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提纯沼气的性能.pdf_第1页
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提纯沼气的性能.pdf_第2页
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提纯沼气的性能.pdf_第3页
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提纯沼气的性能.pdf_第4页
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提纯沼气的性能.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452 化 工 进 展 C H E M ICA L IN D U STR Y AN D EN G IN E ER IN G PR O G R E SS 2015 年第 34 卷第 9 期 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提纯沼气的性能 王骏成 胡明振 孙林兵 刘晓勤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9 摘要 选择碳分子筛 以 CH4和 CO2为原料气 对变压吸附法提纯沼气中生物 甲烷的分离性能进行 了研究 采 用高 精度智能重量分析仪 IGA 100 测定了25 下CH 4 CO2和 N 2纯组分气体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等温线 计算了3 种气体在碳分子筛内的扩散速率 CO 2 N 2 c H 4 使用单塔变压吸附装置测量了动态吸附穿透曲线 考察 了吸附压力 气体流量和少量氮气等因素对吸附分离的影响 并对吸附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 在 吸附压力为 0 4M Pa 气体流量为200m L m i n 时 在碳分子筛上 CO2穿透吸附量为 35 9m L g CH 4穿透吸附量为 5 4m L g CO2 CH 4分离系数 高达 12 6 可直接从吸附塔顶富集纯净的 CH4 而且碳分子筛可以通过抽真空完全 再生 是一种理想的吸附材料 在有少量氮气存在的实验条件下 由于碳分子筛对 CH 4和N 2具有动力学分离效 应 仍能在塔顶富集高浓度的 C H 关键词 沼气提 纯 变压吸附 脱碳 碳分子 筛 甲烷 中图分类号 TQ 028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 6613 2015 09 3452 05 D o I 10 16085 i ssn 1000 6613 20 15 09 038 B i o g a s p u ri fic a ti o n u si n g c a rb o n m olec u la r si ev es b y p ressu re sw i n g a d so rp ti o n W A N G Jun c h eng H U M i ngzhen S U N L i n bi ng L IU X i ao qi n State K ey L abo ratory of M ateri als O riented C h em i c al E n gi neeri n g C o llege o f C h em i stry an d C h em i c al E n gi neeri ng N anji ng Tec h U ni versi ty N am i ng 210009 Ji angsu C hi na A bstrac t C arbon m o lec ular si ev es w ere selec ted to separate C H 4 C O 2 m i xture by pressu re sw i ng adsorp ti on A dso rp ti on i sotherm s of p ure c a 4 C 0 2 and N 2 gases on c arb on m o lec ular si ev es w ere m easured by the i ntelli g en t grav i m etri c analyzer app aratu s IG A 1 00 H ID E N at 2 5 and th e gas di ffu si on rates on th e ad sorb en ts w ere i n th e o rder of C O 2 N C H 4 T he b reakthrou gh c u rves w ere m easured by si ngle fi xed bed devi c e Pressures flow rates and trac e ni trogen 2 w ere di sc ussed to i nv esti g ate sep arati on p erfo rm anc es and adsorp ti on m ec h ani sm s w ere also di