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知识培训资料.ppt_第1页
汽车轮胎知识培训资料.ppt_第2页
汽车轮胎知识培训资料.ppt_第3页
汽车轮胎知识培训资料.ppt_第4页
汽车轮胎知识培训资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轮胎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经销商支持部网络培训科 2010年4月10日 2 1轮胎的功能 2轮胎的原材料和制造方法3轮胎的种类和构造4轮胎的标识5轮胎的特性6轮胎的保养 7轮胎的典型故障8轮胎的安装 9轮毂 轮辋 轮圈 轮罩的概念辨析10世界知名轮胎品牌对比 目录 3 轮胎的功能 负荷功 乘坐舒 制动功 4 轮胎的作用 4大功能 牵 引和 能 操纵 稳定功 能 能支撑车体 乘坐人员以及货物重量的功能 将发动机或制动器的功率传到路面 使车体起动或制动 适功能吸收从路面传来的冲击力 起到缓冲的功能 向预想的方向转弯或保持直行的功能 轮胎应具备的基本性能 1 经济性耐磨损性 减少滚动阻力3 舒适性轮胎的噪音低振动 小 2 安全耐久性耐外伤 耐冲击性 耐疲劳性 耐热性4 环境性通过节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噪音V 振动H 车身垂直振动5 6 2 轮胎的原材料和制造方法 7 轮胎的原材料 新材料 合成橡胶 原料橡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根据轮胎的特性可以单独或混合使用 橡胶 化合剂 主要化合剂 碳黑 橡胶的增强剂 硫磺 使橡胶具有弹性和耐久性 硫化促进剂 促进橡胶分子和硫磺分子的结合 老化防止剂 防止橡胶的老化 龟裂防止剂 防止橡胶的龟裂 轮胎帘线轮胎用增强纤维 尼龙 PCR的胎体材料 聚酯 PCR的胎体材料 芳族聚酰胺纤维 子午线轮胎带束层材料 钢 子午线轮胎带束层材料 胎圈钢丝是根据轮胎的用途及尺寸 而设计的将钢丝捆扎在一起的材料 天然橡胶 原料橡胶 合成橡胶 的钢琴曲 一根也这么结实呀 芳族聚酰胺纤维还用于防弹背心呢 砰 停 天然橡胶 橡胶 纤维帘线 合成橡胶轮胎帘线 钢丝帘线 碳黑 胎圈钢丝 化合剂 二烯系 丁二烯共聚物 BR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SBR IR异戊二烯共聚物 烯系 Isoprenediene共聚物 IR 乙烯丙烯共聚物 EPPM 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 卷取 原料混炼橡胶裁断橡胶混炼 加热卷取 混合 搅拌机 各种原材料8 轮胎的制造工序 混合工序将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炭黑 硫磺 锌白等原材料及化合剂进行混合的工序 9 轮胎的制造工序 材料加工工序压延机 将帘线的两面都挂上橡胶 胎体和带束层部分裁断浸于药品中胎体部分 将帘线压延成带状 压延机 胎圈用橡胶整理胎圈钢丝 裹上橡胶后挤出 卷成钢丝圈 胎面挤出 冷却 冷却槽 胎面用橡胶胎面挤出机 轮胎成型 生胎完成 硫化工序 检查工序 完成 加工好的胎体 带束层 胎面 胎圈等各组件通过成型机组装成轮胎的形状 使生胎的橡胶在一定的热度和压力下增强弹性 制作轮胎表面的胎面花纹 硫化成型后的生胎10 轮胎的制造工序 成型 硫化 检查工序加工好的轮胎首先接受检查员的目视外观检查 通过该检查的产品还要经过平衡测试及X光检测等严格检测后 作为质量过硬的产品发货 11 3 轮胎的构造和种类 12 胎面 直接与路面接触的部分 保护轮胎内侧帘布 延长轮胎寿命的厚厚的橡胶层 表面为提高排 水性能 驱动 制动性能 刻有花纹 带束层 是位于胎面和胎体之间的补强层 缓冲冲击 并可防止胎面产生的外伤波及胎体 还可以防止台面和胎体的剥离 胎体 是覆盖橡胶的用纤维或钢丝作成的帘线层 用于形成轮胎的骨架 呈反射状的贴合 保持气压 耐承重抗冲击 胎圈 支撑帘线的末端并可将轮胎固定在轮辋上的部分 轮胎的两肩部分 采用 成能够保护胎体和散 发内部热量的设计 胎壁 为了保护轮胎侧面部分的帘线层 在表面覆盖有橡胶 在胎壁上标有轮胎尺寸 制造商明 和商标等 内衬层 是相当于内胎的橡胶层使用透气性低的特殊橡胶 轮胎构造胎肩 13 适用轮辋宽 胎面宽 轮胎断面宽 轮胎总宽 胎面半径 轮胎 外径 轮辋直 径 轮胎高 轮胎的规格及技术参数 轮胎外径 是在相应的轮辋上安装轮胎并按规定气压充气后 在没有承重 时的轮胎直径 轮胎总宽是指包括轮胎则面的文字及花纹的轮胎最大宽度 用mm表示 适用轮辋宽 是适合轮胎性能的轮辋宽度 标准轮辋 最适合的宽度和形状 用in表示 适用轮辋 能够使用的轮辋 轮辋直径是指适合轮胎的车轮的轮辋直径 同轮胎内径相同 用in表示 轮胎断面宽从轮胎的总宽中去除轮胎侧面的文字及花纹厚度的宽度 用mm表示 