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6年 3月 第 2 7卷 第 2期 化学 CHEM I CAL 研究 RESEARCH 2 50 h t t p h x y a cb p t cn k i n e t 离子液体催化 C O2 和环氧化合物 的研究进展 王腾飞 黎桂辉 马 源 何志鹏 任铁钢 1 河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精 细化学与工程研究所 阻燃与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4 2 河南大学 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 开封 4 7 5 0 0 4 摘要 离子液体是一类新型 的催化 C O z 环加成 反应 的催化剂 因其具有结构 可设计性 催化活 性高 绿 色高效 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催 化合成 环状碳酸酯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各种常规型离子液体及功能化离子液体 对 C Oz 和环氧化合物反应的催化性 能的研究进展 其中常规型离子 液体主要有 咪唑类 季铵 盐 季 鳞盐 吡啶类 等离子液体 而功能化离子液体包括氨基功能化 羟基功能化 羧基功能化 氨基酸类等离子液体 同时对各类离 子液体催化 C Oz 与环氧化合物合 成环状碳 酸酯 的研究 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C 0 z 环氧化合 物 环状碳 酸酯 离子液体 催化 功能化 中图分类号 06 2 6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8 1 0 1 1 2 0 1 6 0 2 0 2 5 0 1 0 Re s e a r ch p r o g r e s s o f ca t a ly t ic r e a ct io n o f C02 wit h e p o x id e s b y io nic liq u id s W ANG Te ng f e i LI Gui hu i M A Yua n H E Zhip e n g REN Tie ga ng 1 C o lle g e o f C h e mis t r y a n d C h e mica l E n g in e e r in g He n a n U n iv e r s it y Fin e C h e mis t r y a n d E n g in e e r in g I n s t it u t e En g in e e r in g L a b o r a t o r y r Fla me l e t a r d a n t a n d Fu n ct io n a l Ma t e r ia ls o f He n a n Pr o v in ce Ka i f e n g 4 7 5 0 0 4 He 口 C h in 口 Ke y L a b a r a t o r y o f Min is t r y o f E d u ca t io n y o r S p e cia l F u n cit io n a Ma t e r ia ls He n a n Un iv e r s it y Ka n g 4 7 5 0 0 4 He n a n C h in a Ab s t r a ct A s a k ind o f n ov e l ca t a lys t on t he cy clo a d d it io n r e a ct io n o f CO2 io n ic liq u id is wi de ly u s e d in ca t a l yz in g r e a ct io n o f CO2 a n d e po xid e s t o f o r m cyclic ca r b o na t e s f o r t he d e v is a b le o f s t r uct u r e hig hly ca t a ly t ic a ct iv it y g r e e n a nd hig hly e f f icie nt I n t h is p a p e r we ma inl y r e v ie we d t he ca t a ly t ic p e r f or ma nce o f va r i ou s con ve nt io na l t y pe io ni c liqu id s a n d f u nct io na liz e d io n ic liq u ids t ha t ca t a ly z e d t he r e a ct i on o f CO2 a nd e p o xid e s t o f o r m cy clic ca r b on a t e s i n r e ce n t y e a r s The con ve nt ion a l t yp e io nic liq uid s ma in ly i nclu d e d im id a z o lium q u a t e r n a r y a m mo nium s a lt q u a t e r n a r y p ho s p ho niu m s a lt p yr i din e a nd ot he r io ni c liq uid s a n d t h e f u nct io na l iz e d io n