sc u ssed T h e results i n di c ated baf adsorpti on c ap ac i ty o f C O 2 an d C H 4 on c arb on m olec ular si ev es w ere 35 9m L g an d 5 4m L g resp ec ti vely at p ressu re of 0 4 M P a an d fl o w rate of 200m L m i n T h e separati on c o effic i en t of C O C H 4 reac hed 1 2 6 i n di c ati ng th at p ure C H 4 c ou ld be c ollec ted from th e fi xed bed devi c e an d th e c arb on m o lec ular si eves c ould b e w ell reg enerated by v ac uu m desorpti on T h ese resu lts sug gested th at c arb on m o lec u lar si ev es m i ght b e sui tab le for C 0 2 rem ov al from bi ogas T he di ffu si on rate o f N z w as faster than th at o f C H 4 on c arb on m o lec ular si eves therefore i t i s po ssi b le to enri c h C H 4 w i th hi gh c o nc en trati on through th e fi x ed b ed devi c e K ey w ord s bi og as puri fi c ati on pressure sw i ng adsorp ti om dec arb oni zati on c arb on m olec u lar si ev e m eth an e 收稿 日期 2015 02 10 修改稿日期 2015 03 09 基金项 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 目 2013c B 7335O4 第一作者 王骏成 1990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气体吸附 分离的研究 联系人 刘晓勤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吸附剂 的制备及应用的研究 E m ai l li uxq njtec h edu c a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9 期 王骏成等 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提纯沼气的性能 34 53 沼气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作用生成 的一种 以 CH 4为主体的可燃性混合气体 其主要成 分是 C H 4和 C O 2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 日益 加剧 沼气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 对其进行提纯去 除 C O 2后得到生物 甲烷 可作为车用燃料使用 从 而减少 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近 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Ll J 吸附法分离 C O 2技术具有投资少 能耗低 设 备简单和 易于 自动化等优 点 尤其在欧洲变压吸附 法为主要的沼气提纯工艺 4 吸附剂是开发吸附分 离技术的关键 相对于新型吸附材料 传统吸附剂 更容易实现工业应用 8 刘晓勤等 9J研 究了不同温 度下 C I h 和 C O 2混合组分在 13X 分子筛上 的吸附平 衡及分离性能 发现 13X 分子筛对 C O 2 C H 4体系具 有 良好的吸附选择性 王洪梅等n UJ用变压吸附法考 察了改性硅胶对 C H 4和 C O 2混合气体的分离性能 杨海燕等 1 1 12 选取 5A 1 3X 和碳分子筛等商业化吸 附剂 考察了 C H 4和 C O 2混合气的动态吸附分离性 能 指出碳分子筛再生能耗低 更适合作为变压吸 附法提纯沼气的吸附剂 由于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不同 其吸附性能有差别 亟待开发出具有工业应 用价值的沼气提纯用碳分子筛 本工作选用碳分子筛 进行 了静态吸附平衡实 验 结合吸附机理探讨了动态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因素 对变压吸附稳定性进行 了测试 为中试放大 研究和工业应用奠定基础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材料 