轮胎高是用轮胎外径减去轮辋直径后的数字的1 2 胎面宽是轮胎踏面的宽度 是指两面最突出部分的宽度 胎面半径是指胎面部分的曲率半径 14 轮胎的种类 产业车辆 建设车辆用轮胎 汽车用轮胎 轿车用 轻型货车用 小型货车用 货车 公共汽车用 两轮车用轮胎 摩托车用 小型摩托车用 低压特殊用 产业车辆用 建设车辆用产业机械用轮胎 农业机械用 15 子午线轮胎构造图胎面带束层胎体胎体帘线的排列 斜交轮胎构造图胎面胎体胎体帘线的排列 轮胎的构造轮胎根据胎体帘线层排列的不同 有子午线状构造和斜交状构造 轿车用轮胎几乎都是子午线轮胎 16 子午线轮胎的特点 操纵性和稳定性优越 耐磨损性良好 发热较少 滚动阻力较小 能够节省燃料 滑动较少 牵引力较大 低速 路况较差时乘坐舒适度降 低 但高速行走时较舒适 低速时打方向盘稍显费力 不同材料的子午线轮胎的种类 子午线轮胎的特点 同斜交轮胎相比 行中的事故防患于未然 17 有内胎轮胎内胎气门3 因为轮胎内部的空气直接与轮辋接触 所以散热性较好 4 减少了零部件数 无内胎轮胎和有内胎轮胎的断面图无内胎轮胎是以在轮胎的内侧贴合透气性低的特殊橡胶 内衬 的一体化构造来代替使用内胎的轮胎 无内胎轮胎内衬轮辋气门无内胎轮胎的优点1 因为没有内胎 所以不会发生由内胎引起的故障 2 即使被钉子等刺穿也不容易造成快速漏气 能够使走 18 4 轮胎的表示 03 10 19 轮胎侧面的表示 品牌名 无内胎轮胎有 Tubeless 字样 子午线轮胎有 Radial 字样 制造商名 标记 制造编号 制造记号 表示高性能轮胎的旋转方向的记号 轮胎的通称 轻点标记 表示轮胎的最轻位置 通过将最重车轮的气门位置与轻点标记的位置进行比照 使重量达到平衡 统一标记 通过与车轮振动的最小位置 用白色圆圈表示 进行比 照 防止车体的振动 1999年以前制造的轮胎 其制造编号的后3位数表示制造年数和周数 2000年以后制造的轮胎 其制造编号的后4位数表示制造年数和周数 例如 119 表示于1999年的第11个星期制造 1003 表示于2003年的第10个星期制造 高性能轮胎的表示 方向性花纹 印刻有方向性胎面花纹的轮胎 用显示旋转方向的 ROTATION 字样和箭头来表示 这是能够起到排水效果并且运动性能优越的花纹 20 非对称性花纹 变化内侧和外侧的胎面花纹 提高综合性能的轮胎用显示非对称性花纹的文字和标记来表示 方向性和非对称性花纹 既有非对称性又有方向性花纹的轮胎 用两方面的文字及标记来表示 轮胎的偏平率 偏平率 偏平比 AspectRatio 轮胎的高度 轮胎的宽度 轮胎的高度 轮胎的宽度 轮胎的宽度 轮胎的高度 单位均mm21 165宽 mm 速度标记 195 60R1486H 轮胎的通称 轿车 195 断面宽的通称 mm 60 偏平率的通称 R 轮胎构造标记 子午线 14 轮辋直径的通称 in 86 负荷指数 H 速度记号 210 215 45 ZR 17 断面宽 mm 偏平率 速度标记子午线 轮辋直径 in 6 45断面宽 in 13轮辋直径 in 4PR轮胎强度 层比值 SR 13 子午线22 断面 轮辋直径 in 23 165 95 R 1398 96 L LT 断面宽 mm 偏平率 构造 子午线轮辋直径 in 负荷指数 单轮 双轮 速度记号 轮胎用途标记 轻型货车 in in 109Q负荷指数 31 10 50外径断面宽 mm R15子午线轮辋直径 构造 速度记号 C负荷等级 小型货车用高浮渡性子午线轮胎的表示例 轮胎的通称 小型货车 小型货车用子午线轮胎的表示例 24 255 断面宽 mm 70偏平率 R子午线结构 22 5轮辋直径 in 140 137负荷指数 单轮 双轮 J速度标记 R 22 5轮辋直径 in 12断面宽 in 子午线结构 14PR轮胎强度 层比值 15 锥形子午线轮胎的表示例 轮胎的通称 货车 公共汽车 70系列15 锥形子午线轮胎的ISO表示例 R 径 轮辋直20 in 断面宽 10 00 in 子午线结构 14PR轮胎强度 层比值 货车 公共汽车用子午线轮胎 有内胎轮胎 的表示例 负荷指数 LI 与负荷能力 LI 负荷能力 平均每个轮胎 LI 负荷能力 什么是负荷指数 LoadIndex LI LI与负荷能力的对应 一个轮胎所能承受重量的能力 最大 叫做负荷能力 用指数来表示的这种负荷能力就叫作负荷指数 看轮胎的什么部位才能明白呢 如下图所示 在轮胎的侧面有轮胎的尺寸表示 LI则表示在轮胎的尺寸中 原来这个数字就是负荷指数 LI 呀 25 速度记号 速度 h 速度记号 速度 h 速度记号 速度 h 速度记号 速度 h 车速范围 速度记号 和速度什么是车速范围 使用轮胎时能够达到的最高速度用速度记号 车速范围 在该轮胎上表示 我的车是S 所以跑180公里没问题 26 胎面花纹的作用和种类 增加轮胎的制动力 驱动力及牵引力 轮胎的散热效果 2提高操纵性和稳定性 1排水效果 3 4 纵沟型花纹 操纵性和稳定性较出色 滚动阻力较小 横沟型花纹 驱动力和制动力较出色 在非沥青路面的牵引力 较出色 轮胎噪音较小 27 混合型花纹 通过纵沟型和横沟型的 混用 把双方的特点结 