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096-2013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技术规程.doc_第1页
DB21∕T 2096-2013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技术规程.doc_第2页
DB21∕T 2096-2013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技术规程.doc_第3页
DB21∕T 2096-2013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技术规程.doc_第4页
DB21∕T 2096-2013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120.10CCS:P32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DB21/T2013 备案号J2013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osite insulation ofphase change and inorganic materials(报批稿) 2013发布 2013实施联合发布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辽宁省地方标准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osite insulation ofphase change and inorganic materialsDB21/T2013 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日期:2013年月日 2013 沈 阳前言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1年度辽宁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辽住建 201190号)要求,编制组经过试验研究、应用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总则、术语和符号 、基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现场检验、工程质量验收、附录等。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管理,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负责对技术内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地址:沈阳市和平南大街88号,邮编:110005)。本规程主编单位:辽宁省建设科学院研究院 河南信阳天意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沈阳市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沈阳泰斗工程材料有限公司沈阳滋普瑞能源技术研究院沈阳慧天建筑装修工程有限公司沈阳伊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营口天瑞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丹东市兄弟建材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振河 张巨松 王建春(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健 王保权 王海刚 王炳希 王博儒 刘 磊 刘大阳 孙顺治 孙德民 孙晓哲 回志峰 李 平 李洪阁 杨 芳 郑宝华 范文涛 陈伯田 张志忠 张春山 张轶楠 张毅斌 徐向飞 高睿阳 贾恩荣 黄艳春 魏秀君本规程主要审查人:王 晴 张玉书 赵亚明 刘德良 宋作军 朱盈豹 高汉民 杨国强 于永斌目次1 总则 62 术语和符号 7 2.1 术语 7 2.2符号 73 基本规定 84 材料 9 4.1一般规定94.2相变母料94.3相变无机复合材料94.4其他材料 105 设计 13 5.1 一般规定 13 5.2 建筑热工计算 13 5.3 构造要求 146 施工 156.1 一般规定 156.2 基层处理 166.3 主要施工机具 166.4 施工要点 166.5 细部处理 186.6 安全、文明施工 187 现场检验 19 7.1一般规定 19 7.2 现场检验 198 工程质量验收 208.1 一般规定 20 8.2 主控项目 20 8.3 一般项目 218.4质量验收 23附录A 相变母料、相变无机材料复合热物理性能检验 24附录B相变母料、相变无机复合材料封装渗漏检测方法28附录C相变无机复合保温系统保温层厚计算方法 29本规程用词说明30本规程引用标准 31附:条文说明32 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62 Terms and Symbols72.1 Terms 72.2 Symbols 73 Basic Requirements 8 4 Materials84.1 General Requirements94.2 Phase change master batch 94.3 Phase Change and Inorganic Composite Materials 94.4 Other Materials 105 Design 13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3 5.2 Heat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for Architectural 135.3 Detailing Requirements 146 Construction 15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56.2 Treatment of Base Course 166.3 Main Construction Equipment 166.4 Essentials of Construction 186.5 Treatment of Details186.6 Safety, civilized construction 187 Field Inspection 197.1 General Requirements 197.2 