的色彩设计可以影响观察者的视觉感受。在这种情况下,色彩就成了可以影响产品可见结构的手段。运用色彩可以实现形态的表面分割、产生视觉的中心,甚至改变不能令人满意的比例等。色彩对于产品结构的影响通常通过以下四种方法来发生作用:1、突出重点:在产品的重要部分或者运动部件上,涂上纯度极高的橙黄色,可与产品的其他部分相对比,同时也起到了突出重点和警示的作用。 2、分隔与联系:产品不相连的独立部分可以通过使用恰当的色彩在视觉上实现互相分隔或相互联系,使产品在视觉上达到统一中有变化。3、比例与方向性:一件产品的视觉比例能通过将其表面分隔出不同的色块而得到加强或改变。例如,汽车驾驶室前挡风玻璃的下方饰以深色镶板,可改变其比例感觉,使其前窗显得更为宽敞。如果利用水平分割线,则可以强化产品水平移动的方向性。4、轻重感:由于深浅不同的色彩会使人联想起轻重不同的物体,因此,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轻重感。一般在纤细形状的产品的底部会运用深色来加强其的稳固、稳重的感觉一般来说,对于在产品中色彩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色彩必须服从功能,因此,色彩应该尽可能的提示出产品的功能,这样才能与消费者的使用情感相适应,才能与产品的使用环境相适应。例如设计一只杯子,并不仅仅单纯以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或以优美的造型为标准,还要考虑它在什么场合使用,要让这只杯子能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例如,就西餐餐具的设计来看,还应该细心考虑与环境色彩的关系。如果桌布采用了色彩斑斓的颜色,餐具是否就应该采用中性的色彩?还是相反?不管怎样,效果可能会是和谐、刺激、紧促、安静、单调的等。6 草图分析通过以上的材料整理、讨论、思考分析,提出各种风格的方案,画出草图。通过绘制草图,表现出不同风格的线条、面片,从而给人呈现不一样的整体。6.1草图分析方案一:此方案造型简洁,较大的底部使其看起来很稳定。方案二:造型类似冰箱,由于其高度较大,食物不能快速的被加热。方案三:此方案与方案一相似,只是其上面为弧形,使整体造型略显柔和。方案四:特大的煲身使其具有很大的容积,较小的上盖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方案五:此方案为心形造型,看起来比较可爱,但其多余的空间较大。方案六:此方案由圆柱体演变而来,整体造型显得不够灵活。方案七:灵感来源于贝壳,整体造型显得灵活、可爱、别具一格,但由于其造型比较别,所以并不适合大众使用。方案八:此造型乍看起来像一副棺材,让人有一种不好的联想。方案九:三棱柱的造型,整体造型线条较生硬,给人一种难以接近感觉。方案十:低矮的圆柱造型,增加了加热盘与内胆的接触面,食物可以被更快的加热。方案十一:此方案的特别之处在于其上盖具有一定的斜度,这样可以使蒸馏水不滴在食物上。方案十二:造型简洁、规整,给人以呆板的感觉。方案十三:此方案在上盖的连接上有一定创新,它是滑盖结构,而不是普通的翻盖结构。方案十四:此方案的形态似半个圆柱造型,又有些像古代的盛放珠宝箱的箱子,造型朴实,不张扬。方案十五:该方案与在造型上比市场上的电饭煲造型并没有太大突破,整个造型中规中矩,给人一种死板的感觉,但该方案以淡黄色为主色调,避免了电饭煲的千篇一律的冰冷的白色。但方案中的竖直线条给人一种严肃、生硬的感觉。方案十六:该方案造型上采用了较多的曲线,所以整体看起来显得圆润浑厚。虽然造型相对比较美观,但其在实际使用中却存在很多的不足,像不好移动,揭开煲盖也存在困难等。若加上把手等部件,又会影响整个造型的美观。方案十七:该方案由是由碗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圆滑的曲线给人一种柔和的、平易近人的感觉,煲盖上的出汽装置则是由烟囱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并且使蒸汽能够从侧面散发,不容易使人们被烫伤,另外煲盖上还有透明的观察区,方便人们查看煲内的食物情况,操作界面也有一定创新,其上面只有一个指示灯,根据煲的加热状态的不同显示红黄两种颜色,这样可以使人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只需知道指示灯是什么颜色就可以了。方案十八:该方案底大上小,使电饭煲更加稳定,流畅的线条使电饭煲看起来比较可爱,按钮的开关设计在外观上比较美观,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并不是很合理,由于在按的时候是对电饭煲的侧面施力,会使电饭煲在水平面上移动。但其除了造型上比较美观一些,在使用上与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7 选定方案分析通过以上的草图分析、比较, 各个草案中优选相对合理的方案,同时尽量吸取其它方案的优点,来弥补此方案的不足。最后优选电饭煲的方案十七作为最终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产品的一些细节进行改进、细化。最后效果图如下:一般状态打开状态7.1造型分析该方案的造型为类似碗状的曲面造型,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其主要功能,在构思这一方案时,本文一直在努力将其造型和其主要功能更好的联系在一起,而其作为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厨房电器,令人感到亲切,舒适是非常重要的。