ic liq ui ds includ e d a m ino f u nct io na liz e d hy dr o xy f un ct io na li z e d ca r b ox yl f u nct io na li z e d a m in o a cid s f u nct io n a liz e d a n d o t he r i oni c liq uid s I n a d dit io n t h e p r o ble m s e xis t in g in t he s y nt he s is o f cy cli c ca r b o na t e s f r om CO 2 a nd e po x ide s ca t a ly z e d by ion ic liq u ids we r e a na ly z e d a nd t he pr o s pe ct o f it s a pp lica t io n wo uld be e xp e ct e d Ke y wo r d s CO2 e p o xi de s cy clic ca r b on a t e s io nic liq u ids ca t a lys is f u nct io n a liz a t i on 随着 社会经 济 的发展 温室 效 应对 地 球 环 境产 生了巨大的影 响 其中影 响最 大的便是 C O 气体 收稿 日期 2 0 1 6 0 l一1 O 基金项 目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 目 1 4 2 1 0 2 2 1 0 5 5 9 和河南省教 育厅 自然科学基金 1 3 B 1 5 0 9 2 1 作者简介 王腾 飞 1 9 9 3 男 硕 士生 研究方 向为有机合 成与催 化 通讯联系人 E ma il r t g h e n u e d u cn 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暖 极地冰川 融化等 都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及动植物 的生存与 发展 而另一方面 CO 又是一种储量 丰富 廉 价易 得 绿色安 全 的可再生 资源 如何 实现对 它 的重新 利 用 对 于解 决 温室效应 及 资源 回收具有 重大 意义 近年来 研究者提 出了许多物理 的和化学 的吸 收 C Oz 与环氧化合物 的方法 但都存在各种各样的 D OI 1 0 1 4 0 0 2 j h x y a 2 0 1 6 0 2 0 2 1 I 化学研究 2 0 1 6 2 7 2 2 5 0 2 5 9 第 2期 王腾 飞等 离子液体催化 C O 和环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 5 1 缺 点 随 着 离 子 液 体 的 出 现 它 作 为 催 化 剂 催 化 c 0 与环氧化合物反应时表现出了许多独特的性能 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绿色 的由有机 阳离子与有机 无机阴离子组成 的一种熔 点较低 的有机盐类 1 对其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1 9 1 4 年 WAL D E N等发现 的室温下 呈液态 的硝 酸 乙基 胺 但 由于硝酸乙基胺属于易爆炸物 并没有得到人 们广泛 的关注 后来随着离子液体 的许多独特性质 与应用被人们认识 与发现 离子液体家族不断发展 壮大 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丰富的体系 广泛地 应用于各个领域 后来 张锁江 等人 收集 了 1 9 8 4年 以来的各种文献报道的离子液体纯物质和混合物的 物性数据 建立 了离子液体数据库 2 经过 不断完 善 该数据库 已包含 了 4 O大类不 同性质 的近4 0 0 0 种离子液体 多达1 4 0 0 种阳离子 近 3 5 0种阴离子 3 2 0 0 0 多条数据 离子 液体 作 为 用 于 吸 收 C O 和 环 氧 化 合 物 的 一 种 材料 与 其具 有 的独特 性 能是分 不 开 的 它 不仅 作为催化剂 还可 以作为溶剂 具有蒸汽压低 熔点 低 不易挥发 热稳定性好等一 系列优点 是一种新 型的绿色安全无污染 试剂 自 B L ANC HAR D等口 发现离子液体可 以溶解 吸收大量的 c O 以后 人们 对离子液体 应用于催化吸收 C O 方面 的性能进行 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 已知的应用于吸收 C O 与环氧 化合物的离子液体主要有咪唑盐类 吡啶类 季铵盐 类 季鳞盐类等常规 型离子液体及各种基团的功能 化离 子 液体 1常规型 离子液体 1 1咪唑类离子液体 咪唑类离子液体是研究较多的一种应用于吸收 C O 的溶剂 由于咪唑的碱性 比较强 容易形成咪唑 盐 且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烷基化 所以可以形成 种类繁多的咪唑基阳离子 2 0 0 1年彭家建等 测试 了 B MI mB F B P y B F 和 B MI mP F 等不 同室温 离 子液体对催化环氧丙烷与 C O 环 加成制备环 状碳 酸酯的性能 结果显示该类离 子液体表现 出了较高 的催化活性 他们分别研究 了不 同离子液体 C Oz P O的配 比 离子液体用量 温度 离 子液 体重复使 用等条件对反应收率 的影 响 结果 表明 B MI mB F 对催化 P O与 CO 环加成 