实验所用碳分子筛 由浙江长兴山立化工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生产 外形为圆柱状 小颗粒 直径 约 1 8m m C H 4 C O 2和 N 2均 由南京瑞尔特种气体有限公 司生产 纯度均大于 99 9 1 2 纯组分气体吸附平衡等温线测定 在 25 及 0 100kPa 的条件下 采 用英 国 H ID EN 公司生产的高精度智能质量分析仪 IG A 一 100 分别测定 C H 4 C O 2和 N 2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 线 该仪器的核心部件为恒温精密天平 分辨率达 到 O 02pg 其他还包括温度控制系统 一 196 500 高度抽真空系统 质量流量控制系统 M FC 恒温水浴控制系统 20 100 和计算机等组成 该仪器不仅能够测量纯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 还能 测量吸附质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 实验对碳分子筛进行预处理的条件为恒温 150 真空度 1 10 Pa 维持 5h 测试温度 由恒温水 浴来控制 1 3 多组分混合气动态吸附实验装置和方法 多组分混合气动态吸附实验在单塔固定床装置 上进行 该装置主要 由钢瓶气 固定床吸附柱 色 谱分析系统和抽真空系统等组成 吸附柱的尺寸为 18m m x480m m 吸附剂的装填量为 96g 吸附温度 为常温 气体组成 由浙江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G C 一 9790 II型气相色谱仪分析 采用热导分析 固 定相为 Porapak Q 桥 电流为 80m A 载气为 H 2 载气流量为 40m L m i n 柱箱温度为 50 C 检测室 温度为 80 采用 FL 9790 色谱工作站处理数据 实验时先用氦气充压 使装置内部压力达到吸 附压力 调节微量调节阀到所需流量后关 闭氦气 并用真空泵将吸附塔 内氦气抽出 打开混合气则吸 附开始 每隔一段时间对吸附尾气进行分析 当尾 气 中C O 2浓度达到原料气中 CO 2浓度的98 并恒定 时 可认为吸附已达到平衡并关闭进气阀门 停止 实验 整理后得到气体组成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穿 透 曲线 2结果与讨论 2 1纯组分气体吸附平衡等温线 由图 1 可 以看到 在 lOOkPa 时 纯组分 CI h C O 2和 N 2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量分别为 3 3m L g 38 2m L g 和 7 8m L g 从平衡理论的角度来说 碳 分子筛基本不吸附 C H 4 而且 C O 2 C H 4分离系数约 为 11 6 推测碳分子筛可以达到从固定床出 口直接 富集 C H 4的 目的 将圆柱形碳分子筛近似看成球体 当 M M e 70 时 In I M M e 和吸附时间 f成线性 关系 利用吸附动力学数据得到一条直线并拟合 可 以算 出 25 和 100kPa 下 C H 4 C O 2和 N 2在碳分 图 1 25 C 下 C H 4 CO 2和N 2在碳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454 化 工 进 展 2015 年第 34 卷 表 1 25 C 100kP a 下 C H 4 C O 2和 N 2在碳分子筛内的 扩散系数 吸附质 O 2 s C H d C O 2 N 2 子筛 内的扩散系数 从表 1 中可以看到 3 种气 体在碳分子筛内的扩散速率为 C O 2 N 2 C H 4 说明 碳分子筛在沼气提纯过程 中可能具有扩散动力学分 离效应 2 2 C I LdC O 2单塔变压吸附分离过程 2 2 1 压力和流量对 C O 2动态吸附量的影响 配置 CH 4 C O 2双组分气体 其中 C H 4体积分数 为 65 5 C O 2体积分数为 34 5 实验 中混合气 压力为 0 4M Pa 流量为 200m L m i n 由图 2 可 以看 到 在碳分子筛上 C H 4 很快 穿透 此时塔顶气中 C H 4 体积分数为 100 经过 34 5m i n 后才检测到 C O 2 C O 2穿透后塔顶气中 CH 4体积分数逐渐降低 直到碳分子筛对 C O 2也吸附饱和 最终达到原料气 的体积分数 吸附过程到达终点 经计算 C H 4 穿 透吸附量为 5 4m L g C O 2穿透吸附量为 35 9m L g C O 2 C I h 分离系数高达 12 6 完全可 以实现从塔顶 直接富集高浓度 C H 4 的目标 由图 3 可 以看到 随着吸附压力的增大 C O 2 的穿透时间延长 碳分子筛对 C O 2的穿透吸附量增 大 对 比 0 2M Pa 吸附压力下的穿透曲线 0 4M Pa 吸附压力下穿透 曲线的形状更为陡峭 说明 C O 2在 高压下的传质阻力更小 当吸附压力到达 0 4M Pa 时 C O 2穿透吸附量为 25 9m L g 再增加吸附压力 到达 0 6M Pa 时 c