Field Inspection 198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208.1 General Requirements 208.2 Main Control Items 208.3 General Items 238.4 Quality acceptance 23Appendix A Transformation of Inorganic Composite Material、Phase change master batch 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 method 24Appendix B Appendix B Transformation of Inorganic Composite Material、Phase change master batch packing leakage test method 28Appendix C Transformation of Inorganic Composite Insulation System Insulation Layer Thickness Calculation Method 29Explanation 0f Wording in This Code 30List 0f Quoted Standards 31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21 总则1.0.1 为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法规、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防火性能,规范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应用技术,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辽宁省设有采暖、空调系统的围护结构热阻不小于基础热阻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1.0.3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选材、设计、施工及验收等除应遵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地方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 phase change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composite insulation system建筑物外围护墙体(屋面)保温构造为内蓄外保,即外墙(屋面)内侧含相变母料的相变无机复合材料,外墙(屋面)或采用自保温砌块或外侧采用无机保温砌块、机械喷涂浆料、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有机板材等薄抹灰体系的复合保温系统。2.1.2 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物质固液相态转化过程中,能够储存和释放热量的材料。2.1.3 相变母料 phase change master batch 相变材料与载体复合封装后的材料。2.1.4 相变无机复合材料 phase change and inorganic composite materials 相变母料与无机保温材料混合的材料。2.1.5 相变潜热值latent heat values 在恒定的压力下,相变潜热值是指相变母料或相变无机复合材料发生相变过程中单位质量的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1.6相变温度 phase-transition temperature在某一温度下,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从一种物相转化为另一种物相,此温度称为相变温度。相变母料或相变无机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可是一个温度点,也可是一个温度范围。2.1.7 相变材料的衰减率phase change material decay rate 相变母料或相变无机复合材料经过多次吸热放热过程后,相变无机复合材料的相变潜热值减少的百分比。2.1.8相变无机复合保温系统基础热阻phase change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composite insulation system basic resistance 建筑节能50围护结构(墙体、屋面)传热系数限值的热阻,称之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基础热阻。 2.2 符号2.2.1材料1 0表观密度 kg/m32 0导热系数 W/mK3 tx相变温度 2.2.2 围护构造 1 R热阻 m2K / W2 R0传热阻 m2K / W3 Rg基础热阻 m2K / W4 Hm热焓值 (kJ/kg)5 Km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W/m2K6 KP 主体墙面传热系数 W/m2K7 Kj相变无机复合保温系统墙体(屋面)传热系数, W/m2K 8 相变无机复合保温系统墙体(屋面)保温层厚度,m3 基本规定3.0.1 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的使用年限应不少于25年。3.0.2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的保温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标准要求。3.0.3相变无机复合材料中的相变母料封装严密,并应达到本规程性能指标要求。3.0.4 设计变更不得降低设计节能建筑的节能指标。变更涉及建筑节能时,应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确认。3.0.5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的无机保温浆料、板材饰面宜选用水性涂料。4 材料4.1一般规定4.1.1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所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并应经有资质检测机构确认。