的性能最好 离子液体 的 阴阳离子都会影响其催化活性 且其活性顺序为 I m P y B F 4 一 P F 6 一 在 C O x P o 1 3 2 B M I m B F 4 z P 一1 4 0 t l1 O 时 P O 的转 化率 达 到 1 0 0 9 5 B MI mB F 离子液体在使用 了 5次之后其催 化活性及 P C收率才有所降低 说 明该离子液体 的 催化 性能 较 为稳定 2 0 0 3年 KAWANAMI T 5 进行 了各 种 c 一 mira X 图 1 咪唑离子液体在超临界 C O 条件下催 化环氧化合物与 C O 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实验 结果 表明离子液体结构中阳离子烷基链 的长度和阴离子 的种类都对其催 化性 能产生影 响 通过对 比E c 一 mim 分别和 NO 一 C F S O 一 B F 一 及 P F 6 一 组成 的不 同离子液体 的性 能 结果发现 B F 一作为 阴离 子的离子液体催化性能最好 且随着烷基链 长度 的 增加 产物 的收率也在不断增加 c n l o 8 l N M e X B F 4 C F 3 S O 3 P F 6 N O 3 图 1 超 临界 C O 离子液体 反应体 系 F ig 1 I o n ic liq u id f o r t h e s cCOz io n ic liq uid r e a ct ion s ys t em 2 0 0 7年 MUL D OO N 等 对离子液体 在不 同 压力下对 CO 的吸收能力进行 了测试 并分析了离 子液体的结构对其 吸收效率 的影响 得出了离子液 体中氟烷基链越多则越易吸收 C Oz 的结论 2 0 1 0年 B RE NNE C KE等r 7 分别测试 了咪唑类离子液体在 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对 CO 的吸收能力 结 果表 明 同温同压且具有相同咪唑阳离子 B gim 的条 件 下 不 同阴离子 对 CO 吸收 能力 大小 的活 性 顺 序 为 me t h i d e Tf N Tf O E P v B Y DC A E NO 后来 s HANN0NH和 MANI C等 8 又对离子液体 中碳链 的长度对 C Oz 的吸收能力进行 了测试 结果表明碳链 的增长同样 有 利 于其对 COz 的吸收 2 0 1 3年郭玄等r 1 对咪唑离子液体 中阳离子 的 烷基链长 阴离子的种类和催化剂的用量进行 了考 察 结果发现 随着 阳离子上碳链 的增长 催化剂 的 效果呈先升后降 的趋势 而阴离子 B r 一比 C 1 一 有更 好 的催化效果 碳酸酯 的收率随催 化剂用量 的增大 而增 大 但 P C产 率 的增 加 幅 度 小 于催 化剂 用 量 的 增 加 幅度 1 2 季 铵盐 类离 子液体 季铵盐离子液体也 可用作催化 C Oz 合 成环状 碳酸酯的催化剂 2 0 0 2年 C AL O 等 1 妇报道 了常压 下熔融 的四丁基溴化 铵 TB AB 和四丁基 碘化铵 TB AI 的催化性 能 结果显 示 T B AI比 TB AB具 有更高的催化 活性 2 0 0 6年 D U 等口 进行 了在 超 D O I 1 0 1 4 0 0 2 j h x y a 2 0 1 6 0 2 0 2 1 J 化学研究 2 0 1 6 2 7 2 2 5 0 2 5 9 2 5 2 化学研究 临界条件下 P E G负载季铵盐 P E G NB u B r 对 环氧化 合 物 与 CO 反 应 的催 化 实 验 结 果 表 明 P E G NB u B r 的催化活性 比两者单独存在或简 单混合时都要高 说 明了 P E G 与 NB u B r 两者 之间的关系为协同作用 2 0 0 8年赵彬等 1 合成了 8 种聚醚类季铵盐离子液体催化剂 此类催化剂催化 环氧化 合 物与 C O 环加 成 反应 的选 择 性大 于 9 9 在 P C O 2 一2 0 MP a t 1 4 0 时 P C产率最高可达 9 9 4 结果表明离子液体阳离子体积越大 其催化 性能越好 该结果与 C AL O r n 等人 的实验结果是 一 致 的 阳离 子空 间位 阻 的增 加 会 减 弱对 阴离 子 的 静电束缚 从而使阴离子的亲核性增加 使反应产率 提高 1 3季鳞盐类离子液体 季鳞盐类离子液体也是一类催化环氧化合物与 C O 环加成反应的催化剂 2 0 0 3年何 良年等口 合成 了新型的季鳞盐离子液体催化剂 R f RP I Rf C F1 3 C2 H4 R M e Rf C8 F1 7 C2 H4 R M e Rf 一 SiO2 H O s i R C 4 F 9 C 2 H4 R f R C 6 F 1 3 C 2 H4 其 中 C 6 F 1 3 C H Me P I 的催 化性 能 最 好 在 1 4 MP a的 超 临 界 C O 条件下 环氧丙烷与 c O 在 1 0 0 下反应 2 4 h后 碳酸酯 的收率与 选择性 分别达 到 了 9 3 和 9 9 9 6 2 0 0 8 年伍 水 生等 1 5 1 在 1 2 0 P co 一2 5 MP a 条件下 以 P h P I 为催化体系反应 1 h 使 P C 的产 率 达 到 8 9 2 3 6 T 0 F 为 6 2 7 2 h r 该 效 果 比 P R 1 R2 R 3 R 4 x f 要好 2 0 0 6年 T AKAHAS HI 等口 制备 了二氧化硅 负载的季鳞盐催化剂 连续使用 1 0 0 0 h以后 P C的 收率 一直保 持在 8 O 9 6 以上 他 们认 为 是季 鳞 盐 和硅 胶中的羟基在 反应 中共 同活化 了环氧丙 烷 如 图 2 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2 