合到一起 块状型花纹 多用于积雪及泥泞的路面 驱动力和制动力较出色 28 5 轮胎的特性 纵向弯曲纵向承重 边部弯曲纵向承重 横向弯曲纵向承重 气压 气压 纵 向弯曲 边部弯曲 边部弯曲 横向承重横向弯曲 轮胎的静态特性让充气的轮胎承重时 轮胎会发生 弯曲 这种弯曲有纵向弯曲 边部弯曲 横向弯曲3种 是轮胎功能所必不可缺的要素 是指从纵向承重时的竖直方向 上的弯曲 承重增大时 弯曲与承重成比例变大 是指从纵向承重时 在产生纵 向弯曲的同时 也出现边部弯曲 在货车及公共汽车用双轮胎的 情况下 会产生接触的问题 29 是指在纵向承重的基础上 还有横向 承重时所产生的水平方向上的弯曲 在气压不足的情况下 高速转弯时 横向弯曲会到达胎圈部分 有发生轮辋脱出的可能 因此必须注意 行驶 阻力指数 空气阻力轮胎滚动阻力传动阻力 轮胎的动态特性 轮胎滚动阻力 空气阻力 轮胎滚动阻力 传动功能带来的阻力 汽车的行驶阻力 加速阻力 爬坡阻力速度 km h 轮胎滚动阻力的发生要因 由于轮胎组成部分的反复变形造成的能量损失 由于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阻力 轮胎的空气阻力30 31 浮滑现象 的发生速 水深 mm 8mm深度的单纯纵沟胎面 度无花纹轮胎 轮胎载重气压 5 60 13 4PR 260 1 5 cm2 行驶方向 浮滑现象在积水的路面高速行驶时 由于轮胎的沟槽不能将路面的积水排除干净 胎面与路面之间进入水膜 从而使轮胎从路面浮起 其结果造成轮胎在水面上打滑 这种状况叫做浮滑现象 浮滑现象的防止方法 避免使用磨损的轮胎 增大气压 减少抓地面积 提高张力 靠压力将水排出 使用排水性能高的轮胎 水深的影响 32 驻波现象 设定合理的气压 高速行驶时 气压升高0 2 0 3kgf c 使用适合高速行驶的轮胎 驻波现象的防止方法 虽然轮胎是圆形的 但是与路面接触时不是用一条线而是用一个面 旋转时也反复进行这种抓地部分的变形和复原 高速行驶时 这种变形即使在完成抓地之后也不复原 在抓地部分的后部残留振动波 这种波动现象叫做 驻波现象 轮胎中心 S A T 自动回正力矩 C F 侧抗力 C F 轮胎的转弯特性侧偏角轮胎和侧抗力 侧抗刚度行驶方向 轮胎的刚性越高 气压上升 轮辋宽度加 大 子午线构造 偏平率小 侧抗刚度就越高 但是 气压及轮辋宽如果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话则很危险 侧抗力 载重增加 侧抗力也会加大 但是 超过轮胎的推荐载重后 侧抗力会逐渐降低 在湿漉的路面上行驶 摩擦力会下降 因 此侧抗力也会降低 自动回正力矩 S A T 回正力矩 侧抗刚度 C P 33 34 间以及轮胎自身发出的直接噪音和由轮胎振动这一间接原因使车厢内产生的间接噪音 其中直接噪音还可以分为 胎面花纹噪音 道路噪音 以及 啸叫噪音 轮胎的噪音特性轿车用径向肋205 65R1595H400CCFR轿车行驶中的轮胎噪音 noise 分为由轮胎与路面之 贡献率 花纹噪音 花纹加振音除此以外的噪音抓地摩擦振动音路面凹凸产生的加振音其他车辆噪音 速度 外 倾角 垂直线 A前部B 前束角 B A 垂直线 主销后倾角 转向主销内倾角垂直线 外倾角由于承重 车轮为了避免下部外倾而预先使上部外倾 正外倾角从前面看象倒八字 通常 负外倾角 从前面看象八字 特殊 主销后倾角是与摩托车的前轮前叉相同 防止车轮侧倾 在方向盘转动时产生使车轮回到直 线行驶方向的效果的倾斜角 前束角呈正外倾角的前轮在行驶中会出现向外张开的倾向 外倾横向推力 因此为了保持车轮直线行驶 预先调整为向内收束 前束 设定角度过大时 轮胎会发生羽状磨损 转向主销内倾角是指为防止从路面传来的冲击力使方向盘无法把握 因此使前轮轴和连接 在前车轴上的主销 螺栓 之间形成的倾斜角 如果调整不当时 轮胎会有发生羽状磨损的危险性 35 车轮和定位前轮的车轮 轮胎 为了维持车体对路面的抓地性及操纵稳定性 要设定称作车轮定位的4种不同类型的角度 转向特性在转弯的过程中 使方向盘 转向装置 保持一定的角度慢慢加速时 决定行驶轨迹的车辆圆旋转特性叫做转向特性 不足转向是为了向旋转圆的外侧偏离 必须增加方向盘的转动的旋转特性 后轮轮胎的回转能力比前轮轮胎大时 会出现不足转向 过度转向是为了向旋转圆的内侧偏离 必须使方向盘回转的旋转特性 前轮轮胎的回转能力比后轮轮胎大时 会出现过度转向 中性转向是与行驶速度无关 按原来的旋转圆行驶的特性 一般来说 弱不足转向的稳定性和操纵性较好 36 稳定 不错真 37 扁平化 Inchup 扁平化是指因侧抗力加大使滚动阻力减少 从而提高轮胎的运动性能 此外 相同外径的轮胎越扁平 则断面高度越低 车轮的直径变大 因此也会增加时尚性 优点 提高高速操纵的稳定性 提高转向性能 提高驱动和制动性能 性 缺点 与70 80相比 60 50的乘坐舒适感稍差 为了谋求乘坐舒适感和性能的平衡 推荐使用65系列 要想实现舒适和性能的平衡 得靠65 38 标准装置175 70R1382S 175mm 13 5J 上升1英寸185 