o l穿透吸附量为 26 9m L g 增 量不明显 综合考虑吸附效果和能耗 选择 0 4M Pa 的吸附压力较佳 吸附质 的动态吸附容量 由平衡吸附容量和动态 传质所决定 除了压力 不同的气体流量对吸附质 的动态传质也有影响 由图 4 可 以看到 随着气体 流量的增大 C O 2 的穿透时间前移 单塔塔顶富集 高浓度 C H 4的时间变短 对 比图 3 和图 4 吸附压 力和气体流量两个变量中 气体流量对 C O 穿透时 间的影响更 明显 值得注 意的是 在吸附压力为 0 4M Pa 时 经计算 流量 200m L m i n 下 C O 2穿透 吸附量为 35 9m L g 流量 100m L m i n 下 C O 2穿透 吸附量为 25 9m L g 气体流量越大 C O 2穿透吸附 量会有一定量的增加 宄其原因 是 由于碳分子筛 具有大小均一的孔道结构 而且孔径大小和 C H 4动 力学直径 0 38nm 相当 CH 在碳分子筛上的扩 散速度十分缓慢 C O 2动力学直径 0 33nm 比 CH 4 动力学直径小 C O 2 在碳分子筛孔径内扩散速度比 C H 4 快 在非平衡的时间内 碳分子筛对 C H4 C O 2 具有扩散动力学分离效应 当气体流量较小时 气 体在吸附床层停留时间较长 气体和碳分子筛的接 触也就相对充分 有利于 C H 4向孔道内部扩散 C H 和 C O 产生竞争吸附 占据一定数量的吸附位 从 而不利于碳分子筛发挥扩散动力学分离效应 此时 图 3 100m L m i n 不 同吸附压力下 CO 2在碳分子筛上 的 穿透 曲线 图2 C H d C O 2双组分气体在碳分子筛上的穿透曲线 图4 0 4M Pa 不同气体流量下C O 2在碳分子筛上的穿透曲线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9 期 王骏成等 碳分子筛变压吸 附提纯沼气 的性 能 主要是平衡吸附分离效应在起作用 所以 C O 2穿透 吸附量有所下降 2 2 2抽真空气体组成分析 图 5 是塔顶未检测到 C O 2时 对吸附床层进行 逆向抽真空再生 收集气体组成随抽真空时间的曲 线图 可 以看到 由于 C H 4相对于 C O 2是弱吸附组 分 抽真空初期 CH 4 首先从碳分子筛上解吸出来 随着抽真空时间的增加 C O 2逐渐从碳分子筛上完 全解吸 2 2 3碳分子筛脱碳稳定性能的考察 由图 6 可 以看到 新鲜碳分子筛在 0 4M Pa 300m L m i n 下对 C O 2的吸附量为 41 9m L g 5 次变 压吸附后碳分子筛对 CO 2的穿透吸附量稳定不变 表明碳分子筛用于实现沼气脱碳提纯高浓度 c H 4是 可行的 2 3 C H 4 C O 2 N 2单塔变压吸附分离过程 为 了考 察少量 N 2 对沼气 脱碳的影响 配置 C H 4 C O 2 N 2 三 组分气体 其 中 C H 4 体积 分数为 55 CO2体积分数为 43 N 2体积分数为 2 实验中混合气压力为 0 4M Pa 流量为 300m L m i n 由图 7 可 以看到 由于碳分子筛对于 C H 4 N 2具有扩 散动力学分离效应 l引 若在 N 2 未穿透前停止吸附 图 5 逆向抽真空气体组成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 图 6碳 分子筛对 C O 2的变 压吸附稳 定性 图7 c u dC O 2 N 2三组分气体在碳分子筛上的穿透曲线 实验 便可在塔顶直接富集体积分数 lo0 的 CH 4 若在 C O 2未穿透前停止吸附实验 便可在塔顶直接 富集体积分数 95 以上的 C H 4 值得提出的是 碳 分子筛对 N 2的吸附容量偏低 这恰恰对吸附剂的研 发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结 论 碳分子筛用于变压吸附分离CH dCO 2双组分气 体 可以很好地实现从塔顶直接富集高浓度 C H 4的 目标 通过多次抽真空解吸和吸附试验 碳分子筛 对 C O 2穿透吸附量稳定不变 说明碳分子筛适合成 为变压吸附法提纯沼气的吸附剂 碳分子筛对于 CI Ig N 2具有扩散动力学分离效应 使得其在提纯含 有少量 N 2的沼气时具有分离作用 符号说明 c 某一时刻该气体的体积分数 c n 原料气 中气体 的体积分数 D L 一扩散系数 m 2 s 平衡时刻的吸附量 g f时刻的吸附量 g 卜 荧 分子筛当量直径 m t 吸 附时 间 s 参考文献 1 R yc kebosc h E D roui llon M V ervaeren H Tec hni ques for transform ati on of bi ogas to bi om ethan e J B i om ass and B i oenergy 20 1l 35 5 1633 1645 2 刘畅 陆小华 杨祝红 等 化工新视野下中国生物甲烷跨越式 发展策略 J1 化工进展 20 13 32 4 786 790 3 Sum ida K R ogow D L M ason J A et a1 C arbon di oxi de c apture i n m etal organi c fram ew orks J C hem i c alR evi ew s 2012 ll2 2 72 4 7 8 1 4 