0 0 7年 T I AN等用 P E G负 载季鳞盐进行 了实验 I 结果在 1 2 0 P co 2 一8 MP a 条件下反应 6 h时发现 B r E B u P P E G P B u B r的 催 化 活 性 最 高 因 为 该 离 子 液 体 与 聚 合 物 P E G 发生了协同作用 X S i02 l i i l C O 2 0 一 S iO2 s io2 图 2 催化剂与载体的协同作用机理 Fig 2 Pos s ible a cce le r a t io n me cha nis m on t he s yne r gis t ic h ybr id ca t a lys t 2 0 1 3年熊玉兵等口 考察了在无溶剂条件下 氯 球接枝聚季鳞盐对不同环氧化合物与 C O 反应的 催 化活性 结 果发 现带有 甲基 苯基 等供 电子基 团的 环氧化合物可在短时间 内与 C O 反应生成环状碳 酸酯 作者认为常有供电子基团的环氧化合物具有 更强 的亲 核性能 更 容 易受 到 催 化剂 的进 攻 而被 活 化 2 0 1 4年 CHE N 等口 第 一 次 报 道 了 壳 聚 糖 c s 嫁接 的季鳞盐离子液体 C S一 B u P h P B r 该类离子液体促进环氧化合物的开环是由于极化的 结果 羟基 的氢键 电子 问 的相互 作 用 B u P h P 和亲核进攻 B r 与羟基功能化季鳞盐离子 液体相似 壳聚糖上的羟基同样能够促进催化反应 的发生 具有较好 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该类催化 剂容易 回收且在重复使用 5 次时催化活性并无显著 降低 该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最优反应条件为使用1 5 DOI 1 0 1 4 0 0 2 j h x y a 2 0 1 6 0 2 0 2 1 I 化 学研 究 2 0 1 6 2 7 2 2 5 0 2 5 9 R R R R R 芦 O H 一 X R R 第 2期 王腾飞等 离 子液体催化 C O 和环氧化合物 的研究进展 2 5 3 too l 9 6 当量 的催 化剂 在 P co 一2 5 MP a t 一1 2 0 时反应 4 h 环状碳酸酯的收率为 9 6 3 选择性大 于 9 9 1 4吡啶 类离 子液体 2 0 1 1年刘红来等 利用 吡啶在避光条件下 与 氯代正丁烷进行反应 得到了吡啶季铵盐离子液体 并对反应压力 时间 温度和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 进行了考察 最后得 出结果 在 P C O 2 5 MP a t 一 1 5 0 条件下反应 5 h 碳酸丙烯酯的收率可以达到 8 8 1 而随着 催 化剂 用量 的不 断增 加 碳 酸丙 烯 酯 收率呈先升后逐渐平稳的趋势 2 0 1 4年孟祥磊 2 u 对不 同吡啶离子液体 的催化 性能进行 了考察 结果发现 C P r d ma P y B r的催化 活性最高 可能是因为羧基与吡啶环上 N 原子之 间 的距离有关 只有空间位阻最小时 离子液体催化活 性才会最高 然后 又 以原 料相对廉 价的 C B d ma P y B r 作 为 最优 催 化 剂 对 反应 条 件进 行 了优 化 结 果发现最佳 反应条件为 1 3 0 声 C O z 一2 0 MP a 催化 剂 用量 1 0 too l 反应 2 O min 此 时碳 酸 丙烯 酯的收率可达 9 1 选择性在 9 9 以上 而且 C B d ma P y B r 离子液体的稳定性较好 重复使 用 4次 反应 活性 无 明显下 降 1 5 金属配合类离子液体 2 0 0 4年 L I 等 以 Z n C 1 B MI m X X B r 一 C 1 一 B F 一 P F 一 为 催 化 体 系进 行 了研 究 结 果 发 现 Z n C 1 一 B MI m B r表现 出的催化活性最 好 在 1 0 0 P c O 一1 5 MP a的条件下所得碳酸酯的选 择性 大 于 9 8 T O F 为 5 4 1 0 h 一 其 催化 的可 能机 理如 图 3所示 Z n X 2 L L B MI m B r l L2 Zn X2 1 LZn X f R 国 gMI m 3 图 3 Z n X 与 B MI m I B r 共催化 C O 与环氧化 合物加成反应的可能机理 F i g 3 P r o p o s e d me ch a n i s m f o r t h e co u p li n g r e a ct i o n o f C O2 a n d e p o x i d e ca t a ly z e d b y Z n X2 a n d B MI m B r 在 季 鳞盐 离子 液体 催 化 剂 中也 常加 入 Z n C 1 等 金属卤化物与其协同促进 P O与 C O 的反应 2 0 0 6 年 S UN等 对 Z n C 1 2 与 P R 1 R R R X一 X C l B r I 组 成 的 双 功 能催 化 剂 进 行 了实 验 结 果 表 明 在 1 2 0 P o 1 5 MP a 反应 时 间为 t 一1 h P P h C 6 1 B r Z n C l 2 一6时 环氧丙烷 的转化率达到 9 8 9 5 TO F高达 5 5 8 0 h 后通过对碳链长度的探 究 得 出 了与 咪唑 离子 液 体催 化 剂相 似 的结 论 P P h c H B r 类离 子液体的催化活性随着碳 链 的增长 而不 断提 高 2 0 1 4年 L I U 等 对 一 系列 N 杂 环 化 合 物 与 Z n B r 配合形 成 的离 子液体 的催 化性能 进行 