4.1.2 胶粘剂应有与所接触材料相容性试验报告;玻纤网应有成分化验报告和质保年限证明。4.1.3 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材料。4.2 相变母料4.2.1 相变母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相变母料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相变温度 1824附录A焓值kJ/k60附录A封包不渗漏附录B衰减率(20次)%1.6附录A放射性内照射指数IRr1.0外照射指数Ir1.3GB503254.2.2 相变母料载体桶压强度不应小于浆体骨料的强度。4.3相变无机复合材料4.3.1 相变无机复合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相变无机复合材料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k/m3400 GB/T 20473中6.6.1导热系数W/(K)0.07GB/T10294封包表面无异常变化或斑点附录B相变温度 1824附录A焓值kJ/k25附录A衰减率(20次)%1.6附录A抗压强度MPa0.30GB/T 20473中6.6.2粘结拉伸强度MPa0.12GB/T 20473中6.6.5线性收缩率%0.30GB/T 20473中6.6.4燃烧性能A级GB8624放射性内照射指数IRr1.0外照射指数Ir1.3GB503254.3.2相变无机复合材料施工应满足机械喷涂或人工涂抹工艺要求。4.4其他材料4.4.1 无机保温砂浆、板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4.1的规定。表4.4.1无机保温砂浆、板性能指标项 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表观密度kg/m3350GB/T5486导热系数W/(mK)0.06GB/T10294抗压强度(28d)MPa0.35GB/T11969粘结强度(28d),MPa0.13耐冻融MPa0.30JGJ70干燥收缩值0.30GB/T11969软化系数0.6JG158燃烧性A级GB86244.3.2无机保温板的规格应符合表4.3.2的规定。表 4.4.2 无机保温板的规格尺寸项 目单位指标允许偏差长mm800+1.0,-2.0宽300厚100+1.0,-0.04.4.3有机板材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4.4.3胶粘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4.3的要求。表4.4.3 无机保温板胶粘剂性能指标项 目指 标试验方法拉伸粘结强度,MPa(与水泥砂浆)标准状态0.60JGJ144浸水后7d0.40拉伸粘结强度,MPa(保温板)标准状态0.10有机保温板内破坏或0.13无机保温板内破坏浸水后7d可操作时间 h1.54.0注:检验报告中应注明无机保温板的表观密度和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4.4.4 抹面胶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4.4的规定。表 4.4.4 抹面胶浆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MPa0.10JG/T24中6.14耐水MPa0.10耐冻融MPa0.10压折比3.0JG158中6.6.5可操作时间h1.54.0JG158中6.6.34.4.5 耐碱玻纤网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4.5的规定。表4.4.5 耐碱玻纤网性能指标项目单位指标试验方法涂料饰面面砖饰面单位面积质量/m2160290GB/T9914.3耐碱断裂强力(经、纬向)N/50mm9001800GB/T7689.5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纬向)%7575JC561.2附录A断裂伸长率(经、纬向)%4.04.0GB/T7689.54.4.6 无机保温砂浆或无机保温板外保温体系采用的机械固定件宜为塑料锚栓,锚栓应由金属膨胀件和塑料套管构成。4.4.7 金属锚栓的膨胀件和金属套管应采用不锈钢或经过表面防腐处理的材料,当采用电镀锌处理时,应符合GB/T 5267.1的规定。零件的机械性能、尺寸、公差及粗糙度应与设计图纸相符且符合现行的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4.4.8 塑料套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塑料套管、圆盘以及附垫片应用聚酰胺(PA6或PA6.6)、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等材料制成,不得采用再生材料;2 塑料套管的外径不应小于8mm;3 圆盘直径不应小于50mm。4.4.9 金属托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采用铝合金或热镀锌钢材制作。铝合金应进行氧化处理,氧化膜厚度不应小于10m;采用电镀钢材时,电镀层的厚度不应小于5m;2 托架表面应清洁,不应有裂纹、起皮、腐蚀、气泡、涂膜层脱落现象,在冲孔处及托架边缘处不得有毛刺;3 托架直线度允许偏差应为3mm/m,托架直角度允许偏差应为+0.50;4 托架长度不宜小于210mm,断面尺寸、构造如图4.3.9所示(图中A为保温层厚度、B为托架厚度,1.3mm);图4.3.9托架构图5 固定托架用锚栓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4.4.10 柔性腻子与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相容,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外墙外保温柔性耐水腻子JG/T229规定。4.4.11 涂料应与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相容。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外墙建筑涂料相关要求。 5 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外墙(屋面)保温工程设计应按照本规程的构造,不得随意更改构造和组成材料。