徐晓亮 赵兴祥 孙林兵 等 C O 2 C H 4和 N 2在不同硅 铝比 B 下转第 3486 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3486 化 工 进 展 2015 年第 34 卷 吸附效果之间的关系 由图 l3 可 以看出 在有机膨 润土用量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其他条件相同 吸 附率随着废液 中 Cr VI 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 当初 始浓度超过 50m g L 后 其 C r VI 吸附率降低显著 从图 l4 可以看 出 随着溶液中 C r VI 初始浓度增 大 其单位质量吸附剂吸附的 C r VI z增大趋势 表明吸附剂的利用率随着溶液 中污染物初始浓度的 增大而提高 但当污染物初始浓度超过 50m g L 后 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吸附量增幅减小 且在初始浓度 为 60m g L 时 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吸附量 出现降低 现象 表 明吸附剂 的吸附逐渐饱和 同时吸附过程 中可能是吸附与脱附竞争反应 出现脱附速率大于 吸附速率的情况 这一结果也说明 当处理的废液 污染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添加适量的吸附剂 既可 以保证污染物 的吸附效果 又可以使吸附剂利 用效率最佳 3 结 论 通过对有机膨润土微观结构 孔结构和吸附性 能研究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有机膨润土表面呈片层结构 沟壑较多较 深 孔隙较发达 孔径分布较宽 主要集中在 3 24nm 为典型的介孔材料 有利于污染物在吸附剂 内的迁移 2 有机膨润土对 C r VI 具有 良好的吸附性 能 温度 吸附时间 有机膨润土添加量 溶液 pH 值及污染物初始浓度对 Cr VI 的吸附率和有机膨润 土的利用率有重要影响 在温度为 20 pH 值为 6 震 荡 吸 附时 间 20m i n时 2g 膨润 土 对六 价 铬 50m g L 50m L 的脱除率高达 94 9 此时吸附 量 为 1 19m g g 参考文献 姬航 何娴 曹茜 等 羧甲基纤维素稳定纳米铁去除水中六价 铬的研究 J l 现代地质 2013 27 6 1484 1488 赵光辉 常文越 陈晓东 等 典型场地铬 迁移路径分析及耐 铬植物初步筛选 J 环境保护科学 2011 3 40 43 贝荣塔 李丰伟 吴明 等 都龙矿区三岔河污染底质砷 铬吸 附特性的研究 J 环境科技 20 11 24 1 10 13 于树宾 马振 民 张慧中 南水北调中线焦作典型区浅层地下水 污染特征 J 济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 12 26 1 9 1 95 A d am S m o li fi sk i K rzy szto f Sta fi c zy k K rzy szto f K ap u sta et a 1 C h em om etri c stu dy of th e ex si tu u n d erg ro un d c o al g asi fi c ati o n w astew ater experi m entaldata J W aterA i r SoilP ollut 2012 223 5 74 5 5 7 5 8 杨阳 许群 六价铬污染与健康损害研究进展 J 基础医学与临 床 2012 32 8 974 978 付勇 万朴 李博文 等 有机膨润土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J 西 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 1 16 2 65 69 刘慧莹 夏延斌 武力 等 活性炭与 K D F 联用净化水中 Cr6 试 验研究 J 农产品加工 学刊 2013 5 73 76 刘子剑 崔斌 零价铁处理水体中 c r 污染研究进展 J 吉林水 利 2013 8 8 1I 郑建 张剑 改性沸石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J 水资源与 水工程学报 2001 22 1 167 170 李静 有机膨润土的制备 表征及其对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 研究 D 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 2013 吴振华 有机膨润土合成 废水处理一体化工艺处理焦化废水 D 杭卅 浙江大学 20 12 郎咸坤 王洁 焙烧改性膨润土处理苯酚废水的效果研究 J1 齐齐 哈尔大学学报 2012 28 6 47 49 孙洪良 朱利中 表面活性剂改性的螫合剂有机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