了研 究 实验发现 N一 甲基咪唑 Mira Z n B r z 催化体系在 众多催化 剂 中的催 化效 率 是最 高 的 而且 在 1 6 0 D O I 1 0 1 4 0 0 2 j h x y a 2 0 1 6 0 2 0 2 1 j 化学研 究 2 0 1 6 2 7 I 2 2 5 0 2 5 9 O 丑 l 酊 R 2 5 4 化学研究 P c 一2 5 MP a z n H r z M I 一1 4条件 下 反应 1 h后 P C产率 在 9 6 以上 选 择性 大 于 9 9 在有 Z n B r 存在条件下 催化活 性顺序为 MI m P y I m NMP 2 0 1 5年 L I U等l 2 又研究了锌 基化的具 有特定 功能的离子液体 Z n TS I L s 催化 固定 C O 的能 力 实验 表明 C H C H OH B im Z n B r 表 现 出 了最 好 的催 化 活性 在 1 2 0 P C 0 2 一 2 MP a 反应 1 h的无溶剂条件下 P O转化率可 达到 9 3 9 6 P C产率达到 9 2 且该类催化剂催化活 性顺 序 为 C H2 C H2 OH B im Z n B r C H 2 C H2 OH Mim Z n B r 3 C H2 C OOH B im Z n B r 3 CH2 COOH Mim Z n B r 3 2 0 1 5年 KI M 等 成功地制备 了以 S iO 作为 载体的基于 Z n X 的 L e wis 酸离子液体 例如 B MI mBr Z n C1 2 S iO2 B Py B r Z n C1 2 s iO2和TBABr Z n C 1 S iO 在催 化 C O 的环 加 成 反 应 实 验 中发 现 在 无 溶 剂 的 条 件 下 B P y B r Z n C 1 s iO 表 现 出 了最高 的催化效 率 该 离 子 液体 催 化 剂 的最 优 反 应 条件为使用 0 5 g该催化剂 在 P C O 2 一1 8 9 MP a t 一1 2 0 条件下反应 4 h 环状碳酸酯 产率可达到 9 8 且该类催化剂在相 同条件下循环使用 4次之 后 催 化活性 并无 明显 降低 2 功能化 离子液体 因常规型离子液体在吸收 c 0 方面存在某些 缺陷 故根据离子液体结构功能可设计的特点设计 合 成 了一 些具 有特 定 目标 或 性 质 的离 子 液 体 即 功 能化离子液体 常见的功能化离子液体有氨基功能 化 羟基功能化 羧基功能化 氨基酸功能化等 的离 子液体 该类功能基 团可与环氧化合物形成氢键 从 而 加速环 氧化合 物 的开环 2 1 氨基 功能化 离子 液体 2 0 0 2年 B ATE S等 成功设计并合成 出了带 有氨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 1 3 丙胺基 一 3 一 丁基 咪 唑四氟硼酸盐 a p b in B F 研究发现此类离子液 体 在常 温常压 下对 C O 能 达 到很 高 的 吸收 且 吸 收 时间越 长效果 越 明显 后经 过 F T I R和 C NMR光 谱发现 C O 在 a p b in B F 的吸收是可逆的 这就说 明了该离子液体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 2 0 0 7年吴永 良等口 合成了另一种带氨基的离子液体 1 1 一 氨基 丙基 一 3 一 甲基 咪 唑溴 盐 NH p mi m B r 该 类 离 子液体 同样能够有效地吸收 C O 且在 4 0 1 0 6 MP a 条件 下 吸 收 的 C O 能 够 达 到 0 4 4 4 mo l mo l I L 2 0 0 9 年 Z HANG等 设计合成了一 系列新型 的阴 阳 离 子 上 都 有 氨 基 的 功 能 化 离 子 液 体 a P A A 在此类离子液体中 吸收 C O 的物 质 的量 之 比可 达 1 0 mo l C0 mo l I L 2 0 1 1年 X UE等口 在 咪唑 阳离子上引入 了氨基 并 以氨基 乙磺酸作为阴离子合成 了一种新 型的离子液体 该 离子液体在 1 MP a 3 O 条件下吸收 C Oz 的物质的 量 达 到 0 9 mo l C O2 mo l I L 2 0 1 3年 Z HA NG 等 在 咪唑类 阳离 子上 引入 了两个氨 基 并 与溴 阴 离 子结 合形 成新 的离 子 液体 如 图 4 经 实 验表 明 该离子液体在 3 0 0 1 MP a的条件下吸收 C O 的 物质 的量 可达 1 0 5 mo l C O mo l I L 同年 Z HANG 等 3 通过对 6种包括常规型阳离子 功能化 阳离子 及双功能化阳离子与咪唑类 阴离子结合而成的一系 列离子液体进行的吸收 C O 的实验 发现双功能化 阳离子对 CO 的吸收效率远远大于其他离子液体 在 1 MP a 4 0 条件下I B is mira C I m 2 I B i s mim C I m 吸收 C O 的效率 分别为 1 4 1 2 mo l CO mo l I L H N I 图 4 双氨基功能化阳离子链离子液体 的结构 Fig 4 St r u ct ur e o f t he du a l a m ino f u nct ion a liz e d ca t i o n t e t h e r e d I L DAI L 2 0 1 4年 Y UE等 口 合 成 了一 系 列 氨基 功 能 化 的咪唑类 离子液 体 可 在 任何 无 溶 剂 的温 和 条 件 下 催化 C O 与环氧化合物 的加成反应 且在与羟基和 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相 比较之后发现 相同条件下 氨基功能化咪唑类离子液体具有更 