60R1482H 186mm 14 5 J 上升2英寸195 50R1582V 197mm 15 6JJ 相同轮辋185 65R1384S 182mm 13 5J 扁平化 39 6 轮胎的维护 40 正确适当的气压管理是 充分发挥轮胎性能的 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事情 轮胎在有适当的气压时才有最适当的形状 各种性能才可以按照设计性能要求充分发挥 气压 41 适当的气压 气压过高轮胎变形太小 缓冲冲击力 降低 乘坐舒适感不好 且轮胎容易受外伤 且接地面异常磨耗加快 适当的气压轮胎可以具备最佳形状 气压不足导致轮胎变形变大 由 此会产生异常发热引起故障的可能性增大 且接地面异常磨耗加快 10 42 保持适当气压的注意事项 为防止由气门嘴漏气应当一直安装使用气门嘴盖 驾驶中 由于轮胎发热轮胎内部气压升高 但是绝对不可以放掉增加的部分空气 轮胎温度降至常温后 气压将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在驾驶前定期检查常温下轮胎的气压 在驾驶后轮胎外部的气温会比轮胎内部气温低 必要时按照标准正确调整 更换了新胎后 一定要在隔日后检查确认气压 必要时按照标准正确调整 43 为维持和管理适当的气压唯一的方法就是使用正确的空气压力计 有适当气压的轮胎和气压过低的轮胎只用目视分别 随着轮胎的扁平化越来越困难 450kPa 550kPa 650kPa 750kPa 850kPa 44 1 1气压不足 异常扭曲 由于异常的扭曲轮胎会异常发热 结果会可能引起各种各样的轮胎故障 并且这也是异常磨耗的原因 轮胎气压和发热的关系 轮胎气压 f 2 轮胎的发热指数 如果气压过低的话 45 空气不足是引起以下故障和性能低下的原因 各个部件的剥离 胎侧上部帘线断裂 滚动阻力增大 费油 异常磨耗 磨耗寿命缩短 耐久性降低 46 由于气压不足使用而造成的典型故障举例 1 2气压过高 轮胎变形太小 缓冲冲击力降低 乘坐舒适感不好 且轮胎容易受外 伤 且接地面异常磨耗加快 气压过高既不经济又危险 各个轮胎规格的负荷能力是一定的 即使将气压加高 轮胎的负荷承载能力也不会增加 47 如果气压过高的话 48 冲击外伤 切割等外伤 爆胎 异常磨耗 磨耗寿命缩短 耐久性降低 气压过高是引起以下故障和性能低下的原因 49 由于气压不足使用而造成的典型故障举例 残沟 磨损标记 轮胎不断磨损后 排水性和制动性降低 舒适感也变差 应以残沟深度达到露出磨损标记 1 6mm 之前更换轮胎 磨损标记表示磨损标记位置的 记号50 51 轮胎交换 偏磨损和车轮平衡 FF车的场合 FR车的场合 方向性模式的场合 防止偏磨损 轮胎装置位置不同磨损的方式及进展也不同 因此必须定期 每行驶约5 000km 交换轮胎的位置 轮胎交换 优点 延长轮胎寿命 使轮胎疲劳度均匀化因为FF车的前轮为驱动轮兼转向轮 所以比后轮的磨损快2 3倍 必须及早进行轮胎交换 车轮平衡在高速行驶中 即使有微小的不平衡也会引起振动 因此在感觉到振动时 应尽快调整车轮平衡 偏磨损在出现异常磨损时 必须从其状态判断是由于气压过高或过低还是定位不当造成的 及早进行必要的调整 52 7 轮胎的典型损伤 通过了解轮胎的损伤 学会正确的使用和管理方法 异常损耗 中部磨损胎面中部磨损较快 胎肩部变浅 胎肩磨损两侧胎肩磨损较快 留下中部 原因 原因 由于气压不足 载重过大使两侧胎肩的抓地压力变高 由于高速急转弯 53 由于气压过高 胎面的中部的抓地压力变高 54 异常磨损 单侧磨损仅有胎面的一侧出现较快的异常磨损 羽状磨损胎面的花纹凸块及条形花纹的边缘出现羽状磨损 原因 原因 定位错误 前束不足 定位错误 主要是外倾角不当 轮胎的位置交换不合理 55 异常磨损 环状槽形磨损通常发生于横沟型及块状型花纹的轮胎 胎面的一侧磨损较快 横沟型轮胎呈现锯齿状 局部磨损轮胎的1处或数处异常磨损较快 原因 原因 制动器锁定 制动器单侧生效 气压不足及载重过大 轮胎的位置交换不合理 撕裂 倾斜 撕裂 沟部的开裂 胎面部分的橡胶出现 裂开的 损伤 主要发生在从横沟型轮胎的胎肩开始的沟槽 严重时橡胶会呈现被撕裂的状态 倾斜胎面部分出现橡胶缺损的状态 此外 橡胶出现鳞状剥离 局部起毛边 严重时会露出帘线 原因 原因 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超载 野蛮驾驶 急驱动 急刹车 气压过高时会使损伤加剧 制动试验台机种的选定错误及操作错误 气压不足 载重过大及过度的高速行驶 在路沿石上行驶等造成负荷极端集中 使轮胎扭曲过大 嵌入石子及其他损伤56 裂纹 裂纹是橡胶层表面出现的橡胶裂 缝 根据其形状可以分为4类 裂纹有因物理性力造成的物理性裂 纹和因橡胶发生化学反应出现老化 的化学性裂纹 一般发生包含二者 的复合性裂纹 圆周方向 纵向 斜向 裂口 原因 气压不足 载重过大以及过度伸缩 因断开等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因药品 