5.1.2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构造由内到外:(饰面层、相变保温材料层、自保温砌块墙体、找平层、饰面层)或(饰面层、相变保温材料层、基层墙体、找平层、保温层、抹面胶浆、玻纤网格布、饰面层)。5.1.3外墙、屋面保温层外侧可添加相变无机复合材料层,具体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5.1.4 墙体和悬挑构件保温,应符合辽宁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1/T147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 1477和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21/T1899 规定。5.1.5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的防火,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80016规定设计。5.1.6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无机保温砂浆、板的饰面层不宜采用面砖,若采用应有专项技术论证报告。5.1.7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变形缝:1 基层结构设有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2 预制墙板相接处;3 外保温系统与不同材料相接处; 4 结构可能产生变形的部位。5.1.8 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的保温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距墙外侧1000mm范围的缝内,应沿缝高通长设置保温层,保温层的厚度宜为缝宽;2 保温层宜采用燃烧性能不低于B1,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039W/mK的保温板材。5.1.9 变形缝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竖向变形缝最大间距不应大于12m;水平缝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层高;2 竖向缝宜设在与横墙、柱对应的部位,水平缝宜设在楼板部位;3 变形缝的宽度宜为10mm30mm。5.1.10 结构性热桥部位应做保温处理,表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5.1.11 底层地坪以及地坪以下周边保温,应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5.1.12 地下室外墙保温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保温层应设在冻结深度下大于300mm的外墙外侧,并做防水、防潮处理;2 保温层厚度应按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或计算计算确定。5.1.13 住宅卧室窗或墙面应设置能开启和关闭的通风换气设施,距楼(地)面高不应小于2m。5.2 建筑热工计算5.2.1相变无机复合材料复合保温系统基础热阻和相变复合母料的相变温度、焓值应符合表5.2.1规定指标。表5.2.1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性能指标气候区属基础热阻Rg(m2K/W)相变温度()焓值(kj/kg)墙(屋)面用量(kg/m2)外墙屋面严寒(C)区1.601.801824602.0寒冷(A)区1.401.60182460 5.2.2相变无机复合材料复合保温系统主体墙面(屋面)传热系数计算,按附录C规定,并应符合表5.2.1基础热阻指标规定。5.2.3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墙体应根据室内设计温、湿度,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5.3 构造要求5.4.1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各层应符合表5.4.1的要求。 表5.4.1 各层厚度、抗冲击限值厚度(mm)抗冲击 (J)相变复合材料砂浆、板材保温层涂料面层面砖面层抗冲击高度抗冲击25计算确定3551010 5.4.2 系统保温层厚不应大于100mm。保温层砂浆设锚栓、板材设托架和锚栓。5.4.3 玻纤网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涂料饰面体系可采用标准网,对面砖饰面体系宜采用加强网; 2 玻纤网应设在保温层的外侧,并应位于抹面胶浆层的中间部位; 3 玻纤网应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相邻加强玻纤网应对接; 4 玻纤网不允许在墙角处搭接,搭接处距墙角不应小于200mm; 5 高度抗冲击部位宜增设一层加强玻纤网,加强玻纤网应在标准网下面。5.4.4相变无机复合材料复合保温系统的起端和终端(包括门窗洞口边;管道或其它设备穿墙处;勒脚、阳台、雨篷、女儿墙等尽端;变形缝及基层不同构造、不同材料结合处;装饰造型部位)应进行玻纤网的翻包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翻包标准网压进保温板或保温浆料下的宽度不小于100mm,位于保温板或保温浆料面外宽度不小于200mm。当设有PVC护角条时,翻包玻纤网应与护角条的玻纤网搭接,搭接长度不宜小于80mm。5.4.5 门窗洞口的角部,沿45角方向应设200 mm300mm的加强网。5.4.6 外门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应采用硬泡聚氨酯填充。5.4.7 在相变无机复合材料复合外墙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管道,应固定于基层墙体,并应做密封和防水处理。