高的催化活性 在 合成 的一 系列 离 子 液 体 中碘 化 l一 丁基一 3 一 丙 基 胺 咪唑盐离子液体 AP b im I 具有最高效的催 化活 性 相 同 的阳离子 条件 下 卤素 阴离 子 的活性顺 序 为 I 一 B r C l一 以 AP b i m I 催化剂为例 使用 1 mo l 离子液体 在 P C O 2 一1 5 MP a t 一1 2 0 条 件下 反应 2 h 环状碳 酸酯 产率 可达 9 7 以上 且该 类离子液体在重复使 用 9次之后 碳酸酯产率几乎 不变 说明该类离子液体具有 良好的热稳定性 当离子 液 体 带 有 氨 基 时 可 以 提 高 自身 吸 收 C O 的能力 而当阴阳离子都带有氨基时 离子液体 的催化效果更好 研究表明 含有氨基 的离子液体 与常规型咪唑类离子液体混合时可以显著提高咪唑 类离子液体吸收 C O 的能力 3 2 2 羟基 功能化 离子 液体 2 0 0 8年 S UN 等 设 计 合 成 了 4种 带 有 羟 基 D O I 1 0 1 4 0 0 2 j h x y a 2 0 1 6 0 2 0 2 1 l化学研究 2 0 1 6 2 7 2 2 5 0 2 5 9 第 2期 王腾飞等 离 子液体催化 C O 和环氧化合物 的研究进展 2 5 5 的 离 子 液 体 1 一 2 一 羟 乙 基 3 甲 基 咪 唑 溴 化 物 HE MI MB 1 2 羟 乙基 3 甲基 咪 唑 氯 化 物 HE MI MC 羟 乙基 三 乙基 溴化 铵 HE TE AB 和 羟 乙基三正丁基溴化铵 HE TB AB 该 类离子液体 可在没有助催化剂 和有 机溶剂 的情况下对 C O 与 环氧化合物进行催化加成 在 1 2 5 2 0 MP a 条件 下反应 1 h HE MI MB的催化活性最高 P C的收率 达到 9 9 2 作者认为在无助催化剂和有机溶剂情 况下 羟基和卤素离子相 当于 L e wis 酸和 L e wis 碱 两者互相配合分别进攻环氧化合物的氧原子与空间 位阻小的碳原子 从而达到使环氧化合物活化的 目 的 2 0 1 4年 wAN G 等 合 成了一系列新型 的 2 一 羟甲基功能化咪唑类离子液体 并研究了它们在无 助催化剂 和有 机溶剂的条件下催化 C O 环加成 的 活性 在相同条件下该类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催化 活 性 比常规型离子液体 要高 而且该 类离子液体催化 剂的使用并不需要其他的助催化剂和有机溶剂 以 1 一 甲基 3 丁基 2 羟 甲基 咪唑 离子 液体 为例 催 化 C Oz 与 环 氧 丙 烷 反 应 时 使 用 1 too l 0 4催 化 剂 在 co 一2 MP a t 1 2 0 的条件下 反应 1 h 环状 碳 酸酯的收率在 9 8 以上 催化其他环氧化合物时产 率也在 9 0 以上 选择性达到 1 0 0 2 0 1 5年 S E R P I L 3 设计合 成了 9种含羟基 的 咪唑类功能化离子液体 如 图 5 并且对其最佳反 应条件和催化性能进行了探索 结果发现 1 2号催化 剂催化性能最优 具有较 高的选择性 在催化 C O 和环氧丙烷反应 的实验 中 用 2 too l 的离子液体 催 化剂 在 6 O 1 0 MP a C O 条 件 下反 应 3 h 收 率可超过 9 9 而且在催化 C O 与氯代环氧丙烷 和 环氧丁烷等环氧化合物反应时 收率也在 9 0 以上 另外该离子液体重复使用 5次也未有明显损失 重 复使用性能较好 图 5 S E R P I L合成 的羟 基功能化的咪唑离子液体 Fig 5 H y d r o x y l f u n ct io n a liz e d io n ic liq u id s y n t h e s iz e d b y S E RP I L 2 0 1 5年 CHE NG等 阳研究了一 系列季铵盐离 子 液体 中羟基 功能 基对 催 化 C 0 环 加 成 的影 响 该 类催化剂并不需要使用其他任何助催化剂和有机溶 剂 而且实验发 现该类离子 液体催化 活性顺序 为 NEt HE 3 Br NEt 2 HE 2 Br NEt HE Br N HE B r NE t B r HE为 羟 乙基 实验 发 现 带 有 4个羟基 的季铵盐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并不是最 高的 可能是因为额外的羟基与 卤素 阴离子形成 了 氢键 从而降低 了阴离子 的亲核进攻能力 以 NE t HE B r为例 使用 1 too l 催 化剂 在 p c0 一1 5 MP a t 一1 3 0 的条件 下反 应 1 h 环 状 碳酸 酯 产 率 可达 9 8 且该类催化剂重复使用 6次之后 催化 活性并无显著降低 2 3羧基 功 能化 离子 液体 2 0 0 8年 Z HOU等 制备了一系列以甜菜碱为 阳离子的带有 羧基 的离 子液体催化剂 阴离 子为 c l一 B r 一 I 一 B F P F 一 经研究发现含 有 卤素阴离子的催化剂活性顺序为 HB e t I HB e t C 1 HB e t B r 由于 HB e t C 1 比氯 化胆 碱具 有 更 高的 催 化 活性 可推 断 羧基 比羟基 更有 利 于环氧 化合 物 的活 化 作者还提 出了羧基参 与催 化的反应机理 如图 6 2 4氨基 酸类 离子 液体 氨基酸类离子液体对 C O 等酸性气体具 有 良 好 的 吸收作 用 而且 具有 原 料 无毒 成 本 低 廉 可 降解 等 优 点 受 到 人 们 的 广 泛 关 注 l 4 2 0 0 6年 Z HANG等r 4 成功合成 了四丁基膦氨基 酸离子液 体 T B P Amin o Acid s 又对 吸收 C O 的情况 进行了实验 结果表 