抛光剂 引发橡胶的化学性老化 因紫外线 臭氧 热等造成老化57 58 切伤 擦伤 剐伤 碰伤 一般性外伤 石子引起的损伤 路沿石等引起的损伤 轮胎防滑链等造成的损伤 切口切口有道路障碍物造成的外伤 双轮胎间嵌入的石子带来的损伤 卡入胎面沟槽中的石子引起的破损等 根据其形状可以分为以下4大类 轮胎与道路上的障碍物接触 猛烈碰撞或者受到其他外部物 体的超越界限的冲击及摩擦 时 会出现切口 原因 59 撞击或切割引起的爆破是轮胎在行驶中受到撞击或切割 使胎体遭到破坏的损伤 轮胎的外部有外伤的称作切割爆破 没有外伤的称作撞击爆破 这种损伤有受到撞击或切割的瞬间发生的情况以及曾经受到损伤的部分在行驶中 损伤进一步恶化 出现强度显著下降的状态而发生的情况 从路面而来的超出轮胎强度界限的撞击或 切割造成构成胎体的层面断裂 轮胎内部 的高压空气瞬间溢出而爆破 原因 60 胎面脱开脱开是指构成轮胎的橡胶与帘线 橡胶与橡胶之间剥离开来的损伤 胎面脱开多发生于胎肩部分 初期是一部分 继而至整圈 最严重时会爆破 由于气压不足或超载而造成 热脱开是胎面脱开的一种 其原因为热度过高 症状 胎面橡胶呈海绵状 发粘变质或出现孔穴 尼龙帘线遇热会硬化 由于热度过高而造成 切割脱开多发生于胎肩部分 剥离部分呈脱离胎面的状态 用手指摁时可以感觉出比其他部分软 剥离面与热脱开不同 特点是较光滑 由于水和土沙从外伤进入及钢丝帘线的裂缝而造成 61 拖拽 轮辋的擦伤 轮胎包布脱开 胎圈钢丝折断 其他损伤 帘线断裂由于气压不足或超载造成 由于漏气造成 62 由于冲击造成帘布断裂 勉强硬驶上道路高台或突然碰到路上的障碍物时 轮胎内部被轮辋和障碍物挟在中间 导致轮胎内部内面的帘线被切断的典型外伤 通过检查轮胎鼓包处的内面通常可以判别 63 8 轮胎的安装 对轮胎进行检查整备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安全行驶 为此要求进行切实合理的作业 同时还必须充分注意作业安全 64 作业注意事项和组装轮辋作业的要点 作业前的注意事项 对因扎破等造成拖拽过的轮胎的组装及充气有轮胎破裂的危险 请不要进行 请不要对有损伤及穿透伤等的轮胎进行组装及充气 请确认轮胎尺寸与车轮尺寸 直径和宽度 相吻合 请在组装前用润滑剂充分涂抹轮胎胎圈部分及轮辋 充气时 为了避免破裂的危险 请在采取将组装好的轮胎放入 安全围栏 中等安全措施的基础上进行 请特别注意关于扎破修理的轮胎 请确认填充的空气压力在胎圈座压力以内 轮胎两侧的胎圈均匀地放置到轮辋的胎圈座上 没有均匀地放置到胎圈座上时 请放出空气以便确认一下轮胎和轮辋有无异常 确认胎圈放置好后 请调整使用气压 没有气门芯请不要充气 在充气过程中 请将身体避开轮胎侧面 万一气门脱落时 有可能会击中眼睛造成失明 因此请务必将 面部避开 如果充气过程中出现异常声音 吱吱嘎嘎等 请立即中止作业 将身体远离轮胎 充气时的注意事项 无内胎轮胎的轮辋组装 轮辋的检查 用钢丝刷清除掉轮辋法兰及底座部分的锈斑 碎渣等 气门的安装 检查气门和橡胶的螺丝部分的损伤 轮胎的装置 注意避免损伤或弯曲胎圈部分及轮辋法兰 将轮胎下侧胎圈部分放进轮辋中心后再嵌入上部胎圈 65 胎圈座压和最高调整气压 胎圈座压 空气压缩机调整阀的最高调整气压 空气压缩机调整阀的最高调整气压以汽车制造商指定的气压来区分 BeadSeating是指轮胎组装时 两侧的胎圈均匀地放置于轮辋的胎圈座上的状态 胎圈座压是指为了保证上述状态的安全和所需气压的限度 100kPa按1 0kg cm2换算 66 平衡调整 充气后 务必用平衡器进行平衡调整 轮胎动平衡 即使是微小的失衡也会在高速行驶时产生振动 因此要对所有车轮进行平衡调整 一般将平衡锤安置于轮辋法兰上比较便于调整 铝制车轮因为法兰形状及外表好看 有时也贴在轮辋内侧 将平衡锤安装牢固以免脱落 平衡锤 g 超出必要的重量时 放出空气 调整相位之后恢复平衡 安装到车辆上 确认轮胎没有与车体接触以及轮胎和车轮没有从车体突出 安装时使用十字扳手 扭力扳手及冲击式动力扳手 正确核对中心 按对角线的顺序用十字扳手轻轻紧固之后 再用扭力扳手按规定的扭力紧固 这是比较认真的安装方法 安装后 最好在行驶50至100km之后 进一步紧固螺母 轮胎的保管 避免在阳光直射到的场所保管 降雨时将轮胎移至室内 以免水进入轮胎内部 不要放置在有可能附着油或水 受损伤及变形的场所 不要放置在发电机及电池的近旁 认真管理库存台帐 避免旧库存品的残留 为了避免商品贬值 进行认真管理 避免附着灰尘及污物 从平衡调整到安装到车辆上及轮胎的保管方法 67 9 轮毂 轮辋 轮圈 轮罩的概念 什么是轮毂 轮辋 轮圈 轮罩铝合金轮毂的优势 英文 Hub thecenterofsomething andinthecaseofwheels 轮毂 轮辋 轮圈 轮罩的概念辨析轮毂 it sthedirectcenteroftherim Thehubiswheretheactualrimconnectstotheaxleviaboltsandlugnuts Regardlessofthetypeofcarortruck