6 施工6.1 一般规定6.1.1 承担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应设质量管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和检验制度,应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6.1.2 施工单位应对从事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6.1.3 必须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如有变更,必须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设计变更应经原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并应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确认。6.1.4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工程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施工。6.1.5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工程所用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规定。6.1.6 施工期间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应避免阳光曝晒。5级以上大风、雨天不得施工。6.1.7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 应符合下列要求:1 外墙(屋面)内侧施工工艺流程按图6.1.7-1进行。基层处理、验收 机械搅拌相变无机材料复合材料喷涂或抹制相变无机材料复合材料饰面、验收图6.1.7-1 工艺流程图2 外墙(屋面)外侧施工工艺流程应按图6.1.7-2进行。 基层处理、验收 机械搅拌材料、板材毛化或刷界面剂配制界面剂准备机具、弹基准线和控制线喷涂材料或固定托架、粘贴板材配制专用胶粘剂钻孔、安装锚栓表面清理、找平、刷界面剂涂抹面胶浆、埋入耐碱玻纤网配制抹面胶浆 滴水条、分隔条 抹面胶浆细部处理、嵌缝密封涂料饰面或面砖饰面验收图6.1.7-2 工艺流程图6.1.8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工程完成后,应做好成品保护。6.2 基层处理6.2.1 基层应平整,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和脱模剂等影响粘结的附着物。凸起、空鼓和疏松部位应剔除并找平。墙面平整、垂直度应符合保温层施工方案的要求。6.2.2 在基层墙面进行整体找平处理前,外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外门窗洞口应通过验收,外墙上的门窗框或辅框应安装完毕;2 伸出墙面的消防梯、落水管、各种进户管线和空调器等预埋件、连接件,应按设计要求完成安装;3 外墙上的预留洞口和脚手架眼应封堵。6.3 主要施工机具6.3.1 主要施工设备:搅拌机、浆料喷涂机、机械搅拌机等。6.3.2 主要施工工具:不锈钢抹子、槽抹子、搓抹子、钢丝刷子、多用刀、灰浆托板、拉线、弹线墨盒、皮尺、毛辊、2m靠尺等。6.3.3 设备进场后,应进行现场运行检验。6.3.4 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设备是否存在漏电或者其他安全隐患。6.4 施工要点6.4.1 相变无机复合材料、无机保温砂浆、保温板材、胶粘剂和抹面胶浆的配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专人负责,并应严格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配合比配制; 2 无机保温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泵送,严禁手工拌合;3 无机保温砂浆的施工应机械喷涂,但条件不具备时可涂抹,但必须保证设计厚度。3 随用随配,配制好的相变无机复合材料、无机保温砂浆、胶粘剂和抹面胶浆应在2h内或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时间内用完。6.4.2 相变无机复合材料、无机保温材料的喷、抹,保温板粘贴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下列规定:1 当采用板材时,必须采用专用刀具切割加工,切口应与板面垂直;2 相变无机复合材料、无机保温砂浆的表面应平整,并应喷涂界面剂;3 抹、喷、贴保温材料前,应根据材料的规格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在外墙阴、阳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钢线,在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并应在基层墙面上排板,弹线;4 无机保温砂浆、板材应从勒脚部位开始,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抹、贴。板材竖缝应逐行错缝1/2板长,错缝尺寸不应小于200mm。墙角处应交错互锁,浆料应平整。5 保温砂浆层、板材与基层粘结固定坚实;面应齐平,高差不应大于1.5mm,缝隙不应大于2mm。6 打磨应在保温层抹、贴完毕,且静置24h进行。打磨不应用力挤压墙面,不得沿平行于无机复合保温材料接缝方向打磨,打磨后应将碎屑清理干净。6.4.3 板材框点式粘贴法粘结宜符合下列要求:1 沿板的四周设置胶粘剂条,在板内均匀设置胶粘剂点;2 胶粘剂条的宽度宜为50mm,胶粘剂点的直径宜为50mm100mm,点的中心距不宜大于200mm;3 胶粘剂条胶粘剂点的厚度宜为10mm。6.4.4 板材采用条式粘贴法粘结时,宜符合下列要求:1 胶粘剂条宜沿竖向设置;2 胶粘剂条的宽度宜为20mm,中心距不宜大于60mm,厚度宜为12mm;3 板面尽端必须设置竖向胶粘剂条。6.4.5 锚栓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下列规定:1 锚栓安装应在保温层粘结牢固,且抹、贴完成时间不少于8h进行;2 锚栓应采用拧入式锚栓;3 锚栓安装后,塑料圆盘不应突出保温层;4 贴面砖的锚栓安装,应使其置于耐碱玻纤网格布外。6.4.6 抹面胶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 保温层、板材打磨平整并锚固,且所有的配件都已固定好,即可开始抹面层施工;2 涂料或饰面胶浆饰面时,抹面胶浆施工前24小时内,必须保证锚栓圆盘已用抹面胶浆封闭;3 宜用不锈钢锯齿抹刀进行抹面胶浆施工,厚度为2mm3mm;4 面砖饰面层胶浆厚度应根据系统供应商要求确定。