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鲁人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鲁人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鲁人版必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听那冷雨选文说明:这篇文章是我们鲁人版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山水神韵”,但就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来讲,有绝对不是简单的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作者也不是想告诉我们听雨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情。那蕴含其中的深沉的去国怀乡之感,那深深的挥之不去的伴随一生的乡愁,那对祖国优秀历史、文化的深深的爱恋,就像文中淅淅沥沥下得淋淋漓漓的冷雨一样落在我们的心田,就为这个复杂而深沉的情感这也是一篇值得我们认真研读的美文,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本文优美、诗化、深情的语言。2.通过关键句段的赏析体会作者浓重、真挚、深沉的情思。重点难点:1.体会“听听那冷雨”中“听冷雨”所蕴含的深深的家国之思、文化乡愁。2.体味作者深沉的对于历史、文化、人生的深沉哀思。教学方法:1.运用美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沉潜到作品的深处,整体感知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2.提过提问和思考让学生体悟余光中先生那浓浓的家国之思,文化乡愁。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A.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幻灯片)课前播放经典歌曲故乡的云。这是一场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地雨,这更是一场下在作者心中的雨,这场雨下得凄凉、凄冷、凄清、凄楚更凄迷,下得缠绵悠长不可断绝,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诵那首拨动无数游子心弦的乡愁。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当我死时余光中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B.解读背景、走近作者(幻灯片)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等到再踏上祖国的大陆的时候,已经历了整整43个春秋。正是与大陆长期隔绝的港台生活,使其创作越到后来越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情结,尤其是在上世纪70年代,余光中写了许多思乡怀土的诗文佳篇。所以思乡是他诗文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本文写于1974年,阔别大陆25年之久。直至1992年才重回大陆。2003年度散文家余光中先生受奖词 我曾说:“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任缺其一,世界就不成立体。” 在风格上,我不认为散文只是橄榄、清茶,因为“韩潮苏海”原为古文可羡之境界。 无论是诗或散文的创作,我取法的典范首先是中国的古典,其次才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与西方文学。古文教我如何掌握凝练、整洁,白话教我如何做到自然、亲切,英文教我如何经营层次井然、长而不乱、富而不杂的复合句法。我相信只要得法,混血更美,合金更贵。 我的文体观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俚以见真,西以求新。文体富于弹性,散文家才能呼风唤雨。 在散文的语言技巧上,我追求多元的弹性,认为语言应文白互补,句法应长短相济,分段忌四平八稳,题目应别出心裁。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物是人非,便有乡愁。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A.整体感知、把握内容(幻灯片)这一环节通过诵读整体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在阅读过程中划出重要的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加以体味、深思。由于有时间限制我选取了1、2、3、4、7、10、15段来安排学生个别读,齐读,由老师在诵读上进行指导。阅读之后回答预习案的问题。 1、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题目中的最重要的意象是什么?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视觉、听觉等)写雨的?一定明确到具体段落。3、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哪些时代的雨?作者喜爱的是哪里的雨?由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过渡到下一探究环节。B.合作探究、领悟实质(幻灯片)1.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请找出你认为能够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明确具体段落)拓展:你知道哪些同样传达这种情感的诗词名句?2“雨”前为何着一“冷”字?有几层含义?你觉得这一场缠绵悠长的冷雨里有什么?拓展:你能说出哪些写雨的名词佳句?即通过这一环节领悟作者在文中传达的精神实质:即怀着乡愁的冲动寻找精神家园。而古往今来传达思乡的诗词有很多,思乡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通思故乡”沉思,是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苦,是张咏“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的凄凉,也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辛酸。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此又有了更深层次内容,即文化上的乡愁,人生成长中的乡愁。C.赏析佳句、落笔成文学生预习课准备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写下来,课上理解文本思想后再给学生时间加以润色。由时间决定交流的多少。教师示范: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如烟之前尘往事,留下多少青苔深深的记忆,只因一湾浅浅的海峡深深隔断,古屋不再,那动听的音乐也成了遥远的绝响,化作历史的记忆,思乡之情再无以抚慰,于是我们和诗人一起于冷雨中听尽内心的凄凉。D.反刍总结、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