therimhubisprettymuchgoingtobethesame Thereareonlytwobigdifferencesinhubs oneofwhichisanextensionofthefirst 现代汉语词典 轮毂是指车轮的中心装轴部分 俗称 轴头 通过轮毂轴承而安装在车桥套管外面的壳形回转件 它是通过半轴螺栓 对于驱动桥而言 和车轮轮辋法兰螺母将半轴的转动力矩传给车轮的零件 现代意义的轮毂是指车轮除轮胎之外所有的部分 包括了轮辋 轮辐及附属装饰件等等 轮辋 轮圈 英文 Rim theouteredgeofawheel onwhichthetyre isfitted oftenbecalled wheelrim 现代汉语词典 轮辋是指车轮周围边缘 用于安装轮胎的部分 俗称 轮圈 胎铃 轮胎锅子 等 轮圈等同于 轮辋 68 69 轮毂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从1886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汽车诞生以来 车轮及轮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最早的汽车车轮继承于马车 密密麻麻的辐条是这个时期轮毂的主要特点 而且这个时期的车轮轮毂 轮辋的概念都是非常明确的 并不像现在我们所说的轮毂这样包括了轮胎和车轴之间的整个部分 轮辋是指紧贴胎唇的部分 轮毂是指套在车轴外层的部分 辐条呈放射状由轮毂发散到轮辋 轮辋 轮毂 辐条 三者是可分离的 并不是一体的 轮毂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车轮 wheel 轮胎 tyre 轮毂 hub 轮辐 spoke 轮辋 rim 70 轮毂的发展历程 此后不久 随着轮胎工艺的发展 我们非常熟悉的钢 铁 轮毂出现 最先的钢轮毂是全裸的 看 起来非常的沉重和朴实 样子也有点丑 现代车轮 wheel 随着科技进步 工业发展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 轮辋 轮毂 辐条开始通过铸造工艺合为一体 统称为轮毂 轮胎 tyre 轮毂 hub 轴头法兰 Flange 轮辐 spoke 轮辋 rim 一体化设计 成型 轮毂的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 德国人将钢制辐条与铝质轧制轮辋相结合的车轮装载气车上 为铝合金车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战后 铝合金轮毂开始在普通汽车上得到应用 1958年 出现了整体铸造的铝合金轮毂 此后不久又有了锻造的铝合金轮毂 随着汽车工业蓬勃发展 铝合金轮毂越来越普及 80年代 极纤细网眼轮毂流行了一阵子 90年代讲求三维立体造型的轮毂开始浮出水面 到现在 铝轮毂越做越轻 款式越来越多 越来越美观 人们对铝轮毂的款型的不断追求达到了完美的极致 特别是一些改装车专用的轮毂 辐条简洁有力 轮辋精致优美 非常有人们常说的 骨感 透着一股冷冷的运动气息 电镀铬金属后会产生非常 炫 的冷光 71 桑塔纳轮毂的变迁 BMW豪华的铝合金轮毂 72 轮毂的发展历程 轮罩 以假乱真的饰物 轮毂一般是根据车的档次来配置的 好车一般全部用铝合金轮毂 低档或者低价位的车大都使用钢制轮毂 也有一部分车会有一些特别的做法 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大部分版本的 帕萨特 领驭 四个车轮用了铝轮毂 但备胎却是钢制轮毂 爱美的人们还 发明 了一个东西叫轮毂盖 一般用塑料制成 盖在钢轮毂 外层 也叫 轮罩 轮毂盖这个东东开始是为了 遮丑 后来发现挺好 看 就叫做 美化 现在 铝合金轮毂成为主流 轮毂盖有了更高层次的意义 冒充 这方面有些厂家就做的比较有水平 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铝合金的轮毂 而要买到真家伙 必须买高配或顶配版 由此也可以说明 铝合金轮毂确实比铁家伙好 73 铝轮毂与钢轮毂的优劣对比 当然 钢轮毂也不是一无是处 钢轮毂的优势在于金属硬度高 所以适合崎岖颠簸的道路和重载车辆 VS 优势1 质轻 汽车轻量化设计是当今趋势 增大轻合金 铝 镁等 在汽车部件中的应用比例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以 铝轮毂的第一个优势在于质量轻 质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燃料利用率提高 汽车加速 制动性能提高 优势2 散热好 高速行驶的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 制动 加速等产生高温 如果散热不好造成热量累积 容易产生高温爆胎 