6.4.7 玻纤网的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下列规定: 1 应在砂浆抹制或喷涂、板材粘贴完24h进行;2 耐碱玻纤网格布铺设,应在抹面胶浆尚处湿软状态下,自上而下顺势埋入抹面胶浆中,并压实无褶皱;3 耐碱玻纤网格布嵌入抹面胶浆,并保证其处于其中1/3处。网格布外部的抹面胶浆厚度至少1mm,搭接区至少0.5mm,最多不应超过3mm;4 玻纤网铺设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抹面胶浆挤入保温板的板缝和玻纤网褶皱翘边。铺设完成后,表面应平整,不应有砂眼、接茬,玻纤网外露等痕迹;5 玻纤网应相互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6 保温层材料侧边外露处,均应做玻纤网翻包处理,翻包的玻纤网应预贴在材料的端部,板的内外翻包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且应满涂胶粘剂。6.4.8 涂料饰面层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下列规定:1 饰面层的施工应从墙顶端开始,自上而下进行;2 刮批柔性腻子应在抹面胶浆层表干后进行。刮批遍数宜为二遍,刮批柔性腻子应不漏底,不漏刮,不留接缝,且应压实磨光;3 面层涂料的施工应在柔性腻子完全干固后进行,并应符合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的规定。6.4.9 面砖饰面层的施工,应符合设计和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面砖饰面层的施工应在抹面胶浆完工7d后,并符合面砖饰面施工要求时进行;2 施工前应做样板件,并应对饰面砖做现场拉拔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和本规程的规定;3 粘贴面砖宜采用双涂法(墙面刮涂和面砖背涂)施工,粘贴的面砖胶粘剂厚度宜为3mm5mm。4 面砖接缝应平整,缝宽不应小于5mm,不得采用密缝。面砖必须勾缝,勾缝应在面砖胶粘剂固化3d后进行,气温低时宜适当延长;5 面砖勾缝应采用专用填缝剂。勾缝时应按照先水平后竖向的顺序进行,水平缝与竖向缝交叉处应过渡自然,不应有明显痕迹。勾缝应连续、平直、光滑、无裂缝、无空鼓、缝深不宜大于3mm;6 墙角处面砖不宜采用45对接。6.5 细部处理6.5.1 勒脚部位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保温层的下端应做玻纤网翻包;2 保温层下端与散水上表面间宜设宽度为20mm的水平缝,缝内应采用发泡聚乙烯圆棒或条填塞,外侧应设密封膏。6.5.2 门窗洞口处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列规定:1 洞口周边的相变无机复合材料,不得采用剩余料拼接;2 板缝距洞口边不应小于200mm;3 保温层应抹、贴至门窗框处。6.5.3 装饰线条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列规定:1 装饰线条应采用与墙体保温材料性能相同的材料;2 装饰线条凸出墙面的尺寸小于100mm时,应在抹、贴粘结施工完成后,进行粘抹、帖;3 装饰线条凸出墙面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m时,应直接将其抹、粘结在基层上,并应采用机械锚固件进行固定。6.5.4 装饰缝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列规定:1 缝内应填塞发泡聚苯乙烯泡沫条,填塞深度不宜小于缝宽的3倍;2 缝内应分两次勾填嵌缝膏,嵌缝膏的厚度宜为缝宽的50%70%;3 缝两侧的保温材料应用玻纤网做翻包处理。6.5.5 分隔缝的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下列规定:1 保温层及玻纤网在分隔缝处应断开;2 缝内应填塞发泡聚乙烯圆棒(条)作背衬,嵌缝膏的勾填应符合第6.5.4条的规定;当采用PVC分隔条时,可不用嵌缝膏勾填,但应在PVC分隔条安装前,在凹口内侧刮涂2mm厚抹面胶浆,并压入玻纤网。6.6 安全、文明施工6.6.1 安全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 高处作业时,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及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规定,并应设专人现场监护;2 施工人员作业时,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配工具袋,并应有防止用具、材料坠落的措施;3 采用外脚手架施工时,脚手架应进行设计,并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连接;4 采用吊篮施工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吊篮不得作为竖向运输工具,并不得超载。6.6.2 材料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 原材料应按计划组织进场,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2 现场垃圾应及时分检外运,废弃无机复合保温材料应集中回收,不应作为一般的建筑垃圾处理。6.6.3 防火安全应符合下列规定:1 现场不应放置易燃及溶剂性化学物品;2 应按有关规定采取严格防火措施,应有专人负责防火,应配备灭火消防器材。7 现 场 检 验7.1 一 般 规 定7.1.1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外墙保温构造、外墙(屋面)传热系数、胶粘剂与基层的拉伸粘结强度,相变无机复合材料、无机保温砂浆、无机保温板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抹面胶浆与保温材料保温层拉伸粘结强度、饰面砖与抹面层的拉伸粘结强度、锚栓的抗拉承载力等项目进行现场检验。7.1.2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保温工程现场检验应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法定检测单位,并应在监理或建设单位人员见证下实施。