碗,作为我国传统的餐具,其造型早已在人们心中有着深刻的记忆,并且碗的形状早已深入人心,因此采用碗的造型不仅可以使电饭煲很好的与厨房用具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借助其本身的曲面造型和碗在人们心目中影响,使人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形似烟囱的出汽装置,打破了常规的竖直出汽的造型,烟囱似的造型不仅和其出汽的功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给人一种新的视觉感受,而且还避免了常规出汽造型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7.2各部件的结构分析该电饭煲由出汽装置,煲盖、内胆、加热盘、煲身、电源插头等几部分组成。出汽装置:出汽装置共有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由螺纹连接,方便打开清洗,由于出汽孔设在侧面,因此蒸汽会由侧面出来,避免了常规的蒸汽竖直散发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其造型类似烟囱,改变了常规的形态。煲盖:煲盖在造型方面与一般的电饭煲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通过用户行为分析,煲盖上设有透明观察去,可以随时方便的观察煲内的食物情况,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方便,而且避免了因揭开煲盖而造成的热量的流失。另外,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大多数电饭煲使用者,都会用电饭煲熬粥,但一般的电饭煲在煮粥时会经常出现粥往外溢的麻烦,因此煲盖上设有感应探头,可以防止粥溢的情况。内胆:由于近几年,报告出电饭煲内胆的不粘涂层含有致癌物质,人们对有涂层的内胆望而生畏,而且涂层本身也很很容易脱落,因此本设计的电饭煲内胆采用了不锈钢制作。加热盘:加热盘主要是利用高电阻发热来产生热能的,本设计采用现在常用的加热盘。煲身:本设计中电饭煲的煲身采用碗状造型,不仅是产品给人一种亲近的感觉,而且和其主要功能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另外,煲身上设有接水装置,使蒸馏水不会滴到食物上或流到锅外。7.3人机界面分析电饭煲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应该使人一目了然。当然,电饭煲并非什么特别复杂的产品,它的功能加热、保温等。产品出厂时一般附有功能说明书,但对于这样的产品,不可能让每一位使用者在使用前都去阅读说明书,因此,我在设计其操作界面时尽可能地把它的所有功能展示给用户。电饭煲的按键安排,按键的位置、大小等因素也必须纳入考虑范畴,按键太多会让人无所适从,位置太偏用户无法找着,太大会影响整体造型,太小操作又不便。作为一件成功的产品,必须恰当地处理人机关系,努力营造出和谐的人机界面。在本设计中,电饭煲的操作界面比一般的电饭煲简洁一些,一般的电饭煲都是一律设置红绿两个指示灯,人们要观察电饭煲的加热状态通常要辨别那个指示灯亮,而本设计则将常规的红绿两个指示灯合并成一个指示灯,并通过显示红光或黄光来表现电饭煲的加热状态。煲盖的上方设有观察区,可以方便人们观察煲内食物情况。电饭煲的防溢功能给用户带来了方便。人性化的出汽装置,避免了现有电饭煲所存在的很容易被烫伤的安全隐患。7.4功能分析功能是否合适,并不是由设计者决定的,其关键在于消费者。消费者购买产品用以满足其特定的需求,但是这一需求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均能满足。在此情况下,要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就必须挖掘消费者潜在的需求,赋予产品潜在的功能。功能的设置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设计师应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来给产品的功能定位。电饭煲可以加热、保温,这是电饭煲的基本功能,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使用要求,但只有这些功能,人们使用起来会有很多的不便,因此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有些附加功能可以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本设计中,电饭煲的防溢功能,可以很好的解决人们在煮粥时经常遇到的麻烦,并且由于在整个煮饭过程中减少了高功率加热的时间,因此也为人们节约了电能。电饭煲的食物可视功能,也为人们随时了解食物的状况提供了方便。7.5色彩方案分析色彩是符号系统中使人感觉最直接、印象最深刻的元素,对信息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产品设计中合理应用色彩,有助于产品信息的传播、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商品营销,同时也是美化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的重要途径之一。色彩的选配要与产品本身的功能、使用范围、环境相适合。在电饭煲色彩的应用上,设计者从色相、明度、纯度、质感等几方面入手,以消费者的心理、情感为核心,并兼顾到产品与环境的协调统一。色彩的情感是因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