制动疲软甚至失灵等 铝合金轮毂由于传热系数和结构特性的缘故使得散热效率比钢圈有成倍的提高 从而降低了刹车系统失效 轮胎的老化速度以及高温爆胎 长时刹车高温失灵的几率 对提高行车安全性大有帮助 优势3 减振特性 轻合金的减震性能比钢要优越很多 减振好则行驶平稳性 舒适性 安全性都有相应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 镁合金在减振方面效果非常好 镁合金的的阻尼系数是钢的60倍左右 简直可以在无轮胎的情况下低速行驶了 优势4 美观 这个地球人都知道 铝结构可以做的多样而简单 不容易藏污纳垢 清理方便 铝轮毂 钢轮毂 74 10 世界知名轮胎品牌综览 75 世界著名轮胎品牌2009年销量排名 根据2008年销售额排名 第一是 法国米其林第二是 日本普利斯通第三是 美国固特异第四是 德国大陆 马牌 第五是 意大利倍耐力第六是 日本住友 邓禄普 第七是 日本横滨 YOKOHAMA 第八是 美国固珀第九是 韩国韩泰第十是 日本东洋第十一 韩国锦湖轮胎第十二 佳通轮胎第十三 莫斯科Sibur RusskieShiny第十四 中国三角集团 76 世界著名轮胎品牌综述 米其林 米其林 MICHELIN 集团有逾百年的历史 19世纪起源于法国 是子午线轮胎的发明者 在固特异后赞助F1 现在赞助的汽车赛事也不少 WRC等等 它在五大洲设立74家工厂 6个橡胶种植园 分别在法国 日本 美国及中国设有研究与测试中央 在超过170个国家设立了销售与市场机构 2001年4月米其林集团与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STRC 联合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SMW 同年12月米其林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米其林属于舒适性轮胎 舒适性接近马牌 抓地耐磨一般 主要配套一些顶级品牌汽车的中端产品 如宝马5系 奔驰e级c级 同样属于舒适性轮胎的米其林比马牌更适合中国的路况一些 这也是米其林在中国成功的原因吧 当然 由于广告 米其林的价格在国内并不算低 进口米其林价格一般 没有倍耐力 马牌 邓禄普的贵 77 世界著名轮胎品牌综述 普利司通 日本普利司通 BRIDGESTONE 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轮胎及橡胶产品生产商 也是世界轮胎业三巨头之一 1931年3月 普利斯通在日本福冈县久留米市诞生 公司创始人是石桥正二郎 1889 1976 石桥正二郎认为 公司的产品出口使用英文名称较为便利 因此把他的姓 石桥 译成英文的STONEBRIDGE 但是 由于念起来不顺口 所以他决定颠倒过来 改为BRIDGESTONE 普利斯通 BRIDGESTONE 因此得名 由于比其他厂商提前大约一年推出人造纤维帘线轮胎 普利斯通一下扩大了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 普利斯通进行了持久性能的强力轮胎开发工作 推出了尼龙帘线轮胎 钢线子午线轮胎等世界都能通用的轮胎 目前 普利斯通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 销量占世界总销量的1 4 国产普利司通和国产邓禄普类似 没啥特点 属于比较中性的 各方面性能都过得去 舒适静音仅次于邓禄普 也有车主反映普利司通是高端品牌中最耐磨的 由于赞助F1 其销售额曾一度超过米其林 普利司通最近也能在高端车型中看见配套 如奥迪A8 奔驰S级等 由于在F1中疯狂烧钱 价格不算便宜 比米其林 固特异便宜点 78 世界著名轮胎品牌综述 固特异 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始建于1898年 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固特异公司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轮胎生产公司 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阿克隆市 公司主要在28个国家90多个工厂中生产轮胎 工程橡胶产品和化学产品 世界轮胎业三巨头之一 固特异目前主要配套车型包括宝马5系 奥迪A6L 奥迪A4 奥迪Q7 荣威750等诸多中高档 豪华车商 目前 固特异已经全面领先国内中高端配套市场 辐射豪华轿车 高档轿车 中高档轿车和SUV等市场区间 成为国内外中高端汽车品牌选择配套轮胎最多的轮胎厂商 固特异属于典型的美国货 只求抗噪 抓地仅次于倍耐力 噪音接近倍耐力 不耐磨 还容易偏磨损 价格昂贵 79 世界著名轮胎品牌综述 马牌 德国马牌也叫大陆轮胎 也是19世纪开始做轮胎的 欧洲杯足球赛场经常能看见马牌的广告 汽车赛方面赞助的不多 