明该类离子液体同样具有较高 的吸收 C O 的能力 但 因其黏度 较大和成本较 高 D O I 1 0 1 4 0 0 2 j h x y a 2 0 1 6 0 2 0 2 1 i化学研 究 2 0 1 6 2 7 2 2 5 0 2 5 9 N m 化学研究 不易大 规模 生产 2 0 0 8年张锁 江课题 组合 成 了四烷 基季氨基酸离子液体 而且经实验发现该离子液 体的黏度 比常规型离子液体要低 该课题组还合成 了功能与其相似的四丁基膦氨基酸 P C AA 和 双氨基 功 能化 离 子 液体 E a P AA 结 果 表 明 P c AA吸收 C O 的效率可达 8 6 wt 而 la P AA 吸收 C O 的效率高达 1 6 wt 9 6 且 它 们对 C O 的吸收效率 L L NHz p b im B F 要高 Me 3 o II M e 3 饕 o A o 1 4 o O 图 6 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 C 0 与环氧化物之间环加成反应 的可能机理 Fig 6 Pr o p os e d me cha n is m f or t h e co up ling r e a ct io n o f CO2 a n d e p ox id e ca t a lyz e d b y car b oxy lic a cid f un ct ion a liz e d I L 2 0 1 1年 Z HAN G等 研究发现四甲基铵甘氨 酸离子液体 I N川 G ly 的质量分数从 1 0 0 9 6 下 降至 3 0 时 对 C O 的 吸 收 能 力 从 0 1 6 9 提 高 至 0 6 0 1 too l C O 2 mo l I L 同年 MA等I 4 合成了两种 氨基酸离子液体 c N1 1 2 G ly 和 C N Gly 并研 究 了它们 与 MD E A 水 溶 液复 配 后 对 C O 的 吸 收能力 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吸收 C O 的能力与其浓 度成 反 比 而且 C N G ly 与 MD E A 各 占 1 5 的混合 水溶液吸收 C O 的能力最 高可达 1 0 2 mo l c O too l I L 2 0 1 2 年戴 月等 合成 了一系列对称 的氨基 酸离 子液 体 并 对 C O 的吸 收性 能 进行 了测 试 结果表明该类离子液体 吸收能力强 吸收速率 快 重复吸收性能好 2 0 1 3年 Z HANG等 合成了四种氨基酸离子 液体I B is mimC 2 Gly I B is mimC P r o 2 B is mimC Gly B is mimC P r o 2 及另两 种 哑铃 型离 子 液 体 I B is mimC T f N I N川一 C 一 mira Tf N 并对这 6种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 及吸收 c O 的能力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这 6种离 子液体吸收 C O 的能力与压力成正比 且 4种氨基 酸离子液体吸收 C O 的能力 比另外两 种哑铃 型离 子液体 要 强 都超 过 了 1 0 too l C O2 mo l I L P E NG等 4 合成 了四种 以 AE MP 为 阳离子 的氨基酸离子液体 阴离子为 Gly Ala L e u P r o 经研究发现该类离子液体与 S iO 混合具有 较 高 的吸收 C O2 的能 力 且 当 m 1 I m 一1 4 时 吸 收 C O 的 能 力 可 达 1 5 too l C O2 mo l I L WANG等 分 别 在不 同温度 下 测 试 了 e mim G ly e mim Ala e mim Ar g 三种氨基 酸离 子液体吸附 C O 的能力 结 果发现温度越高 吸收 C O 的能 力越 弱 而在 4 0 条件 下 三种 离 子 液 体 吸 收 C O 的能 力分别 为 3 0 6 2 7 6和 2 0 2 mmo l g 由此可知同样条件下 e mim Gly 离子液体 吸收 C O 的能力 最强 2 5 聚 合 离子液体 2 0 0 5年 T ANG等 弛 合成 了一 系列 聚咪唑 类 的离子 液体 化 合物 包 括 P VB B I Tf N P VB B I E S a c P E VB B I B F P E VB B I P F 等 并对它们吸收 C O 的能力进行 了测试 结果表明在 相同条件下聚咪唑类离子液体 吸收 C O 的能力是 常规咪唑类离子液体 的 2倍 而且具有更高 的选择 性 吸 附速度快 吸 附过程 可逆 2 0 1 0年 S UP AS I T MONGKOL等 对咪唑类 吡啶类 季铵盐类及 聚 合类离子液体吸收 C O 的能力进行了对 比 结果 发 现相同 条件 下 聚合类 离子 液体 具 有更 高 的 吸 收 C O 的能 力及选 择性 2 6 其他 功能化 离子 液体 2 0 1 4年 z HANG等 合成 了一系列 F DU一 1 5 D O I 1 0 1 4 0 0 2 j h x y a 2 0 1 6 0 2 0 2 1 1 化学研究 2 0 1 6 2 7 2 2 5 0 2 5 9 R 第 2期 王腾 飞等 离子液体催化 C O 和环 氧化 合物的研究进展 2 5 7 介孔聚合物 支持 的咪唑基离 子液体 F DU HE I M Br FDU CM I M Br FDU DH PI M Br FDU EI M B r 实验发现 F D U一 1 5和 F DU C 1 母体材料几乎不 催 化 C O 的环 加成 反应 F DU I M 有 3 2 