7.2 现 场 检 验7.2.1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保温构造的现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 检验项目应包括保温材料类型、保温层厚度及其构造做法;2 检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7.2.2 外墙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条件具备时,按墙体主断面(屋面)的保温构造见证取样,在试验室用人工气候法实测外墙传热系数; 2 在适宜的条件下采用热流计法或热箱加热流计法检测外墙传热系数; 3 检验方法、抽样数量、检测部位和合格判定等应厉行合同。7.2.3 饰面砖与抹面层、无机保温材料与抹面胶浆的拉伸粘结强度现场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用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做法的墙面,应以800面积作为一个检验批,不足800也作为一个检验批。面积较大时,检验批数量可由建设单位与检测单位商定但不应小于3个;2 应对饰面砖与抹面层、保温材料层与抹面胶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分别进行检验;3 检验规则应符合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的有关规定。7.2.4 锚栓锚固力的现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本规程第7.2.3条的规定划分检验批;2 每个检验批随机抽检10个锚栓;3 检测方法应符合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的规定,合格评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7.2.5 体系抗冲击性现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验应在保护层竣工28天后进行。根据抹面层和饰面层性能的不同而选取冲击点,且不要选在局部增强区域和玻纤网络接部位。冲击点至少为5处;2 当采用10焦耳钢球冲击时,钢球质量为1000g(直径62.5mm),落差1.02m。采用摆动冲击时,摆动中心固定在冲击点的垂线上,摆长至少为1.50m。取钢球从静止开始下落的位置与冲击点之间的高差等于规定的落差;3 当采用3焦耳钢球冲击,钢球质量为800g,落差为0.61m;4 检测方法应符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相关规定进行检验。8 工程质量验收8.1 一般规定8.1.1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外墙保温工程应按现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规定要求进行施工质量验收。8.1.2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保温工程应在基层墙体质量验收合格后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分项工程验收。8.1.3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保温工程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基层墙体及其表面处理;相变无机复合材料粘结;玻纤网铺设;墙体热桥部位处理;锚固件、分隔条和滴水条的安装。8.1.4 验收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做法的墙面,每800面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800也为一个验收批。2 遇有特殊情况, 检验批的划分也可根据方便施工与验收的原则,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建设)单位共同商定。8.2 主控项目8.2.1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施工图、施工方案和隐蔽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8.2.2 用于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的材料、构件等,其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样进行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应按照其出厂批次进行核查。8.2.3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保温工程使用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和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复验报告。检查数量:全数检查。8.2.4 相变无机材料复合保温系统使用的无机保温材料、母料和粘结材料等,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检测,应检测下列参数:1 相变无机复合材料、无机保温材料和保温板材密度、导热系数、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燃烧性能和相变无机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焓值及衰减率;2 胶粘剂和抹面胶浆的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和浸水48h耐水强度),抹面胶浆的压折比;3 玻纤网的耐碱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强力保留率;4 饰面砖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原强度)和横向变形;5 填缝剂的收缩值和吸水量。检验方法:随机抽样送检,核查复验报告。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的产品,当单位工程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