据了解有大卡车的比赛用马牌 马牌和倍耐力是两个极端 以静音舒适著称 舒适静音是马牌的最大特点 不过好像也只有这一个特点 马牌不算耐磨 抓地力一般 不强壮 不太适合我们国家的路况 进口轮胎价格比较实在 目前中国工厂还没有盖起来 市场表现还要看国产轮胎下线后的定位情况 据马牌轮胎内部会议透露 马牌国产轮胎瞄准的第一个竞争对手是邓禄普 配套方面 马牌轮胎主要配套一些中级车型 如奥迪A4 A6 奔驰C级E级 宝马3系 一些高档的SUV配套的马牌都是捷克出的 噪音不小 如果你追求舒适静音 对耐磨 运动 价格方面没有要求 马牌是个不错的选择 80 世界著名轮胎品牌综述 倍耐力 倍耐力起源于19世纪后期 是最早的轮胎厂家之一 是一个拥有130年历史的跨国企业 总部坐落在意大利的米兰 倍耐力轮胎是全球第五大轮胎企业 集团注重技术的研发创新 全球市场的深入调研 产品质量的一贯要求 这使它在其所涉及的行业中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造就了世界轮胎中的一流产品 其卓越的质量和性能被世界公认 倍耐力轮胎属于运动型轮胎 也是最早赞助F1的 现在还在赞助WRC 倍耐力轮胎非常适合WRC那种路况 抓地超强 非常强壮 喜欢飚车的朋友 倍耐力是首选 抓地强悍 不过倍耐力的胎噪稍微大 倍耐力的价格在高档轮胎里属于中等偏上 目前已经国产化 销售理想 配套比较多 都是高档车 像宝马7系 奥迪A8等等 81 世界著名轮胎品牌综述 邓禄普 邓禄普于19世纪后期起源于英国 120年前世界上最先开发出充气轮胎的DUNLOP 后被日本住友公司控股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是世界6大轮胎生产商之一 其主要业务内容为制造各种用途的轮胎 体育用品 精密橡胶制品 环境设施 生活用品等 住友橡胶在常熟设有工厂 总投资3300万美金 占地420亩 专业生产并出口内销DUNLOP 邓禄普 牌汽车子午线轮胎 公司采用日本住友独特的先进技术 工艺设备和资源 于2004年4月9日正式开业投产 日产能力现已达24000条 2007年开始生产重卡及巴士用轮胎 邓禄普是第二个玩F1的轮胎品牌 在F1分站赛的赢得数量上目前排第二 现在主要赞助德国房车大师赛 A8房车赛及摩托GP 在多项越野比赛中也是主要赞助商 因为越野胎中邓禄普是最好的 国产邓禄普轮胎最大的特点是没特点 和普利司通类似 静音舒适性不如米其林和马牌 抓地力不如倍耐力 属于比较中性的轮胎 其实邓禄普在国际上是个纯高端品牌 从配套就能看出来 奥迪A8 奔驰S600 宝马5系X5X3 大众途锐 价格当然也高的夸张 国产邓禄普针对中国的情况 适当降低了部分小型号轮胎的定位 使其能够满足几乎全部车型的需求 价格比较合适 网上曾有对邓禄普的评论 不敢说邓禄普是最好 但是性价比最高的轮胎 82 世界著名轮胎品牌综述 横滨 成立于1917年的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总部设在东京都港区 是世界橡胶行业三大巨头之一 2001年横滨轮胎进入中国 在杭州 山东设立生产基地 在上海设有销售公司 横滨轮胎主要的特点就是硬度较高 耐磨性好 侧壁比较厚 使得轮胎侧壁受到轻微刮蹭的时候不会轻易破损 1981年至今一直被澳门格兰披治大赛会指定为赛事轮胎 日本所有汽车制造商以及保时捷等均使用横滨轮胎为标准轮胎 横滨轮胎价格较适中 国产轮胎根据国内路况进行了优化设计 属于大众性轮胎 近年来签约香港影星古天乐形象代言 全力打造知名度 并提出 节能轮胎 作为其宣传重点 83 世界著名轮胎品牌综述 固珀 美国固铂 COOPER 轮胎是全球十大轮胎品牌之一 国际A1超级大奖赛官方指定唯一用胎 国际两大顶级赛车运动 A1 F1 被誉为轮胎的替换专家 曾用名库珀轮胎 现改为固铂轮胎 固铂 COOPER 起源于19世纪初 从建厂伊始就制造各类轮胎 以全方面满足高性能轿车拥有者 越野痴迷者 赛车爱好者和摩托车钟爱者等各类顾客的不同需求 固铂胎不仅舒适性 操控性良好 而且还耐磨 噪音小 是唯一一款以 替换 轮胎打入全球轮胎前十名的企业 固珀在2005年成功收购全球第十一大轮胎制造商锦湖轮胎公司11 的股份 在2006年成功收购中国第三大轮胎制造商成山集团 目前固铂在美国 欧洲及亚洲均拥有生产及技术基地 多年以来 固铂所参与的赛事涵盖了各个级别 如今 固铂为全球150多项系列车赛和锦标赛提供赛车轮胎 并自2006年起为声名显赫的英国GT锦标赛这一顶级赛事提供专用轮胎 出于竞争战略 固珀在国内没有进入OE市场 整车配套 而是专心耕耘替换市场 在商用车及赛车替换轮胎领域独领风骚 但相对于国内乘用车尤其是轿车市场尚缺乏品牌知名度 84 世界著名轮胎品牌综述 韩泰 韩泰轮胎 世界十大轮胎生产企业之一 1941年在韩国建立 自1996年在中国浙江嘉兴 和江苏淮安设厂 韩泰轮胎目前向包括一汽奥迪 上海大众 一汽大众 上海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