的低 产 率 和 9 5 的选 择性 这 暗示 着仅 有 咪 唑基 和酚 羟 基 不 能提供高效的活性中心 但季铵化之后 所有 F D U一 1 5支持的咪唑基 离子液体都表现 出了较好 的催化 活性 不 同溴化咪唑基类离子液体之间的催化活性 同样有一定差距 但将 它们转移至 F D U 载体上 之 后 它们之间的差距几乎被拉平 而且催化活性得到 了一定程度 的增 强 以 F D U HE I MB r离子液体 为 例 使用 0 5 mo l 离子液体 在 P C 0 2 1 MP a t 一 1 1 0 条 件 下反 应 3 h 环状 碳 酸 酯 的产 率 可 达 9 8 且再反复使用 5次之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 性 2 0 1 5 年 Z HANG等 在前人 的基础之上通过 改变 4 咪唑一 1 一 基 苯酚 I MP 和苯 酚的 比例合成 了一 系列 咪 唑 功 能化 介 孑 L 聚 合 物 I M MP s 在 催 化环 氧丙 烷 和 C O 反 应 的 实验 中 I M MP s 一 5 9 6 I M MPs 一 2 0 I M MP s 4 0 5 9 6 2 0 4 O 是 I MP和苯 酚 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具 有 较 好 的催 化 性 能 而这些材料被溴 乙烷进一步功能化之后形成 的 I M MP s Et B r 具有 更 好 的 催 化 活 性 实 验 发 现 I M MP s 一 2 0 E t B r 在相 同反 应 条件 下表 现 出 了最 高 的 催化活性 并且比先前报道过的类似催 化剂 的催化 性能要好 I M MP s E t B r催 化 活性 的顺 序 为 I M MPs 一 2 O 一 Et Br I M MP s 一 5 一 Et Br I M MPs 一 4O 一 Et Br 2 0 1 5 年 DUAN等 设 计合 成 了一系列 手性 S a le n C o I I I Y催化剂支持的烷基咪唑类双 功能化 离子液体 并研究 了它们催化 C O 与环 氧化合物 的 催化性能 结果显示轴 向阴离子的催化活性顺 序为 oAc一 C F C o2 C C 1 COz 一 OTs 一 对 应 选 择 性 顺 序 为 OTs 一 OAc一 C C 1 3 C O2 一 C F 3 CO 一 此类 手 性 双 功能 基 离 子 液体 能 同时 提供 L e wis 酸 和 L e wis碱 活性 中 心 所 以催 化 C O 的 不 对称环加成时并不需要额外的助催化剂 而且烷基 链 的增 长同样能够增强催化剂 的活性 3 结论 离子液体 因其结构功能可设计 蒸汽压低 不易 挥 发 热 稳定 性好 等 一 系 列 优 点 受 到人 们 的 广 泛关 注 离子液体在 CO 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及在环境保 护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另 一 方 面离子 液体 在 实际 应用 方 面也存 在一 些 不 足 例如成本高 黏度 大 不适宜大规模 生产等 但 是这并不能掩盖它本身 的优势 相信随着科技 的不 断进步以及科学家们 的不懈努力 这些问题终将能 被解决 并且离子液体的应用将更为广泛 参考 文献 1 Z HA NG S J C HE N Y H L I F W e t a 1 F ix a t i o n a n d co n v e r s i o n o f C O2 u s i n g i o n ic l iq u i d s C J C a t a ly s is T o d a y 2 0 0 6 1 l5 1 4 6 1 6 9 E 2 Z HA NG S J S UN N HE X Z e t a 1 P h y s i ca l p r o p e r t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应急物流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收入费用与利润的课件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金属冶炼(中级)安全生产专业实务试卷及答案指导
- 2025年全国大学生525心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商用厨具厨房设备模拟试题考题及答案
- 撞车后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高级汽车美容保养及装潢工技术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组织胚胎学》理论知识试题与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5电子传递链化学渗透假说及逆境胁迫
- DBJ50-T-306-2024 建设工程档案编制验收标准
- 2025四川雅安荥经县国润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动脉置管并发症
- 药品医疗器械试题及答案
- 子宫内膜类器官构建与临床转化专家共识解读 2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ESD手术常见并发症
- 普通话驾驶员培训课件
- 涂装(电泳)废水操作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