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西制在临床应用上的不足.doc_第1页
浅谈中药西制在临床应用上的不足.doc_第2页
浅谈中药西制在临床应用上的不足.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药西制在临床应用上的不足2004在第24卷6月第6期河南中医HENANTRADIT10NALCHINESEM匮DICINEJune2004V01.24No.6浅谈中药西制在临床应用上的不足孙茂(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鄂尔多斯西路1号通顺药店,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关键词:柴胡;茵陈蒿汤;中药西制中图分类号:R249.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04)06007901近年来中医药利用现代科技增添了给药途径(静脉和肌注给药).但在攀登高科技的途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现将几点看法和同道们共同探讨.1失去了辨证论治的中医特色张某,男,60岁.患肺肿瘤,胸腔积液(内蒙古第一医院确诊为肺癌),因患者拒绝手术切除,采用液体疗法,黄芪注射液兑入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治疗20余天,病情日见加重.常感胸闷气憋,侧卧更甚.邀中医治疗,前来求治.余诊其脉滑细兼沉,右脉尤甚,舌质淡粉,且有白苔,定为阳虚水犯.四饮中的两饮一支饮,悬饮.施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汤加黄芪,制附子.医治1月痊愈.后经拍片复查肿瘤:积液完全消失.按:该患者乃饮邪为患.本虚标实.本,肺气脾气也;标,水饮也.黄芪是补气要药,但不能用西医的观点来用.辨证论治,因证出方,随方遣药,君臣佐使,配备得当,补中有破,破中有补.西医用辨病的观点用中药,则有损而无益.黄芪大补肺脾二气,黄芪主升,愈补愈升,使体内积液升而不降,所以患者病情日益加重.中医处方治病:黄芪,附子,大枣壮火益脾(培土生金法);葶苈子,大戟,甘遂,芫花逐水下行,此为水伐火自旺,火旺阴翳消之理.2失去了药物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之医理李某,女,50岁.2003年8月患脉管炎,十脚趾全部变色,其色紫红.某医院给于输液治疗,其用药为红花针剂与维脑路通针剂交替使用(用量不详).医治1月无效.10月发现两脚萎缩,12月亡逝.崔某,女,45岁.与李某同年同月患脉管炎.他医无效,后求治于余,诊其脉沉细无力,趺阳无脉,舌淡苔白.用阳和汤加红花,制附子,香附.10剂脚趾颜色变粉.效不更收稿日期:20040210作者简介:孙茂(1947一),男,内蒙古鸟兰察布盟察右前旗人.?诊余随笔?方,再进10剂(附子原量50g,后10剂减量为20g)颜色变白,能自己走路.按:脉管炎属祖国医学阴疽范畴.证属阳虚气滞,气滞血瘀.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红花固然是破气要药.但疽无阳莫行,无气不开.所以李某用红花,维脑路通无效.余用阳和汤加红花,制附子,香附治愈崔某是因为红花得香附为气行血行,气为血之母也.熟地黄得姜,鹿胶,桂,麻黄,白芥子为阳动阴行,这是药物的相互促进之理.另外,麻黄得熟地黄为散而无损.熟地黄得麻黄为补而不腻.这是药物的相互制约关系.所以用西医的观点应用中药,单味独行,则一事无成.这样下去中医的方药配合作用和几千年积累下的宝贵经验将会从中慢慢消失.就拿柴胡这一味中药说起,它是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热病之药.非此型则效果不显.故伤寒论有非少阳证柴胡不中与也之戒.这是证,药之合的必要条件.现在各地提炼出来的柴胡注射液则为退热之通用剂,而且效果不显着,这是脱离中医辨证的.又如茵陈蒿汤,如果把茵陈,栀子,大黄三药分开,单味投药,并没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只有把三药合用,才能有明显的利胆作用.祖国医学,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